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原汁原味释读《韩非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3: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秦强为难。”这句话是说天下将要再次联合起来与秦国为难,作者一口气列出五个参与的国家。东方六国中唯一没有提到的仅有赵国。作者为什么没有提到赵国呢?要知道,战国后期,赵国一直是秦国的头号死党,每次合纵抗秦活动,赵国都是最主要的参与者,没有一次缺席。没有提赵国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赵国是这次联合抗秦活动的带头大哥。战国后期,有能力、有资格组织抗秦活动的东方诸侯中非赵国莫属。“天下阴燕阳魏”中“阴”与“阳”一般是方位词,阴指北方,阳指南方。燕在北方,魏在南方不错。郭沫若质疑道:楚国更在南方,要论阴阳,应该是“天下阴燕阳荆”,所以只能有一种可能,阴与阳是针对某个诸侯国而言。面是燕国,南面是魏国的诸侯只能是赵国。这更加确定“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秦强为难。”是针对赵国而言。因此这篇文章是针对某种突如其来的国际形势而写的,准确地说就是赵国在牵头搞合纵运动。文章作者抓住这里机会,向秦王提出解决方案以求获得进身之阶。
; \' q2 X, n& u  N4 q$ q8 p  
% J: d5 T# G- O8 V  紧接着作者拍起了秦国的马屁,称赞秦国兵精粮足,法令严明,士民尚武,然后又指出秦国目前面临兵甲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四邻诸侯不服,霸王之名不成的窘境,总的来说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意思。战国后期山东六国搞过两次合纵,而秦国出现“兵甲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四邻诸侯不服,霸王之名不成”局面只有唯一的一次,即:长平之战后,秦军在邯郸城下被诸侯联军打了个防守反击的那次。当时秦军久钝邯郸城下三年之久,国力消耗极大,名将白起死于内部政治倾轧,范雎面对时局也束手无策,他推荐的王稽、郑安平相继成为敌人的俘虏。韩非入秦时,秦国已经对六国形成压倒性优势,何时统一六国只是个时间问题。+ i1 g! L" ~( X, \. B' T
  
+ L# C) R$ V; ^$ M- Y4 H  再接下来,作者历数了最近几十年来,秦国战争政策上的数次失误,分别是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攻楚的战争,秦军屡次围攻魏国首都大梁的战争。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赵国首都邯郸的战争。在这一系列战争中,作者批评秦国都没有做到斩草除根,结果给这些诸侯留下了喘息的机会。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先暂且不论,但有句话一下子暴露了时代背景以及本文呈阅的对象。
! V( w; q& l' O. v2 R- B9 k, m  
* i/ C7 b8 ]6 U% W% t; @5 B7 `$ z  “大王垂拱以须之,天下编随而服矣,霸王之名可成。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赵氏为和。”) p3 t$ L  P" E; j- f  v2 s8 F
  
* E- `& M: [5 ~3 h  这分明说的是长平之战后,秦国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范雎的建议下与赵国缔结和约的事情,而那时的秦王是秦昭王。作者见秦王的时间应该在从长平之战到秦昭王死之前的这一段,即公元前257年到公元前251年。
8 g/ `2 i# m2 k7 B+ e  
* L8 [9 \& p: J  那么《初见秦》的作者到底是谁?张仪一说明显站不住脚。张仪死的时候已经是公元前309年,而文中所言之事多发生在张仪死后。
5 t5 f; h9 z4 q7 R7 `  k0 Q2 _; e  ( ^; O- Z6 c, `$ L# `1 `6 [
  范雎一说明显前进了一步。在《范雎列传》中范雎初见秦王的开篇词于《初见秦》的开篇词非常相似。可是这一说依然站不住脚。文章开头那几句是当时纵横之士打开话题的套话,大家你传我,我传你,都这么说,并不为某人独有。最主要的是,长平之战后,劝说秦昭王退兵的正是范雎,范雎怎么会在文章中批评自己的失策呢?这不是自己掌自己的嘴巴。范雎初见秦王的时候,长平之战还没有发生呢。# S: B- b7 v  y) a, `( H+ f
  
$ K: B# b: d0 _. q8 U7 j  所以又有人提出了蔡泽,这又是一个进步。从时间上看,蔡泽见秦王的时候是在公元前255年,秦国面临的局面与文中基本相符,但这里的疑问是:据《蔡泽列传》记载,蔡泽是先说服范雎放弃相位之后,在范雎的引见下见到了秦王。论理范雎对蔡泽不但有引荐之恩,而且有让位之恩。恩重如山,蔡泽当心怀感激才对,怎么能一见到秦王就对范雎落水下石,批评起范雎的不是来?可是事情并不总是安常理进行,尤其是历史人物。从蔡泽的为人来看,干点落井下石,背信弃义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可能。更可能的是蔡泽根本不认为范雎有恩与他。从《蔡泽列传》中蔡泽与范雎的长谈中不难看出蔡泽在有意地刺激范雎的痛处,如果蔡泽认为是他的高明手段而不是范雎的爱才之心给他带来了相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比之于继承人是谁,范雎更关心自己的晚年幸福。蔡泽为了显示自己的见解不凡说点范雎的不是也不是没有可能。总之,《初见秦》的作者是不是蔡泽并不好说,这里只能存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3: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给出的标准答案是吕不韦。考察吕不韦的生平,他曾经两次进入秦国,第一次是大约公元前259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八年。这一年吕不韦来咸阳的目的是为了帮异人走动关系,结果成功地在异人与当朝华阳太后之间建立起关系。吕不韦第二次入秦国是在公元前256年,当时秦军兵临邯郸城下,吕不韦用黄金买通守卫、带着异人逃出邯郸,回到秦军,随后进入秦国,但却将赵姬与赢政留在了赵国。这次入秦颇为惊险。入秦时的国际形势与《初见秦》中描述也相符。但如果就此认定作者是吕不韦,也有点勉强,毕竟这纯粹是推理,史料上没有确切的记载。再说吕不韦有异人做他的前途保证,还用的着费劲去向秦昭王谈什么平天下的方针策略么?
