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2|回复: 0

如果阿炳去了维也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2 18: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维也纳是西方音乐之都,一、二百年前,欧洲乐圣们曾在那里云集:海顿发明了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莫扎特虽然只活了三十五岁,却创作了上千首乐曲;贝多芬乐感雄奇,篇篇杰作打动代代听众;还有舒伯特优美的小夜曲;勃拉姆斯深沉的激情;马勒的辉煌与庄严。
3 b! J1 `$ c2 G0 w) B' N
& Y. w. A& Q9 b+ @3 V" V( F这些音乐大师其实都是的「外乡人」,当年都是怀著对音乐的热情奔赴「乐都」,学习,发展,追求毕生的事业。在维也纳土生土长的音乐天才,除了舒伯特,便是大名鼎鼎的史特劳斯父子。爸爸,老约翰史特劳斯,发明了华尔兹舞曲,即今天人人皆知的三步舞曲。儿子,小约翰史特劳斯,子继父业,将华尔兹舞曲提高一大品位,乐队扩大,配器讲究,旋律丰富,把它发展成交响圆舞曲,在原来欢快抒情的基础上增添了一层灿烂辉煌。
/ o5 ^/ D" f' L# B' `9 k4 c* K: w9 e% L, W& U
《蓝色的多脑河》是约翰史特劳斯最著名的交响圆舞曲之一,其旋律真有河水之柔情,如梦幻般优美。我曾不解,为什么是「蓝色的」多脑河?不久前,终于有机会在维也纳一览多脑河风光,乘游船荡漾河中,才知道多脑河之蓝是因为维也纳气候清爽,天空常常万里无云,倒映在水中,把多脑河变成碧蓝色。
% f# A: M7 r$ Z6 e2 L
, n1 k/ V# K: T6 G7 \在多脑河游船上,扩音器中播放著《蓝色的多脑河》,乐感浓郁,我不禁想到中国音乐。能与西方乐圣媲美的中国乐圣,当属阿炳。他一曲《二泉映月》,早已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丰碑。阿炳把二胡拉得那么娴熟,那么动人,那么有滋有味。遗憾的是,那些旋律听起来太凄楚,几乎没有一句表达明朗欢快的心情,总是一股哭腔,哼叽叽,惨兮兮,听得人愁肠寸断。阿炳为什么不能留下一首《蓝色的二泉》?哪怕是「绿色的二泉」也好。为什么不能让后人一听到他的乐曲就感到情绪高昂,精神振奋,幸福欢乐?) g- w" M* w  R9 p
8 J/ \* |5 W+ h. r
著名教授郭罗基先生和阿炳是同乡,他曾有专文叙述阿炳的生涯和音乐成就(见2002年12月22日《世界周刊》)。郭先生对家乡地理进行过考查,证明「二泉无从映月」,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阿炳那首二胡曲中表现的「二泉」。其曲名是收集阿炳作品的人给「安」上的。郭先生说:「瞎子阿炳留下的《二泉映月》已成世界名曲,但许多音乐家指出;标题与内容不符,其中既没有泉水叮咚,也没有月色皎洁」。郭先生还建议道:「为了体会瞎子阿炳的神韵,《二泉映月》的标题应该改成《长街行》」。/ E* S  _; C0 f, Y! ?. }: c
0 \% E6 c: r( ?/ D
那是一条什么样的长街啊?郭先生描述:「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婉转行吟,如泣如诉,步履沉重。低回的声符倾斜出满腹的哀怨,高亢的音调是在控诉人间的不平……」。
8 Z6 P+ m6 i( ?# M% p: Y1 U& S$ ^
阿炳真是不幸,倒不是因为他双目失明,而是他作为一个杰出的音乐天才,却生在人们无暇赏乐的动荡年代。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他贫困潦倒,他只能凭著自己的音乐天赋,沿街卖唱,聊以为生。他哪来的听泉赏月之情?他是在人生的「长街」上一声声地哭叹;一阵阵地悲鸣;一句句地责问;这个人世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苦难和不平?
$ B2 V6 i; t% f& S# |( Q
( y9 b2 ~/ V) U& d中西文化确实各有特色,中西音乐之不同更是明显。但是,阿炳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作为中华民乐的代表,在与西方音乐的对比中,其「音乐形象」之狭暗、扭曲,是不是让「炎黄子孙」越听越感到窝囊?. G4 }" \+ c+ ~5 X3 h" b+ M$ M8 N
9 h$ N6 p+ \9 }; c  m
都说「人杰地灵」,我则再次确信「地灵人杰」。没有一个优越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就不会有智慧超人,才气冲天,个性完善的「人杰」!不信,试想当年,如果瞎子阿炳能像今天一样有条件到维也纳留学,呼吸一番阿尔卑斯山的清爽空气,漫步在蓝色的多脑河边,了解学习西方文化,与众多西方音乐天才们切磋演奏技艺,作为中国的音乐天才,他一定会留下一曲真正的「二泉映月」:一泉是游学的西方,一泉是中国的故乡,两条泉水辉映出人类共同追求的自由幸福之光。那样的「二泉」,才能使中国民族文化光芒万丈,使后人听也骄傲,唱也激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29 04:17 , Processed in 0.0275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