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9|回复: 0

沙尘暴,并非只是施暴恶徒,难以剿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 18: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1864年,达尔文在回忆他的南美之行中写道:“我们在辽阔的大西洋上航行时,有大量尘埃落到了船上级,在接近非洲海岸时,尘埃的数量更是愈见增多,由于空气晦暗、能见度太低,船有好几次被冲到了岸上。”达尔文担心这种恶劣的天气一旦扩散开去,势必带来灾害性影响。
* U8 G$ s, A0 J2 C
% l$ X2 U5 h4 I1 j& ^历史回顾
/ F9 |0 C; w8 X& I( i/ x
2 b: W5 E' q0 K. o. u仅仅100多年的时间,沙尘暴已成为人类难以剿灭的主要天灾之一。截至目前,撒哈拉荒漠每年发生扬沙天气次,阿拉伯半岛鲁卜哈利沙漠是30次,伊朗卡维尔等沙漠是80次,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是60次,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是17次,澳大利亚的普森等沙漠是5次以上。全球年尘埃搬运量变幅为1.3~8亿吨,最高可达50亿吨。
' }, ~7 k* F! O5 p) O( N5 o我国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据有关文献记载,从公元前3世纪(西汉初年)到1990年,我国共发生强沙尘暴140次,平均15.7年发生一次,可是各世纪沙尘暴发生的次数是不同的。总趋势是从13世纪后频率增高,18世纪后大增,20世纪初到1990年就多达87次,超过了西汉后1000年的总和。近年我国大范围沙尘暴上升趋势惊人,2000年为15次,2001年增至18次,2006年3月初,气势汹汹的沙尘暴便呼啸而来,比以往提前了近半个月。
- Y% k: k! D) N% a. p4 Y; ^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发生了一场特大沙尘暴,被称为黑风暴,直刮得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在这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沙尘暴中,大平原损失了大量肥沃的土壤。浩劫之后,几百万公顷的农田惨遭废弃,几十万人游离失所,众多城镇成了荒无人烟的空城,许多人被迫向加利福尼亚州迁移,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而我国最严重的沙尘暴发生在1993年5月5日的西北地区,首先在金昌的西北方出现了一堵风沙墙,10分钟后,市区狂风大作,并不时发出沉闷的雷鸣声,天地间一时显现出极为恐怖的景象。它波及18个地、市的72个县(旗),受灾人口达1200万,失踪死亡数百人,涉及范围总面积为110万平方公里。1 {: C. l6 X3 d# A

# x' y: k7 {- v8 e8 f, Y  R沙尘成分1 G  a" k( O/ O' Z; S3 C/ h8 `
* }) ~% ]. N$ n) h9 W$ G9 t/ \
直至目前,我们对沙尘暴的认识还停留在沙埋、风蚀、大风袭击和污染大气环境上,其实这已是半个世纪前的旧观念了。沙尘暴对人类直接的侵害已经超过1 `! T- x" u4 y8 N9 s+ |0 }5 T) o" S9 h
了它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对大型传染性疾患的传播,它已从推波助澜、助纣为虐升级为大打出手的急先锋了。最严重的例证就是口蹄疫在英国的登陆。谁能料到非洲北部沙漠的口蹄疫病毒,会在一周内浩浩荡荡地跨越大西洋,稳稳当当地落在英国的牛栏里,并在半月内横扫欧洲,致使数百万头牛被宰,焚烧掩埋。3 @6 S9 j3 t! ?: y# {4 h# F. e; \
原来,非洲因气候干旱经常发生牛群瘟疫。当地土著牧民们习惯了这种情况,每发现有患病的牛,他们便会上去一刀,结束它的生命。殷红的鲜血和病牛的遗骸一并被遗弃在茫茫沙漠上,在烈日的暴晒下,它们很快就会腐败变质。日复一日,沙漠中积聚了一层又一层极易发生恶变的毒菌——口蹄疫就是它的衍生物之一……从赤道吹来的一股气流逐渐变成狂暴的风魔,在惊恐万状的黄沙上翻滚吼叫,猛力地抽打着隆起的沙丘,卷起成千上万吨的细细尘埃呼啸而去……
( h; E  B8 J7 \3 K8天之后,伦敦市民在清晨醒来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家闯进许多“客人”——在书桌和地板上布满一层细细的红尘。* A( }, ^7 [! k5 j6 |. Q: L
仅仅又过了3天,政府和媒体相继宣告:英国爆发口蹄疫!2000家左右的农场被军队和防疫部门确定为传染区,严密封锁。英国政府动用了全国的力量,才没使口蹄疫蔓延开来。4 p0 I8 r( j. ]- E( d
两年前,美国科学家发现在他们密切关注的水域中DDT和重金属汞明显超标。在美国,这两样东西是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几经调查也没有发现有人违法使用它们。最后通过卫星观测与实地调查,终于搞清了原因。原来DDT来自非洲的几个农业国,而汞则来自于阿尔及利亚的露天汞矿,负责运输它们的当然是沙尘暴。科研人员的报告显示,尘云不但能携带包括煤灰和酸性气体在内的污染物,还能传送杀虫剂、除草剂、放射性同位素和重金属。  X7 _1 V9 P) s, A6 q' f
客观地说,沙尘暴虽作恶多端,但它终究还只是帮凶,元凶还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有毒物质。在空气的尘埃中现在已经培养出了100多种细菌、病菌和真菌。大约有1/3的细菌是能感染动植物和人类的病原菌。其中有能感染耳朵和皮肤的假单胞菌,有能导致甘蔗腐烂、土豆干腐和香蕉叶生斑的微生物,还有一种对海洋中珊瑚有致命威胁的真菌。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勒比海珊瑚的骤减可能与非洲沙尘带来的另一种无名病原菌有关。科学家注意到,非洲沙尘在加勒比海地区沉积多的年份,也正是该地区珊瑚礁大量死亡的年份。在1/4茶匙的尘埃中能携带几百万甚至几亿个微生物。就连成群的蚱蜢,都能在尘云穿越大西洋的过程中存活下来。
" ~2 T" B3 ^9 E% h; Y1 _0 [ & V) o5 ?4 h' O4 n: \/ y: G

