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赫日当中--大唐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0: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77)  W( Q+ B) q! G9 B2 L0 d) l
  9 [3 Z+ Q! n) c6 P) |7 Y, X
  三、打开西域的大门
4 n* T. Y4 L8 U  
: a6 g/ z8 C! D2 n$ q# V/ H4 O* I$ B; |  自从西域的高昌国与焉耆国为了重修大碛路一事翻脸之后,高昌国便时不时去打击焉耆国。到了贞观十二年(638年)时,高昌国又伙同西突厥的处月部落与处密部落,对焉耆国发动战争,攻占了焉耆国的五座城堡,烧毁城内的房到,掳掠了一千五百人。由于高昌国的破坏,大碛路一直未能得以复通,所以西域诸国使者、商人前往唐帝国时,仍然必须要经由高昌国。
3 C5 }, Q) ^) E2 P  高昌国王麹文泰是西域诸国中最早到唐帝国朝见唐太宗的国王,这倒不是因为他对大唐的忠诚,而是为了垄断西域与大唐的商业贸易。随着西域各国使者前往大唐朝贡的人数的增多,这对高昌国的利益又是一大损害,所以麹文泰多次阻挠西域诸国使者通过高昌国。/ N5 P- K- O/ I3 X
  这些事情已经令唐王朝十分恼怒了,没想到高昌国自恃有西突厥的撑腰,打起了伊吾的主意。伊吾与高昌相接壤,位于其东部,在北突厥灭亡之后,伊吾城主便献七城归附唐王朝。贞观十三年(639年),高昌国王麹文泰联合西突厥的军队,共同侵入伊吾。
( j- m3 G( {, j6 C$ N& t: b  唐朝的使者抵达高昌时,麹文泰对唐朝使者说:“‘鹰飞于天,雉伏于蒿,猫游于堂,鼠噍于穴。各家有各家的地盘,我们是可以自力更生的。”而他派使者到薛延陀国时,对薛延陀的真珠可汗说:“你既是可汗,与天子平起平坐,又何必要下唐朝使臣下拜呢?”当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麹文泰有独立自主的国家观念,不过从他联合西突厥打击焉耆与伊吾来看,此人实际还是奉行区域霸权主义。
- |7 E* O( e: U1 x% }  - @) v" P. f5 X# r: p' |
  唐太宗李世民忍无可忍,下诏严厉谴责麹文泰,同时要求麹文泰让高昌国的权臣阿史那矩出使长安城,准备商议解决方案。阿史那矩是突厥人,估计高昌国联合西突厥打击其周围国家的政策,便是这位阿史那矩的主意,所以麹文泰拒绝派遣阿史那矩,而是改派长史麹雍出使唐王朝。' x0 y- U' P4 k* e1 T* A
  麹雍到达长安后,唐太宗召见他,并且批评高昌国侵略伊吾、阻挠诸国使臣入唐、没有属国的礼节、挑拔唐与薛延陀国的关系等等,最后,唐太宗以严厉的口气威胁道:“为恶不诛,善何以劝!明年当发兵击汝。”态度非常的强硬。
) F, V9 @: V* l. B6 P: ?  此时薛延陀国尚未与大唐交恶,真珠可汗听到此事后,赶紧出来表明态度,虽然高昌国从中离间,但是薛延陀国仍然奉大唐为宗主国,真珠可汗派使者通告唐太宗:“我国受大唐恩惠很多,无以为报,请允许我发兵作为前锋,进击高昌国。”
  ~; }/ D% G# w5 S" B  这年(639年)年末,唐太宗再下一道诏书,给麹文泰详细分析了与大唐帝国对抗的后果,希望麹文泰能够悔过,放弃与大唐对抗的立场,并且前往长安城。麹文泰拒绝了,他在高昌国高筑城墙,深挖壕沟,准备螳臂挡车。
9 M/ s5 @' g% R3 K( f4 B  8 g5 e/ @$ [+ x' i4 E
  唐太宗之所以要对高昌诉诸武力,最重要的原因,乃是高昌在大唐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段,为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唐帝国已经消灭了来自祁连山以西的吐谷浑的威胁;出了河西走廊,便是高昌地界。高昌便是汉代的车师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成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汉军与匈奴为争夺车师,反复争夺,前后计有六次战争,后汉时代,这个地方同样是反复争夺之地,耿恭守疏勒城,亦在此地。所以高昌是进入西域的门户,是大唐与西方贸易的重要节点,是不可不争之地。
3 ]% b: J; ~- v7 o9 H6 T  为什么高昌国以弹丸之地,敢于螳臂挡车呢?麹文泰有自己的分析。
2 g, v5 l- A8 S' u! A  首先,高昌距离长安距离遥远,而且沿途要经过沙漠与戈壁地带,行军十分困难。固然,唐军在河西走廊一带有驻军,但是麹文泰前些年入朝时,经过河西走廊时,发现经过隋末战争以及吐谷浑多次袭扰破坏,河西走廊一带的城廓都十分萧条,守军也少,远不及隋朝时的规模,因此麹文泰判断唐军如要大举出兵,兵力必将出自遥远的关中。唐军如果出兵在三万人以上,那么势必在粮草转运上会出现极大的困难,如果兵力在三万人以下,麹文泰自信可以击败唐军的进攻。因为这些年来,高昌大力修筑坚固的城墙,加强防御的力量,只要可以固守城池二十日,那么唐军的粮草必将耗尽,到时不可战而胜了。
