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 2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面打起来时,后边的队伍已乱得不行,人喊马嘶,后边的人往前跑,前面的人往后退,在狭窄的山沟里人挤马,马踏人,混乱不堪。孙殿英这时带着卫队冲进来,让卫兵抬着他,大喊道:“不许乱喊,谁再乱喊我毙了谁!”队伍马上静了下来,他又让卫兵喊道:“向后传,三连变先锋连,原路撤退。”孙殿英又带着卫队向后边的三连跑去。4 m" c* S! ]! q$ B* m5 |- j9 k( K
队伍沿着原路退回,速度更快了。大泉底的敌军也未再追。黎明前,队伍退到了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里,里面有个小庄叫圪挡坡,全庄也只不过几十户人家。司令部就临时扎驻在这里。% }+ d' ~( d" Y; P6 Y
此时司令部处境危险。天明以后敌机可能又轰炸,地面部队必然要进攻,司令部被歼灭,群龙无首,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何去何从必须立即做出决策。这时,在一个大石屋里,为避免目标也没敢点灯,孙殿英的幕僚们有的主张抵抗到底,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谈判,有的主张请示老蒋,等等。4 m* ^ o: I& i: J. B
孙殿英这时点上一支烟,一言不发,让他们尽表建议。热河战役大撤退的情景又在他的脑海里重现,一股对日寇的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几年来自己苦心经营的势力,誓要报热河之仇的决心,难道就要毁于今朝?但看看眼下,敌人重兵压在眼前,加之又无外援,要想突围出去打胜这一仗,真是毫无希望,更逼人的是敌人紧紧追击司令部,使司令部进退无路。抵抗到底吧,死路一条;投降吧,自己甘愿再败日寇,再当败将吗?那些决心抗日的官兵们同意吗?他千思万虑,难以定夺,更加自恨在战术上的失误,让敌人咬住了司令部。天色即明,必须速作决策,最后决定还是请示老蒋,或许蒋能不记个人宿怨,来救自己一把。. ^7 ]0 C; s" r& x8 [
电报员马上要通了重庆军事委员会,孙殿英亲自向重庆汇报这里的战况,向蒋介石请求该如何办。停有半个小时,重庆传来蒋的指示,大意是:“你暂时可附敌”等语。1 h7 c7 h; P/ n9 M8 t, g, ]) y
孙殿英接到指示,悲痛十分,明白这是蒋介石又在玩弄“曲线救国”的阴谋,趁机排除异己。他恨,恨蒋介石不给支援,恨蒋介石阴谋投降,恨自己没有才能和力量打击日寇,他声音沙哑着对幕僚们讲:“弟兄们,完了,我对不住你们,对不住为国捐躯的部下和全军将士,对不住全国大众。”
2 A) [+ [9 b! } 屋里一片肃静、沉默,无不与军长一样悲痛自恨。副官将孙殿英搀到床上躺下,他让副官找来文高参,让文高参过目蒋的指示。
) [8 E y7 }7 ~6 j# I0 j$ T 文高参是军统人员,是蒋介石派在新五军的特派员,找来了文高参,孙殿英把眼下战局和蒋的指示给他讲了一遍,问他怎么办,他说按蒋的指示办。! o( w& x+ r, ^4 _0 u4 ~
天明以后,天空飞来一架敌人轰炸机,朝小庄投了一颗************便飞走了。10点来钟,日军已攻到圪挡坡周围山下,山头上是孙殿英的警卫营。日军的大部队和重武器一时还未到,便用六零炮、轻、重机枪配合步兵向山头冲锋。小小的山头上被敌人的炮火炸得顽石纷飞,硝烟弥漫。警卫营官兵从废墟中、掩体中爬出,把手榴弹、石块向日兵砸去,敌人的三次冲锋被击退了。下午1点多钟,敌人发动了第四次冲锋。。。。。。8 q5 X5 E+ ?$ U" n' N8 v% n% K9 t+ i/ b
