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远古至秦朝的150个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89、西门豹
+ S7 l) y3 b5 _* a9 J, F7 A
& b) S& C( _9 g; s- ]/ h  Z$ k* Y   古时候的漳河水却比较暴躁,据西门豹了解,漳河的河神,叫河伯,脾气坏,所以爱泛滥。只有漂亮的年轻姑娘才能安慰他,否则就要发大水。为了免于洪水,就要给河伯娶亲,扔大姑娘进河里去。这事由大巫妪(念域)来负责。5 v7 R. m- l# z% ~6 Z4 Z' `# d6 g( l
   8 v- X  Q0 R, u  {; z' ~
   大巫妪受河伯之托,经常在民家行走,遇上模样打眼的,就恨得不行,立刻把这漂亮MM聘了去。天天给她洗澡,吃牛肉,喝酒,连吃十几天,养白胖了准备送给河伯去。4 W8 c  @; j1 L0 m
  
/ U2 ^6 D* @9 b) M" c& t   老百姓受不了这种选美的折磨,很多女孩到了十岁以上就不再洗脸了——邺城地区的肥皂销量只有别处的一半。凡是觉得闺女还可看的人家都争相逃蹿,于是乡邑为之一空。废弃的一架架屋子成了野猫和蜘蛛的乐园,鬼影憧憧,乌烟瘴气,邺县好象妖魔霸占之下的狮驼国。! U7 w0 Z9 _! c! m/ e& j% \: ]2 k
  
- |' V9 q6 @3 q0 h! f) o, S   新任县长西门豹深深感受到,破除落后迷信活动和揭批徇私舞弊行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一天,又是河伯娶亲的大喜日子。碧空万里无云,地方上的巧取豪夺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围观群众簇拥下,道貌岸然地来到漳河岸边。时间还早,河伯先生还没起床,漳河水面茫茫杳杳,没有迎亲的虾兵蟹将。
) N3 p6 O' o( @% g5 O* d$ s5 M% L  
/ i$ X2 s; i5 Q* R   大巫妪撩开河边红红绿绿的帷帐,把那个穷人家的小妹妹掏出来了,纤瘦未成熟的身材裹在宽大的礼服里,略不自然。在大家好奇的目光注视之下,她摆动着自己的前前后后,上上下下,以及左左右右和里里外外,脸色开始发羞。她的大衣服肘上,还停着一只河边的蚱蜢,瞪着疑惑的复眼。
* o' o. W. n  d1 ~  
9 k4 k( ]$ @0 A. I   西门豹说:“窈窕淑女,河伯好逑。可是这个女孩儿不够窈窕,河伯会讨厌的。麻烦您老人家下去一趟,报告给河伯,说过两天找到更好的再送去。好不好?来呀,把大巫妪扔到水里去。”
% @; K6 ^# J3 {3 n( }3 N+ A  
7 M$ R) o# Q: w, Y; Z   走卒赶紧上来,抱起大巫妪,往水里扔。大巫妪一时醒悟不过来,七十多岁了,又是老处女,被男人一抱,完全蒙了,忘记挣扎。她看见波光粼粼的水面象一条大醉不醒的巨鱼,滚动着无数的鳞片,她来不及总结自己罪恶的一生,就一头被吸纳了进去,栽死其中。8 D9 h4 e! x- D; q6 x
  西门豹在岸上抓耳挠腮等待了有好一会儿,看看手表,没有耐心了,焦急地对左右官吏说:“大巫妪好慢呀,走太慢。还不回来呀。叫她女弟子下去迎迎喽。”如狼似虎的当差闻命,抓起一个花枝招展的女弟子,象青蛙捕到了一只蝴蝶,把挣扎叫唤着的她拖下了水:“不要呀不要呀,我不会水啊!”
  M/ U5 Y0 g/ [5 ^$ b  i" v% N+ c  $ H, T& M; F& y4 {1 q. ?$ K( ^' g2 D
   好一会过后,西门豹说:“唉呀,真慢啊,还是没有人回来。看看谁再去迎迎——”于是,又有两个女弟子被发射到水里去了(河伯这回算高兴了!,一气娶了仨)。1 }( ?4 C7 K9 f$ }7 d3 I5 Z, _
  1 |9 v4 A0 B& V6 c! D
   旁边的地方干部不敢抬头,哆嗦着象一片树叶。西门豹说:“你们太激动了,不要激动嘛。大巫妪是女子,女子不能白事(汇报工作)。请你们下去白事吧!”地方干部缩在地上,双手抓泥,不要呀,不要呀,不要白事的呀,我不认识河伯的啊。他伸手去抓草,草们灵巧地躲开了。草们一躲开,挨抓的就轮到他了。当差的左牵右拽,把他拖入水里——由于身子吃得肥,所以费了很大劲,半天漂着不肯下去。但是,水里的人都想念他啊,他也就随波逐流了。) m- Y5 L- ?# }5 n! l: q5 e
  / s, Z! |8 b& W" \2 f
   旁边的干部和地方上的头面,无不惊恐,面如死灰,汗流浃背。西门豹回头问:“大巫妪他们,都不回来了,奈何?”这帮人赶紧跪下,叩头哀求,流血满地,惨白的脸色象水桶里的月亮。8 f0 I" \; E3 y  G/ u( ^; k
  ( g/ u# i+ V. T  b% I) F
   西门豹累了,倒背双手,弯腰瞅着河面许久,说:“再等等看。”大伙继续发着抖等,等到快尿裙子的时候了,西门豹才说:“今天等不到了,我们只好先回去吧。河伯留客人的时间也太长了点。”西门豹很苦闷地带着大伙离开了,一边走,一边不解地摇着头,充满了冷静的幽默。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90、吴起   [, ]& K7 p! L& i$ t  W' w' q
  
