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04|回复: 1

泡腾片制备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 08: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K% Q) f! L  G" i: J$ L
我也作了一段时间的泡腾片,感觉如果要作成水溶性的泡腾片的确不容易,粘冲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不妨考虑用酒石酸代替柠檬酸,那样吸潮性就会大大降低,在50%的湿度下也能压片,如果执意要用柠檬酸,那你的湿度要控制在30%以下,温度不能超过25度,否则很难做到不粘冲,我就是因为柠檬酸工艺要求太苛刻才改用酒石酸的,润滑剂用PEG6000:氯化钠=2:3的比例,效果不错,你可以试试,而且工艺要求宽松。但是酒石酸遇到钙镁离子容易产生浑浊,药检所检验时用的是蒸馏水,则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所以报检没有问题。
/ m4 W+ u7 M; J5 zPS:根据你的处方来看,你不象是要作成水溶性泡腾片,那样的话建议你加微分硅胶,但是不要用硬脂酸镁,那东西泡腾后产生浮沫,影响观感,患者不容易接受。
4 m) C0 @/ [' d
: N* [2 T* y3 C8 }5 v二、
: n, f" o0 B8 x; j. |( x& W' g: |VC-25%+ Y' `2 i" U9 u/ _( {$ F7 H- r
柠檬酸--11%  }8 e- v0 ]* I' E: k0 z. z
碳酸氢钠--35%
9 |+ X: n, Z# ~0 C( {; x羧甲基淀粉钠--8%
% Z: L& E( W* R( X乳糖--12%
2 ]) b+ ], L3 c- D5 i$ R阿斯巴甜--1.5%
6 L3 ?+ k) `( o" f, F( L甜橙香精--1%% x+ [0 n: ^; Z7 n6 G+ i
PVP-K30--4%
8 q8 G( ~& ?  e  D0 dPEG6000--1%
' W3 N5 \& t7 u, ^3 \: i0 i8 T微粉硅胶--1%3 b% a0 T# i+ r" m7 X
硬脂酸镁--0.5%. _$ r0 |" v5 C! C/ F
5 v& }1 D- r6 U) R
三、
% C- M) H4 R5 ]- ^- p; ^3 SVitamin C (Ascorbic Acid) Effervescent
7 @5 C5 l6 e6 l: V5 l, CTablets9 m, S* L4 J4 Y  Y# u. x5 Z0 p
(500 mg)
1 q. u. q, c' T7 ^1. Formulation7 y, ?2 F  {. v5 `
I.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500 g; T6 H  ^; y0 O" E( j; W
Tartaric acid .................................................430 g
; ^, u+ r( M9 A: T8 B6 cII. Kollidon 25 [1]..................................................8 g
: P# w2 C( h8 A, f, _' V- R2-Propanol .................................................200 ml) f. f1 i; L- n
# V) ^' o$ ^, Y& N3 L: P2 i
四、
+ u6 A7 u& j9 D1 a: L其余的不用考虑,就是车间相对湿度太高,造成辅料变潮。所以我建议打开空调系统,降低相对湿度!!即可!!# e2 H' K4 \7 Q  T3 i
我原来做的泡腾片开始的时候也是很粘冲,后来我用了2种润滑剂,PEG6000和微分硅胶,之后把湿度好好的控制了一下,硬脂酸镁的确会有混浊!' m+ ^$ l5 l4 x$ |, z
微粉硅胶也会有沉淀的。我看只有PEG6000好些,但效果不明显。最好的方法是将柠檬酸换成酒石酸或富马酸% X3 K9 m  N0 ?+ _3 p6 v
配制将下列原料倒入LOEDICE(4)混合器中,分6步混合5分钟: 1、酒石酸和重碳酸钠) F- y) G3 t$ p7 E' F4 K* v: m
2.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钠,
/ g4 F0 i) O5 ^, F# Z+ l3.PEARLITOL® 200 SD桔子香料和糖精钠,# a/ t; C- P1 l/ b0 `6 M( `& @
4.分3步加1/3的PEG 6000和苯甲酸钠,
8 }* h* M' \- t5.用20毫米平斜冲头在EXACTA21(5)中加压20分钟。Ø  
