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12 16: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章 苦肉计的滥觞; L5 |" o0 G# W* Q) p8 i( i! J
0 E3 z& J8 J5 j& q8 l2 H " \/ P5 p. u* L$ F
! V. A r, [& V4 F( q+ y. a; s
一说到苦肉计,想到的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过周瑜、黄盖演的双簧说到底只是一场模仿秀,因曹操的急功近利让火烧赤壁得以蒙混过关,后因《三国演义》的不朽传颂而汹涌泛滥。/ j$ s0 V, x7 @% H: K
/ `8 `; x7 C$ Q+ a 苦肉计属反间计的一种。经文是:“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说穿了,就是利用人大都不会自残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以自残的方式集中释放受迫害的信号,博得对手的信任,趁机打入敌人内部,假作自间以间人,出其不意,攻敌不备,亮剑斩首,一剑封喉。/ m9 F( Z [, E$ Y a" C
/ I. @; s% m) f- F: `& x
在冷兵器时代,大凡斩首行动都遵守投其所好、接近对手的规律。譬如专诸刺王僚,藏匕首于鱼腹中,把弑君的阴谋包裹在美味的糖衣里面,鱼破见匕首,鱼肠饮血,王僚毙命。后来的荆轲刺秦,其实是对专诸刺僚的仿真抄袭。荆轲捧着樊于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走进秦庭,藏匕首于地图里,图穷见匕首,可惜荆轲失手了,一代刺客被秦王斩于秦庭,留下易河之水在萧瑟的寒风中黯然流淌。
% r8 f! {, I* F, O3 l
/ k6 B4 R/ Z# Z# p' y 苦肉计信奉的是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不易教义,用残忍的假象把己方王牌杀手变成埋伏在对手身边的卧底,适时实施斩首行动。6 u6 p& l3 V1 I- Q1 B, |1 u
( |4 T5 m1 B9 f% D6 O
苦肉计自要离始,要离开创一代卧底的先河。他以开山鼻祖的身影,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迷雾,潜伏在深邃的历史河床里如同色彩斑斓的化石光彩夺目。+ T2 \" n; U1 `( E! J: d' | s
, s5 V* P5 l7 b" U/ l 但是,故事还得从传说中伍员的再次迁徙说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