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2|回复: 0

韩国“书艺”欲申遗(图) 自称《兰亭序》用高丽纸书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2 08: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lass=t_table width="95%">) ~$ O% V+ Z- N+ |( c
<TBODY>
( ]6 Q* h- s: G% |<TR>" q4 C& @1 d* k# O; ~
<TD><BR>
' v1 O' o" |7 i* S<P align=center>韩国“书艺”欲申遗(图) 自称《兰亭序》用高丽纸书写 </P></TD></TR>
* s0 |; t. o1 O2 b" I' E<TR>
% V& u, n; w7 A. v" a7 H9 J<TD></TD></TR></TBODY></TABLE>6 {' Y3 z- T2 {) |- O
<TABLE class=t_table width="96%">- [: `2 d5 \3 t1 k. _# U) T7 t/ D
<TBODY>" U, {: x+ G* a  Z
<TR>
( T# e2 A1 N& z9 R<TD><FONT color=#2a70d5><FONT color=#000000></FONT></FONT></TD></TR>. \% x, i" p7 ~/ b
<TR>
# @2 Q7 q+ z9 \" `- o# p& m* x# e. E<TD><FONT color=#000000></FONT></TD></TR>- e" }/ [6 i5 Z1 ~
<TR>$ }  W1 s! T9 Q! V
<TD><FONT color=#000000></FONT></TD></TR>6 L( v" d7 i* f+ w( V! `# {. f
<TR>: A) r( t! E- K* w# N7 ^" ~
<TD><FONT color=#da2c2c></FONT></TD></TR>
8 I) N  t' v% t- B" m! u/ V<TR>; m& d0 l9 m! s5 T
<TD></TD></TR></TBODY></TABLE>5 N! v2 x' f/ N8 q8 L; J
<TABLE class=t_table width="92%">) L- E% Z! ?" f* j6 f8 H( m
<TBODY>' W- J) S% h: ]$ ]$ J# |
<TR>
9 \7 T9 f& X9 q0 h# S* @' P0 d: x<TD>7 Q2 K/ ?  I# j3 g- f
<TABLE class=t_table>
& H* T* e" J1 O- d<TBODY>
; e. p+ U! u; C<TR>- Y/ z9 u: A" J7 f
<TD>
6 ?. W2 W* E0 t5 I/ i) j( N<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hsb.huash.com/gb/images/2008-03/12/xin_180305120455078620825.jpg" border=0></P></TD></TR>
! b4 E& [% {! H<TR>' h2 `' h5 k0 h$ S
<TD>* v2 }0 r$ s5 [+ T  R6 E: T! i
<P align=center>《兰亭序》</P><BR></TD></TR></TBODY></TABLE>
, s- V' n4 A" Z. n5 A<P>  近年,韩国对于申遗非常积极,除了将“端午祭”申遗成功、将“中医”改头换面为“韩医”的申遗工作也正在开展外,现在又将申遗项目投向了书法——甚至提出要废除中国“书法”、日本“书道”等名称,而统一使用韩国的“书艺”。为此,上海著名作家赵丽宏日前在两会上提出了“将中国书法艺术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和提案。 </P>3 \% t* x" n3 f
<P>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向来被视为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如今提出“中国书法应当申遗”的不在少数,难道中国书法已经濒危到需要“申遗”的地步了吗? </P>
* C3 f3 Y8 C4 b5 j9 G1 E& _<P>  《兰亭序》是写在高丽纸上的? </P>
: G1 f% Y* L  K2 U' i6 C& x7 T$ h" @<P>  韩国为书法申遗缘起于2003年在韩国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韩国一家博物馆的馆长公开宣称“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的高丽纸写的”;2005年举办的国际现代书法双年展上,一位韩国教授提出:应当废除中国的“书法”、日本的“书道”等名称,全东亚都统一为韩国的“书艺”,以对应西方“Calligraphy”的词义。 </P>1 @0 V; |& l; Y/ |. M  Y4 N
