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那时唐朝(李渊、李世民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4: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11)
; f& G$ T* G- @                        , D9 W0 L0 F" V: j4 w* B
                          ?7 l6 p. b8 y% v# g+ f
                        
! D5 L& D* Y2 S, @  作者:沁园春
4 P% r6 y% \" H' A, m    F7 p; E4 ]5 j2 P& H$ W1 G0 y
  
& I! z- d$ A) W! ?0 j! ^' ]# v  * @1 d9 b  P! Z* `! {# ~; o
  陈智略、樊文超、单雄信等主要将领都说:“王世充算个鸟?算算他的士兵,也少得可怜,还连连打败仗,都已经吓破胆了,《兵法》云:倍则战,我们现在是几倍于他,况且刚刚来归附的江淮人士,锐气逼人,正希望盼着打这一仗,好大展身手,这么好的机会哪里去找?此战必胜!”
1 T! P+ g% v; B  其余将领也被鼓动了,都纷纷鼓掌表示赞同,史载:“于是诸将喧然,欲战者十七八,密惑于众议而从之。”
. ]  _9 k% Z5 {9 O) v$ _" T  9 ^2 `/ w3 K) [! v+ d* w- q
  这么一来,想打的人十个就有七八个,占了绝对多数,李密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最后只好顺从“众意”,也同意开打。
- i  i8 u+ }7 @8 I* v! x* G# p9 o9 F  % i4 I& ?  p1 ?& X$ c3 U9 |6 T- q
  裴仁基在会上,口水都讲干了,牙齿都磨出了血,反复讲此时不能速战,其他人就是不听,还笑他是个胆小鬼,裴仁基见苦苦争辩都不能说服大家,气得直跺脚,击地叹曰:“魏公你一定会后悔的,一定会后悔的!”
2 K0 v/ A& l9 g* Q  2 M; I0 ]9 W+ e. G. S% g
  还有一个人支持裴仁基,他就是魏征,这时候的魏征,可还不认识李世民,他在李密的手下做事,是元帅府的文学参军,兼管书记。
' D1 B" r( [3 R% }  
0 k5 ]4 j; q9 @; y. x  魏征对长史郑颋说:“我们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是伤亡很大,将士们身心疲惫,需要休整,况且王世充这次是来拼老命的,我们很难一下打败他,不如深挖沟,高筑墙,固守城池,不出十天半个月,王世充的粮食吃完,便会自动退兵,到那时,我们再出击,王世充必定手到擒来!”8 K3 F0 H) n6 s4 c9 _( B! |
  
% u! H: k1 \& ^( x$ u7 d: n  不料郑颋却笑他是老生常谈,魏征气得猛拍桌子:“你真是气死俺了,这是奇策啊,怎么是老生常谈呢?不和你玩了。”: O6 X- \3 E2 u! |! N5 N) S3 m
  2 L: h8 N# ^% h  w& B0 }' Y
  魏征起身,拂袖而去。8 D2 A6 Y$ V: @1 r) e" Q! `1 P1 O
  
/ v. M8 k4 R! n3 o3 T  怎么样,很有性格吧?军中就两个明白人,李密总拿不定主意,堂堂一军之主,竟然被部下意见所左右,真不是个当一把手的料。
# N/ }& e5 u) A5 Q! J" z  
9 D& J! e' }+ t2 ]- i  李密本来就看不起王世充,就信了单雄信等人的话,率大军出战,准备以北邙山为屏障,与王世充进行决战。
  E5 M# A& L# _2 R  0 S: l  E7 _% N* w2 U: D: R
  当天,战斗打响!
5 v8 S0 a7 l, {  . I% G+ P: @2 C7 a
  王世充先派前锋几百骑兵,冲击单雄信驻扎在偃师城北的营寨,李密派程咬金和裴行俨去支援。
, A! ?! _$ m* w: M4 Z: W, n  
/ y( z3 m+ p& c" V  裴行俨打起仗来,也是个不要命的,每有征战,所向披靡,和薛仁果一样,也号称“万人敌”,只见他率先冲进敌阵,一通好杀,不幸中箭倒下马来,眼看就要落入敌手,程咬金跃马冲上,砍倒数人,救出裴仁俨,抱着战友,骑着自己的战马准备返回。
# [! F0 W6 X, o/ ^9 c  
( t( S. ?$ _/ z  这时,王世充的骑兵追过来,从背后刺来一槊,刺中程咬金,程咬金就是有功夫,竟然在受伤的情况下,一手抱着裴仁俨,一手回身折断刺来还没抽走的长槊,并杀了追赶的敌人,和裴仁俨一起安全脱身。傍晚,天色已晚,双方鸣鼓收兵,李密没占到什么便宜,相反损失惨重,手下猛将十几个人都受了重伤。# |0 G- ]. V9 d: r
  
0 r6 F3 t* o" j- B& r5 Z  李密到这时候,还没采取有效行动,正视现实,仍然生活在过去的胜利之中,竟然在北邙山上的指挥部,都不设围墙来防御,这恰恰给王世充钻了大空子。6 P9 v8 \0 ~. P+ L* J9 C1 }+ _
  