) O' R" v" I5 L% l片重:2.25克Ø  硬度:60NØ  分解时间:大约1分钟
7 Q# R8 [1 M: d" d& k" s+ P五、
& G" q# M. X7 y' y6 s9 o5 M4 Q  x我以前作过泡腾片,粘冲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用酒石酸代替柠檬酸,吸潮性的确会大大降低,但是口感就不如柠檬酸的好了。看看饮料里常加的矫味剂就知道了,用酒石酸的很少,那是因为口感不好。对于湿度,我的经验是要控制在30%以下,温度尽量低,否则很难做到不粘冲。润滑剂用PEG6000还是不错的。应该使用微粉硅胶,而不用硬脂酸镁,因为泡腾后产生的浮沫,的确观感太差。另外就是硬脂酸镁是疏水性的,肯定影响片子的崩解,泡腾片的崩解一般要求是五分钟之内, 水温15到25度之间,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无颗粒状物留存
  n- H: ~- p. k% P. F1 ~0 Q3 e' r六、, G, \0 U; V: v, i  m
用好的润滑剂,peg的润滑效果实在不敢恭维,成本可以接受的话,用jrs的硬脂富马酸钠,宣传是可溶的,防粘效果我自己比较过,和硬脂酸镁差不多。
$ S4 F' ]3 u& A# N2.楼主用可压性淀粉作填充剂,会不会有沉淀?
* e& J" A9 v! P8 u3.peg乙醇溶解包裹,制备的颗粒,酸碱颗粒会有色差,压片后有暗斑。楼主是否能接受?' [) @; z& z7 I( z, I: \
个人意见。
, \# J8 }& X$ n* l同意楼上的,硬脂酸镁不容于水,会使药品产生浑浊沉淀,PEG较好,而且6000的效果要好于4000,建议用6000。9 G, P- \+ U$ Y' K4 x' ^/ `" ^: H
另外,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很重要。温度过高,中药浸膏会出现溶解现象,很容易发粘,湿度就不用细说了吧,泡腾片吸潮可是很雷害的哦!所以建议楼主从以上两个方面考虑,可能会有所帮助!
6 Y1 n! H; Q% t9 V4 m* ]( F' a! H七、/ u, n5 u, O2 z( E1 z
泡腾片一般要求药物成分是可溶性的,为保持崩解后溶液澄明,应尽可能选用适宜的水溶性润滑剂。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防止水分的吸收,颗粒(如果制粒)与压片车间要控制空气的温湿度,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20%~25%,温度18~21或者15~25
3 i; }' x0 U+ e( @- l另外,有报道在大山楂泡腾片的生产工艺中,采用聚乙二醇的乙醇液同碳酸氢钠混合,经喷雾器形成细粉,聚乙二醇可将碳酸氢钠包裹,避免与酸直接接触,增加制剂的稳定性,同时解决了压片时的粘冲问题。+ ?' j% b# C. j8 D* t; c+ I* f, b  k
八、
) f' A% p0 z( n' J% _. t! Q) c泡腾片粘冲,有以下几种情况:
; G+ a/ y3 D+ {' Q1、辅料不合适1 S, ]# |% c) x# I3 o$ {+ e: v
2、未加润滑剂  M+ E5 W2 f  X* `, k9 _
3、生产环境不适宜
8 X; w& `! y, ?) X  I针对解决办法:* h% H2 g, }* R: a2 o
1、加少量微粉硅胶(0~1%),其防吸潮性能优良;
2 K( t: `# s7 y4 x1 n% t或用PEG将药粉包裹,防止药粉吸潮。
* M; {% b4 G& P! N2、硬脂酸镁是疏水性的,会影响片子的崩解;若加入后你的片子崩解能合格,可以用;若不合格,建议你用PEG。/ D! o+ f: P' |( @' ^
3、生产泡腾片和外部环境很重要,特别是湿度要求很严,最好在40以下。上只是个人最近做泡腾片的心得,仅供参考,但愿能对你有所帮助。
/ S8 c9 S. Y. U7 a解决办法:& D( M5 S. }/ L2 v, k# C; k; F
1、加大硬脂酸镁的量到3%,如崩解能合格,可以用;若不合格,建议你用微粉硅胶% B1 j, M( O( t" Z6 V* q7 e* l
1、加少量微粉硅胶(2%)替代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和崩解剂
' U+ M! a. W. ?, k$ j; C$ m柠檬酸及碳酸氢钠的比例是7:10,也可以是柠檬酸:碳酸氢钠:碳酸钠的比例是7:9:1;当然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有所调整。酸碱用量至少要占到整个片剂重量的一半以上,才能满足药典的崩解时限要求。) h' m, z$ q4 |. A/ U; y; t
九、
: B! |- Z$ n, F# ~这个也是中药.
