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4-12 22: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破家起义
: p" |! j0 i: ]+ b! W
5 S# y+ F- Q1 x 话分两头。我们再说说刘縯这边。就在绿林军在下江、新巿一带活动之时,整个南阳郡跟着骚动起来,刘縯的心眼就开始活动起来了。他觉得,要是想造反起义,单单靠舂陵宗室子弟、自己结交的那些宾客、朋友,力量还是太弱小,不足以成大事。还要加紧准备物资,继续扩充力量,招徕更多的人参加才行。因此,他一方面与绿林军首领王匡、王凤他们联系,一方面加紧购买兵器、战马、粮食等物资,积极准备起事。
: r3 [) ?8 T- m5 s* \ 九月中,刘秀从宛城回来,向刘縯详细叙说了李通的计划。刘縯知道了之后,非常高兴,就让刘秀和李通继续保持联络。就在刘秀紧锣密鼓地与李通合谋准备绑架甄阜、梁丘赐的时候,刘縯也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 _1 m. w2 g, f+ n+ W' M 为了起义,刘縯将家产全部变卖,大量购买起兵所需要的武器、粮食、马匹、车辆等物资。此时,刘縯与新市﹑平林军的绿林首领王匡、陈牧已经达成了起兵协议。计议停当,刘縯即派亲友、宾客外出,分头通知各地同时举事。刘縯命令姐夫邓晨在新野带领家眷前来会合,让弟弟刘秀到宛城去买弓弩等武器。临行前,他又令刘秀到宛城之后,加紧与李通、李轶等人联络,让他们做好暴动准备。督促李通、李轶等人按照原定计划于九月立秋日起事,在宛城绑架甄阜、梁丘赐,举行军事暴动。刘縯则率领刘氏宗族子弟在舂陵加紧准备物资,等候绿林军前来汇合,一起联合起义。% D c. g& @1 d9 r
事件一天一天地过去,立秋日已经过了,宛城方面却杳无音讯。刘縯在舂陵等得焦急,宛城那边没消息,刘秀那边也没消息。王匡、陈牧那边也没有消息,刘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由于情况不明,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呆在家里耐着性子苦苦等待。只能派人四处打探消息,却没有任何音讯。
0 B) A, s: y$ i9 B( E! j! d4 U9 { 时间一天地过去,探子回来报告说,官府好像在四处搜捕什么人。宛城、新野等地已经开始了加紧盘查,限制出入。
) D$ o$ m! f$ k. ?9 o5 y2 B 刘縯更加焦急,却一直没有李通那边的任何消息。此时,他的兄弟刘秀也是音讯全无,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直到十月里的一天,突然之间,宛城方面有了消息。据派出的探子说:李通全家已经被捕,李家在南阳族人六十四人,全部被甄阜、梁丘赐擒杀并焚尸弃市。李通、李轶、李松等三人逃走,下落不明,官府正在通缉捉拿他们。
9 N2 p2 }4 ^5 @" X$ t+ \ 刘縯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他认为,朝廷肯定会查出自己与宛城李家通谋。一旦查实,舂陵刘氏家族几百口将全部被灭族。情急之下,刘縯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发动武装起义。他将身边的族人召集起来,慨然说:“王莽凶残暴虐,百姓分崩离析,而今又连年大旱,到处兵荒马乱,这是上天灭亡他的时候,也是恢复高祖的大业,建立千秋万世的功劳的时候!”族人中的一部分人被他的话感动了,纷纷表示赞成,表示愿意跟着刘縯一起干。
$ h# S: s1 j1 `& n4 m& D1 m5 Y 于是,刘縯火速派人去寻找刘秀,叫他立即返回舂陵。又派宗室子弟刘嘉去请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部来舂陵会合。这次,刘縯派出的人终于找到了刘秀。此时,刘秀正在带着宾客在宛城等地招募、联络义士、购买武器。刘秀听到李通案发,见到了刘縯派来的信使,赶紧带人星夜兼程赶回舂陵。
' Z( L/ J# T0 [0 B. }1 h* Z 十一月,刘秀才带着人赶到家。在当时,聚众谋反是大罪。一旦失败,亲属要连坐,要被诛戮三族。所谓的三族,也就是父族、母族、妻族。此时,李通全家六十四口被杀的消息逐渐在舂陵传开。这一消息,在刘氏族人中引起了恐慌。很多人开始也感到惶恐不安,纷纷逃亡藏匿,相互哀号说:“刘伯升要杀我!刘伯升要杀我!”& L- g+ c' E4 e* e5 m3 Z1 e
