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22: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毛佩琦读《中庸》·毛佩琦
& j: `6 _" y% s
* e  D$ Z1 M! }( d《中庸》是一本什么书?) M$ l) L7 F2 w/ A) z
+ y% ~" x; P( g7 V4 Z+ Z' p
我们都知道传统经典中有所谓“四书五经”。四书是什么?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v4 P3 j( F' u# i! m" f

3 w: F( w5 s  }7 \! Y4 K《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理学家朱熹把它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朱熹为《四书》作了章句。什么是章句?章句就是分段分句。后来,不断有人为《四书》进行注释,人们把这些注释集中编到一起,放到章句之下,就称为《四书章句集注》。人们《四书》主要是读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清历朝,,“四书”“五经”被列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官方就把朱熹的注释定标准答案。明朝以后,科举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所谓“科举必由学校”,所以“四书五经”也就成了学校的基本教科书。5 O8 A$ z2 |* S2 S2 c0 B

7 o  k5 \9 ?/ i( X0 i一,子思所作,传续道统7 ?! s( e7 h+ m
& v$ f$ k, m* i2 V) i  g
《中庸》是谁作的,为什么要作?
* Y5 d- k$ G3 h( H6 m
/ c" ?9 H0 h1 R  s9 B3 L& j2 |朱熹《中庸章句序》的第一句话就问道:“中庸何为而作也?”接着他做了回答:“子思子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也就是说,《中庸》为子思所作。子思是谁?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的儿子鲤之子。当时还有另一个子思,是孔子的弟子,名原宪,字子思。子思担心道学失传,就作了《中庸》对道学加以阐释、发扬。按照宋代理学家程颐的说法,子思把它传授给了孟子。. Q) m8 G; o& i( A' w2 ]' |* c0 z
3 z7 E; Y- f0 ^7 j. q
中庸,“允厥执中”是道学(儒家思想)的核心。
$ x7 e/ n  h5 ^. ?3 k( k
' y4 j; t4 l: W* n# V, M" g0 K朱熹说:“允厥执中”是大道的核心所在。“允厥执中”这一句话,尧传给舜,舜传给禹。他又说,尧舜禹是天下的大圣,尧把天下传给舜,舜把天下传给禹,这是天下的大事,可是,他们在做如此大事的时候,却只说了“允厥执中”这样一句话,天下的道理,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 @$ ~8 ^5 J4 N3 i, O2 m2 x

8 G4 m- D' T5 i/ s0 V- Q“允厥执中”这一道理代代相传,成汤文武,皋陶伊傅,凡是宪君贤臣都无不牢牢把握了这个大道理,才成为贤君贤臣。! K) y" g1 u4 s( b4 H

* g- e/ A. {8 k! z. z9 f接着,他说到孔子,“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就是说,孔子在宣传宏扬道统上,其功绩是无可比拟的。
) U* a5 O" ?& U) _/ v) Z& S" V  X
1 S# p2 a$ }4 v* R) B7 H4 P朱熹所说尧舜禹等等不免有所附会,而他所说的孔子建立、宏扬道统的功绩却是切切实实的。0 p" ]  Z* t7 j$ s! {' _8 E% i
; l1 M* m) a' r( ~
二,中庸之道,天下大本
2 m/ P! u7 k# \* R! a' N& j; m; Z; h) A8 F0 S% I8 l/ [% w
什么是中庸?
* {0 Z2 I: B( }2 T7 G. j  p) g, ^8 i( W1 n
程颐说:“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 G, a) z+ v0 t% n6 U7 c1 ~* \: L

( E+ h, P! t& a! f( q4 U意思是说,中就是不偏,庸就是永不改变。中这个正道,是永远不变的。! Q) z0 t  V  J/ F0 S
: B! c5 m( Q5 }0 I. G# }4 o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甚么叫大本?根本的道理,基本的规律。在古人的说法就是天命,我们认为就是人与自然,所有一切的基本规律。“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什么是“达道”?《集注》说是“顺性之谓也”。什么是顺性?我认为就是按规律办事,就是顺乎天理,顺乎民心。“和”就是“达道”,“达道”就是和。实现了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发挥各的作用,万物就会“遂其生”,得到适合的生存空间,就会发展繁育。这是一个天地万物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只有达到了中和,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9 J0 c! I4 H1 o. f6 Z6 a+ F+ U- C: }3 p8 B  h& |: }$ @
西方讲究征服自然,中国讲究天人合一。近年的自然界对人类提出了教训:自然灾后,台风、海啸,新型疾病,天地失位,万物不育。
  |+ u/ i& D0 w# S8 R' |# Y7 p' `6 D* y1 C
“中”是,“大本”,是道之体,是根本道理;“和”是“达道”,是道之用,是道的表现。一体一用,体立而后有用。光有道理而不实施不行,不掌握道理,也无从实施。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r) S& P- Y2 C0 l( q
/ c: [* o& f% l
中庸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品德。能不能做到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界限。就一个人而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遇事有喜怒哀乐,但喜怒哀乐并没表现出来,就是中。立场是中立的,中性的,所以是“中”。% S* E. e" j8 K; y) x1 J' a

: _- J' \" F6 v- n但,中的意思并不是要躲避矛盾,拒绝表态,做两头讨好的好好先生。好好先生貌似不偏不倚,实际是私心作怪,为保护自己,怕得罪人,无助于矛盾的解决,无助于分辨是非,不是君子所当为。一事当前,君子一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问题在于所表达的意见要“中节”。什么是“中节”?中节就是道理之正,就是要讲原则。就是坚持不可改变的正理,就是“中庸”。古代有古代的原则,现代有现代的原则。背离原则,背离正道,就是不中节。坚持原则,坚持正道,就是中节。中了节,矛盾双方,就会心服口服,就会皆大欢喜,就能达到“和”的境界。所以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反之,发而不中节,不坚持原则,有私心,有所偏袒,就不会和,就会激化矛盾。
6 _  \9 ?: T( k2 J' Y5 y* \: ^. g# [0 z9 G
什么人才能做到“中节”呢?君子所发,才能中节,换句话说,所发中节的才是君子。相反的,小人所发,必不中节,同样,换句话说,所发不中节的就是小人。因此,《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做到了中庸,人与人就和了,社会就和了。孔子又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而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为什么君子能做到中庸呢?《集注》说:“君子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无所忌惮也。”小人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不受约束,扰乱立社会秩序,危害了他人的正常生活。
* }1 R, ?" Y- G( T. ]( n; v. U% }# k, a: F1 }
“中”虽然是根本道理,但也是最平常,无处不在的道理。要寻求这个道理,不要到别处去找,要在自身去
% v$ m* Q4 X2 U5 L$ s( Q1 v3 _, E. P
三,世教衰落,“中庸”不行
1 O3 {/ V$ Y) a5 _9 {- s
  w# s8 _, ^; }( a8 V+ V% b孔夫子说:“中庸,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是很正确的道理,但人们很少能实行它,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7 g8 J6 \1 j( A4 g0 @
  |( \$ C- h8 j
《集注》说:“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
* h3 i8 d$ r! [" j+ ~' C! f% O$ W) _0 d  a+ s& @/ U: z
“世教衰”是中庸不兴行的根本原因。教化放松了,衰落了,本来容易做到的事,本来都具备的品德,却好久都没人能实行了
2 x, A! K( K; w) |" Q. Z) @
+ ^" _0 V. o4 V, x" [9 \具体说,“中庸”不能实行,原因是什么?第一是过,第二是不及。
/ ]% V3 e& V9 F" L) Z* [4 j% i: N
0 M) @; e, S+ D2 c孔子曰:“道之不行,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1 i5 X$ N2 s. Y. N
: r  @) a- @/ C- M2 g过和不及,是两个极端。过则失中,不及则不至。两个极端都不能达到目的。比如,我们从国宏宾馆天安门去,一下子走到了建国门,没有达到目的,这就是过;可是如果我们走到复兴门就不走了,也没有达到目的,这就是不及。人们在行为时常常会批评不及,却原谅过,甚至夸奖“过”的积极性,是不对的。其实两者的危害是一样的,同样没有达到目的,而往往过的危害还更大。你想,同样是没有达到目的,一下子到了建国门,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大于只走到复兴门。我们现在有一个词叫“过失”,超过中庸,造成损失,就是它的本意。所以,我们说,“过犹不及”,过的损失往往会更大。
$ M9 }5 q/ T- p# X/ O
2 P0 x' J$ f% q' ]$ E* v! x最近,我国发射了一颗可以摧毁了卫星的导弹,其准确、精确,令世人赞叹。如果过,如果不及,可以击落卫星吗?对敌人还有威慑力吗?
% J2 x. q( N! p0 L) z  Q9 `6 g2 z% Y2 h6 o6 L2 Y2 ~3 Z9 @
我们这一代人都经过了大跃进的年代。当时,大家热情高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是离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现实太超前了,所以造成了很大损失。不仅人力物力大大浪费,而且挫伤了人的积极性。/ A) f" ~# t1 z

6 H( ?. D9 R- ^" }' e我记得很清楚,1958年,我还是中学生,到农村去参加深翻土地。土地适当深翻,可以保墒,可以增加土地肥力,可以杀灭一些害虫,这是常识。但当时有的地方为了表现大跃进的积极性,要求深翻土地一丈深,两个人或三个人分层往上翻,结果,几千年不动的生土都翻了上来,把可种植土壤全破坏了。过犹不及,适得其反。2 R* K! V1 J. w" V4 f' m7 F. F8 b
5 l6 Q. u) B7 y# M) p
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以不走,不要过,也不要不及。经过近三十年的摸索,我们得出了一个“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就是“允执厥中”,每走一步,都要达到预定的效果。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从而保证了健康的发展。
, b/ D- y! k( ?0 b0 u0 J% l. Z4 e
5 K3 n  n% ^) f. r3 }* N( p9 `四,“中庸”之道,既易又难
4 c3 ~9 {3 Z. w, N8 h' S4 c
: t+ i0 h" z' c% D/ s! j, Z( b9 F中庸,是的品德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而把握中庸之道是既容易又艰难的事。2 _$ X2 z$ p0 y7 w! O
* _' Q& ~: x1 M2 D0 U, k
《中庸》(子思)说“君子之道费而隐。”什么意思?既广大,又细微,既明白又隐晦,既浅显易行,又深奥难行。
# h6 B2 J9 B9 E& K  ?; o
, I' s  j2 ^, y$ B! A1 d' y“夫妇之愚,可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中庸”的道理,简单易懂,即使是普通的男人女人,也可以理解。但是,“中庸”的道理,在最深奥之处,即使是圣人,也有弄不明白的地方。“中庸”的道理,即使是普通的男人女人,也可以实行,但在最深奥之处,即使是圣人,也有实行不了的。" X: M* x3 f2 c5 d2 Y

3 V' T9 d: z0 i* ~  F9 `+ _9 m所以说:“天地之大,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天地广大,人犹感到有许多不完美。因此,说中庸之大,道理宏伟,天下都装不下,说小,隐秘深奥,全天下都不能破解。$ A/ a9 q+ }- T3 E* e" m+ @
2 a7 Y4 m% e4 h5 d
用我们现在的话,中庸之道,大,可以观察宇宙;小可以解剖分子原子。我出不用中庸,无处离得开中庸。
( k& L% t/ d  M0 c6 y2 _3 T" m0 b6 y9 c; M! N) o0 _2 F- s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庸”的道理,近自夫妇居室之间,远而至于圣人天地之所不能尽。
  ]  Q, C' {: V/ @1 l. M' P" Y* ~  b; G  V' L% }. T5 `, ^2 Q
中庸之道,极其深奥,要把握它,实施他又很难。
8 Y7 \5 i4 I  d! ~( I
9 d7 |5 I: M0 O- E所以,孔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_* g$ _& a% p  |! u" n/ X, J! k% ~: |  T5 u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圣人之道,是至高至大的道理。要真正弄清它的道理,彻底实现中庸是极其难的,难到什么程度呢?比治平国家还难,比辞去爵禄还难,迎接刀剑还难。所以,中庸决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 M3 T2 t0 t0 x3 r/ g+ R( S8 g( |  a9 b0 a' O5 r
五,中庸之道,学习可得
4 H/ z# O5 K+ ?0 t  X' z  H
! ]3 W2 P! @1 r4 C* ]/ Z' R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斯以为舜乎!”9 O1 q" r! q9 g# R
, `1 l. i$ x7 Q, k) ], U" l
像舜这样伟大的人,是怎样得到中庸之道的呢?他好察迩言,喜欢认真听取分辨身边的话,浅近的话。对于不好的话,隐而不宣。对于好的话,予以传扬而无保留。使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都愿意向他贡献意见。处理事务,于大小薄厚上下两端之间,取其最善、最妥,为其民所用。这也就是舜之所以为舜。舜是大圣人。& _! v7 j( F5 p8 ^# Q* V% t

) A) Q1 x. p: ~- q+ g那么,颜回呢?他是孔子的学生,一个普通人,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为人,选取中庸之道,有一善举就高兴得不得了。他从一点一滴地做,一点一点积累,坚持不懈,所以受到孔子的称赞。
) y$ h: W7 K( w2 M) \" @0 T* R2 x+ s7 ^: D3 w- k/ ]* W) Q5 \
学习中庸之道,与一般的学习没有什么两样,也有遵循学习规律。孔子说:! h3 n8 {7 b( k% Q4 [  c
" Q) A& I; Q+ ~8 k8 [8 s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8 ~; J3 o. p. X- d6 U" F
3 D2 G4 X" h5 S) p! I5 g/ d
人的天分不同,才能不同,阅历不同,处境不同,但不管通过什么途径,最后达到的知,得到的智慧是一样的。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只要行,最后得到的成功是一样的。闻道有早晚,行道有难易,但只要自强不息,最后都能达于成功。2 G4 d/ H5 }9 ?
' q  U1 Y& u" b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总是鼓励人学习,鼓励人行动,总是要求人常常看到自己的不足。他说:“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者所行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一切都要从修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Q' b( ^3 B7 c9 O0 M

