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咸丰皇帝的妃子。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成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一先后控制了两个小皇帝:同治与光绪。1908年去世,总共统治大清帝国长达47年之久,她的一生,正是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向半殖民地国家转变的时期,所以近代中国的沦落,与她有直接的关系。在这里我不想讨论她的行为,我只说说她的两句名言。
% k1 f* ~3 p7 {' U; y. O
/ z z0 S6 y4 L* e7 I! q6 S6 b$ H: }# B6 v, ]& L
第一句名言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w1 \$ v* [. D& y) {
9 a9 ?+ z! n. B& [( _! ]
/ e& t4 {' i l; ?+ D' h* G% s这句话说于1901年,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刚刚结束,外国军队尚未撤出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外国列强不再将慈禧作为战犯来对待,慈禧便很满意地批准了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随后在来访的外国使臣面前说出了这句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外国列强高兴,我中华帝国的东西,你们随便拿。1 A. Q4 b, s, Q: l1 g
3 M! V& R% W! r! h8 q* }0 x
9 Y _$ L3 D% P* ^- [5 s第二句名言是:“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世不痛快。”
' h# i6 O2 f) [; }" J0 l5 S, ]" E% d9 T7 z! s4 o3 o
, z$ F! [ v5 L' E( ^1 v这句话说于1895年,当时中国与小日本正在进行着战争。甲午黄海大战,中国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举国皆惊。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有点就与她这个老娘们有直接的关系。从80年代中期开始,慈禧便在为自己1895年的六十大寿开始了准备工作,而她当时有一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被世人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当她无意中向别人透露出这个意思时,有人便给她出主意:不就是一个园子么,圆明园没有了,咱们再造一个就是。但当时中国国库空虚,财政紧张,想再造一个与圆明园一样大的皇家园林,困难很大。于是又有人给她出主意:现在是和平时期,北洋水师一年那么多的军费开支实在没有必要,何不挪一点出来用用?慈禧一想,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大笔一挥,将北洋水师的军费砍掉一半,用来造了一个新的皇家园林,这就是今天的颐和园。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后,有人向慈禧太后提出,现在是战争时期,北洋水师的军费不能再砍了,颐和园可以暂缓一下,等打败小日本后再接着造也不迟。慈禧太后想:哼,你小样的,敢因为这点小事来败我的兴,要知道我的六十大寿可是全天下最重要的事情,区区一场战争算什么。于是恶狠狠地说出了这句名言。
4 \# r+ N7 o' }8 T P M2 M
8 H# L$ @% A# S6 E! U5 A& k/ f; p0 [- M2 @; R
慈禧的这两句话,一句是对外国人说的,一句是对清庭内部自己的属下说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慈禧的丑恶心态:对内的恶毒霸道与对外的卑躬屈膝。这其实是所有小人的共同的一副嘴脸。换一种说法,就是:对有权有势者拍马屁,对无权无势者装威风。6 |+ T( I, ?8 p
8 ^, \* }+ U+ z- {
" C7 t( g- E( x( r; e从小人的做法中,我们还可以推断出君子的行为,那就是:“穷不媚上拍马,达不欺下凌弱,此可谓真君子也。”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