在这关键时刻,刘縯、刘秀兄弟的起义计划,也遭到了养父刘良的坚决反对。* O; U0 h% [$ \# h" K
刘良字次伯,是刘縯、刘秀兄弟的亲叔叔,是刘钦的胞弟。在汉平帝的时候,曾被郡县推举为孝廉,做过一任萧县的县令。自从刘钦死后,刘钦的妻子樊氏以及刘縯、刘秀兄弟一家七口,全靠刘良周济。刘縯、刘秀等兄弟姐妹六人,都是刘良一手拉扯大的。刘縯、刘秀等兄弟对刘良很尊敬,都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侍奉他。
7 N/ D4 {) |3 A! W# D: c 刘氏兄弟即将起兵,刘秀就去禀告刘良,把起义计划原原本本都告诉了他,想要争取他的支持。谁知,刘良一听,当即勃然大怒。厉声喝斥刘秀:“文叔!你和你大哥伯升的志向、品操一向不同。你们这样行动,后果你想过吗?聚众造反,是要被满门抄斩,要被灭三族的啊!一旦事败,刘氏宗族几百口人还能活得成吗?你不但不阻止,还与他同谋造反!真是胡闹!”此刻的刘良,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怒气冲冲道:“你难道不记得刘崇、刘礼是怎么死的吗?难道你们都忘记了吗?”& ] ^( a0 g% j, u6 ?
刘良此时,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发生在十七年前的那场可怕的屠杀。
/ x# R/ {# n& O$ h 当年,舂陵宗室、安众侯刘崇以及宗室刘礼就是因为起兵反王莽而被杀。有一年,刘敞与与族弟―――舂陵节侯刘买的曾孙刘敞从舂陵出发,去长安朝请,助祭明堂。刘崇看到王莽即将篡权,私下对刘敞说:“安汉公王莽专擅国权,朝廷群臣噤若寒蝉,莫不曲从,对他阿谀逢迎,看来大汉社稷就要倾覆了。如今,皇太后年已古稀,皇上又冲龄。当年,我大汉高祖皇帝为什么要分封诸侯,就是为了防止此事啊!”于是,二人定议,决定起兵讨贼。
- z. q; s6 G: j2 q0 Z 居摄元年(西元六年)四月,刘崇与封国的丞相张绍商量:“照本爵看来,王莽一定要危害刘家,篡取汉室天下。天下人虽然都反对他,却没有人敢首先起事,这真是我们刘氏皇族的耻辱啊!本爵是高皇帝的子孙,自然是责无旁贷!如果本爵振臂一呼,在舂陵高举义旗,率领同族的人起义,全国必定响应。”张绍也是个忠贞之士,慨然应允。于是,刘崇带着族弟刘礼以及张绍等人带领一百多人去进攻宛城。结果他们连城门都没进去,就被官军全部擒获。
5 V$ G, P+ \9 b$ K* z e 案子很快报到了王莽那里,当时他刚刚当上了摄政王,为了收买人心,决定从宽处理。从犯张绍大逆不道,当然要杀头。对于刘崇、刘礼这两个主犯,由于他们是舂陵刘氏宗室,也不便大开杀戒。因此,他决定对刘崇、刘礼这两个主犯予以严惩,其他的人则一律不问。在王莽的“浩荡皇恩”宽大处理之下,刘崇一家满门老小几十口是死得干干净净,一个没留。刘礼则稍微幸运一点,根据汉法,不满七岁的犯人一律不追究,故而留下了一个不满七岁儿子刘隆。此后,刘崇的宫室也被全部拆毁,变成了使蓄积污水的池沼。对于这件事,舂陵刘氏族人中,稍微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 ?4 x" z$ M# `
十七年前血淋淋的一幕,对于刘良来说,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也许,刘良这时可能已经气糊涂了。他可能忘了,刘秀只有二十八岁。刘崇、刘礼死的时候,他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怎么能够记得那么多年前的事情呢?也许,对于这事,刘秀可能已经忘记了,可是刘良却没有忘记,他也不敢忘记。
! d8 a& X4 m. o8 o2 U 此刻,刘秀对刘良说:“这个事情,我大哥已经准备很长时间了,他已经让我把家产都卖了,换来的钱都买了武器、粮食等物资,眼下都已经准备好了。”刘良一看,长叹一声,再也没说什么。
% f7 a F- U# z# q 刘良为什么要极力反对起义呢?不仅是当年的惨剧让他心惊肉跳,最近他还接到了一封信,这封措辞严厉的信也让他不寒而栗。信是南阳太守甄阜写来的。当时,甄阜也听到舂陵刘氏皇族方面有一些风吹草动,有些苗头不对。甄阜警告舂陵刘氏宗族不要轻举妄动,专门派人送信给刘良。信中说:“老子不率宗族,单藳(音gǎo)骑牛,哭且行,何足赖哉!”