! ~# B6 }$ `* T  s    $ |; g) }" Z/ z! J* H0 p
  纵观这些史学大家的推理,无论他们的结论是谁,一开始都不由自主地进入一个并不十分合理的前提:写《初见秦》的人一定是个大人物。他们随后将可能的大人物挨个考究,各个排除。我的问题是,难道只有大人物才能写出《初见秦》这样的作品吗?未必啊.为什么不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给秦昭王写了一封自荐的信,后来没有得到重用,以一个小人物走完自己的一生,可是他为了能让那封信流传下来,便别有用心地塞进了韩非的文集,再经后人以讹传讹就成了现在这副样子。当然我无法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就像别人也无法证明我的想法错误一样。猜测,一切都是猜测。
2 M% c, R  W9 C+ f% c4 S) F    
3 H; ]0 N# L" U" f8 U  《初见秦》的作者到底也没有正确答案,但肯定不是韩非,至于究竟是谁,这里只能存疑。期待有一天新一代的历史天才或者新出土的文物去揭开这个谜底。
) U' b/ {# A. g1 k2 h    
0 P6 k' S5 x5 _4 B  抛开版权归属问题不论,我们来看《初见秦》的作者试图用怎样的道理打动秦王,这些道理是不是能够站住脚。; j; K/ j* {8 o; }) R3 G& o- g3 {; G; b
    # u0 h" @3 Y% I$ U# {  n8 ^
  作者接连三次批评秦国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结果给敌人留下了喘息的机会,增加了以后统一工作的困难。作者认为秦国的谋臣应该为此负责。其实作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由于秦国三次没有继续深入的原因并不相同,因此需要分而论之。7 I: f+ ~% H; }- l
    
3 S  |, M& y, M! T' [2 Z: H  “斩草除根,除恶务尽”几乎是斗争的常识,普通人都知道,何况那些身居秦国庙堂之高的大臣。可问题是:秦国能做到吗?1 Y6 v: E% d- a
    
5 s( H) M5 T. ?% S" Z1 W  首先我们来看秦国攻打楚国的战役。不错,名将白起出手自然不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率领数万之众,连续三次重创楚国军队,在楚国的核心统治区域横行无忌,开拓土地600余里,烧毁了楚国的祖庙。楚国受此打击,把首都搬到了陈,后来又搬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楚国的土地面积就是大,能够进行战略大转移。这时候秦军乘胜追击是不明智的。其一,路途遥远导致战线太长;其二,秦国还有其他敌人需要对付,派出的军队不可能太多;在后方尚未稳固的情况下,劳师袭远,其他诸侯就有可趁之机。楚国的土地太过宽广,加之水网罗布,不适合大军团打运动战,白起的优势无法发挥。最恰当的打法是在保证后方安全的情况下的以多取胜,要知道后来王翦带去的军队可是60万。所以说,秦国在占领楚国大片土地之后适时而退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 N" e& m% f7 d+ H+ e" i" g2 n    9 K( [3 v- N6 p# j. F1 V
  再说,秦军屡次释魏而还。这也不是秦国不想拿下,是实在拿不下啊。魏国大梁占据天下要冲,是诸侯的心腹,战略价值极大,秦国早就看红了眼,数次憋足了劲想攻下,但坚固的大梁城屡次让秦军铩羽而归。这得感谢魏惠王,他虽然没有将魏国霸主地位传给后世,却留下了一座坚城。城池的坚固是一方面,六国的相互救援也让秦国投鼠忌器。每次攻魏,秦军都不敢做太长的停留,不能迅速攻下,就得转身而退,不然诸侯联军可能断掉秦军归路。不顾一切地攻魏反倒是教条的做法。事实上,秦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能灵活的变换策略。
5 K# K$ w5 Z# S, H0 _# V  S    
( ]9 J/ |$ V$ z# L' t7 J  f  唯一值得一批的恐怕就是长平之战后秦军的松懈了。这一次秦国的做法没有体现出专业水平,主要是由于专业人才的意见没有得到采纳。范雎嫉妒白起的功劳,担心白起爬到他的头上,便劝说秦昭王接受了赵国的求和。长平之战后秦国疲惫而赵国更加疲惫,秦昭王凭常识判断疲惫的秦军不适合作战,素不知疲惫的秦军仍然能打败更加疲惫的赵军,这一点精于敌我力量分析的白起有深刻的洞见。和谈之后,赵国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后来成为秦军最大的麻烦。就这一次,秦国能做到,但却没有去做。1 M2 _9 l( x, F. f" _
    4 s1 f3 P( p/ k0 e3 _$ s; N
  《初见秦》是一篇除韩非之外的不明人士写的一篇不甚高明的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3: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2.不合时宜的《存韩》: R  e& n& H- l  p; F

) \1 \* w% j8 z/ N: G1 y- e  相比于《初见秦》,《存韩》在版权上的问题不是很大。《史记》、《战国策》中的叙述与本文的内容大多相符,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篇韩非参与创作的作品。有趣的是,文中不仅有韩非本人的“存韩”文字,还有李斯的反“存韩”文字,及反“存韩”行动,其实这是一个完整的关于外交斗争的故事。具体情节我在开篇的韩非小传中已经讲过。对故事情节不了解的朋友,不妨再翻过头来看看,这里将要谈及的是韩非的外交思想,以及秦国外交政策的历史变迁,相信放在历史大背景下更容易看清韩非《存韩》思想的不合时宜。( Y; \' U3 ?6 |# t( a5 c, ~
  在文中,韩非将韩国打扮成秦国的仆从国,出则为遮蔽,入则为枕席,不怕苦不怕累一心只为秦国某利益,好处全部上交,坏处自己承担,对秦国尽职尽责,像秦国的郡县一样。韩非在对韩国粉饰一番之后,将矛头指向赵国,将赵国描述成秦国的最大敌人,并表示韩国愿意追随秦国一道去攻打赵国。随后韩非又从反面论述了秦国弃赵攻韩的坏处。通过这番道理韩非是想将秦国的祸水从韩国引向赵国。4 K% U$ m1 ?' L% N* J3 Y$ ]
  战国是个邦无定交的时代。各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各种联盟因利益而缔结,也因利益而瓦解。三方势力就可以演绎出全部外交斗争模式,何况当时天下七大强国。纵横家们提出的外交计划书应有尽有,韩非的这篇《存韩》在立意上算不上原创,正是大约100年前张仪“外连横而斗诸侯”的翻版。只不过当时张仪从秦国的利益出发,现在韩非从韩国的利益出发。
0 f6 U! O& f. O" V9 S; A9 p& ~6 F  世易时移、变法易矣。我们把韩非的这篇文字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考察便能发现其中的问题,也顺便看一下秦国做大做强到统一天下过程中的对外政策变。
/ F+ x& a% b2 P) q$ B1 ?' Y    
