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宣威高考作弊成风
2 c; ~5 K/ |% M) j/ T. t( {2007-06-14 02:33:35 来源: 云南信息报
" r( S- S5 n6 D0 M8 J; }' O, m% F5 u' i4 _6 N! E) j
核心提示:记者调查得知,云南宣威市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1万多人,但几乎有40%以上的人作弊,而且监管老师几乎不管。许多考点没有用屏蔽器,直接让学生去作弊。教育局一负责人称宣威的学校的上线率几乎为80%~90%。宣威每年考到省外的学生几乎都有7000人以上。 8 U% s3 o4 \- ?" h7 Z
/ V+ L' J9 u, H `9 {考试时学生手机收到的答案; w7 K1 O- E/ A+ W
) R' _$ F" F9 P( f4 f4 Z8 B- ~
6 ]+ q* i! y$ `0 J+ b2 O/ O. W中学内悬挂的高考标语* I7 L; h* ? t" l6 \
云南信息报6月14日报道 近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但在宣威市却发生学生作弊、“枪手”替考的荒唐事。
; D3 g( M# {! p; H3 s7 R3 O4 }$ K9 h! C
在宣威,除了“枪手”代考外,一些人早在一个月前,就为高考学生筹划作弊。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还是某些人受经济利益的诱惑,为学校与学校之间升学率高低而较量?而一些高二年级的学生,本来还有一年才参加高考,但他们受到学校的指使,被逼迫顶替高三年级的学生参加高考,为校“争光”。9 y; o9 B: \$ `* K7 w0 j
; e/ d" n1 [5 ` C4 g$ K' |- O- Y究竟是谁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些来路不明的答案又是从哪儿流传出来的?连日来,记者通过调查,揭开了宣威“问题”高考的神秘面纱。
1 _# h1 i# |, i- r' I" z( K: ?& Z7 D- p* y& K
“枪手”替考
: F* F5 u& Q0 u" }2 H: Q5 v& |6 K1 T
每套题最高付两万元, c, x- \6 L% @' _5 W
, H- K* [) f1 I+ q4 F7 g
宣威一中高考生刘某、陈某、李某等人告诉记者,每年高考期间,宣威的许多考生都会采取不同手段来作弊,但均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今年,为方便作弊,大部分高三学生在考试前便将微型耳机放入耳朵里。有的人则在未高考之前,就通过父母或亲友联系一些重点大学的“枪手”为自己作后盾。
) `" b5 C, y1 N# x' l/ `
% e0 R" M! y+ A1 |0 t- O! S许多学生表示,一些专业考试的“枪手”在接到学生发来的试题后,直接将答案通过手机、网通电话或小灵通发给考场内的考生。考试结束以后,“枪手”根据答题正确率要求考生付给其每套答题费用500~2万元不等的“辛苦费”。不过,一些考生被分在1~2楼考试,受屏蔽器的干扰,无法在考场作弊;而被分到3楼以上的学生,几乎都接到了考场外“枪手”发来的考试答案。
T# k6 x8 I. O: m3 x8 |$ @& C
! B) I& E& f- v4 E' v" y- k并非个别, q6 r1 t+ v% h' X( K3 F
1 i9 v1 x7 ^4 L; L' b/ t2 C
大部分考生都找“枪手”( P# S% W6 q G5 a2 K1 L0 u
1 X. j+ I5 w5 F# G1 c) n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说,大部分学生都作弊,可以说学校领导与教师,家长与一些大学的“枪手”,早在一个月前就私下共同筹划此事。这位学生解释说,在高考前,一些高校“枪手”私下与学生家长谈妥,直接由一名“枪手”或由成人高考的学生“替考”,此人进入考场以后,将监考老师发在手中的考题,用微型耳机把题目内容摄下来,再通过耳机发到考场外另一名“枪手” 的手中,这人将获得的考试题目复制在电脑上,再直接通过耳机或对讲机把答案告诉替考者。3 b# `) j: H( x5 Q: a) V
% |8 _- z* L9 I! n: j; J许多学生还说,在高考期间,一些“枪手”与部分学生家长还专门在考点附近租房子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方便发短信作弊。/ b7 }# O3 q2 k x8 W) g' s" x. _. ^