8 ^& v; p3 C! Z2 }2 j$ U  细节决定成败,李密会怎么样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5: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12)
8 p7 Q* S. M! {* U! t4 Y+ r& O. P                        
% g( r: p/ _- ~: o: p                        * A2 V8 r: A2 X! [" b7 T
                        3 @: _# `9 w' i4 w
  作者:沁园春  c' x2 f. f' M4 v: w) b* u2 s
  + Z* k- h2 M( i) |, m
  9 g6 a8 G, F0 g: z. o+ S
    \" P& u. Q# F  [* q7 s# A6 t
  当夜,王世充就探到了这一个情报,三更半夜的时候,偷偷摸摸的派了200多骑兵,秘密的潜入北邙山埋伏起来,并且命令士兵把马喂饱,把刀磨快,把精神养足,准备决战!" |* M7 j: Y- w: k
  而此时的瓦岗军,不是在睡大觉,就是在神吹、打牌、讲荤段子,他们哪里知道,死神已经张牙舞爪的向他们一步一步逼近。4 {2 X; M" m$ F3 d. H, s" z" I, c
  
5 a3 Q  b1 i4 T4 b  次日一早,王世充就发布进攻的命令,行前,还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王世充也使用希特勒那一套,发表极其煽动人心的演讲:
" _) a- |) E/ H5 c% q  O& v& k  
, ?; A1 ?% L( `, |2 l  “各位勇士,各位精英,各位英雄,你们是最棒的!今天这一场大战,不仅仅是我与叛贼李密决出胜负,咱们大家生死存亡,也在此一举,这一仗,要么是生,要么是死,如果我们打胜了,荣华富贵不在话下,如果打败了,谁也别想逃得了,我们争相赴死,不单是为了国家而死,也是为了咱们自己,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
" P6 Y7 T# R/ Q5 Z) F# A: L$ Q9 k  
% w0 a& ^: {7 Z9 \* E  王世充说得慷慨激昂,热泪盈眶,大家都被感染了,纷纷表示誓死打赢这一仗。
" k; o4 T( `8 N6 s0 ~. u. a1 f  2 ]* e* k- j1 @: `& {/ _
  其后,王世充又问大家有没有信心,大家都齐声高喊:“有信心!”,王世充这才脸上露出些笑容,他心里已经有点把握了,指挥部下向李密发起总攻。* p9 A1 n. _- J- p  m  z
  8 @" F$ V  _+ N6 G7 l% ^- u+ P0 q) a) X
  而此时瓦岗军,根本没做好决战的准备,阵都没列好,很多人都是从床上爬起来,仓促应战。
, f( {' X( D# \  
5 {% ?+ M# w7 p/ \4 M0 p2 V& z* I  两军杀在一起!/ G/ h8 a! P5 F" x
  : |; O( ^/ j; N8 W, U
  王世充手下个个剽悍凶狠,勇猛异常,又有周公做精神支柱,加之此战决定生死,都不要命的呼呼向前,史载:“世充纵兵击之,世充士卒皆江、淮剽勇,出入如飞!”。
) d% i7 {8 M! @- K0 f  
4 A' Y0 |. e! J7 E% C6 i; t/ ]  战斗正激烈进行,王世充又玩了一个花招,突然抬出一个长得很像李密的人,让人捆起来,押到阵前,并大喊道:“已经抓住李密啦,已经抓住李密啦!”
8 s( x7 N( q% G  - D" v. u  T# t( [/ b
  看来王世充倒还是有些计谋的,李密被擒?这可是一个晴天霹雳,王世充的士卒,都大喊万岁,而瓦岗军则乱成一团,这本来就是王世充的杀手鐧,是他早前在军中找了一个长得很像李密的特型演员,藏在军中,只等时机一到,就推出来震撼瓦岗军。' E* c4 b% h: N, p8 z9 k4 f* q! h
  
) }8 C5 [: `& g* g) E" z  当时李渊打宋金刚的时候,也是用了这一招,只是喊了喊口号,没王世充这么绝,还真弄出一个特型演员来,真亏他想得出?看来这一招,在那时候还真有效。( a( L  @$ S- |" i* F
  
! u& \5 x1 p: g; y6 x  \  而在此时,埋伏在北邙山中的骑兵,又杀将出来,乘高而下,一口气冲进李密大营,到处放火,哈哈,难道杀人放火的事,就是这么搞的?
( }5 Z( C$ I0 I1 @  n0 {1 \+ T, u# M- @  / I7 f6 x" }- D
  瓦岗军将士都没了斗志,四处逃窜,溃不成军,部将张童仁、陈智略等人都投降了王世充,这些人真TMD混蛋,喊打的是他们,如今打了败仗,喊投降的也是他们。9 c- q! N  b1 g$ s0 V, z5 R3 V
  