$ G1 |+ w) D. U( k孔子又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2 |8 @9 F% z/ p
- e4 M9 r0 X$ b: z* X) c! p他把学习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学,不会则学,不懂则问,有惑则思,不明则辨,最后归于扎实的行动。
/ N, u- u$ i* _' a; Z
: [. d8 u/ w( W* X3 r“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孔夫子总是相信教育了力量,无论是愚者,还是柔者,都可以在学习在努力行动中改变自己。愚者可以成为明者,柔者可以成为强者。不懂中庸之道,也是可以掌握中庸之道的。
0 _  I1 L" X. M2 _  g5 X, R3 d- O' F
“有弗学,学而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 [0 I- J* c2 u* ]5 ?3 Q
4 E0 ^  E8 I7 n' N7 L3 s" v  b+ ]学什么不学什么,是应该选择的,但学而不会,就不要盲目行动。问什么不问什么,也是有所选择的,但如果没有问清楚,也不要盲目行动。思考什么不思考什么,同样是应该选择的,但如果没有想清楚,同样不要盲目行动。最后他说,在决定做一件事以后,如果不能坚持到底,那就不要做了。人们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思考中,在持之以恒的行动中,掌握了中庸之道。8 ?+ h. O2 c2 U
5 ^$ a7 E, ?: T# y
六,坚守中庸,如避陷阱& k$ z) u! \9 s9 Q& z$ S2 U3 U! f+ D. c

3 Q7 z" I. f9 e4 S5 P/ o" Y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鹱陷阱之中,而莫知之避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都说我很聪明,但是,把我赶到网罟陷阱之中,却不知道躲避;人都说我很聪明,但是,我选择了中庸却连一个月也坚持不了,这样的人是聪明明智的吗?那么,即使像舜一样,像颜回一样,如果不能坚持,也不是智者。6 |% i4 b: ^. y- L, _( J

) N( \: n% h' F# p# n( g8 o修养,掌握中庸之道,是一个长期的事,只有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才能达到至高境界。1 d# ^+ H/ C* j& Y  o, ~
; V7 \! l. x; f9 Z: Z7 K2 {0 o
七,掌握中庸,强中之强
1 \8 m8 s% K0 p! f6 M+ L8 o/ _& r' C9 ]- x/ y: w6 C% v
长期以来,中庸之道常常被人看成软弱、无能,或者两面讨好的伪善人,或者怕得罪人的自私者。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相反,能够做到中庸,是真正的强者。) F* ?2 [7 \5 v+ \$ u) W4 U# p
4 S5 D8 A" I* e$ _: X
《中庸》第十章写道:“子路问强,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子路,孔子弟子仲由,向孔子问,什么是强?孔子反问,你说的是什么强?是南方之强,还是北方之强?还是你自己的强?
8 q4 A) d4 ^- T: ?3 ~" k+ O1 d2 d: R) ^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用宽柔来进行教育,信守不对无道者进行报复,以德报怨。这是以含忍之力胜人,是南方的强。是君子想要拥有的。“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拿着枪,穿着铠甲,连死都不怕,这是北方的强。这是依靠武力的强者想要做的。这两者都不是我们要的。1 o0 i/ |2 ]! N
4 }0 i5 Z: Q' _
我们要的是君子之强。这种强是怎么样的呢?“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提出了用以衡量君子之强的四个标志: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国无道,至死不变。和平共处,而不随波逐流,也就是“和而不同”的意思。坚持正道,不倒向任何一个极端,或者哪边风硬倒向哪边。这是孔子对子路提出的要求,国家有道,一切都不错,自己该做的没做完的事还要做,不要放弃。国家无道,自己所应有的操守也不要改变。坚守中正,坚守中庸,坚持正道,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9 \% r" W$ c# O& N% G# t
' j, c, ^7 Z- D$ c6 i: Z
中庸之道久已不行了。不论是自然,不论是社会,已经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古老的中华传统为华中汲取智慧,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1: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兼爱与非攻
" [! r9 L* Z3 v% F& d' d& ^1 h4 G, t
[画外音]: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清史的教研工作,少年时期的她在一次偶尔的机会接触到了《墨子》,由此对《墨子》这部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一个年幼的她来讲,《墨子》还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那么应该怎样读才能理解《墨子》呢?用隋丽娟教授自己的话说,读书对每个人来说,感受都会各有不同,即使读同一本书,也会有千差万别,就像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产生一千个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那么在隋丽娟教授心目中《墨子》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呢?隋丽娟教授将走进一个陌生的世界,感悟她心目中的《墨子》。<百家讲坛>我读经典特别节目,隋丽娟读《墨子》——兼爱与非攻- y3 h( W! S$ ^/ O5 @$ K, _9 O; j2 c
/ d7 E. D: q( P$ M
第一个阶段:4 }( N8 l& X9 @
各位观众朋友,今天借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一同谈一谈,历史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经典著作——《墨子》。我对于《墨子》的了解其实时间很晚很晚,我大约了解它的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978年,那个时候呢是我在读初中三年级,这是我第一个阶段当中的开始,也就是我对于《墨子》刚刚有兴趣的一个开始,是什么事件诱发了我突然之间对于《墨子》有所感兴趣呢?那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学了一篇课文,有一篇古汉语它节选的还不完整,叫做《止楚攻宋》,那么在这个古汉语当中,我第一次听说了还有墨子这个人。那么这个故事是一个什么故事呢?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说南方的大国楚国想向中原进攻,中原有一个小国叫宋国,用墨子的话来说呢,楚国方圆五千里,而宋国小到什么程度呢?宋国小到只有方圆五百里,楚国为什么要打这个小的宋国呢?是因为这个时候楚王吸引来了一个人才,这个人才我一提大家就知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制造业的鼻祖,或者说木匠的鼻祖鲁班,在这里墨子称他为公输般,公输般来到楚国以后,为楚王制造了军事进攻性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攻城用的云梯,据说楚王屡试不爽,所以楚王就发话,要准备进攻宋国,这个时候有这么一个年轻人:[画面字]:本名翟(音di),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如人。当时有很多史学家考证他,他当时大约在二十九岁左右,这个年轻人在鲁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听说长江流域的楚国要打中原的小国宋国,就夜以继日赶了十天十夜,当他到了楚国之后呢他就请求见公输般,见了公输般的第一句话当然是要劝解他不要发动对于宋国的这个战争,可是他没有直接说,用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政治家们和社会活动家们惯用的一个说服人的方法就是事先给他设计了一个逻辑的这样一个结论,他先对公输般说,说我在北方有一个仇人,我想让你帮我去杀他,公输般当时就非常不高兴,然后墨子就对公输般接着说,你杀了他吧,你杀了他我给你高价钱,公输般回了一句话说,我不会以这样的不义的形式去杀人,墨子一看他落到了自己所预定的逻辑结论当中之后,墨子就接着说了,我听说你为楚王制造了云梯,而且近期就要攻打宋国,那么宋国有什么罪呢?然后他又接着说;楚国缺的是人口,楚国不缺土地,而宋国是一个小国,它方圆只有五百里,以一个大国去打一个小国,用你自己的不足(就是人口不足)去打一个小国,获得的还是土地,而你损失的继续是人口,如果这样做的话是不智的,也就是不聪明的。你不为我一个人去杀人,可是你去让大国楚国去杀宋国(的人),你应该说是不义的,你还不去劝说楚王,应该你是不忠的,你劝说的过程当中你没有劝好应该说你是不强的,所以墨子用一系列的这样的推导的方式,把公输般陷到了不仁、不义、不忠而又不聪明的这样一个角落上去了,所以公输般也觉得墨子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他又不能取消攻打楚国的计划,因为他不是楚王,所以公输般就带着墨子去见了楚王,见了楚王之后呢,公输般依然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劝说楚王,楚王也觉得墨子说得非常有道理,那么有道理怎么办呢?他还不甘心,因为现在他认为有云梯,攻打宋国是垂手可得,然后墨子看出了楚王的想法,然后他就说了,你打宋国也未必能赢。于是,他解下了身上的自己的腰带,把它圈在了前边,像一个城一样圈在前边,他用自己做的木片来做为守城的器械,他让公输般来攻打他,公输般用了九种攻城的方式,墨子用九种方式化解了。这个时候呢,公输般攻城的手段没有了,而墨子守城的手段还有很多。这个时候,公输般就当着楚王的面说了一句历史上非常知名的一句话,就是说,我现在我攻城赢不了你,但是我有一个方法能赢了你,然后楚王马上问:是什么方法?墨子马上就戳破了公输般所指的方法,墨子说:他想杀了我!他杀了我以后他就认为宋国可以被攻克了。然后公输般接着说了,我早已做好了准备,我已经派了我的学生禽滑釐(qinhuali)带着三百人已经用我的方法守在宋国的城头了,你杀了我也没有用,公输般和楚王看了这样一个情况之后,真的没有办法了,于是取消了这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楚国攻打宋国的计划。
' ?9 e( a9 Y# F4 b' r. [% u  w1 |/ t& O, W9 d
1978年,我第一次听说了墨子,这个墨子就给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了,这个时期的29岁的年轻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这个年轻人,居然打败了我们心目当中的木匠的鼻祖(制造业的鼻祖)鲁班,这个应该说是令人感觉到非常震惊的,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所以,那时候时候,初三的我就对墨子有了这样一个印象,这是第一个阶段。
6 _* y9 [- {6 e" W% Y
2 {1 G) G. O" _/ J# G. T[画面字]:《止楚攻宋》的故事选自于《墨子—公输》。《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及其创始人墨翟思想的重要著作,内容主要记载墨翟的言论和政治活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道理深刻。但是作为著子百家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我们对于《墨子》的认识为什么没有象《论语》《庄子》那么深刻呢?隋丽娟教授是如何理解《墨子》这部经典之作的呢?
! s! K! T- X  i
5 b' ^5 Q9 s1 Q5 I第二个阶段:
3 C0 K! B; A/ j2 i; z, ^第二个阶段是我上大学的时候,1981年我就到了大学去读书,我读的也依然是历史专业,所以第一个学期就学习中国古代史,又学习先秦史,我们又再一次接触了《墨子》。这一次接触《墨子》应该说对于我来说,是对于《墨子》有关的一些资料和一些它的情况,有了一次更丰富的了解。但是那个时候我的年龄很小,只有十七岁,所以对于《墨子》很多精髓性的东西还很难以理解,当时呢我知道的《墨子》更感兴趣的第一件事情是有一件事情令我实在太震惊了,《墨子》这本书居然是我们国家先秦时期的一部类似于百科全书似的书。这个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我们看过《论语》、看过《孟子》,它讲的多半是一些社会上的,比如我们所说的伦理上的、社会上的这样的一些治国的一些东西。可是《墨子》这部书当中呢,它不仅仅涉及哲学的、伦理的、逻辑的,它还涉及很多先秦时期的科学。比如说天文、比如说这个时候的军事、还包括一些非常先进的自然科学、比如说这个时期它第一次书当中记载了力的作用、还有杠杆的作用、还有光线的直射等等一系列的这样先秦时期非常先进的自然科学。这个令我感觉到特别的惊奇,也引起了我的好奇,这是第一个方面。/ g) H+ r: Y5 _/ Y$ ?