0 j; @* i& c# I* \# O3 m  其次,麹文泰手中还有一张王牌,便是西突厥的援助。高昌与西突厥建立战略同盟关系,一旦任何一方有急,另一方必须要出兵相助。这样一来,更加大大增强麹文泰战胜唐军的决心。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0: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78)
+ Y- p. _$ F6 c* n% @3 T  8 U2 @5 u3 _: i4 n
  唐太宗决心对高昌发动军事打击。贞观九年(639年)十二月,在吐谷浑战争在表现卓越的侯君集被任命为交河行军大总管,薛万均被任命为副总管,辖下的将领还包括赵元楷、阿史那社尔等人。次年(640年),远征军踏上了通往高昌的路途。2 P/ B! E3 g7 Z% u& G# V
  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给唐军的行军带来不少困难,但是经历过吐谷浑万里转战的侯君集、薛万均等人并没那么容易被难倒。看来唐军的后勤补给能力与吃苦耐劳的本领,远远出乎麹文泰的意料。唐军进军神速,穿越高昌南部的沙漠地带,进入到高昌境内。
) P; ]" U  ~8 A2 L+ ]9 `; C  这下麹文泰一下子失去信心了。很显然他也是对历史不了解的国王,早在数百年前的大汉帝国便可自由出入此地,何况是现在的大唐帝国呢?麹文泰陷入深深的忧惧之中,惶惶不可终日,竟然一病不起,唐军还未兵临城下,便去世了。
' J6 j/ R( v6 l1 Z1 y: Q  值得一提的是,麹文泰是个崇尚佛法之人,在玄奘西行过程中,对玄奘大师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所以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麹文泰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  n4 k( n# N4 e) G4 A8 ?
  " s/ x; e$ p$ p3 z! C3 O
  麹文泰死后,其子麹智盛继位。因为国君新丧,高昌国的各地的官员都前往都城高昌城参加丧礼。唐军此时兵抵柳谷,诸位将领对统帅侯君集建议说:“现在我们突袭高昌城,便可将高昌重要人物都一网打尽。”
% u' ^; x* q% R+ W' W% |* v  侯君集摇摇头道:“不可以这么做。皇帝正是因为高昌国不守礼义,故而令我前往讨伐。如今在高昌国王的陵墓之前发动袭击,这不是吊民伐罪的正义之师。”于是下令大军调转方向,不向高昌城进军,转而进攻高昌国的另一座城池田城。; o7 G9 H2 {, f8 I$ H$ Q
  到了田城城下之后,侯君集劝城内守军投降,但守军拒不投降,侯君集便下令发动强攻。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虽然田城守军作战也非常勇敢,但是城池仍然在半天的时间内被唐军攻克,城内七千余人都被唐军俘虏。! p! N; I/ \, y9 k3 {- _) y$ q
  等到高昌城内为麹文泰举行的国丧结束之后,侯君集开始调兵遣将,进击高昌城。中郎将辛獠儿率部担任先锋,在城外与高昌守军相遇,经过一番血战,高昌军队抵挡不住,退入城内。) @  B' x2 |+ w7 n
  
. L) I' Y( B1 s+ t$ c/ S' e: n  新任高昌王麹智盛写了一封信给侯君集,信中道:“先王麹文泰得罪唐朝天子,现在上天已经惩罚他了。我继承王位时间尚短,不应承担此责任,阁下还是发慈悲之心,勿加罪于我。”侯君集给麹智盛回复一封信,其中写道:“阁下倘若诚心悔过,当自缚前来我大军营前投降。” 麹智盛不干。
" x) t( z# x! w/ u  在此之前,为了备战,高昌城的防御工事大大增强,包括对高昌城墙加高加厚加固,在城外挖壕沟。但是这些防御工事,实在不足以抵挡唐军的进攻。唐太宗预计在高昌之役将是一场攻坚战,所以在侯君集远征军中,配备了善于制造攻城器械的工程师,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姜行本。! Q  i% A6 ~3 q; o+ U" j
  姜行本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是唐初首屈一指的建筑工程师与武器制造专家。他曾经主持修筑了九成宫、洛阳宫,被任为为将作大匠。在高昌战役发起前,唐太宗命他先于大军抵达伊州(即伊吾,在高昌东),负责制造大量的攻城器械,包括云梯、撞车、抛石机、巢车等先进的改进型武器。高昌之所以被顺利攻破,实得力于姜行本的这些武器。战后,唐太宗曾下诏表彰姜行本在此役中的杰出贡献,全文如下:“攻战之重,器械为先,将士属心,待以制敌。卿星言就路,躬事修营,干戈才动,梯冲暂临。三军勇士,因斯树绩;万里逋寇,用是克平。方之前古,岂足相况!”
