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0|回复: 9

教你没钱如何当老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4 06: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手道是商界的最高境界3 N8 f2 [( a- _# u6 L
提起空手道,有人马上就想到骗、想到诈,把它看成是毒蛇猛兽;有的人一讲到空手道,心里就反感、就讨厌、就排斥、就拒绝。
  ~% z) U: L& H+ b什么是空手道?空手道通俗的说法就是:白手创业、零资本创业、白手打天下,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4 G, b) R; ^! \
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通过独特的创意、精心的策划、完美的操作、具体的实施,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范围之内,巧借别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赚钱的商业运作模式。
0 x$ A1 j( d4 f& e; G) _& r) X! |& e- h空手套白狼有什么不好?空手能套到白狼,这不是本事吗?我认为,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如果谁有本事,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的口袋,让别地区的钱流到自己的地区,把外国佬的钱挪到中国来,这才叫本事,这才叫真心英雄。" W$ K( f, X/ |1 a$ L$ _' o
空手道有什么不好?综观商业发展史,许多商贾巨富,开始的时候都是空军。这些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到底是怎样发起来的?你只要去看看他的自传就知道了,他们就是靠玩空手道起家的。其实,空手道是商业的最高境界。; N3 _4 `3 ~8 [* Z. t
空手道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认为,它属于社会科学类,哈佛大学绝对学不到。现在我们中国空手道行业人才奇缺,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哪一行干的人少,哪一行就赚钱。我们中国没有本钱想创业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空手道太有价值、太有用了,他们太需要学习空手道的技巧了。, J( b+ b0 w. R. y8 H4 h# r
今天,我在这里讲空手道,不是叫大家去骗、去诈,而是叫大家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去组合资源、白手创业。这一点,我必须首先声明。
4 p- t9 g1 ]. \- @; u& A" u; L1 R: P1 e9 Y5 C/ P
5 W3 ~$ x' h' Y6 p" @6 P
其实,空手道和空手盗,只一步之遥。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就是说要遵纪守法,做个良民,否则的话,你坑蒙拐骗、去骗去诈,你就要倒霉,就要翻船,就要进号子。像这样的事情,社会上有很多,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6 r6 l  \! @% ]6 X- _你可以花10年、20年、30年时间,自己在黑暗中慢慢地摸索,但我告诉你:最聪明的办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蹬高望远,踏着成功者的脚步走,用最短的时间学习顶尖高手的成功经验。只要你看懂了这些高手们迷踪拳里面的一招一式,你就能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无往而不胜。, h( g3 A2 Q' @7 V* e: Q5 K- M
今天,我把当今空手道大师和柔道高手的一些操作秘诀,在这里来个暴光;把自己在创业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手法和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那些没有本钱想创业的朋友一点帮助。
+ w$ {( e0 d( C* g8 e$ U4 k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06: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没钱如何当老板!

第一招:借天下之势,发天下大财。
! o: W& i  N# Y! ]$ L) i  p
) J$ d- V" I! F    俗话说得好:借力发力不费力。懂得借力发力的人,就能够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就能够四两拨千斤。
" C3 e8 ^: C3 o+ ^) u9 y+ H4 p) o6 {# f* j1 T; c. q. R7 F: `
    三国时,有一天,周俞对诸葛亮说:你3天之内,给我打造10万支箭来。诸葛亮满口答应。3天要打造10万支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诸葛亮为什么又答应了呢?诸葛亮自有办法。当时要打造10万支箭,就是有钱、有材料,时间也来不及。怎么办?打造不出可以借嘛!向谁借?那当然只有曹操。曹操会借吗?他会借箭给你来杀他吗?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诸葛亮想到了。他怎么向曹操借呢?
0 k0 g. I0 b0 t% u" Q" o# B; g/ P# U
    在一个大雾蒙蒙的早上,诸葛亮派出几千艘木船,千帆齐发,船上扎满了稻草,当船驶到河中央的时候,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杀声震天,佯装攻打曹营的样子。曹操站在城墙上一看,江面上朦朦胧胧地有很多船只向他驶来,曹操以为周俞真得要攻城了,于是,就命令所有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结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个时辰,诸葛亮就满载而归,收到曹操送来的10多万支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6 a" Q# T! _$ u; M4 ]! E4 p3 C0 w) Y: y0 B
    还讲一个国外的故事。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也就是说从旧馆要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 `# ~8 h8 R9 I1 F. j

& g8 C$ H: A% B5 j    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h0 @4 B7 ^! O. c/ P/ k

$ S# W5 a: `6 P6 T    从这2个案例里面,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借的魅力。因此,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文章可做。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06: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没钱如何当老板!

