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13|回复: 45

孙曼之老师丹溪医案评析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 00: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丹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 B& N; e% b8 A/ Y& b             , D' R0 c+ p% B
                                    孙曼之
, X+ \: \5 l7 ?+ v& X9 \" a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人。生于元至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即公元1281年1月9日。因为其故居有一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丹溪幼习举业,十五岁时丧父,由其母戚氏抚育成人。三十六岁时赴东阳八华山,师事名儒许谦受理学。三十七岁时乡试不中,四十岁时再度应试仍失利,遂专志学医。次年以“倒仓法”疗许谦病愈。四十五岁时外出漫游求师,途经定城,始得阅刘元素与李东垣书稿。至武林,拜名医罗知悌为师。罗氏为河间学派南传的关键人物。当时罗年事已高,由丹溪伺诊,罗尽授丹溪医术。丹溪四十七岁时罗卒,丹溪为之营葬而归。至此,丹溪已精于刘、张、李三家之学。丹溪归故里后,除日常诊务外,还广泛授徒,传授医术。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丹溪以七十八岁高龄逝世。
- Q1 Q: G4 y' X      丹溪的学术思想,最为著名的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他认为人体阴气难成而易亏,因而在病理上表现为阳常有余。这种说法显然与《内经》、《伤寒论》以来的崇阳抑阴传统观点不符,但也反映了临床火热证居多的客观事实。笔者认为,临床所见火热证居多的病理现象,与人体生理以阳气为本的生长发育规律并不抵牾,它只是一个事物标本关系的两个方面而已。应该看到的是,丹溪虽然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但这个说法与其“相火”说紧密相关,因而其重点在“阳常有余”而不在“阴常不足”。所以,在其医案中,补阴滋阴方法并不多见,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遵循“有则求之,无则求之”的原则进行辩证施治。如在《格致余论》中,即有一节题目便是“面鼻得冷则黑论”。另外,善于使用人参、附子也是丹溪的临床特点之一。
. I% I2 C6 [# }" _7 A1 u      气血痰郁的病机辩证与治疗,是丹溪学术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血痰郁是杂病的主要病因与病机。丹溪关于气血痰郁的病机辩证思想给了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 `: B# Z9 e; S* W1 Y  o7 S        朱丹溪在中医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辩证论证的系统理论。在丹溪以前,虽然已有刘、李、张关于辩证论治的某些论述,但形成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并使其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却是丹溪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6 s+ _/ H' a, V1 t/ f. F
      在诊断方法上,丹溪首先提出了“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原则,成为后世望闻问切的先声。辩证中的审证求因与诊断中的先望形色的结合,成为丹溪思想的重要原则并为后世医家尊从。: N5 J$ ~# S/ D
      固护胃气为丹溪学术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治疗方法与疾病预后的判断上,占据了中心的位置。
, S* g3 G0 d/ W      以上是丹溪学术思想的概况。
1 l4 D' I7 B1 i: T. [      为了使学者能够完整的、系统的掌握临床操作方法。他采取了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即把各种病症归纳为一些不同的证型,每一种证型都对应不同的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内容。这样由个别至一般,又由一般至个别的研究方法,能够使学者全面的熟悉辩证思路,然后执简御繁,形成系统的临床诊治方法。为了便于深入掌握这些知识,丹溪又很注重学习医案。从其晚年所作的《格致余论》中可以看出,他对于重要问题的阐发,都是举案例以说明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丹溪医案,几乎都是这种性质的文献。这些医案都是由其不同的门生记录,长期流传,最后才收入以丹溪名义问世的不同著作中。正是由于这些医案是在讲课中,为说明某一问题而引用的案例记录,因而文字相当简略,往往症候不全,甚至有头无尾。有的案例只是提示了一个诊断要点,有的则仅说明一种病机,有的几乎只是一张处方,仅用以说明用药组方的规律。这些都给我们阅读、学习丹溪医案,造成不少的客观困难。本文的写作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尝试。
+ @3 M7 A$ Y  R        朱丹溪在中医史上的影响深远,除及门弟子戴思恭、赵良仁、赵道震、王履及再传弟子刘纯、王纶、虞抟等人外,新安医家的汪机、程充、方广等人均能继承发扬朱氏学问。可以说明清之际,大凡有临床成就的医家,都受到过丹溪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叶天士等温热学派受丹溪影响更为至深。叶氏善于使用人参、附子,又其处方不拘形式,往往一、二味乃至数味药物即为一方,这些都是继承丹溪心法的结果。
9 c; Q: f" }6 _, d9 ~      学习中医书本知识,并不等于就可以立即具备实践能力,这是由于中医许多概念的模糊性与不可定量性所决定的。读书只是走了一半的路程,剩下的一半,便是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才是成功的关键。在目前中医教育已陷入的困境中,朱丹溪在辨证论治教学方面的成就,尤其是丹溪医案的示范意义,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 `) ]: L: O8 C! ?  ^. }  ]' }
6 ^, V$ J. b& \% O

