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里面人物众多,各具特色,比较公认的其中描写的最突出的就是曹操的“奸”,关羽的“义”和诸葛亮的“智”。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实刘备也是罗贯中笔下非常有特点的一个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混”。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混到在蜀称王,先后跟随过公孙瓉,田楷,陶谦,吕布,曹操,袁绍,龚都刘辟,刘表,而他混过的主子除了曹操都非败即死,刘备本人却安然无恙。刘备从北混到南,从东混到西,混的足迹几乎遍布当时整个中国。可以这样说,曹操能够称霸大半个中国,靠的是他的“猛”,而刘备亦能三分天下有其一,靠的则是他的“混”。
/ j5 w, L" D+ z- n! Q) B* f2 {- P
1 E @5 L7 Q8 X以下是我从三国演义里面选出的十句刘备的经典话语,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 w a6 [% w3 m* e2 y' e
* Z! F% l2 O, d
10 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 B$ H! z! k7 e8 A0 V! h( @
+ T9 j" T$ s: Y. t+ t
这是刘备跟曹操煮酒论英雄给曹操吓到后借雷声说的。 刘备给吓到,是因为他被曹操看穿了,乱世之中,像曹操这样猛的人当然是英雄,同样,像刘备这样那么会混的人当然也能称为英雄。不过刘备终究是会混之人,趁着雷声就这样混过了一关。
2 X3 [, ~6 B' x+ D: f) @- q$ z! X* h7 f" O) j# s: w; T
经典指数 6.5
9 c0 m( X+ {/ y4 O
1 x& s# U7 T! J! w( c4 H% }8 \9 H9 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 K4 C+ p0 m- {0 t) X! B: c" Z* y# v2 F4 \
这是赵云救回阿斗后刘备将儿子掷于地上说的,各位都熟悉这个典故,不用说太多,这句话也让赵云感动到一直为他效尽犬马之劳,先后截江救阿斗,汉水发威,七旬之龄力斩五将。只是当时刘备可能没想那么多,那时自保都是问题,哪想到以后阿斗要继承他的基业,最后就是给他扔成少儿痴呆症的阿斗把他混到的基业拱手让出了。 6 d: U7 I5 X! D# q3 Z* K
# T% `! Q$ g; x8 y* A5 d
经典指数 7
" B5 X- [3 ~: |+ G
7 ^: a. k% {! s: q* g( k( R8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 L- m9 Y' R/ t4 @) j
- u: m4 Y. W& S5 P; U8 ^+ r1 Q
这句话不是刘备最先说的,但绝对是因为他才出名。张飞把他老婆弄丢了,正想自杀,刘备这样说他能不感动到往后誓死效忠吗,唉,跟刘备比,张飞实在太嫩了。。。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刘备去东吴取孙夫人时就在那里沉迷于声色,乐不思荆,为了孙夫人这件衣服把一帮手足扔在荆州不管了,幸好诸葛亮早有先见之明,给赵云三个锦囊才把刘备运回来,要不荆州那堆手足可能永远看不到他们的主人了。 2 @; U! i, c* z/ Q- A
4 _, z' F3 Q9 E: e8 k2 ]经典指数 7 2 C# j1 i) A, V4 W: B0 L- x
1 M& \( X8 x/ A4 H
7 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
- C) j/ C+ K* S) I3 W% T* D
( V' e' E7 W4 A' R3 A7 k/ e5 i+ I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 2 b* n! h% j" _$ f0 _4 ~
+ Z+ _0 s6 o' t$ ], v
这是刘备在汝南再次输给曹操后逃难途中对手下说的。本来趁人家攻打袁绍许昌空虚时取偷袭人家,人家大老远跑回来的疲惫之师还轻轻松松搞到你狼狈至极,可以说什么都输光了,刘备的手下还不都泄气了,刘备这以退为进的一句话立刻让关羽把刘备他祖宗刘邦和项羽拿出来,鼓励大家胜败乃兵家常事,挽回大家的士气(搞不好这出双簧就是刘备导演的)。再说这个时候谁敢走啊,你一走张飞这个曾经杀猪的就把你当猪给杀了,试想这种情况下你这种不能共患难的人有谁会可怜。