创业没有钱,怎么办?
$ m- X0 z9 ~  K9 v* x; e, ^
' ~5 [+ M, Q8 {% N0 u% x    没有关系,你可以向亲朋好友借,你可以向银行、老板借。6 c6 B6 O0 O" e2 E9 q% _* C
+ }# o9 e& j: r6 w6 X# _
    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经验,怎么办?
" p5 O# q& W* s
0 U, ?  d% D9 a/ L  U) A2 n# k    没有关系,你可以向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借;你可以借别人的脑袋和智慧来为我所用,你可以跟他们搞联盟、搞合作。
+ X7 L8 F& M! D- I9 I6 [; b# F3 `( S* q( j& ?- S& S5 U
    你开始创业,名不见经传,没有名气怎么办?
' W- S/ F. c1 [. Z8 e+ Q" _# V" d- z5 n: o" F  H7 [8 S
    没关系,你可以借品牌之名、借名人之气,扬你之美名。+ b' s0 |  b+ P& B

$ i: a. A! ]# Z- [$ v3 q    你还可以借劳力、借地盘、借设备、借名气等为我所用。总之,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X. @' P) F: [: I* b9 h1 q

$ [$ ]$ r$ B) @! e! v    1、创业没有本钱,怎么借钱?
4 I" c) u) |, z5 Z7 ^3 J- m
3 y3 e% g' Y5 ^$ P" }$ C& L    一谈到借钱,有的人就害怕。怕什么?怕付利息,怕亏不起、还不起。有的人说:“我这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就吃不香、睡不着,整天压在心里很难过”。一个人要创业、要发展,就要敢借钱。商场上有句话叫做:会花钱的,花别人的钱;不会花钱的,花自己的钱。
: l% e4 K% O4 J$ }
2 D! @% M; f7 g: q! |/ f    著名实业家马胜利曾经说:只要能借钱生钱,我阎王老子的钱都敢借。有的朋友说:我也知道创业没本钱要借,但是,我借不到,不知向谁借、怎样借。如何借钱?- {: _6 p9 Y6 l5 S  m. H: ~

( `- D: X. O8 X    (1)有个说法。
- J% t# V& c8 j' f. b, R& I
, z; @" C! K& }4 w, u) U! C    凡事都在一种说法。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一句话说得别人笑,一句话说得别人跳”,说得不到位就借不到。
' i1 S  A) n% b) n" i( B  P; l$ z. L
    比如,你对邻居说:“我家有一盆花,你帮我修剪一下吧!”对方一定会让你滚到一边去,“哼,要我给你卖体力,没门!”但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我发现你家的花修剪得特别漂亮,你在这方面造诣很高。哎,我家有一盆花,你能不能教教我,看怎么剪才漂亮?”对方一定就会高高兴兴地帮你剪花了。
! s' L& q! T% h1 Z7 f' M6 ~5 ^3 X% d5 ?/ M! O  t5 A
    不知大家听过“和尚买梳”的故事没有?大家一听到这个故事,一定会觉得好笑,因为和尚没有头发,他要梳子干什么?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凡事都在一种说法,只要说法到位,一切都好办。2 k! U0 `. J+ Y7 {0 A+ `8 f+ R

: x1 u) r! ?* d( y( A% ^   故事说的是,有3个卖梳子的人,他们都向和尚推销梳子,结果说法不同,卖出的梳子多少也不同。
1 e+ R4 t: i. h3 ~  s0 H4 R6 |
    第一个卖梳的人,找到和尚说:“大师啊,你买把梳子吧!”和尚一听,说:“我没头发要梳子干什么?”他说:“你虽然没头发,但可以用它来刮刮头皮,挠挠痒,既舒服又疏通经络,经常梳也是种锻炼,脑子清醒,背经文记性好啊。”和尚一听,心想:买把梳子有这么多好处,反正不贵就买一把吧。! k5 d- M& q$ c- U
1 ~7 o. z4 V3 b- J, w
    第二个卖梳的人,找到和尚说:“大师啊,买把梳子吧!”和尚说:“我没头发要梳子干什么?”他说:“梳子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清醒头脑,而且你在拜佛的时候,梳梳头表示修整仪容,表示你对佛的尊重,如果让你的弟子在每天朝拜佛祖的时候刮刮头皮,表示众弟子对佛的虔诚,更表示你大师对佛的一片深情厚谊。”和尚一想,对呀!于是就给他的10个弟子每人买了一把。
* \5 ?, h: ]( e4 ~( R1 N
* J( W4 i$ F3 U6 G    第三个卖梳的人,找到和尚说:“大师啊,你买把梳子吧!”和尚说:“我没头发要梳子干什么?”他说:“你虽然没有头发,但到你庙里烧香拜佛的信徒很多,假如你买把梳子送给他们,让他们清醒清醒头脑,看破世间的一切利益得失、恩恩怨怨,向佛的境界靠拢,这样做表示了佛祖你大慈大悲的心肠,普渡众生的心愿,那真是功得无量呀!由此,你庙里的香火也会越来越旺。”和尚一听,有道理!马上说:“我买1000把。”
" r0 L! h- i- ~3 Z* O* g2 V% ~
3 j0 N3 |! P  w# m8 j% v    这个故事说明,世上的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小办法小收获,大办法大收获!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06: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没钱如何当老板!