( `0 e1 i! |3 Y( l[ 本帖最后由 赵红军 于 2007-1-18 23:15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0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置顶,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4: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曼之老师丹溪医案评析系列之二


; c; P" A/ U6 p, v9 B+ @" [/ ?* A+ B4 z5 P0 I4 Q- J
                      “族叔祖年七十”案
; P2 c$ J' f- T- ]# X" ~3 K6 K5 ]# o; H9 C( U7 k
    “族叔祖年七十,禀甚壮,形甚瘦。夏末患泄利至深秋,百方不应。予视之,曰:病虽久而神不悴,小便涩少而不赤,两手脉俱涩而颇弦。自言膈微闷,食亦减。因悟曰:此必多年沉积,僻在胃肠。询其平生喜食何物,曰:我喜食鲤鱼,三年无一日缺。予曰;积痰在肺,肺为大肠之赃,宜大肠之本不固也,当与澄其源而流自清。以茱茰、陈皮、青葱、蔍苜根、生姜煎浓汤,和以沙糖,饮一碗许,自以指探喉中。至半时辰,吐痰半升许,如胶,是夜减半。次早又饮,又吐半升而利止。又与平胃散加白术、黄连,旬日而安。”(《格致余论/治病必求其本论》)! r& V; `7 o0 h. U0 L
    按:此案以虽然久病而精神不衰减,并且胸膈满闷,而判断为肺胃痰积。脉弦为痰饮,涩为久病。痰饮为五谷所化生,虽然为病邪,亦能养人,所以说“病久而神不悴”,此为痰饮病的特点之一。用吐法者,吐法有宣泄痰饮之功并且可以升提气机以止泻。涩脉为瘀血,亦为痰气阻闭之久病,为丹溪心法之一。* R7 b% w5 n! Y9 l7 `
    又,蔍苜根,不详。又作“芦荟根”,或是。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23: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曼之老师丹溪医案评析系列之三

       “东阳王仲延”案
" v5 {& S' \0 w( Y! v: t5 V     
; F$ u, ^; N+ N- m        东阳王仲延遇诸途,来告曰:我每日食物必屈曲自膈而下,且硬涩作微痛,它无所苦,此何病?脉之,右甚涩而关尤沉,左却和。予曰:污血在胃脘之口,气因郁而为痰,此必食物所致,明以告我。彼亦不自觉。予又曰:汝去腊食何物为多?曰:我每日必早饮点剁酒两三盏,逼寒气。为制一方,用韭汁半银盏,冷饮细呷之,尽韭叶半斤而病安。已而果然。  (《格致余论/治病必求其本论》)( _2 ?' `9 q8 z% _4 o
      按:吞咽之际胸膈下硬涩作痛,当为胃脘痰阻血瘀,脉涩而右关尤沉可证明之。然而诊断仍由问诊而得。脉与问诊相符,然后诊断方可无疑,非仅以脉为凭。韭性温通化瘀,《本草衍义补遗》:“研汁冷饮,可下膈中淤血”,《丹溪心法》:“经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或唾血,用韭汁服之”。“冷饮细呷之”,即小口频频饮之,以使药力徐徐相续于局部病所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1: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曼之老师丹溪医案评析系列之四

      “又一邻人”案
( G: O$ u5 ^, ?& j! w8 G/ y
2 e0 t2 B( w8 j      “又一邻人,年三十余,性狡而躁,素患下疳疮,或作或止。夏初患自利。膈上微闷。医与治中汤两贴,昏闷若死,片时而苏。予脉之,两手皆涩,重取略弦似数。予曰:此下疳疮之深重者。与当归龙荟丸去麝,四贴而利减。又与小柴胡汤去半夏,加黄连、芍药、川芎、生姜,煎五六贴而安。彼三人者,俱是涩脉,或弦或不弦,而治法迥别,不求其本,何以议药!”(同上)
: S3 \- ?* b* Y2 G0 C$ |( T! [, G- v2 `3 t. k: J
       按:“彼三人者”,指以上“族叔祖年七十”案、“东阳王仲阳”案及本案。' d6 q2 ]8 z: c9 N4 z& ?- Y
       性格狡猾急躁者,肝气素强、胆火内伏之质体。素患下疳疮者,肝经久伏火毒。前医因其下利,误认为脾虚内寒,与治中汤即理中汤加陈皮,随即昏闷欲死,可知肝胆伏火无疑。故徑予当归龙荟丸清热解毒,其利即减。续予小柴胡汤去半夏之辛燥,加黄连清肝火,芍药敛阴和肝,川芎疏肝理气而安。此案之脉涩盖由热邪痼结、久病络塞所致,即下文所谓“形气但有热证,当作痼热可也”。
& }8 b/ S8 C' F
- f  b0 S" i% p# Q; f5 h
( l1 U. Z. o3 X8 [  l" V1 ]; z
 楼主| 发表于 2007-2-2 10: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曼之老师丹溪医案评析系列之五