4 Z5 }) p# ?4 }1 j" m& C _ 甄阜的意思很明白:你刘良这样刘氏宗族长老,对于子弟们的胡作非为,若是不进行及时制止,一旦事败,就不怕将来举族覆灭吗?恐怕只能像老子一样,只能是骑着牛边哭边走了。你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可值得倚仗、信赖的呢?真是白活了这么大岁数了!
8 g; ]# p$ F! f; w3 a( M 此时的刘良,已经是个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眼看就要入土,他实在不想再让刘家子弟再冒人头落地、举族覆灭的风险。
9 B& U/ c4 z( m5 h7 p1 p9 X 这一天,刘縯正在和大家做商议、动员工作。刘良冲了进来,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狂怒地挥舞着两只手,对众人大喊大叫:“我要报告纳言严将军!我要去报告!” 纳言严将军,也就是严尤,当时是新莽政权在南阳的最高军事长官之一。刘秀大惊失色,连忙呵斥他,让他不许乱说话,叫人赶紧把他叉了出去。然后,又派人看住刘良,不许他随便出门。议事完毕,刘秀进来看他。却看见这个老头正坐在饭桌前有滋有味地喝酒、吃肉。看到刘秀进来,刘良又开始大喊:“我要报告纳言严将军。” 刘秀见势不妙,赶紧捂住叔父的嘴,说道:“您老小声点!别再喊了!当心泄密!”又叮嘱看守,务必要将老头子严格控制住,严防走漏风声。
2 ?% b( p% S' F, e# | 第二天,刘縯正式打出了反对新莽朝廷,正式起义的旗帜。刘秀进来看刘良,问他:“叔父大人,您老什么时候去报告纳言严将军啊?”刘良知道木已成舟,生米已经做成熟饭,再也无法挽回。此刻,事情已经发生了。反正横竖是个死,刘良一横心,就回答说:“我不过是想吓唬吓唬你们,你们这是何苦呢?”刘秀听了,哈哈大笑。就让叔父带上自己的亲属一起参加了义军。6 g q, F* k: m, T( u
刘良的思想工作做通以后,刘秀又开始做其他族人们的思想工作。他穿着绛红色的衣服,头戴高冠,端正厚重,气宇轩昂,给身边的人讲述王莽必败、汉室必兴的道理。刘秀首先去找的是前舂陵侯刘敞的儿子刘祉,再做一些有分量头面人物的工作。
; h% a- R( A* ^ e/ J 刘祉是刘敞的嫡长子刘祉,此时与刘秀一样,也是个平民。他的德行淳厚,在宗室中影响很好,威望很高。刘祉的父亲刘敞,本是舂陵侯,是舂陵县最有威望、爵位最高的刘氏皇族。此刻,他虽然早已去世。可是,他的儿子们还在。他们一家,对于新莽朝廷有着刻骨仇恨。. W/ y0 M9 ~, b0 F) k
居摄元年(西元六年),身为舂陵侯的刘敞与安众侯刘崇一起密谋。然而,他却没有参加进攻宛城。刘崇被杀之后,虽然自己侥幸不死,却也是心有余悸。他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可靠的政治盟友,就为他的儿子刘祉娶了高陵侯翟宣的女儿为妻。翟宣,就是前任大汉丞相翟方进的儿子。然而,到了次年五月,翟宣之弟翟义再次举兵起义,起来讨伐王莽。南阳郡官府上门来,把翟氏抓去杀了。而刘敞为了保命,上书向王莽请罪,表示愿意率领舂陵宗族子弟上阵讨贼,前去讨伐翟义。王莽也是为了安抚刘氏宗族,没有对其进行处理。始建国二年(西元十年)十一月,也就是当初王莽篡位的第二年,突然发生了有人声称自己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要求王莽归政的事件。此后,按照立国将军孙建的建议,汉朝诸帝在长安的宗庙、享庙被废除,各地刘氏诸侯王的爵位都被废黜,刘氏皇族有做官的,都被罢免回家。从此,刘敞、刘祉父子不再是皇亲了,也就失去了列侯的爵位,被降级为子爵,享受的是孤卿俸禄。刘敞死后,刘祉因为自己的妻子翟氏是罪犯亲属,也被株连,不能再继承父亲的“子爵”爵位,也不能出来做官。对此,刘祉和他的几个弟兄们都对此愤愤不平。9 b7 N) f! q' U7 |$ V% r
