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伏>热播过后,在一片叫好声中,我想帮编剧、导演找出几点同历史的真实性不符之处:& l7 j% d& x: l8 [" S: k: L: \
9 T- [: z4 T0 b4 f2 g
1、姜导强调潜伏的人物原型是“龙潭三杰 ”,这不符合历史真实性。
5 @, I: ^+ I1 f+ H! Q% s
& g* `& t9 O9 s4 A) w“三杰”中的钱壮飞和胡底,两位都是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士,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从事情报工作,屡建奇功;李克农是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士,长期领导隐蔽战线斗争。“三杰”都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坚强信仰。而余则成是军统特务,在女共产党员左兰等人的策反下,几经彷徨才转而加入我党潜伏工作队伍。余则成叛变军统,为共产党做情报工作,但他不是共产党员,他同“龙潭三杰”是不同类型的情报人员。 i& J' b( j' X ]* A1 a* V# m5 G8 E( N8 n
6 O. w' R2 N7 E( o/ w# y6 o3 |# q 2、翠平的粗野形象同与历史的真实性不符。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边区,推行妇女识字运动,卓有成效。在河北易县当了5年游击队长的翠平,虽然没上过学,也应该是粗通文字,能看报纸,会写便条。而剧中的翠平,大字不识一个,手拿小烟袋,十分粗俗,动辄就出脚把余则成踢倒在地。在易县乡村,就没见过拿小烟袋的年轻妇女。 1 [7 V$ M) ]' r9 `
' W0 u. O6 F/ A% p& v0 T
3、语言与历史的真实性不符。如站长吴敬中说余则成是1937年加入军统的,余则成说自己是1935年和翠平结婚的,等等。须知在那个年代,国民党官员一般不用公元纪年,而是用民国多少年;军统特务之间也不自称军统局、保密局,而是称“我们团体”或“本局”;特务之间也不称戴局长,而是称“戴老板”或“老板”;余成则说自己不是“沾(zhan)花惹草"之人,应为不是"拈(nian)花惹草"之人,此话来自<红楼梦>21回。
9 z% P) \, @# W
1 ?! { g, Z, |- T$ U9 [2 a 4、重用李涯与历史的真实性不符。李涯被延安保卫机关抓捕经军调处交换回归后,通常是安排在事务部门如经理处、总务处工作,进行考察,不可能提拔重用为行动队长,后又兼情报处长。因为他在我公安部门暴露,决不可能让他担任潜伏天津特务的总领导人。 1 {7 X' b, p6 i4 q, a1 t$ B2 a
% ^/ A& v: @/ p. v2 b% p4 S% F( O, P
5、《结婚证书〉与历史的真实性不符。在1935年的冀中农村,结婚不需政府登记,大户人家有一纸婚书,那时农村根本就没有贴照片的结婚证书。翠平来津探亲,随身带着不存在的假结婚证书,严重失实。
' r9 Y" ~1 f! y4 V9 w1 D8 y. i2 l7 j% e4 t( y
6、两人三年多长期床上、地上分睡与历史真实性不符。开始时两人不熟可能分床而睡,但两人产生感情后还是床上、地上分睡,这可能吗?
5 b7 g) G" x4 [& d" v+ C0 X, D
6 S; L: s, U; q4 I% o3 |4 _' \ 7、翠平向组织申请结婚与历史真实性不符。余则成和翠平是未婚青年,组织上从工作需要出发,安排他们以夫妻名义潜伏,就是批准了结合,两人想结婚,是合情、合理、合法,何需申请上级批准!
' F ~1 O" R7 ^% Y0 |9 t9 Y
, u: g0 ~" ?6 V+ X$ U! w$ o 8、两人在天津解放前夕结婚拜天地与历史真实性不符。
/ w# b! F F5 v% F6 h3 P6 M3 h! [7 G8 K9 |5 N/ W4 m9 C
9、晚秋陪翠平到医院看病化验单上写着"处女"二字与历史真实性不符。医生诊病,根本不可能在病历或检验单上这么写,只有法医在办奸情案件时才能如此检验。 7 d1 ?1 n( l7 ^# Z5 `! K
- \+ j) I) G# n5 v- T
10、左兰任军调副代表时中尉军衔与历史真实性不符。当时我军尚未授军衔,为谈判需要,军调代表挂少将衔而副代表左兰却是个小小的中尉(副连职),这可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