<P>  韩国书艺申遗的种种说法夺人眼球,但艺术评论家徐建融指出:“‘书法’、‘书道’、‘书艺’都是不同的称呼,所谓‘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写在高丽纸上’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高丽纸是在明代才传入中国的。”然而,端午节却被韩国以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因而韩国也可以如法炮制地将书法改为“书艺”申遗。“这与抢注商标差不多。” </P>2 p5 _" B' i+ m7 X$ x2 m* o
<P>  书法申遗有无必要 </P>
1 l6 [# P4 C: J& {9 g<P>  赵丽宏此次在两会中的首份提案“建议政府为中国书法申遗”引起广泛关注。书法在中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即便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表明,中国书法近年来第一次超过京剧成为海外人士辨别中国的文化符号。不论中国书坛当下是衰微还是兴旺,众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一致认为,中国依然是书法的大本营。那么,中国书法还有必要申遗吗? </P>
1 q6 _, B6 K) U. `* d! `6 _<P>  弘陶表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最有资格申遗的就是中国书法,为何不申报呢?”王岳川则强调:“如果书法被韩国或日本抢先成功申遗,我们再去跟人家争谁是书法的原创国,这将是使所有中国人蒙羞的事情。当邻国们纷纷供出自己的祖先牌位,甚至把我们祖先的原创变成他们的东西时,我们应当捍卫自己的文化权利。” </P>
, {1 g5 q" T% I' s  U. t/ X<P>  虽然专家普遍认为书法申遗是好事,但不少人还是觉得并非“必要”,上海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戴小京反问道:“如果书法没有了,申了遗又能怎样?这只是一个面子问题。关键在于最好的书法在哪里,这需要落实于具体工作。”徐建融也提出了同样的疑惑:“大多数人都认为申遗是在为‘活化石’保留历史记录,如果仅仅为了这个理由,那么书法申遗的价值已经失去了一半。显然,登记不是目的,书法在中国并非濒临失传,通过申遗使书法在现实中发扬光大,这才是责任所在。” 王健慧 </P>: c" _, @) L9 X) Z) B
<P>  陕西书坛热议“书法申遗” </P>; T9 |& T0 G5 p2 R1 U8 ?  E
<P>  专家建议书法进课堂 </P>
$ D# t$ b; @2 F1 `  i3 F<P>  对于韩国欲将书法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上海作家赵丽宏在两会上呼吁将书法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事,作为书法故乡的陕西,一些业界大腕看法如何呢?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书协顾问钟明善、陕西省书协主席雷珍民与省书协名誉主席茹桂、省书协副主席魏良等业内大腕。对此事他们各有说法,称书法是毫无异议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同时也建议,书法应该早日广泛进入课堂。 </P>. {7 X; g/ l6 V; K5 y9 I0 s
<P>  书法是毫无异议的中华瑰宝 </P>, x, ]8 Q7 \8 I1 b
<P>  闻知此讯,中国书协理事、陕西省书协主席雷珍民表示,韩国欲把书法申遗,此事早有耳闻,其实不仅是韩国,新加坡等国也曾有过相关的想法与举动。但对书法是否会被韩国“抢注”,雷珍民显得较为乐观,他称据自己参加一些工作会议得知,中国书协已研究了相关的应对措施,正在积极应对,“大家要相信,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书法界这次是不会输的”。 </P>9 z. ?- K  N/ f5 C
<P>  “我觉得韩国人总是会给我们上课”,省书协名誉主席、西安美院教授茹桂表示:“怎么能凭《兰亭序》写在高丽纸上就能证明书法在韩国?无论从历史还是实物,书法都是不折不扣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写在高丽纸上的是书法,那刻在甲骨上、石鼓上、青铜器上的呢,那么多的帛书,无以数计的碑石呢!”茹桂下月底将应邀赴韩国进行学术交流,他称,韩国、日本等国家民众对中国书法的喜爱痴迷程度,令我们自己感到振奋,同时也陡生危机感。作为世界文化圈中的一员,互相学习、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正如我们自己也要学习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但要抢夺这个“名分”,韩国人的理由绝对是不充分的。 </P>2 D* f" u  V% |5 N
<P>  建议书法“大面积”进课堂 </P>" Q2 G" k7 r2 A" s2 _8 U2 V
