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 s! K& H6 n% `8 p2 K+ W
# c; u7 f' G, Z2 ?- b李长茂著《秘验奇珍》由秘方、验方、单方、专方四部分组成。书后附有笔者的论著标题索引。“秘”乃集祖传、师授几代相传有疗效而未经传世之秘方。“验”系本人长期实践屡试屡验的验方。言其“奇”,其意有二:一指单味或单数中草药成方名单方,古称奇方;二指所选单方多数经笔者临床验证疗效奇物。言其“珍”、珍贵也。书中秘方、验方、单方、专方皆浸透着几代人的辛勤实践,“汰劣存优”堪称智慧之珍品。书中介绍大小方400余则,。皆有根有据,有理有例,尤其验方和专方部分,有症有病,有古有今,中西渗透,见解新颖,是一本知识性、专业性、实用性相结合,立足临床,着眼疗效的专著。 ! J0 d9 x- ~" v- h+ n2 J' t
【作者简介】1 ~- a7 J0 y$ `( n3 Y. s; J& Y
李长茂(1927-),山西吕梁。两代国医传人,1962年中国中医学院医本科毕业生。此后一直在军医大学中医学科从事一教一研工作。曾任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多年,兼任重庆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多年。离休后受聘于重庆市中医专家门诊部工作多年。扩展了临床接触面,充实了早已形成的咳喘病、胃肠病、肾脏病及小儿癫痫等专长,尤其“癫狂痫专科”影响深远。本人经西医药学基础培训和中西医结合病房深造,为中西汇通奠定了基础。曾在国内医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首著《秘验奇珍》一书是作者临床经验的精华;是耋耋遗卷济世之作。5 n! F' P9 Q; ~0 \5 Z2 q
0 E% r. C3 L' \* y* m# r+ u
第一章 秘方0 x3 ~1 v# d# z6 Q) m
一、百部醋——杀晓虫疗肛痒) |, O7 B6 w/ G* @
二、胆百部——治百日咳奇效" R9 Q0 P6 w: x9 g
三、杏萎部——肺痨咳嗽颇效2 M+ o. J- @2 c3 {: v
四、麻果散——缓解哮喘速效
. f# T3 o7 z7 L8 R/ y6 ^6 [五、猪肚香——外包秃疮神效" u0 e6 H* ^% s3 D, Z
六、白面面——外擦臁疮秘验" V, J. K0 I; u
七、止痉散——制止抽搐快速
9 H* m0 c& L" I4 f. {八、芝麻油——诱虫出洞真灵
9 k+ r7 \ R6 C$ I* k& l7 y九、四味饮——治鼻根红真灵
, r* ~# u v) T) q' J十、鸦耳丸——治“搐麻病”便验. u" a5 W% |4 y6 V, Y0 C# \# J
十一、雪口散——治白口疮灵验
% P1 t3 S( p2 Z十二、祖传疳疾散——婴儿疳疾克星
1 e& M* D# ?! S0 [十三、吃鸡蛋、晒太阳——婴儿“变蒸”效解0 x' \1 |: v% e# V
十四、健儿散——助消化壮儿体
+ d6 i3 L, i, f. R十五、尿脬煎——儿童尿炕可医& R4 g, `" M# u
十六、肚痛散——胃痛腹痛均效+ D+ q1 j/ W3 ?+ e. f2 f5 j* y
十七、佛手定痛散——各类“痛经”皆效; p4 O* }1 v. N; i
十八、欢冠散——治疗白带屡验
- m5 e8 e+ J' W' b* V i十九、安胎饮——防治流产卓效; s0 m- ^2 [ W0 ^, C5 t5 ~( t, `
二十、保产无忧散、大剂独参汤——保胎顺产经验
' ^# k5 {# G8 `3 W9 c, k第二章 验方
1 b: M& r$ K* p+ ]* i$ H一、诸种头痛——川芎茶调散(宋·《和剂局方》)的效用2 J9 A$ v. u' T" i D/ M6 u- w
二、顽固性咳嗽——治咳验方(自拟方)的效用* L0 R& P3 @9 T. j4 v ^
三、胃炎牙痛——清胃散(《兰室秘藏方》)加味的效用9 S8 z4 j$ ^1 ~$ U
四、回喉肿痛——玄参解毒汤(《外科正宗》)的效用
/ z- f' ^; y! b) w" p1 z8 l五、目赤肿痛——白蒺藜散(《笔花医镜》)的效用 h0 a! n* j9 k! ~+ e8 B. X
六、心神失常——桂枝甘麦龙牡汤(《自组方》)的效用