7 r: f6 p6 u3 W$ @/ \- V  秦国并不是中原土生土长的诸侯,原先只是周朝的属国,专门为周天子牧马。后来在周朝东迁的过程中由于救驾有功被正式封为诸侯,这才加入周朝阵营。春秋时期,秦国逐步蚕食周边的小国,势力迅速增强,独霸西戎。但秦国的霸权仅限于函谷关以西,更为强大的晋国向大山一样阻挡着秦国东出的道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秦国陷入无休止的内斗,国力迅速衰落下去,对关外的事务也丧失了参与的热情,变得闭关锁国,加之文化落后,被山东诸侯视为夷狄。8 S2 l  L0 F" p3 X4 ]! v, j
  # A" n( w7 X; p6 `
  秦献公在位期间,秦国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一些原始落后的做法被废止。秦孝公上台之后,秦国迎来了商鞅变法的全面改革,实力剧增,具备了争夺天下霸权的实力基础,走上了统一天下的道路,但当时的秦国人还没有这种意识。此后秦国的外交政策分为三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明显的标志。0 L2 y+ Q; e2 r* ~7 G* r. \# j
  第一阶段: 委曲求全、伺机谋利。政策制定人:商鞅。时间: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41年。成果:搞垮了霸主魏国、收复了西河之地。: ^7 s0 f7 U2 z4 o) g. O; J3 X, ?7 T* s
  秦国进行改革的时候,当值的霸主是魏国。魏国的霸业起始于魏文侯,经过魏武侯,传到了魏惠王。魏国像春秋时期的晋国的一样挡住的秦国东出的道路,而且占据了对秦国威胁极大的西河之地。秦国要想继续发展,必须与魏国进行一番较量。面对虚荣心极强的魏惠王,商鞅采用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策略。一方面不声不响的收复西河之地,一方面时刻不忘拍魏惠王的马屁。魏惠王不知是计,在隆重举行了称王仪式之后开始进攻本应该是盟友的韩国,韩国引来齐国做帮手,在马陵之战中,魏军全军覆没,魏国实力也因此大打折扣,霸权从此结束。秦国从魏国霸权的垮台过程中大捞一把。! D# r/ o) M5 F6 Y" h
  第二阶段:外连横而斗诸侯。政策执制定人:张仪,时间:公元前329年-279年。成果,消灭了楚国、齐国两大地区霸权。
) g& ~) ~5 \2 q) a0 `  魏国霸权消失之后,秦国、齐国、还有楚国构成当时世界的三极。这三极实力相差不大,如果单对单,谁也没有胜算,因此通过外交拉拢盟友就成为当时的斗争焦点。地处中原的韩、魏、赵成为各国争相拉拢的对象。在这种背景下张仪来到秦国、并提出了外连横而斗诸侯的外交政策,简称“连横”,齐国与楚国也有不同规模的连横,只是不如秦国做得主动和积极。公孙衍、惠施则组织其余小国搞起了合纵以对抗大国的连横。借助连横,秦国对楚国或齐国的优势开始凸显。后来,张仪靠着坑蒙拐骗的做法破坏了楚国和齐国的联盟,落单的楚国在秦国的攻击下元气大伤,霸主地位丧失。秦国在对付齐国的过程中依然采用连横。连横并不是没有解招,问题是秦国国运昌隆,对手那里总是能出现具有人格缺陷的领导人。狂妄自大的齐闵王由于对宋国的兴趣,给了燕国复仇的机会,苏秦趁机入齐,在为齐谋利益的伪装下促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对齐的连横运动,秦国也参与其中,而燕国是其中战斗意志最旺盛的诸侯。结果这场战争彻底摧毁了齐国的霸权,甚至差点让齐国亡国。. F/ c& G, B, t3 e
  第三阶段:远郊进攻。政策制定人,范雎。时间:公元前266年—公元前221年。成果:顺利完成统一进程的收官阶段。
+ W; Q" _" O! \0 h' o1 ?/ l  消灭了楚国、齐国,秦国的统一事业又面临新问题。中央的赵国通过胡服骑射改革突然强大起来,成为山东诸侯抵抗秦国的中流砥柱,虽然秦国南下将楚国一顿好打,但在中原却不得进展,赵国连败秦国于於与、几。魏国的大梁也数次将秦军挡回。秦国的扩张陷入僵局,这时范雎适时到来,向秦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主张。秦昭王依计而行,放弃了以前越过韩魏攻打齐国的做法,转而与齐国、燕国、楚国改善了关系,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一直视为仆从国的韩魏。秦国进攻韩国上党时,韩国自知不是对手将上党送给赵国,赵国接受上党,秦赵两大强国提前撞在了一起,于是便发生了长平之战。秦国取得了战争了胜利,从此山东诸侯再无强国。虽然此后秦国的统一进程仍时不时地受到挫折,但大势已成,在远交近攻政策的护航了秦国由近及远,将六国各个消灭,完成了统一大业。& p: d) B7 i* f4 ^& t6 l
  
3 t1 y$ f5 U; @$ I  J( n. x  纵观秦国的统一进程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种形势之下,都对应着一个最好的外交政策。在三极对抗阶段,外连横而斗诸侯效果最佳,如果此时远交近攻,只能与另外两级打给平手,而无法取得优势,因为他们也一样会远交近攻。战略收官阶段,只能是远交近攻,而不是外连横而斗诸侯,因为此时关外已无强国、从近及远无疑比舍近求远效率更高。
. D; `: j' x6 F2 A) h0 ^  s0 V  
; K1 O  ~3 X0 D/ G# I2 l& Y: {3 K- a; h% J  韩非在新时期抛出了一个过时的建议,秦国对韩非既熟悉又陌生的建议并没有动心,再加上没有韩王的配合,李斯于是跳出来用语言和行动揭穿了韩非精心策划的外交棋局。韩国成为东方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消灭的诸侯。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4: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转型时期的沟通困难" L9 _  m( Q+ M5 D  d% W9 w$ s
  人是群居动物,具有社会性,离不开相互沟通,这是个不言自明的道理。人又是万物之灵,有感情有理性有各种意识潜意识还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方方面面,人类至今仍未能够用大脑探明大脑的各项功能,人脑终非计算机能够模拟。由于人性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沟通也就超脱于技术而上升为艺术。虽然人人都能多多少少的掌握沟通的几层功力,但很难保证不出问题。沟通失效便会引起误解,误解会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人际关系的障碍会造成大大小小的损失。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减小不必要的损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韩非深刻感受到了沟通的困难,在文章中多有论述。我们以现代眼光来看韩非所论述的沟通困难,这既是他个人的困难,也是那个时代的困难。韩非提出的沟通困难是那个时代的集中反映。/ N  a/ U+ _' ?$ ?
