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46|回复: 33

孺童讲《论语》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9 17: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而上(一)
/ Z/ ~! x3 L6 l) E6 K
4 u1 m. z. {0 b
  原文: 8 q' S6 Q$ o$ ~! Y5 n, l2 s
  ^7 S- f/ z1 F5 H. ^# P6 {' F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 g4 D/ y' H- I8 M3 W5 c; d
( p+ O3 }/ K( D1 @
  
    解说: 6 b( W% _- ^4 b: m4 o& B" z
0 w! ]8 J7 R5 q- O3 L& u6 Y
  “学而”是《论语》开篇的篇名。需要说明的是,整部《论语》共分二十篇,但并没有为这二十篇内容,再专门起二十个能够彰显本篇主要内容的篇名。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二十篇的篇名,就是每篇内容正文的前两个字。以本篇为例,正文为“学而时习之”,故取“学而”二字为篇名。 6 ~# [8 f' n" o; L( j6 R
  《论语》每篇内容长短不一,略长的篇目,则又将该篇内容进行划分。如“季氏”、“子张”、“尧曰”就是单独成篇;“乡党”、“宪问”则就分成了上、中、下三个部分;其它诸篇则均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因此,“学而上”中的“上”,就是指的该篇的第一部分内容。
3 K6 J! h! u' P, B+ a2 L+ N! N0 a2 b* b, ^6 }: x
  “子” 是丈夫,也就是男子的通称,在这里指的是孔子。然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或是更早一些,“子”并不是某个固定人的称谓。按照周朝的制度,爵位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故而在周制下,当时的“卿、大夫”都不敢称“子”。直到春秋时期的齐僖公、齐文公以后,从政的“卿、大夫”才开始称“子”。
6 E/ e  V4 R. t: e$ J5 [; l  由于当时大国的国王称之为“孤”,小国的国王称之为“君”。《春秋传》云:“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小国之君按爵位属子、男,但二者不能并称,故而“就高不就低”,留“子”去“男”,以“子”自称。可见此时的“子”,还是贵族与统治阶级的称谓。到后来,没有从政当官的“匹夫”,如果他学有所长,且能够被世人所认可、推崇、追随的,也可称为“子”。如:老子、孔子、孙子等诸子。
8 `0 M/ J1 @/ z3 [  而单独以一个“子”字作为称呼,念起来不好听,独字也不成辞,所以在不加“姓氏”等因素的情况下,就称之为“夫子”。“夫”就是所指的人。凡是作为“大夫”的人,都可称为“夫子”,可见这个称呼还是与政治地位有关的。孔子当时为鲁国的司寇,他的门人就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至今,“夫子”就成为师长的尊称了。 2 G, D; J+ ~2 m  H

  c2 I6 a2 `& M* ?+ P7 K+ T  “曰”字,口中有一横,这一横即象征舌头。故“曰”字是指,人们在刚要说话的时候,必先开口、吐舌、出气的样子。
- S( J) O4 R' @& I6 Y& |8 m5 k; `: d% T
  “学”者,觉悟之义,觉悟未知之事也。“学”字在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作名词,指学问;一个作动词,意为效仿。若作名词解:必有具体之学问,如史学、经学等,然后才能“时习之”;若作动词解:人虽平等,但智力必有差异,故而觉悟也有先后,那么“后觉悟”的人效仿“先觉悟”的人,然后再“时习之”。
+ I6 l9 D, |& v5 S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一般理解上,以获取知识为“学”,而在古代并不以获取知识为第一要务。古人以“求道”为学,此“道”即指修身处世之法也。孔子就曾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学也,禄在其中矣。”
* b* [3 H5 S' e
1 z& h. D0 h! [3 [* l; ?, {
  “时”,是指时间,为学必须以时间作为保证。而从“为学”的角度,时间又可以有三种划分:一为四季,二为年纪,三为辰刻。
8 ]4 Q, |4 [' h/ |  所谓“四季”,就是指的春夏秋冬。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季节,来学习不同的知识,更有助于理解。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阳者清轻,阴者浊重。因此,春、夏比较适宜清轻之学,如《诗》、《乐》等;秋、冬比较适宜浊重之学,如《书》、《礼》等。

' g, a& k+ F' T3 u
  所谓“年纪”,是指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等各个阶段,有的阶段就适宜为学,有的阶段就不适宜为学。人在少壮之时,精力旺盛,就适宜为学;人在老衰之时,神智昏暗,就不适宜为学。 + ~, ~9 \2 V2 A. l
  所谓“辰刻”,是就一天而论。早晨清爽,适宜为学;中午阳盛,适宜为学;夜晚寂静,适宜为学。可见一日三时均宜为学,也就是要强调日日学习、无时不学、不能停废的意思。
5 w- F+ F8 g% y# ^9 x9 \, G) Z" ~
/ H& U& N- v% ]/ a4 A% W% y+ f& _
  “习”,原指小鸟频频扇动翅膀,练习飞行的样子。后引申为练习、学习,主要强调的是技能方面。在这里就是说,每日学习而不停废,如雏鸟拍翅练飞,相继而不间断也。 4 w* \! X3 G, c