/ H! n* R& q# Z  我们来看看侯君集是如何利用这些先进武器击破坚固的高昌城。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0: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79)
7 s1 a: @& S; L6 y; m  " F$ o. c7 z" s* E% E: r5 h
  首先是要对付高昌城外巨大的壕沟,这个并不难。唐帝国的城池,一般有一道护城河,但是对于西域国家,由于干旱缺水,要在壕沟内注水成为护城河并不容易,所以高昌城外的壕沟,其实只是阻滞性的防御设施,这根本没有办法阻挡唐朝大军的进攻。侯君集命士兵砍伐树木,充填壕沟,再填上土,这第一道防线便失去意义。
* S2 z  H5 e% X4 _3 [; g- `  唐军越过壕沟之后,开始对高昌城进攻猛攻。  s9 b% `$ v9 {/ U8 e- R
  由姜行本设计的改进性投石机在此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人们很早便知道以杠杆原理来制造投石机,投石机的发明历史相当悠久,估计周代时便出现了,后来逐渐成为攻坚战中的一种重型远程武器。
# ~2 @6 r7 l$ E' q  虽然投石机投入战场的时间很久,但长期以来,投石机的动力是采用人力,即在杠杆一方设置许多线索,称为炮索,在投入使用时,由壮勇之士各执一炮索,一起用兵猛拉,以瞬间的爆发力将杠杆另一端的巨石抛出。投石机威力的大小,射程的远近,除了跟投石机的规模大小有关之外,还以炮索的数量关系密切,炮索数量越多,其动力就越大。对于一个优秀的武器专家,还要考虑到炮索的位置,杠杆两端长度的最佳比例等等,虽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姜行本改造武器的细节,但是从唐太宗对他的高度评价中,可以得知他所改进的武器,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武器制造中的最高水平。( L3 ~8 A7 A$ u, U
  大型的投石机的炮索多,可以由二百名壮士拉,因而射程很远,不过由于众力拉扯时,力道之大小很难统一,所以这种投石机有一个缺点,就是精度不是太高。后来蒙古人在攻打襄阳城时,吸收阿位伯人技术,制造出一个威力更强的投石机,称为回回炮,这种就不采用炮索拉扯作为动力,而是采用重物下坠,将另一端的巨石抛出。
' }1 P/ c6 o$ M' u: g$ N  
, o* D8 h8 m' T, L: R, Q  为了使投石机的打击精度更强,必须要有观察台,以便随时报告投石机的攻击情况。在高昌战役中,侯君集动用了几部巢车,巢车其实是观察车,高十余丈,用硬木制移动观察箱,人躲在观察箱内,用绳子将观察箱拉到巢车上面,就象筑鸟巢一样,故称为巢车。由于巢车观察箱高度比城墙还要高,所以可以看清城内的敌军的动态,观察员将城内的军事目标通知给投石手,投石车便抛出巨石猛砸过去。观察员还得观察投石所落之处,与打击目标的偏差,再通知投石手,调整打击的角度与力度。
4 Z1 [2 K7 N9 f! W/ e. ?. k  凡被巨石砸到,莫不粉身碎骨,城内守军与百姓莫不躲进房内或掩体内,非常的被动。同时弓弩手又万箭齐发,把城头守军打得抬不起头,这时唐军的撞车又出击,猛撞高昌城的城墙,结果城墙坍塌数丈。5 F9 L2 {' k* I! t0 P& _9 N1 A# G
  在唐军猛烈的攻势之下,高昌守军既无进攻之力,也无防守之力。惟一的希望,就寄托在盟友西突厥军队的支援了。
$ z. p0 n0 o: r4 v, n  & k% l% L2 k/ y2 ~/ A
  西突厥的援军的哪呢?* y$ t& V2 o6 V% t! c% @# H
  正在高昌城北部的可汗浮图城。可是西突厥此次出兵援助高昌,更多是做个样子罢了,并没想到唐军正面交锋,为什么呢?因为西突厥国内有些混乱,我们来补充说一说西突厥的情况。1 I8 v4 n$ s) P' X; J. `
  前文曾经提到628年时,西突厥爆发内乱,到630年,莫贺咄可汗败死,肆叶护可护重新统一了西突厥。两年后(632年),由于肆叶护可汗凶残无度,被部下所逐,逃奔康居国,国内立阿史那孰泥为咄陆可汗。634年时,咄陆可汗去世,其弟继位,称为咥利失可汗。: B3 G9 U* f. j6 {! t* @: e
  到638年时,西突厥再度分裂,咥利失可汗只能控制伊列水以东的地区,而伊列水以西的地区,则出现另一位可汗,称为乙毗咄陆可汗。
$ ?+ [$ q, B( c9 h  639年,咥利失可汗死后,沙钵罗叶护可汗继位,建立南汗庭,而乙毗咄陆可汗则建立北汗庭。西突厥出现南、北汗庭的对峙局面。
) O# _7 u2 c% ~  出兵援助高昌的是西突厥的南汗庭,沙钵罗叶护可汗主要精力要对付北汗庭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愿意卷入与强大的唐帝国的战争之中。5 O! [+ Y% L( ~- i
  对高昌人来说,注定是无望的期待。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80)
5 [4 R% M7 k0 l" @' v  