/ d2 h+ |) X1 c+ o9 v施善他乡
7 T* F; S# Y/ z% h % t0 Q* p9 Y6 k+ T0 f) v( [7 c
也所有的自然现象一样,沙尘暴也有它合理有益的一面。沙尘暴形成的气溶胶在高空有全球循环的演变特点,使沙尘能够进行数千甚至上万里的大迁移。谁能想到,科罗拉多高原的肥沃土壤有一半来自莫哈维沙漠;有谁想到加勒比和夏威夷群岛上的表层土壤来自中亚,其中主要来自中国的沙漠;又有谁想到,是撒哈拉的富含养分的尘土滋润了亚马孙流域,使它由草场变成了富饶的热带雨林。因为尘埃中含有大量的铁,有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促进大量鱼类的繁殖。夏威夷与阿拉斯加之间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是沙尘暴施善他乡的功绩之一。
3 I- O! ^3 s& g9 c& a! j除此之外,大气中大量含有沙尘的微粒能缓解下游地区酸雨的危害程度,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因大气凝结的增多使下游地区降水量增加,同时铁、钙等沙尘对海洋的生物链也有着良好的服务作用。日本科学家观测研究认为,黄沙作为日本过冷却云的冻结核,对形成降水起到重要作用。黄沙冰晶核带有碱性,对防止韩国、日本酸雨的产生起着积极的中和作用。" x; p0 B+ T7 Y! g
当然,更让我们感到宽慰的是,沙尘暴从神秘莫测到现今完全牌人类的监视之下,对它的善恶行踪科学家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美国航空航天局于1996年发射了一颗叫做TOMS的卫星,这颗卫星能同时观测陆地和海上的沙尘暴。卫星上的探测设备能随时分辨尘云和雨云。卫星携带的另一种海上探测器能传递真实清晰的图像,并能每48小时报告一次全球气象状况。
  |& h! G3 D$ m, x
3 D# D+ [9 U2 g% o) U3 W+ H难以剿灭
8 {, {# |- x( O
" R. ?3 E: d* U) S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沙尘暴已刮了数百万年,真可谓刮黄了天、刮黄了地、刮黄了水,甚至连我们的皮肤都刮黄了,想从根本上消灭是不可能的。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观点认为,只要多植草种树就能消灭沙尘暴。其实,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 @3 ?6 w0 ~1 D' K0 ^1 c中国科学院的沙尘暴研究专家钱正安教授经多年研究后指出,土地荒漠化只是沙尘暴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真正让沙尘天气增多或减弱的决定因素是大气环流的变化。20世纪50~70年代,蒙古国地区春季多低气压活动,它后面的冷空气沿着西北或北路路径入侵我国西北地区,多强风,所以多沙尘暴。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大气环境变化,加上受全球增温和春季蒙古国地区高气压活动的影响,西北及北路冷空气活动减弱,强风减少,故而沙尘暴减少。
6 S% N3 G, m, d' [6 _有人形象地将沙尘暴比喻为上帝玩的抛沙游戏,而风正是上帝抛沙的那只手。
$ c2 v7 K# D4 N需要说明的是,土地荒漠化虽不是引发沙尘暴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珍惜水源、保护植被、绿化造林无疑是防止土地荒漠化、遏制沙尘暴的有效对策。; W  Y. @9 K9 V) `' W( N  R
风、沙和大气环流三者共同塑造了沙尘暴,它既非地球所独有,亦非当代所仅存。地表上的大气所推动的滚滚黄沙,磨蚀了吉萨金字塔的巨石,刮断了万里长城,掩埋了古巴比伦的辉煌……+ }' R. J8 ^! y- k6 [/ _
那么,现代文明是否能够幸免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7 22:54 , Processed in 0.0264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