. W4 e0 p: x) e( F  “之”,代指所学之业也。 & ^2 U1 `) H# ]6 p7 h; C& W

5 d, s2 o# o+ z  “说”,通“悦”,喜乐之义。古时“说”、“悦”同为“说”字,汉代以后以“心”字旁加以区分。就本篇而言,即指学问纯熟而心生喜悦。
. s/ S  V6 A) B1 |; D0 S2 ~5 ?  X
  在这里需要先指出的一点,就是“不亦说乎”这是一种反问语气的用法,那么在一般意义上来讲,反问这种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要加强语气来表达肯定的意思。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这点,这是为下面的讲说留一个伏笔。
' i, D( u1 }  J: P! {; c. [/ ~; ?  
$ ?+ Q1 G7 b& @+ f  
大义: & X7 J  S3 f! R4 }
  w6 x& }7 t* h2 O# L8 I
  孔子说:“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且能每日研习而不间断,这样学业必将不断进步;看到自己的学问和道德逐渐纯熟,怎么能不心生喜悦呢?
( I; R  ~1 V5 ]( G2 m- t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上(二) 7 i* R5 u( O7 Q: Y; _  L
' _2 O/ Z4 o) E# `
  原文:
9 K/ @" H: A& t: s/ |
9 k: |' I* M# F% b0 R' x3 J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u6 a$ a* x* [
% q' o- {8 v9 f$ _  解说: ) Q/ ~0 T/ T$ J, S
: @/ |* `2 S4 ^# i9 P
  《论语》里面的这句话,是现代人最为熟悉、运用最多的一句,也是在理解上最为肤浅、错误的一句。这句似乎意思再明白不过的话,到底其中的正义是什么呢?
% a! T9 s& i1 W) V, Q4 ^8 I, j
( v( j% @8 Z# ]: r( `4 J2 @6 i. P  “有”字,通作“友”。所以“有朋”,就是“友朋”。而在过去古书、古注中,在引《论语》这句话时,多作“朋友自远方来”。可见,“有朋”就是“朋友”。 % x: D; a0 \% g
  而“朋友”又是什么意思呢?正所谓“同门曰朋,同志曰友”。“门”,可以理解为“门户”,进而可以认为在政见上相同的人,称之为“朋”。所谓“朋党”中的“朋”,就是此义。而在志向上相同、兴趣上相投的人,称之为“友”。 # T; w/ H( t3 A- o
  通过上面简单的解说,就可以知道“有朋”,就是指的“朋”和“友”。
! I$ R+ I1 y/ M8 o6 l' _& a0 ?+ ?& p+ J
  下面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就是“自远方来”。一般认为,这句应该这么念“自/远方/来”,将“远方”作为一个词组来理解,而正确的读法应为“自远/方来”。 " [. d" u, m$ S; q- S
  “自”,就是从的意思。“远”,就是与“近”相对,表示距离遥远的意思。关键在于这个“方”字如何理解,是否就是表示的“方位”呢?许慎《说文解字》云:“方,併船也。”也就是说“方”与“并”同义。因此,“方来”就是“并来”,也就是“一起来”或是“一同来”的意思。
2 i0 g: J* p4 g# x6 j$ V5 W
9 ?& P) P& t( b  “乐”,同上句“说”同义,也是表示高兴的意思。同样的句式,也是表示相同的意思,换同义字以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很常见,比如《诗经》中“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其中“流”、“采”、“贸”都是形容女子采摘荇菜的样子,而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写罢了。 : O$ Y2 l* t( w: L
( j3 s4 F( u4 Z
  我上一讲在谈到“不亦说乎”时,说为下讲留了个伏笔。到底这个伏笔是什么呢?我讲过反问句式,目的是为了更加强调肯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像上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我在能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能不断的温习它,使它真正转化成自己的成果且不忘失,这样的“双得”的好事,我怎么能不高兴呢?
; P. U" Y$ q3 W' A& r8 g1 M  “不亦乐乎”也是一样,必然有一件“好上加好”的事发生,才能使我要比一般高兴、还要高兴。可照一般解释,有一个朋友从远方来看我,我高兴就行了,为什么要加倍的高兴呢?文中孔子也没有给我们特别说明,这个朋友是位有什么特殊身份,或是与其有什么特殊交情的人。似乎这种解说,在行文语意上,有所欠缺,不太尽如人意。
/ o) \. H! m$ O& C  W+ u  我们再转回来,按照前面的解说,来顺一下文意:有一天我一开门,发现我的同事与好友,不约而同地从很远的外地来看我,这怎么能令我不高兴呢?是不是意思显然就顺畅多了。
7 m5 S+ ^2 I& D0 ^. R* h
9 Q2 ?/ v9 V# v. E2 b) c* p- |  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而”篇是“子曰”的,也就是孔子自己说的。那他说的话,应该是出自他个人经验或个人经历的总结。那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就孔子本人而言,是否还有特定所指呢?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定公五年,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可见,此即所谓的“有朋自远方来”。在这里,“朋”就是指的弟子。而文中只言及“远”,意指“远”处的人都慕名而来,更何况离的近的呢? 4 e5 X" u0 J; z0 Q% j