& K0 b6 Q$ p) C! J  g  唐军的凌厉攻势,令西突厥人也感到震惊,南汗庭的沙钵罗叶护可汗还没等高昌战役结束,便急急离开可汗浮图城,将守城的任务交给大将欲谷设,欲谷设不仅没有援助高昌,反倒将可汗俘图城拱手让给了唐军。
( C7 o$ x/ q9 ]+ d5 u# r9 u5 Z' \  如此一来,麹智盛穷途末路了。八月八日,高昌城举旗投降。+ h  F# F8 n/ t: S. K0 r8 U: }/ l
  侯君集又派兵分略高昌各城,占据了二十二座城池,共有人口八千零四十六户,一万七千七百人。高昌国至此灭亡。
* N) j4 p' S9 q5 i  在讨伐高昌的过程中,侯君集得到了焉耆军队的帮助,所以在高昌被击破之后,侯君集将高昌所占领的焉耆土地全部归还给了焉耆国,并且遣送回被高昌所俘虏的焉耆百姓。
; o2 U% q5 c( p' R! R( ?  E/ Y  / t- d  Y6 Y5 U' x( d
  高昌之战是一场具有非凡意义的战争,也是打开西域大门的一场重要战争,它意味着汉之后,中国的势力再次挺进到这个区域,为西域最终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一部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6 S, v! d% O5 w7 `  十二月,侯君集凯旋而归,在观德殿献俘。唐太宗李世民大摆庆功宴,以慰远征功臣侯君集等人,同时全国各地尽情饮酒吃肉,狂欢三日,可见是役在唐太宗眼中的重要性。被俘的高昌国王麹智盛,被封为左武卫将军、金城郡公,这种优待俘虏的作法,是唐朝初在残酷战争中的人道性体现,也是文明的表现之一。
. o3 H8 f) Y/ n# `5 H% k. i: W  然而,庆功宴酒杯刚落,对侯君集等人的清算就开始了。
% u  Y% w% c% f2 J" G3 d' \) L  侯君集击破高昌之后,自己率先捞足了油水,将高昌王宫中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结果呢,唐军将士一听说主帅率先捞好处,便个个也大肆掠夺,作为统帅的侯君集,上梁不正下梁歪,没办法阻止。结果唐朝监察官员对侯君集进行弹劾,唐太宗下令将侯君集逮捕,关押审查。
) `7 T- B" t: A: c  中书侍郎岑文本上书唐太宗,请求宽恕侯君集,他说道:“侯君集凯旋归来还不到十天,就被逮捕关押,虽说这是他违反法令,咎由自取,可是天下人却会认为陛下只记其过,不念其功。大将出征,最重要是要克敌制胜,能够打胜仗,虽贪可赏,如果打败仗,虽廉可诛。汉朝的李广利、陈汤等将领,也是被指责犯有过失,可是仍然受到皇帝的封赏。从历朝历代来看,作为将领,大多数是贪财的,真正廉洁的人很少。愿请求陛下能录其微薄的功劳,而忘其大过,如此,陛下虽然有违法令,却彰显恩德,侯君集等人,虽然被宽宥,却使其过失暴露于天下。”
* t9 G7 Z0 G6 q4 @2 m* z  鉴于侯君集战功赫赫,为国家出不少力,唐太宗最后还是下令释放。
) }( i$ i7 e/ \  . a# H- y8 D! z5 `
  另一位远征军将领也遭到弹劾,这就是副帅薛万均与高昌妇女淫乱,这淫乱算什么罪呢?估计也就是强迫性质,薛万均抵赖不认。结果有关部门把涉案的的高昌妇女交给大理寺,准备与薛万均当场对质。/ f! ?7 }* z" F  j
  此时有一个人跳出来阻止了,这个人就是魏征。, y# u$ A, l* T3 Y% H7 k1 J
  魏征对唐太宗说:“真是荒唐,让帝国的大将军与亡国的女人在大理寺,当着朝廷官员的面来对质床上私情,尊严何在?如果此事属实,对帝国来说,也没什么益处,如果此事纯属乌有,闹得沸沸扬扬,让帝国大将军蒙羞,那么这事损失就大了。”
& A4 m# y- r7 F% Y  唐太宗听从魏征的建议,下令释放薛万均。
8 O5 C$ l) x% X: |% p  从侯君集与薛万均两个案件来看,贞观后期的法制观念有所弱化了,虽然这两个案件有情可缘,可是一旦法律制度被突破,即便这种法外之例之会被无限制地拓展,并且最终将法制完全让位于君主的随心所欲。所以虽然在唐初的法律制度不可谓不健全,但不过三代,在武则天时代完全崩塌,其肇始者,便是这种法外之恩。5 u' e; w8 ?& M: ?! A
  
) r7 g  h: E0 A: G9 h  如何处置高昌国呢?唐朝高层有不同的看法,唐太宗欲在高昌设立州县,直接纳入唐王朝的管辖。魏征持反对意见,认为应该象处。置吐谷浑那样,保留其国家,另立其国王,他认为:“如果在高昌设州县,那么必须要有一支上千人的军队驻守,每年要换几批人轮戍,路途遥远,士兵们来回将会有不少人死于途中,而且要远距离提供费用,如此一来,陇右之地将来将耗费极大,可是我们却没法从高昌得到一点粮食或布匹,可以说置高昌为州县,百无一用。”
# N2 J* T; Z# t0 `& }  显然,魏征只看到占据高昌之后,军费开支将增大,但却没有象唐太宗那样敏锐地发现高昌对于大唐与西域的贸易交通的重要意义。唐太宗坚持己见,在高昌设西州,又在可汗浮图城设庭州,这样,大唐的疆域拓展到塔里盆地的东侧,占据了高昌这个战略要地。并且在交河城成立了类似汉代西域都护府的机构:安西都护府,负责管理西域事务。6 G- p7 Q5 D; e& X  {* c+ @
  大唐帝国走出了经略西域的重要一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4: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81)7 e) R5 ~! u) K7 Q1 X+ S. u& f6 O