0 ?: ^4 {' K( z5 f首先,做泡腾片所有原料和辅料都必须是溶于水的,硬脂酸镁是疏水性物质,肯定是不能用的,润滑剂可用PEG、微粉硅胶。其次,酒石酸、碳酸氢钠在一起是很容易粘冲的,可以考虑将碳酸氢钠用熔融的PEG包裹,冷却后干燥、粉碎,再与主药、酒石酸一起制粒,粘冲就大大减轻了。
+ l% w0 Z- D$ L+ d& l- F第三,干燥时尽量使水分降低,最好1%以下。
# p7 p% |) p. e9 }$ ]第四,在压片前,慢慢开动压片机,用大功率的红外灯烘烤压片机转盘。压片机运转一段时间后,冲头发热,上、下冲和中模温度升高,粘冲就不那么明显了。; n$ M. g0 N& b- L: M6 w- k$ Q% [# N: e. }
个人经验,建议你将PEG4000换成PEG6000,并增加氯化钠,用量与PEG6000为2:3,PEG6000的用量为5%左右。% Z+ }- L1 M- C& l+ e, T
十、, |  h" Y, V) _9 ~7 y7 I4 \2 F
、首先泡腾片的制备要注意的是空气湿度的控制!开除湿机,开空调!
9 A0 U1 g* s: R: r2、处方上也要认真筛选,我做过的一个泡腾片的项目:酸源是富马酸,碱源用碳酸氢钠,润滑剂用PEG4000(富马酸也有润滑作用),酸碱分开制粒,外加香精,(口服的泡腾片)效果很好!5 r* X: p! t$ E# ?# p
3、润滑剂不能用硬脂酸镁,滑石粉,因为它们是不溶于水的!
& F( Y; M, n) G7 d上面的各位说的都不错,估计大家都做了很多研究。泡腾片中润滑剂的选择的确很头痛。NaCl在力度伸泡腾片的处方上并不是做润滑剂用的,而是做引湿剂!(只有用了它,才能在30秒内崩解),在一般泡腾片中做润滑剂效果不是很明显。L-亮氨酸效果不错,但价格有问题。使用时都必须过60目以上筛,并尽量干燥。月桂醇硫酸镁口感很差,难以在生产中运用。我们公司采用的进口压片机,可以在每压完一片后喷极少量的硬镁搽冲头,不会对产品有影响。另外要控制压片时的湿度,注意吸湿问题。6 Q* k: ]/ P" v- F8 c

: j, V3 m  ~$ K. l& R战友分析。NaCl在力度伸泡腾片中做引湿剂——高手啊。这种作用是一种应用NaCl的思路。
8 c7 A" o8 g% ^1 i3 k1 x' J; p4 ]十一、
# u8 P: W2 i+ x" {' y2 a; c应该是要澄清的。我觉得还是要从制粒的工艺上来解决,是否粒子的水分过高,需制得颗粒结实均匀,控制水份在2~3%以内。如细粉太多可能容易粘冲,还有就是的冲头是否存在问题。
7 ]7 |% {% b0 ~$ W& G( C+ islight1234 ,暂时不讨论是分散还是溶解,你说:"滑石粉导致溶液不完全澄清",那就不使用滑石粉如何?不使用滑石粉还存在不澄清吗?你在六楼说用了2%的氯化钠效果不佳,是哪一项效果不好?