* ^& `2 Q# r' F" U; M2 w  大义:
/ l7 @! i* i4 V7 M- A4 t$ L# l) u' q% u1 P) j, Y" s
  与我有相同见解与志趣的人,都从远方来到我处,向我请教学习,我怎么能不高兴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上(三)
. R, J8 @" [9 a+ n  A- P1 S7 f6 d* Z* |" Z# d* t, Y6 y. m2 f
  原文:
7 F% C* ^7 r) X+ |
! c9 _- k& y+ Z# n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q4 C0 @: `' W- z- B
; W& x# y: K3 @: y8 w8 m  v. Q
  解说: % m8 B5 i6 ?! c9 Z! o  m" H

0 `% x9 Q3 n# X7 |# [  《论语》这句话理解的难点在“人不知”三字,故放到后面再讲。 2 m! P) r2 A, x  h' K
( `5 u8 s0 l( p
  “愠”,就是怒,也就是生气的意思。但此“愠”并非指大怒,按现在话说,就是心中略感不平而已。前面已经“喜悦”、“快乐”了,故在此就更不会生气了。 . ~& `2 Q4 f9 F% c+ v  ]/ ]
& Q$ e9 w% s4 o) ]# J
  “君子”,人成名而有德,被人敬称为“君”,而“子”为丈夫的通称,故合为“君子”。
  n7 Z+ V3 k) b* {
% R" j  ^8 ^+ _+ P  下面来解释“人不知”三字。 2 i$ o1 [+ p5 K1 I6 U, y
  “人”,指的是他人、别人。在这里,是说此话的孔子,指代自己以外的人。当然,也可广义理解为“所有的人”。 ( {1 ?8 E0 @# a2 {! @. w2 T0 ~6 o
  “不知”,就字面理解就是不知道、不了解的问题。但此处的“知”,可有两种义涵:一个就作知道、了解讲,另一个就是作知识讲。如果作为第一个义涵解释,那又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不了解什么呢?
6 [) Z+ h' n+ d- V
: G% F# y0 q2 L) d3 w0 a  古人过去作的学问,大都是“为己之学”,也就是说学习是为了自我充实与提高。那么,别人不了解我所学的内容和水平,也是很正常的;换言之,我学习自然是我自己知道,别人必然不知,就好像我自己吃饭,别人不会感觉饱一样,所以我不必为此生气。这是一种解说。 5 B% Q3 U( l* B
  另一种解说就是,别人所学的内容与水平,不如我的知见广博高深,我也不必为此生气。 7 {* e& S, E, y. |- u- d
  第三种解说,就是不论是谁,只要是人,总有熟练掌握和知晓精通的事情,也有不了解、不知道的事情,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所以不应该对自己“有所不知”,而感到忿忿不平。
4 O+ P& Q8 e9 N& a9 |+ V2 y# k# _- ?6 H; e6 O
  以上三种解说,与后面“不亦君子乎”,文意皆可衔接,所以说都讲得通。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不必计较。对于知识有欠缺,不如自己的人,不用求全求备于一人,也不用在意。对于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如果生气,那是一种嫉妒的心理;对于自己在某一方面强于别人,而为此瞧不起对方,这又是一种骄矜的心态,都不是君子之道。君子“不愠”,其实就是儒家所讲的“仁恕”之道。 ( F; T+ E3 r9 A
! a; ^7 K: K8 R4 O
  结合到孔子自身而言,对于向自己求教的人,不能心存高傲,这样才能“诲人不倦”。对于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不能心存毁忌,这样才能虚心的“三人行必有吾师”。就人各有短长而言,要正视这个现实,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这样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k+ @. _* r" A/ E: C3 f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作为孔子本人的行为及其所宣扬的思想,并不为当时的人们和社会所理解与接受。所以身处逆境的孔子,能够“悦”“乐”而“不愠”,克服身心的双重焦迫,保持泰然积极的心态,确为名副其实的“君子”。
% z( J8 m2 \! {; g3 s4 Z: f7 }, p& J5 ^9 V
  大义:
  _$ v5 G0 p1 b% p* l! V: B( ?6 A+ P+ w1 Q7 |! }
  作为人,总有优于别人,不如别人,或是不被人理解的时候,遇到这些情况,能够以宽厚谦和的‘仁恕之道’,而不骄不躁、坦然面对的人,难道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吗?”
7 m3 l% K6 f" ^+ o. p  O1 w! W  V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上(四) 1 ~6 k& W0 j' K/ N& U, R
+ H2 z) h* r  y
  