; G5 @8 H5 Z# n3 n' ~/ |) o+ V  树倒猢狲散,李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带了1万多人,逃回洛口。
# P: K# e: ]; C$ [, y/ S% X) ]  
3 M9 w! A: d9 [& n  不想,此时的形势也发生突变,守将邴元真秘密派人暗中勾结王世充,李密听到这个情报,不动声色,打算等王世充渡河来接应时,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击败王世充。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5: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13)
' {9 D& D9 H+ n" `1 f                          
1 ?: q2 w4 u( T# Y- e6 d# Y7 Z) z                          & {. g% f5 f% e/ X4 z
                          
+ q& r2 i; q! k5 i0 G7 f  作者:沁园春- x0 Q: t$ Q7 y: g8 p# y+ H
  # M* z# E4 A2 H- X
  ; u" g" T( e5 M1 i7 w6 N' }
  
9 E' b6 m) H' F  可是,李密手下的侦察兵,都是饭桶,或者是还没睡醒,等王世充全部渡过了洛水才发现。: v; h- m8 N% R$ c8 T
  
* N: j" S9 [+ A3 J% n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单雄信又不过来帮忙,只在一旁看热闹,李密知道打不过了,只好率部逃往虎牢。
# r, O7 T# W8 b/ T( X2 }  6 S# k- W$ m6 b# i/ W- V7 D
  李密前脚刚走,单雄信就投降了王世充,这两个家伙,都不是什么好鸟,单雄信在隋唐演义中,是个如何如何仗义的大善人,可是历史上,却是一个没有原则的小人,他善于骑射,骑在马上,一杆长枪舞得呼呼乱转,名冠诸军,在军中号称“飞将”,房彦藻曾经说单雄信做事很轻率,喜欢见风使舵,要李密趁早除掉他,但李密爱惜他的才能,不忍心下手。# v+ `6 l/ M% l. A" H' s/ S
  3 Q- r! G8 Z0 C6 ]# y; X% w: z
  而邴元真,则更是一个人神共愤的大坏蛋,他在做县官时,就因为贪污畏罪潜逃,跑到瓦岗寨掌管文书,翟让推荐邴元真为长史,李密不得已,就用了他,但从不要他参与军机,后来,邴元真守洛口仓,宇文温说邴元真是个性情贪婪的浅薄小人,劝李密杀了他,不然的话,必为大患,也不知道李密是什么原因,没有杀他,才留下这么一个大祸害,看来,贪官真没一个好东西!这些人就没道德可言,都是些见利忘义的低级动物,后来这两人都没什么好下场,也算是报应。
" @3 Z, t' |9 J) ?  ) c. ^2 |$ M/ ]* K- N5 ^5 _
  这时,王伯当也放弃金墉城,退保河阳,在这里,碰到了还没弄清怎么回事的李密,这时的李密,如在梦中,脑子一头雾水,怎么会败得这么惨?太莫名其妙了,他一面收集残兵,一面又召开会议,商议对策。  x, m& H- h' q
  
& i; u  I6 m0 ^- U2 E  李密提出去黎阳,与徐世勣会合,众人反对,都说:“杀翟让的时候,徐世勣都差点送了命,如今走背时运,要去黎阳投奔他,徐世勣肯定不会收留的。”
  i" u5 V( X0 \& ^  ) }* I& J6 K! J: [' S8 }" ]6 h0 Y- `
  李密又提出就地扎营,南阻黄河,北守太行,东结黎阳,慢慢收集部下,再图进取的方案。
% X9 j. E* P$ ]0 q1 j, D& r& B  
# R$ X9 t$ O2 v  众人又反对,都说:“现在刚刚打了败仗,大家心里害怕,如果还窝在这里,恐怕不出几天,手下都会跑光光。”
; n- G5 J$ r: ?) Y0 r7 C  
1 ]- }" o) y$ ]/ x7 f' n  李密见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只好长叹一声:“我所依靠的就是大家了,大家既然不愿意,我也就走投无路了。”
' S: ~* b( V, S4 {4 _3 O; i  7 a0 p  ^) I' O) g( g$ V$ P
  这时,又听到单雄信等人全部投降了王世充,气得拔出宝剑要自杀,以谢众人。
( K6 e. b6 |- \. D+ Z  : A1 G* }& Q8 F6 }
  王伯当一把抱住李密,夺下他手中的剑,痛哭不已,竟然哭得昏了过去,众将也是跟着流泪,悲泣不已,伤心的泪啊,乱飞飞,英雄末路问苍天。。。。。。3 @8 {7 U: C3 }  s& Y3 b, y- ]
  : F* c2 M4 o. Z1 @: @( F
  李密又接着说:“感谢诸位并没有弃我而去,我们就一起去关中吧,密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诸君必保富贵”,府掾柳燮知道李密的意思,趁机劝说:
9 L. i, s  P4 R  q4 d  0 f, U( f/ B6 W" X( t
  “明公与唐公是同姓家族,而且很有交情,虽然没有跟他起兵,但你成功的率领我们瓦岗军,牵制住隋军的主力部队,使唐公顺利入关,不战而据有长安,这可是魏公为他立的大功啊!”
% Z1 ]- @1 Y! p  
0 L, s: N$ @) M% d  李密也觉得在理,问周围的人,都表示同意去投奔李渊,李密满脸泪水,死死的盯着王伯当,十分难过的说:# Y- F; ]8 }4 j7 ?2 \" h
    ?/ w; d& n) {/ ^1 E1 S9 r
  “将军家大业大,怎么可以同我一道去长安呢?”4 c% w  u, |5 P/ {. |$ L1 x
  $ @/ s- A% \8 t; I# X7 n2 G
  王伯当回答:“当年萧何带领所有子弟跟随汉王,伯当遗憾的是弟兄不能跟着你,大丈夫要顶天立地,怎么可以你今天失利,就抛下你不管呢?纵使我粉身碎骨,葬身荒野,也心甘情愿的跟着大哥。”0 D0 v5 [% \& g' \
  : ^( o# D8 n! W. |
  好,真好,这才是真正的有情有义的汉子!7 j0 q1 x8 n& n4 }9 o
  