' h P4 g$ a6 M
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说,宣威各所学校都有学生作弊,一些考生将作弊的手机带进考场,捆绑在左手上,趁监考老师不注意,便将手机拿出来,等待考场外的“枪手”将答案发过来。
8 ]1 `+ |# x( Q
& \; ^# e9 _5 O: R匪夷所思! E8 C) E" X) R- y0 o: ?0 x
: @7 {! k% p& `0 z- S
40名高二生顶替高考生1 h0 F0 @. d) w
2 }# [" ?# d" M" w: n' W) Z7 _) q据一位知情人透露,宣威七中不但管理松散,而且该校在此次高考中,还要求高二年级的尖子生顶替高三的学生考试。高二33班的76名学生中就13人替考, 34班的71名学生中有15名替考,而其他班的学生则有2~3名优秀生替考,该校共有40名高二学生顶替高三学生考试。9 u5 [6 m: f) d7 f* c
, F! M1 t9 u2 J# @2 O3 t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说,学校早就有所准备,在考试前就让一些学生放假回家。替考的学生老师几乎都打过招呼,一律不得将作弊与顶替考试的事说出去,谁说出去了,他的日子就难过了。
; I# B2 b/ k7 W6 B5 t( _$ ]# S; c) }( \0 z0 U0 @! W- Y
一学生无奈地说,他本来不想为别人替考,但老师说了,凡是尖子生不参加替考的,学校就不准他们参加明年的高考。
8 [. f' `+ B; }* {# Z' ^% [9 x- o
P/ h0 Q2 v6 I0 b4 {2 G9 Q7 x宣威五中高三学生夏某、黄某、林某等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在参加高考的前一天,还遇到了七中一位高二的学生,他们当时都在7中寻找自己的考号座位。那位七中的学生就说,他是替代一名高三的学生考试,是学校安排的。当时学校还把他们班上的差生叫回家去休息几天,好让他们尖子生替考。
$ { ?" Q# F+ R6 y8 ^" O. m. k2 `# {3 H+ f
记者调查得知,宣威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1万多人,但几乎有40%以上的人作弊,而且监管老师几乎不管。宣威的10所中学,大部分学生都作弊,可以说高考“注水”情况十分严重。0 P: P6 L; H/ K; Y+ o
" `- i* b2 R$ ]8 ~/ E" |一些学生反映,老师不管他们作弊,不管替考,是因为学校希望学生为自己的学校争光。同时,发现一个学生作弊,监考老师就要写2万字的报告,所以老师也怕麻烦,干脆直接不管。
7 I% y7 M& r0 }3 Y
( a( M1 ^8 D0 p' `钱能通神9 h( \* k! y1 F9 o
/ k: @0 k* X' l& T. j1 Y从准考证开始造假
7 w2 f2 D. |9 e; E7 ]& n
% L o8 Z/ j3 H" @/ ~ l4 \! A0 y一位老师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宣威7中在2005年9月扩招,通过两年的办学实践后,学校在全市的升学率成绩喜人。鉴于此,一些学校就私下活动,采取一些手段来竞争。
7 G8 a0 q) X# B8 x* o$ B9 N, X
据知情人透露,宣威的一些学校为了让高二学生代替高三学生参加高考,或者让学生用作弊的方法提高升学率,干脆让学生先制作假准考证,或者让学生直接在高考招生图像采集系统中,调换电子档案中的照片,临时弄一个准考证。要么就是在高考报名时,让找人替考的考生报两次名,一次是用真实身份报名,一次是用虚拟的假身份报名,将其中一个准考证上的照片临时换成替考者的照片,再买通监考老师实现替考,最后再花钱请招办的人把图片信息还原成考生本人。8 H# U( x3 S3 e0 X
) ?7 |: i/ M+ i7 D但是,这种造假很容易被发现。其实,要封杀这些作弊的通道非常简单,只要在编设报名系统程序时确定考生的图像信息一旦存入就禁止修改,一直保存至考生大学毕业,只要这样做,作弊者就没有空子可钻。
) D+ F* C* y" k8 W/ y7 z1 g" R( g
考试完毕
9 `4 ^4 H5 l1 _
7 Y- |4 H% f! ?' k3 y9 E2 f买吸铁石吸出微型耳机
4 ~- V% G& g9 S; u4 v2 \/ F; V, j# \/ D. r5 U