<P>  中国书协顾问钟明善表示,书法称得上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是我们区别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识别码,对于塑造文化形象甚至国民品格,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广东省去年承办九届国展时,激发了广东社会各界对书法的重视与热情,去年九月起,书法课已正式进入广东全省的中小学课堂。而由于诸多原因,我们陕西与这样的机会一次次失之交臂。陕西的书法热在全国也非常有名,经常有全国书坛的一些友人,来陕后自言有一种浓郁的书法氛围,称陕西不愧是书法故乡。而我们只能当故乡吗?在普及书法教育等方面,我们的步子是否可以再大一些呢?我们有更多的理由与责任,去领风气之先。 </P>
$ n% n$ o2 U- B( K  C" r' M( T5 v<P>  省书协副主席魏良表示,韩、日等国的书法教育是非常普及的,而反观我们,如果书法能大面积进入我们的课堂的话,那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部分进行的最好传承,线条间所涵盖的文化含量,对人对自身文化归属感的认同,是其他艺术门类所无法比拟的。但愿此次韩国欲就书法申遗之事,从另一个方面引起我们的切实关注,大家行动起来,珍视民族文化,重视书法教育。 本报记者 王锋 </P>1 S' Y# t) ^5 S) |
<P>  做个好邻居比什么都好 </P>
8 x4 o5 D( E' J& Y) n<P>  ■文化旁白 </P>( l. ?# c5 C& p/ p4 x* n* \
<P>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韩国就江陵端午祭、风水、祭孔大典等“申遗”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虚虚实实的类似信息,不断冲击着中韩两国的敏感神经。有人说,“活字印刷术”是韩国人发明的,并准备向联合国“申遗”;有人说,孔子、西施、李时珍也被划入“韩国籍”;有人说,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甚至连中医都是韩国人发明的……众说纷纭之中,“中韩文化战”的提法居然也赫然在目。 </P>
1 ?, c% S1 N7 u  }<P>  “中韩文化战”的说法显然是有些言过其实的,我们姑且换为 “中韩文化摩擦”。摩擦是有条件的,不接触或不对称的接触,都不会产生摩擦。1124年前的公元884年,中韩之间是不会产生文化摩擦的。那一年,韩国历史上的文学泰斗崔致远离唐回国。与他同行的,是他自12岁离家来到长安求学后得到的累累硕果。这些硕果,使他成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并为他赢得了“东方儒宗”和“百世之师”的尊称。即使时光倒流回20年前,中韩两国之间也不会产生引人注目的文化摩擦。因为在那时候,中韩两国还没有正式建交,双方只能隔海默默对望。 </P>" M0 S, A4 P( H7 B8 j
<P>  换句话说,中韩在文化上出现的种种议论、争论乃至摩擦,是两国、两国人民交往日益频繁过程中出现的新状况,具有某种必然性,不必大惊小怪,关键在于以何种心态直面。 </P>* T+ u# ]7 }& ]8 s: s3 O% d
<P>  我们的邻居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与自尊心很强的邻居相处,我们需要的是彼此尊重、耐心沟通、友好交流。较之焦躁、愤激、攻讦甚至辱骂,我们更需要锤炼的是一份平常心。这份平常心之所以需要锤炼,是因为它包含着大度的胸怀、宽容的体恤、深厚的文化底蕴、处变不惊的从容不迫。 </P>
$ c! C0 y) W2 R<P>  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数千年来未曾间断的大国,这是任何言辞和小动作都动摇不了的事实。就拿古老精深的汉字来说,它承载着悠久的古代文明,不仅在中国使用了几千年,而且很早就被周边国家引进、使用。它为以汉字作为语言载体的国家(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文明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这些国家(地区)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难道不是铁的事实吗?这份遗产,除了中国人,还有谁申得了?! </P>  X  Y- _. B5 x
<P>  其实,做个好邻居比什么都好。在很多问题上有意无意的炒作,徒增“错误的理解”,对谁都不好。据《环球人物》 <BR></P></TD></TR>3 R4 b$ L( F7 r. d/ C+ {0 `
<TR>
& ]* }! J8 v& X9 {4 g<TD>来源:<IMG height=22 alt="" src="http://hsb.huash.com/gb/tplimg/news_hsb_2007_ehsb.jpg" width=74 border=0></TD></TR></TBODY></TAB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8 15:00 , Processed in 0.0288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