- t, h( B) K) ]5 R% t& O% i第二个方面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呢?是先秦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家当中,很少有人是站在劳动者的角度,替劳动者说话的。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是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为弱势群体去说话的。而墨子恰恰是这个时期的第一位社会活动家,他恰恰就是站在劳动者的角度说话的,所以,这个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但是这个时候我尝试着在我们图书馆借来了一本《墨子》,我读不进去。《墨子》可能很多人去接触它,都没有深入接触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墨子》这本书当中它的语言缺少华美的修饰,缺少文采,我们从文学理论创作的角度来看,缺少一些必要的修饰,确实是影响了我们有关于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比如说我们读《老子》,读《老子》的时候呢,《老子》可以说是字字珠玑,而且是富含着那样的一种辩证的美的语言在里边,比如说:- t3 Y$ b+ H4 Q1 I! X
3 h7 m' I  w% i" f( e, v2 b- }
[画面字]:[帛书老子校注,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 b5 ?. F9 x9 l0 f5 {. O1 ?+ `" z3 s; r) q
你读起它来的时候你有可能会对这句话理解相对于不深刻,但是你读起来就顺畅无比。比如说你读《庄子》的时候,《庄子》给你感觉到汪洋恣肆,大到可以容到天地之下所有的道理都可以容纳到它的文章当中去,用富含哲理的寓言的这样的语言,让你感觉到读起来非常的爽快,有可能你会对庄子的某些寓言和哲理理解得不清楚,但你读起来的时候(会)感觉到心胸非常的开阔,比如说在《庄子》当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4 c' g$ Z: ^

. ~( C. k1 Q( ^$ S[画面字]:[庄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惟一: u. e  \* c' A1 l. {) l

8 l8 b$ y1 S1 q" {$ d2 {" ]你读起来很顺畅,没有疙疙瘩瘩的东西,你要读《论语》,孔子的东西呢,那就是更给人一种感觉到长者的谆谆教诲,而且很多东西我都感觉到是耳熟能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可是《墨子》不是,《墨子》我们今天人不大理解,墨子为什么会用那么朴素的语言去写他的东西,即使是当时的人也不理解。楚王曾经问过他的学生田鸠,说墨子不大喜欢用文采,为什么呢?田鸠的回答就非常的巧妙,田鸠先给楚王讲了一个故事,他说秦王曾经嫁女,嫁哪呢?嫁到晋国去,但是他要求晋国给他的女儿和他的陪嫁要非常华丽的衣服,他一共为了陪嫁他的女儿呢,陪送了七十个女孩儿,这七十个女孩儿都穿着非常漂亮的衣服,一起来到了晋国。可是到了晋国之后,由于这七十个陪嫁太漂亮了,穿的衣服也太好看了,所以晋国人喜欢这七十个陪嫁而不喜欢他的女儿,所以他做了一个总结,他说了,他说:秦国善于嫁这些陪送的女孩儿而不善于嫁女。他说:现在呢说华丽辞藻的人太多了,说华丽辞藻就会冲淡他的主题,君王们听到了他华丽的辞藻,被他的华丽辞藻所蛊惑,而并非真正的理解他的学说,墨子知道这一点,所以墨子为了让自己的学说得到大家的认可,他不用华丽的辞藻,所以在这里你就真正地理解了《墨子》这部经典,它朴素语言的背后所蕴含的那个伟大的道理。这是我说的我的第二个阶段。
& D% j& `0 v8 ~" B8 _- W0 [7 y9 {8 E2 N/ c- p
[画外音]:由于没有华美语言的修饰,《墨子》在先秦诸子著作号称难读之书。直到今天,书中尚有不少疑难未解,所以在《止楚攻宋》中我们只看到墨子的侠肝义胆,但并不知道其何目的,据班固《答宾戏》中记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他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目的是为了宣传他的政治主张。那么,他的政治主张究竟是什么呢?隋丽娟教授从墨子的政治主张中感悟到了什么哲理呢?6 G2 Z/ y. i6 h3 r) B+ A% z8 H
5 c' Z. P! B9 P! ^8 n% S
第三个阶段:
& |$ p& m) C2 Z我读《墨子》的第三个阶段是什么时候呢?是我大学毕业以后工作,当时中国古代史呢系里因为很缺老师,我就直接被分到了先秦史,去讲先秦史。先秦史对于我们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呢,应该说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先秦史离我们很远,而且先秦的经典我们读起来它理解起来它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你既然是讲先秦史的,你还要讲《墨子》,你还要讲《孟子》和孔子,他的著作你就必须得读,在这读着读着的过程当中,给我的震惊就是越来越多,开始的时候不是因为文字上的震惊,是因为我突然之间知道了《止楚攻宋》的后果。《止楚攻宋》在我那段课文当中只选到了楚王不再打宋国了,而其后的墨子的经历却没有谈。而当我读了《墨子》之后我才知道,墨子这一次去楚国他应该说所面临的东西是非常复杂的,而非当时一般人所能够做出这样的一种艰难选择的,一个非常伟大的决定。比如说楚国要打宋国,而且剑拔驽张马上就要开始了,在这个时候我们正常人的心态就是躲之还唯恐不及呢。[切换成画面]可是这么一个年轻人,居然从山东越过当时的宋国就是今天的河南,一直跑到湖北,去劝当时的楚王不要打宋国,这个是很难做到的,[切回主讲人]楚王高兴了可能留下你的生命,楚王可能会临阵就把你杀掉了,所以他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这是其中第一个,让我感到非常震惊!第二个震惊是什么呢?第二个震惊是:墨子不是宋国人,楚国要打宋国可以说和他的国家关系不大,那么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他怀里揣的是一种怎样的襟怀呢?读过《墨子》之后呢对于我来说有两个非常大的感受,第一个感受就是读过《墨子》之后,你会对于《墨子》这本经典当中有关于“爱”这个人类最主要的一个主题,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很多思想家都在研究探讨人类应该如何去爱,人和人之间应该如何地去关心。墨子也是,墨子整个的著作几乎出现最高的一个字的几率就是有关于爱的问题。那么在墨子的眼里,爱是什么东西呢?墨子说了,说爱啊:* L# S; |0 [- @3 k  i
+ q! n$ M% C: E7 g1 a
[画面字]: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 [画外音]:也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儒家倡导的仁爱是有差等的,墨子坚持爱是没有差等的,那么他这个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做到什么呢?[画面字]:要求人们突破(抛弃)血缘的还有那种(和)等级差别的这样的一种约束 [画外音]:那么他的要求人们爱的一种境界就是爱人如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如果概括一下的话,其实墨子所倡议的爱,就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博爱
8 `2 e% |, X4 }  a8 v6 N! k7 Q! @$ `6 }6 `, N( U
读书感言:[画面字]墨子所倡议的爱就是博爱——隋丽娟
0 W' _2 N! h- n$ S% f4 O# p
1 b5 \% `. C6 m' q* {墨子在谈到怎样去爱的时候,在《墨子》这部经典当中,他提得最多最多的是比如说,他是这样说:
7 {5 f. z- F+ w9 d9 o' ^
! ~$ Q8 U& [% R6 }/ H+ ~[画面字]墨子.兼爱上: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 f* Y& {# E4 E9 z( R4 G5 Y$ Y2 w+ |* l9 f" O
也就是说什么呢?视别人的国家就象看待自己的国家一样,视别人的家族就像看待自己的家族一样,视别人就如同看自己一样,所以墨子把他如何去爱的这样的一种内涵,已经延及到了一个人所能够延及到的所有的范围,也就是爱人如己的这样一个过程。
5 y9 M1 \2 j7 u0 r
3 P% {+ ]7 Z4 T* W) s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真的能够达到爱人如己的话,这个社会就不会再有欺骗,也就不会再有战争,也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屠戮,可能说这个时候人的社会就会变得比较地温馨(和谐)。在这个过程当中,只要我们体会一下,墨子在《止楚攻宋》当中不含功利的那样的一种色彩,去阻止这场战争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他的襟怀。
  I' o+ g0 J. q3 t* L
4 b" E( @* ^. ~' [) j) ~! v( n2 O[画外音]:墨子这种“爱人如己”的这种思想学说其核心就是我们所说的“兼爱”,即平等的爱一切人。由于墨子主张兼爱,这就必然导致他的“非攻”思想。他反对一切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他阻止强大的楚国攻打弱小的宋国来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那么,墨子所提倡的“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隋丽娟教授是怎样理解《墨子》的这种爱呢?. |& N' f- T0 i  ~0 u
  H! A. Y2 J' L9 Y0 J
其实大爱本身是不用过多的言语的,有一个故事特别的感动我,我常常在这个故事面前去检讨我自己。说有一个禅师在山中修禅,在苦心的修炼自己,有一天趁着月亮很好,他就来到了林间去散步,可是在月光下他回头看到有一个小偷,就来到了他非常简陋的一个茅草屋里,小偷在这个屋里找来找去之后就出来了,出来的时候就发现禅师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小偷吓了一跳,禅师就说了,说我不忍打扰你,你是我远方来的一个客人,你这么远来看我,我没有什么可送你的,于是禅师就把自己上身的衣服脱掉了,就披在了小偷的身上,说山上很凉你就穿着这衣服走吧,小偷非常漠然的就扭头消失在了月光下,禅师望着小偷身上披着月光所走的方向,禅师自言自语说了一句,但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禅师就赤着上身回到了自己的茅草屋里,然后在那里赤着上身在那里禅坐,早晨起来的时候禅师睁开眼睛就发现在明亮的晨光之下,他昨天送给小偷那件衣服整整齐齐的叠在他的门口,禅师乐了,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禅师这个明月呢,其实和我们刚才所谈的墨子这个爱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那么这个爱是一种不寻求回报的一种爱,是一种大爱,它不需要太多的声音,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进行修饰的,所以我们说,大爱是不用用嘴去多说的,好多时候呢,我们有可能那些有功利色彩的爱,或者说那种泛泛的爱,而不是真正意义的这种博大襟怀的一种爱,往往会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带来大家难以想像的一种结果。2 q: O. O. k/ i1 z6 X2 s* W

! N3 S  y1 u0 p我就在不经意之间犯了一个伤了学生自尊的一件事情,虽然我当时认为我是在爱学生,但是这种伤害有可能会对学生,我觉着是对他的一生当中会留下一个痕迹的。我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个满语文化专业,是刚刚招生,只招了不到二十个学生,然后他们聘我到那里给他们讲古代史,因为古代史一般都在第一个学期上,11月份的时候,天气刚开始转冷,我们大家开始纷纷穿上很薄的棉袄,但是肯定要穿棉袄了,我们这个教室里在第二桌有一个男同学,他就一直不穿棉袄,穿着一个很单的布上衣,这个学生一直引起我的注意,他总是上课第一个时间就跑到我的讲台前和我探讨一些课内的和课外的一些历史问题,再有一个引起我注意的就是他穿衣服太少,因为是新生,我本能地就告诉他,我说:你要多穿点衣服,天很冷!然后这小孩说了:老师,我穿的热的东西我就不舒服,到12月中旬的时候,这个时候哈尔滨就已经很冷很冷了,同学们都穿得很多很多,他还是穿那么一件衣服,我就觉得这小男孩有点不太会照顾自己,到了12月末,我就快要结束课程的这一周的时候,第一次,上课他没来,然后我就问班长,我说:他怎么没来呢?他说:老师,他冻感冒了!我当时就有点怨气,我说,你看这小男孩儿,真的不懂事,这么冷的天,怎么能就不穿棉袄呢?星期一上课我知道他感冒了,星期四我再上课,小孩儿这一次穿了一个(件)黑色的很薄很薄的我觉得就是一个腈纶的那么一个(件)很薄的棉袄来上课了,坐在那上课的时候还不断的咳嗽,然后下课的时候没等他到我跟前我就直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不是有意要批评他,我就说了一句,我说:你看,你到底感冒了吧?老师一再跟你说多穿衣服,你怎么就不穿衣服呢?我说:你看你多不懂事?这个小孩儿当时的脸很红很红,然后低在那里用手不断地捻着他身上这件衣服,然后就说了一句,他说;老师,我真的习惯了,我就习惯穿得少一点儿,然后什么也没说。那一次,他就没到我跟前来问问题。事情就过去了。(事后)他的辅导员就说,隋老师,你都不知道啊,这个孩子是一个特困生,到现在为止,他的学费都交不上,你没看他的衣服呢还都是同学给他的,就那一刻呢我就一下子木然地就坐在了他们办公室的沙发上,我的心就像针在扎一样,我说;我自认为我语重心长,其实我这个时候呢,是伤了一个学生的心。老师和学生之间啊是一种强势对弱势的。老师总处于一种强势的,所以学生在不经意间他会维持着师道尊严的那种尊严,他不会和老师去争辩的,但是我的这种泛泛的爱,我认为是对学生的一种爱,其实我深深的伤了他最脆弱的需要保护的他的那个高傲的自尊。我很久都一直想要找到这个学生,所以我觉得大爱是不用嘴去说的,大爱只要去关心就可以了,你做到那就是一种真正的无界的爱。
; _( a1 M- ^, t3 t
# S' M( R) k+ Q& c4 [. \- y读书感言大爱不需要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达,只要去关心就够了——隋丽娟- J8 G% D; n4 {5 W( I

4 Q. S7 }9 V$ `# ~5 @6 ?/ r) y4 B我们常说呢,人啊获得亲缘的关心和爱那是一种幸福,人要是收获了陌生人,而且是遥远遥远的地方的一个陌生人的关爱的话,其实就是幸运,很多人可能都收获过,我就是这个幸运的人当中的一个,《慈禧》播出以后,很多的热心观众都给我写来了很多很多的信,这些观众既肯定我在讲《慈禧》过程当中的一些优点,同时也会常常给我提出一些鼓励的话语,和需要一些改进的地方。所以,每次读到这个信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遥远的地方那个热心的(那个)人用他最质朴的一种方式,来表达他对你的那种关心。有两封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一封信呢就令我感觉到了更感动了,这封信呢,虽然信纸写得很小,但是字迹格外地工整,而且字体特别的娟秀,读到这封之后,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禅师给那个不良青年的那一轮心中的明月,我也感受到了两千多年前墨子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上用他自己博大的爱给予人们那种关护,那种爱护,我再一次感到了这种博大的爱。所以,读过《墨子》之后给予我最深的一种感受就使我对于爱可能理解得更深刻了,这对于我来说是我最大的一个收获,也是我直到现在也非常读《墨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x5 L7 g$ o0 l0 r* z9 ]
1 e$ f. J8 K- I, L
[画外音]:由于墨家学说是站在弱视群体的角度,客观的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中的人们的愿望,因而它成为战国时期一大学派,但是这种“兼爱:的学说在封建等级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墨家学说遭到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者的反对,既然墨学不像《论语》《庄子》那样被人们重视,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读它呢?《墨子》的思想精髓精神究竟在哪里?今天重读《墨子》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吗?
: W" z/ u  F9 t* {, ]8 j8 t, s9 s% [9 R) g# M
读墨子的时候,可以说从前到后,都有很多很多的语言是指导我们人生的,我只把它指导人生的方面归为三个方面,那么第一个方面呢我认为《墨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我们的修身养性方面,做人方面,有一点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是什么呢?就是:7 \  s& Z) ?- b$ V
: t& }+ h+ G+ V1 y* j
[画面字]:(墨子.修身)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之也$ V& G8 v5 h% }9 W3 p3 M. {) {
& ?' j' ?! |+ Q; z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的名声,是不能够轻而易举得到的,而且荣誉是不能够用巧诈的方式来获得的。其实这一点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可能我们会了解它,也能够明白它,但是我们在做起来的时候,常常其实是没有注意到的,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名,一个人的义,是经过你在不断的耕耘过程当中别人给予你的,当你怀着一颗功利的心,你要努力地博得这个名,努力地博得这个利,而你这个能力和你所做的业绩不符这个名和义的时候,其实这个名和义来得就不够正当。: w  U" e4 O8 A& ]  P! J+ b3 P