“现在的电子档案等高科技,什么都能改!到时候考上了再换过来,即使到上级招办也能改过来,有人专门做这个生意,去年我改过几个了。”一位监考老师说,考生成绩上去了,学校升学率提高了,教育部门可显示自己所谓的政绩,学校可获得更多教育资源,老师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奖金。于是,面对舞弊,利益各方心照不宣,或默认,或纵容。
0 Z3 Y# t5 n% u8 q
' Z5 L/ s$ j& y: G一些知情人向记者介绍,目前,替考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直接到招办调换考生电子档案中的照片,临时办理一个准考证;另一种是在高考报名时,准备找人替考的考生报两个名,一个是用真实身份,另一个是用虚拟的假身份;而且还可以向替考者保证,准考证上的照片是替考者的,只是换个名字,保证查不出来。& ]. z! u' F/ ]% v1 K' k
' D$ ]) u t" U
记者在宣威采访期间,发现当地的考生,除了少部分留在宣威,其余大部分几乎都出去旅游了,少数学生也以旅游的名义出去够买吸铁石,目的是把高考前放入耳朵里的微型耳机吸出来。部分无法吸出来的微型耳机,学生只能在家长的带领下找医院做手术。
+ V8 C& H- g& u1 e7 ?1 d6 J
" o/ N: T( p( Z0 b一些学生说,他们的微型耳机都是通过家人从广州那边购买的,每个耳机200元一颗。许多学生都购买了3个以上,有备无患。) b& R9 }$ `& e% k6 X2 _
) z( B5 g1 g% d6 `) X0 w4 B( j高考“经济”
0 v: }5 M, C; c. y a" g; _+ i1 {* C! M' M8 t$ {. r3 b5 p
2000余台小灵通被抢空
7 r. |- n+ M% [/ G- C' w
) l! M. O5 g$ {6 a! Z% k% t4 ~$ L当地一位理发店老板告诉记者,在高考期间,很多学生都来她店里处理发型,说要处理特殊的发型好作弊。5 L5 a' l3 i# n* ~
, S, `6 I. @. ^0 n3 S0 l; m记者在一家手机店采访时,老板笑着说,高考那段时间,许多高三学生都来买小灵通,说是为了方便考试作弊,于是平时只卖200元的小灵通涨到了1000元一台。据整个宣威的通讯商统计,当时宣威城的小灵通只有2000余台,短短两星期就被学生抢购一空,没买到的学生还专门托人到曲靖去买。
8 m' W& r9 k* y! g' z8 \
+ \# L% o0 O* p. r* P, |7中学生陈某、周某、杨某等人说,选择用小灵通来作弊,是因为小灵通不受屏蔽器的干扰。由于监考老师从不“搜身”,所以他们都是直接将小灵通或手机带进考场。
- i c, z, R. L6 `$ @4 h+ T) C5 @5 c. X' @' Q( p6 q
一些学生还说,他们为了作弊,还专门打168台咨询,服务人员告诉他们,说电信部门从未接到任何部门打招呼说要关闭短信平台。
6 K. w& U! m3 z( L7 I8 F
* s& D& l1 d4 [3 D' q“高考时,许多考点没有用屏蔽器,直接让学生去作弊,一些老师都不喜欢得罪学生,怕得罪学生以后,将来在宣威的日子难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
8 f: z% A$ n1 Q G; |
3 H7 O$ ?+ }& c9 ~0 D6 W学生李某、刘某,朱某、夏某等人告诉记者,宣威的怪事很多——他们被安排在哪所学校考试,就得去借该校的校服,目的是让监考老师在考试时“放宽政策”,因为这是“本校”的学生。8 y" }- f0 ` w1 x0 l
& H1 u3 a6 X0 T- h& @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家长无奈地说,他们亲眼看到几个女生考完试出来后在大街上失声痛苦,说参加高考时监考老师不公平,她们的学习成绩得不到体现。& D$ l' x* N# \- [3 N+ j
3 G. Z2 N' I3 O- z3 T1 c直到昨日上午,记者还收到一些高三学生发来的作弊答案。学生与“枪手”私下会商量好一些暗号,比如“枪杀”接到考生的信息后,答案是A、B、C、D,“枪手”就用1、2 、3、4来表示。
8 T2 x; f, k6 }8 t: [( h. w' I% ]: r. h
怪!学校领导都不在/ s: O( x5 @+ q2 b9 d
: i0 z% ^9 P& E1 s上线率几乎都在80%
, f9 u5 ^% J* `1 @; ]; P/ `$ a3 P. Y$ ~. w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宣威市教育局招生办采访时了解到,今年宣威参加高考的三校生共300人,普高考生有11003人,加上补习班的学生累计11347人。宣威目前共有10所中学,原来只有一中到五中,为了解决学生入学与办学规模,除了民族中学外,六中到九中几乎都是扩招以后办的学校。7 B% t7 I6 ~3 i- j6 G