  % u2 v7 `" W, P" |0 n( g' V$ l  O
  四、安西都护
0 D5 A& m9 O5 U  
; M# a- m6 R& c) c/ q! N) w  唐军攻克高昌,对西突厥是一大震撼。
- O; b" C4 P1 Q  西突厥的南汗庭与北汗庭之争,越演越烈。
$ p( v2 g7 p) |! z# p$ f! j# O  由于大唐帝国的疆域已经扩张到了西域的东部,南汗庭沙钵罗叶护可汗为也避免与北汗庭、唐军的两线压力,决定向大唐帝国朝贡。
# A! e) s! Z5 y1 }: d4 [" G9 n  贞观十五年(641年),强大的北汗庭对南汗庭发动猛烈的进攻。北汗庭的乙毗咄陆可汗派遣大军,攻入南汗庭,结果南汗庭大败。南汗庭的沙钵罗叶护可汗兵败被俘,被斩首示众。西突厥又一次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几经分裂与统一,西突厥仍然是中亚地区最强大的力量,乙毗咄陆可汗吞并南汗庭的部众之后,其势力范围,从阿尔泰山向西延伸到咸海沿岸,疆域十分辽阔。* c9 k9 Z7 |' ?4 q
  雄心勃勃的可汗开始他的扩张之路,他挥师进攻中亚的国家吐火罗,吐火罗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阿富汗的交界一带,吐火罗顶不住西突厥的剽悍的进攻,很快便败北,被西突厥所吞并。8 [, i: `6 f/ f6 e# g, ~
  西突厥的统一,意味着这个中亚强国与大唐帝国在西域的冲突拉开了序幕。7 x& E- P; V4 q7 _
  3 _. |% W9 I& p$ x9 ?* o4 b, T1 w
  不可一世的西突厥可汗,让高昌(改为西州)以西的西域国家全都臣服于他,连曾经与侯集君大军在高昌并肩作战过的焉耆军队,也不得不倒向西突厥。当时唐政府派了不少使者出使西域诸国,西突厥可汗竟然把唐朝在西域的使者也拘捕扣押。0 K6 n" I9 f, d2 G7 A
  西域之大略情形,以天山山脉为界,天山山脉以南为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中有广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北道有焉耆、龟兹等国,南道有于阗等国,南北两条通道乃是通往中亚的重要交通线。唐太宗也意识到西域之经略,绝不会是一帆风顺。西域的经营事关重大,不仅其是贸易的主干道,也在于政治地缘意义,因为塔里木盆地绿洲诸国乃是中亚霸主西突厥所必染指之所,大唐帝国欲建万里国威,势必要先控制塔里木盆地。
2 ~8 T, B$ B, `& h  塔里木盆地成为两大帝国争夺的焦点所在。
* L( q& O) t! d/ k6 J* [0 Z8 j; W  
0 k" V& Q3 ?3 l5 z5 D  在负责西域事务的安西都护人选上,唐太宗很是慎重,经过反复思考后,决定由郭孝恪出任。9 W( p% K7 ?5 y- S, g
  郭孝恪何许人也?为什么会得到唐太宗的青睐呢?% X9 l$ a. F5 W$ S$ r5 {" i( ?
  郭孝恪是是许州阳翟人,年轻时就很有志向,时值隋末大乱,便率乡里人投奔李密,李密对他很是欣赏,称他为“奇士”,派他与李世勣(当时还叫徐世勣)共同镇守黎阳,李密降唐后,郭孝恪与李世勣也一同归降。在李世民破窦建德一役中,郭孝恪向李世民献上破敌妙计,事后,李世民对诸位说,郭孝恪的计谋之功“出诸人之右”。到了贞观时代,郭孝恪先后在四个州担任刺史,办事果断干练,政绩突出。唐太宗便是认为郭孝恪既有管理地方的丰富经验,又富有军事谋略,所以任命他为安西都护兼西州刺史。
- C6 R" Z( C  e. ~' v  V; R7 z  
4 w+ E1 _1 U! T# {) y8 M" y; k  安西都护府设在交河城,自从唐在高昌故地设西州后,这里并不好管理,因为这个地方成为大唐帝国一个流放与发配囚犯的基地,这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治安便有问题了。贞观十六年(642年),郭孝恪到任之后,果然有手段,他恩威并施,以诚相待,很快便得到多数人的拥护,西州的情况也大大好转。但是很快,与西突厥的冲突爆发了。5 \; {" o1 e9 p: V0 h3 g
  西突厥开始南下侵入伊州(伊吾,今新疆哈密)境内。作为安西都护的郭孝恪有责任保卫伊州的安全,他马上亲自率领二千名轻骑兵,火速增援伊州,在伊州境内的乌骨拦截西突厥的军队,经过一番交战后,突厥人败走。
/ U9 J+ t6 g. {3 z' J: Y  看来唐军的攻击力确实十分强大,西突厥可汗不甘心失败,指示在西州、庭州附近的处月、处密两个突厥部落,侵入西州境内的天山城(新疆托克逊),天山城在安西都护府的南面,如果天山城失守的话,安西都护府便会遭到突厥人的袭击。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4: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82)
( f5 U! V# q- _$ `4 Y7 Q4 r$ R; R  3 L, |  V! f6 ]
