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5|回复: 0

现代史上十大震撼人心的一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5 14: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 o4 d- I9 b8 h9 A7 ]% j, S$ X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1945.8.15)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强的全球性战争。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占当时世界人口百分之八十的二十亿人,战区遍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达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为一点一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五千五百万。
, g* p% X; `; m% g$ b/ N以苏美英中为首的盟军,与企图合谋吞并世界的德意日法西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关键性胜利。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占了纳粹德国的最后堡垒柏林,结束了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 k' O" L8 X: e5 G" Q
/ N4 G( n" Y8 ^8 ?
苏联红军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德国国会大厦1 [" e( i( }* y4 b8 y6 p1 y
在战争中,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对犹太人以及敌对国家的百姓实行了惨无人道的集体杀戮,制造了奥斯威辛集中营惨案、南京大屠杀等人类史上空前的惨剧,数百万无寸铁的平民在他们的屠刀下丧生。' K* d- ^. F: t/ t9 n9 l
2 ^6 Y  p, ~* E/ e9 W5 ~! n  b
1945年4月英军解放贝尔根―贝尔森纳粹集中营时,发现里面的尸体堆积如山。6 m/ L# W- V' L2 f  a6 X3 s: E
二、广岛核灾难2 m& B9 d; ~) D+ B0 e/ j, [% x
为震慑日本军国主义者,尽快结束战争,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美军轰炸机向日本广岛市内投下一颗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小男孩”在离地面600米处爆炸。随着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状云冲天而起,整个城市顷刻间变成废墟,30万居民中的一半当即命丧黄泉,累计造成约25万人死亡。+ T) o" G4 A- @# y

. ~$ A1 I1 _- {4 s0 f- L* q巨大的蘑菇状云冲天而起
  h* F; P. d# Z2 H
( L/ X) H. D, k原子弹爆炸过后,广岛市区变成一片废墟) l7 m: P+ S; |
三、唐山大地震, i& y' ]* y  W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唐山市突然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一瞬间,65万多间民用建筑毁损,24万人死亡,36万人受重伤,70多万人受轻伤,15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儿4204人,数十万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
+ h" |  l# ]( Z& l% Q: g2 x* U2 ]  o& D9 p
震后的唐山市
: y# L3 M; q: H# h$ e! q0 Z" w  ^, X" n( C. C# F# [! O4 O
被地震扭曲的铁路
6 m' m: A6 L* {  L0 t# z. E6 T四、非洲大饥荒
  v9 k: ^$ z' c! }/ G周期性的干旱,持续不断的冲突,使非洲近百年来接二连三地陷入饥荒的泥潭,数千万人挣扎在死亡线上。
1 n. O! {7 X' Y5 x8 C$ ]1 o+ R; b. f& a. ^: \& P8 [5 ?6 D
1967年的比夫拉战争,导致了空前的饥荒,大量平民因饥饿而死。这是一位母亲将干瘪的乳房送到形同骷髅的孩子的嘴中。+ J! k' j) H" t6 |& ^: b& b' I/ @. A
# D0 X* W  Z- o
1993年苏丹大饥荒时,一只兀鹰盯着一个赤身裸体、奄奄一息的小女孩
# z% \! w& h1 \; [; f* k) ]  Q五、印度洋大海啸4 w$ L% @" b+ k% o. \% W
2004年12月26日,西方还沉浸在圣诞节的快乐之中,一场世纪灾难悄然降临东方。当日,因海底地震形成的特大海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向南亚和东南亚各国沿岸,造成印度尼西亚、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国20余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沦为灾民。- _/ N2 e# m# T, R4 _! O