“东阳吴子方年五十”案9 _. x+ `/ C$ r) n

6 H$ n/ p* m2 d& a      “东阳吴子方年五十,形肥味厚,且多忧怒,脉常沉涩。自春来得痰气病,医认为虚寒,率与燥热香窜之剂。至四月间,两足弱,气上冲,饮食减,招我治之。予曰:此热郁而脾虚,痿厥之证作矣。形肥而脉沉,未是死证。但药邪太盛,当此火旺,实难求生。且与竹沥下白术膏,尽二斤,气降食进,一月后大汗而死。书此以为诸贤覆辙戒云”。(《格致余论/涩脉论》)
. X% O% T# s8 N8 M$ A0 ]) t5 j9 _       按:形肥则气盛于外而虚于内,平素厚味则痰饮生,忧郁则气郁化热。本案原为痰火气郁兼脾弱中虚之质。误予辛燥则痰火愈盛而脾气大虚。足弱者,脾主四肢也;食减、气上冲者,痰热中阻,胃气不得宣降也。方以竹沥清热豁痰、润燥降逆。白术熬膏取其滋补脾气而不燥。药仅二味者,病情既然深重,药亦必简练专注也。               ; W9 u; P. R# m6 o: s& U. U
       古云;“肥人责脉浮”,所以丹溪谓“形肥而脉沉,未是死证”。但本案有误进燥热剂史,故丹溪又曰“但药邪太盛,当此火旺(之季节),实难求生,”可知药毒甚于六淫为患远矣。
0 p* |! h7 J' ~. L$ l  z9 u       辛燥热药本有逐寒回阳之功,然而若阳热内郁或风邪束闭者误服之,常见偾事。笔者曾接诊一男性患者,年近五旬,叙其病史云:十九岁时外感发烧,多日不退。求诊于当地一中医,医谓阳虚,予人参姜附数剂,病情骤重,后经住院后烧退。此后经常头痛、身痛、腰痛,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尿频尿赤,阳痿早泄,种种痛苦,不一而足。虽经多方治疗,效果不著。为疗病痛,其人自学中医多年,读书颇丰,常为他人开方治病,而自身病痛仍不能获效。笔者予疏风泄热、滋阴养肝法后,念该患者路途遥远,来去耗费不赀,遂为详述病机治法,命其自为加减调整。后告知病症显减而逾时复发,常年不离药锅。虽证情渐减,然至今仍未能除根。笔者附近又有一男性患者,六十余岁,主诉:二十岁时因伤风小恙求治一老中医,彼谓肾虚,猛进温补大剂。遂致百病丛生,驯至神志狂躁失常,由精神病院受治逾年始愈。此后经常精神恍惚,身如蚁行或如风邪,自内向外走窜不息,无有定处。自觉风邪攻窜之处刺疼不已,为余示之,视之确有红色小疹,搔之流清水少许,数日自愈。服疏风泄热、凉血之剂则小愈,如此反复发作,仍无痊愈之望。笔者自临证以来,接诊此类患者甚多,此二例乃印象最深者。可见丹溪“实难求生”云,洵非虚语!

: h" G( f/ q6 A& S" A8 I2 o7 c$ r+ ^2 _

3 V1 b1 @( e7 z* V0 H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7: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曼之老师丹溪医案评析系列(6)