: L8 R7 Z$ R1 U" V& V0 {" N2. 建议你放弃滑石粉,改用0.5%-1%的氯化钠效果会很好,只要你的主药没问题,问题肯定可以解决! 氯化钠在压片前加入混合!
8 K. c8 @* q! `; h: U3 ~. P3. 我买过一个商品名是"actilife all in one"的维生素类泡腾片,它处方上钙是碳酸钙,所以它的崩解肯定不会是澄清的.
/ ?7 L& [. s) X' O2 |4.另外我特意咨询了我们质检人员,是大片消失即是崩解完全!
3 n7 h! i4 H4 v5 V, X, q十二、
/ X6 s. x/ m/ A9 B! S: U加入2%的氯化钠,对于改善粘冲现象的没有帮助;不加入滑石粉,溶液是完全澄清的。我也尝试不加入滑石粉,但是的确效果不一样,压了5片以后就出现严重的粘冲现象。8 \9 u, Y* P5 `. ?9 ?1 m+ {$ ~# n
经过大家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是在寻找一个水溶性的润滑剂: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看到:常用的水溶性润滑剂:硼酸1%,苯甲酸钠5%,油酸钠5%,聚乙二醇4000或6000,氯化钠5%,醋酸钠5%,月桂醇硫酸钠0.5-2.5%,L-亮氨酸1-5%。1 b" E& R3 t3 R$ E
2. 使用量为5%的润滑剂的低比例的润滑作用并不好,L-亮氨酸效果不错,但价格有问题。使用时都必须过60目以上筛,并尽量干燥;另外要控制压片时的湿度,注意吸湿问题。
' F) ?. j# n0 b- w4 k3.在排除了以上水溶性润滑剂之后,就有一个润滑作用更强的水溶性物质:“月桂醇硫酸镁”!!!
" b+ W+ a, V6 ~3 L与用量相同的硬脂酸镁比较,效果不及后者;但其润滑效果碎使用量增加而加强,三倍量的月桂醇硫酸镁的润滑作用与一倍量的硬脂酸镁相当。并且在使用3倍量的月桂醇硫酸镁的时候不会出现使用较大量硬脂酸镁时出现的较大的片重差异!
) f" Z% D+ C* ^十三、
. Q' W7 a& }7 C) O$ X7 {在实验室小试作泡腾片抽湿机是肯定需要的,根据处方情况将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30~45%;好的处方对湿度要求较低,45%左右的湿度即可。& a& C# t" t6 A* \4 P
我认为“在制作过程中要做采用吸湿性大的材料放在你做的样品上下,
: j3 V0 \( ?) P还有加热烘干的设备要工作,有点像制作葡萄干那样,让水份尽量减少。”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很麻烦。) g2 b0 G1 u& R9 X: ~
酸碱的选择需考察与主药的配伍情况,可以通过影响因素试验来考察;
+ m! J- \9 j- d0 @5 {9 J8 o' U: E处方中的其他辅料(etc.填充剂)对压片情况及片子的硬度和脆碎度影响较大,需筛选(目前市售的泡腾片有部分在运输中易发生裂片等情况);
& z) V; n( u& ^: n( X" [7 I有一点小经验,就是可以将碱用适宜材料包裹后再制粒,这样将酸碱隔开对产品稳定性有帮助,且能较大程度的降低对环境湿度的要求,操作简便,可以放大。
) v- C; `/ Z: h' J十四、/ J5 V3 H" {# R0 v  L9 k, W
中药浸膏粉做成泡腾片,可以选用不同比例的碳酸氢钠&枸橼酸作为泡腾剂;用羧甲基淀粉钠作为崩解剂,不要用水做黏合剂,而用5%PVP的乙醇溶液,就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了,我现在做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不错" R" }) l" C4 f( j3 {
你说的问题很模糊,没法做具体判断!!只能做一个总的分析:+ x. J! d! }0 J. {) P! j# `2 H
1、泡腾片在制粒、压片过程中对车间的湿度、温度要求非常严格,一般要求湿度在30%以下、温度在25度以下。能达到这个条件,对生产就应该没什么问题。
( Y# K% `0 Z; p) _5 ?+ P2、用好水溶性的润滑剂:常用的水溶性润滑剂:硼酸1%,苯甲酸钠5%,油酸钠5%,聚乙二醇4000或6000,氯化钠5%,醋酸钠5%,月桂醇硫酸钠0.5-2.5%,L-亮氨酸1-5%。& [3 T' s3 Y$ k; I& l
3、可以增加片重,提高崩解剂的用量,酒石酸和碳酸氢钠的比例最好在1:2.5左右,降低浸膏的水分,采用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制备药粉,另外可以加入交联羧甲基淀粉钠和PVPP等方法试一试。. b" \8 U0 {! @2 e6 |
4、制备时酸和碱一个制粒时加,一个外加.具体看你的药物;制粒用5%的PVP--乙醇,PVPP内外各加一半.: f2 f# R6 y. l5 c! R
具体怎么办还得看你具体生产的情况和处方比例,我只能总结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0 A) r% \% Z$ ?