6 D1 _' G1 e* F5 E海啸席卷后的印度尼西亚亚齐省米拉务镇。该镇12万人口中有4万在海啸袭击中遇难。
, A: C* i# ~8 ~. W3 w- V5 q7 M2 {4 c) t
在考腊海滩,一具遗体仍保持着求生姿态。他背后是被收拢到一块的遇难者尸体。
! m* R6 d3 Q9 r4 s2 P4 F六、孟加拉热带风暴) s" E: @- [! [, Z' b+ H
1970年11月12日,一个生成于印度洋上的热带风暴,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这个特大风暴所掀起的8 m高的巨浪,下山猛虎般直扑孟加拉湾地低人稠的海滨地区。在狂风、暴雨、海啸的共同肆虐下,吉大港遭到灭顶之灾,哈提亚岛屿被淹没。这次风暴使孟加拉国30多万人(一说为50万人)丧生,100多万人无家可归,28万头牲畜死亡。台风过后,尸体遍野,满目疮痍,情景惨不忍睹。3 \( b& ^0 h( e: Q
5 Q7 K/ y# T, h$ `
令人触目惊心的孟加拉热带风暴
- n% \; J! K, e5 l! b! J% U7 Y$ _七、阿波罗登月
0 t9 R4 ^$ V! A) o% `9 U- s1969年7月20日10时56分,阿波罗 11号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左脚踏上月球,成功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登月梦想。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在月球上,阿姆斯特朗发表了“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著名演说,令人动容。% o) R  h& D: w# u# z$ s
    事后表明,美国也为这次登月作了两手准备。尼克松总统当时有两份演讲稿,其中的一份是在宇航员万一“有去无回”时用的,里面写道:“命运注定这些和平探索月球的人,将永远安息在月球上。”幸好,这一份没有派上用场。
& X  m* z4 u) g4 C
* r; z9 ?. F& C1 X1969年7月20日10时56分,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3 u) U4 U' Y# ?9 d9 g/ ]2 N. a& r% ~" B7 [& k/ g' b
从此,月球上留下了人类不灭的足迹
$ x" M: G4 D, {% W" P4 ]; c八、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  R6 r! g9 N+ ?1 ~. }2 b0 }* A
1986年1月28日,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72秒钟后在1.5万米高空突然爆炸,7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飞机在顷刻之间炸成一团红白色火雾,残骸碎片在一小时内散落到距发射中心9 公里的大西洋洋面。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惨重的事故。数以千计的佛罗里达观看者和数百万电视观众目睹了这令人心碎的一刻,其中包括宇航员的家属和以普通民众身份登船的中学教师麦考利夫的学生。
; ]# J* j3 X3 v. T
/ J- K9 K! L! Q( O0 H! p9 v6 W挑战者号爆炸瞬间
5 p3 K& F! X$ l: S1 b8 _5 A2 _0 c. p, J- I; B2 Q: M
目睹惨剧惊愕不已的宇航员家属2 Z# {, R/ w1 {1 J! j
九、9.11恐怖袭击
0 h: k; K- L/ L9 ~9 A( k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民航客机袭击美国,其中两架撞击纽约世贸中心,一架撞击华盛顿五角大楼,另一架中途坠毁。被撞击的世贸中心双子楼,燃起熊熊烈火,喷出滚滚浓烟,大约半个小时后在全世界数亿双目光前轰然倒下,化为一片废墟。此次事件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并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恐战争。
7 \* p1 ?) t3 n! S) F* R
! z6 f+ r% f8 a8 \* K9 l7 T2 t" R6 s被撞击后浓烟滚滚的世贸中心双子楼! b% P4 Z! |* F  P
2 F$ e4 h% H! s5 f+ A6 r1 b/ p; p
世贸中心倒塌的瞬间
! v6 c( X; p% M% S: U* t: B十、永不倒下的军旗# J' A( c. `, g/ U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越南掀起了[禁用词语]排华狂潮,并不断对我边境地区进行武装挑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军于1979年二至三月间进行了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迫使对方从此不敢再肆意滋扰生事。在战斗中,产生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和震撼人心的瞬间。
3 H- ?' R! \  X% f' X0 @& |7 i6 c5 ]& Y4 Y8 t. T# A  f2 b
1979年3月,我军攻下老山界。旗手不幸中弹牺牲,可他手中的旗帜依然挺立。
% W/ p6 _4 b( o. E* h/ R
+ O9 q6 y: L( b6 |兄弟,醒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4 11:08 , Processed in 0.0449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