(2)要有信誉。
# e9 x! i6 Y$ X8 V/ k$ Y  ^3 P. w
6 u/ p( }  ]: N+ U" A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你是个借了不还,借了就赖,借了就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人,谁敢借钱给你,谁借你谁倒霉。
) z4 a* }- H) n* |  c! R
. ^# D4 _2 O( c5 e    一个人信誉不好,就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比如,有些事如果有信誉的话,就是一很简单的事,就不需要订这个协议、那个协议。如果不信任你,就会搞得很复杂,就要防这防那,搞出很多条条框框,成本就很大。6 Z+ k/ t8 C1 T) d. e
9 }9 V  Q. X; n, J2 S4 C$ c) B
    (3)双方有利。1 p9 J- u, _. J' @
" l! `# p* O2 \9 k9 v5 k" a0 g3 I
    当然,亲朋好友不一定要你的“利”,但我们要有一种感恩的心,要懂得知恩图报,不能过河拆桥。你在困难的时候,别人帮了你,你一定要感谢别人,要给别人一定的回报。成功的人一般都是懂得感恩的人。% {& V1 V4 O$ h- l) W# f
8 d- Y' w! C$ ?9 _* H8 u* V+ }
    做生意更是这样,大家都要有利。你想赚,别人也想赚,但你把别人的利润全搞掉了,谁都不愿跟你合作。朋友也是这样,第一次吃了亏,可以;第二次可以,第三次别人就不会再理你了。! a, S. P( b+ M" F

* G: l$ p# |; a    现在的银行都是商业性银行,都是为赚钱,都是在做生意,只不过银行是做钱赚钱的生意。只要有利可图,有个安全感,有个说法,他能不借你吗?他不借,他靠什么吃饭?你借得越多,他就赚得越多,他就越高兴。你有信誉,他能赚到钱,他还会找你来借他的钱。6 _: b; `' v1 G; K* e% S) b
& c6 F' u& O& I# d2 |* u
    下面来看看,高手们是怎样借钱的。
& T7 u. M0 I# g
- N( \; E4 P8 o' r3 ^6 V7 Z    在中国航运史上,有2位“船王”都是靠“借钱买船”发家的。一个是香港船王包玉刚。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是向朋友借的钱。他借钱先买了一条破船,然后,用这条船去银行抵押贷款,贷来了款,再买第二条船。然后,再用第二条船作抵押,去买第三条船。他就是采取这种“抵押贷款”的办法,滚动发展起来的。9 T; o* h( A: O6 l: P
- d1 u5 b! d5 Z$ N+ b4 }
    有一次,他竟两手空空,让著名的汇丰银行为他买来了一艘崭新的轮船。他是怎样操作的呢?我们来听听他的说法。他跑到银行,找到信贷部主任说:“主任,我在日本订购了一艘新船,价格是100万,同时,我又在日本的一家货运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船协议,每年租金是75万,我想请贵行支持一下,能不能给我贷款?”$ f2 y+ A1 y" W4 N1 s7 C( H# W, ~
) f4 H1 F9 G7 P' N  x7 y- c
    信贷部主任说:“你这个点子不错,但你要有担保。”他说:“可以,我用信用状担保。”什么是信用状?就是“货运公司”从他银行开出的信用证明。很快,包玉刚到日本拿来了信用状,银行就同意了给他贷款。你看,船都没有造,钱就给他了。你会问:为什么银行会给他贷款?我们来分析一下:5 x8 r5 Y) ]% Y

# s5 t( B5 h, i3 p# R    如银行给他100万造这条船,每年就有75万的租金,不需2年,他就可以还清100万的贷款;- w+ w# q, O4 W/ g1 v9 M! g
4 K. t4 F8 v0 k+ j
    银行肯定担心,怕他有钱不还,或有情况还不了钱。这没关系,因为银行这里有货运公司的“信用状”担保,这家公司很守信用,如他不给钱,银行可以找这家货运公司,安全不成问题。所以,银行就敢贷给他。这就是他的说法,这里就有他的信用。如果你借了,又还了,今后别人才敢跟你打交道。0 a7 ^* j+ r4 f+ v! D  ?

