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辰年丙子月乙丑日,“小寒临近风更寒,冰封万物待春还”在小寒将至寒风瑟瑟的午后,吴耀持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负责人、国家级及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氏针灸"第五代弟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副主任张峻峰副教授不辞辛劳拨冗莅临陆瘦燕针灸传承研究中心奉贤分中心-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陆氏针灸门诊教学指导,结合临床实际病例,为基层中医师们进行现场教学。现分享一则案例如下:9 z8 ^# b* {3 F1 P) X
患者,薛某,女,48岁
- D' q% @* N4 E: i1 W3 G+ u6 i* [7 \【主诉】:左手麻木不适1月余
( O' B) n0 O# g$ O, o-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手麻木,左手桡侧4个手指麻木较甚,夜间加重,无明显活动受限,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行肌电图检查提示双侧腕部正中神经部分损害电生理表现,左侧为甚,经当地医院针灸治疗后稍好转。今为求针灸专家进一步诊治,故来就诊。( t2 a4 H1 i' ]
【四诊合参】神清,精神可,左手疼痛不明显,肌力可,病理征(-),二便可。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 M% F* U% \& ]【中医诊断】:经筋病(气血痹阻证)% j% L) \8 G! C, s
【西医诊断】:腕管综合征6 ~) [4 y1 Q5 \, t) p
【治则】:活血行气,舒筋通络# I3 v: i; h$ k; y6 h5 ]
【处方】:
- L* x/ B5 @. e+ B1.针刺:大陵,劳宫,内关,间使,曲泽,合谷,二间,三间,四缝,阿是穴,其中陵,劳宫,内关以温针灸方法,余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 f8 ?0 ?* A4 h4 @% ]( c* G0 @$ n: F
2.热敷包外敷用药:怀牛膝15g、透骨草10g、鸡血藤15g、伸筋草10g、络石藤10g、延胡索10g、当归6g、生地6g、制川草乌10g等。
0 q" B2 Y: k" T4 p【注意事项】:避免长期过度劳累,特别是提举重物等高强度活动;保持手部温暖,保持手腕处于中立位,避免过度弯曲或伸展;定期停下来伸展手指、手腕和手臂,以减轻疲劳和压迫‌;养成劳作后用温水洗手的习惯,不宜用冷水,并适时活动手腕,进行自行按摩‌。‌
2 T2 J8 Q) H9 {& I【按语】:
* v$ w. |1 p6 u) V7 e! B腕管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之一,见于各种原因造成腕管内压力升高进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感觉及运动异常。早期以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疼痛为主要症状,夜间痛甚;晚期则可出现大鱼际肌肉萎缩以及肌肉无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4 P, y- d5 K; L) k, Y
该病属于中医学 “痹证、伤筋”范畴,因其症状以手指麻木疼痛为主,也可称为手痹。张教授认为此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劳倦过度、跌扑损伤等外因内因共同所致。病变初期多为邪实,素体虚弱,外邪侵袭,风寒湿邪痹阻筋脉,或者劳倦过度、跌扑损伤,气血运行失度,血溢脉外,致使腕部经络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初期见腕部疼痛,指端麻木;若初期失治或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久病入络,气血不足,筋络不得濡养,不荣则痛,属虚实夹杂,故后期疼痛多不明显,以局部感觉障碍、肌肉萎弱无力为主。7 x4 h5 V/ X2 Y) n5 h5 g5 Z( x
本次治疗张教授以内关、大陵为主穴,是采用局部取穴法,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出自于《灵枢·经脉》,《针灸大成》云:内关“主手中风热,支满肘挛”。大陵穴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为手厥阴心包经穴,《针灸甲乙经》载: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内关、大陵二穴位于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间使,合谷、劳宫皆位于腕管周围,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经络辨证选穴,诸穴合用能缓解挛缩,疏通局部经脉,活血通络,减轻腕管内压过高所致正中神经受压。《备急千金要方·明堂仰侧》中记载“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 针以开导之, 灸以温暖之”, 间使穴温针灸及针刺大陵穴可激活局部生理活性物质, 引起局部血管扩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使软组织的修复。本次治疗方式上同时也运用到了中医艾及灸热奄包借其温热效应以及药物的药理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张教授在此次教学门诊中,以大陵、间使穴为例,谈到了十三鬼针的应用,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特定穴在临床治疗中的独特价值与精妙之处,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特定穴的理解与记忆,更启发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善于运用特定穴,根据病症的阴阳属性,精准选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张老师的讲解既富有理论深度,又紧贴临床实际,让我们受益匪浅,深受启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