  
5 {7 f4 }7 e5 i& w2 @  沟通困难、与君主沟通更困难,与转型时期的君主沟通更是难上加上。为什么后面还要加上个转型时期呢?这是由于在转型时期,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权力结构也进行了重新排列,进言者就更加摸不准君主好哪口。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转型时期。从1840年到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第二个转型期。历史进程中的转型期很像人生的转型期,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和障碍,沟通就是其中之一。层层叠叠的沟通困难淤积起来,韩非透过现象去摸索本质,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四篇。0 ?5 M4 W+ J2 l1 y1 J0 C
  0 X/ w4 ^% Y! ~' n8 V* y$ |
  再说一遍,沟通是门艺术,像绘画、音乐一样,需要不断用脑思考,用心感悟,反复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体味,才能获得境界上的提升。沟通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学习一些条条框框就能达到,市面上一切教人说话的书皆作如是观。对于这个问题,歌德的话十分中肯,“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韩非的论述也只具有启发意义,不能生搬硬套。
7 x$ h  f" t7 q+ x; T4 W( Y+ ^  
; R; t7 m- [6 O  e2 i  1、《难言》。难于进言的种种现象。# v+ a* \/ I2 V; h! X6 `. X
   在《难言》中,韩非主要罗列了沟通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和一些沟通失效的案例,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更没有提出解决之道,这些任务斗留给了后面的篇章。/ ]- ~2 M: Z% I( u: Z3 d6 e
  一上来,韩非就表态:我韩非并不认为人说话本身是个问题,关键在于对方是否认可我说话的方式。韩非的这句话一点都不高深,是个普通常识。大凡准备跟别人说点什么的人,在说之前肯定清楚自己想说什么。脑子里还没半点头绪就张口说话的人基本上可以归入二百五、缺心眼之流。如果不考虑听众的接受方式,让一个人以他最熟悉、最擅长的方式讲话,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可以说都不是问题。但如果你所进言的对象是一个能够赐给你富贵,能够让你实现政治抱负,又有着强烈的主观偏好的君主,问题就产生了。君主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只有一种,而能够将一个意思表达清楚的方式有无数种,以一种去碰无数种,命中的几率微乎其微。没有命中的时候,就出现了如下种种现象。$ k  c; X  x2 m" ~* h
  . i* m& f: k$ v2 y  R
  “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多言繁称, 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捴微说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刿 而不辩。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而不让。闳大广博,妙远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家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言而远俗,诡躁人间,则见以为诞。捷敏辩给,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
! U/ |( q- B3 \/ E' K+ N4 Q  翻译成白话就是:你啊,言辞顺畅,洋洋洒洒,就会被认为是华而不实,重听不重用;可是如果你老实巴交,知一说一,知二说二,就被认为头脑简单,没有思想。如果说起来旁征博引、海口天空,会被认为空洞无物;可如果你竟捞干的讲,决不拖泥带水,会被认为语言唐突,不懂修饰;如果你说话简洁明了,一阵见血,会被认为有意伤害他人不知谦恭;可如果你说话云扇雾绕,高深莫测,就会被认为故弄玄虚,自作深沉;如果你喜欢从身边的小事说起,就会认为你浅薄,没有思想。如果你喜欢从常情常理入手,就会被认为是胆小怕事,巴结君主;如果你讲话思想很前卫,会被认为荒唐。如果你思维敏捷,富于文采,会被认为不质朴;可是如果尽说大白话,老实话,会被认为是粗俗。如果你开口马列如何,闭口毛选如何,就会被认为书呆子习气,本本主义。: W, K, e$ H4 }
   看见了吧,在沟通领域,没有绝对的优点,也没有绝对的缺点,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可能招致反感,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有成功的可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爱听大实话的就有爱听漂亮话的。韩非提到的法术之士在那个年代属于新新人类,他们要到一个陌生的诸侯国,与一个陌生的君主谈论富国强兵尊君之术,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而且还得背负着极大的精神压力,一语不合就可能身首异处。可是为了出人头地和荣华富贵,无数士人还是走上了这条艰难而成败未卜的道路,其景象比我们今日找工作更甚。
1 m9 C! n/ ?# G/ M  
, T: {" r, k% I( R; |/ f. i% I/ y  要知道,这些士人面临的不是一个心灵空寂,随时准备接受外来不同声音的君主,而是生活在一个特定文化氛围,具有特定心理状态的君主。虽然君主在文化心理和认知方式上可能与环境相同,但并不意味着君主与周围的人具有相同的追求,那个时代还是有不少求新求变的君主。这之间的细微差别,外来的士人如何知道?不了解情况,便无法对症下药,仅凭无知者无畏的勇气是无法达到打动人心的目的。以商鞅见秦孝公为例。秦孝公本身有变法图强的想法,但他的语言习惯、国际视野与周围的人一般不二。受过法家系统化训练的商鞅对此情况并不了解,因此不敢贸然深入,也只能从帝道、王道慢慢磨和、慢慢试探。不过,商鞅的幸运是秦国刚开始求贤,君主很有耐心,等到了后来士人蜂拥而至,就没有人能有商鞅的运气了。; T- ]/ p  T  m8 M- E  v$ j  m
  : L9 f! n7 I8 x( L6 F' k: L/ I* t
  但凡是人都有点傲慢和偏见,都有点自以为是,位置越高、越成功的人这种情况越严重。一个优越感极强的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任何新观点,任何表达方式都会遭到他毫不留情的吹毛求疵,而高高在上的君主很容易获得这种优越感,大臣们连天的马屁很快就能把他捧的缺乏自省精神。我们用常理常情来考虑一下,让没有丝毫背景的士人向有这种心理的君主进言,成功的几率能有多大呢?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的是经常现象。士人想拍马屁都找不到马屁股的位置,也不熟悉马屁股的软硬程度,更不了解马喜欢的力道,万一拍到马腿上,让君主听出弦外音,那麻烦就大了。这还不算呢,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的自恋是病态,而集体的自恋却是常态。国家的文化部门、宣传机构其实就是引导人们恋集体,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正是这种体现。集体的自恋并不因集体的弱小而发生改变,连夜郎这样的国家都认为自己很大,连落后的清政府都认为自己文化先进,连快要亡国的中国都认为自己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如果出了问题,自恋的集体也只愿意用旧方法去解决,不管这问题是旧问题还是新问题。君主作为一个集体的代表,受到了集体自恋的集中投射。士人想要以一个人的言辞来改变一个庞大集体的成见,难啊!0 ]- U% |" {1 a5 H, w# M