2 @, @. g8 Y2 l% `) c) u6 A; @  众人都好感动,要是当时评什么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王伯当肯定榜上有名,李密就这样,带着两万多名瓦岗军将士,入关投奔李渊,可是不想,这么一走,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5: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14)) ?7 M  t' h- f3 y6 k# B
                            ' X8 D, C; c2 Z& z5 ?: U
                            5 T4 i7 C+ O& N! D. |
                            - C1 p' Z( {" s- Q; x
  作者:沁园春6 b6 `, I* j6 \+ J" Z
  
4 c$ i+ B- P' R9 w3 c  
$ Z9 |8 A" L! r& K7 [  8 T3 [* K5 B* E4 \2 E
  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10月份,正当李世民还在与薛仁果打擂台的时候,李密就到长安投降唐朝了。
+ ?1 j2 T7 W7 _4 x/ @1 R  
$ q1 A: C8 D8 o: Z0 F  一开始李渊对昔日的“大弟”表现得很尊重,用红地毯、放礼炮的方式迎接,还是与与他称兄道弟,并与李密对起了亲戚,把自己的一个表妹独孤氏嫁给李密做老婆,并授予他光禄卿、上柱国,赐爵邢国公,李密一开始还很高兴,以为李渊真把他当个人物看,哪知道到后来,越来越不对劲,不但礼数愈来愈少,还时不时有人来索贿要钱,搞的很不爽。$ N1 P$ P! d( v% u1 ^8 E6 W2 ]
  
% ~- Q& E4 V" u8 |( u1 y; K5 G  其实,李渊听到李密来降,就已打定主意,先稳住他,然后再想办法搞掉他,好夺取他的地盘和军队。+ x1 {6 d' n' ]  }
  
- w# c" k) x+ m  李密降唐的新闻,很快在四处传开了,原来他的老部下,都纷纷前来归顺,总管李育德以武陟投唐,部将刘德威、贾闰甫、高季辅等,或献城来降,或率部来归。
/ ]$ M" W8 ?; j9 g4 h  
4 a- O* l( L- E3 F! \/ K  这其中,有一个来投的人特别牛,他是谁呢?他的名字叫刘兰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在新旧唐书里被写作刘兰,刘兰成是青州北海人,以前任隋朝鄱阳郡书佐,史书记载他:“颇涉经史,善言成败,然性多凶狡”,就是说读过不少书,懂得孙子兵法这些东东,是个狡猾狡猾的家伙。- k& A  i0 k0 N
  
' W' N2 g, x0 g. Q4 e  按理说,刘兰成既然是个书佐,那只是文书一类的文官,他懂个什么打仗的事?可是,这个刘兰成不但善于用兵,还颇有谋略,打起仗来简直就是个天才,堪称公鸡中的战斗机!他的疑兵之计,成为唐初军事案例中的经典之作。0 M, n, A% T8 p4 H5 R! `! v$ z
  