在此时,刘秀去做刘祉兄弟的说服工作。此刻,由于刘祉他们家还有亲属住在宛城,有些顾虑,担心在宛城的家属被害。然而,当他看到刘縯、刘秀兄弟抛弃了一切财产,破家起义,他们也被感动了。他们也不顾一切地站了出来,支持起义。- ~' a2 S& {/ y- H6 f
由于刘秀平时在当地的威信很高,人们都很信任他。这次他是连夜从外地赶回舂陵参加起义的。大家看到头面人物刘祉兄弟对此持支持态度,再加上刘秀的耐心宣传,使得舂陵刘氏宗室的族人们打消了顾虑,也唤起了刘氏皇族的血性:我们是大汉高祖皇帝的子孙,还怕王莽那孙子不成!我们要一起干!死也要死在一起!
$ h/ _; M& q3 M8 | 于是,舂陵刘氏皇族全体动员,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几千口人,拉家带口,扶老携幼,放弃了一切,决定举族参加起义军。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刘氏皇族已经到了危急关头,真是铁了心要造反了!打倒王莽,复兴汉室!2 q+ P5 _6 Y* G3 t" L* P
再说带头大哥刘縯。此时,绿林军首领王凤、陈牧也带人也赶了舂陵,与刘縯前来汇合了。刘縯一看时候差不多了,刘縯亲自带领舂陵子弟,总共七八千人,部署宾客,自称“柱天都部”。(柱天,就是像天一样的柱子。都部,统一领导大众的意思。)
F4 }3 g/ N* ^# d/ k4 I 会师之后,刘縯王凤﹑陈牧等人的绿林军与自己的部队一起,准备向西挺进,联合攻打西长聚。西长聚是舂陵西边的一个小城(即今湖北省枣阳市寺庄乡)。在汉时,城郭周围的乡村,大的叫做“乡”,小的叫做“聚”。: W# {& F/ |5 I( e2 j8 }( Y
刘縯的计划是,先向西夺取西长聚城,再占领棘阳,然后攻击宛城。占据宛城后,可以割据一方,传檄天下。纵然不利,也是可攻可守。王凤﹑陈牧等人同意了这个计划,准备出发。于是,刘縯率领起义联军,从舂陵开始,向西长聚方向进发。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起义之初,有些困难简直令后人无法想象。当时,由于事业草创,物资供给奇缺。刘秀上阵作战,连马都没有,只好骑着牛上沙场。骑着牛上战场,恐怕是亘古未闻的事情,可能他的敌人见了也会目瞪口呆。牛是用来耕地的,不善于奔跑,转身速度慢,怎么能用来打仗呢?可是刘秀最初就是骑着牛上战场的。直到有一次,在战斗中杀了一个新野军官才得到一匹马。当时,义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克西长聚城、唐子乡(即今湖北省枣阳市唐子山下的太平镇),打败了新莽官军,杀掉了湖阳县尉。这样,起义军初战告捷,声威大震。就这样,刘秀以骑着牛上阵,开始迈出了消灭王莽、复兴汉朝大业的第一步。, ?0 _. f& T0 E9 H9 D
随着起义军接连取得胜利,内部却突然起了一场风波。当时,军中的成分严重不纯,王凤﹑陈牧的绿林军中的绝大多数士兵都是土匪出身。这些人每攻克一地,就大肆抢掠,奸淫烧杀,无恶不作。由于战事紧急,急于用人,起义军在纪律方面也不是约束的很严。但是,刘氏兄弟禁止自己的部队抢掠百姓财产。随着战事的发展,起义军连克西长聚、唐子乡等数城。刘氏兄弟的部队也得到了一部分物资。绿林系的士兵们认为刘縯分发财物不均,非常嫉妒、愤恨,想反攻刘氏兄弟夺取物资。刘秀发觉之后,赶紧叫人把宗室子弟分得的一部分财物,转送给这些绿林士兵。这些人得到了财宝,一个个笑逐颜开,军心才逐渐安定下来。' g6 g0 F9 W. R. i. ^1 n