  韩非给我们列出了一堆血淋淋的事实。这些事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发生在国家变革或社会转型时期,都是发生在新思想、新观点冲击旧思想、旧传统的情况下。由此看来沟通失效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渊源。欲知详情,请看下回分解。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8: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2.《孤愤》————同路人,异路人?4 I/ g% G# I- j8 X) i. V
  8 [# L5 N2 _. ?. I0 [
  从春秋到战国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上的过渡,也不单纯是诸侯国变得更少,战争变得更加激烈,而是整个时代精神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存留下来的七大诸侯都经历了一次政治体制上的重大变革,形成了历史上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今天称之为战国;又被司马光看作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并以此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端而大发议论,说什么周天子自干堕落,败坏名器;就连当时的人都觉得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尽管人人对新旧页之间划分的标准不同。有幸存留下来的、现在被我们称之为战国七雄的七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继续坚挺200多年,一方面是由于历史遗产丰厚,自然条件优越,另一方面是由于都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和文化上的推陈出新。这种大变革格局的形成既是外部竞争的需要,也是君主的意愿,还包括士人群的孜孜以求,此三者缺一不可。纵观各国改革,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谁的改革越彻底,谁的成效就越明显,谁的发展后劲也就越大。魏国、秦国都是最典型的例子,而在诸多改革流派中,法家方式无疑是方向最明确、立场最坚定、斗志最坚决、改革最彻底的一派。法家大公无私、精明强干、作风硬朗,本应改是各国君主眼里最可爱的人,在人才市场上也应是最受追捧的对象,可是由于时代的关系,法家见君主的道路遍布坎坷和荆棘,充满了猜忌与误解,流淌着血和泪。君主和法家本应该在同一个阵营,可经常以伤害与被伤害的关系收场。斑斑血泪、幕幕悲剧,谁之过?韩非有自己的孤独与愤怒,其实君主也未尝没有。, i8 O+ i+ b% Y3 \  [: ]
  4 p6 R$ W7 z; _- u( u" O0 ^
  韩非将问题归结在当途之士身上。当途之士按现在话讲就是执政党、当权派,本只与位置有关、无而所谓好坏,韩非指的是那些具有腐朽习性的当权派。与当途之士相对应的是法术之士,这里的法术之士可不是能够呼风唤雨、洒豆成兵的异能人士,而是至那些推崇君主用法术进行统治的人。法术之士是在野党,无权派。由于当途之士的存在,法术之士不得进,而君主之利遭侵剥。韩非将当途之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自有一套严格的逻辑过程,只是在韩非看来这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就像殴几里得中的公理一样,根本无需证明,只要拿来运用就行,但我们今天还是要多说几句。: r% q4 ]& J4 f; `! @/ v& P+ f9 ?7 [
  5 T" D3 ^0 z* A% \9 x% i9 V
  如果把国家看成是一个利益集合体,那么所有权全部归君主个人所有,但由于人趋利弊害的天性,他们总想用不正当手段把君主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国家的各级管理者也就是众大臣也不例外,这就是君臣异道的根源。而新新人类法术之士则不然,他们虽然也趋利弊害,但却走得是与当途之士完全不同的道路,即:增加君主的利益,减少君主的损失。他们的武器是法和术,用法来矫正奸邪,用术来甄别善恶。在当途之士中,影响最恶劣,危险系数最高的要数重臣。韩非子给重臣的定义与我们平常的理解不一样。他眼里的重臣,第一应该位高、权重、势大、财多、名显;第二视自己的利益高于君主的利益。两条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被称之为重臣。上了重臣榜就相当于上了黑名单,韩非子本着谁碰了君主的奶酪谁就是我们法家敌人的原则将这些重臣视为死敌。
2 c9 s' ~6 ?% j4 |6 @  
. Z% U. x' Y) M# Q# i  大凡重臣都具有很大的权力,而且也是处理各种关系的高手,由于这种原因,他们的头上经常顶着在常人看来十分迷人的光环。韩非这里列举了重臣制造虚假贤能的四种常用手段,1)与外界关系良好,外交事务离开他就无法办妥,外面的人都喜欢和他打交道,还总在君主面前夸奖他如何能干。2)扶植党羽、拉帮结派,笼络同僚,利用职权提拔自己人,打击异己分子。结果同气相应、同利相护,各级大臣都紧密团结在以某重臣为中心的利益链周围。3)更进一步的是,重臣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力竟然控制了君主身边的人员,只有那些能为他歌功颂德的人才有机会接近君主,只有那些能为他隐瞒罪行的人才能得到提拔和赏赐。这样一来,君主对重臣的认识彻底失真,认识失真更谈不上控制。4)这还不算,连对社会舆论影响很大的文人学者都被重臣拉入帐下。这样做并不难,能做到君子固穷的文人没有几个,谁给钱就给谁说话的学者却有很多,不信看看近几年那些为房产商摇唇鼓舌的无良学者有多少。韩非子只举出四种情况,现实中重臣的手段还有很多。
" t/ j+ R4 \+ f4 k( |  
5 H% f& V, Z% c& e9 a# n& J  重臣之所以这么存心积虑的壮大自己的实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窃国,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做法只是量变的过程,君主如果被蒙在鼓里,信以为真,那质变的时刻就会火速到来,后悔可就来不及了。从重臣和平演变的做法中可以得出两点启示,1)所谓的贤能、美德是可以包装出来的。田氏窃齐、子之夺燕,王莽窜汉、杨坚取周都是非常经典的和平演变夺权案例。2)要评价一个人好坏,听听别人的意见并没有错,但有两类人的意见一定要反过来听,一是来自竞争对手的意见。这是因为进入战国,各国之间谁也不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是以占领他国土地,消灭他国政权为最高追求。从本质上讲,各国之间相互都是敌人。别的诸侯如果在君主面前夸奖某个大臣的贤能,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此大臣八成是让对方得到了好处,而对方得到的好处当然不会是来自大臣的私囊,只能是来自君主。二是对所考察对象有利益需求的人的意见。原因很简单,吃谁向谁是也。君主面对四面八方对一个人的称赞时一定不能为之所动,要学会由其入观其出,多想想称赞背后的原因。
) C, \2 g$ v1 h4 m  
  t3 E, ~! `1 T  当途之士与法术之士是一对天生的死对头,然而却是一对不对等的对手。当途之士抱成一团,相互包庇,而法术之士经常是单兵作战;当途之士掌握着话语权,法术之士身卑言轻;当途之士成天环绕在君主身边对君主有莫大的影响力,法术之士新来乍到,无论说什么都要遭来别人怀疑的眼光;法术之士无官无职,而当途之士可以利用职权之便阻挠法术之士向君主进言。法术之士的处境实在不妙。打个比方,某个大财主生活在一群骗子中间,这些骗子看起来一点不像骗子,满嘴跑的是忠诚,办起事情来很有能力,很容易就能获得别人的好感,而财主也和他们保持着融洽的关系,还让他们帮着打理钱财。可骗子终究是骗子,一有机会就偷摸摸地将财主的钱揣到自己怀抱。这时不知道从哪里突然跑来一条狗,一眼就看出这帮骗子的庐山真面目,对他们又是咬、又是叫。这些骗子虽然以前因为分赃不均也多有摩擦,不过一旦见到狗来,马上联合起来结成抗狗联盟。他们尽一切所能破坏财主对狗的信任。狗和坏人势不两立,就像法术之士与当途之士势不两立一样。不过狗的身上向来贴着忠诚明辨的标签,而法术之士身上则什么也没有,所以在君主听来法术之士口中所出的话可信度还不狗的几声吠叫。* {9 d0 t* X* D3 Y4 G' C0 }
  