& l  ^1 c* a" ~$ P" V2 Y  当初,北海郡的起义军首领綦公顺,带3万人进攻郡城,外城已经被攻破,就要搞定内城了,綦公顺却认为城内粮食要吃完了,临时踩刹车,停下来休息一会,也不多加防备。
6 [, Y- U! @! p  
7 z& L8 B. Q( w  C2 Y  这可给对方制造了机会,守城的明经刘兰成,当时还只是秀才一类的人,他临危受命,带领城里100多位骁健勇士,发动突然袭击,把綦公顺打了个措手不及,继而城内其他士兵一拥而上,竟然将綦公顺打败,连营地都扔掉不管走人,北海郡城得以保全。8 t; E6 d) r# q4 U6 R9 d
  , B! S, j+ U# k2 F: U( d. o
  郡城的老大也不敢掉以轻心,为了对付綦公顺下一次袭击,就将城内的百姓分成6个军,刘兰成有这么好的业绩,自然也是其中一个军的小“军长”,可是不想,让另外一个叫宋书佐的人不爽了,反正同行是冤家,也没办法,谁叫你以前也是书佐呢?宋书佐为了搞掉刘兰成,就到其他诸军那里挑拨离间,四处散步谣言说:
% t6 t# G& o0 C, ?* @" }  1 t# T6 p" E0 _& z; P! ^7 |
  “刘兰成这人很得人心啊,对你们肯定不利,不如杀了他!”,可是,刘兰成人缘实在是太好了,大家也佩服他的才能,不忍心杀他,只是剥夺了他军权,把他的部队交给宋书佐去领导,这么一来,刘兰成没了兵权,就随时有生命危险了,为了逃命,他干脆跑出城去,投靠了綦公顺。
6 z" @( h1 r0 [% v% c, C$ }4 y  
1 P$ `+ I( v! v! H( j  刘兰成到了綦公顺军中,将士们都久闻大名,看到偶像来了,开心得不得了,都想拥戴他来做老大,刘兰成肯定不会同意,毕竟还有綦公顺在那里站着啊,綦公顺也有自知之明,让他做了长史,从此以后,打仗这些事情,就全听他的了。
9 K6 Z( D' m  b/ u2 }7 @  
& M0 X( H8 Z' w0 g7 Z  綦公顺依然对北海郡城念念不忘,50多天后,他再次出手,刘兰成主动请缨,可是去攻城,却只带了不150个人,难道脑子进水了?
4 E" h- p' _7 p" E& M/ E2 O  N9 E  
. o: m" p/ m: j+ z- G! Q  E0 D  不是,让我们来看看刘兰成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5: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15)
1 y& ^/ Q1 E1 c+ g4 ^                              
0 l' b# W! V0 M" q                              # Y' y' k( v% o) i( M$ {3 J
                              
1 z) z9 N. v5 \' B, K! O# j; ?/ y) J  作者:沁园春- I: @$ ]7 e8 V6 d' y, s$ U
  * a7 ]; k2 o3 H9 D; I4 Z0 w. l
  
# H. C1 O- [7 [2 j: ]  
# k( f9 y- u+ w" W0 v  黑夜。2 X4 o9 D0 I" i" s7 q
  ' F4 @, I' ?, H2 y: A4 E
  远处,只有鬼火在寂寞的飘荡,刘兰成急匆匆的带着50人的小分队,悄无声息的赶赴北海郡城,他早有预谋,在离城40里的地方,留下10人,命令他们使劲的割草,并分成100多堆,接令后就点燃;在离城20里的地方,又留下20人,让他们扛起大旗,接令后就竖起;在离城5、6里的地方,又留下30人,埋伏在险要位置,接令后就出击;而刘兰成自己,则只带10个人,借着夜色,潜伏在离城一里多远的地方,其余的80人,也有安排,要他们隐蔽在有利地形,只要听到鼓声就去抢夺人畜,得手后马上离开,并叮嘱他们走前也记得放火点燃草堆。/ ~* J! U0 e5 g( J
  4 d1 g, L- g: X$ [$ _
  刘兰成要干什么,怎么好象排戏一样?
: e8 V+ e8 \, l) g  z  
  a- b) x" U# ~1 x  第二天清晨,城里的人没发现什么动静,就都快快活活的出城砍柴放牧,到中午时分,刘兰成带着10个人突然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城下,摆起了pose,城上守军大惊失色,即刻擂鼓示警,早先埋伏的80人听到信号,迅速出击,按预定计划,抄掠各种牲畜1000多头和人质若干,然后一溜烟的撤走了。
! V- ^& }1 K3 |+ z  6 e5 m* l2 e- t$ ?6 \
  刘兰成感觉抄掠的人都已走远,自己则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慢慢往回走,城内守军见刘兰成不紧不慢的,好象还在逛街,以为是故意勾引他们进伏击圈,虽然出兵去追,但怕有伏兵,都是走三步退两步,后来,又看到远处旌旗和烟火,就更没心思再追了。; @2 }3 g, C' X* O* j* L5 A& G$ S8 e
  2 F. `1 Q) _* d# U
  不久,刘兰成故意透露这个内幕消息,北海郡城的人都后悔得捶桌子,哎,咋就不追出去,把那个该死的“叛徒”给做了呢?竟然让他给蒙了。
  _3 ^2 v7 b  T/ i' c5 K  7 V1 C0 }* K- @  C. i+ x
  终于,他们等了报仇的机会,一个多月后,刘兰成又带着20个人来到了城下摆pose,这下见到兔子了,赶快撒鹰啊,城内守军争先恐后的出城追击,可是不想一脚踩进了刘兰成事先布置好的陷阱里,在不到10里的地方,綦公顺早已哼着小调等着他们了。' Q) B4 M& b! n# m6 e" m
  
) g. j* A, Y& y& x' x- y  守军赶紧逃回城去,綦公顺趁机包围北海郡城,还没开打,刘兰成对城里人说了两句话,大家就都争相出降,史载:“兰成一言招谕,城中人争出降。”可见刘兰成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6 i! C( v8 e- q' o4 n& y5 Q; b- ]
  
