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63|回复: 0

风湿病的常见症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6 14: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xz2001 于 2010-7-16 14:34 编辑
* ^4 r, A! c# _, o$ x# ?
! d/ b) ~+ b/ ~; O# N  \常见症状有:肢节屈伸不利、多汗、皮肤硬化、皮肤红斑、皮下结节、晨僵、畏寒恶风等。
, p4 e' D+ l/ M6 R0 A- r* e0 u1. 疼痛
5 }2 h0 s. j, p疼痛是患者一种自觉痛苦的症状,是中医风湿病中最常见的症状。风湿病的疼痛主要表现在肢体的关节、皮肤、肌肉、经脉等。几乎所有的痹证均可发生疼痛,如寒痹、热痹、肌痹、脉痹、骨痹、痛风等,以及属中医痹证范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皮肌炎、牛皮癣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西医疾病,均以疼痛作为主症。疼痛的病因虽有感受外邪、血瘀痰阻、阳虚内寒等不同,但其病机最终总与经络痹阻、气血不畅有关。疼痛的轻重程度有很大差异,轻者仅有压痛或肢体活动时出现疼痛,重者静止时亦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U6 W! L( R1 Q% L5 v! J+ l; r; c
2.关节肿胀+ D2 u6 G8 i2 P3 M" G
风湿病关节肿胀是指关节周围浮肿而胀的一种症状。肿胀之处膨隆,高出正常皮肤,皮肤皱纹变浅或消失,或有光泽,按之濡软或有凹陷。关节肿胀以四肢关节为多,上肢多见于肘、腕、掌指及指间关节,下肢多见于膝、踝、跖趾、趾间关节等处,其他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胸肋关节及下颌关节亦可发生肿胀。肿胀可见于一个关节或多个关节,亦可对称性出现。寒湿痹、湿热痹、尪痹、骨痹、痛风等病多见关节肿胀。西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多见关节肿胀。经曰:“湿胜则肿”,所以湿邪留滞关节是肿胀主要原因。如感受外湿,或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津液输布运化失常,水湿滞留关节而发肿胀。另外痰浊、瘀血留滞关节亦常发生肿胀。
3 Y$ R. Q" |/ m, W3.发热
$ i3 B0 _0 e0 ]4 J  \发热是体温较正常体温升高的一种症状,也是风湿病常见的症状之一。风湿病发热的形式是多样的,如寒热往来、壮热,长期低热或持续高热不退等,其临床证候有风寒外袭、风热束表、湿热痹阻、邪阻少阳、热盛气分、热入营血、阴虚潮热等。发热可见于多种风湿病,但以热痹、湿热痹最为多见。发热的病因病机多由感受外邪或脏腑阴阳失调所致。西医诊断的多种风湿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等均可见发热。
& B/ v- [" }7 B: K+ d6 F# C* Q4.麻木
: y2 H4 H$ T6 k! Y  T麻木是指患者肌肤感觉异常或知觉障碍的一种症状。“麻”是指自觉肌肉之内如虫乱行,按之不止;“木”是指皮肤不知痒痛,按之不知,掐之不觉,一般通称“麻木”,实为两种症状,但因其病因病机相似,故一并论述。风湿病麻木多见于四肢手足,多由气血不足,塞湿痹阻,痰瘀痹阻所致,总病机与气血不能荣养肌肤所致,可见于寒湿痹、颈痹、脉痹、皮痹等。本症在西医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病。
0 G3 p+ }- E- }  y0 D: A5.肢节屈伸不利
- S7 y  J% i$ Q4 |7 X) y肢节屈伸不利是指四肢关节、脊柱等活动受限或困难的一种症状。肢节屈伸不利可以发生于某一个关节,也可发生于多个关节。不同的疾病肢节屈伸不利的轻重及预后也不同,轻者可以完全恢复如常,重者可发展为关节僵直、畸形而致残。本症在风寒湿痹、热痹、湿热痹、尪痹、痛风、骨痹、皮痹等多种疾病过程中均可出现。其病因病机概括起来主要有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痰瘀痹阻、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在西医风湿病中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最多见,其他如骨关节病、痛风、牛皮癣性关节炎。+ Z/ [& z6 W/ C( S( W6 _( d# M