$ I" z% D3 g8 f3 ~' Z   吴起,性别男,政治面貌布衣,家住山东定陶,据说是宇宙的中心,天下的中点。当年大款“陶朱公”范蠡也就在这里发财。吴起的爹也是个倒爷,家里存款达到千两黄金。但是商人没有地位。吴起的爹指望吴起将来能当官,能出入高级夜总会,开着公家的小车,搂着小蜜,白天开开会喝喝茶,有身份还不辛苦。于是他拿出存款,到处托关系,求人推荐吴起去当官,以光大门庭。可是家财散尽,依旧找不到“人上人”的工作。在贵族血统掌权时代,普通人想换掉身上这件布衣,真是不容易啊。" ]5 g5 Q/ \: e1 g5 M
  
) H0 L" r: s2 Q$ X# H$ A8 F   虽然衣服没有换成带绣花的,吴起却娶到一个老婆。这个可怜的妻子给吴起织一块布,织完了一量,比政府规定的窄。于是吴起让她拆了重织。(大约当时的布和钱币一样,可以作为交易凭证来流通,如果织布织得尺寸不够,会扰乱货币市场)& p: W, R% i: k1 l
  
9 N6 Y4 I8 T9 D7 b" W   妻子点头答应,从新织布。织完再一量,还是不达标。吴起大怒,怎么跟政府的还不一样,到底守不守法。妻子赶紧解释:“经线固定好了,你叫改的时候已经没法改了。”& g$ B$ X/ o. d$ T$ [7 y; W
  # v/ I$ l! I4 z3 x3 K' ]
   “没法改,你干吗还答应?”吴起不能原谅妻子的欺骗行为,拿出结婚证,还给妻子说,“咱们离婚吧。”
7 a- W+ n5 m" W% J" |- t& p' @) F  
2 n6 a. G& n4 T4 m0 W- \   啊?说离就离呀?妻子赶紧请自己的兄长出面求情,她兄长却回答说:“吴起这个人我知道,他是法家的信徒,法无私情。法家就是这样,不分贵贱亲疏,一律断于法。包括把法在最亲近的人身上实行,然后再推广。所以,你不要再想着给他当老婆了。” & a. T/ W2 x3 q' f1 l" e+ L) F: t9 R
  
. K3 _7 _8 H' Z8 @   老婆没有了以后,这个年轻人吴起陷入了苦闷、踌躇和轻微的落魄,不过他也不需要老婆,只想干一番事业。一般想干事业的人的特点就是:早上不叠被,爬起来就出去奔走,一整天在外边求师结友,晚上半夜才空着手回来。终于吴起遇上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志,吴起说:“朋友,我家里没有老婆吵,你晚上来我家吃饭,一起谈事业吧。”结果这哥们晚上爽约了,没来谈事业。吴起竟坚持等了一夜,不动饭菜,直到次日天明,专去把朋友请来,才一起进餐谈事业。这就是韩非子说的“小信成则大信立,是以吴起须故人而食。”+ M' Q* x8 u1 [5 J$ r
  
! W* h5 W, h) {$ `5 U   吴起混了很长时间,终于悟出来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空有满腹才华,但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行的。吴起想读书,首选就是去礼仪之邦的鲁国。
: A- K3 c+ z6 R! B) R7 b1 t  
& }7 k$ n9 U! p7 G! q   吴起东行三百里,跋涉到鲁国的曲阜。他听说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徒孙——“曾申”先生正在招收新一届学员,根据广告上说:“曾子书院——火车站向西100米,车站有人接,包吃包住,招收儒家高级班,循环教学,中间不清场,学不会下一期学费免交。”  W8 F, S2 b* h9 ]
  4 x, {; h; p# O5 ^9 U
   吴起觉得比较合算,就花钱投到曾申门下读书。
9 \' Y( e% p0 c) D  , H2 g) i5 U: j
   不久,吴起的老妈死了。曾申听说学员吴起的老妈死了,就立刻兴奋起来,因为人死,正是儒家大显身手的时刻,曾申老师当然不能放弃这个大好时机,非要吴起同学按照他儒家的原则回去守丧三年不可。
0 u- G" b5 R) c. Y  4 `) F/ a2 D( ]% ~* f* t& u
   但吴起不愿意回家去“守”自己死去的老妈——吴起不想浪费三年功夫。于是他老师曾申大怒,对吴起从此待搭不理。2 q& p6 D* i  d7 r
  