" {$ Z" h. N  u8 `  虽然法术之士有这么大的劣势,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冲破重重阻挠在君主面前进言。是什么让法术之士具有革命主义的大无畏精神?答曰:信仰。这信仰又是什么?答曰:对君主的爱。这爱如何表达?答曰:通过维护君主的利益。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1: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事情真像法家描述的那样,当途之士没一个好鸟,只有自己才能救君主于危难之中,那么法术之士对于君主本应该像水之于鱼,草之于牛,甘露之于久旱,潘金莲之于西门庆才对,可为什么总是有太多的偏见和误解呢?法术之士对君主也不是一厢情愿,君主需要法术之士更甚于法术之士需要君主,法术之士没有君主的任用只不过实现不了政治抱负,生命不会有危险,而君主如果没有法术之士的帮助很可能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种种离奇的原因与结果、事实与表象真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
& m& m/ s5 Y( ^2 ~! N& [* E% j  % E7 a& ?. ~; Q( K8 A7 h. u; J6 G
  首先来说,当途之士果真是没有一个好鸟,时刻准备着将君主的财产据为己有么?这个问题与其取决于当途之士如何,不如说取决于君主如何。君主控制严格,则当途之士老实;君主控制失当,当途之士便蠢蠢欲动;君主不控制,祸乱必然会发生。在这里,当途之士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是靠不住的,真正可靠的是在法家的帮助下建立一套完善的驭下体系。可是当途之士是既得利益者,他们绝对不会拿起绳子绑自己的手脚,去告诉君主如何驾驭臣下,如何掌控权柄,如何实现长治久安。他们只会联合起来在君主面前灌迷魂汤,对君主鼓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漂亮话。谎言说一万遍成为真理是由于长期只有一个真理,所以有些深明此道的权谋家不会去费力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而是先把别的理论排挤掉,再大力向听众灌输自己的理论,最后自己的理论自然就是放诸四海而正确的真理了。有些定性不强的君主逐渐被臣下标榜的价值观同化,而忘记了君主与臣下在利益上存在着先天的冲突。这就好比一家公司的采购部门被别的公司的销售部门同化,后果可想而知,这家公司的钱还不得象流水一样流入别的公司。# H$ o: U, b: ]& R$ `
  7 w& u8 j" u. C3 D1 {
  其次,人都是有惰性的,习惯一经养成就很难改变。有过搬家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就不愿意往其他地方搬,同样搬家搬习惯了,就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君主习惯了一旦习惯了一种政治环境,就很难再去适应另外一种政治环境,就算原先的政治环境有害也毫无觉察。依靠自己的觉悟发现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难度远远要超过大声喊出“相信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己一点都不可靠。我们可以说因为相信自己所以太空行走,因为相信自己所以奥运成功,因为相信自己所以抗震救灾工作取得成功,但是想说因为相信自己所以能够改变自己却很不容易,比想说爱你还不容易。从逻辑上讲相信自己和改变自己是矛盾的,既然对自己有信心还为什么要改变呢?那改变了的自己还是自己么?要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就需要借助哲学的分析工具,还需要很大的篇幅,此处暂且从略,只给出结论:要改变自己,自己并不可靠。鲁迅也提出过同样的观点。以儒立国的天朝上国无论如何发展也产生不了现代的科技文明。既然自己不灵,那什么能让某人或者某国洗心革面,从新做人呢?有三种事物我们越是思考就越会充满矛盾复杂、既爱又恨的感觉和情愫——外界的力量,他人的道理,和残酷的现实。试想历史上哪一种重大变革不是由这三种事物引起的。在战国这个转行时期,法家的改革就算不是诸侯国走向强大的不二法门,也是最佳利器;谁掌握谁就能强大,谁先掌握谁就先强大,谁强大了就能给别的诸侯造成残酷的现实。可是在这三种事物面前,各个君主的反应并不一样。罪莫大于心死,遇到韩王那样的君主,神仙也没有办法,除非跳槽,否则只能等死,可韩非又不愿跳槽,所以孤独与愤怒就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两个伙伴。
3 J& ^1 C5 o) r; g) L  
4 ]. w( B0 V* H1 u/ N/ R7 V  再次,在韩非看来,作为法术之士,就命中注定进身之路只会是奇绝险阻,且只有一条。熟悉后来历史的人可能会说,法家何苦打着鲜明的旗号孤独的行进在艰难的道路,为什么不借助原有官僚体系爬到高位后再施展自己的抱负。历史上不乏曲线实现政治抱负之人。张居正、袁崇焕、曾国藩都是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在他们的爬升早期也都有过夹着尾巴做人,请托送礼的经历。法术之士与当途之士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价值观针锋相对。法术之士信奉以能授官,按劳行赏。当途之士私下里无不喜欢少干活不劳动有爵禄,无功劳有富贵。法术之士必须以自身的行动来体现价值理念,所以根本不可能指望他们跳进染缸把脑袋削尖去干贪污受贿、跑官要官的勾当。说一套做一套、污迹斑斑的人有谁能够相信?不知这是法术之士的幸运还是不幸。6 e' U7 d$ J' n& ]0 n$ s/ w' K1 G
  ! a! C: b7 r' o  N2 G7 J& ^& u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法术之士为什么会给君主提供一套完成的驭下体系呢?难道法术之士不也是臣下么?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点脚么?不少人都对法术之士有过这样的责难。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好解答。法家的理论本身就对他们行为提供了注解。这是人性的一种自然取舍,也就是法家所说的两权相害取其轻。战国时期那些法术之士都是平民出身,对他们来说获得君主的赏识和任用是最主要的目标,与这个目标相比,做君主的忠狗、被君主驾驭、一切以君主为转移并不算什么。这也符合市场经济原理,一家新公司如果想从原有公司手中夺走市场份额必须提供更廉价更优质的商品。
5 S: R% i+ K7 c2 P& w3 ?) F5 r3 j  ) I: O" ~  L, x2 |+ c& a
  这篇《孤愤》是法术之士的自我表白书,也是形势分析书,更是价值宣传书。韩非苦口婆心地从方方面面进行说理论证,只不过是想给君主的脑子里打下这样的印象:我们法术之士很孤独,很愤怒;我们法术之士很可靠、很有用。我猜想某些有心的君主从韩非的文章中不仅仅体会到这些,他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我们君主又何尝不是很孤独很愤怒 ;我们又何尝不需要很可靠、很有用的大臣。想及与此,忽惊起而长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1: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3,说难
; [5 j; f0 D" O8 _& X  % N1 U0 ?0 e% f4 @& Q
  《说难》篇是最显韩非功夫的一篇文字,充分体现了韩非那的入骨的洞察力和残酷的表达力。《说难》是《韩非子》中的一篇招牌文章,仅凭这篇文字,韩非就超出于一般人类,但却没有成为神,就他的特质而言,应该归入魔鬼一类。同样是研究沟通,相比于《鬼谷子》的深奥而费解,《战国策》的辽阔而迷茫,《说难》在广度、深度、连贯性上都达到了新高度。此篇文字给人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而是叹为观止、欲罢不能。如果再仔细琢磨便会物我两忘,迷失在沟通的玄妙世界中。! M$ T8 R# j1 c4 ?