敌人停止了攻击,一会儿飞来一架轰炸机,人们立即隐蔽起,孙殿英和他的卫兵隐蔽在一座石屋里,飞机盘旋了几周后向下俯冲下来,人们以为又要投************了,可飞机去丢下了一个小包裹,然后撑开了个小降落伞,飞机随即便飞走了。小降落伞徐徐落到庄子里的一块空地上,一个卫兵小心翼翼地去拾,生怕是什么新式************,人们也都探出头来关注着,那卫兵到跟前拾起掂了掂,连降落伞一起拿了起来,送到孙殿英的面前,几个处长及参谋们迅速来到石屋里。小布包的布面上用中文写着:“告新五军将校书。”他们解开伞绳,打开白布包裹,里面有一份劝降书,日军要孙殿英半个小时之内必须无条件投降,不然,要将全军消灭。
3 R' N0 d4 R! v 孙殿英听罢劝降书,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低下了头,神情呆然。副官给他点了一支烟,他摆了摆手。沉默许久,孙殿英无限伤感地对作战处长说:“请你代我宣布投降。”, b+ _6 l/ y/ z( a; a
作战处长先派传令兵向山头上的警卫营传达停战命令,又让李秘书拿了面白旗,翻过庄南小山与日军接洽。李秘书走了有两刻来钟,就见从南边山头上奔下一队日本兵,领首的是一个日本小队长,骑着大马,挎着大战刀,后面十几名士兵紧跟着他的马一路跑下,扬起一道灰尘。4 z, t9 g. I2 R1 `, e5 ^
孙殿英带着八大处长,翻译及几个卫兵去接应,在一棵大树下,双方停下了。日本小队长翻身下马,翻译官上前用日语答话,介绍了孙殿英,小队长从上衣口袋里抽出一张照片,和孙殿英对照了一下,马上悦色地说道:“大大的太君,你好。”随即上前向孙殿英敬了个军礼,又和他握手。孙殿英点了点头,握手间哼哈了一声。小队长又向孙殿英递过了一封信。孙殿英让翻译官对小队长说到屋里谈。小队长听翻译说罢,转身对他的士兵吩咐命令,在小庄四周撤了岗哨,便随孙殿英一行进了司令部的屋子。到屋里坐定后,孙殿英沉痛地向小队长讲,新五军愿意接受日方的劝降,听从日方安排。小队长代表日方受降,并指示孙殿英,命令部下不许抵抗,原地不动,司令部原地待命。双方谈了十几分钟,小队长便集合起他的士兵跑步走了。
% G" u& u0 D6 F# x# b Q' l. r 这一天是1943年阴历2月24日。这一夜,孙殿英与几个处长都未入睡,又一次的败敌,使孙殿英痛不欲生,他对幕僚们讲:“我已没脸再面对面人了。”几个处长极力劝慰他,又与他分析了下一步的形势。
4 Q, ~0 }. p$ C% u1 C7 U 25号早上,来了一小队日兵,与司令部接头后,指示司令部向东返回,到荷花村待命,并在司令部里留下一个日本翻译,以便联系。# s8 w5 |4 v; o: s
傍晚在荷花村吃饭时,一个叫刘天顺的伙夫对其他人说:“我们这是假投降,回来还要有一回哩。”他这话却被屋外的日本翻译官听到,吓得这个翻译马上溜跑了。人们知道事情不妙,马上报告了副军长,副军长听后大怒,要派人将刘活埋,几个处长都来找孙殿英为刘讲情,孙殿英说:“他已把事情闯下,就是埋了他也不能挽回事局,只有等明天事态发展,再作应策吧。”这才饶了他。
# J; |; n) q& ]' f# ^" U; O 26日早上,日方又来一小队日兵,传令孙殿英把司令部带到临淇镇。待队伍赶到镇边时,一个日本中将先把孙殿英带进了镇里,剩余官兵都被日军押着向镇东的大操场走去。这个大操场原是军部教导团的操场。进到操场后,50人一组列队站立,操场周围是几百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又架起了十几挺机枪,都是刺刀闪闪,杀气腾腾。看到此景,士兵们猜想着自己的教练场就要变成自己的刑场,无不紧张、惊恐。一个日本翻译站在阅兵台上讲话:“现在都把武器交出来,一会儿逐人搜查,如发现留有武器者,马上用刺刀捅 。”武器交完,日兵便进行了逐人搜查。
2 m4 C7 v9 K5 h/ f) a 搜查完毕,日本中将带着孙殿英来到操场,要他讲话。孙殿英走上阅兵台,俯视被荷枪实弹的敌人威胁搜查的部下,满面羞惭,颤抖的手慢慢摘下军帽,双目一闭,不禁老泪纵横。这是他所有部下第一次看到他流泪。
- X3 x/ T+ T/ O) q 孙殿英大致讲了:大家不要乱动,不要害怕,要安心,明天我们就要下山往新乡去,路上要服从命令等等。讲完,又被日本中将带走了。操场周围的日兵一撤走,人们这才把提着的心入了下来,然后队伍便被带到临淇镇附近的杨村住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