" ]2 F! W. g" o2 m  D8 e   很有志气的吴起干脆不跟他学儒了,自己钻研兵法。不久,齐国人来打鲁国人了。鲁国大臣不会打仗。正在揣摩兵法的吴起,被鲁穆公看中了,想任命他为将,抵抗齐人。吴起终于有了显山露水的机会。但是鲁国的大贤们非常不习惯让外来户(还是一个暴发户的儿子)去飞黄腾达。于是大贤们就去中伤吴起,说吴起的现任媳妇是齐国人,吴起这小子肯定会跟老婆走的,暗助齐国,必坏鲁国大事,不能用吴起。
6 ^) F" O% O/ b+ N8 y/ i5 M" [3 J' U  0 v: b% v2 p) r- r
   吴起为了心中燃烧着的、炽热的树功立业的理想,毅然决然地杀死了妻子,求得鲁君信任。公元前410年的月光,淹死在吴起新娘子那皎白的皮肤上,吴起换来了将军头衔,落了个“名利狂人”的恶号,这就是历史上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不过它很可能是后来儒家学者在书上编造的故事,是儒家对法家吴起的丑化。( K3 ], ?( Z+ z0 Z3 y7 S
  * i; `7 G9 w/ ^- H) w% w8 h: \
   吴起带着鲁国兵到了北方前线,摆出怯战的样子,派一个孬种向骄傲的齐国人求和,同时抓紧部署兵力。等战斗打响时,吴起一反中军首先冲击的惯常战法,而是把老弱残兵放在中军,精锐隐藏在两翼,从两翼兜杀齐军软弱的后部,全力逼迫齐军后部撤退,动摇齐军前部精锐。一俟成功,便乘势追击,以扩大战果。终于鲁军以寡击众,大获全胜。
9 N, W" D  t* D1 L+ y  
* P0 r/ {: I! z+ R0 F# k- S' R   吴起崭露头角,使鲁国的大贤对他刮目相看,同时又不遗余力地中伤他:“主公,吴起杀掉了自己的媳妇儿。这家伙思想意识不过关,品质不端正。”
9 U0 H$ ^6 L% k& i9 U  
# K9 I2 P$ Z0 n/ T   鲁穆公听完,觉得宁要品质端正的草,也不要气质超群的花。于是宣布把吴起同志开除。: a$ |1 ^7 u$ {- }) Q
  
0 ^% E5 _1 b' i   死有余辜的大能人吴起,用尽了浑身上下的黑暗,也理解不了这个死气沉沉的国家。他结束了这一场黄粱美梦,卷起铺盖卷,又变成了从前一样一钱不值的布衣,四周都是旧空气,大印也被收回去了。一切只是笑剧一场。
! h$ {  [& ]6 I5 S  # A8 _1 X2 O* |  x5 m6 U7 t! u
   离开了你就是报复你。吴起冒着小雨,夹着行李卷,站在曲阜城2400年前的火车站旁边,思量着自己人生的下一个站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91、吴起守西河  ?" a3 |  I! z3 s( Q
  ! [; i/ ~( [5 I* k- U) u
   魏文侯接纳了吴起。
9 P/ M% c6 x: U2 u  
1 j/ Y$ c) n5 o+ E% U( u  e6 f   公元前413年起,吴起受命西出黄河,率兵击秦,连战皆捷,快速夺占了黄河以西的五座城池,所谓“河西之地”。$ M# o5 ^% ^, O) N5 Y% J1 F
  
' D' b, W4 ~4 W( Y   吴起在河西之地,组建了一只特种精锐部队——武卒。他以苛刻的筛选标准招募士兵,要求应征者穿上身甲、股甲、胫甲三层衣甲,脑袋上再戴着青铜头盔,操十二石之弩,挎箭五十枚,荷戈,带剑,裹三日之粮,负重奔跑,由拂晓至日中,能奔跑一百里者,才能应征人伍。妈吗,这不把人跑死啊。当时的一百里相当现在的41.5公里,等于全程马拉松赛,而且这些大兵背了那么多兵甲武器,可不是背心裤衩呀。我们由此也可以判断,先秦人在身高、体能和耐力方面,都比现代人出色!1 R( l9 ~) d/ a: x+ B/ v, ~
  
