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州禁忌 % m& L1 b; @; `: ^" z
--------------------------------------------------------------------------------1 F- Q" y) w. U; b
# {4 ?, f7 H7 F* r 入乡问俗,洞察民情,不犯所忌,不违所讳,是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重要方法。十里乡俗不一般,朔州六县区禁忌避讳,大都有其由来,未可全以封建迷信对待。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些禁忌已不再讲究,有些仍在社会流传。
% X2 ~% V3 {* N6 f5 x t2 o* J 一、生活的禁忌:此类禁忌颇多,如不准对着太阳、月亮和星星小便,因为这表示对“三光”的不敬。借他人药具忌主动送还,用锅笼忌空还,馈赠礼品忌双数,公公与儿媳、兄与弟妻、妹夫与大姨(妻之姐)之间忌玩笑逗趣,除夕忌打碎器物,狗肉忌上席等。' ?: d5 z4 A/ _1 B+ J# e
二、日子的忌讳:群众有出门办事看日子的习俗,一般看个“三、六、九”,也就是农历初三、十三、二十三、初六、十六、二十六、初九、十九、二十九。
2 s) {8 x1 K% c$ [ 三、称谓的避忌:未婚女子忌称“小姐”,其实,小姐在过去曾是一个美好的称呼,因近些年歌厅、舞厅的女子被人称为“小姐”,再称其他的女子带有侮辱性质。
' y% s" @' d! L" d& [ q 四、搬家的避忌:搬家走后,忌别人将其打扫干净,说这意味着“扫地出门”,为大不吉利。所以都是自己搬、自己扫。新住户如果要扫也是在老户搬走后,稍隔时日再扫。
1 o* h5 ^. c/ T. m7 X- x6 h) | 五、缺陷的避忌:有生理缺陷的人,如瞎子、聋子、背锅、拐子、疤子、哑子、秃子、残废以及某些不雅的绰号等,最怕人提及,为尊重人格起见,最好不要触及这些与其有关的字眼。有生活缺陷的,如没儿没女的,妇女再嫁的,男子招进的,当后妈的,随母嫁带到别家的,以及其他所谓短欠等,也要注意不要伤其自尊心,不要触动其伤心事,不要使其处于难堪的境地。1 d# D* X. R+ ~- |1 Y3 k$ r
六、名讳的避忌:子女避称老人名讳,以示敬重,也是一种礼貌。
) {8 [7 L+ m# y2 q 七、生孩子的避忌:产妇未满月忌入他人之家,亦忌生人到家。其实其本意是要保护产妇使之有充裕的时间恢复体力。' W+ Y2 p) T2 ~5 g( b
八、丧葬的避忌:身穿重孝忌到别人家。向亲朋报丧的,忌讳直说“死了”等不吉利言语,以“老了”代之。死在外面的人,忌讳把尸体灵柩拉回家中停放。在给死者启棺“开光”时,忌讳彼此说话和哭泣,怕眼泪掉入棺内让死者带“赖”(泪)而去。家中有人亡故后当年春节忌贴年画和红对联,以示哀悼;第二年可贴素色(兰或绿)对联。
Y+ i# _8 f8 E" X! c 九、结婚的忌讳:新婚用品忌讳由孤、寡或未婚者动手,须由父母子女较为齐全的“全人”制作和放置,为的是新人婚后的齐全,人丁旺盛。新婚洞房从布置起到新娘回门这一段时间内忌讳寡妇进入,怕带进晦气,影响新人白头偕老。迎娶新娘时,车轿忌素色往返,须在车轿上挂带红布或红绸。一方面予以“镇邪”,一方面增加喜庆气氛。娶新娘忌用西房作洞房,因为“西房”与“凄惶”是谐音,故忌之。两户娶亲的在路上相遇躲不开时要互换一块手帕,以破新见新的不吉。
& g% ?3 l! Z* }2 S) P. |9 | 十、其他禁忌:也非常之多,不了解这些禁忌,容易冒失,容易失礼,容易无端得罪人。你虽无所谓,别人很看重,人对己不要讲究,己对人还须在意。, ]3 _8 {% c9 i9 p' O
除夕夜间忌脱光衣服睡觉,怕魂不守舍。
8 Y0 `4 v. _$ P2 W3 |% Y% C 男女忌不理发过大年,怕戴上“愁”。
8 g3 J0 i! e0 B7 ` 在年节和喜事中制作饮食、糕点等。互相忌说“够了”或“光了”之类词语,代之以“满了”或“齐了”等词,以图吉利。8 {2 E6 E( |8 l. g2 {- B7 f ~
大年初四以前忌倒垃圾,需在初五清晨洒扫集中倒出,叫做“倒穷土”或“送穷”。. M! J8 Y* z. U. {0 c
从年初一到二十三日,妇女忌做针线活。" n/ L1 C$ i f& I" w6 I4 |+ t
出嫁的闺女忌讳在娘家过大年和中秋节,否则对娘家不利。2 k% P+ {, Y% ~0 X& l: D- m" }8 `
做了媳妇的妇女忌在别人家过“端午”节,怕把自家的光景“ 耽误”了(端午的谐音)。) ?( R0 l. ~+ s" T& d
中秋节为月亮供奉的月饼、瓜果只许自家人分吃,忌讳外姓人吃,恐怕影响全家团圆。9 _& C0 Z) W9 ~, y- @! {: B
