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9 20: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良相良医心相连
r& k, `/ k; a2 c2 ^$ J2 G$ ^5 d5 Y/ `9 T* R# K: t! r
——周总理与名医的交往
& w1 R+ |" J, I
& u3 L6 r! `; P- i 周恩来总理生前对中医药事业极为关怀,和许多名老中医都有亲切交往,留下了很多佳话。
~ a& g4 l' y: X4 S
/ G m. w8 ~, e/ D 抗战时期,有“当世医宗”之称的名医张简斋在重庆行医时,周恩来就曾数度登门访晤。抗战胜利后,张简斋返南京。1947年冬,周恩
( f% C8 m; r' {3 Z1 C6 P来从南京撤返延安时,又特地到张氏寓所话别。2 `9 |0 t7 k6 L* O& t$ C! V* j
. D, W4 [5 G+ o8 b
20世纪50年代,秦伯未以周恩来总理喜爱的梅、兰、海棠为题,画扇面相赠,不但得到周总理的称赞,而且还以题词回赠。与周总理交
0 T7 D7 ^. e ?4 ~6 u- x往较多的名医很多,比如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赵炳南、高辉远等人。# _6 [! z( q0 _6 |8 F4 o' v
3 G& z' O; ~7 D
周恩来总理有病常请中医治疗,名医蒲辅周、岳美中、赵炳南等都曾为周总理看过病。有一次,周总理患癃闭症,许多医生一筹莫展, p* O" v% L- L# K7 r: h1 V" g
后经蒲辅周治疗而愈。周总理问他:“你给我开的药为什么特别灵?”蒲辅周答:“别人把你当总理医,我把你当病人医。总理的病非医生可
) w0 @1 f% P/ {; L2 P4 r, H医,病人的病自是医生可医的。”周总理称蒲辅周是“高明中医,又懂辩证法”。 蒲辅周生病的时候,周总理亲自去探望,或由邓颖超代之探$ u( M) S1 G! C' M; W" I
望。蒲辅周过意不去,周总理说:“你为我们保健负责,我们也对你的保健负责,彼此不是一样吗?蒲老,你要好好保重身体,一般的病请你
! O: [% e) @+ |. o' q3 d的学生看就行了,我也转告其他首长,不要轻易惊动你,你健康长寿,我们大家都有好处嘛。”1 ^& N Y d4 x# ?
0 ~& P: {% L/ ] 周总理曾指示蒲辅周的弟子高辉远,一定要把蒲老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整理出来,继承下去。高辉远等人几经寒暑,整理出一部经验5 J) N- O; K1 G% g; V
手稿交给有关部门。时值“文革”前夕,山雨欲来,这部手稿无人过问,竟被扔进废纸堆。高辉远费尽周折才把手稿找回并收藏起来。一次,
9 h; K* \0 Z# Q) I" o& v% S周总理又问高辉远,蒲老有没有总结经验的书,高辉远如实做了汇报。周总理让他把手稿拿过来,深夜亲自翻阅,批示予以出版。1972年12月
3 v5 L1 D4 M9 i& {" U" Z* y3 _,〈〈蒲辅周医案〉〉终于付梓问世。# u8 P& v# W0 V7 `
$ t) V# w/ m* t$ t9 a
著名皮肤病专家赵炳南先生曾多次为周总理看病,总理总是亲切地问他身体、工作情况。一次,总理患了甲指甲沟炎,叫人带话给赵老
- M$ g3 r+ l6 c8 i k7 g说,赵老年纪大了,派一个徒弟来看一下就行了,并要赵老注意身体。+ I, Y: Z; h0 b% b; {/ y
6 \6 z; U3 A: c8 U 施今墨曾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南北驰名的名医”,也曾为周总理多次看过病,深得周总理的赞赏。1953年4月,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 Z6 |0 t7 k. \2 U5 N e1 n$ _
施今墨。总理说:“施老先生,我想请你当老师,谈谈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问题,这是当务之急啊!”施老向总理倾吐了久郁心中的愿望:建 v) d$ W- k2 T) d* Y$ @
议成立中医研究院、中医医院、中医学院······,总理听完后说:“在新中国,中医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发展,新的变化,我们不但要让& S) [, T2 z" q. w( v