  - a* c8 M! F4 Q9 U7 _6 m; M
  沟通的途径非常多,有声音、文字、表情、动作、还包括沉默,沉默也能沟通?当然, 意味过于深长的时候大概也只能用“此处无声胜有声”来表达了。如果把沟通看成一个参数,那么它受数目不详的变量的影响,而且沟通好坏的标准很难由别人来确立,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谁也不是当事人肚子里的蛔虫,受用不受只有别人知道。孔乙己见了刘秀还有可能得到九文大钱的赏赐,如果见了刘邦,大概就得贡献出自己帽子被用作夜壶。沟通的困难不是由沟通自身造成的,而是来自于人性的难以琢磨,所以韩非说,沟通的困难不是事情没有道理,也不是我没有掌握事情的道理,而是我所说的道理是不是正好在此时此刻以此种方式适合听我说话的那个人。了解说话对象的表达习惯、情绪反应、知识结构、禁忌与兴奋点等等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善说者必知人。
, @9 C# t7 H. [) A  B  # [6 f% I" m' w
  在韩非子的语境中,一般来说,进言的是臣下,听言的是君主。这与我们平常的沟通有点不同,在一般的道德教导中,一方面要求说话着会说,另一方面也要求听话者会听,听说两方同时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沟。由于臣下与君主的地位有差别,所以君主没有义务去体谅臣下的心理,他端坐在上面,手中握着既能将进说者捧上天,也能将进说者打入地的权力,完全能够凭个人喜好有选择的听取。韩非所谈论的沟通更像是应聘者对招聘官,下级对领导,销售人员对采购经理等诸如此类以小说大,以下说上、以贱说贵,以价值链下方说价值链上方的情况。
2 F) H9 ^  D4 E! c# f# a- }* @9 G  
1 |9 h1 N+ O2 z0 e6 t% O  沟通从来都不是一门精密的学问,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除非有一天人变成电脑,到那时候用0,1进行沟通,大概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只要人还具有灵性,沟通就永远充满变数。世界上的事物不怕规律太多,就怕规矩太少且不确定,所以成功的律师要远远多于成功的股票交易人,优秀的销售员要少于优秀的工程师。沟通离不开语言,其自身又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沟通中有万种风情,语言只能浮光掠影。一个善于沟通的人无论对沟通多么有心得,一旦开口描述沟通,就会发现自己错了。“道可道,非常道。”有限的人造言语与无限的真实存在相比总是显得苍白无力。韩非的论述和举例最多也就是沟通世界中粗略的几条轮廓线,要得到清晰的图案,除了用脑子思考,还需要用心灵来感悟。在大脑的领域,我能说出一箩筐的道理,但对于心灵,我却无能为力,因果律在此处完全失效。: W% W0 O* s4 v) s# l
  
$ p* N! }' P2 [7 `: C. ^! c  如果有人不服气,出来反驳我道:照你这么说,市面上那些教人沟通技巧、口才学,办事心计的书岂不都成了废纸,如果他们都成了废纸,你要讲的《韩非子》又算作什么?哎,关于沟通,我越是思考,就越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沟通的方式千变万化,书中的每条规则都是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内成立,一旦超出于这个范围就是另外一条规律,而且这些规律经常是矛盾的。如果单看规律,则让人无所适从,如果结合具体情况来谈,又非文字说能穷尽。那活的灵魂总是像鱼一样游走在文字下面,所以你的心灵应该像水一样澄澄湛湛,活活泼泼,这样才能装下鱼。如果你心灵偏狭,又急功近利,妄图一把将鱼抓来,结果那鱼总是一扭身子从你手指间滑走。6 ]0 d, j! d/ m  Z; V7 E
  8 ~8 {+ k) c) P9 S
  还是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文章。仅从文字来看,此篇结构严谨,上下层之间衔接有序,先是摆出难点,提出重点,然后列出注意事项,再给出解决方案,进而举例说明,最后一段是点睛之笔。嗯,好熟悉的文章结构,有点中学时代初学写议论文时的感觉,那是老师经常这样将范文大卸八块,然后让我们如法炮制。
& W+ T3 @* W+ P- b  2 @) f  X6 F" l8 b9 }7 A- L' m
  难点如上一篇文章《难言》所言,沟通的困难不是自己没有清晰的概念,也不是自己不具备表达的能力,而是实在不知道那个地位比我高,权力比我大,能够实现我请求的人对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感兴趣。因此,沟通的重点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有求于人嘛,就得投其所好,按人家喜欢的方式说话。
" J8 t0 R7 |9 q3 H7 D+ H  & Q# u0 p, _* a8 k
  社会是由大大小小的圈子,每个人生活在一个或几个圈子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同的圈子也有不同的文化、交流方式和心理状态,圈子与圈子之间的隔阂有时候大的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且每个圈子的人都固执的以为自己的方式是对的,而总是对其他圈子的人嗤之以鼻。生活在中下层体力劳动者中间才知道,几十块钱就会造成头破血流;有产阶级眼里房子的大小,车子的牌子,是关乎面子的大事情;文人的圈子里,名头很重要,物质倒是其次的;在武人的圈子里,因义气争斗天经地义;在官僚里混,才知道听话要听潜台词,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在技术人员眼里,科学、技术、数据、原理等在旁人看来枯燥无味的东西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接触了小资才知道咖啡一定要喝现磨的方显品位;在脂粉圈子里,才知道如果两人在公开场合碰巧穿着相同款式的衣服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邻家的好女孩会为一句话感动,而白骨精们连逢场作戏都催人泪下;田间地头的谈话总是那么浅显易懂,权力高层的谈话总是像打机锋。传统大户人家要求孩子守规矩,懂礼貌;现代小家庭更注重孩子的个性与发展。《傲慢与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百年孤独》并非南美洲专有。
3 E. q0 R$ |" N( s9 k  ; ^5 ~5 u% K4 h0 z
  古代社会虽然不如现代社会细化,但圈子照有,圈子之间的隔阂照样存在。法术之士游走于诸侯之间,免不了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必须具备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意识。初次打交道,并不了解对方的个性,但对方是什么圈子里的人却很明显。知道了对方生活的圈子,说话方式和话题就能有个大概范围,犯错的几率就能降低许多。红顶商人胡雪研四处行走总结出一条宝贵的经验:找官员办事要找家眷,找同行办事要先讲利益。同样法术之士见君主要以天下大事为主题,对待近臣则应从联络感情或者切身利益入手,见文臣不妨多谈诗词歌赋,见武将则可谈兵韬战略。7 `! E" W" _2 Y* H
  " Y4 P6 O0 J; j- c# n  d7 w
