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18|回复: 0

药丸制作流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6 21: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药丸制作流程流程:
$ d* h4 r+ E8 @" ^+ V. ~4 k5 O$ W处方-选(制)药(质优上乘)-洗净-干燥-打粉(粗细二道)-混和 -灭菌-配密-捶打-搓条-成丸-凉干(可放置低温消毒柜减少染机会)-包装* o9 O5 j" w8 }/ d7 ?- ^6 s+ U( h' B

2 C3 b2 T: g0 B& T& M" o7 T灭菌:
0 }8 b  {. ]  ~+ b0 T1,装入布袋,高压煲隔水蒸煮15-20分钟8 q+ g; M( t; [. `

* e9 _9 P9 y8 O! l& u/ @2,放置电饭煲保温挡6-10小时,间中番动
/ e+ t( X0 N9 r7 r( ]8 {) i' M3 Q( c2 i& P. Q
3,紫外线 ? 具体方法 ?
0 J! Y* y* p, T( v* @3 B2 e6 ^8 E# o/ l2 s: R
视药性长期用上述1,2方法灭菌,做出来的药丸可正常放置1 年以上,绝不变质!
  {: m0 ?- M7 l* X设计品种十余种,疗效确切,每月约用600-1000只,每只5-10元以上,6只为1小包,常有人主动提出要药丸,但我坚持宗旨绝不乱给,  i+ b2 y( h( Z9 j' h
但恐灭菌过于严格,对药性有所影响,因此请各位多发言!
' t' Y* T- C  x* B- M- e& `. U
- k7 j# ]8 f- h. B" d4 e更望白术散班竹请详细谈谈!0 D$ _" @+ b0 K+ A+ w; p
.在下常手工制作中药蜜丸,是当年授业恩师口传心授,后又加以改进,主要工艺如下:" C) `3 D5 H( X/ r4 z
1、将配方的药物干燥后磨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
, S" ?# z* H; d5 ?! B9 }, B2、以药粉的重量按1∶1.5的比例备好蜂蜜,如1000g药粉,备1500g蜂蜜。药料中糖质、胶质、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即可。
" r* P  ~5 @3 i# v; \* L3、熬炼蜂蜜,先用武火,熬沸后改为文火缓熬。
' Y5 }* d8 S% s4、按丸药药料的成分,分别熬为老密、中蜜、嫩蜜。即药料以草根、树皮为主,纤维多不易粘结的用老蜜(但绝对不是“滴水成珠”,那样己超过了老蜜的粘结度,制成的丸药干硬难服)。药料中以含糖或含胶质或含淀粉较多容易粘结的用嫩蜜。药料成分适中的用中蜜,制蜜丸大多用中蜜。而老蜜、中蜜、嫩蜜的判断,习称“看火色”,如何掌握,待明后天另文告之。但若掌握不好,做出的丸药就质量不高。
' N" w0 s) S. }7 s: H* c3 Q% |* a5、调药。将熬炼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盆装的药粉内,同时用粗竹筷在药粉内成园周搅动,就象平时做饺子前加水和面一样,边倒蜂蜜边调药粉,以基本上看不到干药粉时停止加蜜,但又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丸子不易成形。如开初蜂蜜的总量没掌握好,此时在调蜜时就可根据药粉的干湿度来补救。调好后,用消毒的双手在盆中和为一团。
: U6 j& |  U6 o/ s1 O, }6、搓条、和丸。(用消毒刀具、菜板)和丸时可用少许芝麻油点于掌心以使久药光亮。如按每粒丸药重10g计,一料共重3000g,就要做成300粒。可将和好的药团分为三坨,每坨再分为5小坨,每小坨搓条后,按菜板上已刻的刻度分切为20节,每节搓一丸。7 T" ]* u3 e& J% C2 x: _' d
7、包装。先备好无毒塑料薄膜(过去用皮纸或蜂腊),每张大约10X10cm大小。每和一丸就用薄膜包裹一丸,不必另作“阴干”。和完后再用消毒器具装存备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4 07:27 , Processed in 0.0327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