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王立群读《史记》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22: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窦婴为相0 P8 d2 {* p* b( w3 f
: m. t# N5 a0 o& i9 F. C, T* C$ [' @
    画外音:汉武帝继位后,马上任命了两个重要的人物,其中一个就是窦婴,窦婴是汉武帝亲自任命的第二任丞相。在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里,他一共任命了十三位丞相,丞相的更换十分频繁,可见汉武帝对丞相人选的挑剔。但汉武帝为什么选择窦婴为丞相呢?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里记载了窦婴为相的过程,窦婴不但是窦太后的新侄子,还是废太子刘荣的太子太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汉武帝选择了这么一个身份复杂的窦婴呢?: R4 P1 O; r/ H* }: E

/ T  M/ J! N* {. K    窦婴其实这一次做丞相原因非常复杂,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窦婴这次做丞相是田蚡运作的结果。窦婴跟田蚡是两代外戚,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田蚡是王太后王娡的弟弟,窦婴跟田蚡这一次的同时被任命,窦婴做丞相,田蚡做太尉。丞相跟太尉在西汉初年都是属于三公之一的重要官职,而这一次呢,窦婴他做丞相其实跟田蚡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田蚡他在他的姐姐王娡成为太后以后,就是田蚡特别想独揽朝政做丞相,所以武帝继位以后,田蚡就一直琢磨着想当这个丞相,但是田蚡手下的门客对他有一些告诫。他的门客告诫他什么呢?说窦婴的资历比你要长,他出道时间早,而且窦婴他做官的时候这个声望很高,假如皇上要让你做丞相,你一定要把这个位置让给窦婴。窦婴要是做了丞相,你肯定可以做太尉,丞相跟太尉的官阶是完全相等的,而且你让给窦婴以后你还有一个让贤的名,所以这样来说对你是最合适的。所以田蚡就接纳了这个门客的意见,田蚡这个时候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他可以通过他的姐姐王娡就是王太后,他把他的意见告诉王太后,然后王太后再把田蚡的意见作为个人意见转告给汉武帝,所以这样一来窦婴就获得了一生中间唯一的一次做丞相的一个机会。所以窦婴这次做丞相应该说是首先是田蚡运作的一个结果,而这个田蚡的运作应该说是不怀好意的。他其实是想夺这个位置,他只是觉得他比窦婴年龄要低,辈分要低,窦婴做大将军的时候,田蚡只是一个皇帝身边的一个小侍从,那个时候,田蚡侍从窦婴的时候就像一个晚辈对长辈一样,所以现在猛地一下要越位,越到窦婴之前,他怕舆论不好。所以,他只是从策略上考虑,暂时把丞相的位置让给了窦婴。所以,在田蚡的这个运作之下,窦婴就被任命为了丞相。
6 c; [  d. c; R% p7 k    第二个原因,是窦婴尊儒。窦婴是一个崇尚儒家学说的人,我们在上一集讲董生对策的时候特意讲到汉武帝是个尊儒的人。为什么要尊儒呢?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武帝想有作为,汉武帝虽然16岁登基,是个少年天子,但汉武帝就像班固在《武帝纪》中给他的评价一样,班固在《汉书》的《武帝纪》中对汉武帝有一个四个字的评价,一直到今天人们都一直在沿用,叫“雄才大略”。所以武帝继位以后就想有作为,而儒家学说这一套东西对他大有作为是完全符合的,武帝虽然没有重用董仲舒,但采纳了他尊儒这一套意见,同时任命了两个尊儒的人,因为窦婴也好,田蚡也好,都是尊儒的。这个应该说是汉武帝任命窦婴做他的第一任丞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政治观念上很一致,就是武帝尊儒,窦婴也尊儒,这应该说是窦婴能够被武帝重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7 M1 q8 w3 W1 H: A8 J
$ [8 z4 U+ Z8 B! s: |7 [% V    画外音:翻开《史记》我们会发现从汉代初期到文景之治,许多非常杰出的人物出入朝堂,但是等到一代英主汉武帝亲自任命重臣的时候,却偏偏选了一个外戚担任丞相。窦婴并没有奉行窦太后认同的黄老之学,而是和汉武帝一样崇尚儒学,但是他毕竟还是窦太后的亲侄子,是属于窦太后势力范围内的,一心想要有所作为的汉武帝难道百分之百地信任窦婴吗?难道整个朝堂上下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吗?
9 q; q3 r8 ^: P7 {7 X8 ^6 K+ M, Z" ~2 B* f
    第三个原因,就是相才的匮乏。就是在武帝刚刚继位的时候,能够在武帝的眼中,进入他的视野之中的这个丞相的人选非常少。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稍微展开讲一点,这个西汉开国的这个丞相我们可以掰着指头算一算,这个西汉开国的丞相他首先用的人是谁呢?是萧何,是曹参,是王陵,是陈平,下面还有周勃、灌婴,中间只有一个审食其是例外,他是吕后的幸臣,其他丞相毫无例外都是刘邦手下的功臣。所以,西汉开国从高祖刘邦、惠帝、吕后、文帝这一个时期,都是由开国功臣担任丞相。因为开国功臣他有一个天然的一个条件,开国功臣的话呢他不都是一个年龄段的,他们可以说是年龄有长有少,下世的时间有先有后,那么老的功臣去世,小的功臣可以补上来,实际上汉朝的丞相到什么时候功臣就基本上结束了呢?就是到灌婴。灌婴因为他参加刘邦的军队他的年龄比较小,所以,灌婴是在汉文帝四年去世,他去世以后就可以说开国的大功臣没有了。所以你看看文帝朝做丞相的人,第一任是陈平,陈平后是周勃,再往下就是灌婴,灌婴去世以后下面的两任丞相我说出来名字大家就不知道了,一个是张苍,一个是申屠嘉。这两个人就是,我们讲西汉开国史,这两个人就是属于那种名气很小的人,他们属于什么呢?他们属于大功臣死了以后,那个小功臣有机会了。到了汉景帝的时候,情况就麻烦了,汉景帝朝的第一任丞相是汉文帝给他留下的那个丞相申屠嘉,他是个小功臣,他后来被免职了。景帝一朝,他一共他自己任命了四个丞相,这四任丞相中间,第一任陶青和第四任卫绾,这两个人反秦没有参加,灭项他们也没有参加,等于说他们跟功臣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们前面讲过卫绾,卫绾是怎么做上官的?卫绾是个玩车的高手,赶车赶得很好,就是个车夫、司机,他就这样地在皇帝身边慢慢地提、提、提,最后当上丞相了。所以这些人跟功臣毫无关系。在汉景帝朝这四任丞相中间,跟功臣沾上一点儿边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周亚夫,一个是刘舍。周亚夫是功臣之子,他是周勃的儿子,刘舍也是功臣之子,他是刘襄之子。所以这两个人呢跟功臣他还有一点儿关系,我们以上回顾这段历史是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窦婴担任这个丞相的时候,西汉政府这个丞相的成员的构成已经怎么过渡呢?从大功臣到小功臣,再到功臣之子,再到最后跟功臣毫无关系了,是这么一个演变。所以从现实来看,相才非常匮乏。就是能够担任丞相,丞相的地位又重要,但是丞相的适合的人选又非常少。+ F. k% @# ^, t( m2 _" a5 X

4 b/ u: V+ R/ f+ G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到了汉武帝继位准备自己任命丞相的时候,朝堂上下已经没有可供他挑选的老将功臣了,汉武帝似乎也只能从外戚中寻找较为合适的丞相的人选,但是无论是功臣还是外戚,都有功高震主或者外戚篡权的隐患。放眼满朝文武百官,汉武帝为什么就不能在功臣和外戚之外挑选丞相的人选呢?$ A! ]" e2 Q4 m
汉武帝继位时才刚刚十六岁,就算他才智过人,但毕竟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很容易就会做了被别人操纵的傀儡皇帝。面对父亲的早逝,年少的汉武帝身后虽然有祖母窦太后和母亲王娡的支持,但是前有吕后乱国大肆残害刘氏宗室的前车之鉴。堂堂的大汉王朝难道除了功臣和外戚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优秀人才入朝辅佐皇帝吗?6 e( p6 P1 f/ c6 I0 D0 W4 V# S

# d) S1 d, @: b* V9 S& d8 e    另一个原因,跟西汉初年这个人才的匮乏有关。因为你选丞相,必须要选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我们知道,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他就没有一整套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这种制度。比如说汉高祖,他当上皇帝以后,五十五岁当皇帝,六十二岁去世,这八年中间他就忙了两件事,一是不停地平叛,一直平叛平到高祖十一年。他做这八年皇帝,日子很不好过,整天忙着平叛。再一个就是他家庭内部的矛盾一大堆,他那个大老婆吕后,还有那个戚夫人,中间争,皇子争,外面平叛,家里面是太子的事,他哪里顾得上是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他啥也顾不上。他想都想不起来。就这样稀里糊涂八年皇帝他完了。他完了之后,大家知道是惠帝。惠帝哪有心思去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惠帝继位的当年就搞了个人彘事件,人彘事件后惠帝就是个半疯半傻的人了,基本上就不理朝政了,他也不可能去培养人才,惠帝倒是待了七年,实际上在选拔人才上没做什么贡献。下面惠帝就死了,转到吕后,吕后忙的事就更多了。吕后忙的事就是怎么样杀刘姓的诸侯王,怎么样封吕姓的王,光这个事她就照顾不过来了,再说她是这样一个也没有很高文化修养的人,你叫吕后去什么培养人才、选拔人才那是开玩笑。所以她这稀里糊涂又是八年,又过去了,再往下汉文帝。文帝顶多能够做的就是减轻一些赋税啊,减轻一些刑罚啊,做这些事情,人才培养谈不上。景帝想做点事,又赶上七国之乱,把景帝折腾得也是顾不上。所以历史给汉武帝留下来的遗产,就是从高祖皇帝开始到武帝这个时期,没有一个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机制,也没有这样一个培养人才的基地。所以你叫汉武帝上哪儿选人?大功臣没有了,小功臣没有了,功臣之子没有了,他选来选去,汉武帝这个时候选丞相的视野非常小,他只能在他熟悉的人群中间选。你看我们上一集讲董生献策,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间讲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兴太学来培养人才,举贤良来提拔人才,但是董仲舒这一套他从提出来到产生效果他得有个过程,那不是说一入太学马上这个人就出来了,它得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未完成之前,汉武帝选拔人才视野非常小,选才的范围非常窄,他也只能在他身边所熟悉的人来选,选来选去,一个是他的祖母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一个是他的母亲王太后的弟弟也就是他的舅舅田蚡,所以这么一个现实状况也是造成窦婴能够担任丞相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这么多条件的作用之下,窦婴最终做了汉武帝手下第二任丞相。所以对窦婴来说,这是他一生中间权力的一个顶峰。& N& @  n8 w4 _" ~
2 a* M' ~$ ^2 j6 C5 k
    画外音: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窦婴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文帝在位时他曾担任吴国的国相,后来因病辞官,景帝即位后他只是担当了一个詹事的小职务,詹事就是掌管皇后、太子家中之事的一个小官员。可见窦婴虽然贵为皇亲国戚,历经文帝景帝两代明主,但窦婴一直都未能得到重用,备受冷落,这似乎说明了窦婴不会有多少才华,只不过靠着窦太后的关系混个一官半职,那么窦婴如果真的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贵族公子,汉武帝就算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也不会任命窦婴做丞相的,那么,窦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 @5 u2 j, M& c, ?% j& |2 }/ L$ i- u8 r
    在我们前面讲的有关窦婴的事件,第一个事情就是太后家宴。就是窦太后曾经举行过一个家宴,就是窦太后有两个儿子,她的大儿子做了皇帝,汉景帝,她的小儿子就是封了梁王,窦太后想让她的小儿子做皇帝。就是在一次家宴中间,窦婴参加了,这个家宴是规模小,但是规格高,参加的有窦太后,有汉景帝,有窦太后的小儿子梁孝王,还有窦太后的侄子窦婴。这个家宴中间汉景帝就说了一句话,说千秋之后传位梁王,说我死了以后把位置传给我弟弟。这个话一说出来,当然窦太后很高兴,窦婴马上出来纠正,这一纠正,汉景帝是不吭了,窦太后是本来正“欢”,后来《史记》就写了一个字,从“欢”变成 “憎”,非常憎恨窦婴,这个事情我们要看窦婴在事件中的表现有这么几点:" o7 Z9 M1 q8 I! D8 Z9 ?0 x
    第一,窦婴非常耿直。他是想什么就说什么,他是属于我们上一次讲到的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那一号大臣,是个琢磨事的人,这是我们看的第一点。$ @2 I) p$ _9 y+ w, {
    第二点,窦婴这个人是个有信仰的人。他有一个判断是非的价值观念,就是他认为汉景帝说的这个话不对,他判断汉景帝说话对与不对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祖制,就是祖宗上留下来的成法。所以窦婴就提出来了,汉朝的天下历来是父子相传,皇上怎么能够擅自传位给你的弟弟呢?可见他判断是非有一个标准,我们在上一集讲董生献策时特意提到过,为官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个价值系统,有一个价值标准。因为他有了一个标准,他就有了判断是非的准绳,窦婴的这个标准就是祖制。祖宗的家法留下来是父子相传,你传给你弟弟不合法,这说明他是一个有自己的独立判断的人。& }: f" [# W3 I3 K, B
; ~% K0 M0 X8 j! k5 z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分析,可以看出来窦婴虽然贵为国戚,但是他却非常耿直,有原则,不是那种善于献媚的小人,而且他还担任过废太子刘荣的太子太傅,很明显,窦婴决不会是一个庸才,而是一个有才华的人,那么这样一个有才华又出身显赫的人历经文帝景帝两朝,一直到汉武帝继位才出任丞相。在窦婴多年不得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在家宴上窦婴不惜得罪姑母窦太后,对汉景帝的失言及时纠正,是否真的替汉景帝挽回一个弥天大错呢?  B  j+ N% T4 }' B

: r1 k6 l' p2 v* \    窦婴是个不董权术的人,其实汉景帝说这个话要叫我来看,窦婴认为汉景帝是失言,就是话说错了,其实要叫我来看呢,汉景帝是戏言,汉景帝根本不把它当回事。汉景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见了他老娘,他专捡好听的说,怎么哄着窦太后高兴他怎么说,但是他做事他另外有他自己一套标准,他是说一套做一套,该哄的哄该骗的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是这么一个人。窦婴他是个傻冒,窦婴他傻在什么地方呢?他把汉景帝的戏言误以为是失言,所以窦婴这个他是一个不董权术的人。其实汉景帝在那儿是哄着他娘,逗着他娘高兴,高兴完了他该任命谁任命谁,他决不会传位给梁王,他一定要传给他的儿子,我们在前面有过分析,讲过这个问题,他绝不会传的。但是这会儿他需要他娘高兴,他就哄着他娘高兴,完了他该传他儿子就传他儿子,他这个戏言窦婴把它当真了。所以窦婴是个不董权术的人,这是第一件事情。/ {+ o. i0 v: s0 `! |2 z0 t
    第二事情,就是七国之乱。这个七国这乱跟太后家宴是在同年发生的,七国之乱的时候我们知道汉景帝在七国之乱初期是非常反常,惊恐失措,结果呢他误信了袁盎的话,错杀了晁错。杀了晁错以后七国不退兵,这才促使景帝决定使用武力平叛,武力平叛他用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父亲汉文帝交待给他有大事要找周亚夫,他用了周亚夫。再一个,他就在刘姓宗室跟窦姓外戚中间选人,选来选去没有一个人比窦婴合适,他选了窦婴。但是他用窦婴,窦婴不干。窦婴不干反应了窦婴性格中间有一个弱点,任性。在我们上面讲太后家宴中间窦婴也很任性,太后家宴以后,窦太后就是他的姑姑啊就是对窦婴很不高兴,窦婴一发现他姑姑对他不理不睬,也觉得自己的这个官太小了,干脆就把子个官给辞了,他一辞官,窦太后就把他自由出入皇宫的确良个门籍给解除了,就是从此以后窦婴不能随便进入皇宫了。所以窦婴这个人的话呢他很耿直,他也不董权术,他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他也很有才华,但这个人有一个弱点,就是任性。他觉得自己官小了,他就不干,窦太后把他的门籍解除了不叫他进宫了,不能进皇宫去参拜她了,等到过了几个朋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了,等到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叫他出任大将军的时候,窦婴不干,这点窦婴做得不好,个人意气,个人的私怨是个人的私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是国家大事啊,他不干,就是我借口有病不干,最后就是汉景帝好一番劝说他才出来干的。而且后来是立了功,立了功封了侯。
/ F: E) o9 a4 \: w2 Y4 w
/ R% ^2 {) Y& o; n0 i6 K    画外音: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可以说是窦婴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汉景帝赏赐给他的黄金,窦婴没有中饱私囊,而是全部放在走廊下,让平叛的将领随意拿取,司马迁在《史记》中间的记载是“金无入家者”,可见窦婴还是很正直的,那么对于这么一位既正直又任性的窦婴,汉景帝是如何看待他的?
# n( O9 ^* k/ {/ V3 b! I    窦婴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了大功,这是窦婴一生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也说明了窦婴是景帝朝刘姓宗室和窦姓外戚中的一代人才,窦婴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才,他正直廉洁,汉景帝赏赐的千金他全部用于国事,他又意气用事,国难当头时他却只计私怨,不愿出山。那么城府极深的汉景帝是如何对待有才又任性的窦婴呢?$ Q. h0 l7 k' ~+ D

; `: d$ S' q$ [, O+ e    因为窦婴在平定吴楚七国叛乱以后受到景帝信任,景帝就任命他做了太子的老师,就是太子太傅。我们讲武帝继位的时候讲过,有一段很复杂的宫廷斗争,五个女人之间的搅和,搅和来搅和去最后把太子的位置给搅和黄了,太子被废了。太子被废的时候,作为太子太傅的窦婴是坚决反对废太子的,反对得很激烈,但是他反对无效。反对无效之后他就又一次任性,不干了,泡病假,回到长安附近找了一个南山就住下来了,住了好几个月,谁劝他也不上朝。后来有一个门客,这个人把他的理给他讲透了,他说能够让你升官发财的人,就是能够提拔你的人是谁啊?皇上。他有权,他能够提拔你。那么能够亲信你亲近你的人是谁啊?太后。因为太后是你姑姑。他说,现在太子被废了你去争,争了以后争不成了,你就退下来说你不干了,你整天在长安附近你就休息起来了,你这样一个做法,跟景帝的关系就搞僵了,你这样一来让汉景帝怎么看待你啊?如果说要让太后跟皇上都恨你的话,你恐怕就麻烦大了,这一说,这才让窦婴恍然大悟,窦婴又去正常上班了。汉景帝啥也没说,但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过,汉景帝跟汉文帝虽然历史号称文景之治,这两个人都是极有城府的人,而且汉景帝还有一个特点,汉景帝是一个只做不说的人,光心里做事嘴上不说。所以当他再去上朝做官的时候,汉景帝什么也没说,但是窦婴的背运啊,他的失势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因为他跟景帝的这么一个关系,后来就发生了一件事情,日食。汉景帝的时候又出现日食,这个日食一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我们上一集讲到,一旦出现日食,古人认为太阳象征的是皇帝,所以一旦出现日食人们就认为这是上天对皇帝进行警告了,敲警钟了。这个时候皇帝要么就是检讨自己,后来皇帝发现老检讨自己的话挺不是味儿的,皇帝后来就发明一种办法,什么办法呢?一旦出现日食就是警告皇帝了,警告皇帝,皇帝不能罚自己啊,就罢免丞相,皇帝就发明了罢免丞相。因为你是辅佐我的,既然上天谴责我了,警告我了,那怎么办呢?那你权当代我受过吧。就罢免丞相,这个很像曹操割他的头发,有了错了不能杀头啊,曹操不能杀头他就割发代头了。汉景帝就免丞相代替自己受罚,免了这个丞相,本来把这个丞相刘舍免的时候窦婴是可以做这个丞相的,窦婴有机会,而且窦太后在汉景帝面前多次提到要用窦婴,但是汉景帝不用。窦婴他在废太子过程中间,他这个泡病假给汉景帝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所以汉景帝到这个时候,汉景帝的秋后算帐就出来了。汉景帝你看,你这个泡病假不干我也不批评你,你再来上班我全当没这回事,但是不是没有这回事,而是心里深深地划了一道。这一道什么时候用呢?桃侯免相。桃侯刘舍因日食免相的时候该窦婴当丞相,窦太后多次在汉景帝面前提到要用窦婴,这时候汉景帝就对窦太后说窦婴这个人不稳重,窦婴这个人一弄就闹个意气,太任性。就任命了他最欣赏的卫绾做丞相,没有任命窦婴。所以窦婴这个人他即使在景帝朝立了很大的功,但是一直不得志,到了武帝初年,武帝继位以后,才任命他做了丞相。那么,窦婴上台以后他做了点儿什么事情呢?窦婴上台以后当然是辅佐汉武帝大张旗鼓地尊儒,但是我们知道武帝刚刚继位的时候,他的上面有一个皇太后,就是王娡,王娡肯定是偏袒他的,那是他娘,在王娡的上面还有一个太皇太后窦太后,窦太后是尊奉黄老之学的。一个尊奉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另一个是一个大张旗鼓尊儒的汉武帝,所以汉武帝搞了怎么多措施能够贯彻得下来吗?太皇太后对汉武帝这些尊儒的举动会是一个什么反应呢?请看下集《太后干政》。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22: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太后干政* E7 C0 ?) ?  r. p  H$ {

