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年出生的青春作家郭敬明据说成为本年度收入最高的中国文人,且收入在1300万元。看罢,心里酸酸的!不是嫉妒郭敬明有钱,也不是吹捧郭敬明的才,私下窃想,要是中国的文人都能用自己的笔养活自己和家人就好了。$ K1 e! E' t( U
! U, n& Y9 L0 u
我是一个地道的从骨子里透着文人气的人,看过某一消息,说美国作家,只要肯写都可以挣稿费养家糊口。联想中国,我们的稿费实在太低了。若温饱不能保障,谁有心思“爬格子”,即便“爬”,也只是随心而为罢了,断不会想着靠此发财。这是中国文人的悲哀!. ?, n4 T% t& o! L' T) Y% d+ ?" q
/ _5 p) z" G8 U+ h! C e郭敬明的小说写得怎样,我不甚了解,但就其经历而言,大时代大手笔波澜壮阔的变革场景他是断然勾划不出来的,人们冠之以青春作家,“骨灰级青春文学”,我想,年销量三百万本以上,确实迷倒了不少的青春少年,再加上其特有的喜欢自由,“崇尚善良”,无论如何也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同龄的真实写照。因此,他的流行应该是顺应“时代潮流”,至少是80后的“风”。这是毋庸置疑的。
, p% F$ N$ r/ b$ N, y
4 H( T0 G3 @ `7 H. ]倒回来看中老年作家,确实,时代的烙印刻在我们身上,许多历史的沧桑与境遇,我们不敢大书特书;想大书特书者,又没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即便写了,在这个网络流行的年代,咱自个赶不上年青人的键盘快;即便在网络上了,受众又不屑接受一些在他们认为应该过去的东西。如此书如何畅销得了。7 ~" O; e" \- k0 B/ \0 @
# c \ y, Y5 K- T再说说易中天,于丹,他们“牛”吧,传统文化与现实相融,红遍大江南北,居然也不敌郭敬明。看来,青春少年真是“样样红”。那么,中国的作家们是否应该沉下心来想一想:“文人突围”,究竟该如何“突围”?于我而言,有时真想放下高贵的纯文学,写写时评,物我两忘,痛快淋漓地在网络上“疯”一把。我知道,在网络时代,只要你敢于用胸脯顶住“灌水、拍砖”及一切压力,一夜之间成为名人是大多数文人都有希望做到的,一旦出名,或许自己的书也畅销了,各种规格的会议也会请你“附会”了。如是,一切都改变了。但,中庸之道还要不要?想至此,不得不中规中距地写写小文章,自我陶醉就好。为什么,喧嚣的生活你适应吗?“人肉”做的“搜索”会将你盯死,因为自己不是完人,因为人都有两重性甚至多重性,我便是这样的一个人。这能不能说是中国文人的悲哀呢?!
! e+ T/ _# U: c, a3 b+ @) O, z/ \% ?/ n( \) x9 P6 u: y
从根本上说,我是贱财重才之人。情义于我而言,重于生命;责任于我而言,胜于奢华。现在的现状,并非想大富大贵,仍在默默垂想,什么时候稿子都千字千金了,那么中国的文人就是普天下最富有快乐的人了,那时候,谁还在乎中国作家谁有钱谁没钱。& Z; @3 _" W6 }3 W p6 V
1 u, ?- m F5 l" l凉风入耳,温梦如春。这一天,中国文人梦寐以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