中医在国内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要把它介绍到国外去,让西方懂得,中医是人类医学宝库中的重要财富。”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时,/ |4 r( |0 n" _3 j. g6 B6 @" H9 m
周总理亲笔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后来随着对中医认识的不断变化,他曾对高辉远说过:现在看来,我给中医
& C) R4 V/ x3 \2 r3 u1 X o3 K研究院的题词,表达还不够完善。如果在“发扬”前面再加上“继承”二字,可能就更全面了。
8 |' G9 Q% q: ^" s- ~5 s6 l: Q1 Z. X: r
施今墨每次为总理诊治疾病,总理总要亲切地询问施老的身体、工作情况,就中医中药的事情进行切磋。十年动乱中,施今墨被污蔑为4 O- k" O" c, O& s" |- F: Q6 P
“反动学术权威”,抄家、批斗,工资扣发,被赶出家门,堆积在两间屋子里的医案被毁于一旦。施今墨积郁染病在床,生活到了难以维持的
! {" Z6 @, g( |0 V0 A8 a# ^4 ~地步。女儿拍了一封电报给周总理,如实禀告家中发生的变故。周总理读了电报,心情异常沉重,让邓颖超亲自前去过问。派人把施氏全家搬 D( Q3 j6 {6 J/ q
到建国门外灵通观的一幢高楼上保护起来,并安排解决生活费、医疗费等问题。施今墨十分感动,含泪对家人说:“多好的总理啊!每天有多
1 A# S3 b$ y* Q+ o; Q少国家大事,我们还要分他的心,不应该,不应该啊!”施老自搬到这幢楼下就再也没有下过楼。1969年春,施今墨自知不久于人世,口述了
6 y0 l7 G1 d+ s9 q8 [* ?! O; i一份改革中医的建议书,呈送给毛主席、周总理,并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用颤抖的手写了四句话:“大恩不言报,大德不可忘。取信两君子
$ z" m1 z/ s& h! e" A5 Y7 j,生死有余光。”充分表达了对总理的深情厚意。周总理对施今墨的医案整理出版十分关心,指示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印行。
3 q+ j- i9 q" ]5 L+ U
+ ^' Q9 p$ C! H. n- e 孔伯华(1884—1955),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正宗的孔门后裔。善治温热病,以善用石膏闻名,有“孔石膏”之称。20世纪50年代,孔0 x' i) V+ F0 A; R
伯华生病,他是个体开业,又没有积蓄,久不应诊,难免坐吃山空。周总理知道后,立即派人探望,并带去500元现款,要孔伯华安心养病。再, N I8 ~# r5 L, |# T6 {
三询问还有什么困难,愿不愿意住院?孔老的学生说,孔老的病很需要野山参。三天后,周总理派人送来两斤野山参。孔伯华望着总理送来的/ ?" j6 {. L2 ]
人参,泪水潸然,说到:“知我者,总理也!”经用野山参调治,病情好转,终于完成他的著作《时斋医话》。
$ p1 G v: o- t4 P9 |/ [6 h4 t! H/ g
1955年11月23日孔老病逝,当天下午,周总理亲自吊唁,慰问孔老的家属,他说:“我了解孔老先生的为人,他一生不爱钱,自然也不
& r9 G( S# W. t1 t- _$ d% W3 _会有钱留下来,你们这一大家子还要生活嘛。”接着,周总理对孔伯华的一家人做了妥善安排,然后才离开孔家。& P% s' m% X4 V$ k( v
, ?( Q( y9 a7 w% \ V) I8 m
1962年,骨科名医杜自明病逝,周总理深感惋惜,也亲自到友谊医院向杜老遗体告别。
( p0 \0 i! q0 n: b3 v, Y+ ~+ a. u, J( e7 |" n d
1962年初,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患左肾结石,肾功能丧失。西方专家建议将丧失功能的肾脏切除,苏加诺不同意,提出请中国的中医
+ c) r e5 Z( C治疗。中国政府决定派出以吴阶平为组长,方圻、岳美中等中西医专家组成的医疗组赴印尼为苏加诺总统治疗。出访前,医疗组参加了周总理
; Y4 ? ? L9 f/ O* f) }: u% a主持的一个宴会。宴会上,周总理问岳美中:“中医对治肾结石有些把握吧?”岳美中回答:“有些方法,但对每个人的疗效不一样。”医疗
2 y- u$ C% V* e- G* L# s/ F" M# d组到印尼后,采取“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中西医共同观察”的方式,由岳美中采用六一散配合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为主,间或辅以补肾