在初战告捷之后,刘縯信心高涨,愈发雄心勃勃,准备攻取大一点的县城。几天之后,他传令部队进攻棘阳。还没等起义军到城下,新莽朝廷的棘阳县令岑彭见势不妙,弃城带着家眷逃走。因此,刘縯再次得手,顺利地拿下了棘阳。就这样,起义军进入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城市。: i6 b- y6 k( f0 I
此时,失踪多日的李通却突然出现在了棘阳,进城来拜见刘縯。原来,由于李通全族被诛,他带着堂弟兄弟李松以及少数宾客逃亡在外,四处躲避。这时,当他听说汉军的队伍已经集合完毕,正准备攻打棘阳。李通急忙带人直奔棘阳,想与刘秀、李轶回合。刘縯的姐夫邓晨也带领着宾客、家眷往棘阳赶,也想与大队人马汇合。等李通、邓晨赶到棘阳城外的时候,刘縯已经率军拿下了棘阳城。8 v& Q3 {& d5 g+ ~
刘縯看到李通、邓晨也赶来了,很高兴。他感觉开局不错,事情的进展比他想象的顺利的多,不禁有些忘乎所以了。此时,刘縯认为自己的部队群英荟萃、兵强马壮,如此发展下去,拿下南阳郡的首府―――宛城应该是指日可待。休息了几日,刘縯传令部队攻击小长安―――棘阳附近的一个富裕的地方。他的如意算盘是,拿下小长安,然后向南阳郡的重镇宛城进攻。如此即可割据一方,然后传檄天下,大事可成。) _/ H, i6 r9 f8 V
但是他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刘氏兄弟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一支虎视眈眈的剽悍大军正在逼近,他们就要大难临头了。. x/ E2 y8 `5 J4 r; W. L" Y
刘縯破家举兵,从舂陵到棘阳,家属都一直随军行动。即将起兵的时候,他们的母亲樊氏却突然得了急病,很快就死了。因为情势紧迫,刘縯来不及办丧事,只能由樊氏的娘家人樊巨公将其收敛安葬。由于军情紧急,刘秀的二哥刘仲满门老小、两个姐姐刘黄、刘元全家以及三妹刘伯姬,都跟着大军一起行动。同行的人,还有舂陵刘氏很多宗室眷属,如养父刘良以及堂弟刘嘉全家。浩浩荡荡的男女老友一行,走在起义军大队中间。
# G1 V8 ^5 }( h$ {9 k* W& \0 _/ h 当时,如果刘縯、刘秀稍微有一点作战经验的话,就应该意识到: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他们的正确做法是:应当先把家眷安顿在棘阳,分一点兵防守保护。如果不带家眷行动,即便失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因为即便拿下了小长安,攻击宛城这样的大城,带着家眷怎么行动呢?一是风险太大;二是行动实在不方便。但是,刘縯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没有看到自己的部下大多数是土匪流寇出身,都是为了金钱美女而战,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严酷的战争考验,战斗力并不强。他一心想着如何尽快拿下宛城,早点成就功业。9 S8 i Y" K' s }: a
然而,疏忽大意、盲目乐观让刘家兄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天,部队前进到小长安,遭到了王莽军守将甄阜、梁丘赐率领正规军的迎头痛击。当时,天降大雾,能见度很低,百步之内不可见人。4 i, a3 z# d9 e& [