  处月、处密这两个部落,并不属于西突厥的核心部落,即十箭部落,而是属于半独立性质的部落,这两支部落所居之地距离唐帝国的边疆比较近,所以成为与唐军发生冲突的急先锋。) D1 ^5 k' f, ~8 S; K, y
  郭孝恪亲抵天山城,此时天山城面临的压力十分大,唐帝国在西域的驻军并不很多。郭孝恪不愧是名将,他立即投入前线,指挥守军英勇奋战,天山城的形势逐渐转危为安,西突厥军队凭借人多势力,屡屡发起进攻,但屡屡受挫。" j1 t" Y3 r. n. ~$ J+ y5 _7 ]
  处月、处密两突厥部落军队在天山城外损失很大,看来攻克天山城的希望非常渺茫了,只能选择撤兵这一条路了。但是郭孝恪并不满足于守城成功,他更重视歼灭西突厥的有生力量。处月、处密军队撤走后,他不顾疲惫,马上率军尾随出击,西突厥处月、处密部落根本没有料想到,唐军在经历极其艰难城堡防御战之后,居然还有实力发起反击,一时惊慌失措,被唐军打得溃不成军,大败而逃。4 ~( j1 l* N9 d2 L7 \  q
  郭孝恪在行军作战上确实有一套本事,唐军从防守转向反攻,一直打到处月部落境内,并且拔掉了一座城池,处月部落大为恐慌,纠集军队准备顽抗。此时郭孝恪却虚晃一枪,转向进攻处密部落,唐军连续作战,一直打到遏索山(天山山脉的萨阿明尔山),处密部落被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最后向郭孝恪请降。. _# @# ~5 Z3 ^4 p
  郭孝恪这一仗打得确实精采漂亮,这奠定其西域事业的基础。3 W5 ^+ K. o- ^. o3 w, P
  9 y2 s  D" u7 r; v  b& U7 m
  西突厥在入侵伊州与入侵天山城两场战斗中全部败北,这使得西突厥的乙毗咄陆可汗意识到还不是与大唐帝国争雄的时侯,便转而向西开拓疆土。
- `8 L2 V3 d1 r  这次西征却导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 O* A  ~$ V5 H& H* h! u0 G6 m' E  西突厥在西面的扩张很顺利,在对康居国发动进攻的同时,顺手牵羊,解决了位于阿姆河以北的米国。乙毗咄陆可汗带头抢掠米国的金银财宝,这位可汗有点自私小气,不肯将抢来的财物分予部下,其果有一位部将要与可汗争抢,被可汗一刀结果了。这下子事情就闹大了,怒不可遏的部将们起兵造反,攻打乙毗咄陆可汗,可汗狼狈而逃。
/ ^: R( ^: F9 x% C8 P  部将们决定另立可汗,可是又怕众人不服,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派使者到唐王朝,请求唐太宗以中国皇帝的名义,册立新的可汗,毕竟大唐帝国是最有影响力的大国。4 g7 k1 G& f* Y4 P6 M
  唐太宗当然乐于顺水推舟了,便册立了新可汗,称为乙毗射匮可汗。新可汗将以往被西突厥扣押的唐朝使节全部礼送回中国,以表示对唐太宗的感激。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西突厥与大唐帝国对峙的基本局面。, [' T  v9 x, @- N9 j/ m  d7 z
  1 Z1 ?( N) h1 D% y1 \, p
  两年后(644年),焉耆事件又导致唐与西突厥两大强国的战争。. Y1 Q1 d+ |2 d2 z( j1 h% D% v
  焉耆紧邻西州(高昌),其国夹在唐与西突厥两大势力之间,势必采取骑墙政策,有时倒向大唐一边,有时倒向西突厥一边。西突厥的贵族屈利啜为了拉拢焉耆国,让自己的弟弟娶了焉耆国的公主,这样焉耆国又向西突厥靠拢,而向大唐帝国纳贡的次数越来越少。
- {3 ~- K4 r6 ~$ p- X5 L  安西都护郭孝恪决心要教训一下焉耆,上书唐太宗,请求对焉耆发动军事打击。唐太宗同意了,任命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率步骑混成兵团共计三千人,讨伐焉耆。正好此时焉耆王的弟弟栗婆准到西州办事,郭孝恪就强迫他充当唐军的向导。: B7 y. q+ J) g
  焉耆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并不强大,这从以往高昌国屡夺焉耆城池便可看出。焉耆的都城四面环水(周围有博斯腾湖与开都河,旧称淡河),这是天然的防御屏障,但是这个天然屏障却使得焉耆人掉予轻心,城内的防御工事并不坚固,这遇到擅长打攻坚战的唐军来说,是唾手可得的。/ G' C3 Y% o9 o, T: j5 w
  郭孝恪率军急进,经过数日的行军,到了八月二十日半夜时,抵达焉耆的都城外。利用夜色的掩护,唐军将士在一夜之间,全部渡河成功。拂晓时分,郭孝恪开始对焉耆城发动总攻。试想想,连高大坚固的高昌城都轻松被唐军攻破,何况是防御力弱得多的焉耆城呢?经过一天的战斗,唐军已经登上城墙,焉耆守军根本抵挡不住,被杀死与俘虏的人数超过七千人,包括其国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4: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83)
9 s( Q1 ?4 g( a9 e- a( _  ; o2 p# T) O  t6 ~, D+ w& _6 P
  三千人的唐军毙俘七千名敌军,看来焉耆军队与唐军在作战水平上根本不是同一档次。