! r8 d* X1 J( p0 P) @   当然,这种招募来的常备军也有缺点,就是成本高。他们有家产、带工资,打起仗来也许怕死,一旦死了,再也领不到工资了,家庭军属待遇也打折扣了。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不能把自己打死,一定要把自己打活(办法有两个,一是打仗躲着点儿,把头猫着点儿;二是必须打胜仗,以免死掉)。
* U4 P* e' o: I# o) ?) f  
- C7 M, W* L8 r8 B! c   好在吴起善于激励士气,办法就是和士兵打成一片。他睡觉不设席子,和普通士兵吃相同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行军时不乘车,而是背负干粮,坚持与士卒一道步行,从不搞特殊化。这就叫廉平。吴起尽得士卒之心,士卒乐死。据说有一个士兵长了毒疮,脓血满身,辗转呻吟,痛苦不堪。吴起发现这一情况后,便毫不犹豫地跪下身子,把脓血一口一口吸吮出来,解除了这位士兵的痛苦。吴起这种率先垂范、爱兵如子的行为,极大地感动了西河驻军上下,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 D  q- ~, J5 t0 a
  2 k) _+ f8 A3 e( O$ M, C2 `
   据说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号啕大哭,说:“往年,吴起将军给孩子的父亲吮脓,他父亲作战一往无前,结果战死了。现在将军又为我儿子吸脓,儿子也长不了啦,哇~~~”4 M8 W( ]1 J$ u. D" [' C
  6 H" U0 l- ]* O2 x8 ^9 u8 n
   治军还需要法令,有一次,一个士卒还没得到命令就奋勇冲向敌阵,斩获秦人两只首级提了回来,吴起不但不给赏,反而立即将他斩首,因为他不听命令任意行动。
0 V6 T8 m( T  T4 \& U  
0 P9 ^- y: {' Z   吴起善用兵,敌国不敢谋,他镇守西河,与秦人接战,大仗76次,全胜64次,其余的不分胜负,从未败绩,为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 p. V" k8 N3 ?
  
1 Q8 |! @' v8 B- y& z9 A   历史上夸奖某个人会打仗,就常说“比拟孙吴”,意思是与孙武、吴起相仿佛。吴起、孙武成为古今名将的最高标杆,这个荣誉很高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92、吴起之死
% v4 p3 h* M" n7 K5 w4 `4 J  
6 u- U; C. A- y/ D  D* ?   由于吴起功劳太大了,魏文侯的儿子魏武侯继位后,决定干掉他。他派人拿着“金牌”,去西河调吴起回都城安邑。吴起比岳飞聪明,知道回去没好事,收拾了一下书本,逃奔楚国避祸去了。/ ?2 D# W4 F! S3 |) K7 P( z! `% ~/ S
  
5 b* s6 c. k" f- L1 W   吴起到了楚国,看见南方的太阳把黎明幽弱的清光泼洒在老大的楚国江山上。
- }3 V8 w. f' R$ F  
+ D2 {7 }- L- j2 i" o! H. a   原本很牛气的楚国,到了战国时代就变得不牛气了。那些国君的七竿子、八竿子的亲戚们、大家族(即贵族),占了朝中很大的发言权,他们的封地遍布全国,自有土地军队,俨然是国中的小国,不听政令,上逼君王,下虐人民,所以中央贫弱,地方政局动荡。这个结症,跟分裂前的晋国一模一样。2 r' E# |5 r3 O+ g, l! f
  3 T5 j9 Z' A* Y8 U% V  K. v
   于是楚悼王任用吴起以令尹身份,开始殴打楚国老贵族。吴起说:“大家族的封地,世袭传到第三代,就必须收回,土地都归国家中央所有,把封邑变成楚王直接控制的县,接受楚王委派的职业化官僚去管理。”这是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型,是整个战国时代得潮流。, K5 q( j6 X6 D7 q1 e" P3 G
  " {- E, ]2 T7 ?0 d
   大家族封地没有了,但这帮人的子子孙孙,还霸占在朝堂上,世代相袭,净拿工资不干活。吴起则把他们全部裁掉,精减机构,裁减冗官,节省出的开支用于招募职业官僚和训练士兵。那些被layoff的贵人们被气得要死,每天睡觉前都要祷告:“我祝愿令尹吴起,老婆生孩子没屁眼儿,出门让车撞死,今天晚上脱下鞋来,夜里就暴死,明天再也不用穿鞋。你这个弼马瘟,你给楚王卖命当枪使!早晚你不得好死!”- f$ a( q# N4 }- W0 X* ]! [# D
  ' \5 g- b. H! ?- g
   吴起也明白,楚悼王是拿他当枪使,去打这些大家族,以求强化王权。但咱就是打工的,不给人当枪使还干吗呢。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他责无旁贷。吴起当官廉洁,不搞腐败,严禁私门请托,严禁大家族招引食客,结党营私。楚国政治气象为之一新,出现蓬勃新兴的势头,并且在公元前381年带兵一直打到黄河边上,为楚国人实现了“饮马黄河”的煌赫战绩。6 x3 ^# i6 w! q8 o
  * D: }+ {2 C( i
   也就在同一年,楚悼王突然很不争气地死了,嘴里含着宝玉,停尸在祖庙堂,脸上带着惊慌不安。改革尚未全面深化。治丧委员会的同志们拥在庙堂里,阴霾的空气咔咔作响。以“阳城君”为首的旧大家族突然一分钟也不能等了,对着吴起怒目而视,切齿攥拳。他们招呼弓箭手呼啦一下子蜂拥而入,朝着吴起飞蝗乱射。“老楚王终于死了,看谁还能罩着你!”吴起登时身中数箭,转身就往棺材板旁边跑。后边兵丁追杀,箭戟交加。3 N. b  z% l  |, n
  