- P& i* S2 |' c. w第二个方面,墨子告诉我们说:[画面字]以人为镜知吉凶,这句话我们好象似曾相识,因为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的,稍稍懂得中国古代历史的观众朋友都知道,在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曾经领着他那些贞观时期的名臣总结历史经验,总结隋朝灭亡的经验,然后在贞观时期,他们就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直到现在我们也常常作为一种借鉴,就是:
$ v# S: U( L' V& @$ O. z6 Q& K$ S0 |7 x' |. x  o
[画面字]:贞观政要: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5 B! X2 p6 ^$ R! n! T- P0 ?0 |' h" Q$ k  o  O0 \' P
一千多年前,唐太宗君臣们所总结的这个话语,我们非常地清楚,而且我们一直以来可能很多的观众朋友都知道,都以为这句话是唐太宗君臣们共同总结的,当你翻开《墨子》之后你才会发现,还早于唐太宗一千多年前的墨子在他的书当中就已经提到了,墨子是怎么说的呢?墨子是这样说的:
& P9 M& W( W0 U7 t+ v& q5 z. v6 m# _) B" D
[画面字]:[墨子.非攻中]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凶  e! P) f. S- e' Q7 ^6 S

( `8 t3 z7 q( |* E! e墨子告诉我们一件事,君子是不用水做镜子的,用水做镜子只能看我们的面容,而用人做镜子却可以知道吉凶,也就是自己未来的命运,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朴素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却蕴含着那么多那么多的令我们今天人都可以沉思的这样的一些感悟在里边,读《墨子》的时候还有很多很多令你感觉到日常生活当中对你修身养性对你做人对你交友都非常非常有用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现在常常流传一句话,在教育孩子我们常说:% P/ Y6 N2 u0 ]3 K& C0 v, N+ K

: `; d# u- B( i8 e5 P) t[画面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9 f( b# W0 X( V/ `8 M$ z; C# Z0 e
4 f% R2 J7 e& f/ p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我们并不知道,但是你读《墨子》,一开篇你就会发现,墨子有这样一句话
* S4 {$ Y+ Z6 F( c+ i& N% l2 }+ Z0 A& v" ^$ p1 g1 f- _# `- }
[画面字]:[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4 a4 I7 p. C7 U8 b) n9 \4 o" M( s" }* X: \! m" c
读《墨子》就和《老子》《庄子》不一样了,读的时候你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它的语言很质朴,缺少一种修饰,但是你读了它的文字,你就知道了。那么墨子这一次,走过一座染坊,在染坊里他看到了那些丝投到了黄色的染缸里,染出来的就是黄色,投到了青色的染料里染出来的就是青色的,所以子墨子就感叹了,他说:人性其实也是如此的,人性只要你和这样的一些环境的接触,你常常就会受到一些环境的熏染,所以我们常说呢,交友有两道,一个是交损友,一个是交益友,交损友就等于交了一个敌人,而交益友有可能就会帮助你在人生的路途上走出很多的坎坷,《墨子》应该说它的思想大可以大到曾经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小可以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有的时候我们读起经典来的时候,似乎一段时间里我们读明白了,然后还能讲给别人听了,就象我一样,我觉得读《墨子》明白了,我还能给学生去讲《墨子》。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加上一些人生的感悟,你就会对《墨子》有了一些更深刻的了解,或者有了更深刻的一种感悟,就象2005年我在爱的问题上对于学生的一种伤害一样,可能这个时候我会对爱的理解就会更深一些,经典的魅力就在于此,这就是我读《墨子》的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1: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君子与小人·孟宪实
. O% {: `: a, b! {3 @4 I+ q. P; ^" ?% t
画外音:一部论语让大学时期的孟宪实找到了自信并从此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然而孔子的君子观也曾让他陷入了老实人该不该吃亏的怪圈而不能自拔,那么孟宪实先生最终是如何读懂孔子眼中的君子形象?孔子的君子观对我们现代人有哪些启示?敬请关注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0 c7 A5 n* ]: K9 e# a8 N% Y孔子是一位有着弟子三千的教育家,在孔子与其弟子的谈话记录《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有107次,提到小人的地方有23次,可以说,君子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概念。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君子,孔子又为君子找了一个对立面,这就是“小人”而孟宪实先生与《论语》这部经典的结缘就是从君子和小人这两个概念开始的。大学时期的孟宪实通过读《论语》中有关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他找到了人生的自信,并且改变了说话脸红的弱点,然而找到自信的孟宪实后来再看《论语》的时候,他又感觉对不起孔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孔子眼中的君子究竟是什么形象呢?孟宪实先生对孔子的君子观又是如何做现代解读的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宪实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3 P4 O! c' v7 X: N. z! ]/ h& p- A
我是黑龙江人,我的老家在黑龙江讷河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60年代出生的人,早年的读书生活很简单也很清楚,最大的特征就是无书可读。所以没见过什么经典,《论语》《孟子》这些都不知道。一直到了1974年1975年,1974年的时候批林批孔,那个时候才知道一点这个消息,说是孔老二很反动,孟子也不怎么样,但是也见不着人家的经典。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大概都有这个缺憾,就是一上来学的不知道是什么,反正是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但是我跟《论语》还真是有一点渊源,这个渊源也是上大学以后的事,因为我是农村出来的学生,我到天津的南开大学去上学,第一次走这么远的门,第一次见过这么大的城市,上大学之前没有离开过我们那个县,没有见过标准的城市,连齐齐哈尔都没去过,也许在座诸位不会有这种感觉,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仍然会有这种感觉,就是从乡村一下子到了一个大城市,虽然那个时候的城乡还不如现在的差别大,但是那个时候也有很大的差别。一到了天津这个大城市,蒙了,什么都不知道,然后最佩服的就是同班那些城市来的同学,发现他们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踢球的运动员都知道,刘晓庆是谁都知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一个演员演过什么电影,在电影里的那个名字知道,那个演员的名字不知道。这事太多了,所以刚到南开的时候,我的基本生活范围不会出过步行能达到的那个范围,不敢坐车,不会坐车,那个公共汽车怎么坐啊,从哪儿到哪儿,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上去,什么地方下来,根本不知道,所以佩服那个城里的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就感觉自己不成啊,这种自卑感就滋生出来了,是很自然的,当然心里是很难受的,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上课或平时的生活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不能说话,不能发言,未曾说话脸先红了,所以要说出来这个话肯定是语无伦次的,不像城里的同学那真是善谈,夸夸其谈,天花乱坠,就这样,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所以现在在我们大学同学在一起还说我那时身体最健康,天天脸都是红的,那是个心理问题,不是个健康问题,心理有点不健康实际上,就是自卑,严重自卑。这个时候《论语》来了,它帮了我一个很大的忙,上课的时候要学《论语》回头去看,《论语》有很多话是很有意思的。他说啊: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人夸夸其谈善于应付各种场合,这种人心眼不太好,道德上有问题,我正好不是这样的人,对吧,孔子还说:群子应该慎言,不要乱说话,最讨厌的就是言行不一致,特别是言过行,你的行没达到那儿,你就先出去了,这不是君子的行为,君子应该是:敏于事而慎于言,你好好做事情不要天天地说,要不然你就是表现不行,要不然你就是道德有问题。我想这孔子讲得对啊,正是符合我现在的状况,你看我不说话,然后我天天干事情也很勤奋,一天到处乱跑敢不知道干什么,到处去找公共汽车看站牌也不敢上去坐。孔子这些说法让我觉得我比较符合孔子说的那个君子的标准,君子就应该象我这样,不应该象他们那样,象城里那些同学夸夸其谈,那不好,不符合孔子的标准,所以我就喜欢《论语》啊,喜欢,可是这么喜欢《论语》,觉得《论语》替我做了一些辩护,替我做了一些说明,但是不能帮助我解决所有的问题,上课老师让你发言,你还是得发言,你不能说孔子说了不能让我发言,不能这样,所以就开始学习,当然《论语》这部书是一部讲学习的书,告诉你如何如何学习,怎么学习呢?就是观察嘛,我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学习的,我看同学们都很用功。电影有一本杂志叫《大众电影》你只要经常去看,把里面讲的事记住你就知道刘晓庆现在又要演什么电影了,这个事儿,原来是这么简单。还有那个足球也是比赛有预告,比赛完了有评论,谁踢那个位置只要记录下来你就知道或者你记下来也就知道,茶余饭后你就讲吧,刘晓庆又干什么了,谁又干什么了,你都知道,然后我还看见同学很认真记在小本子上,刘晓庆演什么电影了,左树发踢什么位置了,诸如此类的。哦,原来这是可以学习的,不是他们天生的,这些知识都是可以学习得来的。那么这个可以学,别的也可以学,既然不是天生,那么我就觉得这就不是城乡差别的问题了,那就是他们喜欢这个,他们就看这个知识,不喜欢他就不看,我可能不喜欢,算了,我也就不学了,可是讲话还是个问题,那只好训练,那就是找机会说话。开始说不好,后来慢慢就好了嘛,等到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觉得练得差不多了,我可以在很多人面前讲话了,在低年级的同学面前,我可以做一个完整的报告了,而且感觉还特别好,原来不敢说话,现在忽然在众人面前讲一个完整的问题,大家静悄悄地听你讲,心里的感觉很满足,后来大学毕业就去当老师,跟这个感觉有关系。9 ~, z3 O/ N$ k1 g9 s

