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47|回复: 20

[资源发布] 《皇汉医学》丛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30 23: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皇汉医学》丛书  L) P& m& @+ S6 \8 W

: U5 k* j7 Z; r6 e& [     《皇汉医学》丛书是一套日本中医药学者的著作丛书,于1936年由香港陈存仁先生编撰刊行,共72种,分为13类。计总类8种,包括《内》、《难》等医经注释及考证、传略、目录等著作;内科学19种,主要为《伤寒》、《金匮》、《温病》等典籍文献的研究注解;外科学1种;女科学3种;儿科学3种;眼科学1种;花柳科学(性传播疾病)1种;针灸学4种;治疗学1种;诊断学1种;方剂学10种,包括名方、验方、家藏方、方剂词典、古方分量考等内容;医案医话类11种;药物学7种;论文集1种。
& V; E/ p+ h+ Y; S* u
, s' C# J$ p% \    从公元6世纪起,在这漫长的医学发展中,中国医学随着文化输出传至日本,日本的医学家们对中国医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到明治维新时期,长达一千二百多年,日本医学在系统学习和吸收中医学体系与方法中,不惜花极大的精力去研究揣摩,使其学术水平达到很高境界。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展现出了极为深厚的功底和高深的造诣,使得中国医学在日本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并在医学思想与方法上直追中国历代医家,保持了与中国医学的一致性。体现在文献方面,《皇汉医学丛书》所收集的著作应当具有很大的代表性.8 s" O' y- Q* a7 I, o% }5 f

8 ]# I  q3 R; x0 h: L* T4 \' u    《皇汉医学丛书》是日本古方派的代表性著作。在这72种书中,很多著作是学术界耳熟能详的,即便在我国中医学术界,它们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如丹波元简、丹波元坚的《素问识》、《素问绍识》,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注释与考证很有独到之处,为医经学家们所青睐;丹波元胤的《医籍考》至今仍是中医文献的主要参考工具书之一;他们父子的《伤寒论辑义》、《伤寒论述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伤寒广要》,山田宗俊的《伤寒论集成》等,在仲景学说研究中,一直是重要的参考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吉益为则等的《药征》、《药征续编》论述了中药的临床应用体会,既反映了日本医学家们对中药的深入钻研,也对中国本草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长尾藻城等的《先哲医话集》、《藤氏医谈》、《医断》、《医余》、《丛桂偶记》等医论医话类著作,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日本医家对中国医学的深入理解。在其他很多医学领域中,如温病、产科、儿科、针灸、方剂、医案等,都拥有很多较高学术造诣的专著。然而,由于这一套丛书卷帙浩繁,成套刊行至为不易,除1936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初刊后,直至1993年才再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重刊。因而,全套丛书市面很少,读者要一睹丛书全貌极为艰难。虽然其中一部分著作曾经单本刊行,并为学术界所推重,但对于了解和认识日本在漫长历史时期古方派的发展,及其学术风格和特点,显然还不足以窥及全豹。# ?6 n/ P4 t, Z
5 O. P( @7 R0 p
    对于一衣带水的邻邦,历史上我国医学在那里生根发芽,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海外学术支派,并且一直影响着现代日本的汉方医学,而我们究竟对那里的学术成就知道多少,又何从了解?漫长历史时期的学术发展,对我国中医学术产生过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至今还有那些学术成就值得我们借鉴?虽然中国医学在日本的发展已经改名为汉方医学,但其医学体系和内核仍然和我国中医学保持高度一致,其学术成就和临证经验也与中医学毫无二致。在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掘前辈们的学术经验时,日本的前贤同样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榜样,何况他们确实在中医学术上有着踏踏实实的学问,他们的很多著作也曾经获得过我国中医学界的很高评价。《皇汉医学》丛书不仅给我们提供一条了解日本主流医学的途径,也能为我们学好中医、运用好中医的理法方药提供一批海外中医的重要参考文献。 (潘远根 旷惠桃)
9 v. l1 B/ B9 z
& _* ^: R, Y* A, D6 O* b9 W" c6 p. `