“东阳张进士次子二岁”案3 N0 e- Y3 @( \+ H  {8 X- ]# Y* p
3 m% e  J$ a9 I1 v
      东阳张进士次子二岁,满头有疮,一日疮忽自平,遂患痰喘。予视之曰:此胎毒也,慎勿与解利药。众皆愕然。予又曰:乃母孕时所喜何物?张曰:辛辣热物,是其所喜。因口授一方,用人参、连翘、芎、连、生甘草、陈皮、芍药、木通,浓煎沸汤,入竹沥与之,数日而安。或曰:何以知之?曰:见其精神昏倦,病受得深,决无外感,非胎毒而何?予之次女,形瘦性急,体本有热。怀孕三月,适当夏暑,口渴思水,时发小热。遂教以四物汤加黄芩、陈皮、生甘草、木通。因懒于煎煮,数贴而止。其后此子二岁,疮痍遍身。忽一日其疮顿愈,数日遂成亥疟。予曰:此胎毒也。疮若再作,病必自安。已而果然。(《格致余论/慈幼论》)3 D( t% i$ k! {. B8 C
       按:疮发则病散。反之,疮忽自平则火邪内陷,脏腑必受其毒。投之辛凉剂数日而安者,必疮复出而后乃愈也。谢映庐《得心集》收有数案,均疮忽自陷者,皆以辛凉佐辛温之法,俾疮复透发出于肌表而收功,乃深于丹溪者也。今录其中一案,可以与本案互相发明其意:
  `5 d( ]1 V: C& Z5 p       “许静常乃郎,素禀阳脏,形骸骨立。暑月焦哭不安,渐至烦渴,因而吐泻。医不察其吐泻由烦渴而来,并不察其烦渴由阳脏所生,误以藿、砂燥胃,参、术补脾,乃至手足搐搦,角弓反张。余视其头毛作穗,独左脑侧隐隐觉高。知为火毒内攻、热盛生风之候。所喜危迫之际,其肿色隐隐尚红,许以可治。时有同道在旁,私议余之张大其词也。疏方以石斛为君,合麦冬、知母、桑叶、枇杷叶、丹皮、薄荷、荆芥之药。服下而风痉大缓,吐泻顿止。随加生黄芪、金银花。再剂,其左脑侧果然高肿耸突,神识清爽,乳食寤寐如常。尚有微热微渴,更以清胃疏风、排脓托毒之药,服至十余日外,脓出而安。五弟启明问曰:烦渴吐泻之病,本属夏月霍乱之症。详考幼科诸书,并无此等治法。其中原委,请明示之。答曰:此症盖察其阳脏为患,而阳脏多火,与焦哭之症相合,渐至烦渴吐泻。较之阴脏猝然吐泻者,大不侔也。经云:‘暴病非阳,久病非阴’是已。且小儿风火内伏之症,吾尝悟出治法,成效可纪。盖仿仲景热邪下陷、嘉言逆流挽舟之法而变通也。须知一病当前,纵然变态千般,必有所以致病之情。既得其情。病斯起矣。试观小儿夏月之病虽多,然有疖疮者少病,无疖疮者多病,况疖疮出则吉、不出则凶乎?夫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唯在后人神而明之。”(《得心集/卷六/霍乱门》)

- \% Z, X$ T- Q1 Q3 k" O# _: l* n, {+ `- H' J( v/ Q! M
2 |! D; o, U7 }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23: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曼之老师丹溪医案评析系列(7)

“又一男子年十六七岁”案) M) R" K4 g) w! z8 y7 e1 \2 _# m
6 _1 l% [3 ^" i9 f% p
      又一男子,年十六七岁,发热而昏,目无视,耳无闻。两手脉皆豁大而略数,知其为劳伤矣。时里中多发豆者,虽不知人,与药则饮,与粥则食,遂教参、芪、当归、白术、陈皮大料浓煎与之,饮至三十余贴,豆始出,又二十余贴,则成脓泡,身无全肤。或曰:病势可畏,何不用陈氏全方治之?余曰:此但虚耳,无寒也。只守前方,又数十贴而安。后询其病因,谓先四五日恐有出豆之病,遂极力樵采,连日出汗甚多。若用陈氏全方,宁无后悔?至正甲申春,阳气早动。正月间,邑间豆疮不越一家,卒投陈氏方,童幼死者百余人。虽由天数,吾恐人事亦或未之尽也。(《格致余论/豆疮陈氏方论》)
* H; _( I. P6 W0 e      按:“目无视,耳无闻”,病情危殆矣,颇似脱证。而“与药则饮,与粥则食”,则非脱证矣,实乃气虚热盛而神识昏昧也。“两手脉皆豁大而略数”者,《金匮》云:“脉大为劳”,大为气虚之象。实证热盛脉当数而此仅“略数”,可知此为虚证。故以参、芪、归、术、陈以峻补气血,里托其毒,使其外出而安。陈氏方指《局方》治疗豆证诸方剂,豆证即天花。《局方》率多辛燥,遭到丹溪《局方发挥》的大力批评。
9 N8 \( H) w6 ]; D6 P% E      又按:脉大宜用柔药,脉小、弦、细、紧、微则宜用刚药,盖前者为营血亏损而后者为阳虚寒饮也,此为辨证施治的一条重要原则。黄芪补气升阳而有柔润之性,伍以当归之柔润养血,古称补血汤,实即补气升阳中兼柔润营血之意。凡脉涣散虚大虚洪者,皆气虚营血失守,阳气涣散不攝,俱宜柔润养血,甘温益气。若误投辛燥,势必营血愈益耗散不收也。关于用药的刚柔之辨,是研读丹溪医案的重点内容之一,以后还要结合案例继续分析。

' E+ N! G: J& h' f/ y: p+ [
0 ^) t$ [1 @6 |# \3 M. |7 q. \9 w; ^7 v1 W/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6 20:37 , Processed in 0.0353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