5 x# m, V. `2 b- q* J! c, s6 O   吴起抱住“总经理”楚悼王的尸体做掩护,无数乱箭射向吴起,也射在楚悼王body上。吴起大喊:“我死不足为惜,你们仇视大王,箭射大王body,大逆不道,谁能逃死!”众人闻言,恐惧而逃。吴起满身流血,鲜红尽染,倒地而死,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 N& X  R3 \( ~& \
  
% X9 i; X& [; J# L. @   吴起死后,楚肃王继位。按照楚国严格繁细的法律:“以兵器触及王身者,夷三族”,楚肃王挨个追查当初箭射“楚悼王”尸体者,得七十余家,全部满门抄斩。7 k; _% i: M  {8 y3 b. h# ~, C
  ) x6 \4 B4 u7 S+ ^, P9 F
   吴起伏尸杀贵,能在死后为自己报仇雪恨,也是千古一奇。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93、聂政( {, F! j, q+ O7 B6 U" }: n
  
2 S8 \/ I- k& G   韩国大臣“严仲子”,经常为了鸡毛蒜皮的事跟相国“侠累”吵架。
- x8 N- C# @' n. `  ~  ) a3 q7 G7 p4 F+ e
   这天在朝堂上,俩人又为了一点小事吵起来了,吵什么内容呢?史书上没有记载,大约是为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事罢。“严仲子”偏说先有鸡,“侠累”偏说先有蛋。严仲子拔出佩剑,冲过去就要砍侠累。
+ _' y( Q0 |3 f$ [- o, [) I: V, Y  2 {% q% u5 D9 J% j& f" f5 M( K
   大家拉开了他们俩。1 ?) r9 o8 o# [% _/ |% V
  8 s, q: g. ?/ L- ]' ]* [2 y
   严仲子兀自还在骂:“我说是有鸡,你小子偏说是蛋,蛋你个头啊!”
3 D! I/ E# s6 D0 T& h; P2 Y   1 O$ a, u- j; D6 c7 v
   侠累暴跳如雷:“我不杀了你,我是你孙子,我是鸡生的!”4 z2 N; s$ U! X7 {
  3 ?' R# f3 \( y1 H
   严仲子因为打架,终于被迫离职了。他准备刺杀了侠累,给自己解解气。他听收有个杀狗的人叫聂政,浓眉大眼,环眼虬须,吼叫起来象豹子吞虎,适合当刺客,于是跑去请他说:“足下的武功着实让小弟佩服,这黄金一百镒(念益)当作见面礼。”(一百镒黄金合现在六十公斤,跟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体重差不多,可以买一万匹布。), G! `! Z- @+ q8 I/ ?' |' P% P
  ! y  L, R5 |- F1 u+ I
   聂政看见了毕业生体重的黄金,惊怪太丰厚。跪坐起来固辞:“在下虽然家贫,流落东海,屠狗为业,但朝夕下来,还能够弄出些甘甜松脆的好品,奉养老母吃吃。先生的厚赐,在下绝不敢当。”
- N3 @- @* q" _. O7 M  
! @3 W! d2 Y. d2 R   严仲子说:“我听闻足下高义,特敬献百金,以结足下之欢,没有别的意思。其实我还是有别的意思的。就是,就是我有仇未报,特请大侠┅┅”% C+ b# Q8 \$ Q/ I8 L# u# _
  