年画须在正月底前揭去,忌讳贴到二月里,有“年画贴到二月尽,养下女儿没人问”的说法。
3 J9 m( h1 p, E& m 亲友离家忌扫地。9 k2 {! s/ I, R7 R/ u4 g, @) I
拜天地忌寡妇在场。
q7 |% V: I7 O6 z h9 {: h7 v 父母故,忌当年嫁娶。$ _% n$ ~, W2 X/ N: u
探亲送礼忌在下午、晚上。
+ }$ H5 e- _0 ^& Y$ x 做棺材忌用榆木和桦木。
/ f' Z) f0 [5 q) ~$ { 老人生病忌说病,称“不精神”。
. \8 Q2 m: y4 t, ~) m 宴请宾客,忌说“完了”、“没了”、而说“齐了”。* E( D# ]8 v) c! V
问客吃饭、喝酒忌说“吃完了”,“喝完了”,而说“吃好了”、“喝好了”。5 O, I4 p4 g, Q5 v
油炸食品 忌说“炸完了”,而说“炸齐了”。
" ^) V+ l/ D+ o! L+ [7 y3 J 亲朋好友来家做客,忌说“又来了”,称“来了”。5 V/ c1 w9 b7 w* T' `
守孝妇女忌穿红。6 q7 c0 G5 o7 W
润年不添坟。 " y0 ~4 }7 k4 a' A- Z. s
逢九年忌见丧事。* @, y [1 G6 S3 C, |
请客茶、酒、醋壶口忌对人。" F, H* u3 |; U+ S" |
递刀忌给刀刃。; `+ P: a" I9 ?$ C/ K1 x1 y
外甥忌在姥爷、舅舅家剃头。% ]* ~0 {, C% t+ h h$ C; y9 [
垒好旺火忌说倒塌。3 _5 z& C' m& u9 J7 L- h
出殡抬棺忌碰门框。8 V0 e- ]6 [2 W, h# e
同一年一家不办两件婚事。
# o1 N: b Y0 _5 [% m# d* ^3 x吃糕忌吃糕头,怕死岳母。
. j7 e' s O9 C- F三月九月忌打炕、搬家。4 [5 Q- r: R2 [9 O7 a
写信忌用红笔。3 L8 T# c3 v" f1 F, V, \
腊月忌栽葱。
8 }8 s9 r' g; Y忌分梨吃,因分梨谐音“分离”。$ y$ W8 q1 m8 b+ p' Q0 H
父母亡后百天内忌理发。
' u( o) _6 ~( l出嫁的闺女忌讳在娘家的房院长期居住,怕冲了娘家的运气。
& @, \3 }- W9 ]: ^探视产妇的亲朋眷属忌讳不声不响进屋,须唤“抱起孩子”。屋里有人应声后方可进入,不经呼唤是怕“踩着”孩子。
4 Z" Q; o5 d5 A9 `' x( _8 `2 Y与人交谈时,忌一脚里一脚外站在门上,怕以后办事没深浅,进退两难。
" [) q) C1 M3 ^: m$ w 搬家时,忌在日出之后动锅及炕席。
7 Z! E: S, ^! [# z 木匠忌讳给人修 旧锅盖,怕受他人的气。4 w* o( x* \, D9 w$ ?4 H
纸扎匠裱制好纸房院后,忌当时把门和烟囱捅开。
; J3 U3 n7 x& b4 s 妇女在制作鞋垫时忌用花布,怕穿鞋人犯了“花心”(即爱情不专一)。
1 i- r1 ` Y! U3 o* f 纳鞋底忌讳纳满,须在中间留一小空隙,怕穿鞋人“没心”。; J. }* j9 F/ u7 R% }
妇女们在做针线活时,忌讳由亲人在线上挽疙瘩,怕彼此结下“仇疙瘩”。' Z4 T0 z4 P# o
煎炸食品遇到油锅溢油时,切忌惊慌失措呼喊“溢了”。在炸的过程中忌说“省油”或“费油”这类的话,以图吉利。3 ], _; w k2 y4 l- H$ O
在不脱衣服的情况下,缝补或缀扣,穿衣人忌空嘴,须在嘴里含点东西,避免“贼攀”。$ x8 i% U) |. _, t+ d# F4 w+ j r" @
行路中忌讳拾别人丢掉的烟袋,怕拾上“受气筒”,也忌讳拾帽子,怕捡到“愁帽”。# t8 A! d+ H' s4 v# a! |8 D% q
给人盛饭时忌向外倾倒,因为向外翻倒是给犯人盛饭的做法。% h" ^, g& J+ T& J9 @9 f0 V* \
修建南房或东西厢房的高度切忌超过正房,怕颠倒了“阴阳”。
2 Z9 N L4 Z/ f1 T% X盖房时忌下首梁压上首梁。
z" {, g0 y, A9 b 出嫁时忌姐姐和姨姨送亲,姑姑娶亲。有“姑不娶,姨不送,姐姐送走妹妹的命”之说。
" Q4 z' u0 H O8 a( f/ N 十二岁以下的儿童死亡和亡故在外的“恶死”家人,忌讳马上埋入祖坟,待有正常死亡的成年人掩埋时一并带入,怕以后再出现少亡或恶死现象。) D2 d" b6 B' O( [' d
死婴忌讳埋葬,也忌讳家人抛扔,须雇人抛扔,并付给劳务费,而且忌讳主动付给,须经上门再三催要,并要假意谩骂后,才能付给。+ T8 }/ `5 C4 t1 Q+ V' b. V
娶亲和送殡的车相遇时,娶亲的须让灵车先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