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6-1 2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21)
; y5 E( n& v7 d # H/ X* N. h, ^8 |1 Z: e i
让我们翻开史书,回到公元975年11月27日那一天。按照宋朝的官方史书记载,曹彬等人冲进城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马上整军列队,结束人马,然后军容整肃地来到南唐皇宫的墙外。
$ |/ [3 Y1 H9 R! h 这时候南唐的末代皇帝李煜已经完全按照标准的国君投降礼仪,即光着膀子,高举降表,并且带着近45个南唐高级臣子来到宫外向曹彬投降。至于他有没有准备好棺材,牵没牵那只礼仪中所规定必备的白羊什么的,记载中没提,就不好乱说。* K" ]' Q1 l1 Q5 r+ E
记载中曹彬和潘美以礼答拜,并且马上精选一千多名士兵守在宫墙之外,并向全军宣令――“有欲入者,一切拒之。”
. i- E2 a, M, C: ?7 u* ~& K* g6 L 然后曹彬请李煜到他的帅舰上去喝茶(这有重大意义,从此李煜就将被严格看管,必须得保证他活着到达开封),而李煜看见上船时的跳板太窄,他害怕,得有人扶着他,才能走上去。喝茶闲聊,没几句,曹彬却突然送客――我看,您还是马上回宫去吧。尽量多收拾些金银财宝,想带多少都随便。要知道,一旦被收缴后登记造册,那就什么都拿不出来了。而到了开封之后,工资和奖金都有定数,您是过不惯那种日子的……
. T, n7 W. \# R9 Q# \+ k 李煜感激渧零,马上赶回皇宫拿钱。这时候潘美、梁迥、田钦祚都不干了,他们围着曹彬一顿乱吵,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话――曹彬,你搞什么搞,好容易抓到了李煜,你又放他回去,他要是在皇宫里再出什么事,谁来负责?
% G* v3 x; Q$ a2 m 史称曹彬笑而不答。直到潘美等人实在吵得实在要命,让他烦不胜烦,他才说――别担心,也别害怕,李煜无胆寡断,你看他上个船都打哆嗦,既然投降了,就绝对不会再自杀。
! M+ Y, u8 u c. ^ \ 果然,第二天李煜如约出降,带着几百口装满黄金的大箱子,一起坐船过长江,进开封,让曹彬等人功德圆满。
0 ~' X: O. N, q4 ?* K$ Z2 ^5 A5 |/ | 而曹彬在保证了李煜安全的同时,还号令全军严明军纪,对南唐的士大夫家族也悉数保全,并且在军队中严格检查,看是否藏着抢来的江南女子,或者民间财宝。至于南唐的官方仓廪府库等财富聚集处,曹彬一概不问,全都交给朝廷派来的转运使之类的专职官员处理。而且这样的作风还延续到了征服金陵以外的所有南唐城镇,总之一句话,南唐之官幸甚,南唐之民幸甚,长江以南的猪马牛羊等等全体生灵都极其的幸甚。等到宋军班师回京时,在曹彬的行李里,只有一些书籍和平常的衣服而已。
' N8 r8 |! `. t, I' g1 ] 以上,就是“第一良将”的征南唐官方记实。
! [4 o$ z& a" Z$ b7 G% |1 P5 z 而在官方之外的一些史书中,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南唐书》中记载――“王师既入金陵,惟后主宫门不入。”至于后主宫门以外,举个例子吧,金陵城内有一处古迹,是由南北朝时梁所建造的升元寺,其中一处阁楼高十余丈。这就理想了,中国人自古就有兵祸时躲进寺院的传统,尤其是这样的阁楼,结果一阁之内躲了千余百姓,可悲的是,宋朝的军人没把佛祖和传统放在眼里,他们抢完财物,放了一把大火,一千多人全都烧死在阁楼里……
: e6 j1 Q2 y$ p n: @4 V 这是在金陵城里,再向南,南唐的名城江州,全城百姓的命运居然跟这座阁楼一模一样。江州人不降,一直抵抗到了第二年的4月,结果城破之日,宋军的主将曹翰下令屠城,数万百姓一个不留,所抢得的财物“所略金帛以亿万计”。为了运送这些“战利品”,曹翰动用了数百艘官舰,他很聪明,为了遮人耳目,特意把庐山脚下一处古寺里的五百尊铁罗汉装在了船上,说是要送给皇上,称之为“押纲罗汉”。5 d K$ n* R$ O4 P; h
年代久远,史书芜杂,真假虚实之间,至少在我是没法辨认了。不过至少可以肯定一点,曹彬平南唐,绝对不像王全斌平后蜀那样,激起了大规模的叛乱。曹彬是仁慈的,并且尽力的,为了南唐没有变成处处焦土,遍地哀鸿,我们向他致敬吧。
( ]8 P% A$ l/ C. g
" r5 M* H: A% Q: q2 p5 q: B 连载(222)) p0 ?! w" Q' z, { [" ?
; I9 e9 E( I" l! L 吁―――想来赵匡胤终于可以出一口长气了吧,他的好日子终于还是来了。公元976年的正月,他盼望己久的,但总是不给面子的李煜终于到开封来见他了。
' {/ S8 L$ h5 C+ i R0 b; l' s 同来的还有江南的19州、3军、108县,以及655065户的百姓户籍。从这时起,整个南部中国都已经是他的了!这时候别再起吴越,小心扫了赵匡胤的兴,他会敲掉你的大门牙。就算吴越的现任领导人钱俶听见了都会不高兴――你为什么要挑拔我们君臣的关系!5 ^' S- x7 i0 h, _2 ?. Y
开封城沉浸在欢乐里,戎人远归,壮士还家,都快两年了,谁不想啊?尤其是赵匡胤,他在快乐与群臣们争吵,中心议题是应该拿李煜怎么办。群臣们说,好办,现成的例子,把当年拴在刘鋹脖子上的那根布条子再找出来,也拴在李煜的脖子上,然后拉到太庙去献俘,让您老祖宗也高兴一下,不就得了?