% g9 L$ @' @9 L& R2 }1 [    还有,包玉刚赚到一笔钱,不是像有些小财主那样,存起来,这样发展太慢,而是拿他继续扩大规模。有规模才有效益,这样才能做大做强。他就是用这种“滚动式”的“抵押贷款”经营法,在大洋里越滚越大,成为世界航运之首。
+ U0 j5 w% v6 W9 F1 W1 C5 @
# S: \2 H6 ^* V; E" t, X+ b. j    这套方法很管用。我套用这种方法,曾以“国有民营”的方式,承包过一家饭店,这家饭店的年租金是60万元。当时,我刚从机关下海,通过关系,找了3家国营企事业单位,给他们签订了“定点消费协议”。协议规定:他单位在我饭店,每年必须消费多少钱以上,我每年给他10%的返还。我记得,3家单位每年会议、吃住消费等加起来,大概是100万元。然后,我拿着3家的合同和一家较大的、信用较好单位的担保书,到工行贷款。再加上:“我是下海干部,你们和政府部门要支持”的说法,贷款很快就搞定了。这里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客户,他们会不会为你担保,这就要看你平时的为人做人了。
. l' K. b( G$ A( o, j) L
6 y' j& u. N# _6 ^; o8 H    香港还有一个船王叫虞洽卿,也是靠借银行贷款起家的。他的诀窍是买旧船进行“包装”,再向银行抵押,得到贷款后,又买旧船“包装”再抵押。这样循环往复,资本就越滚越大。据说,他买一条旧船一般价格是5-10万元,修理配件、油漆一新后,到银行可贷款15-20万。就这样,他也用这种办法,滚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9 ^. `) R: @9 \1 m5 t
$ J& V4 y: x" c# [0 ~, o
    他这种贷款办法,比前面的办法又进了一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 U: x* o: s$ F5 o
& u4 I; P# c0 O6 k" B  l4 [    他和上面不同的是:一个进行了“包装”,一个没有“包装”。东西就是这样,一“包装”身价就上升,包不包装价值大不一样。现在什么都讲究“包装”。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个脸上不发光的人,永远成为不了一颗星。包不包装,给别人的感觉效果完全不一样。二者相同的是“滚动”发展,只有滚动才能大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06: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没钱如何当老板!

我也用这种“包装滚动”的方法,搞过2年房地产买卖,发了一笔可观的财。现在,我告诉大家。# M& Y( d" s1 q$ m- T

  C# }+ t+ M: h( T' H$ p    方法是这样的:先买便宜的、有升值潜力的旧房子,进行“包装”或改变用途,再打广告找买主脱手。2 \* V$ e% W; D4 y

: T! ^% P$ E* R3 e+ D* j, c5 ~    一次,我看中了一栋房子,这栋房子破破烂烂的,房主卖了几年都没卖出去。我一看大有搞头。首先,我了解到菜市场马上就要搬过来,这里必然热闹,一热闹房子就要升值。第二,这栋房子紧靠菜市场,临街面有20米长,现在虽是个大门,但可改成4个店面,这样不就升值了吗?而这些房东不知道,看不懂,蒙在鼓里,没有这个眼光、创意,也没有这个信息。这一切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后来,我以较低的价格买了下来。马上把临街面的大门围墙改成店面,安装上卷闸门。房主一看我这样搞就后悔了,就有人要出钱买下,并让我赚2万块钱,但我没有同意。然后,我按照我的设想,改造装饰了一下,在外墙上涂上涂料,院子里栽上花草树木,房里布置上家具,贴上画,遮盖一些缺陷,经过这样一番布置,一下子使房子大变样,变成了崭新的,非常漂亮的房子,可以说是人见人爱,自己都有点有舍不得了。这样房子迅速升值,卖起来也好办多了。
2 s. Z- L# ]0 s" F/ f5 l( I/ P5 ^: q% ~
    就这样,我一年搞了几栋这样的房子,买完这栋卖那栋,如此循环,滚动发展,越搞越有经验,越搞越赚钱。后来,有些人看到我这样搞,就“跟风”。我一看,搞的人多了,就不搞了。
0 c! W, ^( o0 ~7 ^0 x1 P- ^& w- `# A& r1 O1 i
    各位朋友,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一年搞上几次,玩上几盘。) m) `, g+ Z9 _