' C3 U& m4 k; @) D* x' U7 W& X  刘兰成进城后,安抚好老人和小孩,对城内的官员也很尊重,对昔日的仇人宋书佐,也是如同往日一样彬彬有礼,宋书佐惶恐不安,也不好意思呆在北海郡了,刘兰成还给他钱,送他出境,于是这么一来,“和谐社会”就暂时出现了,内外俱安。- z: Z' w4 l4 |8 E, J7 r
  ( B2 ]1 L" S) B/ U. D
  可是,马上又不和谐了,北海郡城被綦公顺占领,又引起一个人不爽了,他便是海陵的起义军首领臧君相,他也想来抢这块肥肉,带了5万人来争夺郡城,綦公顺人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恐慌,又是刘兰成站了出来,他对綦公顺说:1 h  @( |) i* W& p* F
  
: F! y9 h) X; n; N  “臧君相离我们还远,他肯定不加防备,咱们何不主动出击,急行军去抄他军营?”
4 Y' \, ?( P7 {& I3 K  
* o1 `3 H6 }" g8 _: ^. C  綦公顺知道刘兰成有一套,就同意了这个建议,亲自出马,带了5000精锐,裹了些干粮,长途奔袭臧君相,快要到时,刘兰成又带着20名敢死队员去打探消息,在距离臧君相营地50里的地方,刘兰成见臧君相手下刚刚出去抢东西回来,都肩挑背扛、笑嘻嘻的往营地走,刘兰成胆子就是大,也带着手下背了些蔬菜、大米和炊具,跟着他们一起走,冒充是一伙的,趁此机会,了解了对方的口令和主将姓名,到傍晚的时候,刘兰成又跟着这伙“强盗”进了敌方营地。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5: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16)
% ], Z6 Z: e% q4 b8 \3 `# m                                
, s& b* V8 P) e% u/ P                                
: T  ?" W( ], k1 X8 V                                4 C# ?! ^1 y4 n6 ]
  作者:沁园春
/ Z8 m- K+ ^, P" D) `  
5 e- K  j0 i$ n: [  : \: |! B6 t& r7 a* R
  
! }6 x9 A* x! ?! O7 C3 z  刘兰成把臧君相军营的虚实看了个够,甚至连夜里值更守卫的暗号都搞到了手,然后若无其事的在敌营空地上烧起火、做起饭来,吃饱了饭,到晚上三更时分,刘兰成突然发难,率领敢死队员,在主将账前拔刀乱砍,砍死100多人,搞得臧君相云里雾里,只知道是遭到恐怖袭击了,这时候,綦公顺的大军开来,一顿猛打,臧君相哪里是对手?很多人还在做梦,就提前去见了阎王,臧君相穿着睡衣逃跑了,所部溃散,刘兰成俘虏、杀敌数千人,经此一役,綦公顺军威大振,成为远近闻名的“优秀团队”,刘兰成更是出了大名,后来,綦公顺带部下归附了李密,李密败,又来投奔唐朝了。# S/ E1 `+ H0 }9 N1 J6 k
  
$ }% v: r( c* A4 H% D  刘兰成投唐后,又立了不少战功,可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么牛叉的人,最后却死得很惨,死的时候,连自己的心肝都被人生吃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后我们再说。& ~$ l2 J8 ^' `6 v5 I$ `0 g: e1 ^
  
  A$ f+ `7 n, v2 @' N+ T2 I6 L  另外,还有一个人的归降,也很是特别,他便是徐世勣,当时,徐世勣还控制着李密原先的大部分地盘,势力很大,史书记载:“密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朝,其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勣并据之,未有所属。”
' ~  E3 o' H4 |; _$ a; |1 l/ L6 a    f* {# d# Y8 _  H6 @- P
  有这么大的地盘,肯定让李渊垂涎三尺,他速命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率军出关,招抚李密旧部;并委任魏征为秘书丞,作为他的特使,去黎阳招降徐世勣。
5 D" J7 C9 x9 t' ^' D  $ q7 H0 j; R6 y  K/ t( H; K
  魏征给徐世勣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在历史上很有名,大家有空可以找来看看。
; A9 @$ T8 g7 u' n  
; o# p; R: |: K  魏征分析了一番天下形式,讲了一番大道理,最主要的是把李密、窦建德、王世充这些人拿出来说事,做做比较,终于把徐世勣说服,决定投奔唐朝。
& c3 Y5 D% c# p# I2 J/ A  
: M7 L' g; X) w6 ^7 ]/ q: E  可是徐世勣却不是直接向李渊投降,而是派人到长安,写了封信给李密,李渊很是奇怪,问徐世勣派来长安的机要秘书长史郭孝恪怎么回事,郭孝恪这才解释,原来是徐世勣决定投唐后,曾对他说:
2 _6 J0 e- ~4 Q- t! J  $ D5 u+ \- k# M# `6 e1 L
  “这里的百姓和土地,原来都是魏公的,如果现在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去求得富贵,深以为耻,所以我打算登记这里的户口、士兵以为马匹等事物,列一份详细的清单,上报魏公,再让魏公以他的名义献给朝庭。”
+ {. v* j( C$ N5 W# s  D& o' p7 h0 Y  * I  j# M+ ?9 d$ @2 V/ ~: o% p) ~
  李渊听完郭孝恪的陈述,非常高兴,十分感慨的说:“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真纯臣也!”
1 Y9 }/ y4 K# v1 {# ?# ]! q  
5 W& ?' r, K  Z  于是,李老大特意赐徐世勣姓李,授黎阳总管、上柱国,曹国公、右武候大将军,并赏给他最好的良田五十顷;另外,以郭孝恪为宋州刺史,命他与徐世勣一同管理虎牢以东的广大地区,至此,李密的地盘全部纳入唐朝的版图,徐世勣也从此改叫李世勣了。1 t- r5 S! L( o& D9 @4 ^# m
  