原文:
# _; H6 z2 }) ^' A
9 n( ^4 @3 s; G! j* B8 q# s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Q" Y" P: l& Q& T) e: j4 F

- M: g3 D, S$ d* n  解说: / s: u/ v+ k8 g  y( \

5 @# j2 b- N  ]9 u6 K1 j  “有子”,即指孔子的弟子有若。   B8 a7 u6 O2 `% `6 |9 X, V; L
  有若,字子有,鲁国人。他比孔子小三十三岁(一说四十三岁)。我们知道,“子”是对一个人的尊称,那么在《论语》中,为什么孔子的弟子有若,也享受了与他老师同等的待遇,而被尊称为“有子”呢? . S$ a" ^3 i2 f: i4 t
  孔子于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即公元前526年逝世,享年73岁。在孔子去世后,他的众多弟子因失去老师,便有一种无所适从之感。而当时的有若,无论在相貌上,还是在言行上,都与孔子生前十分相似,于是大家就像对待生前的孔子那样,来师从有若,故尊称有若为“有子”。
& ?1 x  T2 m/ Z8 X3 U  有一次外出,有若嘱咐弟子要带上雨具,果然后来天降大雨。弟子于是就问有若:“您是怎么知道今天会下雨呢?”有若回答说:“在《诗经》中不是说过,月亮如果毕星相重叠,必然会有大雨吗。我看昨天夜里,月亮与毕星相合,所以知道今天会下雨。”后来有一天夜里,月亮又与毕星相合,但第二天没有下雨。弟子们追问有若其中的原因,有若被问住了,默然而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弟子们就冲有若大声呵斥道:“老师这个位置不是你坐的。”有若从此就从师位上退避下来,但因此保留了“子”的称号。 0 }* g; r  \% C' E9 G' ?2 S
) G, B2 u& ^/ T* `
  “其为人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 ( x' D5 B" Z7 V3 p

- F$ ]) s/ B3 }5 n. z  “孝弟”,敬爱侍奉自己的父母称之为“孝”,敬爱侍奉自己的兄长称之为“弟”。而“弟”即通“悌”。 ' j) p- Z( J7 b0 Z6 E

1 \& t. q) x3 t# Y/ U  “上”,在此有二义:若从广义上讲,泛指地位、年资、学识等在我之上的人;若从狭义上讲,具指君王或统治者。
! K3 m2 B4 ~/ q5 d3 T+ q: J3 Z  而“犯上”在此处指的是“犯颜”,也就是说,不顾在我之上的人高兴不高兴、爱听不爱听,而直接给他提出意见或建议。
2 |5 o3 l; V9 @& ?
7 y# K, c2 s, x! D* D% @" W  “鲜”,就是“少”的意思。
9 I0 B2 D" k+ m9 l6 C& y  v) p8 y9 f( i; O& j) f& S
  而此句句读,一般通作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然实可句读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 b8 ]) H& c6 j2 f$ @& F# W) I; l4 O5 P
  “作乱”,即指做忤逆之事。 " ]5 ?* a+ e5 S( k5 i& h

1 Z0 M# V2 [( G0 h# \" ?6 ]  “未之有也”,是对前“鲜”而言,程度加深。“鲜”为少,但还有;而“未之有也”,即一点都没有。 $ @# d- ]; A9 T' y0 J! g* L
9 V& L: R/ ?3 F$ L  x
  大义:
( f, }* p' m7 q- m( g( f6 v  E/ d/ e3 z# z) y( V
  有子说:“作为一个人,如果他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敬爱自己的兄长,那么他的心必然是和顺愉悦的。这样的人,很少会无所顾忌的犯上;如果一个不好犯上的人,而说他会去干忤逆作乱的事情,更是没有可能的。
, b7 ?2 W# c  D% n) h, Z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上(五) 0 }% d! ?, I! Q0 s5 j$ Q

4 N: W; r) k+ ]7 z: ]+ l 
原文:
! D; O( L4 M5 [7 C0 a. d8 Y- g, |. K- L: N0 h# f# ^! P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d" G" ?# v2 S6 J+ v
1 n. V3 d; z% R3 k  解说:
. b/ J1 H& X: Z  U% \/ k+ B/ h: U3 `. d. k
  “君子”,前面已经解释过,就是指成名而有德的人。 ; V! p4 d* s$ I# I( m