- R1 ?# Y+ q) i( ]& m    如何借智生财1 J9 G% h5 v7 z* b7 q9 n3 {% F

; R  F$ ]$ [0 N% x    所谓借智生财,就是借别人的脑袋,借别人的智慧为我所用。现在社会上,懂得借智的人很多。比如:
, o5 n/ [: r/ ?+ f6 E0 J8 n% a: x* X! q+ d# ]3 u6 n
    百万年薪聘老总——1 c) ]# {" C  N
7 O" ?5 R- n0 N/ G$ d
    我们经常在报纸上会看到这样的招聘广告:百万年薪聘老总。有些企业是真聘,他们是真的需要聘请一位老总;但是有的企业可能就是假聘,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造势,来扩大影响,更重要的是,想吸纳社会上一些人才的智慧。即使是真聘,也只是需要一位老总,然而,来应聘的却是几百上千人。这些人为了得到这样一个高薪职位,他们会怎么做?他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答企业给出的考题。比如,如果你是老总,你将怎么搞?请你写出关于某某问题的方案,请你谈谈关于某某方面的设想等。这样一来,毫无疑问,企业就能够从中得到很多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就能够获得社会上很多高智商人才的智慧。
! [$ O/ y* Z, k1 g: q/ w" B/ ~8 ^9 f0 U6 l. J) |9 c' e! y0 h
    方案大赛——
, _5 l+ M. k% P3 N: w
, ^1 ?) @4 D0 O/ o* _    我们在媒体上也会经常看到举办一些大赛活动,什么方案大赛呀、设计大赛等。像这样一类的大赛,往往也是一个公司在后台操作,可能是因为这个公司在某个方面遇到了问题,遇到了瓶颈,得不到解决,他们就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向社会求智。
: u. i7 n2 l+ E& m8 Z7 G, |* o# W* F) V
    社会上搞活动——3 p8 t" H- d. M8 \3 q, t

+ o+ t) E* C+ R7 d! b) b& q    现在很多人操盘活动时,都是把各路人才集合到一起,比如说,策划的人才、操盘的人才、推广的人才等。这就是我们现在时髦的说法:整合资源。如果说一个活动,什么都想自己一个人统包,什么事情都是你一个人做,你会做得很累,而且做不好也搞不起来。如果你把各种人才整合到一起,你来当老板,你就会做得很轻松、很有档次、很有品位,而且这个蛋糕也会做得很大,利润会很丰厚。当然,必须遵循双赢的原则。共赢,大家都有利;否则,谁也不是傻瓜。0 ], P7 e7 V' l: f" l) U

9 i5 b) |  i0 {    好了,现在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大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这方面的操作。# i9 j5 ~+ {  z$ I

. r) V  Z% F; O) G- q/ p    同样,当你启动一个事业的时候,你不熟悉、不专业、不在行,没有技术、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自己去钻研、去摸索、去犯傻,这时你一定要借用别人的力量、脑袋来为自己所用,这是最聪明的办法,最省时省力,是最快捷的办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06: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没钱如何当老板!

下面,我具体地讲一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琢磨出“借智的奥妙”来。) _1 Q1 F5 P6 Z2 U

/ B1 Q( m9 b+ n; `3 A8 l    大家知道,“健力宝”是怎样出台的吗?提到健力宝,我们就要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广东的李经纬。李经纬,何许人也?李经纬原来是一个三流酒厂的厂长。厂虽小,但他的志向却很大,想干出一番事业。他在不断地寻找机会。$ N( x2 p+ E$ l% I4 v6 \
4 H8 G. \5 L" {4 q) G5 ^
    有一天,他听到一个消息:奥运会需要一种运动饮料。这条消息,对一般人来说,不会太去注意;但是,他认为这是一个发大财的好机会。他想: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做成。最后,经过努力,他真的做成了。
; A; a# Y8 D2 Y
0 l  M- Z. |! h9 |0 T$ {* {0 r    他是怎样做成的呢?总得来说,就是一个字——“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他连续3次用了借。# E3 |% `: z  H/ Q4 U5 `
0 D) F( j5 i, Z; X
    第一次借——研究配方。1 {7 y' W7 C8 i1 @4 Q* q
! g. Z1 r- n5 Z$ q' [
    李经纬,他是酒厂的厂长,可以说,对运动饮料他是一窍不通。他想:要做这样高档次的饮料、高科技的产品,必须要有高尖端的人材,凭我李经纬一个人的能力是根本做不成的。怎么办?必须去找一个懂行的人。结果,他找到了广东体育科研所的欧阳孝。他对欧阳孝说:我们来搞个合作,你研究这个饮料的配方,我组织生产、负责营销,利润咱们分成。于是,他们达成了合作协议。欧阳孝经过100多次试验,终于研究出了健力宝的配方。这就是他第一次借——向别人借脑。; t# B3 N/ s% x) J4 N5 W! B8 v2 e: Y
" k6 y  j. Z; {, p' _0 R
    第二次借——市场推广。. t5 l( A; _- x  H5 V8 ^' d) a