9 a; N6 A/ b9 V0 D
( Y( Z  W3 |6 C7 u" x2 e
皇汉医学丛书目录  
9 F1 j7 G0 [3 Z& U( c4 \) D8 D3 [1  皇汉医学  2 K9 Y8 M/ q9 ~+ L& ~% f6 v
2  皇汉医学丛书·类聚方  ) P8 {! L7 X/ E
3  田宗汉医寄研究  
4 u+ X* h$ w- I) u/ p: x4  皇汉医学丛书01素问绍识  0 A5 p; f# D$ K; n
5  皇汉医学丛书01素问识  
/ _" Y9 L$ b: V  ~; n6  皇汉医学丛书02医事启源   
/ \, C/ o9 \6 V7  皇汉医学丛书02医家千字文   
9 T. d; U( K% g" s8  皇汉医学丛书02证治摘要   & r$ [( q' M7 c) s
9  皇汉医学丛书02难经疏证    + A* A+ h4 ^; A, V8 }# N' }4 }
10  皇汉医学丛书05伤寒论纲要   
  b. B1 A. X- z# X11  皇汉医学丛书05伤寒之研究   
- T) d/ U# n1 t% M6 T  F! j) A12  皇汉医学丛书07伤寒脉证式  
: ]1 ~; W3 g: G" l" l  _' W13  皇汉医学丛书07长沙证汇  
, y1 \4 S* h% i; ~6 B: ~- i. z: }2 g14  皇汉医学丛书08伤风约言  
4 X1 s- E  j/ i+ l+ b& R; K15  皇汉医学丛书08泻疫新论  
: T9 h: n! f8 d- l% Y1 n, i16  皇汉医学丛书08温疫论私评  0 n: w/ o7 D- d8 _) e7 m
17  皇汉医学丛书08温病之研究  / G5 w+ F! ]: R* d# k, b% _
18  皇汉医学丛书08疝气证治论  
" D# j  y' @+ U( G( t19  皇汉医学丛书08脚气钩要  ; n- E/ G% a; A" W
20  皇汉医学丛书09产论  
* H0 Z2 ]( }/ e2 ^( N( {21  皇汉医学丛书09产论翼  " O6 y+ f/ l3 p' g2 m6 b  C
22  皇汉医学丛书09幼科证治大全  
: V8 ]6 s  R4 x( w' l- I8 f23  皇汉医学丛书09痘科辨要  - p9 m0 K( m1 W
24  皇汉医学丛书10经穴纂要  7 A$ J6 |) ^, H( _/ Z8 n+ h
25  皇汉医学丛书10脉学辑要  ( F% h8 S2 Z: y7 g3 C! J
26  皇汉医学丛书10药治通义  , u/ Y0 v; C: d$ h% Z# r* E
27  皇汉医学丛书10选针三要集  " R' O) k4 x5 {1 ]
28  皇汉医学丛书10针学通论  
, g5 s+ ]4 R/ {+ ]2 x2 B4 x% q29  皇汉医学丛书10霉疠新书  
' j! P' T1 k/ [! j9 r' V30  皇汉医学丛书11丹方之研究  " V# r- V+ W' ^; A1 O
31  皇汉医学丛书11奇正方  8 M, @, z) ^$ y! \1 ~! V% `
32  皇汉医学丛书11方剂辞典   * f# a. u7 O" D* Z) E- n% p
33  皇汉医学丛书12医略抄  
- q( e7 _* i" N* N# E4 H34  皇汉医学丛书12古方份量考  2 |; i" q8 l" U( ]% ?1 q- w
35  皇汉医学丛书12名家方选  
6 t& [" \8 z- O# W5 m" t36  皇汉医学丛书12方机  
3 b* Q( ^+ P& {/ ]3 w37  皇汉医学丛书13丛桂偶记  5 X3 r; J% w( y) g) b9 u2 K* j
38  皇汉医学丛书13先哲医话集  ( ~: g; I+ W8 U4 t4 k
39  皇汉医学丛书13北山医案  
7 U  C9 N, M% X/ s0 W& o/ F40  皇汉医学丛书13医賸  
0 z1 x5 w( R8 O41  皇汉医学丛书13医余  - F* q! b+ U7 J1 U9 L# M. z
42  皇汉医学丛书13古书医言 : I3 z, d* B: ^: Q* {% }
43  皇汉医学丛书13建殊录  
/ [# H6 B  y3 f3 M44  皇汉医学丛书13生生堂治验  
7 ~- T: i% |" F2 k3 F45  皇汉医学丛书13藤氏医谈  8 k' {$ i4 D  H$ k) s
46  皇汉医学丛书13青囊琐探   7 O0 F, B8 _" G, `( H" N) N* j6 K6 f
47  皇汉医学丛书14犀黄之研究    Z! o2 R+ ^$ D4 Q- I
48  皇汉医学丛书14药征  # _- ?( k  L3 t2 |/ f
49  皇汉医学丛书14鹿茸之研究   
" G% |0 |! N. ~1 c! Q50  皇汉医学丛书 五 中国内科医鉴   
( S7 R+ O6 z6 w' H51  皇汉医学丛书02皇国名医传   
9 t) `& Q: y4 e+ a0 ?" P2 l$ Z52  皇汉医学丛书06伤寒论述义   & ]% `) `# r  O! M; u: m
53  皇汉医学丛书06伤寒论集成  0 Q2 O4 i) k& F5 r2 T% w8 _- r
54  皇汉医学丛书07伤寒用药研究   
+ l7 p! g2 N/ j) F55  皇汉医学丛书07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R& \8 e4 q+ b& c8 k3 ]$ f8 J& o* s
56  皇汉医学丛书08中国接骨图说  / g, e4 E* X) }. c
57  皇汉医学丛书08脚气概论  ! n+ n: Y, v1 @. G! J7 [
58  皇汉医学丛书09中国儿科医鉴    1 c/ l5 h, W$ I  G# l- s9 ]
59  皇汉医学丛书10针灸学纲要  - P6 c2 @4 N7 t8 Z, M
60  皇汉医学丛书12家塾方与方极  3 c8 ]8 g8 U  M+ q
61  皇汉医学丛书13医断与斥医断  / v) I4 @2 @3 q& i( T
62  皇汉医学丛书14中国医药论文集  # I2 m, R8 H. `. ?6 a
63  皇汉医学丛书14中国药物学大纲  
7 \+ n2 N, V0 l, U64  皇汉医学丛书14汉药良劣鉴别法  
- U. b' ~; R" I5 F+ Q65  皇汉医学丛书14汉药研究纲要  
  p6 X( l4 E, b9 y, A  b- p! p66  皇汉医学丛书07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 w' \5 |$ G! o; u! g# k
67  皇汉医学丛书14中国药一百种之化学实验  3 C# U2 n  j+ \0 ]. M
68  皇汉医学丛书05伤寒广要+ l2 A( s$ F& R3 z9 T' @
69  皇汉医学丛书09产科发蒙
% g; |5 O  ]$ D70  皇汉医学丛书10%20眼科锦囊1 ~3 G' H7 a9 M! L( l% ]
71  皇汉医学丛书12救急选方
8 K! }1 C+ o, ?/ Q+ Y72  皇汉医学丛书14药征续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23: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皇汉医学丛书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6 16: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求有密码?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1: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努力发更多的精品.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皇汉医学丛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皇汉医学丛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1: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皇汉医学丛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1: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皇汉医学丛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5 22:52 , Processed in 0.0425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