Q. }$ A6 ]4 k7 y1 ^5 L, [" S 但是赵匡胤摇头――那不行,李煜不是刘鋹可比的。李煜曾经臣服于我,不能那么对待他。! o- R" r/ `4 x" P, Y8 X
于是李煜只是换上了一套纯白色的衣服,在大厅广众之下给赵匡胤叩了几个头,然后就换来了宋朝的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的职务爵位。之后赵匡胤再依次加封李煜的子弟部属,人人都有官有职有奖金,再之后战胜的皇帝就一把拉起李煜入席喝酒,场面上只有融洽欢乐,绝对没出现过冷场和任何的不和谐。% g9 G: \& s+ B4 ^ T5 y2 _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 w+ f) ?3 K: E* G8 w" d1 F3 P
何况锦上添花的还有明智的曹彬。曹彬在庆功时才真正的达到了“第一良将”的绝世风采和职业高度。首先他以全胜的战绩,虏敌君夺敌境凯旋而归,给皇帝的工作报告居然是――“奉敕江南勾当公事回。”5 n! Y. N' r) i
只是奉命到江南出差办工回来了而已。多么轻描淡写,对皇帝是多么的崇敬体贴!
- o3 t) @5 o9 N; { 可是赵匡胤却非常的不好意思了,他有些脸红,因为他必须得食言一下。他说――本来是想封爱卿为使相的,不过……不过现在北汉还没来投降,所以你再等一下吧。
4 n7 c" W0 g$ W$ w. L* E7 i 这时就看见潘美突然间向曹彬微笑了一下,笑容非常诡异,似乎含意多多。赵匡胤立即就看见了,他马上问潘美你在搞什么。潘美不敢怠慢,马上解释,他笑,是因为这早就在曹彬的意料之中了。
* i Z [4 Q# P) U% @! q 在凯旋的途中,潘美就曾经向曹大平章事祝贺,因为大宋的皇帝金口玉牙,从不失信。但是曹彬却一笑了之,说出来的话极其冠冕堂皇――“此次南行,仰仗天威,一遵庙谟(皇上的筹划),乃能成事。吾有何功耶,何况使相乃极口之官乎?”5 T5 j7 R; Q& J5 ?3 V
当时潘美极不高兴,认为曹彬你这孙子得便宜卖乖,有话还不好好说,你跟我拽什么拽,成心气我是不是?!这时曹彬才换成了普通人话,一共七个字就把问题说明白了――“太原还未扫平耳。”
; g$ A$ J( U4 @ 多简单,又多准确,和赵匡胤这时的赖帐理由如出一辙。结果赵匡胤更不好意思了,他马上补偿,封曹彬为枢密使、领忠武节度。要特别说明一点,枢密使兼领节度使,这样的官职在宋朝就是从这时的曹彬开始。而且这之外,还另赏曹彬铜钱20万贯。+ c- a' S; ~2 o5 U- `3 I/ ?- i
结果当天曹彬回到家,就看见了一满屋子的钱……好了,这下子真是掉钱堆里了。就见当时的曹彬突然间哈哈大笑,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耳!”
) Z0 M2 Q9 f2 z" H8 e! L; Z1 r 勘破世情惊破胆,好官不过多得钱……哈哈哈哈,曹彬,人生剩下来的事就是看你怎么花钱了。而他的马前卒潘美嘛,也得了不少的好处,封赏如下--原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为宣徽北院使。史书中另加注解,宋“节度领宣徽自美始。”呵呵,宣徽北院使,曹彬在开打之前就是南院宣徽使了,而南院一直在北院之上……再想一想,在打南唐之前,潘美曾经做过什么,曹彬又做过什么,何况曹彬回家,有满屋子的钱与他亲密接触,而潘美连个额外的铜板都没有……人生到哪儿去说理啊?
- N7 P, y* y5 p2 m, y! d 但这就是官场,一切都得看最高领导的兴致与爱好。但是这时有一个很诡秘的问题要提出来了,那就是――请问这时的赵匡胤真的快乐吗?
4 V6 E3 X! z3 t* G* U! _ 或者,这时的赵匡胤他敢快乐吗?: R8 [* c N' T6 r+ q
他已经整整50周岁了,人生已满半百,尤其是他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分析出了自己人生中那个极其明显,而且无比怪异的规律――只要他成功,他就必将悲哀或者愤怒。
/ Q1 @* {0 f& N7 ]" G6 z 命运从来都不曾让他真正的开心快乐过,比如说,他生平第一次以主将的身份,攻下了敌人的城池时(滁州),他的父亲半夜叫门,他不给开,结果父亲病死了;: O8 s# ~5 z1 J: t
他在陈桥兵变,当上了皇帝,可是仅过了一年,他的母亲也死了;
- x4 j: T7 \7 |, m% `/ r; ? 他攻下荆湖,第一次侵略成功,可代价是他的老大哥慕容延钊死了;; @' M) Q1 |" |) X
他攻下后蜀,可是要用两年的时间来平叛,而且彻底失去了蜀川民心;
. x+ z- ^5 _, N 他攻下了南汉,可是紧跟着就必须在老伙计赵普和他的二弟之间进行选择……这时,他又扫平了南唐,他能知道下一步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吗?
. @6 t% D' w. f; I1 N2 [# a 巨大的功业,无尽的悲哀,如果他能选择,他会要这样的人生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