6.多汗" M! Y) f' E0 D
多汗是指较正常人出汗过多的一种症状。风湿病中多汗一症并不少见,其严重者,汗出不断,衣襟常湿。多汗有自汗与盗汗的不同。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汗出较多。盗汗是指睡眠时汗出,醒来即止。多汗一症有虚实之别,虚则多由气虚、阳虚、阴虚所致,实则多由营卫不和、风湿外侵、湿热内蕴、热炽气分所致。
5 f/ u7 n3 a( O$ ]7.皮肤硬化
' j1 Z* E! t8 W3 ]" q皮肤硬化是指皮肤变硬,不能捏起,皮肤皱纹变浅或消失的一种症状。皮肤硬化轻者可于四肢见点片状硬化,重者四肢、躯干、面部呈弥漫性硬化,皮肤坚硬,表面有腊样光泽,不能捏起,面无表情,张口不利等。本症主要见于皮痹及西医诊断的硬皮病。本症病因病机主要有外邪痹阻、痰阻血瘀、气血不足、脾肾阳虚所致。2 g9 }7 b/ K* H5 k
8.皮肤红斑8 v6 Q5 w$ \/ O  l1 }
皮肤红斑是指皮肤出现红色的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态斑样改变的一种症状。红斑的大小不一,一般在1.0~3.0cm2之间。红斑的形态有多种,如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多形性红斑。皮肤红斑多发生于四肢、胸部以及面部。本症主要见于风湿热痹、脉痹及西医诊断的风湿热、红斑性狼疮等。本症的主要病因病机有风热外侵、热邪入营、热郁血脉等。
+ C4 ]. h, X" K# B" ^) ~9.皮下结节
' X% O0 V- R: X& X7 C+ q皮下结节是在患者皮下出现的小的硬结。皮下结节多发生在关节隆突部位,如上肢肘关节鹰嘴突、腕部、下肢的踝部及手背、足弓等部位。其大小不一,小者仅有小米粒样大小,大者如大枣样大。皮下结节可附着在肌腱、骨膜上,可有轻度压痛。皮下结节的出现是邪气盛的表现,其病因病机主要有湿热痹阻、寒湿痹阻以及痰瘀互结。临床上需根据关节以及全身症状进行辨证论治。皮下结节一旦出现则不易消除。皮下结节多见于湿热痹、寒湿痹、尪痹以及西医诊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等。6 C7 q* g4 S6 F: `  b1 _
10.晨僵: _  t# F& C5 U' v5 z
晨僵是患者早晨醒来后自觉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的一种症状。晨僵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短者关节活动数分钟后即可缓解,重者需到午后方能缓解。晨僵主要见于尪痹、骨痹等病。寒湿、湿热,痰瘀等病邪痹阻经络关节,气血不畅,至夜间由于肢体失于活动,气血不畅更加严重,邪气更加痹阻,故见晨僵,待肢体活动后,气血得以流畅,病邪相对地、暂时地得以减弱,故晨僵消失。晨僵临床常见的证候有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痰瘀痹阻等。晨僵多见于西医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1 E$ K& [! Z5 ~" V2 i) [1 b6 e
11.畏寒恶风
) C( ^( T3 t' d2 u5 l( Z- S畏寒恶风是风湿病常见的症状。畏恶风寒既可以表现为全身的症状,亦可表现为肢体关节局部的症状。畏恶风寒实际包括了恶风、恶寒、畏寒三种不同的症状。恶寒是患者感觉怕冷,甚则加衣被,近火取暖,仍觉寒冷;恶风是为遇风吹始觉怕冷。一般恶寒者皆恶风,恶风者也多兼有恶寒。故本篇以恶风寒概括之。畏寒是患者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有所缓解者。畏恶风寒在痹证多见于风寒外束、风寒湿痹,或痹证兼气虚、阳虚证候者。西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骨关节病等尤多见此症。
# u/ ]0 t/ r3 `% w* \7 b9 t7 _
& \$ ?8 s. q) }# a! o%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5 12:08 , Processed in 0.0275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