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古生物化石,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这些生物上亿年来没有大的变化。其实类似的例子远不止下面几例。
z( }% J! [( B1 C6 h" l7 M _. x/ z b
1) 亿年琥珀显示远古蜜蜂传花粉1 Q8 K( g* }) n) {$ @
5 u$ K$ F! d) w6 O1 k' w
俄勒冈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缅甸北部山谷的一个矿藏里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昆虫琥珀化石。这枚距离约一亿年的琥珀使人们能够目睹远古时代的蜜蜂的真貌,而且表明在那时候蜜蜂就已经肩负其了传播花粉的任务。
" `# q1 F( l' @; |, R( [+ o, P3 O* |, g
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比以往的类似化石要早3500至4500万年。俄勒冈大学的科学家表示,它兼具有蜜蜂和黄蜂的特点,但是总的来说更象是蜜蜂,可以传播花粉。象黄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胫骨中段的双脊椎以及很窄的后腿;它也有蜜蜂的特点,如全身具有枝状的细毛。
+ c+ ]8 T% s0 R5 B
( u. [1 ?( z% @2) 活化石:七鳃鳗% g. b+ Y) |0 i( T7 I) ~' Y
% x1 j* m4 D5 }) G9 K
南非约翰内斯堡Witwatersrand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一起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泥盆纪时期(Devonian Period,三亿六千万年前)七鳃鳗(lamprey)化石。这一发现意味着当今的七鳃鳗宛如活化石一般,经历了三亿六千万的沧海桑田,它们却基本没有变化。
( A" m# U7 d" z) h7 ]8 G* q) k$ Z$ a, P" u, u
身为伯纳普莱斯古生物研究所主任的卢比支博士说:“这些化石除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七鳃鳗化石之外,它们还说明七鳃鳗三亿六千万年以来一直是以寄生方式生存。”七鳃鳗可谓是脊椎动物中的异数,它们没有颌,没有胸鳍、腹鳍,也没有鳞。
/ y3 O% s' i( V: o7 T' {- _5 E
! @9 H3 C+ P: D9 n9 A& g/ n3)三亿年前海百合色素1 P# ]- r; R) Z! [
9 |. x, }+ f, H* @# ]. y( R; E最近,俄亥俄州立大学地质学家从有三亿五千万年历史的海洋生物化石中萃取出了复杂的有机分子。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有机分子的功能象是色素。研究人员在几种海百合化石中发现了橘色和黄色的有机分子。其中最古老的化石可以追溯到今3.6亿~3.2亿年前。. A$ a. q0 y* _
3 p4 b6 F+ d) \) F海百合在今天仍然存在。它们有一系列的颜色,包括红色,橘色和黄色。所以地质学家对于发现三亿五千万年前的海百合有这些颜色并不感到惊奇。4 S, i# o# ^; I" k2 b7 p
8 s* D0 ^2 n" ]/ B2 v/ Z2 V( S* 進化论的又一个漏洞
- x) a" r; V" a4 h2 d7 n
1 _9 E" |, i6 G6 U9 x/ z9 p: N考古研究告诉人们不同的地质时期在地球上曾经生活着不同类型的动植物和其它生物。随着地球地质历史的变迁,许多物种会在相对很短的时间内暴发式出现并走向繁盛,又随着时代的变更突然的大批灭绝。8 g F& `/ z0 J9 _: d9 F( n5 x
, H+ M9 L, d- X5 m
对于这种物种的变化,西方科学家提出了“evolution”的概念。本来在很多场合我们是可以把“evolution”翻译为“演化”的;而“演化”一词本身是中性的描述性名词,宇宙在“演化”,万物之成住坏的过程也可称为演化的过程。但是在描述物种变迁的时候,“evolution”一词却包含着无神论的内涵,翻译成汉语则更加激進,成了“進化”。
; d1 U2 u( ~& E+ A2 O' ^! T0 Q, x4 \, `5 u8 g' C
其实这些亿万年来不曾变化的物种也是進化论难以解释的,为什么它们拒绝進化?如果按進化论的说法,或许是因为这些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那么就会出现一个更难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進化过程的那些中间环节物种就没有一个拒绝進化,而能够保留到今天?甚至连化石都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