: {8 z) `# T% l- H% {- a    产品配方出来了,如何推向市场呢?李经纬有一个套路:因为是运动饮料,首先就必须进入体育运动会,再由运动会来推向市场。
5 @! A% D$ w  I
! _/ F; l1 U: O; e5 h  C% j! k    有一天,他听到一个消息:亚足联将在广州白天鹅宾馆开会,亚足联的主席将出席这个大会。李经纬想: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要想办法把饮料摆到这个会议桌上去。大家不知道,当时的健力宝可不像现在的健力宝,简直就是个“丑小鸭”,除了配方什么也没有。要想登上这个大雅之堂,至少也要有个易拉罐什么的。怎么办?还是一个字——“借”。他跑到深圳百事可乐厂,借了一些空罐子,然后,灌上配好的健力宝,再贴上标签,通过关系就摆上了“亚足联”的会议桌上。同时,李经纬请了一个摄影记者帮忙,跟他面授机宜,记者心有灵犀一点通,记者守在亚足联主席的旁边,眼睛紧紧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他可能喝,他也可能不喝,但是,他一旦喝的时候……)当亚足联主席一拿起易拉罐想喝的时候,记者“啪啪啪……”来了个连续拍摄,一下子十几二十张,全拍下来了。
; ~' Z7 f5 K2 n9 g% Z, @6 Z( O! N4 v
    然后,他拿着这些照片大肆宣传,说:某某都喝健力宝,市场潜力如何广阔。于是,很多经销商都愿意跟他合作,签下了大量的订单。市场有了,产品在哪里呢?/ e+ r# @% w' _" V3 p

3 ?2 p0 P6 [' Q  ^5 T/ j    第三次借——生产产品。& X8 J8 W" A5 v3 H  t

9 ~, t/ `7 @. j    要生产健力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引进一条生产线要几千万,要有厂房,要有工人、管理人员,原材料购进等,要完成这些没有一年半载的筹备,这个厂是搞不出来的,更何况,李经纬没有一分钱。怎么办?他还是借。怎么借?他采取“集约化经营”方式。
* s% p, m4 ^! A; l3 v' g# O6 @  P' \( O" A) C
    什么是集约化经营?简单地说,就是他选中一个饮料厂去加工。按照他的配方要求,进行加工。加工好以后,贴上健力宝的标签,等经销商付了钱以后,再付加工费。
- W' F5 X& u/ z0 t' _8 l; l7 g9 U4 Q  ?  Y8 M. Z0 e4 U# s7 |) ~
    这种办法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不需要投资、建工厂、招人员,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即使这批货卖不出去,也就是这一批货的损失,不会像有些企业那样,如果这个产品销售不畅,就会造成很大的积压,还要承担许多费用,比如说企业人员工资、厂房设备投入、原材料、广告费等,给自己造成很大的损失。& n+ ~9 z; p+ F$ [

0 h1 l4 f) s! n7 a0 S: R    “健力宝”就是这样,靠一个“借”字,创下了中国饮料界的第一品牌。他巧妙地借用了别人的脑袋、资产、设备、场地、技术、资金……6 q; j3 m/ h' }+ c% }

  E/ [1 f& s0 d    关于集约化经营,现在很多企业都是采用这种先进的模式。比如说,耐克、李宁牌服装、宝洁公司等。/ c" w9 ~5 A, G6 h5 C# a& j
" z4 ?" ~6 c4 W* B! T
   还有深圳的“三来一补”企业、生产企业,他们都是借用我们内地的廉价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水电资源等,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贴上他们自己的标签,就成了他们的产品,成了进口产品,什么美国产品、日本产品、中国台湾产品,然后又返销到我们国内,价格上翻好几倍。' q, W1 @5 B! [/ n& Y4 Y

; M# S9 }# D; U. M    有位企业家这样说:“利用别人赚钱的人,才能赚大钱。”我佩服那些凭真刀真枪自己干出来的人,他们是血性汉子;但我更佩服那些会利用别人发展起来的人。你有本事,我利用你的本事,你聪明,我用你的聪明。+ c3 z, I8 U* @
0 f0 N$ k$ {* _& i; W: u
    这个世界上有真才实学的人,最终都为别人所用,很大程度上成为别人的工具,原因在于他们精力都陷于自己的才学,没有注意利用别人。
7 b) ?4 {2 a0 Y* a
  g: B8 ]  H( W+ ?6 V# [    汉高祖刘邦,带兵打仗,不如韩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治国安邦,不如萧何。真本事没有一项比过别人,但他照样获得了成功,正如韩信所说:“我会带兵,但高祖会领将。”) X6 H1 Q" `$ s, _8 v

# {$ {% E* _/ ^; e    你聪明,我会用你的聪明,那我比你更聪明。最聪明的人善于将别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变为己用。1 h: f) b/ }, `: H( `, F1 ^
  g& ~6 g" f. n8 z& v2 R4 \* P  w
    人生成功的捷径,就是将别人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变为己用。这就是借力发力的精髓。你会借力吗?
. x7 X# {  i. b0 A+ O
* j( z( p! X5 U* v: L# B+ K& B    怎样借冕播誉:不花钱打广告- Q% X9 s8 d  q0 L9 Q
8 o. }6 k9 q) |* o
    什么是“借冕播誉”?首先,我来讲一下这个“冕”字。“冕”就是“皇帝”头上的帽子。我这里讲的“冕”就是指记者,新闻媒体。现在人们把记者称作是:“无冕之王”,形象地说就是没有戴帽子的官。说明记者的地位比较高。如果说,某些东西一旦上了报、上了电视,影响就非常大,特别是一些事件被媒体曝光以后,会引起社会和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那些腐败官员,特别怕记者就是这个原因。“不怕上告,就怕见报”。因此,我们要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来为自己做宣传,特别是做一些免费的宣传。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06: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没钱如何当老板!