' r/ b. A; N7 a6 X, [" e5 O画外音:大学时期的孟宪实从《论语》有关君子的描述中找到了自信,他不再为自己的沉默寡言,而郁郁寡欢,可以说孔子成为了大学时期孟宪实的精神导师,指导他成功地走出了自卑的阴影。可是君子难道就是少言寡语的人吗?孟宪实从孔子的言辞中读出的君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 g2 W+ _, J* }! O8 b( G! Y  a
- s# n$ p( n5 o可是回头一想啊,对不起孔子,对不起《论语》。因为孔子这本书专门讲做人的,他做人的最高标准其实就是君子,在《论语》这本书里面一共提到了107处君子。讲君子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经常拿君子和小人对照起来讲,君子是这样做的,小人是那样做的。所以孔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坐标系统,在人生的两端一端是小人,一端是君子,他当然鼓励大家勤奋学习,好好修炼,最后为成君子。君子有很多很多的特征,我来原的那种理解就是君子不说话或者很少说话那完全是错的,非常片面地理解了君子这个形象和孔子对君子的那种研究和规定,其实君子是该说话的时候是要说的,一定是这样,不仅做事要好,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说,说孔子本人就是这样,他在家乡父老面前若不能言,就象不会说话一样,很少说话。但是在朝廷之上他也有侃侃而谈的时候,所以说话不是说和不说的问题,而是当说和不当说的问题,当多说还是当少说的问题。我觉得我对不起孔子,我原来的那种理解就是因为在一种特殊的心理背景下的一种片面性理解,《论语》在那个时期充当了我的心理咨询师,成了掩饰我自卑情结的一种装饰,其实真正的《论语》它完整地讲君子,当然不是这样,我原来的理解是彻底错误的,完全片面,那么回过头来,仔细地阅读《论语》,这是经典常读常新,我就围绕君子这个概念,多方寻找,就是看孔子的规定,君子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我觉得君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若干成份,第一,君子以首先为指针,那就是君子做事有一个道德底线,他不是什么事情都做的,比如说,君子喜不喜欢发财呢?当然喜欢发财。孔子自己也说:如果财富可以追求那我就是干最苦最累执鞭,赶车这种活我也愿意去做,就是可追求,干苦一点我也愿意,如果不可追求,我从吾所好,那我干我喜欢干的事情(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那最重要的呢?面对财富的吸引,孔子不是反对大家都去发财,不是这样,他只是说,生财要有道,有要规矩,什么呢?那就叫见德思义,就是你这个财富的来源是不是符合道德的标准,如果是不符合义的,不符合道义的,孔子怎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种不合法,不符合道德的一夜暴富,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我对这种东西没兴趣,有了这种底线,我们就知道君子不会做恶的,他也不会成为帮凶的,那在任何一个时代来讲,有这么样一个人,他按照这个原则去处事,那他在道德上,永远是站得住脚的。第二,君子助人为乐,成人之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我们通俗地解释,好人总是愿意帮助别人的,小要,坏人总是相反的,在你倒霉的时候,他给你落井下石,在你顺利的时候,他给你下个绊子,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中,大家都一定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能够彼此帮一把就帮一把,帮不了至少不要坏事。所以,君子还应该是这种人,他乐意助人,勇于助人。君子还有别的特点:言而有信,忠于所事。说话算数,做一比较忠诚。曾子不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都要自己反省自己,做这个事我不是尽心尽力了,跟朋友交往我是不是做到言而有信了,君子是要求自身的,天天反躬自问,扪心自问,他觉得没什么内疚他就很快乐,是吧,那么这种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认真,言而有信,我觉得任何时代都需要这种人,最后君子要有很好的修养:乐观通达,文质彬彬。因为他做事有道德底线,他不做亏心事,所以他通达,他乐观。所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就是这个道理。他没做亏心事,所以他心胸开朗,然后他有很好的修养、风度好、气质好那当然好,这是个人修炼的结果,孔子是讲过这句话的,我们现在理解文质彬彬就是往文了方向理解,其实孔子原话不是这么讲的,说是你这个人的两种素质如果文得太多了就是太文雅了,如果质朴的东西太多了就太野蛮了,所以人应该好好修炼,修炼成什么呢?主浊你文和质两方面的要素正好合适,黄金比例搭档正好合适,然后那才叫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可能有这么一段时间的理解是有问题的,就把文质彬彬理解成很文弱,这是不对的,所以我认为,通过《论语》的阅读,通过这种经典的反复学习,可以归纳出君子的若干特点,我总结出这么几条,君子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呢? 简单通俗地说,就是在今天我们怎么做一个文明人?做一个文明人就是要遵守社会规范,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你要遵纪守法,你要言而有信,做事认真,对别人彬彬有礼,这就是个文明人。这个素质当然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任何一个国度都需要的,他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其实他的做事,他的原则,凡是人都可以沟通的,都是相通的。0 @# s/ O5 j0 v1 y1 m; a9 A
/ I' Y$ o4 V$ v4 k# L  z
画外音:孟宪实先生认为《论语》是一部教人如何做君子的书,君子这个概念的现代价值就是告诉现代人如何做一个文明人,然而在《论语》中并不是所有的君子概念都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文明人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两千多年前孔子所有君子的论述是不是都还具有现代价值呢?5 c) E, W- ~$ v* G/ T9 c. L
0 H5 Z3 w3 \) v% b/ D
我现现在阅读经典,尊敬孔子,但也不并不是要把孔子的每一句话都要搬到现在的生活中来。比如说君子就这个词来讲,在孔子的《论语》中就有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是君子和小人它不是个道德概念,它是什么呢?是个社会地位概念。君子是统治者,有权有势的人,小人是被统治者,用我们过去的话讲是两个阶级,那个统治者叫君子,被统治者叫小人,这是西周时期的概念,这个过去学者已经把这个研究得很清楚了,在春秋战国的时候的君子含义还有原来过去社会留下来的那种内容,那就是它是一个社会地位的标志,他是高高在上者,后来是什么概念呢?通过孔子、庄子这些人一系列地努力,就是现在生出来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君子和小人从原来的社会地位不同的两种人现在经过他们的研究,他们的学习,他们的介绍,最后转换成另外一种概念,就变成了道德中的两种人。那就是君子和小人在《论语》这本书中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社会地位不同的标志,一个是道德水准不同,多数的在《论语》中还是讲后面,这是一个后来新出现的概念,而孔子是一个教育家,他要把他的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才,培养干什么?不是做公司老板,不是做社会活动家,不是做什么文艺工作者,什么都不是,他要做什么呢?要培养这些学生做国家的干部是,是当官呢,学而优则仕。所以孔子为谁在做工作?还是为国家在做工作,在给国家培养干部,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孔子有些话在今天就不很合适了。比如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说你作为一个君子,你准备要做国家的栋梁之才,你应该天天考虑的是你的真理,你的道德,你这些规矩能不能得到畅行无阻地执行,不应该天天考虑我明天吃不吃饭,我能挣多少钱,不应该考虑这些物质方面的问题,在孔子那儿是自圆其说的,孔子说为什么不考虑这个问题呢?因为学也,禄在其中矣。就是你学习啊,那俸禄已经在里边了,你学习后来不是当官了吗,当官国家自然给你发俸禄,你吃喝贫穷问题解决了,已经解决了。所以如果我们今天照搬孔子的这个说法那得了,麻烦了,我是个君子,我是个公司的老板,我做老板我又要做君子,孔子说了,君子忧道不忧贫,我现在不考虑咱们这个财务怎么发展,经济怎么建设,我不搞这个,我想真理问题,那不就乱套了,是不是。孔子还说过:君子无可争。但是我们今天如果你是公司的成员,你说要不要争,市场要不要竞争,还是要争的,该争得争,只不过你争要有个底线,要有个道德的、法律的底线而已,所以象这样的条条框框,孔子虽然说过,现在当然不适用了,因为时过境迁,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a# o) g) i+ W- ?

/ m- x" e8 v5 ]/ d" C& W5 l* k8 h画外音:正如孟宪实先生所言,《论语》是常读常新的,他一步步读懂了孔子的君子观,也读出了孔子的君子观并不是都具备现代价值的,然而有一个问题却让孟宪实先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君子以德为上,是不是就该处处谦让,君子乐于助人,是不是就该处处吃亏,那么孟宪实先生究竟能不能走出老实人吃亏的这个怪圈呢?孔子真的告诉我们老实人就该吃亏吗?而且社会上很多老实人吃亏的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  n5 y! v, |/ M

/ {& D8 z# k2 q& }8 G( ^. k4 _2 l我不知道在座诸位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困惑,比如说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他是否就应该吃亏呢?他是不是真的就吃亏呢?我们就会见到很多这样的事,助人为乐去了,去帮人家去了反而惹了一身的麻烦,有这个事儿吧,有道德的人一定就要吃亏吗?这事儿想不太清楚,因为实际的生活中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都发生过,当然都是有的。我过去的一个想法,你要做好人,这个社会很复杂,你一定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好人的代价,是不是,你应该付出这个代价,我当时就这么想,怎么理解这个事儿呢?那就是考验你想做好人,想做君子的意念是不是强烈,信念是不是坚定,你要坚定了就是我这个亏我愿意吃,我助人为乐我心理痛快,我高兴,后来惹了一身麻烦,我也愿意承担,那君子就应该是这样,这才叫坦荡荡,直到这一次备课说要讲《论语》,讲个经典,我觉得我比较熟悉的还是《论语》,再重新地读一遍,发现错了,这不是我理解的孔子或者我理解的君子,孔子有明确的说法,很明确很明确的说法,不是这样的,孔子的说法至少不是这样,我过去读过很多遍《论语》,不知道多少遍,我就怎么没注意这段话呢?没注意,然而随随便便就过去了,这一次终于被我看到了,然后告诉大家,这话太重要了。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这是君子的行为吧,问孔子可不可以,这个行为是不是可以赞赏的啊?孔子说如果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报德呢?何以报德,你以德报怨也以德报德,那你的怨和德不就一样了吗?对不对?所以我们看见很多君子好人受气,对不对,受气,就受小人之气,天天欺负你,你好,好就期负你,你来吧,以德报怨,多好,小人不就更来劲了,天天就在你头上作威作福,怎么办啊,我们碰见过这个事儿,大家就以德报怨相安慰,我是君子,不跟他一般见识,结果一辈子受气,那还行了吗? 孔子可不是这样说,所以他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直截了当的直,直率的直。孔子不是个虚伪的人,孔子是个真性情的人,他这张的这种君子都是真性情的人,他反对你窝窝囊囊地受气,以德报怨,欺负我了,我就自己受着吧,受着,然后心里想以德报怨吧,其实心里面舒服吗?根本不舒服,回头净做噩梦,又不敢去直截了当地反击,结果就天天受气,天天受气最后心理肯定变态了,然后天天就抱怨,变成一个抱怨者。孔子说什么应该以直报怨,我理解有可能错误,你怎么想的,你就怎么回复,你凭什么天天欺负我啊!以直,你要把你心里所思所想要直接地表达出来,你不要憋在心理,憋在心里要不然出心理问题,要不然就变成一个虚伪者,赶集不是君子啊,过去我们经常想的一个谦谦君子可能就这个德行,天天地受气,然后自己安慰自己,我是个君子别人就天天欺负你这个君子,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你信奉了以德报怨是君子之道,但那不是孔子的教导。1 [* Q0 S! X7 v2 r0 F* b
# J# x, l* u0 e- }) g) w, h
画外音:《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论语》主题,有人认为《论语》是讲治国的,也有人认为《论语》是讲如何学习的,而孟宪实先生认为整部《论语》就是谈如何做人的。每当孔子和弟子们谈论如何言行的时候,他们其实研究的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其中孔子与他的弟子子路的一段对话谈到了做君子的六大误区很具有现实的启发性,那么孟宪实先生究竟是如何解读这做君子六大误区的呢?
  n, z9 X8 U3 m, d4 l6 s
- U; ?' G6 D4 `3 h) ~" ?有一天,孔子对子路说:说子路,你知道吗?有六种道德就有六种道德的弊端。子路说我不知道,你坐下,我好好跟你说。孔子就开始跟人讲,说有六种道德就有六种道德的弊端,你一定要注意啊。比如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愚蠢的愚,好仁,仁义的仁,你喜欢仁义,结果你不好学,不爱动脑筋,结果就使得这个德行走向了它的反面变成了一个愚蠢的家伙,知道了吧?为什么好人受气啊?他总帮人家,然后人家把他当傻瓜来对待,人就变成了很典型的愚蠢的家伙,很愚蠢,是不是这样,为什么呢?这不对人家小人,怪你自己不好学,没把事情搞清楚,以为一味地让人帮人那就是德行,不对。要区分具体情况,好学是干嘛的,就是你要区分各种不同的情况。还有一种“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荡,扫荡那个荡,飘荡那个荡,说这个人很喜欢智慧,但是不善于分析具体情况,这个人就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轻浮的人,到处炫耀,我有知识,这个事儿你不懂,那个事儿你不懂,我懂,这种人多烦啊,他变成了一个很轻浮的分子,多讨厌,所以要好学,好学才能知道你学知识是润身的,而不是为了显摆的,对不对。“好信而不好学,其蔽也贼”我这个人讲信誉,不好学,其蔽也贼。古往今来的解释家有很多种解法,为什么它的弊端是贼呢?克这个人很讲信用,我对什么人都讲信用,对小偷也讲信用,对强盗也讲信用,对强盗讲什么信用啊!最后你不就受害吗?你不仅害自己,说不定还害家人,还害朋友呢,强盗想向我借钱,我这个人守信用,那该帮忙得帮忙,我没有,我帮你借,你看,这事儿麻烦了。所以,道德是要坚守的,但是道德执行的时候要区分各种情况。还有一种“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绞,绞刑的绞,我这个人心胸坦荡,很直率,想什么就说什么,如果不好学的话就对别人形成伤害,这事儿我们见得可就多了。这个小伙子很直率心胸坦荡想什么说什么,这个直肠子,直肠子就伤害人,他该说的说,他不该说的他也说,别人能接受了的他说,别人接受不了的他也说,这就叫其蔽也绞,这个事儿我们都能知道。比如我们现在就知道善意的谎言它是善良的,一个危重的病人,不应该什么话都跟他讲,因为他的身体状况承受不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要直率,我告诉你吧,你这个癌症没戏了,那完了,当场可能就完了,这个我们现在还是比较能够理解的,是吧,这个话该怎么说,不该怎么说。还有一种“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这个人很勇敢,他的弊端是乱,什么乱呢?我知道你很勇敢,但你要怎么用这个勇敢,不是对谁都勇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以,有的时候没看清楚也去拔刀相助不知道把谁给砍了,这不添乱吗?所以每一种道德都有每一种道德的弊端,辅助的办法就是你要好学,你要能够区分各种具体情况。最后一种“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刚强的刚,最后变成很狂妄,这个意思,我这个人性格刚强,什么都不怕,法律我都敢犯,完了。总之,有道德的人不应该成为弱者,人不应该成为愚蠢者,他不应该成为受害者,他好学就能学到更好的本事,你就应该有本领,你好学就能区分各种情况来区别对待。没有人让你好人就一定吃亏的,比如说那我愿意帮人,这是两码事,结果小人欺负你了,你就没有还手之力,那不仅是小人的问题也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好学这一条没有做好。所以我觉得不管任何一个时代真的按孔子这种君子形象去做这种要求去做,他一定是受人欢迎的,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觉得都应该行君子之道,向君子那个方向靠拢,这样的话,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1: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论语》的魅力·孔庆东
2 ?( G) m" J6 C; m& M6 I
& e: `3 i+ c$ U' ?3 I- z+ {1 u4 P1 H( X
( r9 B$ W' Y; i& X: }: C
画外音:身为孔子第73代直系后裔,孔庆东先生眼中的《论语》会有怎样与众不同的魅力?而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又为什么偏偏要与一名小学生共同做客百家讲坛一起畅谈《论语》?敬请关注本期《我读经典》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精彩讲述--《论语》的魅力!0 B% r$ b7 T8 z4 |4 _) m0 z

4 V$ f7 R7 a8 \8 C; ]  J画外音:在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中,《论语》无疑是极为重要和特殊的一部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的这部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现存20篇,492章。《论语》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社会生活问题,曾经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一位长期执教现当代文学的青年学者,一位以犀利幽默文风见长,活跃于当代文坛的作者,他是如何解读《论语》的呢?在他的眼中,《论语》的魅力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又应该如何对待《论语》呢?《百家讲坛》大型系列节目《我读经典》之《孔庆东》读《论语》的魅力正在播出,敬请关注!7 w8 e2 h/ k5 Y: K$ x3 q
- A' `4 W# L( i, P% m" I
朋友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百家讲坛》要做一个特别节目,找我们这些在《百家讲坛》有过‘前科’的一些讲师,来给大家谈一谈如何学习经典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其实我没有多少发言权。我是一个在经典问题上没有任何权威可言的这么一个人。所以我就只能粗浅地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谈经典。作家王朔有一句名言,说一个人要是什么也干不了,那就去当作家。我给他接一个后半句,如果连作家也当不了,就去当学者。我就是这样一个连作家也当不了的人,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认为我今天要讲的这些话是有学术权威性的,不具有!假如电视机前有学术权威在观看,您赶紧换台,咱们两不耽误。
0 e/ `9 ^3 d  s' M* r- X( N+ K- H+ V& W0 h) n! Z3 n
今天我要讲的是为什么要学习《论语》?我讲这个题目也是带有很大的随机性的。大家不要以为因为你姓孔,所以你就讲孔子,你就讲《论语》。我讲《论语》跟我姓孔也没什么关系,人家易中天老师姓易,人家也没讲《易经》啊,人家讲《三国》!人家刘心武老师姓刘,也没讲刘姥姥,人家讲的是秦可卿!所以不要认为姓什么必须要讲什么。
# `% ]- W% a) C3 K5 M, @
" S( a+ [1 J" P, z6 |4 ~, S正因为我自己没有权威性,所以今天我还请来另外一位嘉宾,我想请一位小学生朋友跟我一起来谈一谈。为什么请一位小学生呢?是给我壮胆,我虽然不行,但总比小学生强吧?所以面对一个小学生,我心红胆壮!这位小学生朋友就是北京市育新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孔繁闰同学。, r; d: I" k. S! R) f7 l

