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iceinsummer

京剧老生的流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8 15: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庆奎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老生演员高庆奎以刘(鸿升)派唱腔为主体,又吸收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王鸿寿等诸家的演唱特点,加上自己的艺术创造,形成新的老生流派-高派。高派的特点是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剧目丰富。
: z" i4 Q3 ]$ Y# f& l    高庆奎的老生戏主要宗刘鸿升,却非亦步亦趋。他能突破刘派的局限而有所变化发展,且兼演其他老生流派的剧目,演唱各派剧目时,常常引入不属于本剧目所属流派的唱腔、唱法,在自己的独有剧目中,更广泛的汲取各家之长。老生之外,能演老旦戏(宗谢宝云)、武生戏(宗黄月山)和铜锤花脸戏(宗刘鸿升的唱法)。又能在同一出戏中饰演不同身份、性格甚至不同行当的人物,如《鼎盛春秋》中,前演老生伍子胥(宗汪与谭)、后饰花脸姬僚(宗刘鸿升);全部《借东风》中,《群英会》演老生鲁肃(宗谭)、《借东风》演老生诸葛亮(子诚意派)、《华容道》演红生关羽(宗汪)。高庆奎嗓音高亢,它的唱一气呵成,山川悲怆激昂之情,并创造了不同于谭派风格的"疙瘩墙"。念白铿锵秋津、顿挫有致。表情精细,做工深刻老练而不过火。因幼曾坐科,武功、工架及各种表演技艺都很出色。通过全面的表演刻画人物并注入强烈的感情,是高派的主要特色。高派的剧目极为丰富,《辕门斩子》、《斩黄袍》、《珠帘寨》、《四郎探母》、《浔阳楼》等传统剧目均所擅长。他还重排、改编、整理了一批历史剧,并将有关的内容派成"本戏",如《掘地见母》、全本《八义图》(包括《搜孤救孤》)、《海潮珠》、全本《鼎盛春秋》(自《战樊城》或《文昭关》起,《刺王僚》止)、全本《逍遥津》(包括《单刀会》、《战合肥》、《白逼宫》)、《哭秦廷》、《豫让桥》、《赠绨袍》、《马陵道》、《苏秦张仪》、《窃符救赵》、全本《蝴蝶梦》(包括《敲骨求金》、《庄子扇坟》)、全本《捉放曹》(至《斩华雄》止)、《造白袍》、《胭粉记》(包括《火烧葫芦峪》、《七星灯》)、《杨椒山》、《八搜邹应龙》、《煤山恨》、《史可法》以及《斩睢阳》等,有的剧目对老生行当的表演颇有创新。1 E: k( t+ B9 r0 j
    高派传人有李盛藻、李和曾、李宗义、宋宝罗、沈金波、白家麟、虞仲衡等。
 楼主| 发表于 2007-3-18 15: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宝森
    老生杨(宝森)派成熟于50年代,其主要成就在于具有鲜明特色的唱腔与演唱风格,是杨宝森由谭(鑫培)腔入,自余(叔岩)腔出,充分的扬长避短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杨宝森初学谭派,青年时期致力于研习余派唱腔,均有成绩。30岁以后逐渐脱出余派范围,吸取谭、汪(桂芬)诸家之长,对余腔有所变革。后嗓音再度发生变化,在琴师杨宝忠、鼓师杭子和的辅助下,尽量舍短用长,创立了既出于余派,又大大有别于余腔的杨派唱腔。杨宝森的唱腔、唱法,纯以韵味取胜,他的嗓子宽厚而低沉,音色不够明快,音域也不广,不宜于大起大落、激昂高亢的唱腔,他避开了余派的立音、脑后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擞音和颤音。