# K+ n$ _5 ~- K7 m5 p2 h9 k  李渊兼并李密军队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开始怠慢自己这位“大弟”了,李密在长安,根本就没什么实权,只是管管朝廷宴会上吃吃喝喝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李渊又故意不给他手下饭吃,经常饿得他们直撞墙,都纷纷抱怨来错了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5: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17)  j+ h% q1 o. ?) \: g" h
                                  
6 d% w; V4 Z% |: x, j! W( j        
% p& o. A1 ~+ Z+ H: b: Q4 b  作者:沁园春# O! V: p/ s7 n4 ~* r* ~
  
2 c8 X; i& ?( s  6 ^3 O! E6 `/ G7 M/ ]) V) O* M
    X$ d5 m/ d8 Z9 n8 s
  这次李世民平定薛仁果,李渊就是故意派李密到豳州迎接,好让他见识一下秦王的勇武英姿,也给李密展示一下大唐的国威;行前,李密还算做了一件好事,当李渊听到宝贝儿子击败薛仁果后,准备下旨要求李世民把薛仁果同党全部杀掉,以报复上次唐军的惨败,并告慰死去的亡灵。/ S( [+ }2 P# b
  
5 c) R+ E/ z/ i0 W  李密进谏说:“薛仁果残暴无度,胡乱杀人,正是他灭亡的原因,老兄怎么可以像他一样,也这么干呢?投降的人,只能进行安抚。”
# U' r. |4 t! `% A" b8 E  3 }' A' R% _; X2 w! S- B
  李渊也是听得进正确意见的人,就答应了,只杀首犯,其余人等,一概不究。2 U# z/ f% P& f/ ~
  8 l  W7 F2 ^9 n  y& U' k6 c
  来豳州前,李密开始还仗着自己也曾经是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本来见了李渊都有些轻视,不大放在眼里,可是如今见了秦王李世民,却不由得从心底里佩服,私下对段开山感叹道:
( \% k! ^1 b& X  Z  @, k( A. X  
' W6 y5 S9 W5 G5 d: j9 y  “这真是英主啊!要不是这样的人,又怎能平定天下的祸乱呢?”- n* `! d$ O" f2 p6 m
  
' U& l1 @9 k) d9 w  李世民大军回到长安,李渊将薛仁果斩首东市,扑杀仵士政于朝堂,并赐常达帛三百段,追认刘感为平原郡公,谥忠壮;刘文静、段开山戴罪立功,亦有奖赏,以刘文静为户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殷开山也复其爵位,其余人等,都一一封赏。
6 t& d. Q' P; f9 L    T. w" j2 `5 q
  当时薛仁果的宫殿中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唐军破城后,大家都争着抢着兜自己腰包,惟独屈突通不拿一丝一毫,李渊知道后,直叹他是个好同志,真是个廉洁的楷模,李老大大发感慨:( c4 b& S! D- e- E4 ^9 ~  H& @: _
  
& e, x& o- ^( P  “老兄廉洁奉公,自始至终,果然名不虚传啊!”说完,特意从国库里拿出金银600两,彩帛1000段,赏给屈突通。
. u) v  u5 h1 Y) F1 E- \# h) l  3 ]; h* F8 {6 E& h# ]9 t, o7 a4 O
  开玩笑,屈突通是什么人,他可是一直让贪官污吏闻风丧胆的牛人,自己不正,难道还会有如此威名?
; \6 \2 o3 u; J2 K& X  ( e; k8 m  G# p& J4 J% p
  平定西秦,要派人去管理啊,李渊经过认真思考,决定派秦州人姜謩为秦州刺使,并告诫他去了之后,要休养生息,尽量施展自己的才华,4 q% ?+ @2 U6 `4 E8 ?1 s
  
& i/ T1 j7 G: _( j. ?4 z3 ]9 s& Z  老姜同志,果然不负所望,一到任,便实行仁政,奖励弄桑,把境内治理的很有起色,连强盗和小偷都争先恐后的跑来自首,老百姓兴奋的敲锣打鼓,到处传唱:“咱们又见到太平官府了。”
+ F" G" w2 G8 W1 Y' {  7 B* `8 k& a6 {4 @/ W
  这么一来,薛仁果的余党,没了民众的支持,也就闹腾不起来了,纷纷投降。# J  M- ]- g5 {) {+ ~7 T6 l+ G2 E# ?
  / N/ w6 G9 d6 _& k8 p
  西秦彻底搞定!
- Z3 U5 h, C$ b  
) U& f4 k, h9 O: U' e  而就在此时,李密这边却出了大乱子,怎么回事?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5: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118)3 y9 Y; J# U/ |& q1 ^- y
                                    