( y5 F  }) N' k  d这位同学!(起立)好!请坐,孔繁闰。他的名字不太好记,不过他江湖上有个外号人称‘阿蛮’!野蛮的蛮!不是曹阿蛮!但是很可惜的是至今他看上去好像并不太野蛮,希望继续发展!, j9 ~6 Z7 P% f% l" @0 L! t
3 V4 s5 `4 i! _. @
阿蛮同学,我问你两个问题吧!
4 P8 z. O% L! J0 _0 |问:你学习过《论语》吗?. y6 j' x. {$ h3 ?
答:学习过!
' J8 p+ N4 ~5 g* V7 E* b/ l问:学到什么程度了?
" z, `+ p. i7 U答:都会背了,意思也基本上都懂了!
% v' U# H/ K, i! t! o/ @问:《论语》一共多少篇啊,你都会背了?
& U4 b* V  f" }答:20篇!
( z4 |" J( r# l7 i问:《三字经》里怎么说?
7 c) Y  U1 G; |' e" n! j提示:论语者,二十篇
+ A& v- U9 S- v* I) Y4 ~- |+ |答: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 ^5 }* q* R0 B  f: Y问:这说明《论语》的作者是谁?7 u2 q1 Q$ O% ^( E# n
答:不是孔子,是孔子的学生,或者是孔子学生的学生
  u+ D( L5 t* }$ @% P5 T问:你说得很周密,不一定是学生,很可能是学生的学生。那么再问你,你周围还有其他同学学习《论语》吗?# \3 ^1 C& d5 B4 x/ f9 W
答:有几个
/ F) O% _. j+ v问:他们学的程度跟你比怎么样?
& ]# f( S  `) g答:他们也都是最近才刚开始学的,也就学了那么两三篇吧
" i. v0 D" f5 ~( U2 r问:那《论语》20篇你都能背下来了?' l$ \9 m  `( l* P
答:嗯,对!
  g, o+ U- K0 g& p7 S2 {1 x* T问:你还知道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像你们一样学习《论语》吗?! K& o* s1 n7 K5 A2 h: I; y! Y
答:我觉得应该是有的
/ V5 k+ \1 |& r( ]4 C$ a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y% p0 f& r8 P! z' V& N
答:我是通过看电视、看报纸知道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学习《论语》了( I; g3 {& k' L6 I4 t

0 G8 g' C, v/ v好!你请坐!阿蛮同学说得挺好!现在全国很多青少年都在学习《论语》,不仅是咱们北京市,很多其它城市,很多乡村,海峡对岸,两岸三地五湖四海都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学《论语》。好,那下面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论语》?(这也是呢)不是说我想好了一个绝对的真理来灌输给大家,是我自己也在琢磨的问题,我想我自己为什么要学《论语》,我不是搞古代文学研究的,我就每天看着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我就这么说过一辈子也可以,但我为什么不断的要去看《论语》?我也看《老子》看《庄子》,我的这个孔孟老庄我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著作,基本上要轮流的出入于我家的洗手间,人最好的书肯定是放在洗手间来读的,就是你最需要心情愉快的地方,所以你要读这些最好的书!所以唐诗、宋词、孔孟老庄轮流的出入我家的洗手间,我总是在那里读这些书。我是这么看的,我们为什么要学《论语》呢?3 h: R4 @  O3 {
  |! d' V4 k7 ~6 h7 B
《论语》的魅力之一
* Q, Z$ z: k9 G; l% u' y/ @' T0 i4 R& Y
[画面字]:《论语》是人类最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Z5 h9 s2 ~1 R; K, p
' R) J& z. O: R, g1 z0 i# \
它是人类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要放到全人类文明的这个大背景下来理解。人类思想有多少?人类思想有很多,我们说的思想不光是哲学家、思想家的思想,人人都有思想,王老五也有思想,何八姑也有思想,我们能了解得过来吗?咱们了解不过来,光说这些思想家就有成百上千,我们没有办法去了解。但是其实呢,他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思想家与思想家不是一个一个的,就象我们研究山脉一样,山是有脉的,用不着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研究,几大山脉一列出来,特点找出来,就能找到它们内在的联系。人类的思想必须提纲挈领地来把握,一个现代人你必须接触过孔孟老庄,接触过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读过一点古希腊的东西,接触过一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东西,再接触一点现代思想,按照这个框架你去选五十本书,把这五十本书读下来之后,什么书都迎刃而解,那些你一看那就真是印刷品了,你翻起来哗哗的,有的人说,孔老师你读书怎么这么快?我说,我不是读所有的书都快,我说我读《论语》是慢的,但是我读小说很快,我读普通的学术著作很快,一本二十万字的小说我两个小时解决,四十万字的小说四个小时解决,基本上一下午一本长篇小说。因为什么?因为这些书看起来毫无深度,你只是随着情节往下走就完了,拿到任何一本书头二十页读得慢一点,读完二十页它的基本框架已经把握了,后面就是哗哗往后翻就是了。所以,书和书之间是有这样的家庭关系的,你把爷爷书掌握好了,下面都是儿子书、孙子书,那读起来真是摧枯拉朽,所以,读过这五十本书之后,其他的书就越读越快,融会贯通。
4 A2 M9 h7 r6 |( f" Y1 g# r7 o. X  
* g! P' n/ F+ {) i5 C1982年在巴黎,诺贝尔奖的得主们曾经开会讨论,说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人类需要什么思想?研究研究去,最后他们一致认为,说人类二十一纪纪最需要的思想就是孔子的思想。这是八十年代初期,而那个时候咱们中国还在奋力地向西方学习,我们之间有个认识上的错位,那么今天呢基本上东西方都达成了一种共识,认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思想组成部分中的孔子的思想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的部分,这是我讲的《论语》是人类最重要的思想文化的这一点。# H4 Q* w* t. e- c2 e
/ F5 [. R  p8 R6 l. d! q3 D* M4 Z3 V
[画外音]:孔庆东先生认为,《论语》以其深邃独到的思想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思想文化,在人类的思想组成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论语》更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那么,回望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论语》的魅力又在哪里呢?9 J5 V5 J2 C. O4 g3 A; w

" @* E6 r8 n2 f4 {+ h《论语》的魅力之二  Y! f' T1 {# E( p+ F" d
: K4 X; T6 B+ o  z: ^
[画面字]:《论语》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源泉
6 @; D' E( u# I5 H, o0 P" V: T
: r' S4 z( b: G+ t+ f3 }2 i回到我们中华文明的范围里来说,《论语》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源泉,中华文明到底是什么?不容易说清楚,一个伟大的文明它结构复杂。不像一个小部落,一个小民族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学者们一般认为中华文明是多元的,也有人去具体解释它的多元性,有人说是儒释道互补(儒家、道家、佛家),但是在这个互补的格局中,这些成分并不是等量齐观人的,它们有主有次,那么我认为对中华民族起了最重要作用的是孔子的思想。儒家思想是有一个历时性发展过程的,发展到后来有它僵化的一面,在孔子那个时候,儒家思想是一眼鲜活的山泉,是非常鲜活的,你看看《论语》里面,孔子是非常幽默的、非常平和的、非常辩证的,你看看孔子跟他的学生是怎么对(讲)话的,不像我们今天上课这样,大家老老实实一排一排坐着,前边一个叫老师的人在前面站着,给大家灌输某种思想,有时候为了“衬托”他的威严,后面还弄一块黑板,这都属于现在的教育方式,太单调、太僵化,孔子从来没有这样上过课。孔子那个时候,中华(民族)的思想是处在最活跃、最鲜活的时期,后来他的弟子们一代一代发展,儒分为八,儒家分了七八种。那么在孔子那里他的思想是兼容并包的,上课的方式对人的思想是有影响的,我们今天这种上课的方式就容易形成老师一言堂,因为你们这坐的方式不便于你们发言,除非我叫你们发言,你们才能发言,我们上课平时也是这样的,就是老师叫学生发言。如果是圆桌式的,或者是孔子是跟他的学生一块儿早上起来没事儿游个泳,游完泳一边擦着身上一边坐到沙滩上,哎,今天咱们谈谈伊拉克的问题,那就完全是另一种上课的方式,那学生就可以随便发言,这样的思想它本身就是多元的,(也就是说)儒家思想本身是兼容并包的,所以,孔子为什么讲这个: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他首先认为自己需要随时随地学习,他随时随地向别人学习,所以,这个思想才能越发展越壮大。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随便能够想到的
% W. u5 {4 O4 D
- c8 P- {) C5 o[画面字]: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爱思想、中庸思想、民本思想. N& V) ]# Y) e

0 Q6 w4 u5 b5 M  d- s我们现在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这个思想就是从孔子那里来的,“和”是孔子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为贵”这个话就是从《论语》里边来的,还有这个民本主义的思想。我们过去批判孔子的时候总是说,孔子的思想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你要这么去看呢,那所有思想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了,我们要看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他的思想跟别人比到底对老百姓有没有好处,相比较而言,孔子的思想是民本的思想,是以百姓为主的思想,当然到了他的传人到了孟子这里发展得更显著了。就拿教育思想来说,孔子的思想是德育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不是那个只盲目地追求成绩,追求那个成绩单追求排名次,毕业了之后找一个好工作,不是那种教育思想,是德育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所以,孔子的思想是纷繁的,多样的,充满着许许多多的理论空间的,可以不断探讨下去的。* ~4 b( Y, T. a+ k2 H& c$ R
+ Q  H1 W8 S; b+ W9 }2 |
[画外音]:孔庆东先生认为,孔子的思想纷繁多样,博大精深,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在人类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之中,中华文明之所以会成为唯一没有间断的五千年延续下来的文明,儒家思想功不可没,不过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论语》是不是已经成为过时的老古董,“中看不中用”了呢?孔庆东眼中的《论语》还有怎样的魅力呢?( V& G% ]3 ~' u( j; l- C0 v
# O5 v4 \5 a, F; z3 d
《论语》的魅力之三8 S" |$ P  [& l* v5 U( P
, p, p4 [9 [5 ]3 r1 S
[画面字]:《论语》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0 a" {+ h( g  {) G$ M$ \; p3 @