又利用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鸣而使之发声深沉浑厚,行腔与吐字力求稳重苍劲,不浮不飘,如写字之笔笔送到。杨宝森的唱腔简洁大方,虽少有大幅度的起伏跌宕,却于细微处体现丰富的旋律,细腻而不琐碎。他的唱腔舒展平和,至晚年虽嗓音甚或临场失润,仍能以圆熟的行腔来弥补,而不显枯涩生硬。其代表作《空城计》中大段唱工,已古朴恬淡的韵味给人以醇美的印象,于心平气和中蕴含深厚的感染力。另一名作《文昭关》则在谭、余的神韵中化入汪(桂芬)派唱法,成为杨派唱法在创造的典型,苍凉慷慨,十分吻合剧中人物的处境和心情。杨做工稳健老练,表演富书卷气,善于以概括手法刻画典型人物。靠把戏也有一定造诣,但晚年很少演出。《击鼓骂曹》一剧以疾徐中节的鼓法独擅胜场。1 m1 ?7 n1 U1 E8 @7 y: v- f; n# {
    杨派剧目很多,除上述《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全部《鼎盛春秋》、《击鼓骂曹》外,《大保国·探黄陵·二进宫》、《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王左断臂》、《洪羊洞》、《碰碑》、《清官册》、《桑园寄子》、《二堂舍子》、《红鬃烈马》、《卖马》、《打登州》、《捉放曹》及《珠帘寨》、《定军山》、《阳平关》、《朱痕记》、《搜孤救孤》、《乌盆记》、《摘缨会》、《一捧雪》、《桑园会》、《四郎探母》等均有明显的杨派艺术特色。
; d8 Q0 z2 c' C  D$ ?    杨宝森门人有程正泰、李鸣盛、梁庆云、朱云鹏等,私淑及再传弟子为数更多,如杨乃彭、张克等,是近年来影响颇大的流派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7-3-18 15: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信芳
         周信芳艺名麒麟童,20年代以来享有盛名,他所建立的表演体系是南派老生的主要流派,也是当代京剧重要的老生流派之一,称为"麒派"。其主要特色是从剧庆和人物出发,表演自然真实,富于时代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周信芳善于吸收,早期他受到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诸人的影响,后长期在上海演出,又汲取了汪笑农、王鸿寿、潘月樵、夏月润等人的艺术精华,并借鉴旦行、净行一些名艺人的表演,将他们的神韵、精髓化入自己的唱、念、做、打之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周信芳的基本功精湛,嗓虽不好而能唱,他声音宽响,沙而不嘶,晚年转具苍醇之音色,拔高示反觉圆润,低音更见出浑厚特色。他的唱以苍凉遒劲为特色,朴而不直,顿挫有力,往往有极富曲折跌宕之处,尤其注意抒发人物感情,早期京剧黄钟大吕、纯朴浑厚的唱法对他的影响较为明显,高拨子、汉调等唱腔有独特的韵味。周信芳的念白有较重的浙江方音,苍津、爆满,讲究喷口,富于力度,口风犀利老辣而且音乐性强,善用语气词,有时接近于口语,生活气息浓厚。无论表达风趣、庄重、愤恨、哀伤的情绪,语气都极为自然生动。表演中运用水袖、身段、步法,结合眼神和面部表情,都能吻合剧情及人物的特定处境于思想,显示了他提炼生活、再现生活的深厚功力。一些特殊技法的运用更有浓墨重彩的效果,如靠旗、髯口、甩发、帽翅种种功夫,纯熟自如。在《明末遗恨》中饰崇祯皇帝有于袍圆场时先后甩脱两只官靴的特技表演。周的武打偏于黄(月山)派的路数,也有独到的功夫,吊毛、抢背种种翻跌及单刀、大刀、大枪等开打斗勇猛简洁准确。周信芳勇于创造,在继承的基础上多了大量的改革创新,除对传统剧目作去芫存菁的整理改动之外,无论唱、念、左、打与剧目、唱词、服装、扮相、等均有适合于自己风格而与众不同的设计。