! a" a4 \4 X2 R0 w$ ?9 P画外音:在董生对策一集中,王立群先生讲到,汉武帝继位后按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开始办理两件大事,一是兴儒学,任命了信奉儒学的窦婴为丞相;另一件大事,是除弊政,就是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进行改革。然而,汉武帝的这一做法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她为什么要反对呢?1 Y' j0 e6 z3 L! r+ ~7 Z5 E- F; `1 R
6 j% _' D3 F& o- N3 y) s3 z! E9 m2 O
, @! p" U! N5 L0 H1 S9 t. x

: H2 e7 b4 _( v9 G上一集我们讲到窦婴为相。窦婴做了丞相以后一直积极辅佐汉武帝大规模地信奉儒学,汉武帝这个时候做的事情都发生在建元年间,所以有些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的事情叫做“建元新政”。建元新政就是武帝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他做的这些事情,概括起来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兴儒学;另一句话,就是除弊政。7 u7 \2 A3 c' U/ U5 o

( A% l5 @* ]4 o3 t+ ?# u. j关于兴儒学,我们在前面两集都涉及到了,在这里面我们不详细地讲,着重介绍一下他的除弊政。因为武帝继位以后,我们在董生献策中讲过,董仲舒受到汉武帝欣赏的五大原因中间,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变革。按照董仲舒的原话就是更化,这个变革就是要革除一些弊政,就是汉武帝认为妨碍汉帝国进一步强大的一些弊政。这个弊政中间,大体上来说在这个时期有三条。) Y, {  F+ I0 P8 r

+ F- W/ I4 Q/ R$ z0 x, [, D第一条,列侯就国。所谓列侯,就是封的这些诸侯。汉代的封侯,大家都知道,汉代封侯是把一个县封给一个人,这个县叫什么名就叫什么侯。我们曾经说过,把昌平封给你叫昌平侯,顺义封给你顺义侯,是这样一个封法。但是封了侯的这些人,按照规定他们应当到他们的封国去,你封为顺义侯你不能住在京城啊,你应当到你的顺义县去啊,但是不,很多被封的列侯不去自己的诸侯国。为什么呢?京城的生活条件和侯国的生活条件相差太大。另一个原因呢,很多被封为侯的人尚主,尚主就是娶了公主做妻子。皇上在嫁自己女儿的时候,就是把女儿大部分都嫁给侯了,将来成了侯夫人了。这样一来,你想想,假如这个侯要到他的封国去,连着侯夫人一块带走,这个公主就要离开京城,离开皇宫,到一个县里面去,公主也不干。公主也知道待在京城,待在皇宫,条件比在那个县里要好。侯是要要的,侯那个地方是不能去的,这就让很多侯不愿到他那个封国去。还有一个原因,封的那些侯,他封的那些县都是一些政治偏远地区,封了侯的那些人都还想进一步在权力中枢做官,而且汉代基本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先封侯后当丞相,所以你封了侯你将来就有可能当丞相,你要跑到边远的县里面去,你那丞相不就泡汤了吗?所以,他待在京城离权力中枢非常近。但是武帝革除弊政的时候,就是要把这些侯都赶到他们的封国去,所以这样一来就触动了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他这革除弊政第一条就触动了既得利益者他们的权益。# Z8 h* b3 R6 T: o8 q7 h
+ Y7 a$ K7 n6 W9 N) d; Y3 y* {
他除弊政的第二条,就是除关。这个关是函谷关,除是解除,就是解除进入函谷关的关禁。秦朝的时候法令是很严格的,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他为了保持首都的安全,就是咸阳的安全,函谷关是有严格的关禁的,进入函谷关需要有一个正式的公文,否则你不能随便出关。所以,这个时候汉武帝为了显示天下的太平,天下太平了,没有盗贼了,没有叛乱分子了,就是函谷关的关禁可以解除了,大家可以随便进入函谷关。这一条倒是汉武帝为了显示是个太平盛世,倒没有触动权贵的权益。$ R) \, j  T& \7 z! L, [( O
9 x" V4 o6 _+ d% c) M
第三条,检举。他特意规定,检举宗室及诸窦违法者。宗室是刘姓啊,就是皇亲,要检举刘姓皇族中间违法乱纪的人,再一个,要检举的对象就是窦氏宗族的那些人。简单来说,就是皇亲国戚中间那些违法乱纪的人是要受到检举跟惩处的。这是汉武帝除弊政的第三条。
, z; C7 M. X+ s. D* S* o0 C9 q0 X& L$ M% b7 s- ?
建元新政在除弊政这个方面就是这三条,我们想想,这三条的第一条要诸侯回自己的封国,第三条是检举刘姓宗族跟窦氏宗亲的人,这两条的矛头都是直接对向权贵的,除了第二条除关是显示天下太平的,所以,汉武帝建元新政的矛头首先指向的是当时的权贵。所以这些权贵对汉武帝很不满意,不满意这些人肯定就去告状,那么找汉武帝告状肯定不行,是他颁布的诏令,找谁告呢?窦太后。刘姓宗族的人,窦氏宗亲的人,诸侯国的侯王,还有那些尚主的公主都纷纷地跑到窦太后那儿告状。所以,由于建元新政它触犯了权贵的权益,状告到窦太后那儿。窦太后对建元新政一天一天不满意了。到了建元二年,发生了一个突发事件,就是御史大夫赵绾干脆向皇上建议,说今后朝中大事再也不用向东宫汇报了,东宫就是窦太后的宫了,等于说赵绾走了一步险棋,他要求汉武帝下一道诏令,所有国家大事不要再向窦太后报告。这一下子算是把窦太后给惹毛了,这就是窦太后最后发难的一个导火索。本来窦太后就不满,到建元二年赵绾的建议提出来以后,窦太后就发怒了,要整顿,要废除。3 f; {2 \, W" L) Z( u

3 r% c/ Y: B# d
; P7 j: f/ O/ O) h% _2 ^% {/ J7 H) r8 J8 z, f- }7 U
画外音:一心想有所作为的汉武帝不惜牺牲刘氏宗族和窦氏宗族的利益,实行新政。处在背后的窦太后开始或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赵绾的建议一下子把老太后惹火了,她要发威了。那么,这位老太后要怎样整顿汉武帝一手建立起来的新政呢?司马迁又是如何记载这一过程的呢?
6 o/ A1 N( N3 K; M2 [
; N" g( B' w2 C2 \;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窦太后是一直是黄老之学的信奉者,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窦太后就很不满,只是没有发作,而不让自己干政却惹恼了窦太后,她要插手此事。那么窦太后为什么不满,难道仅仅是不让自己干政吗?王立群先生是如何分析的呢?% x! z4 W. N# j0 Q$ q! P- K: N5 A

9 P- h" V! r" [6 O# L
) _; E( l9 d! S8 U0 r5 R* \& u  |; Q
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因呢也比较复杂,第一个原因,就是黄老与儒学之争。这实际上是一个统治思想的竞争,窦太后是尊奉黄老的,汉武帝是尊奉儒学的。我们多次提到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以道家与法家综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派,叫黄老之学,打的是黄帝和老子的旗号。它实际上是老子之言,道家学说跟法家学说结合的一个产物。而窦太后是黄老之学最忠实的信奉者和吹鼓手,窦太后信黄老信到什么程度呢?由于窦太后信黄老,皇帝也得读黄老之书,太子也得读,窦氏宗族都得读,所以窦太后是黄老之学忠实的维护者。而汉武帝一继位就大张旗鼓地举起了儒家的大旗,等于是个PK,一方是窦太后,一方是汉武帝,他两个要有一番竞争,而这个竞争很尖锐。黄老之学与儒家之学的竞争在武帝初年已经达到了顶峰时期了,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往前追述一下,儒家学说与黄老学说的竞争远在景帝朝已经发生了。景帝朝曾经发生过一个重大的事件,有一个儒家学说的信徒叫辕固生,这个辕固生他是一个《诗》学博士,是讲《诗经》的。他对儒家学说是不遗余力地维护,而辕固生提倡儒学与另一个提倡黄老之学的一个读书人叫黄生,这两个人曾经发生过一场辩论,当时辩论的一个主题,辩论什么问题呢?就是像商汤,像周武王,他们取代前朝是尊奉的天意呢?还是以臣弑君呢?他们要辩论这么个问题。因为大家知道,儒家历来是主张汤武革命,顺天应人。“革命”这个词出现得很早,这个革命就是革先朝的命,革前面那个暴君的命,他认为商汤代替夏桀,周武王代替商纣王,这是顺应了天意,这叫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他顺从了天意也就是顺从了民意,这是正义的,是对的。但是黄生不这样认为,黄生是个黄老之学的学者,他觉得不能这样说,他认为商汤跟周武王取代夏桀和商纣王,是以臣弑君,就是以臣子的身份杀死了君主。黄生还讲了一个理论,他这个理论还很有名,我们中国古代的这些学者不太会讲理论,古代学者讲理论就是打比喻,黄生打了个什么比喻呢?帽子跟鞋子的比喻。黄生这样讲的,他说帽子再旧,帽子也得戴在头上,鞋子再新,鞋子也得穿在脚上。懂他这个意思了吧?他的意思是说,君主再有过错,他也还是帽子,臣子再有才干,他也还是鞋子。帽子跟鞋子不能颠倒位置,臣子跟君主不能颠倒位置,这就是黄生的主张。当然黄生的话,他打的比方一听有他的道理,黄生这个说法出发点也是好的,黄生强调的是什么呢?黄生强调帽子跟鞋子不能换位置,实际上强调的是君主跟臣子不能换位置,他说这个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西汉王朝的政权,就是说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你们做臣子的那些人任何人都不能把皇帝给推翻了,臣子再优秀他还是个鞋,皇帝再昏庸他还是个帽,这就是黄生这套理论的核心。其实黄生也是好意,他是希望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不允许再出现以臣弑君的现象。他这个出发点很好,但他这个出发点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把这个问题绝对化了,他忽略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他忽略了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刘邦不是鞋子顶到头上去了吗?在刘邦那个时代,帽子是人家秦二世的,是秦王子婴的,刘邦是个鞋子啊,但是后来刘邦就做了皇帝了,他忘了这一点了。所以辕固生就抓住这一点,反驳他了,辕固生说要照你怎么说,汉高祖刘邦夺了秦始皇的天下,这怎么解释呢?所以辕固生这个反驳很厉害,本来黄生跟辕固生是个理论探讨,但是辕固生就把这个理论探讨一下子引入现实政治中来了,而且一旦引入以后黄生就不能自圆其说了,这个时候黄生你到底说是帽子重要还是鞋子重要,他没法回答了,黄生的这个弱点被辕固生抓住了。他们这场辩论其实是在汉景帝朝发生的,当时主持辩论的是汉景帝,汉景帝一看就采取了一个办法,不讨论了。关于帽子、鞋子,以臣弑君啊,这个不再讨论。搁置争议,把这个争议冷冻起来,不讨论了。从此在景帝朝就没有人再讨论商汤跟周武王取代前朝是不是合法,这是发生在景帝朝的事件,所以我们从景帝朝发生近个事件可以知道,黄老之学跟儒学发生的争论是很尖锐的,甚至于会出人命。果然不久,辕固生积极鼓吹儒学这个事情被窦太后知道了,就召见了辕固生,专门拿了一本书问辕固生,这本书就是《老子》,说这是什么书?辕固生很不客气,此是家人言耳。说这本书啊,是老百姓看的书,“家人言耳”,这句话把窦太后给惹怒了。窦太后为什么发怒呢?第一,她觉得他贬了道家学说;第二,窦太后的出身非常卑微。大家知道窦太后的出身,他那个弟弟窦少君,早年因为家里穷被卖,转卖了十几家,几十年以后才和他的姐姐窦太后两个人相认。窦太后出身很卑微,她觉得辕固生是揭她家的老底,是“家人言耳”。所以窦太后一怒之下是把辕固生扔到一个野猪圈里边,叫辕固生跟那个野猪搏斗,是要杀辕固生的啊,这个时候幸亏汉景帝给了辕固生一把剑,这辕固生也算是很幸运,一剑刺中了野猪的心脏,这才是捡了一条命。从此以后,汉景帝知道窦太后对儒家学者是非常不感冒,赶快把辕固生调走,调到一个诸侯国去做国相,不敢让他在中央政府做官了。所以你看窦太后在维护黄老之学上是不遗余力啊,甚至于不惜要杀人,她不是要借刀杀人,而是要借猪杀人,所以窦太后在这一点上维护黄老之学她是非常顽固的。所以汉武帝这样大规模地提倡儒家学说,窦太后是不能允许的,所以这是第一个大矛盾。就是黄老跟儒学的竞争。
8 L! b3 X" b" V: a! a% ^2 r
* ?$ E- ?3 f2 `6 ^" m$ B/ a. H第二问题呢,尊儒跟尊黄老对窦太后来说还涉及到一个什么问题呢?交权跟掌权之争。因为赵绾公开提出来,今后不让窦太后过问国家大事,等于让窦太后交出权力,这个窦太后绝对不能允许,所以窦太后对赵绾这个说法极端恼火。因为对她来说,不仅是两种学说的竞争,而且是交权跟掌权的竞争。窦太后是个什么人啊?大家想一想,她是一个历经三朝的一个太后啊,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是汉景帝的皇太后,是汉武帝的太皇太后,她经历了三朝,这三朝她可以说都是待在权力的中心,这么一个老太后,她还没有蹬腿,你现在竟然叫她把权力交出来,窦太后能同意吗?所以赵绾这个说法一旦提出来以后,窦太后是立即大怒,当然,窦太后大怒之下,窦太后就采取行动了。& h" T+ R7 ]" G, D1 Z3 z! m, J. l9 G

7 g6 }/ L+ J9 v$ w; K
) u" V5 _, t5 m; H/ w3 K# x& i# ^5 i& Q
5 l8 S2 E' {3 y& Y2 E  _+ p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分析,窦太后内心对儒学有抵触情绪,但对权力却有着强烈的欲望。她是历经三朝的老太后,始终处在权力的中心,要想让她交出权力是很难的,但是现在窦太后面对交权的问题她会如何处理呢?对待儒生辕固生,她可以把他投到野猪圈里,但是这一回她面对的是以皇帝为中心的一帮人,在《史记·儒林外传》里,司马迁是如何记载这位太后运用权力的呢?
1 u( l! k) G, F; i+ f2 M' \4 |1 [
8 \6 w3 n7 p0 X4 n
7 ~. p+ A  k% p5 Y; Q" N) J/ C  O: h0 \7 N8 b0 M. r
这场较量实际上是窦太后和汉武帝之间的较量,而窦太后的经验,窦太后的实力,都是汉武帝远远不及的,汉武帝这个时候毕竟刚刚继位第二年,十七岁啊。十六岁当皇帝,才十七岁,而这个窦太后是历经三朝的经验丰富的一个老太后。窦太后做的第一件事,抓把柄。她首先派出人用特务手段去调查那个让她交出权力的御史大夫赵绾和另一个郞中令王臧,调查他们两个人的把柄。这两个人也确实不是太争气,一个方面呢在朝为官,另一个方面呢也确实有一些把柄,结果调查的结果呢两个人都有罪,就是都有过错,这两个人她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抓住他们的把柄,然后把他们的把柄拿出来,结果是把这两个人投到监狱里去了。所以窦太后是一个非常有政治谋略和政治手段的一个老太后,她首先是抓把柄,第二,她是区别对待,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是讲政策了。什么是政策,政策就是区别。窦太后把推行建元新政的人分为三等,第一等,汉武帝,这是她的孙子,这也是她的希望所在,也是汉朝政权的一个延续人,她没有处理还让他当皇帝,只是把他的“左右手”全给他砍了,这是对汉武帝。第二层,窦婴、田蚡,这两个人是外戚,窦婴是她的侄子,田蚡是王太后的弟弟,她对这两人处理怎么办呢?罢官。罢官就了了,不再处理了。第三层,就是御史大夫赵绾和郞中令王臧,调查出来把柄,投放监狱,然后逼着这两个人在监狱中间自杀。所以,窦太后处理建元新政的话,她处理得非常的巧,第一,抓把柄;第二,区别对待;第三,改组领导班子。窦太后知道,再用这一帮丞相、御史大夫不一定又要折腾出什么事来了,干脆丞相、御史大夫罢官以后,她任命了她所信任的两个人担任丞相跟御史大夫,一个是许昌,一个是庄青翟,这两个人都是侯啊,都是尊奉黄老的侯,而且都是窦太后信任的侯,她把这两个人一个安到丞相的位置上,一个安到御史大夫的位置上,改组领导班子。窦太后这三斧都是杀向汉武帝的,抓住把柄,区别对待,改组班子,把汉武帝刚刚推行了两年的建元新政全部给毁掉了。可见,在窦太后的大刀阔斧的反击之下,汉武帝的建元新政失败了。9 P  Z/ M" I: }3 ~6 R) l  ]  l  P