* r9 ]# ]* U$ i' n$ t h记者几次要求采访招生办负责人,一位姓许的老师说负责人王天培老师有事,一时间回来不了。' S H" f/ Q) v; z' y3 P+ N$ O
1 v1 D$ c- Z. G4 \5 ]& J
教育局一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教育主管部门不准学校对升学率进行排序,只是学校内部有规定,对升学率高的班级,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都有一定的奖励。而该校的升学率,可以作为一个考核的指标。
0 C5 X4 k* M4 _& @3 u1 Y% L8 V5 i1 e/ a u+ O
其称,宣威的学校每年的升学率都不一样,有一定的差别。学校的上线率几乎为80%~90%,有些学生上了线,却不愿意去就读。他还补充说,宣威每年考到省外的学生几乎都有7000人以上。( N& h1 g9 I& z( Y
) `( v6 u6 K& q$ y
一教师认为,宣威的学校都不差,只是学校与学校之间有一定的差别。
1 |# {9 I! |% @* y
$ i# L8 }+ x3 k; L3 P: x. B“新学校不可能没问题”1 a9 e, h. x6 Q3 N
) Y) G [) B. d% {2 y6 i4 V& R就此事,记者来到宣威一中采访,学校办公室与考点办的一位女教师告诉记者,学生考试作弊一事不存在。学校在监考时都很严格,监考老师不允许学生把通讯设备带进教室。随后,她打电话联系该校的何校长,何校长在电话中表示自己下午还要去开会,没时间接受采访。这位女教师说,学校的升学率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出来的成绩。
( n+ ]* ^# z) B+ Y
2 n( r/ H. ~, B9 f! L此时,另一位女教师补充说,去年高考时,她们就接到学生家长投诉,反映宣威的一些学校有考生作弊,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来调查,结果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 w8 f1 ~$ M% `- C8 c
" ^5 s& L9 a" a4 [记者在五中时,行政办一工作人员说,校长与教务处主任出去旅游去了,具体的情况只有教务处知道。在她的指点下,记者来到教务处,一教师很不情愿地说,要采访只有等他们的主任回来再说。
9 D; J) J! N" e. C6 [1 y- Q5 y$ n3 s
8 Y' D/ @: X9 f) ^在宣威八中,党政办的工作人告诉记者,校领导全部出去开会了,一个都不在。这位女教师还说,希望记者理解他们的工作,不要抓住某件事情、某个问题就报道,而且她们学校是新创办的,今年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第一届高考,不可能一所学校什么问题都没有,更何况他们是新办的学校。
: V. m) E' M# G q% @( [% U0 q o: d A% @! H9 m* n$ y4 ~& w9 p" [: v
值班教师强行搜记者的包: X. a" A! H4 ^5 l1 u$ ]3 J- ?
" m2 F% S0 O9 V$ `5 x) Q随后,记者来到宣威七中采访。在一副校长的办公室里,几个人正坐着抽烟,记者说明来意后,一位自称是学校值班的徐老师很不高兴地表示:第一、他们工作很忙,没时间接受采访;第二、学生反映的作弊等问题,不一定是真实的事情;第三、学生不懂这些事情。如果记者要采访,得等几天,因为上级有关部门目前在他们学校搞教育评估。9 U2 v5 Z$ s# U1 Y9 @
; f8 j F( k3 \4 O3 g5 F9 i
之后,办公室的3人走出办公室上了一辆车,徐老师随即也走出了办公室,上了这辆轿车,车子开到大门口,徐老师下车后,站在大门处与保安嘀咕了几句。当记者走到大门口时,徐老师拦住记者说:“你刚才录了我说的话,还拍了照,请你把我说话的内容删除,这是公事,不是私人事情。否则我对你不客气!”说完,徐老师就过来搜记者的包,他强行打开看了记者包里的一个夹层,见没什么,又去搜包里的另一个夹层。最后,徐老师警告记者说:“在这块地盘上,学校出现一些事情很正常,希望你最好不要报道,有些事情不好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