如对现代化剧艺术中新的表演手段的吸收,以夸张的手段用外部形象与动作塑造人物,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还先后创造了改良蟒和相纱、改良靠、新候帽等用于徐策、皇甫少华、薛平贵等人物。剧目方面则颇具时代感,于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编、自导、自演了大量的新戏,如《王莽篡位》、《学拳打金刚》、《宋教仁》、《博浪椎》、《陈胜吴广》、《苏秦》、《勾践》、《明末遗恨》、《洪承畴》、《徽钦二帝》、《香妃恨》、《亡蜀恨》、《文天祥》、《史可法》、《义责王魁》、《海瑞上疏》、《覃渊之盟》等。周信芳戏路恨宽广,能戏很多,并能突破行当演出武生戏和《投军别窑》(饰薛平贵)《淤泥河》(饰薛礼),大嗓小生戏如《董小宛》(饰冒辟疆)、《白蛇传》(饰许仙),花脸戏如《狸猫换太子》(饰包拯)及红净戏《战长沙》、《走麦城》(饰关羽)和丑角戏。
$ z7 L2 g! c& w; a3 O7 m    麒派的传统戏很多,有《徐策跑城》、《乌龙院》、《萧河月下追韩信》、《四进士》、《扫松下书》、《斩经堂》、《清风亭》、《打严嵩》、《打鱼杀家》、《二堂放子》等。此外武老生戏《战长沙》(饰黄忠)、《大名府》、《英雄义》、《溪皇庄》等戏亦常演出。
  G- [$ X; J# I  A    麒派艺术影响深远,常为其他行当演员所借鉴,如净行裘盛戎、袁世海,武生高盛麟、王金璐等都曾以麒派的表演及唱腔作为营养加以吸收。弟子中,高百岁、陈鹤峰、萧润增、李少春、李和曾较著名,朱文虎、小麟童等人亦有成就,子少麟亦学老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3-18 15: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韵笙
8 y0 E' r% z" z' l5 {) f0 C& N3 q+ L8 `8 G) @4 W" W
         唐韵笙,工文武老生。福建人。原姓石,幼年流落街头,被河北梆子演员金刚钻的琴师杨景云受为义子,遂入天津"小四喜"科班学艺,取名唐韵笙。唐韵笙多才多艺,功底磁实,嗓子好,文武兼备,昆乱皆精,戏路宽,能戏多。30岁左右便在东北名声大噪,曾博得"关外麒麟童"的称号。他的武生戏有《甘兴霸百骑劫魏营》、《长坂坡》、《艳阳楼》、《金钱豹》等。他饰《铁笼山》姜维,扮相为伍,气势雄壮,"起霸"、"观星",腰腿功夫极佳,一派儒将风度,[八声甘州]唱得响遏行云,气韵不凡。老生戏有《摘星楼》、《追韩信》、《闹朝扑犬》、《徐策跑城》等。尤其是《未央宫》之韩信,大段唱词多达108句,他一气呵成,嗓音嘹亮,感情充沛。另外,他还演架子花脸应工的《红逼宫》的司马师,铜脸花锤应工的《铡美案》的包公。老旦应工的《目莲救母》的刘青提也是一绝,在"抛杈"一场,他能接杈甩"锞子",范儿起的高,落地无声,形如元宝。彩旦应工的《拾玉镯》的刘媒婆,下场之原板从末句起,手托长杆烟袋,旋转于掌心,做出许多花样,随腔走三个圆场,尤为绝迹。红生戏《古城会》、《屯土山》、《灞桥挑袍》等演来又具一格。
5 A0 j# ^7 }8 v; N    唐韵笙聪慧好学,博览群书,熟读《三国》、《列国》、《东西汉》等演义。历史京剧《二子乘舟》、《好鹤失政》、《六国封相》、《驱车战将》等,均为他自编自演。梨园界素称他"才子"。与周信芳(麒麟童)、马连良并列,被誉为"南麒、北马、关东唐"。 8 F- \8 t' [; _1 R2 p1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8 02:22 , Processed in 0.02914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