# u) T2 W( W9 Y0 T( ]' v4 s
& Z" E; @& y# e: n1 e- r2 A3 M% G- t/ U! f% Y3 n, g$ _) S
画外音:窦太后跟汉武帝之间的较量应了那句老话“姜是老的辣”,汉武帝的建元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窦太后为什么可以毁掉新政呢?是她手中的权力和丰富的政治资源吗?司马迁在《史记》中还隐藏了一个不被人关注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L- e9 m% O) z2 j# e+ D9 O' L: `
- v5 C% @# e% T1 H% ]! H
汉武帝的建元新政刚刚推行两年就以失败告终,祖孙之间的较量以窦太后的胜利结束,那么,汉武帝的建元新政为什么会失败呢?窦太后为什么会取胜?仅仅是她手中的权力和丰富的政治资源吗?王立群先生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还隐藏了一个不被人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 ^& a& H, a7 ]  f: {. ~, L) K. {) c9 R( b: g1 J
2 n6 z' U! O7 c8 ?( Q) S" d% n8 p/ s
4 m: E# g0 P6 r
从西汉的宫廷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尊奉儒家的这一派始终是不得势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人作例子来说明问题。这个人叫叔孙通,叔孙通这个人一生中侍奉过六个主子,最后跳到刘邦那儿,他算稳住事儿了。他在刘邦那儿,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跟着叔孙通从秦朝的中央政府出来的有一百多个弟子啊,跟着叔孙通的有一百多个人,这一百多个人叔孙通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一个都没有向皇上推荐,没有向刘邦推荐。所以他这一百多个弟子对他这个老师怨声载道,而这个时候叔孙通向刘邦推荐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都是些能征惯战的壮士。因为叔孙通知道,在战争中间他推荐的知识分子不管用啊,派不上用场,他推荐的都是那些能打的勇士。等到楚汉战争结束,到了汉王五年二月,刘邦在山东登基做了皇帝,这个时候叔孙通就派上用场了。叔孙通就向汉高祖刘邦建议,你这个登基大典不能乱来,要搞一套仪式,结果叔孙通设计了一套仪式,不过这套仪式到刘邦那儿行不通,刘邦这个人呢他比较喜欢的就是简单,越简单越好。你比如秦朝那么多法律,他进入秦朝的咸阳以后他就来了个什么呢?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实约法三章根本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纯粹是为了争取民心、他现在看叔孙通搞这些仪式他也觉得太复杂,没有用,结果他这一登基做皇帝这坏了,大臣们在喝酒的时候又是争功,又是耍酒疯,有的人大呼小叫,甚至以剑击柱,整个场面混乱不堪,刘邦是气得不得了也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就想起叔孙通了,要叔孙通制定一套仪式,这个仪式要简单易行,而且要让我能够用。叔孙通就利用他这一百多个弟子,他又从山东鲁地招募了三十多个人,儒生,这一百多个人他就操练,搞了一套仪式,朝觐大礼的仪式,这个仪式演练了很长时间演练成了。到了高祖七年,就是刘邦做了两年皇帝以后,长乐宫建成了。因为他刚当皇帝长安的宫殿并没有建好,经过两年的时间,到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建成以后到十月,诸侯们都进京去朝贺,大臣们也来庆贺长乐宫的建成,这个时候,叔孙通就让文武百官按照他的这个旨意操练这套仪式,这套仪式操练了几个月,操练成了,等到举行大曲那一天,文武百官都是战战兢兢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叔孙通他是个总指挥啊,指挥所有的大臣该进的进,该退的退,喝酒的时候还有一套规定,谁如果喝酒稍微过一点马上有武士给拧出去,所以整个场面既严肃又有秩序。刘邦看到以后非常非常高兴,说了一句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话,“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句话意思是说,我刘邦到今天才知道做皇帝是多么尊贵啊。所以,刘邦就重赏了叔孙通。叔孙通倒是把赏他的钱都分给他的学生了。但是叔孙通是个儒生啊,叔孙通受到刘邦的嘉奖只是一个个案,是个个别的情况。整个从刘邦建国一直到武帝时期,这个儒家是受排斥的,这是个传统,就是西汉王朝它从建国以来有一个压制儒生的传统,就是他不尊儒,刘邦是最典型的了。刘邦最典型的就是叔孙通穿着儒生的服装,刘邦就很不高兴,叔孙通很有办法,回去弄个剪子把儒生的服装一剪变成楚国人的短衣,剪那个边还剪得不齐。刘邦一看就很高兴,你穿楚国人的衣服了,他就很高兴。再一个,刘邦有一个很不文明的行为,他只要看一个知识分子戴一顶儒生的帽子,他就一定要把那帽子拿下来做一个小便器来用,要尿到里边。这个后人是写过诗的,最有名的诗就是北宋初年有一个诗人叫王禹  ,王禹  写过一首诗叫《四皓庙》,商山四皓,《四皓庙》中间写了两句非常有名的名句,一句叫“秦皇焚旧典”,秦始皇把前朝的典籍烧了。另一句话叫“汉祖溺儒冠”,汉高祖尿到儒生的帽子里面。秦皇焚旧典,汉祖溺儒冠。所以西汉从开国开始一直是压制儒家的,这也是窦太后能够一举摧毁汉武帝建元新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窦太后不但镇压了建元新政,而且罢了她的亲侄子窦婴的官,窦婴就因为这被免职了。所以这对于窦婴来说,这是他从权力的顶峰跌落下来,而且后来不久就发生另一个重大事件,就是窦婴被杀。窦婴被汉武帝杀掉了,那么,窦婴本来是个丞相,而且是一代外戚,而且是一个有功劳的人,这么一个重要的臣子在武帝初年为什么会被杀掉了呢?请看下集《田窦交恶》。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22: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田窦交恶
3 P3 R# c- }5 l9 t# K9 z7 n " `$ b$ d6 V7 O3 M
    画外音:在上一集,王立群先生讲到,汉武帝的建元新政触动了窦太后的利益,而窦太后是历经文、景、武三朝的老太后,在汉武帝时期处于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她当然不能容忍自己的利益被触动,根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她强行改组了汉朝的人事班子,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被窦太后抓住把柄投入监狱,然后被逼自杀。而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因为是外戚,虽然免于被杀但也被罢官免职。可以说,窦婴和田蚡,一个是窦太后的侄子,一个是王太后的弟弟,但在窦太后和汉武帝的较量中他们是齐心协力,站在汉武帝阵营中的。那么,在窦太后去世以后,在窦婴和田蚡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他们最终会结下怨仇呢?
2 X0 `1 @( W6 ~3 {3 x    上一集我们讲到窦太后利用自己的权力,在建元二年强行阻止了汉武帝的建元新政,这件事情应当说对武帝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但是汉武帝来怎样面对这件事情呢?我们看到史书的记载,汉武帝没有任何反应,因为武帝这个时候他和窦太后来比较,窦太后的优势在于她所拥有的权势,就是她不但有权力,而且还有巨大的势力。汉武帝的优势在哪儿呢?汉武帝的优势在年龄。窦太后尽管很有权势,她毕竟历经了文、景、武三朝,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汉武帝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足够的政治力量跟窦太后较量,但汉武帝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他才只有十七岁,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等待。所以,他没有任何反应,坦然地接受了窦太后的干预,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到了建元六年的五月,历经文、景、武三朝的窦太后终于谢世了,窦太后的去世应当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个时代就是从汉初一直到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黄老之学在西汉处于统治地位的这个时代告一段落了。因为窦太后是黄老之学最坚定的支持者、倡导者,武帝就是因为触动了窦太后黄老之学,所以才导致建元新政的失败。而窦太后的去世给了汉武帝一个绝好的机会,汉武帝就借故,他找了个什么理由呢?就说是窦太后的丧事办得不好,把谁呢,把窦太后在建元二年改组中央领导班子任命的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这两个人全部免职,因为这两个人是窦太后调整朝政班子的时候,窦太后安排的人。汉武帝肯定要把他们罢免掉,罢免掉了以后任命的是田蚡做丞相,任命韩安国做御史大夫,这次任命却没有上次我们讲到的那个魏其侯窦婴,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窦太后的去世已经使他失去了唯一的政治靠山。所以,窦太后的去世意味着窦婴政治生命的结束,就是他今后在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做为了。- q' ]5 l- _8 P
    画外音: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里记载,窦太后去世后,窦婴和田蚡,一个是失势的外戚,一个是得势的外戚,两个人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窦婴虽然失势,和田蚡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他为什么最终会和田蚡结下怨仇呢?
5 w4 C! U7 r* F1 ]* G3 {; O+ P8 s    这里面有一个很复杂的背景,其中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灌夫。就是他和灌夫的交往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窦婴和灌夫两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窦婴是一个失势的外戚,灌夫是一个落职的将军,本来他们两个人是毫不相干的,但是他们两个人却是因为彼此之间的欣赏和借重走到一块来的。因为窦婴有一个喜好,而窦婴这个喜好在西汉初年很多人都有这个喜好,就是窦婴喜欢养门客。大家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信陵君,信陵君手下门客三千,非常有名。所以西汉初年很多人都仿效信陵君养门客,窦婴恰恰有养门客这么一个习惯,他手下有很多门客。所谓门客呢,就是奔着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在他手下为他出谋划策,然后在这个主人家生活,这就是所谓的门客。窦婴得势的时候手下门客非常多,但是一旦到窦婴失势的时候,他这个门客纷纷离开了。因为门客到窦婴这儿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门客是奔着权势来的,你有权有势我就来,你无权无势我就走,他这个目的很明确。窦婴失势了,门客就离开他了,而这个时候田蚡炙手可热,蒸蒸日上,所以门客都转投到田蚡那儿去了。所以窦婴这个门客在窦婴看来前后反差太大,前期得势的时候是门庭若市,后期失势的时候是门可罗雀,一冷一热,这上反差非常之大,窦婴受不了,窦婴心里很不平衡。这也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就是他在位的时候前呼后拥,他一旦离开那个职位,结果很多人对他不那么热情了,他这个心里的落差让他受不了。而在这个时候,灌夫却是一如继往地来看窦婴。灌夫为什么一如继往地来看窦婴呢?因为灌夫他家里虽然宾客很多,但缺少的是有有势的人,他看重的是窦婴的两种身份,第一,外戚,第二,他是一个诸侯。所以,灌夫还照样来看他,这样一来,窦婴跟灌夫就越走越近,两年人年龄相差很远,窦婴年长,灌夫年幼,是两代人。结果他们却成了忘年之交,生死之交,甚至于感到相见恨晚。所以两个人过从甚密,交往得非常密切。这就是灌夫和窦婴的密切交往。& y2 K. _  C+ N' @& J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窦婴在政治上失意后,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所以这个时候落职将军灌夫和他交往能使他心里得到很大的安慰。那么,我们就想知道,灌夫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又是如何记载灌夫其其事的呢?5 F$ I" r  I7 y) D" g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窦婴政治上失意后,落职将军灌夫却继续和窦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那么,灌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对于灌夫这个人,王立群先生又是如何分析的呢?
- {; ]. y$ h9 \3 v7 u/ X% N    灌夫他本来姓张,他的父亲叫张孟,是刘邦手下骑兵司令灌婴的门客。后来,因为他得到灌婴的欣赏,他就把自己的姓改了,由张孟改成灌孟,就冒了灌婴的灌氏的姓,改成灌孟。而且他打仗很勇敢,灌孟这个人在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跟灌夫父子两个人同时参战。因为灌孟年老,所以在使用灌孟的时候,上级那些将军们对灌孟的使用是有限制的,特别危险的地方不让他去。但是灌孟不服老,是越危险他越往那儿冲。因为他不服老,他这种做法是要显示自己没有老,结果就因为他这种性格,他就死在吴楚七国之乱的战争之中。按照汉代法令的规定,父子两个人同时参军,一人战死,另一个可以扶着灵柩回家。那么,灌孟死了,灌夫作为他的儿子,可以把他的遗体运回家,可以不参战了,但是灌夫坚决不走。一定要留下来,而且扬言,一定要取吴王刘濞的头或者取吴国叛将的头来为父亲报仇。而且灌夫还有个很惊人之举,就是他带了自己十几个家奴,又选了几十个壮士,去闯吴国的大营。因为这是个很危险的行为,结果走到军门的时候,他带的几十个壮士都害怕了,退缩了,只有两个人跟着他,十几个家奴跟着他。就带着这十几个人,灌夫去闯吴国的大营,到了里边,杀死了不少吴军,最后实在闯不动了,灌夫回来了。十几个家奴全部战死,两位壮士死了一个剩了一个人跟他回来了。灌夫自己受了十几处伤,军队中间很非常好的刀枪药,把灌夫的命救回来了,灌夫最后没有死。所以灌夫从此就得了一个英勇作战的好名声。灌夫的伤一好以后,他还要求再闯吴营,结果被主帅周亚夫给阻止了,这就是灌夫的成名。所以吴楚七国之乱以后,灌夫的这个名气出来了,汉景帝就任命灌夫做了中郞将。但是灌夫这个人呢,他打仗可以不要命,但真要让他做官,他干不了几天,就因为违法把官给丢了。所以在景帝朝,中郞将没有做几天他就丢了,丢了官在家闲居。汉武帝继位后对灌夫非常重用,我们看他对灌夫的任命,汉武帝继位的当年就合作灌夫作了淮阳太守,因为汉武帝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一个交通枢纽,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需要一个很勇敢的人去镇守它,就任命灌夫去做了。到了建元元年,汉武帝就把灌夫从淮阳太守的任上调到自己的身边作太仆,太仆是管皇帝的车马的,就等于皇帝车队的队长。这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才能担任的,让灌夫做这个官。但是灌夫做这个官呢,第二年,他就跟人家打了一架,打的对象选的不好,打的是谁呢,打的是窦太后的娘家兄弟,叫窦甫。两个人打了一架,打架的原因是两个人喝酒,灌夫这个人他有一个很大的弱点,爱喝,但是喝过以后他就耍酒疯,爱闹事。结果两个人喝高了以后呢发生矛盾,灌夫因为力量很大,他是一个将军嘛,他就逮着窦甫给捶了一顿。当然窦甫这个人很不经打,三下五除二,把窦甫给打扁了。这一下事闹大了,汉武帝一看窦甫他不是个一般的人,是窦太后的娘家兄弟,而且是窦太后的皇宫长乐宫的警卫队长,就是长乐宫的卫尉。你把窦太后的娘家兄弟给打了,你这惹了个大祸,汉武帝就赶快把他调走。调到外地去做官,调到外地是为了保护他,结果他没干了几年又犯法了,这下汉武帝也不敢用他了,他就在京城闲居了。而且这个人又贪杯还任性,窦婴对这个人反倒是很信任。  l: o. U' q5 V# p6 |# O/ F6 X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讲述,灌夫虽然莽撞,但窦婴却和灌夫相见恨晚,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的记载,窦婴和灌夫结交后却又惹出了一件大事,导致了一连串悲剧的发生。那么,窦婴和灌夫走到一起后,究竟惹出了什么事情呢?- q; e- n' J* ^% v, d
    本来他们两个人走到一起没有太大的妨碍,但是,有一次灌夫穿着丧服,就是他姐姐去世了,他穿着丧去拜见当时的丞相田蚡。田蚡看着他穿着丧服,因为按照汉代礼法的规定,穿着丧服是不能喝酒的。他穿着丧服,田蚡一看到丧服,田蚡就说了一句戏言,开玩笑,他说我想和你一块儿去魏其侯家喝酒,你看多不巧,你穿着丧服也不能去。本来田蚡这个话是个卖乖的话,是说给灌夫听的,是个戏言,他是说我想去看望窦婴,你看你穿着丧服不能去。结果没有想到灌夫这个人呢,把人家的戏言当真言,捡了个针头当棒槌,他就当成真的了,他马上就说,既然将军要去,我这个丧服不丧服无所谓。咱们就定下来,咱们哪一天去窦婴家里去。搞了这个田蚡的话就无话可说,只好就是当场应允下来,这个事下来以后,灌夫就立即把这个话告诉窦婴。窦婴一听说当朝丞相要来,窦婴是连夜打扫房间啊,夜半就开始起来准备饭,天亮的时候酒宴就准备好了,结果是从五更等到中午,丞相没有来。所以这个窦婴心里很不是味儿,就问灌夫丞相是不是忘了?本来这个话是田蚡捎的话搞得这么一个尴尬的结局,田蚡没有来,所以灌夫很没有面子,灌夫就亲自去请田蚡。到那儿田蚡还在睡懒觉,然后把田蚡叫起来,田蚡说我昨天晚上喝多了,我忘了。既然你来叫咱们就去吧,然后就收拾行装去,去的路上他又走得慢慢腾腾的,就是根本不把它当回事。这样一来,灌夫心里就窝了两把火,第一,说好了来你不来;第二,叫你去你又不马上去。就窝了两把火,所以,在魏其侯家里家宴的时候,灌夫就忍不住了,就用话去刺这个田蚡。说了些难听话,窦婴一看就赶快把灌夫给扶出去了。扶出去以后,田蚡在这儿喝得很晚才回去,这就是第一件事情,魏其家宴。魏其侯在家里摆了一个宴会来宴请田蚡,这个宴请本来的目的是想结交一个权贵,结果叫灌夫这一搅和反倒是得罪了这个田蚡,所以这个事情,家宴这个事我觉得做得不好。我们从这个家宴可以看出来,已经失势的窦婴和已经落职的灌夫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很庸俗的一个心理,想结交权贵,想结交田蚡。当然你想想,他结交权贵为了什么?无非两个目的,第一,东山再起;第二,有一个权贵的朋友。但是你想想田蚡这个人他怎么能把窦婴看在眼里呢?窦婴在失掉政治靠山以后有可能东山再起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魏其侯这个家宴是个很不明智的做法,而且你这个家宴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你想巴结田蚡,这个让田蚡看到了这个信息。结果,这个事情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田蚡派他的一个门客到魏其侯家里去,要他在长安城南的一块地。本来这个地是魏其侯的地,田蚡要要。魏其侯就觉得不想给,就觉得我虽然已经没有权势了,但是你不能来夺我的地啊,他不愿意给。灌夫知道了以后,就指名道姓地大骂田蚡,去说这个事的人这个门客叫籍福,这个人还是心肠不错,他不想回去实话实说,他如果把窦婴的不满、灌夫的大骂说给田蚡的话,那么田蚡肯定就跟窦婴和灌夫结为仇家了。他回去以后,他就骗了田蚡一番,他说魏其侯已经老了,你何必那么急着要他的地呢,晚几年老家伙一死,要他的地不很容易吗?他没有把真相说出来,但是过了不久,田蚡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他知道实际上是魏其侯不想给,而且灌夫掺和在里边大骂。所以,城南索田这件事情让田蚡跟魏其侯和灌夫结下了一个怨仇。就是这个事情本来按说的话,处理得比较好的话,应当说这件事情不会有太大的矛盾,但是这里边比较麻烦的是窦婴处理得有毛病。窦婴的毛病在什么地方呢?窦婴你本来举行一个家宴,你举行家宴的目的是什么?是要结交一个权贵。你要结交一个权贵,你必定要有付出,你仅仅请人家吃一顿饭,你能结交一个权贵吗?你既想结交一个权贵,你又不想把自己那块好地送给这个权贵,这样一种矛盾的状况,你怎么能结交得成呢?这是窦婴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有他的失误之处。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田蚡之所以敢向窦婴索要窦婴长安城南这一块地,这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田蚡有恩于窦婴的,因为窦婴的儿子曾经杀人犯了法,谁把他救下来的呢,是田蚡。田蚡救过窦婴的儿子,所以,田蚡敢向窦婴索要城南之地他是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的。第一,你窦婴举行家宴,你想请我吃饭,而且灌夫不顾丧服在身,你想和我交往,那么田蚡就看出来了窦婴想和他结交的这个心愿,就是我看准了你想巴结我这个心理,这是田蚡敢于开口要地的一个原因。第二原因,就是田蚡曾经救过窦婴的儿子,他觉得我有恩于你们家。所以这个事情闹到田蚡那儿以后,田蚡是非常恼火,他说我对待魏其侯是“无所不可”,就是你有求必应,现在我要你一块地,你怎么表现得那么吝啬呢?所以,田蚡索要城南之地,他是看准了窦婴结交权贵的心理,而且仰仗着就是我救过你儿子的命,所以才去要。当然这个做法的本身表现了田蚡作为一代新的外戚的骄横,很骄横,人家的地他都敢公开去要,太霸道,太骄横。
8 X( Q" E, p. A  ?1 C. U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窦婴和灌夫主要去结交田蚡,实际上是想巴结权贵,但却在接连好几件事情上得罪了田蚡。而根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的记载,田蚡并没有忍下这口气,而是采取了报复手段,那么,面对失势的外戚窦婴和落职的将军灌夫,田蚡会先拿谁开刀呢?
8 G7 J' j5 E7 u, O' G2 _0 }$ a    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窦婴和灌夫虽然想结交有权有势的丞相田蚡,结果却事与愿违,反而得罪了田蚡。那么,正在得势的田蚡会采取什么手段报复窦婴和灌夫呢?7 q" N. Z( R7 B
    田蚡是个真小人,他连个伪君子都谈不上,他是个真小人,地地道道的小人,这个人很坏。他本来要的是窦婴的田,要的是窦婴的地,他没有拿窦婴开刀,他拿谁开刀呢?他开刀拿的是灌夫。灌夫这个人有一个可以被田蚡抓住的毛病,灌夫这个家族在他的老家颖阴是一霸,是个豪强。就是灌夫这个家族在他的老家颖阴这一带非常霸道,所以老百姓当时对他们恨之入骨,所以当地就流传了这么一首儿歌,说颖水清,灌氏宁。颖水浊,灌氏族。“族”就是灭族,这个话的意思是说,颖水清清,灌氏安宁;颖水混浊,灌氏灭族。当地的老百姓把灌夫的家族编成儿歌来唱,民歌是反映民间的心声的,老百姓恨不得等那个颖水变浊的时候让灌氏家族整个灭族。可见当地的百姓对他多恨。这一个是灌夫大的把柄,为什么田蚡没有拿窦婴开刀?其实他们的矛盾,他要地要的是窦婴的地,他当灌夫开刀,灌夫是当地的一霸,我们从西汉开国的历史可以知道,西汉从高祖开国开始一直到武帝时期,他都共同执行了一种政策,就是抑制豪强。采取这种抑制豪强的做法,对当地的豪强都是采取严厉打击的措施,因为豪强他有一个特点,豪强最大的危害就是他扰乱了一方的百姓,所以豪强的存在对中央政府来说,有两点不利之处。第一,他威胁到中央集权;第二,他造成百姓对中央政府的怨恨。因为你这一带被豪强控制,所谓的豪强就是我们现在说提黑社会,你要不把黑社会除掉,老百姓既恨黑社会,他也会抱怨中央政府,为什么不除恶,除黑,把它打掉。所以灌夫的家族的背景成为田蚡拿他开刀作为第一个打击对象的一个主要的理由。所以田蚡就把灌夫家族的事情报告给汉武帝,他就说灌夫这个家族在颖阴这一带为非作歹,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报告给汉武帝。其实这个事情的处理,按照汉朝的法律的规定其实归丞相处理,那么田蚡为什么想报告给汉武帝呢?因为田蚡是想杀灌夫的,但是杀灌夫呢他又不想让自己的手上沾上血,他想借谁的手来杀呢,借皇帝的手,借汉武帝的手。结果汉武帝给田蚡一个答复,说这件事情的处理就是你丞相份内的事,你用不着找我,你自己就可以处理这个事,田蚡向汉武帝的汇报跟汉武帝的批示等于是授权田蚡来全权处理灌夫的事情,所以得了这么一个批示,田蚡就有了尚方宝剑,所以田蚡就想动手来收拾灌夫。但是灌夫也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啊,灌夫的手里边也握住了田蚡的一个把柄,这个把柄而且很厉害,这个把柄就是在武帝继位的第二年,淮南王进京的时候曾经田蚡去送他,两个人有一番对话。这个淮南王是有篡位的野心的,就是有夺位的野心,而田蚡当时就告诉他,田蚡当时是太尉啊,就握着他的行告诉他,说你是高祖皇帝刘邦的孙子,如果当今皇上万一不在了,算来算去,只有你是最适合做接班人的,淮南王一听这话是太高兴了,所以弄了一大批金银财宝赏给田蚡。这件事情按照封建的法律的规定是严重违法的行为,因为立谁为皇帝不是大臣们能商量的,田蚡背着汉武帝跟淮南王两个人说,到时候如果皇上有什么变故我让你做皇上,然后淮南王又给了他大量的金银,这个事情一旦抖擞出来,这叫谋反罪,这是灌夫手里边掌握的一颗“核武器”啊,这个要是一旦“引爆”的话,那田蚡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这个事情灌夫怎么知道的,历史没有记载,但是灌夫手里边确实掌握了这个把柄,而且我们想想,灌夫如果知道这个事情的话,他的最好的朋友窦婴也知道。田蚡一看他手里面有这么一个要命的玩意儿,不敢动了。因为如果他想收拾灌夫,灌夫无非是在他家乡那儿横行霸道,而田蚡的罪可是谋反罪啊,这个事情要一抖擞出来两个人一块儿完蛋。打仗的一方总是想对方死自己不玩蛋,如果两个人都完蛋,那仗不能打。所以田蚡就没有敢下手,他得了汉武帝的诏令,他就没有敢对灌夫下手,而这个时候有一些中间人知道这个事情就在两个人中间奔走调停,最后这两个就达成一个默契,咱俩就达成这么一个均衡,就是你也不收拾我,我也不“引爆”你,就达成这么一个默契,两家就罢手了。但是这个罢手大家应当非常清楚,对于田蚡来说只是个策略,因为你想想灌夫手里边掌握这个武器是致田蚡于死地的武器啊,如果掌握了这个东西那他不随时可能完蛋,所以这种默契,这种谅解,这种和解只是一个表象,实际上田蚡在等待时机。那么,我们不要相信田蚡和灌夫达成的这个默契,田蚡跟灌夫中间这一场战争的爆发,它只是个时间问题,那么它什么时候爆发,这个爆发对窦婴来说会有什么致命的伤害?请看下集《窦婴之死》。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22: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窦婴之死
' |# o7 l& ^7 M: i
1 s9 o. T9 b  x    画外音:上一集王立群先生讲到,失势的外戚窦婴和落职的将军灌夫想结交权势很大的丞相田蚡。但在魏其侯窦婴的家宴上,首先是灌夫冒犯了田蚡,而接下来,窦婴又因为拒绝田蚡索要自己城南土地的要求再一次得罪了田蚡。田蚡和窦婴、灌夫之间就结下了怨仇。根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的记载,田蚡想先拿灌夫开刀,但因为灌夫握有田蚡的把柄,导致双方暂时讲和。那么,田蚡能够放过灌夫吗?这件事情为什么又会把窦婴牵扯进去,最后导致窦婴被处死呢? ' _6 c; ^+ h# H- L
( {3 C, p  \5 f; W3 S7 p2 d5 p, M
    窦婴实际上是在元光四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元光四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被处死的,窦婴之死是武帝初年非常重大的一个事件,因为汉武帝初年第一个被杀的宰相就是窦婴。到底他的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这一集做一点分析。 / z: w6 g( b5 s1 i
    我先讲第一个原因,窦婴之死的原因非常多,第一个原因是窦婴自身的原因。窦婴自身的因素呢,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条就是受灌夫的拖累。他实际上受灌夫的拖累一步一步把他拖进去。受灌夫的拖累这个事情有一个很重大的事件,这个事件就是田蚡婚宴。元光四年,王太后下诏叫田蚡举行一个盛大的婚宴,这个婚宴是要求所有在京城的诸侯、大臣都要参加,这样一来,窦婴就要去参加田蚡的婚宴。窦婴去的时候呢他就想拉着灌夫一块儿去。本来灌夫不愿意去,结果他找到灌夫家动员灌夫去,灌夫坚决不去。灌夫说了一个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说得很有道理。他说我已经多次因为喝酒得罪了田蚡,现在田蚡这个婚宴这个酒无论如何我不能去喝。窦婴说你必须去,你们俩的关系不是已经讲和了吗?没有事情了嘛,为什么不去呢?就这么死说活说,死拉硬拽,把灌夫给拉去了。
7 b( o( A) T( G+ x
9 r5 t7 X, L2 [& b! ^. y    画外音:根据《史记·魏其侯列传》的记载,灌夫被窦婴拉去参加田蚡的婚宴后,因为婚宴上的三件事情使他内心憋了三把火。于是,灌夫就在婚宴上借着酒劲闹出一个惊天大案,牵出了一连串的悲剧。那么,在田蚡婚宴上,灌夫的心里憋了哪三把火?他又闹出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 u- h: M: ?+ [
/ {( B! b1 O+ _( G7 M. j0 X
    这个事情还是从敬酒开始的,因为在这个婚宴上宾客之间要相互敬酒。首先敬酒的当然是新郞官田蚡了,田蚡一敬酒就出现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叫避席。什么叫避席呢?避席是表示对敬酒人很尊敬的一种礼法。避席指的是被敬酒的人起身离开自己的座位,那个席就是你的座位,避席就是离开你的座位,这就叫避席。所以,田蚡敬酒所有的宾客都避席,这个很容易理解,田蚡是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当朝的宰相,红得发紫的大红人。大家来喝酒都是冲着田蚡来的,再加上他是新郞官,所有人避席是很自然的。等到窦婴敬酒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只有那些和窦婴有过交往的老人避席,另一半人不避席。这个不避席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膝席。什么叫膝席呢?避席是离开座位,膝席是没有离开座位,但是欠了欠身。你想想臀部放在脚后跟上坐,如果你把你的身子稍微欠一欠,那是不是就形同了一个跪的姿势啊,这就叫膝席。这个显然对敬酒的人不太尊重,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窦婴已经是具失势的诸侯了,很多人觉得这个人已经不得势了,很多人就没把他太当回事儿,所以,在窦婴敬酒的时候有一半人没有避席。这让灌夫很看不惯,灌夫心里就憋下了第一把火。 . b. _  n& v, {- L1 d6 Y  `
    然后,灌夫起来敬酒,灌夫敬酒就是先敬新郎倌,敬田蚡。田蚡也是欠了欠身,膝席,没有避席,而且敬的酒又没有喝完。大家知道敬的酒一饮而尽,这叫感情深,一口闷,一口喝完。那么你敬酒喝了一点,显然就是不太客气。灌夫心里就憋了第二把火。
  N% x% j4 T8 f3 j8 t5 }    但是,第一把火他没法发作。第一把火是因为一半的宾客对窦婴不尊敬,对窦婴不尊敬干你灌夫什么事?他这个火发不出来,等到他敬酒的时候,田蚡对他很不礼貌,他又有一把火,这个火也发不出来。这就什么呢?那个叫发不出,这个叫不敢发,你这个时候你要再发作你不是找死吗?不敢发。结果他敬酒敬到他一个本家兄弟,也就是敬到灌贤的时候,灌贤并没有在意,刚好和一个著名的将军,这个人叫程不识,程不识这个时候的职务是长乐宫的卫尉,长乐宫是太后的寝宫,卫尉是长乐宫的警卫队长。他两个人正在咬着耳朵说话,没有看见灌夫。灌夫这就第三把火来了。这三把火,前两把火一个是不能发,一个是不敢发,到这个时候是三把火一块发,他逮着灌贤,因为他们是本家兄弟,一个是灌夫,一个是灌贤,然后他就骂起来了。这个骂就是《史记》中间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叫“使酒骂坐”。所谓的“使酒骂作”就是敬酒的时候骂起来了,当然这个话骂得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还不算很难听。他说你这个灌贤平时说起程不识来都是不值一文钱,现在我来敬酒,你跟程不识咬着耳朵说话,就像那小丫头一样,叽叽咕咕,骂了一通。他这一通一骂,因为灌夫的辈分比较高,灌贤没有吭气,程不识也没有吭气,这个人确实没有避席,也自知理亏,也就没有反应。但是有一个人作出反应了,反应之快,反应之犀利,令人震惊。这个人就是田蚡,田蚡作了个什么反应呢?田蚡就把这个话茬接过去了,其实骂的人是骂的灌贤,当然灌夫这个骂也是指桑骂槐,指着灌贤骂田蚡的。而这个时候灌贤没有搭话,田蚡把话接过去了,因为灌贤没有文章可做,所以田蚡这个话就从灌贤那儿跳过去,直接跳到程不识那儿。他说,程不识和李广是东宫和西宫的卫尉,也就是皇帝的寝宫和太后寝宫的警卫队长,你今天当众侮辱了程不识将军,你把李广将军置于何地啊?这个话是很恶毒的,他跳过灌贤,他拈出来一个程不识,又从程不识挂出来一个李广,而程不识跟李广这两个人是不能够随便骂的,这两个人有一个特殊身份,李广是皇帝寝宫的卫队长,程不识是太后寝宫的卫队长。中国有句古话,叫打狗也要看主人的面,这两个人你能随便骂吗?他是谁的人啊?一个是皇帝的卫队长,一个是太后的卫队长。所以,田蚡这个人啊反应非常快,而且田蚡这个人非常阴险毒辣。他这个话说得很凶,很厉害,如果光骂灌贤就不能上纲上线啊,从灌贤跳出来跳到程不识,从程不识拈出个李广,一下子把问题上纲上线了。灌夫傻,本来这个时候灌夫应该封口了,不能再说了,灌夫这个时候喝了点儿酒,仗着点儿酒劲,再加上他肚里三把火,他就冒出来一句话,他说你今天就是杀了我的头,我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李广,还有一个程不识。这个话一说出来就说过了,这个话一说就等于跟田蚡两个人直接交了火。本来来喝酒的宾客是来喝喜酒的,一看这架势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今天这事麻烦,这个酒比鸿门宴还厉害,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那些喝酒的宾客就借口上卫生间,一个一个都溜了。窦婴一看形势不好,拉着灌夫就想走,但是灌夫这个时候已经走不了了。田蚡又说了第二句重要的话,他说今天这个婚宴是王太后的诏书特许办理的,灌夫的“使酒骂坐”是对太后的大不敬,这个纲就上得更高了。对太后大不敬,那是要杀头的,他就让手下的骑兵,他的卫队,立即把灌夫逮捕起来。灌夫就当场被抓,这个时候就有人出来,这个人是我们上集讲到的田蚡派到窦婴家里要窦婴城南田的门客,叫籍福,这个人倒是一番好意。我们上一集的时候,他就没有把窦婴、灌夫的原话告诉田蚡,他本来是个好意,这个时候一看情况不好,他就使劲按灌夫的脖子,意思是说屋檐之下低低头吧,低低头不就过去了吗?谁知道灌夫这个脖子没有颈椎病,你是越按他越往上挺,你越按他越挺,他死活不低头,你越按他越要硬着不低头。这一下子,田蚡就更来火了,立即把他的长史,丞相府的长史就相当于秘书长,召过来了,就说今天这个宴会太后有诏,灌夫这样做全是我平时对他惯得太狠了,我太惯他了,把灌夫抓起来,而且立即下令把灌氏家族的人全部逮捕,一个不放。田蚡这样做是他害怕灌夫家里有一个漏网的人,他就可能按动那个“核武器”的按钮,把那个“核武器”给引爆了。所以他借这机会把灌氏家族,灌夫当场抓,灌夫家族的人全族抓起来。
2 Y! l6 }8 d; ^) f$ T6 u3 |3 B- H# x" s. ~- \. X; j1 r
    画外音:在前面的分析中,王立群先生讲述,田蚡因为害怕灌氏家族有人泄露可致他于死地的“核武器”,也就是泄露他曾经和淮南王谋反的言论,出于这种担心,田蚡才借着灌夫“使酒骂坐”的机会把灌夫和他全族的人都抓了起来。根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的记载,魏其侯窦婴想花钱私了,把灌夫救出来,但没有成功。那么,接下来窦婴还会采取什么办法去营救灌夫呢?这最终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 y! l5 S8 A) ~: m8 B田蚡在自己的婚宴上借口灌夫对太后大不敬,把灌夫和他的全族人都抓了起来,那么魏其侯窦婴采取什么办法去营救灌夫,窦婴最后的被杀和这件事情有关系吗?
; m: L& e# S/ @/ h! r* F5 D2 `; y+ l9 o, W
    这个事情发生以后,这个事情就非常严重了,灌夫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窦婴就挺身而出去营救,去救这个灌夫。他痛着他家里的人给皇帝上疏,说灌夫这个罪是喝多了酒,酒后失言啊,不值得杀。而史书记载是“上然之”,就是皇上同意窦婴的看法,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汉武帝是同情灌夫跟窦婴的。而且“赐魏其食”,还招待魏其侯吃了顿饭,怎么处理呢?汉武帝提出了一个方案,叫“东朝廷辩之”。东朝就是东宫,就是这件事情的处理在太后的寝宫来一个当众辩论,这个主意是非常不好的,我们下面会讲到,说到东宫去辩论,然后把文武百官都召集到王太后的寝宫里边,来商议这个事情。两个人到了那儿之后,窦婴首先说,灌夫是立有大功的人,吴楚七国之乱他立有大功,他这只是一个小过错,你不能因为一个小过错就杀了一个立有大功的人。然后呢,田蚡就死咬着灌夫在颖阴一带是个豪强,这个豪强按照国家的政策是必须要除掉。两个人就顶上了,顶上了窦婴一看这件事情没有办法解决,窦婴就开始揭田蚡的短,但是窦婴在揭短的时候没有引爆那个“原子弹”。没有提这件事情,而田蚡说话就非常恶,他说我无非就是爱好土地、金银、女人、房子,我有什么大错?我不像窦婴,像灌夫,他们整天在家里面不是看天文,就是看地理,总想着皇上跟太后有点儿事,他们好立点功。他的意思暗含的意思就是说窦婴和灌夫是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这两个人想谋反。这个话就说得是非常恶毒的,他自己谋反他不说,他把这个谋反罪加在窦婴的头上。这个时候皇上看两个人争来争去没有个结果,就让大臣们发表意见。大臣们只有一个人说话,这个人就是御史大夫韩安国,韩安国怎么说呢,韩安国说灌夫这个人立有大功,酒后失言,像这种人没有大错不能杀,魏其侯说得对。再一个呢,田蚡,丞相说他的家族在颖川这一带为非作歹,他这个算什么情况呢?他属于树枝,树枝比树干粗,小腿比大腿粗,要不锯掉将来会有麻烦,所以丞相说得也对。最后一句话,唯明主裁之,还是希望圣明的君主去裁决吧。汉武帝搞这么一个东朝廷辩,他本来这个事情是可以处理的,他为了不得罪皇太后,他想让朝臣们支持窦婴,支持灌夫,然后用朝臣之嘴以封太后之口,他是这样想的。他没有想到韩安国来了个魏其侯也对,田蚡也对,你来裁决,等于说是汉武帝把球踢给大臣,韩安国又回了球踢给汉武帝。汉武帝想利用朝臣,但是做大臣的有几个是傻瓜?谁愿意被汉武帝当个枪头来利用对付太后啊,谁也不愿做这个枪头,所以,汉武帝这个东朝廷辩最后不了了之。虽然这个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是窦婴跟田蚡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本来他们两个之间没有正面冲突,他们两个在东朝廷辩的时候他们两个把脸皮彻底抓破了。中国人是很讲面子的,两个人的关系不好,只要还有一层脸皮不抓破,就还有一个和解的机会,一旦两个人彻底把脸皮抓破,这就连一点儿和解的机会都没有了。结果这个东朝廷辩就让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这两个人的关系彻底地公开地决裂了。换句话说,田蚡的婚宴,还有东朝廷辩这两件事情导致了窦婴卷入了这场矛盾。这是一个原因,他受灌夫的拖累。
+ k. w4 }& F: U9 s! m7 N* ?% ]    窦婴他自身的第二个过错是估计不足。因为他当时从田蚡的家里回来,他要向皇上上疏的时候他家里人不让他上疏,他的夫人阻拦他,说灌夫得罪的是太后之家,这谁能救得了,不让他上疏。结果,窦婴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魏其侯这个侯是我立功得到的,然后双从我这儿丢掉了,就是我得了侯又失了侯,我没有遗憾。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来,窦婴判断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把侯给免了。他没有想到是个死,估计不足。他的估计不足包括对汉武帝的估计不足,对王太后的估计不足,对田蚡估计不足,对整个事件最后发展的恶果估计不足,他要是有了充分的估计,他不会往坑里跳。这是魏其侯窦婴被杀就他自身来说的第二个原因。
+ m9 l/ U: d5 @( {    第三个原因,也就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遗诏事件。这个事情以后,汉武帝就恼火,气愤地就回到太后宫中给太后请安,结果王太后绝食,不吃饭。王太后说什么呢?王太后说,现在我活着人家都欺负我弟弟,假如我要是死了,人家还不定怎么欺负我们家的人呢。说了这个话以后绝食不吃饭。汉武帝这没有办法,汉武帝就说,本来这个事情找一个法官就能处理掉,不过是牵涉到两个外戚,所以要辩论一下,就这窦太后不依不饶,迫于王太后的压力,汉武帝不得不把窦婴抓起来了。所以窦婴在东朝廷以后被捕。窦婴被捕以后没有办法,窦婴就想起来汉景帝在临死之前给过他一道遗诏,这个遗诏的话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就是说如果你今后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的话,你可以拿出遗诏,直接向皇上报告。这个遗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涵义,就是说你可以直接向皇上报告事情,当你不能向皇上报告事情时拿出遗诏你可以报告。在窦婴被抓起来以后,窦婴就让他的侄子把有遗诏的事情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一听说窦婴家里边有景帝的遗诏,这是大事情,立即派人去查,查那个皇宫中间的存档,一查没有。这个麻烦大了,遗诏只有窦婴有,还是他家的那个家丞,就是窦婴家的总管盖了个章,皇宫中间没有存档,没有副本。好,这样一来,窦婴那个遗诏不但没有救了他的命,还落了个伪造遗诏罪。
& W' j3 V! [7 v9 F- X( w4 p$ I$ P- O: B
    画外音:根据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的记载,窦婴拿出的遗诏在皇宫中是没有存档的,那么,这个遗诏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遗诏,皇宫中不可能没有存档。如果是假遗诏,窦婴为什么在自己被捕入狱后拿出来。对于遗诏事件,王立群先生是怎样分析的呢?
; I: j2 ?* c- u! e7 L$ N6 \    窦婴是在被捕入狱后,为了救自己才拿出的景帝遗诏,按照常理,这不可能是假遗诏,但遗诏却在皇宫中找不到副本,那么,景帝究竟是真是假?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究竟有几种说法?王立群先生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3 d3 `+ y0 J$ o$ b/ l+ {
" c# c' {; c" R/ r/ R
    第一种,窦婴伪造。窦婴伪造的遗诏,这就是伪造说。有没有可能性?我认为不可能。两点:第一,窦婴这个人,我们从他的为人来看是个耿直的不懂权术的一个大臣,他不可能伪造。第二,窦婴是在什么时候把遗诏拿出来的呢?是他被关在狱中的时候他拿出来的,这想用遗诏救自己的命,如果这个时候他拿出来一个伪诏,不但救不了他的命,而且是罪上加罪。所以不可能,伪造说不能成立。 , f+ D+ h! h) @
    第二种说法,没有存档。汉景帝有遗诏没有存档,有没有可能性?没有可能性。我们所有的说法就是按逻辑推理来说,没有可能性。历来皇帝的诏书有两份,有正本,有副本,还要登记造册,不可能不存档,所以不存档说不能成立。 + K  T1 E" p2 P
    第三种说法,毁诏说。把诏书给毁了,毁诏呢又有几种情况,说王太后跟田田蚡毁了,这是一说,王太后跟田蚡毁诏可能性也不大。为什么呢?这个遗诏的本身并没有任何威胁力啊,就是说你可以向皇上报告,这个遗诏没有任何威力,就是说它没有杀伤力的遗诏,所以没有必要毁掉它。第二,毁诏谈何容易啊。王太后跟田蚡再有权势,但是皇宫中间诏书的管理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毁诏是很难的。另一种说法,武帝毁诏,武帝毁诏也不可能啊,第一,没有必要。这个诏书丝毫影响不到汉武帝,汉武帝为什么要毁掉这个诏书呢?没有必要啊?这是第一。第二,汉武帝本身是同情窦婴的,那你把诏书毁了,给窦婴加了个伪造诏书罪,有这种可能性吗?没有。有一个清代的学者叫沈钦韩,沈钦韩又提出来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什么呢,主管档案的人害怕田蚡,他向皇帝打了个假报告。皇帝叫他查,他说没有存档,这种可能性有没有呢?没有根据,很难讲。那么,遗诏事件我们应当怎么看?我觉得,我们分析的遗诏事件所有的可能性,存在的机率都很小。但是,我们所有的分析都是建立在逻辑推理之上,比如说,汉景帝并不恼恨窦婴,他不可能给他个遗诏,然后故意不存档,让窦婴什么时候一拿出来,窦婴就得死。我们都是这样推理的,我们所有的分析都是逻辑推理的,但是历史往往在非逻辑因素出现。就在我们上述推理种种不可能中间,我们不知道在哪一个环节中间出现了一个非逻辑因素,历史没有记载,我们今天不知道,这一个环节的出现导致窦婴被杀。所以这就是我对遗诏事件的看法。汉武帝迫于王太后的压力,一咬牙把窦婴给杀了,因为汉代实行的还是秦代的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元光四年的第一个月十月,灌夫被杀,十二月,第三个月,窦婴被杀。到了春天,田蚡也死了。 + U# k3 s  ?; ^" ^6 I