, O& ?/ E# J2 X3 s8 r/ {我们不要把古代的东西就看成是古董,我们说:哎呀,现在的书还没读完呢,哪有功夫去读古代的书啊,不要这么认为。现代的书,有的刚生下来就死了,要这样去看,鲁迅说得更直接,鲁迅说:诞生即死亡!鲁迅批评某些著作,说这些书诞生即死亡,看不看都没用,而像《论语》这样的书,像《老子》、《庄子》这样的书,它永远是活的,永远是鲜活的,所以《论语》这种东西不能看成老古董。孔子的话还适用于今天,甚至可以说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孔子的思想从来没有中断过,即使在我小时候那时候批林批孔的时代,我们在坐的很多朋友都经历过批林批孔,那个时候就很不理解,其实批林我也同意,批孔呢我也不反对,但我就是搞不清楚为什么批林还要批孔,为什么这俩事要弄到一块去?这是在当时不太能够理解的一件事,但是即使在那个时候孔子的思想依然吸引着我们,甚至很多人是因为有了批林批孔运动才得以全面地接触儒家思想,当反面教材嘛,当反面教材人家让你当反面教材,你可以当正面教材,你可以通过阅读接受它,我本人就是这样,我并没有因为我姓孔从小就读这四书五经,我没有,我出生一个工人家庭,小时候都是读《毛选》、读《林海雪原》、看样板戏、读鲁迅,读这些长大的,恰好是有了批林批孔,(因为)批林批孔要写作文啊,要写大批判文章啊,要写大字报啊,给了我一个机会,我就得以全面的来接触孔子的思想,那时候叫孔老二,还有孟子的思想,我们同学给我起一外号叫孔老二,我一看他们的思想,我觉得说得都对啊,这话有什么错吗?没什么错嘛,(那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觉得这话为什么要批判呢?这不是很好吗?由此我才知道这些话原来不是我爸说的啊,我原来以为这话是我爸说的呢。我家一来客人我爸就说: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还觉得我爸挺有学问,后来知道不是我爸说的,是他“剽窃”别人的。我才知道原来这些话都是有根的。我记忆很深刻的一件事是上小学,我是我们学校学习最好的同学,我们学校是选派我到区里去,讲儒法斗争故事,记得第一次让我讲的是“柳下跖怒斥孔老二”,我说不行,我说这个不能讲,我说我姓孔,我不愿意讲这个故事,你给我换一个吧,后来给我换成陈星吴广起义了。虽然(给我)换成了陈胜吴广起义,但是我对那个“柳下跖怒斥孔老二”还是印象很深刻。那么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就问我,说孔庆东你说说,“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我根据我的理解,我说“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恢复周礼,这是我的理解。老师说:不对,根本不对!你懂什么呀,“克己复礼”就是要复辟资本主义,这是老师说的!然后,我们同学“哗”就笑了,就嘲笑我,他们可逮着我一次错误了,感到兴灾乐祸的快乐,孔庆东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连“克己复礼”是什么都搞错了!所以,那个事件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就知道,我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孤独,就是你觉得自己是对的,大家全认为你是错的,对你哄堂大笑。我当时不能总结我这种感觉,我是后来读了鲁迅先生的书才知道这是一个愚味的统治者加上一群愚昧的民众扼杀文化精英,我当时就是去这么体会的!我就没觉得那时候哪来的资本主义呀,孔子那时候没有资本主义,你为什么说复辟资本主义?(但)我说不过你,我没办法,你是老师,你有权利。然后,(他)不但一个老师,(还)加上这么多愚味的同学,这完全可以把我淹死,我又没有办法去(辩解)。但是由于这种孤独却使我好像在一种黑暗的寂静中默默地增加了对说出这句话的人的尊敬,我才知道孔子(这个)的思想啊是不容易被理解的。“克己复礼”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都容易被误解,所以我心里暗暗地想,这批林批孔对吗?不敢想得太深,但是微微的有这么一点反省的意识,就觉得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对的事情恐怕有问题,未必对!有些思想你不能接受,跟你矛盾,你也没有办法反抗的时候,你在心里悄悄地坚持着就行了,这是我当时的一个想法,那么也有人认为:说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了,不管你是复辟资本主义也好,你是恢复周礼也好,我们都进入现代了,我们干嘛要恢复周礼呢?现在不需要古代的思想,现在甚至有人在教育改革中提出要把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全部去掉,说这都是封建糟粕嘛,都是不民主、不法制、不自由的思想,我们现在要民主、法制、自由。我们大家可以去想,这种主张对不对?不要过去的思想,我们现在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孔子的思想里边没有自由,没有民主吗?过去的东西就一定是错的就一定是专制的吗?我们以前的思维是认为凡是过去的就是好的,现在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同样需要警惕,我们总是以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你看一看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这一代人的文章,他们有谁批判过孔子!没有!他们的文章都用很大的篇幅热列地赞美我们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的这些思想家,这些文学家,从孔子一直赞美到曹雪芹,他们要批判的是,你明明生活在现在你还冒充孔子,他们批判的是那种代圣人立言的僵化思想。说是你活在二十世纪,你还一开口之乎者也,你以为你是谁啊?他批判的是这种文化态度,而不是去批判那个孔子,而且在五四运动的时候,“打倒孔家店”这五个字,没有!这都是历史不断的积累,以讹传讹,到了批林批孔的时候,我们就以为从五四的时候就有“打倒孔家店”了。我们退一百步说,即使打孔家店是对的,那孔家店也不是孔子开的,孔家店并不是孔子开的,孔子没开过孔家店,就像我写的书我自己并不卖一样,我的书在别的店里卖,(所以)孔家店不是孔子开的,是后来的统治者,后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打着孔子的旗号,开的孔家店,那里边不一定是孔子的思想,所以说孔子的思想,它历代都活着,不但在朱熹那个时候活着,在清朝活着,在五四的时候,在今天,它都活着!
: P2 Y- Y; [2 j: ][画面字]《论语》以其独特的魅力,仍然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孔子的思想历久弥新,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过,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论语》到底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安身立命究竟能有什么直接的帮助呢?透过《论语》孔庆东先生还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f/ c) R2 U. f8 y

1 F3 |! z' `4 Y. K: u《论语》的魅力之四
. h( J1 r5 z) l  |# n7 A* Y+ j, t& P% c
那么最后我讲一点,我们学习《论语》呢是因为《论语》能够直接帮助我们的人生
/ |6 S, ?% C  C# K8 P
+ u$ v: q* U! L+ m# t8 v7 Z我还是想问一下阿蛮& e4 x, L$ L' @8 I2 O- S
问:阿蛮,你觉得《论语》学习对你的学习有用吗?
1 V% c, [7 ~+ `( G8 r, Z4 e答:有用!
1 w& Y2 `3 n( z8 U/ l问:有什么用?
! P4 V: _. m% c5 Q) b) b. N答:至少学语文的时候不会有不懂的地方了# G3 {# i. V) g3 z% O$ B( c
问:基本上不需要老师讲吗?' g* |* G  D: f% O; u
答:那也是需要老师讲一点!也不是全都懂!就是说不会遇到太大的碍障。
8 U0 R, o: Z- i问:对你的平常跟同学、跟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有用吗?3 Q7 _/ w) f  D$ {- ~$ i; {/ q) }
答:也是有用的!
2 ?, ?2 F* c  S! M, g. w问:有什么用?  e8 u5 z) q, f( o- _$ f
答:比如说吧,有时候同学们,比如答应什么事情吧,我告诉他要言而有信啊,就是说用《论语》来(要求自己),大家不就都友好了?都交朋友了!
6 M$ j! f8 c/ K) U9 P+ P/ C问:对你自己的个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用吗?
- \3 t. N  s3 L1 q# R& G答:有什么用?思想感情?我觉得学完《论语》之后,我这人以前吧,有点比较爱冲动,学完《论语》我感觉我现在比较要干什么不好事,想起了《论语》之后就渐渐平静下来了
$ |9 ?& E5 A" k0 ]: W说:啊,对自己修身养性有用啊,一个性格爱冲动的人,学了《论语》有利于自己能够平和自己,其实你说的那句话,就叫“克己复礼”!/ [1 g- T0 L7 Q- |# U
答:嗯啊,克己复礼!
& u& k! P% \) q- e6 m
# D) }7 F( s% {# `, X- Q. n" o(好,请坐吧)那么刚才通过阿蛮的发言啊,我觉得《论语》对一个小学生都是蛮有用的,那么对于我一个大学老师,当然也是用处非常大的,很多同学,很多朋友喜欢读我的书,其实我自己活得是挺不安的,因为我一直是处在(感到自己处在)圣人的光环中,我说的圣人就是圣明的人,不是神人,我其实一直在学习,从孔子到鲁迅这样的古今圣贤,而且越学,就像爱基斯坦、像华罗庚他们说,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人不是越学越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越学越发现,啊,还有那么多的事不知道,包括对这些大思想家的理解,那真是,用颜回的话说:+ v8 T8 ]: x$ {- K7 Z, T( t

1 y& V2 [' m1 f: D8 u3 d# A; V[画面字]:[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8 j7 k- }, T0 N- A2 A

" G: @; [9 u1 x4 A, N你今天理解他的思想了,明天一看好像还不对,后天一看,还有发展,还有一点没琢磨透,就那么点话,就够你一辈子琢磨的,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为什么说它是经典呢?它不是说一次性消费的,它可以反复地无穷次数地消费下去' A4 b5 u/ n- F4 m% c# j2 c2 J
8 a: L; Q5 e2 L1 {# e2 H+ s
[画面字]:[读书感言]:经典的魅力在于它不是一次性消费的,而是可以反复地、无穷次数地消费下去——孔庆东
0 l) s1 B' S4 W% B0 |0 o( [  w, w* ]
很多话以为懂了,甚至以为能给别人讲了,过几年一看,还要修正,所以我们这些很多北大的老师绝不会说拿着一本教案,年年拿这本教案给学生讲的,那早被学生轰下去了,你每讲一次课你都必须更新你的教案,因为思想在发展,你的智力在发展,你比如说,我不是上《论语》课的,假如上《论语》课的老师,他每一学期都一定要有新的发现。就象我每个学期讲鲁迅都会不一样一样,不能简单地重复,这除了你自己的努力之外,关键在于《论语》自身,它就是有自我繁殖能力,自我再造能力的,所以我说《论语》是中国文化里最重要的那本武功秘笈,我们用武侠小说做比喻,武侠小说不是经常说要去找武功秘笈吗?其实武术界倒没多少武功秘笈,真正的武功秘笈,就是像四书五经这样的书,它就摆在那儿,就看你怎么读它,你自己的修为你自己的认真程度,看你读进去之后,能不能有你的造化。" x5 U9 l/ ], n) T1 T4 {) f
7 _$ W+ e1 t; B" n. `5 l$ u7 G
[画面字]读书感言:《论语》是中国文化里最重要的武功秘笈,关键看我们如何认真地对待它——孔庆东5 N$ i( N% r6 ?0 J2 D

, m0 R! N$ U. p那么,我想请阿蛮背《论语》的最后一句,我们看看它对于我们有没有什么帮助?(阿蛮,起立)你把《论语》的最后一章背一下我们听听:好!
7 p$ A. v* r: c6 r$ y8 F) p! }
1 |3 R9 D/ o/ I" A+ k5 b2 F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为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好,请坐)! H; j% y0 \/ K% K: G
2 s: K: e# ^- o' L% u9 Y4 m& c
孔子最后讲“不知”,几个“不知”就“无以”什么,“不知”什么就“无以”什么,实际上告诉我们要知命、知礼、知言。其实是我们人活着的三个任务、三个追求!知命、知礼、知言!合起来是一个知的问题。其实思想也好,哲学也好,合起来就是一个“知”。这个“知”有很多层次,知道、知晓,他由一个简单的接受信息,到一个完全弄懂弄通,中间这个差距是很大的。从这个知角度来讲。我以前就有这个苦恼,刚才我举的我上小学的那个例子其实就是自己不被人家理解,自己被人家误解,明明你是对的,你是正确的,人家反而认为你是错的,你在这个环境里生活得不好,那个这个时候你怎么办?你是坚持说,我这个“克己复礼”就是恢复周礼的,你还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环境你同意他的说法,你说我错了,我现在才知道克己复礼就是要复辟资本主义,如果投降了的话,你的生活环境会改变,大家认为,你看知错就改了,但是你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处境,特别是你在人生道路上有所前进的时候,你超越了你的同事们,超越了你的同伴们的时候,你就会孤独。当大家都说,太阳围着地球转的时候,你勇敢地说地球围着太阳转,你就要面临危险,甚至把你烧死,人怎么办?这个时候孔子讲了:
8 i8 v3 E( J8 G- v
6 ?2 o$ I1 E6 d. z* X) E0 J[画面字]:[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S- M/ C  v% l: }7 z, k
& G4 `. @1 u. I# P" N  I我觉得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就是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这种)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怎么对待它呢?孔子说这个事情不重要,不要老去忧虑,你不要企图让别人都理解你,有些人每天喋喋不休地向别人宣传自己,恐怕别人不知道你,其实语言不能解决问题,你从早说到晚可能反而增加了别人对你的误解,你要做的事去知道别人,如果你不知道别人,那么别人知道你也没有用,我们人活着的观念,是自己这个主体,去知“你”这个主体之外的客体,去知别人、知世界、知宇宙,这是重要的!你只要知道别人了,别人不知你的情况,你也有办法改变,你如果不知别人,别人知了你也没用,最后,这个误解会变成正解!一开始人们认为你没水平,是误解!到最后可能就会发现,你真的没水平!因为你都不能知别人,你怎么有水平呢?所以你记住《论语》这样的话,对自己的人生,是非常有直接的帮助的,就是当你坚持一个正确的信念的时候,你能够一方面横眉冷对千夫指,一方面俯首甘为孺子牛,当千夫所指的时候,是对一个人的考验,大多数人都认为你错了,人越活就会有被冤屈的时候,这个时候儒家的思想看起来温文尔雅,其实骨子里是有一种非常至刚至大的东西,是一种人生支柱。: K: c, V/ J! u# w' }& M
  h3 `4 a/ t7 B( {
[画面字]:[读书感言]:儒家思想看似温文尔雅,实则至刚至大——孔庆东
0 d0 p1 _  j8 m2 A+ \% k% m8 x+ B) _! ?8 D
[论事.尧曰]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为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3 |, H# @, d7 f0 C0 p* r1 c/ V

* h9 ~- h4 y  N2 ]你说:我光有个好心行不行?其实是不行的!我们现在号召讲和谐社会,大家说你和谐我和谐,你闯了红绿灯也不管你,也不罚款,杀人犯都放回家去行不行?和谐社会嘛,你干嘛搞得那么对立呢?不行!孔子讲,和谐不是一团和气; k9 M5 L: H3 D9 I% q1 r
6 S3 B+ s& b2 d3 n6 ~  Y
[画面字][论语.学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r6 I- \  p7 h  b# u! d7 `! ]! W6 d+ g& E4 n& H
和要以礼节之,用今天这个情况怎么解释呢?和谐社会必须以法制建设为基础,犯法就要得到惩罚,要有规范,规范才能和!没有规范不能和,就是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状况,不好的一面,包括国际秩序很混乱,就在于规矩坏了,规矩都乱了,各讲各的理,谁干什么事都找出一套自己的理,来为自己解释,这很像孔子生活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为什么人类会认为今天孔子思想重要,就是人们社会里礼崩乐坏了,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胳膊粗力气大,就可以打别人,然后找一套说法。就像狼要吃羊一样,它说羊把水弄脏了,没弄脏的地方也能找一个借口来吃你,这个规矩乱了不行!所以这个世界不和谐!社会不和谐!要以礼节之,我们看孔子他是怎么说他是一个圣人呢?他并不是天生智商很高,其实我们在《论语》中也能看到,孔子自己的智商并不高,他认为自己智商起码就不如自己的学生颜回,他跟子贡说咱们都是举一反三,人家颜回举一反十,颜回说一个知道十个,咱们都不如他,孔子是一般的聪明人,不是特别聪明的,但是孔子他有一套学习方法,孔子的这个《论语》就讲了许许多多的生活方法和学习方法,讲得很具体,从怎么学习一直到怎么吃饭,什么样的肉不能吃,什么样的酒不能喝,讲得非常仔细,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卫生学家,孔子是许许多多方面都是大家,他因为有了这一项一项的规矩,他整个的人支撑起来了,这个圣人是这样立起来的。  Z2 _7 c( _- @& c$ z4 M* U- b

