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式的家庭结构让宝宝的地位变得无与伦比的高,溺爱由此产生。溺爱对宝宝没有好处,对于这一点现代家长早就达成共识。可是很多时候,大人并不知道自己在溺爱宝宝,这就有点糟糕了。良好的性格品质对宝宝一生都有助益。而溺爱,会“淹没”宝宝好的性格品质。
' j) ~) ?# V$ s9 t; d& R; `; g8 f) u 溺爱种种/ U* r; g8 T# a* }/ h$ w& {( o
只有一个宝宝,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信念让爸妈们压力重重。放轻松,在科学理智地爱宝宝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溺爱。; z/ F, N' M) H( L
特殊待遇! J% v0 k, P h0 y: F
家庭成员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没道理宝宝应该高人一等。 , }( P7 C4 r Y' n$ j
给宝宝吃独食、做独生日,让宝宝充满优越感,变得自私、没同情心,不会关心别人。) f4 R* Y4 w9 D2 O4 h
过分注意
& n# f& E7 D# w* U1 y/ h 由于爸妈的过分注意,宝宝常常无所适从,不仅他的主动性会受到伤害,而且会更加的以自我为中心,没人关注他就搞恶作剧。
( P& ~$ O) S9 d/ ~( `9 I" ~6 V 轻易满足7 ], q- Z+ Y6 A
轻易满足宝宝的要求,这样一来他根本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付出,不会忍耐也没有吃苦精神。要知道等待和忍耐是日后成功的必备品质。
( m% N. d' l4 k* O7 S 生活懒散# `! ^0 n& _7 h! R- @4 F) S
家里没有一定之规,宝宝生活懒散、惰怠,好习惯建立不起来,坏习惯渐渐根深蒂固,很难得到纠正。而且日后纠正更痛苦。
, _6 ?6 f2 e( Y- h c) B 乞求央告
! y2 y! a9 p$ M4 H 爸妈被宝宝的哭闹彻底打败,反过来乞求、讨好宝宝。一旦乞求央告,就是宣告教育失败。
( s: p0 Y2 Q. m 包办代替) K, ?! \! |$ l$ J: K' @
事事包办代替,其实即便宝宝做不好,也应该放手让宝宝去做。有的时候形式比事情的结果更重要。2 J/ X `) S/ D2 U1 E
小病大惊
6 w* P8 V3 D+ ? 宝宝有一点点小病小痛,妈妈首先失去镇静。如果不能言传身教宝宝在遇到事情、困难时从容面对,又如何让宝宝勇敢起来?/ g5 f1 g8 ^" E
剥夺独立9 b2 h" \2 r$ s- s* G9 b
很多宝宝入园后分离焦虑很严重,很大程度是因为爸妈剥夺宝宝独立的机会,导致宝宝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能力,不知道如何处理在集体中发生的事情。' D) M! \! E( N5 J7 B4 V$ v, }% H/ ^0 O
害怕哭闹
3 x' G- H/ S% p {( ` 很多爸妈对宝宝的哭闹没有办法,精明的宝宝便拿哭闹作为他屡试不爽的武器。爸妈要让宝宝知道哭闹是没有用的,可以用“态度冷漠”来应对宝宝,宝宝最怕的就是爸妈不爱他。
! o4 U% `& s' R: r) |注意宝宝哭闹时不要打他,这会强化他的行为。
! Q. V3 H9 N8 j/ ?' K+ z# Z+ L当面袒护
7 q2 q0 j3 H; ~, b 有时老师或是其他人指出宝宝的缺点,爸妈非但不让宝宝面对,反而袒护宝宝。这样会让宝宝缺乏是非感,下次仍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寻求保护伞。
6 W- m& u& w2 G% X, J 如果爱 如此爱
+ T# P/ ^9 b' r* ?: g& X+ X 真的担心他,请暗中注意他;% n; o& `4 N# Y3 b6 u
遇事要同他有商有量,尊重宝宝;
7 |* V1 }: \2 ~/ r) b m 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决不变卦;
% I8 ?* Z7 Q+ a) O 合理的要求延迟满足;
$ p5 \# g% U; u% E' Q! t1 V T! \ 一定之规;
H$ ~9 |+ S/ {" k7 E; c 适当放手;
, D- s2 F9 i$ [1 s- H5 z 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 `4 }6 h* m* o) m/ U8 S
让宝宝知道哭闹无效,只有改正一条路;
; w# E3 R7 U' ?5 F# w 多和宝宝在一起。0 e5 @* z, Z7 y0 e$ b) ^3 b v8 T8 c
很多时候太爱宝宝是因为爸妈心态不对,认为宝宝的出现给自己带来了阳光和快乐,于是捧在手上、含在嘴里。其实,没有你,哪有他,你教你养,才让宝宝幸福地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宝宝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很必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