  上面说的一大堆,只是沟通中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只能对一个人进行大概定位。处世久了,常人也能形成习惯。而怎样对一个人进行精确定位才是高手与低手之间的分界线。同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在脾气、秉性、爱好、追求、气质、素质、思维品质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法术之士作为客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下对那些能够影响他命运的人物一无所知。面对迷茫与无知,草率地进行试错是不可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调查既可以是事先调查,也可以在沟通过程中按预先设定的策略随即进行调查。范雎说秦昭王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调查摸底,最后仅凭一句“天下皆知太后,不知有王”就打动了秦王;商鞅说秦孝公是事先设计好了一套策略,再配以临场发挥,经过三次试探之后在“霸道”处找到了秦孝公的兴奋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8: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韩非以独到的笔触从细微分析了沟通错位现象的内在机理。诸子百家的文字大多宏观概要,具有这样分析力的文字在那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 Y! O  F. h% ~6 }$ a7 J3 H' c  ; X3 B( U+ R: T; z7 Z) P
  人生在世,取舍万千,有的人追求“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人追求的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你跟文天祥、于谦谈论如何买房置地,吃喝玩乐,只能受到鄙视,你跟胡二世、阿斗之流聊天下大事、建功立基本上要遭遇“王顾左右而言他”。不管怎样,这至少是表里如一的表现,更多的做法是表里不一,有的人喜欢表面上唱着忧国忧民的高调,心里想的却是食色性的追求;而有的人呢,表面上吃喝玩乐,贪图享乐,其实内心想的是建功立业,彪炳史册。这样的人就比较不好把握了,只能对应的进行沟通。对于前者也同样要大唱高调,但一定要围绕着他的那些不可为外人道的俗追求唱高调,不要担心自己的暗示不被理解,这种人的嗅觉比狗都灵敏;而对于后者,也需要巧妙处置,表面上谈的都是吃喝玩乐等不着调的东西,但要把建功立业的道理蕴涵在在其中,同样不要担心对方听不出弦外之音。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在惊人之前的表现怎么看都像个熊包,但聪明的伍参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y; P- M. E1 G* s! g" L3 e
  ) K, ^. h/ X( `  @
  下面是一个情景测验,测测你的沟通技巧。
$ @( e9 t" y6 B* b  n  说,康熙除鳌拜之前故意表演的像个纨绔子弟,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搞掉鳌拜。他很需要帮手,对帮手而言帮忙不白帮,事成之后荣华富贵自然不愁,如果你是康熙身边的一个小厮,经过潜心观察,你明白了康熙的心思,决定跟着康熙干他一票。这时晋升机会就在眼前,该怎么表态?假设有两种情况。
/ t( r1 U8 d1 m% t  t; a  
$ A$ g) l0 U) r+ B* E( V  (a)“在一个炎热的午后,你不穿上衣,露出一身黑中透亮、亮中透黑的肌肉,脸上挂着一副刚毅的表情,迈着矫健的步伐,就像从天而降的终结者一样走到康熙休息的后花园。此时康熙正在闭目养神,但却感觉到一股强烈气场由远而近,不由的张开眼睛。年纪轻轻的康熙被你帅而酷的表情、充满力与美的动作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竟然顾不得去判断你是不是有歹意,也可能直觉早就告诉他你是自己人,因此只是坐在那里呆呆的看着你。当你发现康熙也在看你,原本刚毅的眼神中流露出忠诚,目光也变得柔和,但决心丝毫没有减弱。你一步步走到康熙近前,双膝跪倒,以沉稳有力的男中音说道:皇上勿忧,奴才愿效竭忠尽智为皇上除奸臣鳌拜,说到“除奸臣鳌拜”你故意将音调提高,似乎要将此时不知何处的鳌拜吓倒在地。……
/ P3 i5 _; O, u8 F/ T; ?  ( Y. C% G. I+ ^: l* ]$ C( G' V
  (b),某天下午,康熙与众小厮刚玩过摔跤,累得满头大汗,正喝茶休息,这时也刚练过摔跤的你来到近前,气喘息息地对康熙道:“启禀皇上,奴才有个好玩的想法。”康熙头也不回,道:“说”。你道:“近日小子们勤加练习、摔跤功夫进展神速,已经能够将中等身材的对手轻易拿下。只是不知如果我们遇到身高6尺五寸,腰围超过三尺,体重超过200斤(*正好是鳌拜的身体特征)的对手,是否能轻易拿下?不如找个胖子练习练习。”………" J3 a% `0 |7 v5 x9 D: u- U! c- b1 h
  
, [" D  Q4 N# e& k) F2 ^. Z  显然,依(a)种情况进言的你将有可能脑袋搬家,而通过你的脑袋,康熙正好可以实现麻痹鳌拜的目的。依(b)种情况进言的你则有可能被康熙引为心腹。9 \6 e6 g# }5 Y! x' z0 X1 _$ T% U
  
; e& D# B, Z: D9 s! v) E3 J  同样的想法,只因表达方式不同,结果也相差悬殊。你可以完全了解君主的想法,但是千万不要显露出你了解他的全部想法,君主如果觉察到你了解了他的全部想法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而君主消除这种不安全感的方式是将完全了解自己想法的人杀掉。但是,君主也有一些不方便明着处理的事情,所以又希望有人能了解他的一些想法,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代劳。聪明一点,又不至于过分聪明;善解人意,又不至于把人看到骨头里,这之间的尺度非常不好把握。在这里韩非给我们上了一堂权力斗争中的涉密教育课。
" A& e4 j6 |) h& y" T7 s& M  G9 M  
7 z* c/ V  X" {6 c# @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阴谋阴谋,阴为先,谋为后。保密工作重中之重,事关成败大举,同志们,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重视保密工作。保密工作内容复杂,泄密途径多种多样,既有故意泄密,也有无意泄密的,因此保密的准则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那些策划决定无数人生命大事的人毫不介意再多杀几人,而这些人很可能临时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死。比如有个大臣像我一样闲暇无事爱侃历史,而且口才一向了得,有很多忠实的听众。某一次就聊到了历史上的宫廷政变,只见他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尽量想将某个政变的故事情节讲得扣人心选,可是他运气实在不好,听众中正好有一大臣正在与人策划一次宫廷政变,此人那敏感阴暗的心理,高度紧张的神经很容易草木皆兵,疑人偷斧,闻得大臣大讲特讲他最不愿让人知道的主题,不由得怀疑他是否已经听到了风声。于是在一个风黑月高夜,刺客遛进大臣的府邸……。这大臣到死都不知道因为什么而死,有时候知识丰富也是一种错,善于表达也是一种错。无意中碰到别人隐藏在心的敏感话题也会丢掉卿卿性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3 20:16 , Processed in 0.04435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