如何做免费的宣传?我先说我自己在创业中用过的一些雕虫小技。  
( l& G% O7 n! J, @# [
! D, b: F" s% |2 F6 l1 F5 o3 h6 s    我原来开过一家公关广告公司,因为当时没有钱打广告,外面也没有什么知名度。如何为自己的公司作宣传呢?我注意到我们市有一个调频广播办得非常红火,点歌节目也相当火爆,大受听众欢迎。我灵机一动,这不就是免费广告吗?我拟好台词,叫公司所有的人,全部出动。有一天打通了电台的电话,主持人接进电话:喂,哎,我是金太阳公关广告公司的,我的电话是5818168(谐音:我发要发一路发),在这里我为公司的全体员工点一首歌,祝他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过了一会歌声就响起来了。  
* }0 h, h' I2 W  c/ \* p- v4 J! I9 l, z/ d" q1 F+ q- U
    没过几天,我又点歌了:喂,哎,我是金太阳公关广告公司的5818168,我们公司有位漂亮的王小姐,还没有梦中情人,我在这里我为她的美丽点一首歌,衷心地祝愿她有情人早成眷属。过了一会歌又响起来了。  
' f" N! {9 F: Y+ H& c1 v
8 X, ~; C0 V5 M& a! w    后来,我们公司的员工也不断地打通了电话,一会为金太阳公关广告公司,一会为员工生日,一会为客户,一会为主持人,一会为听众,反正开口就是:我是金太阳公关广告公司的5818168,再不就是,我是5818168的金太阳公关广告公司,甚至导演和大学生的恋爱故事。总之,搞得“满城风雨”。有的朋友在路上碰到对我说:你们公司在电台老是点歌,搞什么名堂?电话打多了,主持人发现我们是在作广告,就在广播里说我们,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c; I( K  O# }+ p: Z

% g7 O' T- W+ i- o    后来,我们又盯上了求医问药的节目。我化装成病友,向他们咨询。喂,哎,你好!我是金太阳公关广告公司,我的电话是5818168。由于工作的原因,我这个腰很疼,我向你咨询一下……谢谢!8 i# C5 u4 S+ e+ ^$ p; I7 `  H
) K6 T2 J5 y  L) x0 }9 R
    由于业务的原因,我们经常要请客户到歌舞厅、夜总会去玩,联络联络感情,在点歌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忘记为自己做宣传。  0 q6 Z/ m  \& v

5 H2 ^' [- A8 }" M7 I6 h' C8 f% w    有一次,我们请移动公司的老总唱歌。唱歌的时候,前面总有一段过门,如果你硬帮帮地站在那里,就不好,我又来了一段:“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认识大家,我是金太阳公关广告公司的,我的电话是5818168,在这里我为8号台移动公司的李总点一首歌,衷心地祝愿他家庭幸福,事业成功。同时,我祝愿在座的各位今天晚上玩得开心,玩得愉快。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说句心里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8 h- ?, o3 M! @% S3 P+ u$ f8 x0 c5 y# x: o# R  O2 T, ]- O
    之所以在宾馆歌舞厅点歌,是因为这里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不是老板,就是经理或是有身份的。所以我们经常在这种地方活动。  
8 T$ u% q$ o- P" j
* O; g6 i! M  _: P# @8 K% e) C& |    还有一次,我在广场看到一家公司搭台搞促销活动,活动可以自由上台唱歌,我认为这个机会不能放过。于是,我又上台了: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金太阳公关广告公司的,我的电话是5818168。在这里,我唱一首歌,祝海尔电器生意兴隆,名扬四海!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Y+ K' V; @* K+ C
! T8 n2 |$ h9 [+ v9 k    唱完之后,主持人说:不愧是广告公司的,一上来就为自己公司打广告,歌也唱得不错,奖你一把伞。于是,我还奖到一把伞。  
  i  D( D* @  }6 {; e# @1 O) E5 ~
0 j8 \$ L. E& e. O    我对我的员工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有广告意识、品牌意识和自我推销的意识。凡是上歌舞厅、看电影、在火车上、在开会时、在一切公众场所,只要有机会,都要作自我介绍,给自己、给公司打形象品牌广告。  
, W) f) r& Y8 r- `' G2 s
: N7 V0 M+ n! w5 z/ u( J! H    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些,我这么一搞,还真管用,许多人慕名而来,一下子公司的业务就上去了。这一招,妙就妙在寓广告于点歌之中,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公司、对我们电话的印象,效果比直接打广告更耐人寻味。不是广告胜似广告。  # v4 d" Q5 T7 Z! s$ [( m

9 o1 z. O; {. W, r' p    当“小荷‘未’露尖尖角”的时候,当你还没出名的时候,当你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必须有人来宣传你。自我吹嘘,“黄婆卖瓜自卖夸”往往效果不好,自己吹,不如别人捧;别人捧,不如记者宣传。要让记者宣传,就必须让记者注意你。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06: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没钱如何当老板!