+ l9 ?) k6 z q. V1 w P, }之大生地、川杜仲、川牛膝等,金钱草最大剂量达到210克,服药91剂后,复查左肾结石消失,肾功能基本恢复。苏加诺说:“这是社会主义中
. C* e; T3 o3 ^国中医学的奇迹”,“这说明,先进的医学不一定在西方”。
N, V! m" t5 f$ X. r. ?4 Y: b) J( }3 W4 ~4 T
1968年5月,岳美中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抄走书物,住在西苑医院里紧挨厕所的一间平房里,以古稀带病之身,一边作检, E, K' g5 x3 R/ G8 z; v; E' `+ P5 o
查,接受批判,一边做喂羊、喂兔、清扫厕所的劳动。1969年9月的一天夜里,劳累了一天的岳美中已经睡下,两位陌生人敲开房门对岳老说:
3 Z N2 u- g+ M. f- p有一项任务,请你去一下。当时无衣可换,岳美中就穿着劳动服装被接到人民大会堂,周总理已经在那里坐等。当周总理站起来同岳美中握手- \6 e# s: k( \( z Y9 W% F" s& @
时,由于事出突然,岳美中竟好久说不出话来。周总理让岳美中坐到身边,关切地问:岳老,身体怎么样?岳美中平静下来后回答说:总理,
' D0 c! T$ o/ Y! p我身体还好。周总理说:越南的胡志明主席病重,如果身体可以,想请你去一下,坐飞机还行吗?岳美中说:总理放心,我还行。之后,向医
, C' p5 k$ m5 u6 \( G院要了几件外出的衣服,连夜同吴阶平等一起飞赴泰国。从越南回来后,在周总理的关照下,岳美中被安排在北京饭店住了一段时间才回了医 |# i9 a8 v& k2 R/ K
院,不久就恢复了工作。( ~2 E G; B; x- e1 R% \
( w( _/ [ I1 q, t% q. e: L1 r0 R 1972年5月,周总理被确诊为膀胱癌,岳美中参加了总理的治疗工作。以后的几年中,周总理一面接受治疗,一面从事繁重的工作,还8 Y: C6 u7 i# c2 `
承受着江青等人的干扰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仍然关心着岳美中等老中医。在“批儒”,“批周公”闹得最凶的时候,邓颖超曾经两
( ]8 C2 ]; z9 i3 X: Y; E次打电话给中医研究院有关领导,询问岳美中和蒲辅周、王文鼎等人的情况,要求照顾好这些老中医。1975年12月下旬,岳美中最后一次为周1 F- Y# e( g/ V
总理会诊。会诊后,岳美中汇报:总理的病,主要是长期重病和劳累,体内已正气不支。周总理听后,微微点头,对邓颖超说:岳老讲的,一
3 V% [6 x8 F: \0 _- x语破的。看完病,岳美中刚走出病房,工作人员追出来说:总理嘱咐,岳老有糖尿病,不要留他吃饭了,抓紧时间让他回去休息。岳美中后来
' i4 v3 A/ B, C回忆时说,当时离周总理去世只有十多天,病情已见危重,但他谈到自己的病情时平静得如讨论一件日常国事,而对别人的关心仍然是那么细
. ]; A. V, U9 I; o- K7 S# a致入微。1976年1月9日早晨,岳美中从广播中听到周总理去世的消息,这位76岁的老人始则惊愣无语,既而跌坐床上失声痛哭,久久不能自己
: N( G# y b3 ~; ^, v9 w: t2 ^。9 X% Y w# D: b8 p1 |
; E& C( Y4 r3 { @7 y) { 蒲辅周每次去总理那儿看病,弟子高辉远都要跟去。后来总理为照顾蒲老年高体弱,就叫高辉远单独去看病,直到总理逝世。1971年,) f1 h+ t( }$ c' Q# k! E
周总理首次病重住进解放军三零五医院,很多人推荐名医给周总理,他都谢绝了,说:“高辉远大夫跟我时间长,对我了解,我要高大夫吧。
! F: @$ f3 {! L" S4 a0 C”高辉远这年被借调进三0五院,后来又正试调入该院,担任中央首长保健工作。除周总理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毅、李富春、叶剑英& u' l m4 M# a5 r- u% n
等领导人,都曾接受过他的治疗。周总理病逝前,有两年多的时间,高辉远基本上未离其左右。周总理输血,起初心里有些紧张,后叫来高大
1 |) L( c! T- A0 t+ f9 G夫陪在身旁说话,就不紧张了。此后每次输血,总理都要高大夫坐在身边。有一次,高辉远因病没有如约去周总理那儿,总理得知后马上派人
( f6 D+ q% h; Q0 y6 U代他去探望高辉远,他说:“我们有病,他来看。现在他有病,我们也要去看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