还有一些关于泡腾片的文献,你看看吧!!
6 O$ s) T' s/ t# N( F$ K- S我做过的!
! H0 v* P* ~/ C8 y十五、' o& c' P" _) M+ b
不过是提取物,基本上类似西药!) Y- o: N, b, R. [
提取物 50g 柠檬酸 80g- z* t2 L% r' i; m
碳酸氢钠 120g 羧甲基淀粉钠 40g4 ~0 ^: |  r2 C0 \
乳糖 80g 阿斯巴甜 6g: u7 H' t# U* O1 T/ H
聚乙烯吡咯烷酮 20g(制粒用辅料,用异丙醇混合制粒) 聚乙二醇6000 4g(润滑剂,防止粘冲)特别要注意环境湿度的控制,我们基本控制在30%以内。如果你们的浸膏含量比较大,可以适当增大规格,我们查询资料可以看见,泡腾片有1.0g左右/片的。还有,适量的崩解剂也是必须的,重要浸膏的话,可以考虑加入适量的微粉硅胶。有需要交流的可以继续回帖,我会持续关注。
0 y9 x6 b, K( k3 v& d& O% Z7 X4 Y泡腾片在制粒、压片过程中对车间的湿度、温度要求非常严格,一般要求湿度在30%以下、温度在25度以下。能达到这个条件,对生产就应该没什么问题。
1 T# J6 `. g8 C" n2、用好水溶性的润滑剂:常用的水溶性润滑剂:硼酸1%,苯甲酸钠5%,油酸钠5%,聚乙二醇4000或6000,氯化钠5%,醋酸钠5%,月桂醇硫酸钠0.5-2.5%,L-亮氨酸1-5%。
+ v" j0 q- u! p4 Z$ L; ^/ k6 W3、可以增加片重,提高崩解剂的用量,酒石酸和碳酸氢钠的比例最好在1:2.5左右,降低浸膏的水分,采用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制备药粉,另外可以加入交联羧甲基淀粉钠和PVPP等方法试一试。
& W  a) U( Z4 Q/ x; M% z8 w; k, d4、制备时酸和碱一个制粒时加,一个外加.具体看你的药物;制粒用5%的PVP--乙醇,PVPP内外各加一半.& V( Y- E8 p6 O. V4 R4 h: x0 D
而且,崩解剂的选择也很重要,水溶性可以考虑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PVP。我不同意包衣!因为泡腾片严防水!!包衣过程片面总会润湿的。" o7 C  V1 f  r/ X5 L& G' e: I$ y
十六、
2 }' O0 Y* h: F: Y1.我是酸碱分开制粒,酸颗粒为柠檬酸与乳糖\甘露醇一起用PVP(95%)乙醇湿法制粒,55℃烘干,但现在出现问题,我的酸颗粒越烘越湿,是不是可以提高温度?若提高,哪个范围比较合适?   低共融了。+ H; V; {# P% w  w3 y2 J
2.碱颗粒为NaHCO3与乳糖\甘露醇一起用PVP(95%)乙醇湿法制粒,后来我55℃烘了4天,结果碱颗粒颜色变黄了,是否为NaHCO3分解?我用此颗粒压片非常顺利,但在测崩解时限时有部分超过5分钟!!' _6 }, u9 E# j: O. C/ @
  NaHCO3在含水时60℃分解,我们在生产中(沸腾制粒中)由于局部过热也出现黄色颗粒。这是NaHCO3分解的表现。; w& ]& H, ]& Z
3.压片时我们现在的条件只能控制在50%-55%,是否还是太湿?我是与乳糖联合制粒,湿度是否不需要太低?泡腾片的RH要求30%以下,如实在达不到,应在40%以下。温度应在18-25℃最后建议:乳糖\甘露醇改为蔗糖或糊精。
; W- h& u3 B2 p4 I* `十七、
% e8 z1 Y' u5 q# {我现在还没试过,是否蔗糖或糊精比乳糖\甘露醇的效果要好?0 q2 g: L$ U3 L! e7 D
我可是泡腾片好手,目前,已有多个泡腾片新药OK及(或)正在审批中.' N. ], {# B3 W" B  d* _& t
对于上述一些观点,及方案有所同有所不同.