那么,如何引起记者注意,让新闻媒体为自己作免费广告,产生轰动效应呢?我先讲一个案例。  
; l& E  Z' ^, R1 r
4 D- V  x1 N4 T9 L0 T' w! x    四川有一个人叫做王奇,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策划人员,平时只为一些三流的企业做做文案、宣传、创意之类的工作。但他有个愿望: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策划名流。要成为一个策划名流,就必须要让别人知道你。要让别人知道你,就必须推销自己、宣传自己,就必须卖出去。怎么卖?他发现一种现象:他发现一些名人,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开始成名之前,都是把自己先卖给媒体,经过媒体的宣传,再把自己卖给社会,卖给消费者。那么,卖什么给媒体呢?媒体,它需要新闻,需要有价值的新闻。他在人才市场转了几圈,发现一种现象:所有的企业招聘人才都是一个模式,都是企业挂牌招聘人才,企业高高在上,工资由企业说了算,一旦人才被录用,这个人才就成了企业的私有财产。人才市场口口声声说:招聘和被招聘是平等的。实际上并不平等,都是企业说了算。于是,他决定抓住这个“不平等”为突破口,来制造一个爆炸性新闻,把自己卖出去。  
9 B1 |( G, n* K. M2 a2 a* c" \6 @1 Z3 F, M0 u% a" M/ V+ q  }# j
    他在家里关了三天三夜,搞出了四个创意:
9 d" R3 E) m  o" w* n
: E# n' Y' I4 s    1、挂牌突破——人才挂牌招聘企业:既然企业可以挂牌招聘人才,那么,人才也可以挂牌招聘企业,这样才叫平等。  $ \8 O$ [" w; O$ ?
+ a. q4 g1 D- @+ B: V  ?- ?
    2、定价突破——人才自我报价:过去,待遇都是企业说了算,那么,人才挂牌招聘企业,也可以自我报价,企业主接受,则签约;不接受,就下一个。  3 S% Y" I4 }0 r' x4 {

) R  v! ]% d$ O+ \" e1 A8 A* j    3、求职突破——企业向“诸葛亮”求智:既然是人才挂牌招聘企业,那就不是向企业求职,而是企业向人才求智。  & F* u/ u/ A+ O/ h# ~9 I
$ j4 M+ p' D! }5 U- l+ M
    4、私有突破——一个“诸葛亮”可为多家企业服务: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一种现象:一些企业重大的决策,一年就是1-2个,如果一个“诸葛亮”似的人才,为一家企业服务,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只有为多家企业服务,才能够提供人才的使用率,对社会的贡献才会更大。所以,人才不应该成为企业的私有财产,应该为整个社会服务。  : O: k# t% K+ s' R( Q
0 ~- v4 m9 F+ K
    他把这“四个创意”整理成一份材料,写好通稿,一起抛给了《成都商报》。  
3 L; X* L4 L- g, R: A: Q+ J; u% s6 N2 L
    《成都商报》的总编一看,拍案叫绝。第二天,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记者的文章:副标题是:时薪100、日薪1000、月薪10000。主标题是:一打工仔在蓉城叫板:谁来聘我!文章最后说,这四个转变为节约人才资源,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8 B1 P$ K5 Y- a8 g+ l
7 _/ D8 }( }- d0 @* X
    第二天,《成都商报》又跟踪报道,刊登出这样一篇报道:《高价求职的王奇找到“组织”,一个广告公司拍板:我聘你!》就这样,王奇接二连三,天天占据显要位置。
* g$ v! l8 q; a& [  W3 N" _& g4 i4 e+ K. p) F/ e" J) i
    王奇的报道,在成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都的《华西都市报》与《成都商报》是强劲竞争对手,两张报纸都办得不错、卖得很火,他们之间互抢新闻、互抢读者。《成都商报》这条爆炸性新闻出现后,《华西都市报》的总编也不甘落后,立即投入到王奇的新闻报道中来。当时,《华西都市报》刚结束“百家企业成都大招聘”话题的讨论,总编当即做出决定:一定要抓住王奇标价出卖自己这一话题,结合百家企业成都大招聘的话题,再次展开人才价值大讨论。  
5 c' O& ~1 T+ v0 p. s6 N
2 T& ]: i# O$ y8 z3 `6 y- ?1 t    《华西都市报》当天就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林中飞来一只独唱的“鸟”》,“关于‘王奇新闻’的再思考”,并连续报道。接着,什么三思考、四思考、五思考,纷纷出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0 23:22 , Processed in 0.0252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