( E* V" \8 t, |4 D; d4 B    画外音: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窦婴被杀是因为他拿出的遗诏在皇宫中没有副本,他是因为伪造遗诏罪被杀的。但根据王立群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窦婴首先是想救出在田蚡婚宴上“使酒骂坐”的灌夫,但又对事态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而导致自己入狱,最后才因为伪造遗诏罪被杀。那么,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窦婴被杀呢?对于这个问题,王立群又是怎样分析的呢?
1 Y4 j" H1 G8 c# P# ^
  E; ~+ ]- R4 }& G1 c    他被杀的第二个原因是田蚡。窦婴被杀跟田蚡的关系很大,东朝廷辩的时候他公开说窦婴谋反,这是很恶毒的。
( @4 n) }, m6 f    第三,关于大臣。窦婴之死我们分析了窦婴的原因,分析了田蚡的原因,大臣们有没有责任呢?大臣们的“失语”是慑于太后的威势,大臣们不敢说话,最敢说话的是那个韩安国,也是“魏其侯是也,武安侯是也,唯明主裁之”,这说明大臣们是无奈。大臣们有责任,但大臣们很无奈。
: N+ |3 [- o+ d' y. R; V0 z# B    第四个人,太后。在窦婴之死这个问题上王太后的责任不可小觑,这个人责任太大了。婚宴的诏书是她下的吧,有了好的诏书,田蚡才能敢于抓灌夫啊,而且在东朝廷辩的时候,大臣们为什么“失语”啊,是因为太后的权势啊,而最后她又拒绝吃饭,用绝食要挟、威胁汉武帝,所以她有很大的责任。 " M! I5 L+ \8 J
    最后一个人,汉武帝。在窦婴之死中间,汉武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汉武帝是同情窦婴的,但是他最后处死了窦婴,汉武帝是恨他的舅舅田蚡的,但是他却重用了田蚡。所以汉武帝这个人,我们在前面讲到窦太后把御史大夫赵绾、郞中令王臧投入监狱的时候,汉武帝已经表现了他的冷酷,在窦婴之死中间,汉武帝同样表现了他的自私和冷酷。其实他完全可以把事情处理好,不至于杀掉窦婴。但是他为了不得罪他娘,不得罪太后,他想利用大臣,结果没有利用成,最后搞了个一团糟。所有这些人最后的决定权在他手里边,结果他处理不好,所以汉武帝他的冷酷跟自私也是导致窦婴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
8 B' @( f; N9 y8 K. ]    我们以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窦婴之死,窦婴之死的确是武帝初年的第一桩大冤案,这桩冤案的发生是因为王太后对皇上的干预,也就是说年轻的汉武帝虽然在他上面两座大山去掉了窦太后一座大山,还有一个大山在压住他,就是王太后。所以,汉武帝尽管在窦太后死以后负担很轻了,但是王太后在个别事情上还在干预他,但是毕竟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尽管王太后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掣他的肘,给他施加一点儿影响,但她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汉武帝,汉武帝注定要完成历史所赋予他的历史使命,他必然要有一连串的动作来完成他称帝后的事情,那么,汉武帝在窦婴死以后他的眼光又会投向哪里呢?请看下集《汉匈交兵》。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22: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汉匈交兵! C. Y) m/ u$ }7 b8 a
4 {5 n, s% Q" w- [& e' R8 O
    画外音: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做皇帝时间比较长的一位,但是他在这五十四年当中,和匈奴的交战打了四十四年,所以,汉武帝跟匈奴用兵之长是空前的,这件事情在后代也是争议最大的。匈奴民族本来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到秦朝以后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大漠南北,并建立了单于政权,经常对中原虎视眈眈。西汉初年,匈奴骑兵经常南下骚扰中原边境。从汉高祖立国一直到汉景帝执政这七十年间,汉朝对匈奴的政策是和亲,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抛弃这个世代相传的和亲政策,而选择了战争的手段来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呢?汉武帝为什么把匈奴当作自己毕生的宿敌,始终坚定不移地要跟匈奴打下去呢?
2 z( r( c0 O7 I! O" o, J+ Z
! n6 h+ K4 c! ?( z8 x, M! c9 }( Q7 M: j; e/ A+ s- E# B  |
% d) U' K  {) o: @0 u
    和亲的政策是刘邦开创的,刘邦的和亲始于汉王七年,我们在讲《吕后》系列曾经提到这件事情,因为刘邦在高祖七年平定韩王信的叛乱,结果是被匈奴围在白登,困了七天,最后还是采用了陈平的一个计谋才得以脱身。所以高祖这一次是领教了匈奴军事力量的强大,事后,他采取了他的臣子刘敬的谋略,与匈奴和亲。每一次和亲陪公主去的有奴仆,有工匠,还带去很多的礼品,特别是像汉朝出的,比如说像丝绸,像酒,像这些匈奴不出产的这些产品,带去的这些物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匈奴的物质需求,所以在高祖时期这个和亲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到了汉文帝时期,汉文帝继续采取的是和亲政策,但是文帝这一代的和亲不是太顺利,汉文帝一生经历了匈奴的三代单于。因为在汉文帝之前大家知道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强悍的匈奴单于,叫冒顿单于。冒顿单于还曾经给吕后制造过麻烦,就是他给吕后写过一个性骚扰的信,吕后很生气,但是最后还是咽了这口气。冒顿单于一直活到了汉文帝时期,冒顿单于给汉文帝制造了麻烦,就是汉文帝前三年,冒顿单于大举入侵。就是他派他手下的右贤王一直打到现在的甘肃、内蒙的那片河套地区,当时叫河南之地。就是黄河在甘肃、内蒙转变的那片地区,河南之地。在这片地方,匈奴的大举入侵给汉文帝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汉文帝当时就派了一名老将,他是刘邦手下的骑兵司令,叫灌婴。这个时候灌婴已经做了汉文帝的丞相,灌婴亲自带了八万多军队去抵挡这个右贤王,这个右贤王的军队在河南之地捣了一个多月的乱才撤了。所以文帝时期他就经历了匈奴第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可见这个和亲没有给文帝朝带来和平,反过来倒是遭到第一次大规模的入侵。文帝前三年入侵河南之地以后,冒顿单于去世了,接替冒顿单于的是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叫老上单于。老上单于继位以后又要求和亲,汉文帝也答应了匈奴的和亲要求,但是这一次和亲给汉文帝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 Z: G, ~2 J7 d! B1 W- p8 T- k6 e/ l: L* x; P: C) x( L' b5 g0 R5 p