* q: g! U, n: j3 Y/ m4 m6 h          0 ?) l8 w  ?+ ]$ s
  作者:沁园春
* y" H9 @9 g5 f/ Y4 C" G  
3 }% |) h* i. e  {% c  8 R1 m. ~2 N7 L6 ?5 d1 P8 U
  
2 J5 l- Y. H/ a% O5 [7 k  原来是李密又反唐了。; ^$ Q/ m- s) c6 h
  
! v: ~: O/ w' o9 i% I. q- W7 ]0 |  至于是李密主动反唐,还是被逼反唐,这是个研究课题,要做深入探讨,恐怕是历史学博士要做的事,我倾向于李密是被逼反唐的,从史书上的种种蛛丝马迹可以看出,李渊就是要把李密往死路上逼。
6 x) j8 E! ]2 k5 B* Q# }/ v" Y  
! U* K. v1 ^. I  当十月初八李密到达长安后,第二天,李渊就迫不及待的派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去“接管”李密的地盘,为确保成功,还让山东各路兵马都归他指挥,又以山东门第望族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副使,争取山东士族的支持。! k: T& y! z) f
  
; O- I$ t$ n. ~+ w" g  经过一番翻云覆雨的运作,李密的地盘和军队都基本到手,这些最有价值的东东都进了腰包,至于你本人,那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无缘无故的杀了你,也说不过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暗地里逼你走上反叛的道路,然后把你搞掉——反正是你自己找死,天下人也无话可说了。
. _* r& o. D4 D. U; D# I5 \# h  4 u% j% [9 p) P* w* \* u
  有人说,李密降唐又叛唐是不仁不义,其实话也不能说得这么绝,李密后来叛唐,实在也是被逼无奈,冇办法的事。
5 b9 L  `8 ?" C, ^4 j  
2 `% F1 {3 ~" I1 W  在一次宴会上,李密就发现李渊根本就不重视自己,只是逗着他玩的,饭后,就对王伯当说:“老王啊,我来长安深以为耻。”
' F4 |( F7 F7 r" Q3 M  王伯当当时虽然挂了个左武卫大将军的官职,但也感觉没什么前途,心里很是郁闷,于是也袒露心声:
! }' c  J% m8 N  : p* d0 _. U0 h6 f; ]2 ~& s- h
  “天下的事,还不都在你老哥的算计之中?现在你的老部下徐世勣在黎阳,张善相在罗口,黄河以南的唐军兵马,屈指可数,我们何必长期这样下去?”
5 B% _# a2 i0 V! Q    E5 W' C- r* p6 J% P* P+ a. j( v
  李密深以为然,本来嘛,自己当年是一个统领百万雄兵,威震四方的霸王,如今在唐朝,虽然顶着光禄卿的响亮头衔,可了解实情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个“膳食科长”,掌管宫庭的饮食,服务员的干活,可以想象,平时冷言冷语又有多少,又要成为多少人的笑料?这分明是你李渊存心羞辱俺,故意给俺小鞋穿,谁不要面子?况且还是俺大名鼎鼎的李密——受人侮辱,脸都丢尽了,李密有些无地自容,他不愿就此终了一生。
) u5 r$ s+ T, S0 T; W6 K  3 h$ e; P0 h+ J% J! F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心高气傲的李密决定反叛,但人在长安,肯定不行,于是他想出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
+ P2 R0 M' x2 g0 ?  
: m$ q! Z" }; O, c2 f  一日,李密对李渊说:“小弟在长安,一直没有报效的机会,如今山东各路反王,大多是我的老部下,请让我前去招抚他们吧,而且凭借大唐的国威,取王世充的人头,也就好比是捡地上柴火一般容易。”5 j) H8 e  o1 B9 W' J
  李渊表示同意,并故意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大臣们都肯定明白李渊的心思,纷纷上表,说什么,李密狡猾狡猾的,如今派他去山东,那还不是放虎归山,放鱼入泉吗?这小子肯定要坏大事滴,不会回来了。
, R3 W& H* J4 d2 i* q  . q: E# X8 f3 c9 `+ L& C/ u" t
  李渊见大家对李密已有防范之心,也就放心了,只是笑着说:
7 O0 Y. F% S4 n& i: S, F  3 R& x! B) y' ^! b0 `2 a+ R
  “帝王自有天命,岂是小子所能取得的?即使他李密叛朕而去,那还不是一支用蒿草做的箭,射到蒿草中罢了,有什么好可惜的?况且让他与王世充再去斗上一斗,我还可以继续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更好?”. \" @  |6 ?6 Q  i7 z% C
  ! g" k8 V6 q% I( y2 D
  说虽这么说,其实李渊早做好了准备,就等着李密反叛,即便李密突然发难,他也随时可以拿出几套应急预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2 21:17 , Processed in 0.0338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