2 n1 t! ?+ I2 R2 G( l3 f5 U  “务”,就是指十分专注、致力的从事某件事情。
+ I. b8 l8 c+ ?( U" }. ]$ Z5 |0 h2 `$ @5 s* D
  “本”,原指树根,后来引申为事物的根本基础。 $ t+ A' Q1 t% J8 A

9 ^% M, G* m) e4 l7 ^  H  “立”,原即指人之站立,后来引申为树立,进而有所成就。 ' ?; s- `$ ^. v; i

& h7 |; \% s4 B0 g) ~& r  “道”,本义就是指道路,古代注经亦本此义而引申为途径等意思,后来才逐渐将之抽象、玄化为一种类似于天地之间普遍规律的大道理。 3 g6 q- ]: k' D4 g
% @! G. O9 b' f( G
  “仁”,此处通“人”。
/ J# x0 S% M& M' d+ l  F& a. t( n9 g9 m6 }+ G* H, m2 Z
  “与”,表示疑问的感叹词。在此以显示一种谦虚的语气。
. e( O. U1 s. G( V& c3 N* L3 a9 `/ }. R+ K+ Y! X
  大义:
2 {: r; h, z5 A$ ]: j
* M9 r1 e. O" d" j9 {! D  君子应当致力于基础道德的树立,基础道德树立了,那未来的整个人生道路也就随之产生确立了。侍奉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所在。”
- I' A5 d, S& s8 x1 s. t9 n  小结: / v- S& c5 D+ \
/ M( X' o/ b- o$ j
  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就关于“其为仁之本与”中,“仁”之所以通为“人”的问题。理由有三: * \; s. N$ t; J6 l
  首先,古人经常将两字混用,如《论语·雍也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其中“井有仁焉”的“仁”字,指的就是“人”。
2 t' R0 Q, J1 z% }- D) D  其次,就是呼应前句“其为人也孝弟”,这样意思、文气较为贯通。
0 }5 |/ d$ R+ E' L0 P' c" E  再有,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如果把此处的“仁”字,就当作儒家所讲之“仁”来理解的话,就出现了后来对有子此话的非议。认为“仁”自蕴涵于人的心性之中,培养“仁”只需在心性中寻求,不必外求于父母、兄弟;进而又指出儒家强调的人的本性所具有的德行,即“仁义礼智”等,哪里有什么“孝弟”,故得出“孝弟非仁”的结论。从而对有子此段话的内容,产生质疑。 / }$ E/ h1 p) v0 h  [/ }1 d$ J
  然而产生这种种谬说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于不知“仁”“人”互通这一小小的技术性环节。孰不知儒家之道,本不脱离于人伦纲常而存在,《中庸》中就有“道不远人”的说法,这与有子“本立而道生”的旨趣都是一致的。 1 ], V$ a2 m1 L3 M; A/ l0 |/ Y4 L3 d
  另外,我在上一讲中说过,有若之所以被称为“子”,其中一个原因是其言行与孔子相近。古来多有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句,作为孔子之语。这从一个侧面,亦可看出有子之言似于孔子。
/ ]$ e) [2 n) ?6 R  Q. z- G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上(六) : E8 p: H. u( R& H6 x
7 I* V- w' i6 G- ?# o
  
原文:
8 X% q, P# c: Y5 L8 q% H/ W$ N2 y# i$ G( x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F7 C0 \, j9 W9 u) R/ d
" R3 x# F$ B: k0 M$ Z  解说: - Y' s: ~# Y, A/ f3 q
1 h6 ~+ t% a. X1 S& t
  “子曰”,即指此句话,为孔子所说。 9 V5 I% U% F. s4 P  Q3 A% C) |0 E

2 i( D* n8 T0 ]9 j1 |+ a  “巧”,是好的意思。“巧言”,即好的言语。而“巧”字本义,是指的工巧技艺。那么,“巧言”的另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指被修饰过的言语。当然,孔子在这句话里,并不是单单义指“巧言”本身,主要指的是说“巧言”的人。因此,“巧言”就是指的善于修饰自己言语的人。 % t7 W1 A+ B8 J# H. ]* o$ s- S
1 }+ w4 D# E6 ^, z; w0 k; e# f9 }% v7 |, R' N
  “令”,是善的意思。“善”除了“好”的意思外,还有“善于”的意思。“色”,指的是人的外貌、容颜、表情。在此是指说话人自己的外表。当然,在这里孔子也不仅是指好看的外表本身,而是指善于修饰自己外表的人。
  y' i' p2 U1 e8 R' X  M+ X% d" g! r( @8 }0 g/ c
  结合上面的解释,“巧言令色”指的就是善于修饰自己言语和外表的人。那么为什么要修饰自己的言语和外表呢?显然是要给外人听、给外人看的。为什么要经过加工之后再展示给外人,而不能直接表达呢?这其中肯定有某些隐性的内容,是不能够直接让外人知道的。而这些隐性的内容,可能是一些负面的不可告人之事,也可能是一些正面的难言之隐。 8 ^, v& ^- v& j- W7 u7 p9 \5 o

