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9|回复: 0

谈中药剂型的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5 08: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C$ l7 I5 v# J3 w. h5 }% y
审评一部  田恒康
  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必要形式,也是使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起点。药物必须制成不同的剂型,采用一定的给药途径接触或导入机体才能发挥疗效。剂型的不同可能导致药物的作用性质、作用速度、毒副作用的不同,从而影响到药物的临床疗效。因此,选择合理的药物剂型是保证和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0 y8 \. S6 q' k
  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医方剂为基础,通过对中药材的加工制备而成。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将各种剂型分别收录于26个英文字母之下,实际上,中药剂型远不只于此。如按照給药途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口服給药:汤剂、丸剂(水丸、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微丸等)、锭剂、滴丸剂、合剂(口服液)、露剂、糖浆剂、煎膏剂(膏滋)、酒剂、酊剂、散剂、胶囊剂(硬胶囊、软胶囊、胶丸)、颗粒剂、片剂(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口腔崩解片)、粬剂、胶剂、茶剂等;皮肤給药:软膏剂、糊剂、涂膜剂、膏药、橡胶膏剂、巴布膏剂、搽剂、洗液、海绵剂、灸剂、线剂等;粘膜給药:滴鼻剂、滴眼剂、气雾剂、喷雾剂、吸入剂等;腔道給药:灌肠剂、栓剂、发泡剂、凝胶剂、软膏剂等。此外还有注射剂(滴注液、粉针剂等)、含漱剂、膜剂等。
3 V" G: |5 r% r9 q* q6 w4 Q  近年来,有人对中药复方缓释制剂进行了试探性研究。中药缓释制剂的立题,原则上应依据临床用药要求、药物性质、用药剂量及其生物学特性等特点,其研制应建立在普通制剂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方法可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缓释、控释制剂指导原则”、“释放度测定法”、“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
' M1 D: X2 O9 h! |1、中药剂型选择的原则
  F. P9 d! k! V  G  中药剂型的选择应全面考虑与药品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相关的各种因素,总体原则是“三效、三小、五方便”,即“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和“生产、运输、贮藏、携带、使用方便”。剂型筛选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剂型对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接受程度、质量的稳定性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中药剂型的选择应在尊重传统组方、用药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以临床需要、药物性质、药物剂量及用药对象为依据,兼顾生产条件、经济因素等。
/ M) B: e% R8 \9 V/ ?3 X   剂型的选择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
5 O5 u3 o( ]; P0 D! V' B' ^1.1临床需要及用药对象

" _( R. i. a" j) h# v6 Z  病有缓急、证有表里。药物的剂型应适合不同的临床治疗需要。梁代陶弘景说过:“……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者,宜服膏者,亦兼参用所病之源以为其制耳。”急症要求药物迅速发挥作用,可采用注射剂、滴丸剂、气雾剂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用药宜缓和、持久,可选用丸剂、片剂、胶囊剂及长效缓释制剂等;皮肤疾病可选用橡胶膏剂、巴布膏剂、软膏剂、涂膜剂等;一些腔道疾病则可选用栓剂、凝胶剂等。* ~; x) w0 ^3 E) p
  不同剂型可能适应于不同的临床病症需要。选择药物剂型时,应考虑适用人群的病理、生理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顺应性等。& R( g' y* f5 j6 d/ u! M' m
1.2药物性质及处方剂量
* y) ~6 I- z" N& K, L, J  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常含有多种类型的成分,而各类成分的化学性质,如溶解性、稳定性等多不相同,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排泄等也常有差异。药物的剂型一般对以上因素有影响。所以,应根据不同处方、不同药材、不同有效成分制成各自相宜的剂型。
, y& ?% a* S* o: q5 K+ J/ g7 G  由于中药处方量、半成品量及其性质、临床服用剂量不同,不同剂型对药物的容纳量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药物,所选择的剂型也应不同。如临床服用剂量较大时,可选择载药量相对较大的颗粒剂。
) c5 ?% g8 z" B. _1.3药物的安全性和生物学特性
3 p0 m; d  u  y8 e* Q* L   对于某些药物,在选择剂型时需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和生物学特性。
  B, m8 |! h& U: H+ |* e! g: b+ ^  曾有学者比较了去氨加压素滴鼻剂和喷雾剂人体鼻腔吸收后的药动学数据和药效学数据,结果表明,喷雾剂比滴鼻剂吸收快,生物利用度比滴鼻剂高2~3倍,说明喷雾剂优于滴鼻剂。滴鼻剂使药液沉积在鼻腔后部的鼻咽外,而喷雾给药则使药液沉积在鼻腔的前部,且以小滴分散,其清除速率比纤毛运动漫,有时还逆向运转。反复使用喷雾剂对鼻粘膜引起的病理变化较滴鼻剂要少得多。$ H1 t7 o; c4 o; D1 `% O
1.4其它因素( L# S' S  n( \! Z; ?
  建议考虑目前医药工业发展的整体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生产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市场需求,以及药物经济学的有关问题等,尽可能做到工艺简单,污染小,成本低。
$ m6 ?4 y; D$ ^6 G+ {0 `; S  总之,研制单位应充分重视剂型的选择,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文献依据和试验资料,充分阐述剂型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性。" U0 U: ]* z7 P
2、需要注意的问题8 s& g) J' Z7 }: R
2.1 应充分重视药物制剂处方前研究。在充分认识药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剂型特点以及制剂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改进,提供文献或试验依据,以保证剂型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在制备泡腾制剂时,需在浸膏中加入枸橼酸、碳酸氢钠等辅料,应充分考虑这些辅料对药物所含成分可能产生的影响。
1 s2 T7 R6 K9 s9 r0 \7 {, E! H! U  E2.2应根据具体药物的性质及临床需要,既要尊重传统用药方式与传统剂型,又要充分吸收现代制剂研究的新成果,在保证安全、提高疗效、方便临床的基础上,研究和创制新剂型。在剂型选择和设计中注意借鉴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鼓励新剂型的开发。3 u! m: I/ x$ b8 J0 O' Q# m" i
2.3如要改变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剂型,应对药品的现剂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对新、旧剂型进行对比研究,充分阐述剂型改革的必要性和所选剂型的合理性。- P4 `4 _+ F" O1 q* N
   目前在改变中药剂型的研究中,普遍存在追求工艺无质的改变的现象。盲目追求工艺无质的改变,导致该提取的药材不提取,该纯化时不纯化,使得分散片、泡腾片、软胶囊、滴丸等剂型含有生药粉(合理的情况除外),片剂等剂型服用量过多等。这些都应该引起注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29 09:27 , Processed in 0.0334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