# C0 t7 j; {( z* W4 m   于是,赏金杀手聂政单身一人,仗剑出行。秋风湿凉的风景,浸到行路者的骨头里面。聂政进入河南新郑,裹着宝剑直奔相府,看见相国侠累正跟国君韩哀侯坐在堂上,开理论工作务虚会呢。傍边持戟护卫甚众。堂上堂下,阶前庭内,都是防暴警察。
- N0 l' U0 S( Q5 g* @4 R0 [- d  : N% B& B* G$ F3 e
   血胆之人聂政,深吸一口怒气,一声呐喊,拔剑直入,冲向庭内的甲士,就象抱着橄榄球的彪形运动员,猛撞进来。甲士一路纷纷跌蹶,聂政如一道长虹,登堂直刺侠累。侠累遇刺有经验,拉起旁边的韩哀侯当人质(迫使刺客投鼠忌器,放弃出招)。韩哀侯当了靶子,慌忙乱叫,冲聂政摇手。聂政略不在意,应变迅速,一个侧身,绕开韩哀侯,旋转至侠累身后,一道白影,铜剑奋击,直直地从后胸洞穿了侠累,侠累当即毙命。聂政唯恐死得不透,再刺侠累,却误中了韩哀侯。老韩凄凉一声怪叫:“你!你!你竟敢连寡人也┅┅也┅┅”扑通栽倒在地。
% B4 H) V$ s5 g  ; K. x: n% O- y, @8 N
   旁边的防暴警察全上来了,挥家伙猛攻聂政。聂政奋力大呼,击杀数十人,余者不敢靠近。然后聂政从从容容,以剑割面,猛得一把撕下脸皮,血肉横溅,旁边的警察赶紧闭眼,没闭眼的则趴下呕吐。6 g7 h- w! K! k
  聂政拿着脸皮,凄惶一声如狼悲鸣:“我今日已大功告成!”聂政又自掘双眼,把眼珠子也扔了。后边的警察又组织新一波冲击,被聂政摸黑一通乱打,抱头鼠窜,很多甲士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聂政仰面大笑,以剑自屠其肠,场面极其惨烈。最后聂政象一截黑塔,呯然倒下,卧在几圈死尸包围之中。
) p3 v3 C3 z7 b) I) g& ~% c9 m: ~  
$ w3 Q# y3 B6 a$ c  w   几天之后,韩国新郑当地的蚂蚁发现了一只可爱的肉山,那是聂政的尸体被暴晒在农贸市场。蚂蚁们纷纷奔走相告前去聚餐。
1 `0 e! e; P1 V$ o  " k7 }. d6 E: F% b3 C& i) G
   聂政的姐姐从齐国听到消息,也跑来看热闹,一看是弟弟聂政,姐姐抱尸痛哭:“弟弟啊,聂政啊,你为了严仲子的知遇之恩,千里赴死。你自掘双眼,残面剥皮,切腹剖肠,以求姐姐不受迁连。你如此壮烈,我奈何畏死惧诛,令弟弟死后无名!今我宁可剁成肉酱,也要播扬我弟弟聂政的千秋大名!”
! Z2 m  P# O( @8 x1 K  
/ z/ j% P3 |5 u9 C   为人的荣誉感在她的身上又哭又闹!聂政的姐姐握起拳头,敲击大地,仰天大呼三声:“大伙听着,这位已死壮士就是我的弟弟聂政!聂政,我也随你去了!”取出利器,自杀于弟弟尸旁。
& U2 s2 I/ u! m! G; U8 m  
, [6 M5 l9 m- ^- V3 T6 k6 v8 Q+ U   一时间天昏地惨,峰岚变色,农贸市场里飞砂走石,周围观者无不惊恐,诸侯之人闻之无不骇叹。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94、庞涓! e  y( ?. O! G: J
  # l6 j9 e9 Y. X# h8 j% L" T6 B
   庞涓和孙膑,是同学俩。俩人经常捧着鬼谷子老师的课本,在云梦山石崖上,眺望着远空黑鹰翱翔,聆听着近处白鹤清唳,指点着江山,激扬着文字,做着一介士人万户侯的梦想。
, @9 F% `- R+ B) ^% S% ?& ]  
3 G+ a# A% o4 e8 ?   庞涓毕业后,经过魏惠王的面试,当了魏国的大将。
7 F1 c7 m5 l4 p3 w  Y  0 z9 x  N$ t, n( |+ {0 V2 e
   庞涓将军工作很卖力气,向西打了秦国,向东战败宋人,忙活不过来了,又喊来学弟孙膑帮忙。; d/ X& o. }: u, t% t: y4 n0 N
  7 `/ M0 |: ^9 b3 w1 f
   可是孙膑自负高才,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起来总有点锋芒逼人。将军庞涓生气了,我叫你来是干吗的,不是让你奔着当将军的,是让你给我打工的。想赶孙膑走。但是孙膑又确实是个人才,有价值。怎么办呢,庞涓想了半天,终于想了个好办法,就是找个借口把这位同窗好友孙膑判了刑,砍了脚,使之成为罪人。罪人是永远没有进仕当官机会的,从而踏踏实实给自己当属僚——这就像把野马给驯服了,使它失去狂躁的性格而专心提供畜力,成为有用之才,用意是非常良好的。9 Z# `, x$ D0 J
  $ J5 G" k' `" I# V5 V0 a* {% K9 U
   于是孙膑被做了截肢手术。由于手术未打麻药,孙膑疼痛攻心,火烧油煎一样地打滚,在席子上滚疼了一个星期过后,豆大的汗珠终于慢慢下去了,人生第一课总算上完了。知道处世不能太锋芒逼人了。1 V3 Y! S6 c% x% U3 F* n8 O5 e
  