3 A0 T8 O) v: N/ A) s
* a/ P& l) e9 z" Q! R经典指数 7.5 " _3 Z, ]! b) Q( f4 H
6 孤穷刘备,久欲投于门下,奈机缘未遇。今为曹操所攻,妻子俱陷,想将军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径来相投。望乞收录。誓当图报。 7 f1 S" \; V7 g, r* n9 e$ k2 P
! N4 y1 }, d2 \+ [% b3 A# W这是刘备输给曹操后投靠袁绍跟袁绍说的第一句话。为什么现在那些做官的拍马屁吹牛皮的功夫那么强呢,跟刘备学的!久欲投于门下,你不是从小就自己想当皇帝吗?誓当图报,请问你有什么本事,从你投靠袁绍到你离开他,你做了什么。这就像我们这些毕业生一样,出去找工作面试时吹得天花乱坠,目的就是给主考官良好的第一印象(各位找工作的,多向刘备学习啊。。。)。看看你二弟对曹操说的誓当图报,他斩颜良诛文丑后才离开,而你呢,骗袁绍说去说服刘表联合对付曹操就溜了,轻轻的你走了,就像你轻轻的来。。。(刘备败于曹操后只剩下单人匹马,好轻松,要是带着家眷多麻烦啊,离开的时候也是,又是好轻松) 4 t$ X3 h9 ~! ]" j6 e/ P
( z' J. _$ J8 _* g. u! z$ [% i+ g/ P经典指数 8 : z: Y" D2 h5 b' x7 w* T( [* q8 N8 o
/ C7 B5 E' h% N( k3 b$ ~8 S
5 备年近五旬,不能为国家剿除贼党,心常自恨。今蒙国太招为女婿,此平生之际遇也。恰才问天买卦,如破曹兴汉,砍断此石。今果然如此。
7 ~& g* g2 k1 q
# N+ m2 j K- s5 y& {这是刘备在孙权后院砍石问卦时跟孙权说的。如果说他对袁绍说的那句展现了他拍马屁吹牛皮的功夫,这句则说明了他撒谎的能力,而且对袁绍说的那句他可能在逃难的路上就想好了,这句则绝对是随机应变的产物。为什么现代人发誓跟放P一样轻松,又是跟刘备学的!像他那样满口仁义道德的人都随口撒谎,何况我们乎。刘备最终凭借这次问卦成功回到荆州,可人家孙权也不是流的,也学你问了一次卦最终夺回荆州。关羽的死,从那时开始就注定了,从这点看,关羽的死刘备需不需要负责呢? 2 c$ z0 ?9 {5 G5 V, i( T. t2 T& z
) y4 a3 C3 f. ?& M% V% `. K8 |
经典指数 8.5
& p/ x; M& s ~9 T. \
. l% i; c! }5 v4 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6 E& ^! Y0 |( f. K7 ~+ u+ q
' t, Z% t# J: l+ ]这句话是刘备在刘表家里说的。这是刘备唯一一次说出自己的真实野心,也差点给他带来杀身之祸。这句话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首先人无完人,混者千言,必有一失,像刘备这样精于混的人都难免说错话,所以当我们在混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不要气馁,知错能改,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其次也告诫我们混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一定要吸取教训,像刘备这样,一时失口立刻被隔屏偷听的蔡夫人知道并让蔡瑁追杀他,幸好的卢在檀溪中一跃三丈(哇,咁犀利,古代版柯受良飞跃黄河啊,还是没有助跑的)才让刘备逃过一劫。 / G; E' m0 V4 L
6 [9 F& Q/ n T ?4 g- e经典指数 9
$ Y" b. C- L; N% R& A' ^3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 |; M; ~$ D( T" x( `# ] J1 U G+ [2 R
这是刘备临终前托孤诸葛亮说的。看来刘备心理战以玩的炉火纯青,死前都不忘用一下,此前对张飞,赵云用了的效果都让他们拼死为自己效力,这以退为进的一句更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想一下刘备这么器重你,如果你真的废了刘禅后人会怎样评价你诸葛亮,这句话说与不说的效果截然不同。因为这句话,诸葛亮七擒孟活,六出祁山,最后劳累过度死在五丈原,而他的儿子和孙子最后也战死绵竹。最搞笑的是他们誓死保卫的刘禅最后却投降了!呜呼,诸葛亮真惨,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如此了。回首一下,刘备临死的这句话价值连城啊!