4 y* h* v5 z2 G* |. G0 z6 y  “鲜”,是少的意思。“矣”,是语气助词。“仁”,即指儒家所讲仁德。“鲜矣仁”,字面意思就是“很少是具有仁德的人”。因此,此处的“仁”,是指具有或具备仁德的人。故“鲜矣仁”一句,在有的版本中作“鲜矣有仁”。 ) s" i/ M& M3 J% Y; P7 A* K6 y
9 T2 W- p1 v8 S7 D! U
  《论语》此句的重点,就在“鲜矣仁”三字上。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善于修饰自己言辞和外表的人当中,很少有具备仁德的人。这是最为普遍和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当然也是不错的。 9 G5 \' V9 r1 [8 d# E
  如果进而仔细揣摩和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难道“巧言令色”的人都“不仁”吗?“鲜”是少的意思,但不是“一个没有”的意思。这个“少”在此有两重意思:若从群体划分的角度来讲,在“巧言令色”的人当中,除了大部分“不仁”的人群外,还是有一小部分“仁”人,也就是说“仁人”亦可“巧言令色”;若从个体角度来讲,一个“巧言令色”的人,他本性中并非一点“仁”的因素都不具备,只是“太少”而已。
. e8 |) Z- h! X  既然孔子都说“巧言令色”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不仁”的人。那么“不仁”之人,也就是“巧言令色”之人,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谓的“坏人”或是“恶人”了呢?那些行偷盗、奸淫等不法之事的人,连最基本的人格、人道都已经丧失,更谈不上基于“人道”而进一步提升的“仁”了。所以,孔子在此所讲的道理,或是批评的对象,还都是在“仁”这一较高的道德层面来说的,并不是以最低的善恶底线为标准的。 . A' M' G# {; ?' g
  再回顾前面“学而上”的内容,可以知道有两种“不仁之人”,一个是不守孝弟之人,一个是巧言令色之人。 " X% D. T4 p# W6 w, a& K+ L4 E
" D: O5 Y  x5 t. `
  大义: ' }. F6 s/ i$ L( Y& x: d

) v6 m+ E0 N& z+ m% Q7 ?& S/ q  孔子说:“善于修饰自己的言辞和外表,以取得别人对自己欣赏和信任的人,很少是道德高尚并且完备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上(七) 7 |1 x3 K+ d9 Z4 R& r
. f" `9 q: D9 H( A
  
原文: 5 f- ]+ S" j( U2 z  B

9 ?  _: t8 _- ^+ r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n5 U- ]3 H) a5 Q1 S
: M0 X# N* t7 X6 q  解说: 9 M  o" F/ U' p
  x9 s; i7 ], ~
  “曾子”,即孔子的弟子曾参。在《论语》中,能够称“子”的孔子弟子,除前面的有若外,就是曾参了。
/ ~7 n5 F9 K2 R- M+ Z8 W; b( A& V  曾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曾参十七岁就追随孔子学习,他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为四大圣贤之一,后被尊为“宗圣”。  
$ l' G) m% I2 b+ l6 L+ M    曾参是夏禹的后代,有意思的是,他和他父亲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父亲叫曾点,字皙,为孔子早期的学生之一,与子路、冉有等同时。曾点属于狂人一类,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去世时,他不但不表示哀悼,反而靠着门唱歌。有一次,孔子问曾点:“你心中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子?”他说:“能在晚春的季节里,穿着春装,约几个好友及小孩子出游,共同在河水里嬉戏,在春风中漫步,再一路唱着歌走回来,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孔子对曾点的表述,十分赞同,曾说:“吾与点同欤!” 8 g. h1 P8 ]# n/ _  w" d

) K4 Q, x$ }5 ~5 J  j  “吾”,即曾子的自称。 2 C- J) C3 T' q( @3 ?9 }3 V' a5 [
  “日”,每天。 , {# A) d- E" ^2 |+ A- q
  “省”,自察,反省。 ; N$ O+ w! ^6 n# }9 z
  “吾身”,这里不是单指“我的身体”,而主要强调的是“自身”的意思。也就是指自身的言行、品德等。 8 N% E: U4 `: S) C. w
  
下面,着重讲一下“三”。“三”在这里,并不是具体“三次”的意思。若从《易经》的爻来说,阳为一长横,阴为两短横,故合阴阳即为“三”。所以,中国古来对数字的概念,以“一”为起始,“十”为终结,而成就于“三”。因此,“三”在这里是泛指多次,“三省”就是多次反省自察的意思,并不是指每天就三次。《论语》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三人行必有吾师”,也不是非得就三个人。 $ s1 D) W$ P& a# ?2 e/ V  q( \