* ^+ N  a2 t6 L
, ]: {7 M/ Z' g. n# L* `    画外音:在高祖时期,由于汉匈和亲这个纽带的作用,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还算太平。可是到了汉文帝时期,匈奴对汉朝的政策可以说是出尔反尔,一会儿和亲,一会儿又要战争,汉文帝只能逆来顺受,最后终于靠和亲跟匈奴修好了关系。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在选择随公主和亲的官员上由于选错了一个宦官,这个宦官后来竟然给汉朝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为岌岌可危的汉匈关系可谓是火上浇油。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是如何为害汉朝的呢?
: y+ T' O3 V6 O5 O
6 n: U, O  W" v* x- s* N% v5 G# g+ Y3 n
8 @) K' |4 M+ F7 ]
    老上单于继位以后又要求和亲,汉文帝也答应了匈奴的和亲要求,但是这一次和亲给汉文帝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大麻烦。因为这次和亲,在公主派往匈奴的时候,同时还派有宦官,就是侍奉公主的人和她同行,这次派的这个宦官在历史上是有记载,而且很名的一个人,这个人叫中行说。中行说不愿意去,因为宦官跟着公主到匈奴和亲去以后,就意味着这个宦官他一生都不可能再回到中原来。所以中行说就觉得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不愿意去,但是中行说的这个要求没有被采纳,最后还是强迫中行说出使。中行说临走之前撂下一句话,这句话就这样说的,“必我行也,为患汉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一定要我走的话,将来我一定会为汉朝制造许多麻烦,这说明中行说这个人是个非常容易记仇的人,而且是一个报复心很强的人。他本来不愿意去,但是非要他去,他就把自己的怨恨记在了汉朝的身上。他去了匈奴以后,他就要报复自己的民族,报复自己民族的这个政权,所以中行说随同公主到了匈奴以后,立即就投降了匈奴大单于。投降以后呢,匈奴的单于非常器重中行说,中行说的这一次随同公主出使匈奴和亲给汉朝制造了很多麻烦。因为他很有能力啊,中行说做了这么几件事情。
2 D- i% L; G( D" o3 D$ K    第一,破除依赖。因为匈奴民族和汉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文明,匈奴民族生活的主要的地方是现在的蒙古高原,匈奴人在高寒的蒙古高原上他御寒的东西主要是牲畜的皮革,穿皮衣,但是这个皮衣和棉衣相比,皮衣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重,特别沉重。棉花很轻,所以汉朝的棉花供奉给匈奴以后,匈奴人很喜欢棉花。中行说到了匈奴族以后,他就发现匈奴人对棉花的依赖性很强,他就觉得这个依赖不好,这个依赖会逐渐地导致匈奴族成为汉民族的一个依附的民族。所以他就跟匈奴大单于讲,说匈奴的人口很少,只不过只有汉朝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是匈奴却非常强大。为什么呢?就是我们吃的,我们穿的,都不需要依赖汉族。现在我们如果过分地依赖汉族给我们供奉的农产品的话,那么我们将来这个民族就非常危险了,因为它失去了它生存的独立性。他说你不妨做一个试验,他说你找一些人穿上皮革的衣服,再找一些人穿上棉花做的棉衣,然后你让他们骑上马在草原荆棘丛中来跑,结果跑的结果呢,那个皮衣在荆棘丛中跑过以后它很结实,不会受损。而那个棉花在荆棘丛中骑着快马一跑都被挂烂了,所以你从这个对比中间你可以看出来棉花不适合匈奴民族需要。所以中行说就不断地向匈奴的单于灌输一种思想,说汉族的东西虽然好,但它不适合我们这个民族的需要。这样就破除了匈奴对汉民族农产品的这个依赖和需求。0 V/ P0 }% x; K' o
    再一个,中行说发现汉民族在文化上要比匈奴民族先进,他就采取了一个办法,就是他抽空时间向匈奴单于周围的人传授文字,传授计算。提高匈奴民族提高统计自己的人口,统计自己的牲畜,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当然,中行说的做法客观上传播了汉族的文化,但他的主观意图绝不是如此。他的主观意图是想通过这种办法增强匈奴民族它本身的力量,这是他采取的第二个措施。: H1 N, Y/ Z0 i) S! t3 V3 d' i
# F) K6 Y/ ~1 W% X2 J. }

; C  ?) P2 G) F6 @4 r/ o
- v# b7 T9 A2 j/ M4 M    画外音:中行说无疑是一个有能力的宦官,他到了匈奴以后,客观上向匈奴传播了汉朝的文化,如果中行说的出发点是为加强汉匈之间的民族友谊,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名垂史册的友好大使。然而,他的出发点却是要报复汉朝,挑拨汉匈之间的关系,所以,汉匈之间的关系开始向着战争的边缘靠近。那么,中行说下一步又是如何帮助匈奴挑衅汉朝的呢?
' B" h* _/ W# Q. E6 {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中行说到了匈奴之后开始从各个方面帮助匈奴树立自信,蔑视汉朝。为了进一步挑拨汉匈关系,中行说竟然帮助匈奴单于玩起了文字游戏,以蔑视汉朝皇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中行说为了达到报复汉朝的目的究竟还做了些什么呢?/ n9 t' q% N: u: j
# v2 q% S7 E. R" Y$ i

0 ?+ }1 y, r2 [- Z/ n8 T, {0 t$ `* f/ u+ y& {5 F7 I4 t
    第三个措施,教唆傲慢。他教唆匈奴的单于在和汉民族交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表现出一种傲慢的态度,具体来说,比如说当时汉朝的皇帝,比如汉文帝给匈奴的单于写的这个信,写在这个竹简,这个竹简的长度是一尺一寸,但是中行说就都给匈奴的单于,这个时候的单于是老上单于,就教给他写给汉文帝的竹简要一尺二寸,我这个信要比你那个信的竹简要长出来一寸,表明我比你大。再一个在称呼上,汉文帝给匈奴单于的信开头总有这么一句话,“皇帝敬问,大单于无恙。”无恙就是无病啊,就是皇帝问候大单于还好吗?但是中行说就教给匈奴的单于,你给汉文帝写信的时候不要这样写,在大单于的前面他又加了八个字,这八八个字是“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大皇帝无恙”,它前面加了一个“天地所生,日月所置”,这个在称呼上又压了汉文帝一头。它这个做法的本身是想激怒汉文帝,同时也想让汉文帝觉得大单于就是比汉朝的皇帝高一头,他教唆他傲慢,这是中行说做的第三件事。
, |  l* Y: C! V    第四件事,助纣为虐。中行说是被汉朝派到匈奴去的,所以他在汉朝的宫廷中间了解汉朝边地的地理状况、军事的部署。所以中行说就把这些情报透露给匈奴的单于,他告诉匈奴的大单于哪个地方地理形势怎么样,驻扎了多少军队,哪些地方可以做为我们进攻的对象。本来刘邦的和亲是想争取和平的,结果中行说这一番教唆,这个事件发生以后,不但是没有争取到和平,而且把这个老上单上说得是飘飘然。所以老上单于在汉文帝前十四年的时候,老上单于在中行说的教唆之下,带领了十四万军队大规模入侵汉朝。这一次入侵力度非常大,所以汉文帝这一方反应非常强烈。第一,面对这一次匈奴的大举入侵汉文帝要御驾亲征,就是要亲自出征。但是这件事情遭到朝臣们的反对,汉文帝不听,最后还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面干预,这件事才算了结,汉文帝自己没有出征。但是,他自己虽然没有去,他派了十万军队防守长安,十万骑兵防守长安。因为这一次匈奴打的话,入侵汉朝内地打得很近,把汉朝皇帝的一个行宫给烧了。而且匈奴部队的侦察员,就是他的侦察部队一直到了汉朝皇帝的甘泉宫,甘泉宫离长安已经很近了。所以,汉朝对匈奴的和亲实际上经常会遭遇失败,这是老上单于这一次。老上单于死了以后是军臣单于继位,军臣单于在文帝后六年又一次入侵,搞得汉文帝狼狈不堪,当然,文帝后六年的这一次入侵也被遏制住了,但是一年多以后汉文帝就去世了。所以文帝朝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入侵。这说明和亲没有达到原来保持汉匈关系和平的那个目的。文帝去世以后,景帝继位,景帝朝汉匈关系相对平静,但是也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时候,赵国就曾经勾结匈奴,匈奴也想趁着汉朝的内乱入侵,但是这件事情最后没有做成。2 \  l; U* a& D. w; i/ W

# O! U: s' F% Y! ^7 b( ^6 j$ i% H+ N, F5 x

' j8 \, Q+ h  E; F3 b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是进断时续,两人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时战是和,任何一个意外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汉匈之间和亲政策的破裂,像中行说这样的宦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看来,和亲靠一厢情愿是不可能的,那么,当汉武帝登上皇帝宝座以后,他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机遇呢?他又会如何处理汉匈之间的关系呢?3 @2 c/ m) f9 x, w+ F1 I2 E
! U& J: m8 ^% j/ c
  / a' ~" L) w5 w

/ k2 |- W+ P5 q: R: F    我们明白了这一段历史就会知道,汉武帝之所以会坚定不移地跟匈奴打下去,第一个原因,就是宿怨。从高祖和亲以来,经过吕后、文帝、景帝,这几个皇帝以来的宿怨是导致汉匈关系紧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宿怨。和亲无效,征战雪耻。所以,武帝要把对匈作战作为自己毕生的一项大事业,这是武帝坚持对匈作战的第一个原因。
. M0 r$ X1 V" p5 a, K; d    第二个原因,机遇。因为武帝朝的时候条件成熟,征战、平乱成了武帝的一大心愿,因为汉朝从高祖开始这个和亲它并不是汉朝自身的愿望,因为和亲要献出女人,献出财物,要强颜欢笑,来换取一个短暂的和平,这不是汉代皇帝的本愿,而是当时的实力不足以和人家较量,因为这个中间经过了二十三年的经济的破坏。当时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当时的状况是,汉朝的天子,就是汉朝的皇帝在汉初的时候他想准备一辆马车,这辆马车需要配备四匹同样毛色的马,就不能配备齐。当时的将相连马车都没有,坐的都是牛车,老百姓连吃的盖的都没有,你这种经济状况怎么和人家打?但是到了武帝朝的时候,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了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所以到了武帝的时期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状况呢,说京城里的钱是成千上万,那个串铜钱的绳子都锈烂了。国家粮仓里的粮食陈陈相因,就是老的粮食没有吃完,老的粮食又堆上去了,甚至于露天堆放都锈烂了。所以武帝时期已经具备了和匈奴作战的本钱,这个本钱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就是粮食,粮食问题解决了,特别是边地边疆地区的粮食问题解决了。因为这个时期晁错有一个很有名的建议叫入粟拜爵,粟就是粮食,当时晁错就建议,如果老百姓把自己的粮食运到边疆地区,可以给老百姓爵位。爵位是中国古代一个政治等级制度,爵位跟政治职能是没有关系的,但爵位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政治名分。爵位有两种,一种是打仗立的功的这个爵位叫军功爵,另一种是老百姓得到的爵位叫民爵。老百姓把粮食运到边地以后他有了民爵,那个民爵有什么作用呢?一旦百姓犯了罪,你可以把你的爵位捐出来去抵罪,所以老百姓就觉得有了爵位就有了一层保护衣啊。所以有很多老百姓他粮食富足以后他就愿意把粮食运到边疆地区,所以边地的粮食充足,这是作战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另一个条件就是他的军事装备已经很强了,汉初的时候马匹奇缺,因为你三年的反秦、四年的灭项,打的结果打到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汉初的马匹缺到什么程度呢,一匹马可以卖一百金,就是卖一百黄金,所以这个马非常缺。所以从汉初开始,汉朝政府就鼓励老百姓养马,到了武帝朝的时候民间的马匹非常多。多到什么程度呢?街道上、田野上到处是马,而且当时有这么一个传说,就说如果哪一家的主人你骑了一匹怀孕的母马去寻亲拜友的话,那么当时的人就看不起你。你骑了一匹怀孕的母马,人家连聚会都不让你参加,所以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家家养马,民间的马多了,战马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到武帝时期他能够组建自己强大的骑兵军团,就是因为有马匹了。再一个,匈奴力量之所心比汉初军力强的一个原因就是匈奴人射箭的技术很高超,他从小就骑马射箭。但是这个时候,汉族人他是农耕民族,他不是从小练骑马射箭的,但是汉族人发明了一种用机器来射的箭,这就是一般射箭的升级版本,这种箭叫弩机。它是用机器射的,机器射的它可以连发,这个机器射的箭射得是又快又密,它可以压制住匈奴的骑兵。所以,边地的粮食和武器装备都大大增强了,所以汉武帝有了和匈奴叫板的实力。& }0 f1 D' Z# y! W$ C
( H8 P* l) J+ }4 X: B* B2 [/ T
& ?" |: t$ g. z4 E' T6 v. ?' g0 ^. v

2 x2 A# [% D  S, G1 G3 P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大大增强,用武力来解决汉匈之间的矛盾已经具备了客观的条件。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汉朝完全可以凭着实力的增强,继续用谈判的方法,用和亲的策略,来解决汉匈矛盾的,然而,汉武帝为什么不想继续和亲了,而选择了战争呢?与匈奴结好关系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 ^( m. y# ~+ i) o! s+ |6 x3 ^& o) Q5 V( ?