! k) h5 T0 [# E' U/ R. P! [' {9 Q% l- x$ C) k$ v6 n
经典指数 9.5
& Y K3 A( I2 n5 V+ A5 \6 w
6 X/ e6 r) J$ v0 v( k) c$ `3 ^2 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
0 X$ o* j p7 @% q2 }, j; ^ |+ y4 c) @
这句话是诸葛亮用计逼刘备称帝后刘备说出来的,此前当百官请他称王时遭到了他严厉的拒绝“孤岂效逆贼所为!”,就位时又假仁假义推辞“备无才德,请择有才德者受之。”让人感觉刘备一心只是想光复汉室,绝没想过要自己称帝,这实在是不得已的事。书里这一段的描写精彩至极,可惜三国没评最佳男主角,要不以他的演技谁与争锋。其实你当刘备自己不想当皇帝吗,小时候跟小伙伴在树下玩就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长大后收个养子就名“封”,生个儿子就名“禅”,和起来就是要“封禅”,其实他就是在等曹丕篡位,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上位了,他的心比司马昭还明显啊,却能通过这些东西掩饰到人们都认定他是为了汉室的崇高理想。这句话,就是他掩饰手段最好的代表。 8 ]( H% K3 `3 B& m* x9 p
: [" _6 Q) \+ w o+ Q经典指数 10 1 e! O0 C6 f7 y( ~
* p Y/ d) z0 G
1 景帝第七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刘玄德。。。
, g2 f: b/ n4 z0 M
2 ?) f; A7 d7 ~+ p这是刘备自报姓名的一句话,书里出现过几次,比如最开始遇见张飞说的“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还有遇到邮督时说的“备乃中山靖王之后。。。”等等,最重要的一次是见汉献帝是说的“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句话的作用,就是这句话,让他混到了刘皇叔的头衔,自此刘备名正言顺,民心所向,刘备即使再落魄,到了哪都深受百姓拥戴,而曹操却是汉贼,先后有祢衡裸衣骂他,吉太医下毒害他,左慈戏弄他,华佗甚至想直接拿他大脑出来研究(。。。华佗你是不是头脑有问题啊)。人人恨不得刘备光复汉室,魏早点灭亡,小说里面曹丕刘备先后称帝用的标题都是“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可见刘备是多么的民心所向,以至后人杜撰出来的后出师表(后出师表假的,证据:写与216年,赵云死与217年,而里面说到“赵云丧”)里面的第一句“先帝虑汉贼不两立”更是深入后人人心,刘备是汉,曹操是贼。这些完全是以刘备那句自报姓名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这句话,就没有后来的刘备。这句话也说明刘备多么会混,中山靖王,有120个儿子(不包括女儿哦,种猪啊。。。),而刘备是他第19代子孙,这样分散下来还有什么皇室血统啊,有也不用卖草鞋了,刘备不怕,整天拿出来说,说多了自然就有用了,而且乱世之中,怎么查他身份啊,真是要把他祖宗18代查尽才能查到(见献帝时献帝居然查宗族世谱查出来了,傻B才信,古代人口普查比现代还先进啊),搞不好刘备根本不姓刘,自己冒称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他真是“高瞻远瞩的混啊”。。。 ! [% w/ p: o3 \& d! f- O5 R+ ]
" o$ t% _8 u0 m: d+ S1 |
经典指数 10
8 j/ z2 Y, H! M, {0 T( ]2 N3 Q
顺便说一下,刘备家族果然是混人辈出啊。先是他的祖先刘邦从一个流氓无赖混到开国皇帝,可以说刘家本来就有混的传统。刘备之后的刘禅同样继承了他老爸的特色,混的很好,他投降后当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时,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 ,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后人笑他傻,其实是这样吗,如果他整天故土不堪回首明月中的话他还能活下来吗,不妨拿他和李后主做一下对比,一个给后人留下“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却给毒死了,一个给后人留下乐不思蜀的千古笑柄却最后活到70多岁终老,如果是你,你想给毒死还是终老,从这也可以看出刘禅充分继承了他老爸混的能力。 ; x: Y/ \2 K; N0 X9 B
$ [4 z: m* R; V. u如果说刘邦开创了混这门艺术,那刘备无疑是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纵观古今,能混之人没有出其右者。放眼当今社会,猛人毕竟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要混过一生的,如何混的更好,请多向刘备学习,因此,研究刘备将具有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在此胡乱一文仅做抛砖引玉,希望更多人来一起研究刘备混的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