0 W' F& U2 U, d3 G8 _! Z  “人”,指他人。 6 ?, B# l4 c, t: T" X5 L
  “谋”,指策划、营求。
) k4 a) s; F4 l8 [$ k2 [' i  “忠”,指尽心竭力。
. S, y  C6 ?! u+ i  Z: U; P: m% t9 \( x" k, \; ?" a
  “朋友”,在前面“学而上(二)”中讲过,同门曰朋,同志曰友7 L; r) m$ v" ]
  “交”,指结交、交往。
6 O9 X& @% N+ f  “信”,本义指言语真实,后引申为相信、信任。 ( D! A  i; J3 E; X/ g

& i8 R6 C  l+ \9 y# d  在曾子所讲三件事的前两件,很明显讲的是“忠”和“信”的问题。从“忠”与“信”的形声造字结构就能看出,“忠”以心忠,“信”以言信。故在有的版本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句作“与朋友交,言而不信乎”。 ' E7 ^( Q- P( b1 p7 y% y* A

8 m% n( c4 r8 n7 f. Q  “传”,这里是传达、传播、传授的意思。曾子所传的是什么呢?就是他从孔子那里所学的知识和作人处事的道理,而其中以孝道为主。有的版本将“传”作“专”,乃是强调曾子学有所专,而以其专学传于他人。所谓专学,即指曾子对《孝经》学有所专。孔子为曾子讲说孝道而有《孝经》,后来曾子就以孝道传于天下。
* }+ u6 ]3 U+ Z8 Q0 x  “习”,在前面“学而上(一)”中讲过,这里是学习、练习的意思。
& i2 m& O# L/ [" D9 x  “传不习乎”,就是说我传授给别人的知识经验,或是作人的道理,如果连我自己都没有亲自去实践体验,或是都没有作到,还有什么资格去教授给别人呢?岂不是要误人子弟吗?之所以将“传不习乎”放在第三位,显然在曾子看来,“传而不习”的社会危害性,比“不忠”、“不信”还要大得多。一个“传而不习”、“误人子弟”的人的道德,也要比“不忠”、“不信”的人败坏得多。 . \  q$ U, C0 v2 n

' P' m; j5 D2 r: [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曾子列出了他认为自己每天必要反省自察的有三件事情。而我们普通人难道每天需要自省的事情也只有三件吗?我在前面讲了,“三”是泛指多。贤哲的曾子仍“日三省吾身”,更何况作为平常人的我们,恐怕我们每天需要反省自察的事,就远远不止“三件”了。
6 }$ C( V: G$ C2 @9 u4 d# q
# G, k' E4 ]/ t: y  大义: ( ~( s4 G9 `" t: s" ]5 ~* ]' j+ X
1 F" S# o+ L& I2 D1 G; c9 T! _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的作自我反省和自察:我在为他人谋划时,是否竭尽心力了?我在同朋友的交往中,是否以诚相待了?我在给他人传道授业时,是否自己已经对知识真正掌握了?”
- k$ E  E- m5 b4 j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上(八)
$ |9 F- S! W  R* H0 U' p# c% Q) Z% y7 B# F  g
  
原文: 4 @+ n6 P! z7 d, I$ H
8 Q3 v" Z& G2 g, H9 E, _* ~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0 \+ P4 N" x# j* |& L! M" A

' |3 W$ z9 M5 a( ]# ?  解说: * E( _$ k- K- ~: R  e. U: b
2 O0 [: E1 {2 |+ w+ V5 m) x! X) I3 _
  “道”,这里是“治理”的意思,故有的版本作“导”字。 $ m* G$ s& c. e( Y+ O; r- |
  “乘”,指的是车马。古时以一车四马为“一乘”。 ; B0 U2 N' o5 D3 T: c  [
  “千乘之国”,就是能够拥有一千乘车马的国家。 ; j& _8 M( q$ P8 G& v8 D
  那么,到底“千乘之国”有多大呢?对此自古以来就多有争论。难以达成一致的关键,说到底就是一个换算的问题。 0 R8 M! K8 w1 R3 D1 k: \+ @
  对于“千乘之国”,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即是虚指,也就是说“千乘”,并不是具体指的“一千辆车,四千匹马”。如同说“千军万马”一样,就是形容很多的意思。“千乘之国”,就是指拥有很多车马的国家。   B/ K. A& C+ i: J
  另一种理解即具指,就是指的一千乘车马。以“车马的数量”来换算“国家的面积”,就成了一个历代儒士不得不面对的一道“数学难题”了。他们各自求证诸多典籍,也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 m: C8 @& h, _% C3 d  {  在我看来,要想得出正确答案,关键在于求证的典籍是否可靠。如果想从《司马法》或是《周礼》中寻求答案,结果必然会出现偏差。因为《司马法》成书于战国时期,而《周礼》本身就是伪书。 5 E: D, X; j& M! A
  最为可靠的方法,就是以同时期,或是比同时期略晚的资料为依据,进行换算。插一句说明,此次在新浪讲《论语》,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少引经据典,怕大家对于这种考证文字,没有耐心看。但今天没有办法避免,只好请广大网友多多包涵。 0 a1 f0 q  Z- x7 u
  那么,什么资料最接近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呢?当然最好还是从《论语》本身来找答案。 + y; E1 d' A' |! W7 V9 u' y3 d0 f