4 r) N# Y8 z9 A8 {5 R1 q7 U/ ]
: m& f9 d2 z9 K0 o8 k6 [  R! N6 j    第三,利益。汉武帝的对匈作战还有一个利益的驱动,因为对匈奴作战的话可以扩张汉朝的领土,可以大规模地扩张汉朝的领土,所以在武帝看来这是非常有用的一种办法。这里面有一个很深层的背景,汉民族跟匈奴民族本来一个是游牧民族,一个是农耕民族,两个民族各有自己的生存状态,生存条件,他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差别很大,游牧民族主要是畜产品,农耕民族主要是农产品。本来两个民族如果一开始采取一种贸易的办法,对两个民族都是一件幸事,是一件很有利的事,就是通过贸易互通有无。但是这个错误,我们讲人类的这个错误它往往都是发生错误的时候人们并没有觉察到,当你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时候,实际上它早就发生了。那么这个时候,这个错误是怎么发生的,这个错误是一开始在汉初的时候,匈奴民族依仗着自己军事实力的强大,它不愿意通过贸易来互通有无,它采取军事手段掠夺,这样就注定了两个民族的悲剧。这样你侵略别人,别人一定会用武力的手段来抗击侵略,这就导致了两个民族的悲剧。所以这个时候战争就成了特定时期解决两个民族矛盾的一个唯一的办法。
* u; `& ?$ m- w( r4 R; X. K" d5 r$ r; V' \* `5 _) E" W3 A

; }4 v; b9 g! A5 r' j$ v$ e5 v
$ I" O' n: g8 w! G; t    画外音:王立群先生认为,汉匈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用贸易的方式来解决,但是由于匈奴民族在开始的时候就靠军事掠夺来解决民族矛盾,那么在汉朝军事实力强大以后,汉武帝也想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终,汉匈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那么汉武帝是不是很快就对匈奴动武了呢?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汉朝对匈奴作战还面临着怎样的障碍呢?/ y, s1 E6 c& H5 p# d
    刚才,王立群先生为我们讲述了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原因,可以看出,国家实力的增长促使了汉武帝的野心膨胀,再加上匈奴在和亲这件事上反复无常,致使汉匈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匈奴又来和亲了,那么,汉武帝该如何应对匈奴的这次和亲要求呢?. y7 w: V. `8 @! H5 r
  d1 p. N' C" W5 ~

1 ^, Z/ X( d; C' u- P+ j! s& J, _) Y+ c' i- t( T' E
    建元六年,也就是汉武帝继位后第六年,发生了一件事,匈奴的军臣单于提出来和亲,汉武帝就把匈奴和亲的主张交出来让大臣们讨论,结果在大臣们讨论的时候,两派,一派主张不能和亲,原因很简单,匈奴是一个毫无信义可言的民族,从历史上看,所有的和亲都不能带来持久的和平,主张要打。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一个官员,叫王恢,他是坚决主张打。这个人的职务是大行,大行是负责外交接待的这么一种官,他是坚决主张要打。另一派是和亲派,和亲派的代表人物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一个人物叫韩安国,韩安国这个时候职务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主管监察司法的官,地位很高,相当于副丞相。韩安国坚决主张和亲,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这个仗你打不赢,就是你没有办法打赢,所以韩安国是主张和,用和亲的手段来解决。王恢是主张打,因为他觉得匈奴的问题不打解决不了,两派意见争执不下,大臣们是一种什么意见呢?大臣们的意见很简单,一边倒,而且倒向这一边是倒向韩安国。那么大臣们支持韩安国实际上是一种惯性思维,因为从高祖时期以来我们就没有打赢过,打不赢。还有一个原因,大臣们支持韩安国也是为了保险,因为你对匈奴作战风险很大。韩安国提了一个很重要的理由,说匈奴民族有一个特点,它是一个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它住的地方没有一个固定地点,不像我们汉民族,你住在这儿你一辈子都不动了。匈奴民族是个游牧民族,哪个地方水草繁茂它就到哪儿去了,它是个马背民族,所以你很难找到他们,他讲的话是有道理的。汉武帝是什么看法?汉武帝竟然同意了韩安国的意见,这是建功立业元六年,汉武帝同意和亲,他同意了,这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一个和匈奴打了四十四年的皇帝,当他继位以后遇到匈奴第一次要求和亲的时候,他竟然同意了。那么他为什么同意和亲呢?他是不是心中有一些难言之隐呢?请看下集《马邑之谋》。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22: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马邑之谋
: G+ J) r: `3 n  z& b6 P , N' q$ h- X: M. P9 r! J8 _/ L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汉武帝登基后由于觉得时机不成熟就同意了当时匈奴的和亲要求,然而根据《史记》记载,在这次和亲两年后,汉武帝在朝堂上突然宣布对匈作战,这个决定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朝堂上,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围绕着战与不战的问题又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那么,主战派和主和派又会展开怎样的唇枪舌战呢?主和派韩安国又会用怎样的杀手锏来阻止汉武帝打匈奴呢?主战派王恢究竟想到了什么破敌之策才能说服汉武帝呢?这个策略在实话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波折呢?
: v1 M* s& [" a9 `( ^3 J: @# x% s( \; f1 K* k5 H7 m
    上一讲我们讲到在建元六年汉武帝违心地同意了韩安国和大臣们提出的与匈奴和亲的主张,作为汉武帝来说,他是一个一贯主张对匈奴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人,他之所以在建元六年同意与匈奴和亲,我们上一次曾经提到过他有一个难言之隐,他的难言之隐是什么呢?两点。第一,他刚刚继位啊。汉武帝十六岁继位当天子,到建元六年,他刚刚继位六年,才二十二岁,让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天子改变了实行七十年的和亲国策,对匈奴大规模作战,这是需要勇气的。第二个原因,韩安国提出来了对匈奴作战的风险,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这件事情刚刚过了两年,汉武帝突然之间向朝臣们提出一个建议,他对朝臣们说,他说我大汉对匈奴不薄啊,我们把我们的公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带去了那么多礼物,送给匈奴的单于,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得到的是抢劫、傲慢,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决定和匈奴开战。他把他这个决议一抛给大臣们以后,整个朝中就像是开了锅一样,炸了营,朝中两派再次掀起一个大规模的论战,论战双方的代表人物还是两年前那两个人,主战派大行王恢,和亲派御史大夫韩安国。两派争论得非常激烈,可以说是唇枪舌剑,争论的焦点三个问题:
7 u6 b+ E) Q0 L, r
' k- Z" ]& b7 B! w! s2 W6 N$ x9 B    第一,要不要打。王恢是主战派啊,王恢以史为鉴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战国时期的那个代国,代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就在山西北部,说战国时期的那个代国北面是强大的匈奴,南面又是中原的诸侯国,但是代国的国君他竟然能够对抗匈奴,让匈奴不敢轻易地南下,保护了代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对比一下战国时期的那个小小的代国,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实在是太窝囊,匈奴现在打我们简直比当年打代国都频繁,这说明一个道理,它对当年的代国有畏惧,而对我们今天的大汉它毫无顾忌之心,所以这个仗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出国威,打得匈奴知道害怕。这是王恢的意见。韩安国还是老主意,和亲,不能打。韩安国的理由比上一次申述得更充分了,韩安国讲了三条,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找不到。茫茫草原,那个大草原,大戈壁,匈奴民族又是一个马背的民族,没有固定的处所,你派了那么多军队到草原上去,你就能保证你能找到匈奴民族吗?你能找到它的军队吗?第一个原因,找不到啊。第二个原因,打不赢。你找到它的时候你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你用精疲力竭的军队去对抗它的精锐之师,你能保证打赢吗?第三,划不来。你就是千辛万苦,万苦千辛打赢了,你占了那个大草原,你占了大戈壁,你干什么用?你是农耕民族啊,你在大草原上开荒种地,还是你想在戈壁滩上种粮食,没有用啊。
% Z; y! L* m. Y9 d$ A+ b- c5 F
0 Z2 j3 E3 g  H; p画外音:主和派韩安国一番义正辞严,讲了不该打匈奴的三个理由,找不到,打不赢,划不来,可以说是有现有据,合情合理。而主战派王恢提出来的泱泱大国被匈奴欺负则是有些太窝囊,在情感上也是很得人心支持的,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争论可以说是势均力敌。那么接下来双方还有哪些争论焦点呢?这些问题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 X2 A" _- b+ ]: M) f! u' X# N9 B4 L  s
    主战派和和亲派争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怎么样看待高祖刘邦的和亲,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在汉代地位崇高,影响巨大。怎么样看待高祖的和亲是个大问题,每当战、和发生矛盾的时候主和派、和亲派就把刘邦的和亲当成一个万能的法宝,树起这面旗帜来。你比如说吕后,我们知道吕后这个人那是心高气傲,专横跋扈,但是她遇到冒顿单于这个挑衅性的信件的时候,吕后是准备打的,当时她手下的一个大臣樊哙还说了一句很大的话,樊哙说只要给我十万军队,我可以横行匈奴。结果被栾布驳回去了,说樊哙应该杀,说汉高祖当年带领三十二大军,被困白登,被困了七天七夜。最后还是用了陈平之计贿赂了冒顿单于的阏氏,然后靠着阏氏的一番话,阏氏向冒顿单于提了这么一句话,说你打败了汉朝,占了它的土地也没有用啊,你是游牧民族你占了那个农耕的土地有什么用啊,这样刘邦困了七天最后才解困而出啊。所以刘邦这个和亲的事情一提出来吕后是哑口无言啊,吕后最终是驳回樊哙的主张,听了栾布的意见,采纳了和亲的这个主张。你可见,汉高祖刘邦和亲这件事对吕后的影响多大,所以后来怎么样看待刘邦的和亲就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争论的一个焦点。这是主和派的一个法宝,也是主战派难以逾越的一个鸿沟,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有办法在理论上说明和匈奴为什么要打。对这个问题两派各有不同的解释,韩安国是怎么解释的呢?韩安国说,当年高皇帝之所以不和匈奴打是因为高皇帝不会因为个人的私怨,而让天下的百姓受苦,打不计个人恩怨,他避开了一个打不过的问题,实际上他的潜台词是说打不过。但是,这个打不过是很难说出口的。你要说开国皇帝无能打不过匈奴,这是很犯忌讳的。这是韩安国的解释。主战派的王恢做了一个另类的阐释,王恢说,高皇帝当年不是打不过,而是他不想在七年的战争之后,重新让汉朝的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他是为天下苍生考虑。这个话说出来,王恢这个解释很巧妙,他首先也像韩安国一样回避一个问题,回避打不过的问题,他说不是打不过,而是不想让连年战争的百姓再一次陷入和匈奴无休无止的战斗,所以高皇帝当年这样不打。所以王恢这个解释他很巧妙,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同时又带出来另一个问题,说高皇帝当年不打是不想让老百姓受苦,而现在的和亲却带来了匈奴连年的入边骚扰、抢劫,让汉朝的百姓是连年受苦。那言外之意,如果高皇帝活到今天,为了不让汉朝的百姓受苦他也一定会打。这是王恢的主张。
1 J$ s  M& t+ Y. {7 \# F0 _  f6 Q. D8 K* j2 Y) J  K
    双方争论的第三个问题,怎么打。因为韩安国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啊,你要跟匈奴打,因为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一直的是消极防御。我就守住我的边防,你一来我就跟你打,你一走了我就守边,一直是消极防御几十年。现在要打,按韩安国的说法,你要派重兵深入匈奴的腹地,到草原上、到戈壁上去找他们,这个仗风险很大。 1 W+ J1 W4 x+ v! [: a
8 H& s" m) E7 f3 u1 m% ~1 [! F/ p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主战派和主和派最后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能够打赢匈奴,如果能够找到打赢匈奴的办法,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打不赢,那么只能继续和亲,那么汉武帝究竟有没有找到打赢匈奴的方案呢?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又是如何记载汉武帝对匈作战的决策过程呢? ( G. c. k! H, a, ^  U, c
汉武帝既然在朝堂上宣布要对匈奴作战,那一定是早就有了对匈奴作战的良策。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的当堂争论,又为汉武帝的决策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那么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杀手锏究竟是什么呢?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8 B& R$ b; X! g8 g6 ?, M2 {' H! V/ |* k0 M7 O/ f1 w3 i
    这一次,汉武帝之所以提出来要和匈奴打,实际上是汉武帝已经得到了一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这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是避开了韩安国所谈的深入匈奴腹地,寻找匈奴主力来作战。怎么个打法呢?是“诱敌入边,聚而歼之”。把匈奴的军队引诱到汉朝的边界上来,然后加以围歼。这样既消灭了匈奴的主力,又规避了韩安国所以的种种风险,这个就是汉武帝苦苦等待的那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那么这样一个作战方案是怎么样被提出来的呢?这涉及到两个人,一个是大行王恢,就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另一个是马邑的一个人。马邑是汉代边郡的一个县,雁门郡的一个县,马邑就是今天山西的朔县。马邑有一个富商,这个人姓聂,聂耳的聂,叫聂壹。聂壹这个富商他是怎么富起来的呢?他是商人嘛,靠贸易,特别是边贸,和谁做生意呢?和匈奴人做生意。他发了。由于长期和匈奴做生意,他跟匈奴的关系非常亲密,商人做大了,他必然要和官有联系,像聂壹这样的边境地区的富商,他和匈奴的高层有联系,他给王恢提了一个建议。他说自建元六年的和亲以来,匈奴的大单于对汉朝的边境还是比较放心的,假如我们利用这个机会,给单于一个说法,就是说我可以把马邑县的这个县官,县令给杀了,杀了以后呢我把他的人头挂出来。你看见我挂了人头以后你就带领军队来,你可以把这个县城的人口、财产,你可以不用做任何损失,因为没有抵抗啊,你可以把它全部抢走,这就是马邑之谋。聂壹就把这个计谋告诉了王恢,王恢把计谋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才让朝臣们讨论要打仗,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大概就是聂壹诱骗单于,单于领兵前来,汉军埋伏在周围,单于进了马邑城,汉军把马邑城围起来,聚而歼之。这就是一个完善的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两目的都达到了,一,消灭了以匈奴大单于为首的匈奴主力;第二,没有风险。你不用深入匈奴的腹地了,你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了,十万人进入一个城中,那你岂不瓮中捉鳖吗?所以汉武帝就很欣赏这个方案,这就是汉武帝从建元六年同意和亲以来一直在苦苦等待的一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结果汉武帝把这个方案说出来以后,大臣们一致同意。这就是马邑之谋,这一仗汉武帝派韩安国作为主帅领着四名大将,其中有历史非常有名的李广,也有王恢,有公孙贺,还有李息,领着这四员大将埋伏在马邑城的周围。汉武帝动用了多少军队啊?三十万。动用了三十万军队,等着匈奴的十万军队。
3 j( j5 o' T) ~# p) j( D0 X6 D. a1 v, {6 K; D* W" N, y9 I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匈作战的良策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个瓮中捉鳖、诱敌深入的方案使得主和派韩安国所说的对匈作战找不着、打不赢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根据司马迁的分析,这个策略抓住了匈奴人的最大弱点,可以说具有很大的胜算。那么这个作战的方案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呢?汉武帝这对匈作战的第一战最后战果如何呢? % q- Z( m4 q( X/ {& h- M: q; M

" S# ~7 F6 S4 M    这个计划批准以后,王恢是个具体的执行者,他就派聂壹以边贸的名义深入匈奴,通过他的老关系找到匈奴的单于,跟匈奴的单于讲,我可以把马邑城的县令、县丞全部杀死,然后你得到我的信号以后你带领军队过来,这样马邑城已经是群龙无首,没有人防御了,你可以没有任何阻挡地进入马邑县城。然后这个城里的人口你可以抓走,这个城里的财物你可以整个搬走,而且地匈奴来说最大的诱惑是没有战争,它是一个没有抵抗的抢劫。所以对匈奴来说这个诱惑非常大,因为匈奴民族是一个不讲仁义的民族,司马迁对于匈奴这个民族有两句评价,叫“苟利所在,不知礼义”,就是讲假如利益存在的话,匈奴这个民族是不考虑礼仪,是不讲仁义的,他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利,这个利有多大。而这次马邑之谋利又大,同时又没有风险,对于匈奴的单于来说他也觉得没有风险,所以单于就带领他的十万大军悄悄地向马邑进发。然后聂壹回到马邑城以后就从死囚牢里面提了一个犯人,把这个判处死刑的犯人提前处决了,然后把这个犯人的人头挂在城楼之上。这就是一个信号,匈奴的单于得到这个情报以后,知道马邑得手了,所以他很放心大胆地带领他的军队一直向马邑进发。但是走到离马邑百十里地的时候,单于发现了一件怪事,就是马邑城周围的牲畜非常多,但是牲畜的周围看不到放牧的人,所以单于就感到很奇怪,史书的记载是两个字,“怪之”。他就派人要去抓俘虏,抓个舌头来了解情况,然后他就选择了一个边塞,攻击这个边塞,占了这个边塞以后结果这个边塞中间非常不凑巧,有一个武州尉史,这个武州尉史是雁门郡郡守手下的一个下级官吏,他本来是到马邑来视察工作,结果遇到马邑之战,他原来不知道,来到知道马邑之战以后他没有地方可去,他就临时躲在这个要塞里面。而他躲的这个要塞刚好是被匈奴人攻击的要塞,所以他就成了俘虏,抓到这个俘虏以后,其他的下级士兵并不了解这个情况,而这个尉史他知道情况,抓到以后他就被迫招供了,一招供等于把这个重大的军事机密告诉了大单于,大单于知道了以后是大惊失色,立即退兵。退了兵之后,他还非常感谢这个尉史,他没有杀这个俘虏,他觉得这个尉史是上天给他派来的天使,是救他命的人。他还封了这个尉史,这样单于就带领他的军队退回去了,马邑之谋就落空了,但是汉朝的军队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因为大单于的军队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地,等到单于的军队撤退以后才知道,再追来不及了。但是有一个人知道比较早,这就是主战派的王恢,而且给他事先的任务是攻击匈奴后面的后勤部队,就是辎重、粮草啊。但是王恢知道以后王恢不敢打,王恢只有三万军队,而匈奴单于是十万军队有计划地撤退。如果以三万军队攻击对方的十万军队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王恢权衡了以后觉得冒一点风险,保存这三万主力是第一位的,是重要的。他就没有攻击,就放单于的辎重部队也过去了,这样马邑之战就结束了。 , O$ c# b0 K) A1 J
; o- k& M+ {- J+ ^$ P
    画外音:本来策划很好的马邑之谋,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导致了对匈作战前功尽弃。最终作为这个计划的制定者王恢在关键时刻为了保存汉朝的三万主力部队,也没有迎头痛击逃跑的匈奴十万大军,致使汉武帝这个计划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正所谓成也王恢,败也王恢,那么主战派王恢事后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 Z/ l/ f2 U5 z6 H

