|
物理学的解释$ i; O7 g4 @- ^- ]$ c
1 @- \' v. c: R8 K7 z 孔子在《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为之道”。按我们现代语言和科学研究的成果,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自然界中存在着阴阳,是对立统一的阴阳两种能量,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础,存在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基本的阴阳能量所构成。这两种能量与无极元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阴阳两种初阶粒子,是构成一切高阶粒子、物质粒子以及物质的基础。6 |9 @/ P8 b6 f) g& M7 T$ v% l# N8 E+ e
我们用来完整地描述阴阳“粒子”和能量的形成过程的模型应该是这样的:
* s( }0 ~; R! s! Y; Z' _ 1.太极世界初期,无极元零距离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太极世界;5 x5 _$ {2 H/ L& ~2 A( m. ~* s
2.当无极元之间的距离增加,由零变大为正距离时,无极元之间就会具备了阳能量,我们称之为阳“弦”。这种由阳“弦”和无极元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为“阳粒子”,这种“粒子”在形成的过程中会释放“阴能量”;
6 a5 @7 H0 W. P/ Z( ?1 @5 a 3.当无极元之间的距离减小,由零变小为负距离时,无极元之间就具有阴能量,具有阴能量的“弦”为阴“弦”,有阴能量和无极元组合的“粒子”被称为“阴粒子”,阴粒子在形成的过程中会释放阳能量;
: H& L! F1 j$ n6 I3 p% Z8 D4 O4 t 4.不论是“阴弦”还是“阳弦”,它们都是动态的;不管是“阳粒子”还是“阴粒子”,其结构都是立体的。
. K% @3 v; A. z5 x 另外,阴阳在易学中分别用“--”“—”这两种符号来表示,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将它们转化为我们常用的物理学符号,用“E”来表示阳能,用“P”来表示具有阳“弦”的无极元和能量组合----阳粒子;用“E”来表示阴能,用“P”来表示具有阴“弦”的无极元和能量组合----阴粒子。这样太极生两仪的模型就完成了,如图太极与两仪图所示。这个图不但抽象地描述了太极世界——太空的基本性质,关于太极世界的基本特征请参照《论宇宙和太空》,这里不再重复。而且这个太极两仪图还抽象地模拟了太极世界分化的开始——阴阳能量和粒子的形成。(详细论述请参阅拙作《论阴阳能量和粒子》); r# e9 B9 G* L%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