由于没有经验,又是仓促之间遭遇伏击。主将刘縯也慌了手脚。不知道敌军来了多少人,既辩不清方向,又找不到自己的队伍。在无法控制局面之时,他只能掉头,按原路逃走。群龙无首之下,起义军阵形大乱,士兵们四散奔窜,各自逃命,导致全军溃败。随着全军大队人马溃乱,走在队伍中间的随军家眷也都与大队失散了。刘秀看到情势不妙,也赶紧调转方向,纵马沿着大路向棘阳方向狂奔。在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大叫:“救命!救命啊!”刘秀定睛一看,原来是三妹刘伯姬在路边呼喊。刘秀见状,急忙一把将妹妹提上马。两人共同乘坐一匹马,没命地往棘阳方向逃。在他们的身后,官军一直在紧追不舍。
" q2 ]1 j A/ Y" o8 Q 他们兄妹二人又纵马狂奔了一段,老远就看见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女孩在路边艰难地蹒跚步行。刘秀纵马飞驰到跟前一看,竟然是二姐刘元和她的三个女儿。此时,追兵的马蹄声已经能够听得清清楚楚了。刘秀急的满头大汗,赶紧叫她也上马,一起逃命。刘元挥手说:“行了!你们两个赶紧逃走吧!你们救不了我!快走!难道大家要死在一起吗?”刘秀不忍心,迟疑不决。这个时候,追兵的马蹄声都能够听见了。刘秀含泪挥鞭,带着小妹飞驰而去。追兵赶到,刘元和三个女儿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 f, I. v" T0 D5 @+ y 这一仗,刘秀不但失去二姐和三个外甥女,二哥刘仲也在战斗中阵亡。养父刘良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也被杀。刘家子弟阵亡者数十人,元气大伤。1 J; W* V0 w6 T* [- i9 y
然而,刘縯、刘秀就是想逃回棘阳,也不是那么容易。此时,棘阳城也遭到了官军的大举围攻。此时,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杀散了官军,保住了棘阳,才使得起义军有了一个安身之地。这个人就是刘祉。- y& j* O k$ \! b% d- X
起初,刘縯率大军从棘阳出发之后,准备进攻小长安。刘祉则率军作为后队,走在队尾殿后,掩护大队的安全。当他得闻主力遭到伏击,眼看着前面的士兵溃败下来,知道大事不妙。他立即掉头往回跑,守住了棘阳。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刘祉刚刚带着部队进了棘阳,甄阜的军队就到了城下。有人在城下高喊:“舂陵反贼,尔等的家属,都在宛城的监狱里,还不早早出降!可免一死!” 刘祉面无惧色,发出乱箭,算是做了回答。甄阜闻报大怒,立即下令将在宛城中搜捕到的舂陵刘氏族人全部就地正法。一时之间,宛城街衢之上,顿时成了刑场,成了一片血海。在这场大屠杀中,刘祉的母亲、妻子、儿女、弟弟等数十口亲属,倒在了甄阜的屠刀之下。同时遇难的,还有舂陵宗室的族人数百口。( R7 D7 z+ k& m$ I. d/ A/ t' \3 c
刘縯、刘秀收拾残部奔回棘阳之时,看到刘祉在守城,这才惊魂稍定。赶紧收拢残兵败将,闭门自守,再也不敢出战。
2 F# C' k. q7 A$ ~ 小长安的惨败,对于刘秀来说,是一个令他终身难忘、刻骨铭心的沉痛教训。通过这次失败,他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成就功业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成功,要想做成大事,就必须谨慎、小心。刘秀为人,性格本来就老成持重,沉默寡言。从此,刘秀做事愈发持重起来。
0 ~5 x+ A; v% k& _% k- Y! [' ^1 z; X 小长安的惨败,也让一向豁达、豪放的刘縯也变得小心谨慎,不敢再轻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