" e3 F; F  g; u3 Y首先,对于按你的配比,你是经摩尔比还是质量比?!因为这将直接影响你的酸碱反应速度(速率). 对于用量43%,我觉得足以达到崩解要求.
$ a: W5 s5 P( n2 Y; V9 i0 O. @其次,你制粒的方法,用PVP各种溶液来制粒,其在烘干过程相当长,而且所得颗粒质量不高.这并不是理想的方法.
9 F7 K0 b2 l/ Z+ C为什么不酸碱分开来制粒呢?湿法制粒,这对于分别制粒的接触是非常有利的! 还可以用水,多好呀!
/ ^9 h* ]3 r6 W& v3 G最后,我最关注的是,你的药粉原色是什么,有色差在申报时有麻烦的.那老先生老太太可不含糊,我都被狙了一次.* Y2 K8 A/ Q  [" f! ^# I: Z# `. S; B
十八、
1 c) u. a! x4 h+ T' e+ I7 G8 U6 a/ H我公司长期做泡腾片,有一点经验
5 w, Q$ i1 F) }8 j1 I  V4 P8 f3 ]不知道你是用什么包装,现在泡腾片的包装我见过的有铝塑复合膜、双铝(单片),筒子装(10片)7 Y( |1 W. d4 b8 t3 \
你是用酸碱和浸膏和原粉一起用无水乙醇制粒8 k# T5 j) q' g5 _* r) B
那么有极大的可能出现鼓包
8 D2 r! R* C6 j; r1 L千万要慎重, A7 o7 b+ j2 V& ~6 U1 e
有一个办法,用氯化钙除去无水乙醇中的水分
2 T) R# Q% d# Y% \: o: |但最好还是酸、碱分开来制粒,用PVP的乙醇液制粒是较好的选择,比之HPC,PEG乙醇制粒较易粘冲& E; A( O, o. {
如果酸碱颗粒大小难以混匀,其实用95%的乙醇制粒就够了,根本无需无水乙醇
+ y. u) T3 @1 R' W有人说16目制粒,这是不太可靠的
  w# m3 T* ~4 P想提高崩解,颗粒尽量做小一点9 k- K) J, d4 j: c* o
按楼主所说“酸碱就是和浸膏和原粉一起制粒的”,浸膏中含大量水份,与酸碱一起制粒,工艺显不合理。建议:1 w/ Q* D1 E+ E5 V! T7 S3 c$ ^
1.浸膏制成干膏粉,将干膏粉、原药材粉、酸和碱分别烘干,过100目筛,相互混匀;
/ C. z: P( S- c( \7 }4 x  B# z2.用约20%PVP异丙醇溶液制成适宜软材;( M' v0 E* o' N, m& Y
3.16目筛制粒,通风干燥,14目筛整粒;
: E% ~5 c3 E9 h3 q% M9 l6 p4.加入崩解剂,混匀,压片;
( M& o7 v. E& ]+ C- A/ u5.另外,处方中有否加入其他辅料的余地,如有,可选有助崩解的辅料,亦可调整药物、酸碱和辅料的比例。
& N0 }5 q: Y6 ^* ~$ q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只要试验才能解决问题。
2 q/ C/ N5 V$ q2 l十九、- F. |8 N5 M, O$ u
我认为处方本身可能有如下问题:  `: a6 i2 `+ ?; {; T7 n
1、酸碱配比,考虑枸橼酸为3元酸,另结合2者的分子量,二者的合适配比应在7:8~7:9之间。当然要更深步地考虑控制片子崩溶的酸碱性,做适当的调整除外。' o1 v* Z, }0 @4 J/ \7 _9 Y
2、L-HPC的使用,这个东西确实是个不错的崩解剂,但由于它本身其实粘性比较大,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也容易反过来产生黏结效果阻碍泡腾的进行。
7 x# e0 }& O& F9 x- j# L它有使物料颗粒结合更精密的致密作用,用于泡腾片时有可能引发水分进入片剂内部困难。* R7 O' m; n1 r) f
可以从如下2方面再做考察,# ?2 Z% D5 ]' ?