7 ~9 E$ N. w7 i' r; O    在王恢的极力说服之下,汉武帝才下决心对匈奴开战,并且王恢策划执行的马邑之谋也是非常完善,然而结果却功亏一篑,那么汉武帝在马邑之谋失败后是如何收场的呢?《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的王恢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0 o6 n" P8 p* X! M: H" h
2 Z  n/ B  [; B* ]# a  u0 {* O
    马邑之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一个泡泡糖,但这个泡泡糖没有吹起来就破灭了,回来以后,汉武帝是万分震怒,非常扫兴。一怒之下,首先是把主战的王恢下了监狱,要处罚王恢,王恢一看自己入了狱,王恢一是觉得冤,二是也不想被枉杀,所以他就送了千金送给丞相田蚡,想让田蚡给他说情把这个关节疏通。但田蚡觉得这个事情很大,汉武帝这么发怒,自己恐怕完成不了任务,所以田蚡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了他的姐姐王太后,王太后就跟汉武帝说了。说马邑之战的主谋,就是首先策划打马邑之战的是王恢,你现在杀了王恢等于是替匈奴人出了一口气,王恢杀不得。但是王太后的这个干预她是不说还好,一说更糟,因为汉武帝在继位以后,特别是有窦太后去世以后,汉武帝感到最牵制他的就是他的母亲王太后和丞相田蚡,就是他的舅舅,他对这两个人是很有看法的。现在竟然是太后出来替王恢求情,他已经猜到这里面有猫腻,有名堂,所以汉武帝就说,首先提出来打的是王恢,王恢是完全可以攻击匈奴的后勤部队的,这至少可以给我们挽回点面子,但是王恢没有这样做,所以王恢不能赦免,驳回了王太后的求情,王恢一听说就在狱中自杀了。其实王恢提出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人算不如开算啊,这个仗没有打成,没有打成其实责任不在王恢,王恢之死他固然有过,王恢不攻击匈奴的后勤部队,他还为汉武帝保存了三万主力部队啊。应当说,他是功过相当的一个人。
# E. b+ t. ?7 a; O! M3 T! t: F6 }
5 X$ M! }& u. R  O2 q; Q    画外音:马邑之谋最终的结局是汉朝没有把匈奴聚而歼之,反而打草惊蛇,这个谋略的执行者王恢回来后也被迫自杀,当了马邑之谋没有成功的替罪羊。那么马邑之谋对汉匈之间的关系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汉武帝王在这个过程中吸取了哪些教训呢?王立群先生又是如何看待马邑之谋的呢? " ^* Q7 p$ A/ i, q0 `8 l
& f( Y; j. J! L
    这一仗虽然没有打成,马邑之战可就成了汉匈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分水岭。因为在这之前,汉匈之间,虽然有匈奴大规模的入侵,汉匈之间最主要的办法是汉朝采取和亲的办法。马邑之战后和亲就不要再谈了,甭提了,因为汉朝也不会和亲了,匈奴也不可能相信了,你建元六年的和亲过了两年你就准备了这么一个陷阱,准备了一个圈,挖了个坑让他往里跳,所以对匈奴这一方来说他是恼透了,他不可能再相信汉朝的和亲了。那么对于汉朝来说呢,汉朝也没有办法和亲了,你再和亲别人不相信,一厢情愿,你是白送白给,汉朝也不愿意和亲了。第二,元光二年的马邑之战不但是两个民族关系的转折点,而且也是汉朝作战方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过去对匈奴的作战他采取的是消极防御啊,被动防守,你不来打我,我不来打你,你来打我,我就防守。可是,元光二年马邑之战以后,那不存在防守的问题了,就是你不打我,我也要打你,就是你来打我我来打你,成了双方相互进攻的这一年。第三,靠一个马邑之谋想从根本上解决汉匈矛盾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你想想,汉匈之间的矛盾存在了几百年了,战国时代的代国,秦始皇修长城,汉初汉高祖刘邦的和亲,吕后的和亲,文帝时代,景帝时代,这个汉匈矛盾存在了几百年,几百年的矛盾啊,几百年两个民族的宿怨,你想靠什么,靠一次骗局,靠一次充满变数的这一场伏击战,就想根本地一次性地解决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这可能吗?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啊!马邑之战如果胜利了,两个结果,第一,杀死匈奴的单于;第二,消灭匈奴的主力。胜利了无非是这两个结果,但是对一个民族来说,死了一个单于人家会再立一个单于。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损失了十万主力,固然是遭到一次重大的损失,但是损失十万主力他就不打了吗?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吗?所以马邑之战宣告了汉朝抛弃了和亲的政策,选择了战争,马邑之战也宣告了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的对匈作战要再想依靠像韩安国这样主和派的老将,去对匈作战已经是不可能了。我们知道韩安国是汉代的名将、宿将、老将,也是主和派的首领,是这次马邑之战的总指挥。想依靠这样的老将深入匈奴腹地去作战已经不可能了,汉武帝在选择对匈作战的同时,他还面临一个难题,他需要选择一批新的将领,一批年轻的将领,一批有朝气的将领,敢于深入匈奴的腹地去和匈奴的主力进行决战。这样一个难题,汉武帝怎么样去解决呢?请看下集《阿娇失势》。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22: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阿娇失势4 @8 f+ {$ K1 N" _* l

- m8 X4 W0 V7 w5 l/ @7 m4 t1 u   画外音:在前几集王立群先生的讲述中,我们知道长公主刘嫖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在遭到太子的母亲栗姬的拒绝后,她又竭力拥护王美人的儿子刘彘当太子。后来,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刘彘当上了太子。长公主的女儿阿娇也如长公主所愿嫁给了刘彘,刘彘登基后,阿娇自然成了皇后,可以说刘彘的太子之位、皇帝之位有一份功劳应该记在长公主刘嫖的头上,刘彘也应该宠幸长公主的女儿阿娇。但是,根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阿娇不但没有受到宠幸,反而后来被废。那么,这样一个有恩于汉武帝的阿娇为什么会被废掉呢? : [" `. C0 k, h0 ^. k: s
  
% M: ]6 l9 k0 k  r4 z    元光五年,汉朝中央政府的后宫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著名的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陈阿娇,也就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被废长门宫。第二件事,一位平民歌女卫子夫邂逅汉武帝并且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这两件事是同时发生的,这是汉代后宫流传久远的两件传奇故事。这个故事的第一个女主人公是陈阿娇,阿娇的故事我们前面讲过,阿娇是一个很不简单的人,她是汉武帝一生遇到的第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是汉武帝的姑姑的亲女儿,也就是汉武帝的亲表妹。阿娇和她的母亲长公主刘嫖对汉武帝是有恩的,她们怂恿汉景帝废掉了皇长子刘荣,让皇十子刘彘登上了太子之位,这么一个有恩于汉武帝的皇后为什么会被废呢?实际上这件事情它牵扯到后宫一场非常复杂的斗争,这个斗争实际上是四个人的博弈,也就是陈阿娇、长公主刘嫖、卫子夫、汉武帝,是四个人最后博弈的结果。那么这四个人在这两件事情中间,特别是阿娇被废这个事件中间,各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 h) [  a1 V! H" z# h7 i
+ D: `( f* o+ H$ |. C3 |    当事人是陈阿娇,我们当然首先要谈阿娇。陈阿娇这个人在她被废的这个事件过程中间,她负有很大的责任。这个人她的责任,第一点,就是骄横。陈阿娇是个非常骄横的人,这个很好理解,她是汉武帝姑姑长公主刘嫖的女儿,这样一个贵族家庭的出身,皇族家庭的出身,对阿娇来说给她带来的是骄横。她缺少的是温柔,这是阿娇的一个方面。再一个,阿娇是有恩于汉武帝的,陈阿娇这一点很清楚,没有他们之间的联姻,没有她母亲长公主的扶持,汉武帝这个皇十子成不了皇太子。所以陈阿娇的心中,她看到她的丈夫她就觉得我是你的恩人,所以陈阿娇这样一个性格,和汉武帝交往起来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蛮横专断。汉武帝的性格是什么呢?也是四个字:专断蛮横。其实他们是一个样,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一致。为什么呢?我们看汉武帝。第一,他是皇太子,后来是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他的手里边,这是他专断蛮横的第一个理由。再一个,汉武帝的性格,汉武帝是一个个性十分张扬的人,他不是一个性格内敛的人。他的地位,他的权力,加上他的性格,他跟陈阿娇天生的一对,一个蛮横专断,一个专断蛮横,这两个人要碰到一块,大家可以想想,沟通啊,和谐啊,甭谈。所以两个人这种关系很难相处。对于陈阿娇来说,阿娇是该忘的没有忘,该记的没有记。其实人啊,是一个既健忘又善记的,人是这样一种动物。有的时候非常健忘,什么时候健忘啊?有恩于己健忘。什么时候记得可清啊?有恩于人记得可清。这是人的天性。其实人要做好一个社会的人恰恰应当颠倒过来,有恩于人忘掉它,有恩于己一辈子记住它。这是违背人性的,但是恰恰这样做了你就能够把人际关系处好了。阿娇不是这样,她是一个很霸道的人,这样陈阿娇跟汉武帝一个是男霸天,一个是女霸天,两个霸主碰到一块,不闹腾才怪呢。这是她阿娇本身的第一个责任。再一个,阿娇无子。我们过去讲过,皇后最害怕的一大弊端是没有孩子啊,陈阿娇从太子妃到皇后是始终没有孩子,无论责任在谁,在封建帝王看来责任都是皇后的,都是皇后的责任。而且当然我们要是回顾历史的话,汉武帝六十二岁还和钩弋夫人生了一个幼子刘弗陵,六十二岁的汉武帝还得了幼子,应当说汉武帝在生育上没有问题。这个责任看来是在阿娇的身上,所以阿娇就有了一个天生的毛病,不孕不育。陈阿娇为了治她这个不孕不育症花了多少钱?历史记载九千万。武帝时期,西汉政府一年的国民总收入五十二个亿,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为了治她的这个不孕不育症花了九千万。还没治好。这就是一个把柄。这是一个让汉武帝说得出口,拿得出桌面的把柄。这是阿娇自身的第二个原因。第三点,阿娇无子失宠。特别是卫子夫的出现,卫子夫出现得很早啊,卫子夫是建元二年出现的,卫子夫出现以后,汉武帝跟阿娇的关系就明显疏远了。所以阿娇心里很不平衡,我是你的皇后,我又有恩于你,没有我你哪能当上皇帝?可是偏偏汉武帝不听这一套,冷落了阿娇。所以阿娇心里那个怨恨、嫉妒、无奈、无知加起来,陈阿娇做了一件叫我们今天看来非常愚蠢的事,就是巫蛊。什么叫巫蛊呢?古人很迷信,他觉得找一个木偶,刻一个木头人,写上这个人的名字,然后把它埋在地下,然后天天诅咒,这个人就可以早死,就可以得病。所以陈阿娇在无奈、无知、怨恨、焦虑的情况下,走上了这一条路。他找了一个女巫,这个女巫叫楚服,然后就诅咒谁呢?就诅咒卫子夫这些受汉武帝宠幸的人,这个巫蛊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特别是牵扯到皇族的话是犯罪。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很快就曝露出去。曝露出去汉武帝是震怒,本来汉武帝跟卫子夫的交往陈阿娇已经是寻死觅活,整天是上吊了、跳井,要自杀,这已经搞得汉武帝一肚子恼火。她后来又搞了一个巫蛊,汉武帝就重用了他手下的一个酷吏,这个人叫张汤。找到张汤,然后让张汤去审查这个案子,张汤审查这个案子牵扯到300多个人,最后这个女巫楚服被杀。这个案子了结了,然后陈阿娇被废长门宫。陈阿娇被废了,所以陈阿娇的被废是由于这三件事情,她的专横的性格,她无子,最后又发生了巫蛊事件,导致阿娇被废。所以我们看阿娇这个人,我们会觉得阿娇这个人很愚蠢,她做的这些事情没有一件做得是对的。2 T0 T0 F8 e4 z+ s) u6 l8 k$ z) {) j
' S: O' u+ j/ q3 @# A
, w- J) p) c! r' w. h$ k
    画外音:即便阿娇的母亲再有恩于汉武帝,阿娇依然没有逃脱被废的命运,根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阿娇被废后在长门宫里忧郁而终。那么是谁造就了阿娇的悲剧?除了她自身的原因外,王立群先生认为,还有一个人负有责任,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
+ N. }" F/ ^+ W& l8 k    王立群先生刚才讲到,汉武帝没有因为长公主曾有恩于自己而放任阿娇,他废掉了阿娇的皇后之位,由此阿娇走完了好凄婉的一生,郁闷而终。那么,到底是谁造就了阿娇的悲剧?王立群先生是如何分析的呢?
+ F/ I8 W8 Z( B: B, s7 f) @2 `7 s6 X) @+ p( D* j: \$ A2 E+ ?
    牵扯到这个案件的第二个人是长公主刘嫖。刘嫖是汉武帝的姑姑,也称之为窦太主,她也有责任。刘嫖这个人她最大的责任,两点:第一,贪婪。刘嫖这个人当年她就是出于贪心,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太子,碰了栗姬的壁以后她才找到王夫人,所以武帝当了皇帝以后,刘嫖显得格外的贪婪。索求无厌啊,不断地向汉武帝提各种各样的要求,“窦太主恃功,求请无厌,上患之”,这几句话出自《资治通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长公主仗着自己对汉武帝有功,不断地提要求,要这要那,让汉武帝感到厌倦。导致皇后的宠爱衰败了,所以她的贪婪带来了武帝的厌倦,同时也导致了皇后的宠爱衰落下去,所以陈阿娇的被废她的母亲有很大的责任。她母亲牵连到她的女儿。还有一点,就是糊涂。长公主是个很糊涂的人,她的糊涂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长公主糊涂在哪儿呢?首先她认识不到她的女儿跟汉武帝的婚姻是个政治联姻,政治联姻的一大弊端是缺乏感情基础,尽管当年的彘儿,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说了一个非常美丽、富有浪漫气味的那个“金屋藏娇”的话,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政治联姻,缺乏感情基础。这一点作为母亲的应当非常清楚,她意识不到,糊涂。这是第一点糊涂。第二点糊涂,她希望阿娇专宠。她希望汉武帝永远只爱她的女儿,这就又是大错特错了,你没有想想你女儿的丈夫是谁啊?你那个女婿不是一般的男人,他是个皇帝,要求皇帝专注于爱情这可能吗?阿娇没有这个认识,长公主也应当看得到。我们现在作妻子的要求丈夫忠于婚姻,这是正当的,陈阿娇意识不到,所以她一发现汉武帝宠幸其他的人,她就是又上吊又跳井,闹啊,闹的结果是越闹越糟。这是第二点糊涂。第三点糊涂,没有及早干预。陈阿娇跟汉武帝婚姻的破裂有一个过程,当阿娇开始闹的时候,长公主就应当干预这件事情了。我们看一看长公主跟王夫人的对比,王夫人是汉武帝的母亲,汉武帝一继位以后就和他的妻子阿娇的关系不好,这个时候汉武帝忙于推行他的新政,在这个时候汉武帝又跟阿娇的关系不好,王夫人立即告诫汉武帝,说你现在推崇儒术已经得罪了你的祖母窦太后,你现在跟阿娇的关系不好又得罪了长公主,你要把这些人都得罪了,你这个皇帝怎么当?王太后是个政治上很精明的女人,她这个干预果然见效,汉武帝马上调整关系。夫妻关系可以调整的,汉武帝调整关系以后,他和阿娇的关系马上由紧张变为了缓和。对比王太后的干预,长公主没有干预,而是一味地纵容,所以在这种纵容之下,陈阿娇是越走越远。从寻死觅活发展到巫蛊,一步一步走上绝路。所以长公主有很大的责任。
; E/ R1 M" J! p- l6 d0 g
. e7 D! K$ B+ }/ n/ }* B    画外音:在处理阿娇和汉武帝的关系上,长公主明显逊色于王美人,这无形之中也纵容了阿娇的跋扈。由此,阿娇的悲剧命运也就注定了。但是王立群先生认为,阿娇的悲剧除了她自身和长公主之外还与一个人的出现有间接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卫子夫。卫子夫的出现在阿娇伤痕累累的心上又撒了一把盐,那么卫子夫是怎么邂逅汉武帝的,她又为什么能够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呢?
' t8 E2 M3 S# I* _' W$ Q  _0 A/ M  ?8 ?" E& o
    第三个责任人是卫子夫。卫子夫干系甚大,她邂逅汉武帝,汉武帝一见钟情,这就导致了陈阿娇的寻死觅活。然后,卫子夫得宠怀孕,这又导致陈阿娇无计可施,走上了巫蛊的道路。所以卫子夫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卫子夫是怎么样邂逅汉武帝的呢?他们两个怎么能够相见的呢?这个事情其实跟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有关,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这个人尽管她是皇帝的姐姐,但她非常注重跟皇帝的关系。所以她早在她提家里准备了十几位很漂亮的女孩子,教育她们,培养她们,打扮她们,单等着汉武帝的到来。结果在建元二年,也就是汉武帝继位以后的第二年,汉武帝路过平阳公主的家,就到了她姐姐那儿去了。一到那儿去,平阳公主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十几个美女全部献出来,结果没有一个被汉武帝看中,看不中就只好喝酒,喝完酒以后唱歌。这一唱歌,来了一个歌女,这个歌女的歌唱得很好,这相歌女就是卫子夫。卫子夫可惜早生了两千年,卫子夫的歌要唱到今天一定是个“超级女生”。卫子夫的歌唱得很好,所以汉武帝的姐姐准备好那十几个美女他一个没看上,他就看上了卫子夫。他一看上,作为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很了解他的弟弟,所以当汉武帝去更衣的时候,她就让卫子夫去侍奉他,就得到了武帝的宠幸。武帝这一次非常兴奋,这个时候汉武帝多大呢?十六岁继位,继位两年,十八岁。十八岁的汉武帝碰见了一个“超级女生”,你想想汉武帝多兴奋啊,兴奋之下他一次奖赏他的姐姐平阳公主黄金千斤。这是卫子夫邂逅汉武帝是这样遇上的。那么邂逅汉武帝,卫子夫为什么能够入了汉武帝的法眼呢?第一点,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卫子夫的歌一定唱得好。第二个原因呢,是因为卫子夫一头秀发。卫子夫头发很美,有一部古书叫《太平御览》,《太平御览》记载说“头解上观其发鬓,悦之”,卫子夫的一头秀发一打开,马上吸引住了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头发漂亮这也是一个吸引住他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呢我们等一会儿解说。这样的话汉武帝就把卫子夫带回皇帝中间去了,临走的时候,平阳公主抚着她的背,说你这一去好好吃饭,“即贵,无相忘”,平阳公主就意识到卫子夫要改变命运了。说假如你今后富贵了,别忘了我。卫子夫就入宫了,可是很不幸,入宫以后卫子夫不但没有得到宠幸而且连面都没有见,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一个如此受宠的卫子夫为什么入宫以后汉武帝不再见她,而且得不到宠幸呢?其实理由就是一个,你想想在平阳公主家里就那十几个美女,那卫子夫显得多扎眼啊,可是到了后宫,后宫佳丽三千人,你要想在后宫佳丽三千人中间要三千宠爱于一身,谈何容易啊。这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宫禁的制度,卫子夫又不能经常见到,她就入宫以后再也没有见到汉武帝。他们两个的第二次握手是一年多以后了,一年多以后,皇宫出了一件事,什么事情呢?要大裁员。把用不着的宫女要打发回家,当然,把宫女打发走必须要经过皇帝过目,一个一个准备打发走叫皇帝看,皇帝一摆手,下,皇帝一摆手,下。轮到卫子夫了,史书记载,“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这是卫子夫入宫一年多以后第二次见到汉武帝。见到以后卫子夫就哭了,哭了以后要求走,卫子夫这个楚楚可怜之态,梨花带雨之容,一下子就吸引了汉武帝,这是一副典型的小女人态,这就是卫子夫得宠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卫子夫除了她的歌声,她的秀发,还有卫子夫的那个小女人态,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因为卫子夫的这个小女人态,让汉武帝体验到了平民百姓的那个酸酸甜甜的小爱情,比起皇宫里面那些高贵典雅的宫女来说,这种酸酸甜甜的小爱情汉武帝觉得体味起来别有风韵。所以,汉武帝不但留下了她,而且再次宠幸了她,而且卫子夫也很争气,再次宠幸以后立即怀孕。这样一来,卫子夫这个灰姑娘的命运就被历史改写了。这就是卫子夫的得宠。但是我们说卫子夫这个人她并不是有备而来,她邂逅汉武帝纯属偶然,她得到武帝的宠幸也纯属偶然。她不像王夫人,王夫人是怀了孕,生了孩子,然后是抛家舍女又入了太子宫,那是有备而来。所以我们讲到卫子夫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讲过很多在皇权周围的女人,在皇权周围的女人很多种,我把她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政治型女人。这种女人有一个特点,动什么别动感情,这是一种女人。这种人像谁呢?像吕后,像王夫人,像吕后这种人她并不十分计较汉高祖刘邦宠幸哪个女人,吕后最关心的是那个当太子的是不是我儿子,她最关心这个问题,这是政治型的女人。这种女人非常现实。皇权周围的第二种女人,是小女人型。像戚夫人,像栗姬,像卫子夫,像陈阿娇,都属于小女人型,这种女人有一个特点,叫什么呢,叫将爱情进行到底。她属于这种人,陈阿娇跟卫子夫两个人虽然是情敌,其实她俩个是一种类型的女人,都属于小女人型。皇权周围的第三种女人,是混合型的。就兼具上面两种类型,政治型跟小女人型两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女人她既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又不具备真正的政治头脑,她们的特点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比如像长公主刘嫖,她毁栗姬,贬刘荣,扶植刘彻,这个时候她就像海水一样,无风三尺浪,她能搅得后宫鸡犬不宁。但是她一旦成功以后,她就像火焰,她纵容她的女儿争风吃醋,烧得汉武帝一腔怒火。最后把她女儿的皇后之位也给烧掉了。相比之下,卫子夫这样的女人给人的印象总好像有一个命运之神在眷顾着她,对于卫子夫来说,她并没有主动去和陈阿娇争什么,但最后的胜利者恰恰是卫子夫。所以,卫子夫这种女人在皇权周围是很容易得宠的一种女人。
6 S( j) {9 U% Y# B, ]0 B
4 a# g0 {! L/ X( m: b    画外音:阿娇的蛮横专断相比于卫子夫的柔情似水,少了女性的阴柔之美,这也让汉武帝越来越疏远阿娇。但是,还不至于到废掉阿娇的地步,那么,在阿娇的悲剧上汉武帝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呢?
% J+ `( f' H5 Q$ I2 R; m' D. Z    在阿娇被废的命运悲剧上,王立群先生分析了涉及到的几个人物的责任,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最后决定废掉阿娇皇后之位的还是汉武帝。那么,在这件事情上汉武帝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呢?在感情问题上,汉武帝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呢?
& i" v; F7 [! ]% {6 w/ m! K7 r
9 r! n7 J. n) Q+ M6 [3 N! t    第四个人物,汉武帝。阿娇的失势被废汉武帝的责任非常重大,因为最后的决定是他做出来的,汉武帝废陈阿娇其实是两个理由:第一,无子;第二,巫蛊。这两条都很过硬,就无子来说,就这一条就够废后了,巫蛊不但是废后的理由,巫蛊也是杀头的理由。巫蛊不是一般的问题,巫蛊是犯罪,所以,汉武帝处理陈阿娇应该说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假如陈阿娇没有巫蛊事件,阿娇的位置能长期保存吗?仅仅无子这一条也保不住啊。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阿娇最后走上这个路,其实阿娇作为一个小女人来说,她是爱汉武帝的,她的错误就在于路走错了,这是她的错误。武帝的废后其实不仅仅是为了阿娇无子和巫蛊,汉武帝是个天生的情种啊,他是一路播撒爱情的种子,走到哪里都要撒下一个种子。到了他姐姐家就来了一个卫子夫,后面我们还会讲到武帝身边的很多女人,一直到了他六十一岁还遇到了十几岁的钩弋夫人。所以汉武帝一生有无数的女人活跃在他的身边,阿娇不过是第一个牺牲品而已。但是,阿娇的失势提升了卫子夫的地位,卫子夫的出现也为汉王朝引进了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么她引进的这个人才是谁?请看下集《初露锋芒》。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22: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锋芒初露4 T" x/ Y$ c! m1 v) b
* l) |4 l1 N/ U* t+ X+ [0 s7 ]
    画外音:在上一集王立群先生讲到,卫子夫的出现很得汉武帝的宠幸,不但如此,卫子夫还为汉朝引进了一个人才,那就是她的弟弟卫青。卫青也是西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卫青的表现使他成为西汉时期杰出的将领。那么卫青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得到汉武帝的赏识的呢?
4 ?2 T( R. |( m; S- u2 Y# G- s& M: s; Y( A
    上一集我们讲到,卫子夫的入宫为汉朝引进了一个重要的人才,这个人才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卫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样得到汉武帝格外的赏识呢?这件事情要从汉朝后宫的一个私刑案说起,卫青入宫的时间历史没有记载,据估计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建元二年,当卫子夫被汉武帝从平阳公主家带到宫中的时候,卫青跟着也去了,这是一种可能性。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卫子夫先入宫,一年以后,我们上一集讲过,卫子夫并没有见到汉武帝,也没有得到汉武帝宠幸,在汉武帝清理后宫中间准备打发出去宫女的时候,卫子夫第二次见到汉武帝。这个时候,卫子夫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那么得到宠幸以后,她的弟弟卫青可能被调入宫中。所以卫青的入宫有两种可能。但是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卫青入宫以后,就在建章宫,建章宫是汉]朝的一个宫殿,在建章宫做了一个普通的侍从。但是,后来就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卫青突然之间被逮捕了,而且把卫青关起来准备杀掉他,卫青只是建章宫一个普通的侍从,他会得罪谁呢?是谁抓住他而且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呢?我们推想一下,如果说卫青被抓被杀,那么最痛苦的人应当是谁呢?是卫子夫。那么谁最痛恨卫子夫呢?应当是陈皇后陈阿娇和她的母亲长公主刘嫖。因此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她们母女两个人做的,而历史的记载是“大长公主闻子夫幸有孕,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我们读《史记》可以看到这么一段记载,这段记载说得很清楚,是大长公主,就是陈皇后陈阿娇的母亲刘嫖派人把卫青抓起来了。抓起来的理由两点:第一,卫子夫得幸。第二,卫子夫怀孕。这个怀孕对阿娇的威胁很大,因为当时没有B超不能检查出来她怀的是男孩跟女孩,但是卫子夫怀孕的消息传出来对阿娇的刺激非常大,万一生的是个男孩呢,母以子贵啊,那可能威胁到陈阿娇的皇后的地位。所以长公主把卫青抓起来了,而且要杀掉卫青,但是卫青也像卫子夫一样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就在卫青即将被杀的时候,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叫公孙敖。以后我们会多次提到他,公孙敖是卫青年轻时的朋友,和卫青的关系非常好,这个时候公孙敖在汉武帝的身边做骑郞。所谓骑郞,就是一个骑兵侍从。所以公孙敖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带人强行把卫青给解救出来,卫青才躲过被杀这一劫。当然,卫青被夺出来,被救出来这件事情肯定被三个人所知道。第一,长公主知道,是她派人抓的,后来被人解救了。但是长公主没有再有一个后续的行动,因为长公主这件事情是很不得人心,是拿不出桌面的事情。第二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是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肯定会知道这件事。第三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应当是汉武帝,因为汉武帝知道卫青被抓又被救的事情以后,没有处罚公孙敖,反而给卫青升官了。给卫青升了个官叫建章宫监,他本来在建章宫做一个一般的工作人员,建章宫监就是这个主事人,管着这个建章宫。就是给他加固了封,而且另外给他加了一个封叫侍中。侍中这个官在汉代一般都是加封的官,这个官加封以后等于说他是皇帝的侍从,这样卫青就因祸得福一下子得到了武帝的保护。汉武帝并没有追究跟处理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不好处理,这件事情的后台是她的姑姑还有她的夫人,他不好处理。但是他加封卫青等于是给长公主和陈阿娇亮了一个红牌,我汉武帝就是卫青的后台。非常奇怪的事情,这么一个惊天大案,对卫青来说是生命攸关的一个大案,卫青被放出来以后终生就没有再提这件事。卫青没有提这件事是他宽宏大度不计较?还是他在等待一个复仇的机会?还是他觉得无可奈何?这些原因,我觉得可能性最大的是他的无奈。因为这件事情的主谋是长公主,长公主做的事情卫青怎么能够兴师问罪呢?这是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卫青的性格,卫青的性格决定了他这个人不是一个报复心很强的人。卫青这种比较谦恭、比较平和的性格和他早年的境况非常有关系。7 z2 D' s  Y$ u- H7 U/ M