( {7 {; D; ~) H' q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无奈。孙膑心情悒郁,落落寡欢,他不想沉沦下僚,白给庞涓打工。于是他瞅准了空子,在下班以后偷偷来到齐国使馆,寻求政治避难。一番交谈,孙膑的才华、品格和遭遇深深打动了对方,虽然孙膑是个无权无势的布衣,还是受过刑罚的罪人,甚至穷的连返城火车票都买不起,对方还是愿意冒险,出资把他偷运出境,回到富庶的东海,父母之邦齐国。流浪的人啊,一意孤行的人啊,乐而忘返的人啊,故乡月明千里,正等待游子的归程。
) s0 ~3 y3 D: H2 E1 \  8 b- m  b' w, R! |. ~
   这段故事,在明朝人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里却编成了这各样子:孙膑有一本武学秘笈《孙子兵法》,庞涓做梦都想要这本宝贝书,于是陷害孙膑,让国君魏罂把孙膑砍了脚。庞涓阳里还装笑面虎,同情孙膑,把孙膑安排在自己家里,鼓励身残志不残的孙膑默写《九阴真经》——就是《孙子兵法》啊!孙膑傻乎乎地为庞涓默写这本虚无飘渺的兵法,不料庞涓性急,再三催促,引起孙膑疑心。一打听,终于明白了,坏蛋庞涓是想利用我啊,诳我写出兵书啊,然后干掉我啊。于是他装疯卖傻,摔碗骂人,狂癫不已,表现出走火入魔者的症状,还烧掉了写成的“真经”。为了迷惑庞涓,他还爬到猪圈里去,去与猪共舞,终于骗了庞涓,偷着跑了。
: q/ F2 ?- o3 {7 ?2 w# s' ^  
- |9 b% u1 g% W  M* G   其实,这些都是小说家言,这个默写兵书的事不见诸任何史料,是子无须有。《孙子兵法》这书用不着处心积虑逼着来默写。一本孙子兵法,孙武写出来就是让人看的,哪会有那么稀罕难得。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海内人家皆有珍藏《孙子兵法》”,所以不算什么绝学秘笈。身为魏国武官最高级别——将军的庞涓应当很容易查阅到这本书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95、孙膑
/ M% B- w( C; }  R/ x- E2 F  
% Q3 W9 q1 I0 j; L" m6 s7 }   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回祖国,在齐国国君的亲戚田忌家里当帮闲的,主要工作是陪田忌斗鸡走狗,赌博鬼混,包括赛马下注。' H  e% C3 b; _5 q4 B% V4 }" I
  孙膑来到赛马场上,从看台手遮凉棚仔细眺望,发现参赛马匹大体可分为上驷、中驷、下驷三个等级。孙膑神神秘秘地说:“田将军,您这次赛马啊,尽管重金下注,我包您赢个通吃。”) x2 B' }/ F3 j+ X! K/ h
  
' o+ k; d* ^' C   “怎么个下法呢?”6 C3 t) h% W1 x' h1 E
  : n: g( k; w" Z
   “田将军,您拿下驷对他们的上驷,上驷对他们的中驷,中驷对他们的下驷。听我的没错。”
. |" a* @; G" G6 Y; ?6 }3 N  
7 l  c1 s2 z2 B   田忌听了孙膑的指挥,于是对旁边人嚷嚷:“我的马儿是最牛气的,我下注一千斤金子!”9 X: u9 {4 q1 {4 t
  
) l- u% M2 y. `) ?, O  n   结果,第一回合刚跑起来,田忌的下驷跑得最慢,起步就落后了半圈儿。田旁边各大家族的公子贵人看了,纷纷掩口而笑,您这牛气的马儿拉着车已经落后一圈了。齐威王说:“爱卿的马怕是感冒了吧!您也一定在发烧吧。以千金相赌,不是儿戏,爱卿翻悔还来得及。”( v4 }$ Y; T" o: b/ I
   3 I. h1 J& d  S8 q2 a
   “不,就下千金!”% E" _" B2 z0 T
  
5 O: M5 ?: J4 \- c0 P   接下来两回合,田忌的马却像吃了兴奋剂,尥着蹶子飞跑,把众人的马车都超过半圈有余。田忌从看台上“耶!耶!”直蹦高,孙膑没有腿,就也把双拐扔到空中祝兴。三局两胜,田忌和孙膑互相拿起酒罐子往脑袋上喷泡沫。旁人的脸都跟苦瓜一样,咧着嘴乖乖交出千两黄金,输得很惨。齐威王也输了,一边交出金子,一边大惑不解:“怎么寡人的眼睛出问题了吗?真是田忌家的车跑在最前边了吗?他的驾驶员哪儿请来的呀,这么厉害?”/ b1 ]: l" k2 o& _
    g; B4 ^- `7 X5 C; a  M( B
   “主君,不是下臣的驾驶员厉害,是孙膑先生给臣出的主意。”
8 O. G: k) o# q  孙膑把自己调换上、中、下三驷出场顺序的赛马原理跟齐威王说了,齐威王拊掌大惊:“孙先生运筹帷幄,真神人也,明天进宫细谈。”" M6 A, R; t- K
  我们说,孙膑懂得现代数学中的拓扑理论,以局部的失利来换取全局的大胜,确实是个战略家。孙膑最擅长的就是“造势”,认为势是可以创造和转化的。均势、劣势和优势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只要你去调动和促成。这在他的赛马中也体现出来了。在后来的桂陵之战,孙膑佯攻诈败,马陵之战他增兵减灶,都是故意示怯,却最后大胜。这都体现了他从局部失利主动向全局胜利而转化的赛马原则。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96、齐威王; Z8 C" N' q$ ^* p, x
  ' T8 E/ h' c* j; w+ D+ c
   齐威王刚上台时候,每天吃喝玩乐,弹琴唱曲,不闻朝政,一混就是九年。他的媳妇“虞姬”实在看不过去了,就找他提意见:“周破胡是个阿谀工谗的大臣,北郭先生多才多艺,我建议您引进贤人北郭先生,叱退奸小周破胡。”
2 T  h# t9 Q. H/ w: s  
; C! v4 |( V" Y& U( z$ T   周破胡立刻在外面造谣:“虞姬小的时候住在巷子里,和北郭先生私通,所以现在使劲说北郭好啊。”& y, ?  B1 |) |5 V
  