调整加入量或尝试不加,尤其是加入太多是不合适的,比如大于8%
" I3 Z) [. w2 J" O尝试改变加入方法,改成内加。
3 r  o- }  u) ^  A二十、) X( M, i0 V9 u4 p5 e8 |4 y
权以字面意义猜测,不知道更深步的信息,个人意见,只当参考。0 J5 x3 w3 C- a4 u7 X
微粉硅胶是助流剂,不是润滑剂。助流剂的机理是填充颗粒间的空隙、填平颗粒粗糙的表面,增加流动性;润滑的机理是降低片剂和冲模之间的摩擦力,通常选用抗剪切力低的物料,如硬脂酸镁、硬脂酸、PEG6000、山嵛酸甘油酯等,总混时加入颗粒中。微粉硅胶的助流效果非常好,特别是气相法制得的微粉硅胶,但其润滑效果并不明显。
, k8 p& o7 u9 P8 D$ j7 e(2)浮于水面的是硬脂酸镁之类,不是微粉硅胶!硬脂酸镁疏水性很强,同时密度小于水,故漂在水面;微粉硅胶虽然也不溶于水,但亲水性高,而且实密度大于水(是水的2.4倍,虽然表观密度很低),不会浮在水面。不信,可试一试。
% N% C1 D" D, V" E如果你用的是酒石酸的话,要注意以下几点:
7 K4 z- R+ U8 x8 c! `! D9 c1.酒石酸做酸源的话,在自来水和矿泉水等含钙镁离子较多的水中会形成胶状沉淀,可加色素掩盖,以胡萝卜素最好,同时加橙味粉末香精。9 N6 b7 {$ P: r6 Z/ i; W
2.甘露醇溶解性能不是很好,泡腾完毕后可能会留下一个片芯很久不能溶解,建议用量不超过15%,用蔗糖不错
! r; T$ K/ R3 L/ _  ?! H% q3.酒石酸没有国家标准,不知道食品标准能不能用,如果不能,建议报材料的时候还是用柠檬酸代替。
( R5 H  ]5 }2 O( u" t; |$ ~说实在话,酒石酸是个好东西,比枸橼酸好用多了,可惜没有标准,中国的辅料实在是太落后了
$ W) N. N6 k' j( r二十一、
, }3 `* q1 s. w7 R$ @; N# l谢谢各位的指点,我的处方现在已经基本定了,溶液不澄清的问题也已经解决。。酒石酸在我们办公室主任的努力下也找到了相关证明性文件,如果需要可以pm我。
3 i: K! e; ~0 C) G4 a' U酒石酸做酸源的确很好,不容易吸湿,特别适合象我们重庆这样湿度较大的地区,而且崩解时限能完全符合规定,反应速度不亚于枸橼酸。酒石酸与钙镁离子相遇,在水中会形成胶状沉淀,为达到溶液澄清的目的,用PEG-6000和氯化钠同时应用代替硬脂酸镁,溶液能完全澄清。药检所在检验样品时用的是超纯水,所以药检应该是能通过的。
发表于 2008-1-24 17: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 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3 21:11 , Processed in 0.0494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