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率 ! d0 ^+ I9 }- ?) H
朱进忠
: A+ M+ V8 m! e5 I5 @7 ^% F3 z/ l- o+ _. k2 i! @ c' l9 q/ o7 g2 F
0 w0 B( E8 s0 V; s' U' r一、产生辨证论治过程中的错误原因
4 ~3 G3 L7 c* \6 t, w: R% L, U7 {1.抛弃中医理论,单纯强调套用西医。例如:高血压病, 某些医者鉴于其部分患者是阴虚肝旺引起的,便把这部分经验
. u% \2 G9 u8 h9 O) Q5 S套用到所有的高血压病患者身上,并称这就是中西医结合,而将所有的患者统统采用滋阴平肝法进行治疗。又如心肌梗死,
, {% n5 P" n2 F4 |# q- e某些医家鉴于其在研究中发现与瘀血有关,就统统认为是瘀血阻滞所致,并认为这就是中西医结合,而将所有的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结果把很多非肝旺的高血压
; z; v0 f' b8 O病,非瘀血阻滞所致的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了滋阴平肝,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2 g, a# K W" `0 h2.过度迷信专家、前人,不做认真调查研究。例如:某 些医者在临床时只注意某某专家,某某大医院的诊断,而对患
) E0 h, R( S) N( ?5 R/ i. r者叙述的与专家诊断相反的任何症状,任何体征不屑一顾,一听此病即立刻开据出某某验方,结果常常不效。2 [ p4 n% [# \. n- P
3.不顾客观的实际,单纯追求验方。例如:肝炎,某些医者鉴于很多传染病院报道说传染性肝炎乃湿热所致,并云其 ( M* O+ x9 {5 K9 c' M. \$ O
采用除湿清热法是如何如何的有效,而也认为所有的肝炎患者都是此种证型,结果多数患者不效。他们忘记自己所处的环境 # ?- t6 X% G0 u1 }
不是传染病院,所治疗的患者都是经传染病院治疗无效的事 实,所以当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r: L- K) R+ J4 @* V
4.只注意该种疾病的普遍规律,不去探查该种疾病的特 殊证候。例如:肺炎,某些医家只注意其痰热壅肺,而对所谓
/ a# O9 a; i5 r% _* Q的凉燥犯肺的各种表现不予重视。又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只注意其多见清瘟败毒饮证,而对早已出现的肢厥脉微,泄泻,
2 X) p1 \6 O u# {% w, k苔白,根本不去考虑等。) U" ^* j5 B/ F% a# x6 b3 |
5.不是按照望闻问切去搜集资料,而是凭据想象处理问 题。例如:钩端螺旋体病,当一遇见患者说是患的钩端螺旋体
9 g" t! W0 l0 o' }) ^/ E% I- M病时,即立刻认为其乃湿热所致,而根本不去考虑其证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紧数,致使本是大青龙汤一剂可愈的 : s) ~' L6 J: y( ?! X [
病,变为长期缠绵不愈。2 \2 D$ W; u! H! P3 ?/ ~
6.不去理解中医特定术语的含义,而是自造术语歪曲原 有的概念。例如:中医辨证论治术语中的证,本是各种证据的 + ^1 A$ M8 S/ G* b
意思,而某些医者却把证仅仅理解为症状的代名词,并提出新的无证可辨说来否定辨证论治。
, h* A; A8 m% Z1 `二,提高辨证论治准确率的方法 s k" Z- C& C) N( o! W2 |
1.严格地按照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辨证论治。这里所谓 严格的,即不是有例外的,例如:西医诊断的某某所谓炎症,
5 s8 i" U6 m5 y% h只要是我们通过严格的中医诊断方法确定其属于虚,属于寒,我们就认为其属于虚、寒,而不能因为其是炎症就认为其属于 / L1 N4 A/ {& \; |) N" F
热,属于实。又如:大便秘结,只要是我们通过严格的中医诊断方法确定其属于虚、寒,那我们就不能因为其系大便秘结而认为其属于实热等。
, I/ L- h$ \+ \# u0 G, O2.严格地按照中医的诊断步骤去诊查疾病。这里所谓的 严格地按照中医的诊断步骤,即毫无例外地按照中医的望闻问 ) X5 N: Q. ? p2 z1 e7 u- L( y7 M
切去检查,并根据其检查的所得材料去确定诊断,而绝不可有任何例外。例如:感冒,当患者说其是感冒一病时,我们不能因其是感冒而不去察脉,不去察舌,不去按腹,否则是很难确 ' g" Q6 N0 J2 R u
定其属于什么证候的。又如:低血压病,当患者说其是低血压病时,我们不能因其是低血压而诊为气虚清阳不升,而冒然采 用补中益气等。
8 W" x. ]2 U" M3.认真地学习古代名家的医案,通过分析了解其成功的 辨证论治方法。怎么巧妙地应用中医理论于临床,这是中医临床工作者最难掌握的问题,所以前人常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净信书,不如无书”的警语告诫我们。怎么才
% V4 R- Z) K" j6 s/ `! h能临证多?我认为第一应该多临床,第二是应该多学习前人的 临床实践经验。在学习前人的临床实践经验上,我认为也有两点:第一是直接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第二 7 r2 q1 Q2 t7 l7 m: w
是从前人的有效验案中学习成功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学到 巧,才能真正地学会辨证论治的方法。
/ T& U2 i$ v8 \$ ~1 e7 t* b4.认真地分析所谓的大和小,即所谓的大的问题和独处 藏奸的关系。例如:有些过敏性紫癜患者,我们通过检查分柝确定其属于热毒炽盛后,本来采用黄芩、黄连、黄柏、生石膏等应该有效,但一通过实践去检验却根本无效。这是为什么;?
' @! F3 c' O+ r* M- @8 G这是我们忽略了其独处藏奸的寒。又如:某些癃闭,从其证中的尿急尿痛,口干口苦,身热来看,当属一个热证,但应用知母、黄柏却分毫无效,这是为什么?这是由于我们忽略了其中 + d: p; ?3 G/ x( s- I
所谓的独处藏奸中的阳虚的结果。这个独处藏奸的问题看起来 事小,但其常常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临床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 v" w; T7 I7 L9 h5 F# w. T" o
5.临证处方时,不但要知药物的性味、功用、主治、归 经,而且要知所处方剂是什么方,其主治证是什么?不但要知所处方药中是由那些药味组成的,而且要知所处方药中包括了那些前人的方剂?那些前人的方剂的主治证是什么?如此等 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