7 g/ f2 J$ i3 t( }  《论语·先进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J6 w6 k2 l) |
1 d) A. B" a9 a6 G7 }  对于这段《论语》,我在以后会详细讲解的。在这里,先就讨论的问题,择要解释一下。当子路说自己治理一个“千乘之国”没有问题后,冉求为了谦让于子路,便说自己能够治理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是五六十里”的地方就可以了。 0 Y4 G- T; r, N; l) k
  在这里就出现了“车马”与“方圆”两个度量标准,从两个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千乘之国”的面积要大于“方圆六七十里”。而子路又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又出现了“大国”的概念。那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与“大国”之间到底又有什么关系呢? 1 |# L+ \8 U+ T

% f- `" U: P! D3 Q0 c  《孟子》卷十〈万章章句〉下:“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 C+ L9 l9 r( |5 A2 X6 E% B1 D6 R) h5 y+ X: Z3 q0 {& V0 B+ Z) F' S
  孟子上面这段话,提供给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天子地方千里,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结合上面的疑问,我们就知道冉求所谓“六七十”指的就是“次国”,“五六十”指的就是“小国”。而比“次国”、“小国”大的,就是“大国”,也就是子路所讲的“千乘之国,摄乎大国”。 9 C+ H1 B  d6 o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千乘之国”即方圆“百里”之国。而根据孟子所说“公侯皆方百里”,可知“千乘之国”为“诸侯”之国。
3 j/ r2 f% N1 w4 O9 Y; b- ^' [* Z1 }2 g6 U, e- q: `2 L3 [, o
  难点讲完了,下面的意思就比较明确了。 # Y. B. ^8 R, ]# m# l

: k) a6 `( Q4 g9 H+ Z2 ?0 ~  “敬”,指严肃、认真的态度。 / p0 d# n+ c# t* C" g- U
  “事”,指职责、工作。
8 @" \% o) m0 G8 A  Q  “敬事”,在这里就是指处理国家政务。 ! m  w( U$ R0 c+ _# c2 k
  “信”,指诚信、有信用。在这里是指“取信于民”。 3 k5 w- [/ X5 q# o
- s: D; Q8 u! f+ M5 [
  “节”,指节约。 ) E9 i- l/ I* {
  “用”,指开销、费用。 ' y( U+ \% m5 R* G
  “爱人”,就是“爱民”的意思。
' C& @0 ^# F. E) J+ F! \' P& A9 D# u: m7 L1 B7 l' j; o+ V3 N' k
  “使民”,就是指调动百姓为国家建设做事、劳动。
4 p- u8 `7 G8 z* v  “时”,指“适时”,也就是适当的安排时间。在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国家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将其调配好,然后再调动人民来做。比如秋天要以收获粮食为主,农闲时则可以安排修路、盖房,在汛期之前可以布置修河筑堤等。另一方面,不能一年到头让人民劳动,不给他们缓冲、休整的时间,这样“劳民”过重也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3 M. y& U5 \0 x! O( v8 k
0 z6 M4 y7 {* c  z% ?4 q  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论语》,孔子是对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而言的。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一个成功的大国君主,必须处理好政务、财政、人民这三个问题。所以我们不能抛开“上对下”的定位,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论语》。比如“敬事而信”,就是对工作诚信负责;“节用而爱人”,就是勤俭节约并且关爱周围的人等。如果这样,“使民以时”也就不好理解了。
+ K3 i4 K$ G% N  既然这里讲的是“为君之道”,回到开头,也就好理解为什么同样是治理的意思,孔子在这里用“道”,而不用“治”了。因为“治”仅强调了治理的技术层面,而“道”除了技术层面外,还蕴涵了以“仁义”治天下的道德层面,或是上层意识形态管理的层面。
7 F3 C' U' c9 A3 I4 h% P4 m3 S
& h; `' m# H! r  大义:
: X* m- @4 `( o! U9 C* V% r/ \# W: U1 e1 h) x
  孔子说:“要想治理好一个方圆百里的千乘之国,必须勤于政务并且取信于民,节约不必要的财政开支并且关心国民的生活状况,要让国民适时的劳逸结合的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来。”
, S: e6 Y2 H5 x; N7 ~4 g" t/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0 18:27 , Processed in 0.0492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