$ O) N" w5 ~8 g% C' a  西突厥的屈利啜得知郭孝恪攻打焉耆,赶紧亲自率军前往援救。但是直到郭孝恪攻克焉耆三天后,西突厥军队才赶到。此时郭孝恪已经废黜了焉耆国王,让充当唐军向导的王弟栗婆准摄领国政,在组建焉耆国新政权后,郭孝恪率部返回安西都护府。7 J1 h0 v) K7 {- K$ ~" i, v
  郭孝恪前脚跟刚离开,屈利啜后脚根就进来。/ ^: N  ?7 Q' p" q( a/ x6 M+ _
  屈利啜率领近万名西突厥骑兵,兵临焉耆都城之下,此时焉耆的军事力量已经被郭孝恪所摧毁,根本无法抵抗,于是又举旗向屈利啜投降耀武扬威地进入都城。屈利啜又废黜了郭孝恪所立的摄政王栗婆准,然后派出五千名骑兵,追赶郭孝恪。( G+ J, M0 p( _  V7 C2 h+ ]
  
7 w3 }- h9 ^* f, i/ S" q  唐军中有大量的步兵,所以行军速度比西突厥军队要慢得多。西突厥人急追了一阵,终于在银山(天山城的西南)赶上了郭孝恪的队伍。此时西突厥有五千人,而且都是骑兵,而郭孝恪只有不到三千人(考虑到攻打焉耆时的伤亡),且是步骑混成兵团。0 @! ^- N: |& }. K" i! Q# S* W
  郭孝恪马上投入反击,虽然西突厥的人数大约是唐军的两倍,但是战斗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强悍的唐军不仅顶住了西突厥骑兵的冲击,而且在战斗中占据上风,看来唐军步兵在对付骑兵作战方面,确实是有非常独到之处。最后五千人的突厥骑兵竟然敌不过三千人的唐军步骑混成团,在付出重大伤亡后,最后西突厥人顶不住了,只好撤退。
& r% o8 s8 x  V5 C  郭孝恪行军作战的特点是注重进攻,以劣势兵力对抗优势兵力,能够保全自己就已属幸运,但是郭孝恪从来不是省油的灯,只要有机会,他就会进攻、进攻、再进攻。在对处月、处密部落的天山城战役中如此,在这次与西突厥的遭遇战中也如此。西突厥人一撤退,郭孝恪马上率军追击,追杀了数十里,还好西突厥人都骑马,逃跑起来一阵风似的,避免了被郭孝恪歼灭的命运。( ]0 q6 y0 _/ v% W0 }3 J
  # R& ~. u, h/ W& m5 H! v
  自郭孝恪担任安西都护以来,接边挫败西突厥对伊州、天山城的进攻,反击处月、处密部落、攻克焉耆、大破西突厥追兵,其表现可圈可点,为大唐帝国在西域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 Q( |) H; i' n+ n( {1 I8 |- t  不过郭孝恪此番讨伐焉耆,并没有达到目的。5 J0 g# F! P0 u3 [4 i
  屈利啜废黜栗婆准之后,索性让手下的一名吐屯(西突厥官名)管辖焉耆,之后派了一名使臣前往长安城,试探一下唐政府的口风。唐太宗大怒道:“我发兵攻打焉耆,你是什么人,竟然敢霸占!”鉴于西突厥新可汗与大唐关系还比较融洽,屈利啜也不敢擅作主张,便将这名吐屯撤了回去,改立栗婆准的堂兄薛婆阿那支为焉耆国王。不用说,这个焉耆新政府也是归附于西突厥的。
8 G4 l3 ^: s  W  
) W- N+ T2 O" N+ a* }' J) D( a  对于这种结果,唐太宗是耿耿于怀的。但他此时正忙于亲征辽东,焉耆之事,就暂时搁置一旁了。
5 [" M3 |1 n$ c' L- `  到了贞观二十年(646年),西突厥向大唐政府请求和亲。唐太宗狮子大开口,要求西突厥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国作为和亲的聘礼。这五个国家,基本覆盖了整个塔里木盆地。显然,西突厥是无法接受唐太宗的漫天要价,这桩亲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但这可看出唐太宗雄心勃勃,欲将西域重归中国的版图之内。
9 W1 j- [0 \0 M; ~  从国家利益出发,大唐的对外贸易,最重要是与西部的国家,远到波斯、阿拉伯以及欧洲,而这条通道便是经河西走廊到塔里木盆地,出中亚到西亚转至欧洲,因此塔里木盆地是势在必夺。
# {) r" N2 q1 c! R( _  次年(647年),龟兹国王去世,诃黎布失毕继任国王。龟兹作为西域国家,一方面臣服于西突厥,一方面又向唐王朝进贡,这就是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无奈选择。新国王继位后,逐渐向西突厥靠拢,对大唐的进贡减少。唐太宗决心武力征服龟兹,以威慑西域诸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4: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84)
+ o! a) D5 S4 C. x$ x  5 m! B. M) k3 r. _( P6 v
  五、龟兹之役; P* ~. c* y+ s
  & Q) C- P/ m/ Z  P8 ^2 B
  讨伐龟兹之役,可谓兴师动众。
/ T3 \7 ^1 ?) @  龟兹不比高昌、焉耆,这算得上是塔里木盆地中的实力最强的国家了。唐代龟兹国的领域比汉代时要大得多,几乎占据了塔里木盆地的北缘地区,在东西交通上占据重要的位置。5 z& Z& m& c0 X( u
  左骁卫大将军、北突厥降将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右骁卫大将军、铁勒族降将契苾何力为副大总管,加上安西都护郭孝恪,参加龟兹之役的还包括铁勒十三部落、北突厥、吐蕃、吐谷浑的军队,总计十余万人。