& ]4 G0 h" \7 D' o+ s    画外音:卫青的突然被捕反而因祸得福,不但升了官,还为自己找到一个大靠山。但是王立群先生认为,卫青即便得了势,也不会报复陷害他人。那么,王立群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卫青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出身而造就了他的性格呢?: C  Q/ l( |( j" ?
    王立群先生认为,卫青是一个性格平和的人,他不会因一己之私而报复他人,而我们从后来卫青的经历中也能看到这一点,卫青即便在位极人臣是还依旧保持平和谦逊的性格。而王立群先生认为,卫青的性格跟他早年的境况很有关系,那么,卫青的这种性格是怎样形成的?他的早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况呢?  d8 s( u4 H) S- H& ~
0 W  Y5 q( v" Y
    卫青性格的形成和他早年的两种身份有关。第一,卫青是私生子。卫青的父亲叫郑季,他本来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吏,但是平阳县有一个大人物,那就是平阳公主,所以县里面照例要派一些县政府的官员到平阳侯家去帮助做一些事情。郑季就这样被派到了平阳侯家,到了平阳侯家他的父亲郑季就和平阳侯家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史书的记载叫卫媪。“媪”是对女子的一个统称,有一个姓卫的女子,两个人私通,生下来卫青。所以卫青是个私生子,但是卫媪是个什么身份,《史记》跟《汉书》的记载不同,我们读《史记》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说是“侯妾卫媪”,这个感觉好像是平阳侯的小妾。但是你要是去读《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它的记载是“主家僮卫媪”。那么,卫青的母亲到底是侯妾还是家僮呢?我们可以看卫青后来他自己有一个表述,卫青年轻的时候曾经到甘泉宫去见一个犯人,当时犯人在修这个甘泉宫。这个犯人会相面,这个犯人看了卫青的面相以后,说你的面相非常富贵,将来可以做到封侯。卫青听了以后哈哈一笑,卫青说了一句话:他说“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他说我作为一个人奴之子,就是一个人奴所生的,只要不挨打不挨骂我就非常满足了,我怎么可以想到封侯呢?我们从卫青的自我表述可以看出来,卫青承认自己是个人奴之生。所以《史记》记载的侯妾,《汉书》记载的家僮是一回事,实际上就是平阳侯家的一个佣人,所以卫青的母亲卫媪实际上是平阳侯家的一个佣人。卫青在这么一个家庭中出生,他的母亲是个佣人,而且是个私生子,并不是卫媪和卫媪的丈夫所生的,所以卫青这么一个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卫媪就把卫青送到他的生父郑家去了,但是送到郑家去卫青的地位很尴尬,卫青的父亲郑季有好多孩子,卫青是作为一个私生子送到家里来了,所以卫青的嫡母对他并不好,他的生父家的几个儿子都对他不好,老欺负他。他这个生父也无奈,就让卫青去放羊,所以卫青从小是这么一个身份,所以他的第一个身份是私生子的身份。但是卫青后来长大后又被送到平阳公主家,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骑奴,他的身份是家奴,他的职务是平阳公主的骑兵侍从,这个身份是个家奴的身份,但是这个身份表明了卫青骑术精湛、武功高超,所以他才做了平阳公主的一个骑奴,也就是她的保镖。这么一个身份长大的卫青,在他的心里留下一个很深的阴影,所以这样一个人他长大后他一定不是一个个性非常张扬的人,而是性格比较内敛的人。所以,后来卫青虽然贵为大将军,他也没有飞扬跋扈的一面,这和他早年的出身和境遇关系密切。0 w/ q" ]% d( A2 }, Z& j* z* G* x1 w

' G* m# H2 Q: D; V) ]) _6 l    画外音:早年说不清的身世给了卫青内敛和不张扬的性格,这可能也让卫青多了一份沉着和理性。但仅凭这些,汉武帝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尽管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很得汉武帝的宠爱,而随后的一件事改变了卫青的命运,也让汉武帝对卫青刮目相看,那么这是一件什么事呢?
# C6 P7 x% r. {8 H' d3 ]* }$ i' Q; L! O9 f9 a! h
    由于卫子夫从建元三年以后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而且接二连三地为汉武帝生孩子,不过生的前三个都是女儿,但是即使如此的话,卫子夫的地位也在上升。所以卫子夫地位提高以后,卫家整个家族都在提高,结果就是卫青的大姐卫君孺嫁给了谁呢,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太仆是九卿之一,是高官。他的二姐卫少儿本来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刘邦一个重要谋士陈平,她和陈平的曾孙陈掌两人个人私通,后来汉武帝重用陈掌,卫少儿就嫁给了陈掌。至于卫子夫那是皇帝的宠妃,所以卫家地位步步在抬升。但是这个抬升只是暂时的,卫青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他不能仅仅靠他的外戚的身份,这样的话,朝臣们不会服气。所以卫青要想得到进一步提拔,他必须要干点事,要为汉朝立点功。那么,他要干的事,他要立的功是什么呢?这个机会在哪里呢?到了元光六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比较重大的事情。我们前面讲过马邑之战,马邑之战发生在元光二年,这一次马邑之战汉武帝本来是设了一个圈,让匈奴的单于往里跳,结果匈奴的单于发觉了,所以这个事情没有成。所以元光二年的马邑之战以后,汉匈关系彻底翻脸,所以匈奴在元光三年、元光四年、元光五年不停地入边烧杀,因为把匈奴激怒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忍无可忍,不得不冒着韩安国所提的那些风险,他决定在元光六年要打一仗,这一仗汉武帝选派了四员大将,四员战将。这四个中间,有名将李广,还有卫青的大姐夫公孙贺,还有曾经救出过卫青的那个壮士公孙敖,还有卫青,派了四个人,每个人带一万士兵。所以这一次元光六年是马邑之战以后汉武帝第一次派兵深入匈奴去作战。我们从这一次的兵力安排上可以看得出来,汉武帝这一次是老少搭配,老将有李广,年轻的有卫青,有公孙敖,有公孙贺,老少搭配。而且在军国的配置上非常均等,每人一万,所以我估计汉武帝的这次派兵,他有好几个用意。第一,他是要给匈奴点颜色看。元光二年以后,你屡屡侵犯,我不能不还手了,这是一个。第二个用意呢?这四个派出去的人中间,究竟哪一个将来堪当大任,他还拿不准,他每一个人我给你一万,你们都出去打,我看你们谁能显示出来才华。结果四个人各领兵一万,从四个地方同时出发,结果这四个人出发以后带来四种不同的结果。第一个是公孙贺,公孙贺的职务是太仆,私人身份他是卫青的大姐夫,结果公孙贺应了韩安国当年的预言,带了一万士兵等于到蒙古大草原庄旅游了一圈,一个人也没碰见,回来了。公孙贺无功而返。第二个人,公孙敖。肥孙敖就是带着壮士把卫青救出来的那个人,是卫青的恩人,公孙敖怎么办呢?公孙敖是个倒霉蛋,他带着一万士兵出去碰着匈奴的主力,经过拼死力战,一万士兵死了七千,剩了三千人逃了回来。第三个人,李广。李广是名将,宿将,老将,李广更不幸,他带着一万人出去,碰着匈奴单于的主力,全军覆灭,而且李广被俘,更惨。但是李广很神奇的一点,李广被俘以后逃回来了,但是就他一个人逃回来了。一万士兵全军覆灭,这是派出去的三路。第四个人,卫青。卫青既没有像公孙贺那样旅游了一圈,也没有像公孙敖损兵七千,更不像李广兵败被俘,卫青是打了个胜仗。虽然杀敌不多,杀了七百人,但他总算是这次出征唯一打胜仗的人。卫青打到哪儿去了?卫青这次出征一直打到龙城,所以这一仗历史人们都叫做龙城之战。龙城是个什么地方呢?龙城是整个匈奴民族祭拜天地、召开重要会议的政治中心,所以这一仗卫青是唯一的赢家。回来以后,汉武帝就重赏他,而且这个龙城之战对卫青来说,可以说是初露锋芒,他首次出兵就胜了。汉武帝这一次派卫青是冒着险的,因为卫青从来没有领过兵,打过仗,只不过因为是自己的小舅子,我让他出去了。他能否打赢,汉武帝是捏着一把汗的,但是卫青是不负重托,出手非常顺利,打了个胜仗。而且是这一仗对于匈奴人是震憾极大,因为龙城是在匈奴的腹地,离汉匈边境有好几百里,这个地方是汉朝军队从来没到达过的地方。卫青竟然敢打到这个地方,那等于给匈奴人一个警示,那就是从此以后匈奴任何腹地再也不是平安之地,任何腹地都可能有汉军的主力出现,所以这一仗对于匈奴族来说震憾非常大。这一仗之后,到了元朔元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卫青出征,而且这一次出征上次打了败仗的那几个一个不用了,公孙贺、公孙敖、李广三个人一个不用,派了一个副手叫李息,让卫青带领的军队由一万变成三万。我们从前后的对比中间应当看出来汉武帝的态度在发生变化,汉武帝已经认可了卫青的军事才能,所以他抛弃了那些遇不到的、打了败仗的,他全不用了,只用了卫青带了一个副手李息,带了三万人出塞。这一次出塞,卫青又是马到成功,杀敌数千,那么这连续两年的出征,一个是龙城之战,一个是出塞之战,卫青是连年成功,这使得汉武帝是非常高兴。所以这一仗打完以后,汉武帝对卫青的信任度是大大提高。这就是我们说的,卫子夫的入宫为汉朝引进了一个重要的人才,就是她的弟弟,卫青。( w- I! d7 N6 ~) n. }' E
  k5 @. w* g! h. S: V# p
    画外音:龙城之战的成功,不但凸显了卫青的军事才能,也让汉武帝对卫青的信任度大大提高。而我们从卫青的出身来看,卫青本是平阳公主的一个骑奴,从来没打过仗,没学过兵法,他为什么能在别人打败仗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呢?4 }: W5 N* T' e* t, F4 x6 G
    王立群先生刚才讲到,龙城之战让卫青这个名字凸显出来,卫青用自己的实力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但是从卫青的出身来看,他没有学过兵法,也没有打过仗,为什么能在能征惯战的老将面前崭露头角?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卫青的成功呢?
. y+ J; f0 T  n& V, u1 ^2 a7 U  Y, Y8 t: D+ ^+ a. f' ?
    我觉得这里边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武帝对他的宠幸。汉武帝这个人,我们在上一集已经讲过,汉武帝是一个情种,汉武帝一旦宠幸一个女人的时候,他是连这个女人的弟弟、哥哥、家人一块儿宠幸,都喜欢得不得了。但是他宠幸的时间非常短,过了一段,他就又换了一个,又是喜欢得不得了,再过一段他又不断地喜欢。就是他喜欢一个人,叫爱得很深,但是爱的时间非常短,这是武帝在感情生活中间的一个大特点。所以他因为喜欢卫子夫,对卫青就非常宠幸,他敢于让卫青领兵出征这一点你足以看出来武帝的宠幸程度和汉武帝的这种冒险精神。一个从来没有领兵打仗的人你让他领兵打仗,当然这对卫青来说是个机遇,所以卫青能够立功首先是武帝的宠幸。也就是应了一句古话,“朝中有人”,也就是由于朝中有人,所以卫青他不断地得到武帝的宠幸,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也就是古人经常提到的卫青的幸运。我们不能不相信幸运,人的一生确实是有幸运的机会的,卫青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卫青的幸运在什么地方呢?卫青的幸运就是他带一万人出去和其他人的遭遇不同,公孙贺是大草原旅游,没有遇到了一个匈奴人;公孙敖、李广是遇到主力,兵败。要么是损兵七千,要么是兵败被俘。卫青是没有遇到主力,这个不是其他原因,天意,幸运。反过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卫青跟李广调了个,不是李广遇到匈奴的主力是卫青遇到了,那卫青是同样的命运,兵败被俘。如果是兵败被俘,李广能够逃回来,卫青能不能逃回来都是个问号,幸运。第三,才干。但是我们也得承认一点,卫青虽然没有领过兵,没有打过仗,没有学过兵法,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但是这个人却是有将帅之才,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卫青的将帅之才最突出地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他选准了一个攻击目标,龙城。卫青出去跟其他三个人出去一样,一个人带领一万士兵,到那个茫茫草原、浩瀚的大沙漠中间去寻找匈奴作战。那个时代没有卫星制导,你怎么知道匈奴主力在哪儿?你怎么知道哪里有匈奴人啊?但是卫青选择的目标非常好,就是定位,他选的龙城。龙城是个什么地方呢?龙城之匈奴我们刚才讲过,是它祭祖、祭天的地方,这个地方既然是个政治中心、宗教圣地,它一定有匈奴人。所以你打这个地方肯定不会像公孙贺一样,带着兵转了一圈一个人没碰到,它不会是这样。第二,龙城这个地方既是政治中心、宗教圣地,又是匈奴的腹地啊,离汉匈过境几百里地,汉朝的军队从来没有打到过龙城,所以龙城这个地方不会是重兵把守。最后还有一点,卫青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时代因素。卫青所处这个时代,就像我们前面讲汉匈交兵的时候,汉武帝这个时候已经从消极防御转入了主动进攻,而卫青他这个做派,他是个什么打法呢?他是选准一个目标,深入匈奴的腹地,集中兵力打它的要害,打它的不防,这个恰恰符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所以在汉武帝这个时代作战的方针由消极防御转变为主动进攻,在主动进攻的这一人时代,卫青抓住了机会。这是一个时代的机遇,而卫青又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机遇。所以卫青的成功,既有皇帝的恩宠,又有命运的眷顾,还有个人的才华,同时他还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所以卫青的胜利是多种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后来的对匈奴作战之中,卫青也是屡立战功,封侯、拜将、平步青云,卫青可以说是在对匈奴作战将领中间最幸运的,但不是所有的将领都像卫青一样幸运。比如说,一代名将李广,匈奴称之为“飞将军”,但他却终生未得封侯,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请看下集《李广难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0 06:20 , Processed in 0.03729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