$ [+ N! A$ n. c   齐威王一听起了疑心,把虞姬锁在九层高的楼台之上,派人审问奸情。法官大人收受周破胡的贿赂,把虞姬定了罪。虞姬申诉自己的不白之冤,说:“俗话讲,瓜田不蹑履,李下不正冠。人言可畏啊。我居然忘了这个道理,去推荐北郭先生,引起了嫌疑,我活该啊!”. I: x( w  k# g; _
  这时候,一个叫邹忌的家伙,长得很帅有点像郭富城,抱着吉他来找国君齐威王了。邹忌身长八尺有余,形貌帅丽。战国一尺相当于今天0.22米,八尺等于一米八四。齐威王一见这个高大的美男子就先有了好印象,说:“你会干什么啊?”
. A# d0 O9 Q$ ?. G! R/ c, I0 b  
, u6 O6 C/ s! t& ?   “听说主君爱听弹琴,我特来拜见,为您抚琴一曲。”
, y" @! k9 _' i% e6 A- t* i* y  
/ [1 _9 W  G7 |! e( t   “我正愁没逗乐呢,寡人倒要听你弹一弹。”齐威王说着,吩咐左右摆上案子,将琴安放好。邹忌坐在琴前,熟练地调弦定音之后,把两只手放在琴弦上,半天不动弹。% ~7 d5 ]; ]* M$ b) ?) J
  # \: a- s1 n+ J1 \
   “弹啊!你倒是弹啊。你不弹这是干什么呢啊!”. v! K1 w6 r% Z+ M, U* K' P- O
  # n7 F7 E7 O5 K# J( {* H1 c+ Q
   邹忌一笑说:“呵呵,我这是学您的样子呀!”
# }( r8 j7 W3 \. P' W  ) }  i' M9 v) @) _/ n) s: x9 y
   齐威王惶惑不解。
6 N! v/ R# C' e  
& n6 w8 A5 M* X" {' }* o3 d5 W# C   邹忌干脆把琴往旁边一推:“您身居君位,却不管国家大事,跟我摆着琴不弹有什么区别?我摆着琴不弹,您很不高兴。您摆着齐国这架大琴,即位九年却不弹它,敌国屡屡进犯也不放在心上,恐怕国人也不会高兴吧。”( @" W! `4 }; F; }
  
9 r' r, }- d3 p$ B4 k* E   齐威王一怔:“先生说得对!九年积重难返,我该怎么做才好呢?”
  |" n4 t' C% }/ q3 n9 F# a/ b* ~  
" k7 e" A% }1 u* o  x6 g   “那还要问这个琴。古时候,伏羲氏做琴,长三尺六寸,好像一年三百六十日。五根琴弦,好似君臣之道。大弦似春风浩荡,犹如君;小弦如山涧溪水,像似臣;应弹哪根弦就认真地去弹,不应该弹的弦就不要乱弹。好比国家政令,五弦配合,才能奏出美妙的乐曲,君臣各尽其责,才能国富民强。主君您先拿小人开刀,烹了周破胡,再选贤任能、兴利除弊、不近声色、整顿军马,不就好了吗?”/ `! Z$ G2 H+ ~/ U
  
) {1 @- K) v" ^0 r- S   这就是“邹忌鼓琴谏齐王”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邹忌因此得官。
' K# v' q9 B# f. Z1 e2 d1 h  
: D' \' W' l6 j6 n) V1 C   邹忌作为美男子,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早上他揽镜自赏:“哇,我长得好帅帅耶!形貌帅丽,一米八四。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的“帅哥徐”比较起来,谁美。众宾客和老婆、小妾齐声大喊:“当然您美啦,您美的紧,帅哥徐怎能跟您相比,帅哥徐不若君之美也!帅哥徐何能及君也!”
2 q, o  _2 Y' P8 F4 Z  s3 O1 @  
3 X7 q2 S: J+ z! Z+ k2 ~3 a9 @3 w   可是,有一天真的遇上帅哥徐,邹忌一看,比自己美得霞光万丈。邹忌大悟,原来我老婆他们都是有求于我,才使劲蒙我啊。他立刻跑去把这个故事告诉了齐威王。齐威王也大悟,赶紧下召求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谤议于农贸市场者,受下赏。”群臣抢着进谏,大家挤在门口创造了成语“门庭若市”:在宫门排起了长队,好似去商场抢购降价空调似的。齐国因此慢慢崛起为战国强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30 16:58 , Processed in 0.02466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