: [) _) a/ _8 ?7 ?" N- T  在龟兹战役发起之前,西突厥的阿史那贺鲁向唐政府投降。阿史那贺鲁是西突厥前任可汗乙毗咄陆可汗的亲信,但是后来因为在瓜分战利品一事上与部将冲突,最后部将们造反,乙毗咄陆可汗只好流亡(事见前)。新上任的乙毗射匮可汗对乙毗咄陆可汗的残余力量不断地打击,阿史那贺鲁走投无路,只好向大唐帝国投降。唐政府将阿史那贺鲁安置在庭州,这时,阿史那贺鲁听说唐军准备对龟兹发动进攻,马上向唐太宗请求参加战斗,因为阿史那贺鲁是西突厥人,对龟兹的地形十分熟悉,他自告奋勇愿担任唐军的向导。
& A+ k; U5 q4 a: g" p  这将是西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事。
% X& x0 q4 p% p: [  
4 Y+ R+ V; z" \  ~, [  唐政府宣布龟兹犯有三大罪:第一,当年唐军讨伐焉耆时,龟兹国曾经给焉耆提供军事援助;第二,龟兹对大唐帝国的朝贡逐年减少,有轻视大唐之心;第三,龟兹国对周边邻国发动军事侵略,危害到西域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1 Q% ~. V" a! U& Y: T, x  这次对龟兹的讨伐战争,与唐帝国其他战争有很大的不同,这次作战的统帅是阿史那社尔,副统帅为契苾何力,两人均是蕃将,而远征军的主力,也多由归降的游牧部部骑兵所构成。这一方面是唐太宗在用人方面,体现对胡人一视同仁的态度,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利用胡人在沙漠地带作战能力强的优势。& \& T6 [- y' u1 _! d7 g& B
  阿史那社尔与契苾何力两人,可谓是少数民族将领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0 M+ z+ d2 W& P4 U5 p8 |5 g# l
  阿史那社尔在归降大唐之后,曾经以交河道行军总管的身份,追随侯君集参加征服高昌的战争,在统帅侯君集带头在高昌国掠夺金银财宝的的情况下,远征军很多将士也加入抢掠的行列,但阿史那社尔则丝毫未取,这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唐太宗对他的品行赞不绝口,从而对他给予高度信任。之后,阿史那社尔又追随唐太宗征辽东,在战斗中身中流矢,但他忍痛拔出箭头,上马再战,其在战场上的悍勇,令唐太宗刮目相看。
9 h  U/ _3 ^# n6 c8 j  契苾何力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将领,在吐谷浑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此前文已述。后随唐太宗征高丽,在白崖城战斗中,被高丽勇士高突勃刺伤了大腿,伤势非常严重,唐太宗亲自为他敷药;攻破白崖城后,高突勃被俘,唐太宗命人押解他到契苾何力面前,让契苾何力杀他报仇,不料契苾何力却要求释放这位勇士,他说:“这个人在枪林箭雨中刺伤了我,这是个义士,大家也是各为其君罢了。”
. E1 C2 u) d. M" ~3 b' S1 P  ! l+ Z4 f3 ~# ^; n5 x
  龟兹战役是从消灭处月、处密两个西突厥的部落开始的。时间是贞观二十二年(648年)。
) l" _- W/ \- H3 C! F, I6 G  处月、处密两个部落位于龟兹、焉耆、高昌(西州)一带,多次卷入这个区域的战争,在开山城战役中,被郭孝恪所重创。远征军统帅阿史那社尔认为,在进军龟兹之前,必须要消灭这两个突厥部落,以防其从背后发动袭击。在十万远征军面前,处月、处密两部落的命运可想而知,象征性抵挡一阵后,便向远征军投降。
: O8 B9 i" d! r. W  为了达成龟兹战役发起的突然性,阿史那社尔借道焉耆国,从焉耆国的西境穿过,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龟兹国的北境,并且兵分五路,向龟兹主要军事据点发起进攻。
  K* I9 X3 U4 s. b! z' ?6 N2 ]  唐朝远征军进攻龟兹,焉耆国震动。焉耆国西部是龟兹,东部是伊州(高昌),如果龟兹被唐军攻陷,那么焉耆国将无法生存。而且焉耆国王薛婆阿那支是西突厥所立,臣服于西突厥,对于他这位国王,大唐帝国始终不承认其合法性。焉耆王深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将焉耆的军队撤入到龟兹国内,与龟兹国并肩作战。
2 Q8 E( ~) G3 q( x) I8 f: {  焉耆王放弃焉耆的都城,将军队撤入龟兹国的东部,协助抵抗唐远征军。阿史那社尔认为焉耆的军事力量薄弱,便率先指挥主力猛攻焉耆军,焉耆王抵挡不住,兵败被俘。阿史那社尔认为焉耆王薛婆阿那支不过是西突厥人所立的傀儡国王,毫不客气地下令将其推出斩首,并且委任薛婆阿那支的堂弟先那准为新的国王,以稳定住东部的焉耆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4 10:42 , Processed in 0.0491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