1 n( _; o) V5 K$ B2 D! V8 _8 _七、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伤寒论》)的效用
/ f3 \& F3 v7 g$ V' k& m八、慢性腹泻——河间诃子散(金·刘河间方)的效用) k: X* b4 L. q1 K6 N
九、健脾消食——四仙汤加味(祖传秘方)的效用7 u$ A$ a `+ J% A6 T* o: }& S
十、有病无病——防风通圣丸(《宣明论方》)的效用$ x0 d# I2 c! l0 e- {* \+ U9 | v
十一、瘀血停滞——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的效用) y& t; D, \* N/ B3 k
……
: C" a$ R- \6 l4 k! E6 c第三章 单方" U2 J. C1 Z: }/ R u3 z0 K7 h! D
第四章 专方8 q2 e0 g# g2 D. C8 f( x/ \4 T
附 笔者论著标题索引
% A3 v3 E6 w8 E' J: _9 r4 H4 N* l % Z2 z) N( X. ?/ ^3 T! f
5 a* V# I) H u5 T7 |6 t
9 l* Y: F3 ]; f4 {佛手定痛散——各类“痛经”皆效
/ P2 R# c3 s; B! Y作者:李长茂 来源:《秘验奇珍》
~. y: U& ^! Z; {* M* k(一)定义; E, B9 x1 m+ r& ~: b& c
经:指妇女特有的月经。痛经:指少女初潮阶段和婚后生育前一段,每于月经来潮前、或月经期、或月经后所出现的下腹部疼痛症状,称为“痛经”。不包括因妇科各种疾病引起的下腹痛。
( ^) F/ |3 }3 o5 z: J) V1 ]0 ^(二)方源
& m# a' a( X1 A3 V山西省临县名医薛逢德先师传授。
1 U' }4 u6 L9 G" S |8 y(三)组成3 ~5 _5 w6 S: ^# Q5 @1 y
当归9g,川芎9g,炒白芍20g,生草6g,制香附15g,醋元胡15g。
4 k5 D+ w$ g. b; W: h) J/ ?(四)用法
# R* P6 ]' k# [任一痛经病人,月经临潮前煎1贴,加水浸泡,煎者两次混合,分两次服下,痛必能缓。连服2~3贴,痛经即解。为防止下月重复痛经,可于经前5~7天即煎服本方,直至月经来潮不痛为止。若还痛则应就诊更方。! S b: |% p% Y m
(五)方义
6 w, l+ x$ S& G) F' G9 _8 f4 K当归:和血调经为血证的要药。川芎:能行血中之气滞。二药相合为末称为佛手散,具有和血行滞,为治疗痛经之主药。合以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为缓解腹痛的重要方药。制香附:长于疏肝理气止痛,善于疏解妇女多见的隐曲气郁之症。醋制元胡:活血理气止痛,尤对痛经腹痛有疏通散瘀止痛的作用,有立竿见影之效。六药合用,适应谱宽,缓痛力强,堪称良方。% X' X R7 I2 L8 [3 U9 i
[按语]
* w5 D0 B0 n+ D1 ~2 Q5 k9 c1、适应证探讨:师传治痛经秘方,本人临床应用甚多。虽未作系统的疗效观察,但总的印象是;痛经缓解率高,且对胃脘病、腹痛、胁痛及手足拘挛等症均有良好的作用。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适应范围更广,疗效更高。
' h" o; q' r% X. G. } w% N/ T% }2、剖析方法,可分为三对药:当归——川芎名归芎汤,古名“佛手散”,为妇女病常用对药,有祛瘀生新,药到病除之效;芍药——甘草。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名“芍药甘草汤”,以善解平滑肌痉挛而止痛著名;元胡——香附:常相伍用,起调经止痛作用。分言之,香附长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延胡索(元胡)善于活血止痛。二药合用,即可取效,辅助归芎则调经止痛之力更强。又合芍甘汤,子宫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得以解痉止痛。此方精巧、高效,远及妇科以外的病症。目前,中、西医药学专家更专注延胡索有效成分的分离。目前已分离出近20种生物碱,尤其以延期限索乙素、丑素的止痛和镇痛作用较强,令中外瞩目。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