* e$ U5 @* d. T+ N2 E关于怎么样学习《论语》可能其他的朋友还会有其他的说法,我只是抛砖引玉,讲一点我个人的体会,也正像孔子所说,无非是各言尔志,孔子是教育思想非常民主的,孔子上课就是大家随便说说,就是这样,自由发言,小组讨论,然后他做一个总结,他总结也不是说自己这个是绝对真理,他就是评点一下:你这个太莽撞了啊,你这个不错啊,就是这样,非常自由的一个学习气氛,很像我小时候那个学习小组,但是就在这种看似轻松的气氛中他的学生都成了才,孔子的学校是不包分配的,但是他的学生都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各国的诸侯都争相聘请孔子的学生,都是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正因为这种民主,谁也不保证自己说的是绝对真理,我用真诚的心来说,但是我不保证我说的话是绝对正确的,别人都可以修正,我们中国人永远有这种生生不息的真正的文化革命精神,我觉得这才是中华文明它的伟大性、它的延续性、它的内在的魅力。5 `4 H0 s- S+ o% q4 N0 [

( a# v6 I. E1 v1 Q! P% x好吧,今天时间到了,我就讲到这里,谢谢阿蛮!也谢谢在座的各位朋友!有机会咱们再见!* v% Z$ T  y$ j5 O+ U2 a# x' J( V2 Q
! _  {! Q: _3 h* g# c
[ 本帖最后由 iceinsummer 于 2007-6-18 12:1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1: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感悟孔孟·纪连海、马瑞芳  [% Y2 Y: ]; b. S+ _: h

) f3 G+ a& s5 f: |, F  ~5 g画外音:孔子和孟子是我国的古代圣贤,他们是儒家思想的先驱。记述他们思想的《论语》、《孟子》这两本书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两千多年来,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孔孟的儒家思想早已渗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早已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蕴,构成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孔孟圣贤教给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在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孔孟思想。马瑞芳,一位大学教授;纪连海,一位中学教师。他们将从个自的人生经历出发,为您分别讲述了孔子、孟子这两位古代圣贤对他们的影响。尽请关注《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3 |; `: R$ r( N+ w) [+ b8 O' X! f1 y) V- T
1982年,诺贝尔奖的得主在巴黎聚会。讨论21世纪人类需要哪种思想?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孔子的思想。孔子是我们教师们的祖师爷。孔子的思想能够超越时代,跨越地狱,突破文化和民族的界限,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一致推崇。有很多的原因。台湾的学者傅佩荣先生认为:孔子强调人类可以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提升自己。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论语》的开篇:“学而时习之。”朱熹解释:“学有觉。”就是觉悟的意思。清代的学者解释“学而时习之”是孔子的一生学谱。就好象我们弹琴需要按照琴谱来弹。孔子一生都是按照“学而时习之”的学谱。我今天谈我读孔子的几点感悟。先谈第一点,不耻下问向学生学习。《论语》的开篇“有朋自远方来”。这个“朋”字有的学者就解释,它指的就是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正是和自己的学生互相交流,和学生在思想的撞击当中产生了火花。那么我们现代这些生活在校园当中的人,能不能也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得到提高。我的体会是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你教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和学生交流。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你就会加强学习。- q. X0 E3 i: t1 d* c! C6 `: J) i
! r0 Y1 c" _) m
画外音:《论语》一书传递了朴素的真理。因为他来源于生活。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生活实践体验和理性思考的结果。所以《论语》不仅是读的,更是要做的。《论语》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实践性。高高在上,坐而论道,这不是读《论语》的正确方法。所以马瑞芳把从《论语》中得到的感悟应用于生活,认为教学相长,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而《论语》一书博大精深,马瑞芳教授还能从《论语》中得到哪些感悟呢?
  A/ ]% X& q8 s  C
7 [- o" u8 Y' |, F2 I0 j我读孔子的第二点感悟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向同行学习。孔子在《论语为政》篇说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你要多听各种各样的意见。你把你的疑惑放到一边,你去讲你有把握的。孔子这个话是教育他的学生怎样去从政,怎样去获得俸禄,怎样获得官职。我的老师语言学家殷孟伦先生曾经跟我说过,我一辈子治学,我就是牢记孔子这八个字。我这些年在国内,在国外参加了一些学术界的活动。回过头来,我也体味这八个字“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我觉得非常有感受。在学术活动当中,向海内外的同行学习。和那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同行,互相鼓励,互相切磋。和观点不同的专家们,互相交锋。改善自己不足的,坚持自己正确的。这是一点更为要紧的学习方式。孔子还说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你错了,不改是更大的错误。你一个学者,不懂装懂,你和江湖上卖假药的有什么区别。学术研究出了错,别人给你指出来。你捂着,你盖着。你醉死也不认这壶酒的钱,这就是错上加错。 你就干脆老老实实承认我错了,我认栽。天也塌不了。而且你很可能迎来你自己学术研究的一次新陈代谢。就好象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的:“太阳从西方落下的时候,它的早晨的东方,已经静悄悄地等在前面。”% V0 v( Y( J- a5 p2 N0 |$ G
( B- W( Z! P* L' k/ r
画外音:《论语》中传递的一切朴素的真理,在两千多年来,已经渗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从《论语》我们每个人都能吸取到有益的营养。为自己确立一种聪明而理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古人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赞美孔子的博大精深。而《论语》关于学习的内容有很多。其中有一条马瑞芳教授认为在自己生活中一直坚持亲身实践,从而获益良多。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内容呢?马瑞芳教授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呢?
0 S! o: j6 g: S7 M0 _. J
  f$ l7 j/ {) R  M$ y我读孔子的第三点感悟就是:见贤思其焉,向大师学习。《论语》中孔子说:见贤思其焉。看见品格高尚的人,你就想怎么努力向他学习,反躬自省,检查自己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这是更重要的学习。我们现在很强调学习。而孔子他就是非常好学的,而当年他又以博学著称的。孔子说过“吾非生而知之者”、“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都是强调学习的。如果我们把学习当成我们人生最大的需要,当成我们人生最大的乐趣。我们活到老,学到老。那也就乐在其中了。我们今天讲经典。经典是什么呢?经典是最朴素,最简洁,是融化在生活当中的道理,孔子他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孔子就像很可亲的、很可爱的,经常向我们提个醒的邻居家的老爷子。我们可以把孔子当成老师,我们也可以把孔子当成知心的朋友。学习经典,死记硬背没有用,生搬硬套也没有必要。学习经典就应该从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在你自己的生命活动中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去体味才能够不断地有一点感悟。我想说一句,每一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孔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最普通的人,也可以向最伟大的人学习,谢谢!
5 R2 s6 c/ `4 m3 r; G4 `; V, J
) @: Q, y/ ^4 X1 p% [4 J' j画外音:当我们随马瑞芳教授一同读过《论语》之后。感悟了一代圣贤的智慧和博大之后。我们没有忘记另一颗同样闪烁着智慧与人性光芒的孟子和他那七篇传世的《孟子》一书。而作为中学老师的纪连海就是因为《孟子》中的一段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那么这段话是什么?纪连海老师又从《孟子》一书中感悟到了什么呢?2 g4 W8 f4 w8 T7 v

0 T( n  X8 j% W0 y% w2 K今天我给大家讲《孟子》的一段话。《孟子&#8226;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条中的一段。因为这个条目很长我就讲其中一句。那么《孟子&#8226;告子下》有这么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什么讲这句话呢?因为我觉得这句话是经典中的经典。我觉得我活了40多年,岁数不是很长。我这么大就觉得这句话无论对于我来讲,还是对于孟子来说,就是写这段话的孟子来说,还是孟子所在的儒家学派来讲,还是整个儒家思想文化来讲。这句话无疑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虽然,我不是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里面的“斯人”,但我知道我的经历,完全可以证明它后面这段话“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了的。高中毕业之前的事情不说了,就说说自己在高中毕业以后到今天这25年吧。1982年,我以高考405.2分的优异成绩,我不是在谦虚。真的,我这个人不会谦虚。我觉得我还是比较优异的。在我那个高中母校,我觉得还是优异的。我以405.2分的优异成绩在学校高考。我这个分数毕业。毕业以后我想我自己的大学母校总会录取我吧。我所报名考试的这所大学,它是383分招学生。事后我了解,有380分就录取的。但是我的这个大学母校没有招我。当时我没有读过《孟子》,我也不知道什么叫“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什么都不知道。我知道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我没有选择权,人家有选择权。所以我没有选择坚持,我选择了放弃。我的放弃也好,坚持也好都是被迫的。我被迫选择了放弃。回家,回到生我养我的那个农村的家。但是就在我选择了放弃的时候,我的高中母校的老师他没有选择放弃,他选择了坚持。先是一通地求爷爷、告奶奶地求这个学校、求那个学校。我知道求的最远的一个学校,我知道是在新疆。石河子的一个学校。最后人家告诉我,真抱歉,我们已经录满了。真是求爷爷告奶奶,给人跪着磕头都没有能成。就在这个时候,这个老师发起了犟脾气。软的不成就来硬的。就开始告,告了一站又一站,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大学母校还是决定录取我。那么当我去那个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人家开学以后,第七个星期天了。那么在这七个星期里,我在做什么呢?我在干两件事。前四个星期,当普普通通的农民——放马,真的是放马,放了一个月。还好生产队还比较照顾我,你今年先放马。等过了寒假,过了春节让你当会计。当会计,分还行挣的工资是一个队的前三名。生产队长、指导员然后就是我了。说你先放马去吧,结果放了一个月之后,我的初中母校找到了我。你来我们这儿当英语老师吧。我说不行不行,不能当英语老师。我说高考英语都26分。我们那年的高考英语分按70 %算,我得18.2分。这就是我405.2分的点二的由来。这18.2分,我说这十几分,我说误人子弟。你不要跟我提,这时我校长说,你不要跟我提误人子弟好不好。你就眼看着全昌平县所有的中学都有英语教师,只有咱们这个中学没有英语教师吗?你要清楚,你在咱们公社。那阵还叫“公社”,不叫“乡”。你在咱们公社是英语水平最高的。我没有办法,我就回到了我的初中母校,担任起了英语教师。只能一边自己学习,一边去教人。真的,很辛苦的。那时候最麻烦的就是教那个英语里的那两个英文。我到现在也教不好。什么[Θ]、[δ]那个音,永远发不好。真的为这一个音到城里找我的高中母校的英语老师。真的得跟他练,练俩小时这个音都练不好。也笨,确实笨。就在这个时候,我想,你说我这七个星期算不算是。您说算不算是“苦其心志”?我觉得我是用我很多年实践了这句话。
5 f' U2 n6 u. ~: K5 m画外音:这样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或许也曾经在困顿和艰难的日子里激励过平凡的你、我、他。但是我们还有些疑惑。为什么最为一代圣哲的孟子会写出这样体会深刻的语句?难道他有过什么苦难的经历吗?( r( k0 z) L, O+ L0 j0 b
说到孟子的经历,说到这句话,他的说话人的经历,说到他所在学派的经历。我觉得他是在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所谓儒家思想是孔夫子创立的。孔夫子一生对中华民族有三大贡献。这其中第一个贡献也就是创立儒家思想。孔夫子第二个方面的贡献就是整理古代的典籍。他整理的古代典籍无非就是《诗》、《书》、《礼》、《易》、《春秋》。那么第三点就是开展儒学教育。打破了学在官府里的局面。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办私学的人。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我在这儿还有一个比喻,孔夫子一生,教了三千个门徒,出了优秀的学生七十二个,百分比是2.4 %。这就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社会对老师的基本要求就应该是如果我教出了2.4 %的人成为国家栋梁。我觉得老师就算合格了。但是孔夫子周游列国,却没有人周游14个国家,没有人接受他的观点。转眼到了春秋战国,到了战国时期,那么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一分为八。什么子夏之学,子张之学,子思之学等等。那么在这中间,日后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两个人。一是荀子。荀子最重要的一句话:知天命而用之。这个“知天命而用之”后来被我们阐发为什么呢?人定胜天。这是错的。这个“知天命而用之”是人应该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然后为我所用。不是胜过自然,没这个意思。第二个人就是孟子。孟子便是我们今天讲这句话的主角。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据说呢,他是鲁国孟孙氏的后代。虽然说是孟孙氏的后代。但是父亲早死,母亲在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这里就不讲了。家里头邻居不好,天天搬家,搬了好几次,然后怎么样教育。终成一代伟人。那就孟子个人来说,孟子自己说,他曾经受业于子思。子思这个人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孔鲤这个人呢比他爸爸死得早。换句话说,这个子思生下来的时候,孔子还没死呢。应该是,有人考证的公元前483年出生的。那这个孟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呢?公元前372年。两人相差一百一十多年。所以孟子自己说,他受业于子思,这个受业于子思就跟我经常说我跟谁学单口相声啊?刘宝瑞。我没有见过刘宝瑞。我生下来,刘宝瑞先生早没了。但是我是看着刘宝瑞的书学的。所以这个孟子所谓的他是子思的弟子。实际上是子思的私淑弟子。自己学成以后,成为一代大家。也是周游列国,去过好多国家。去过魏国,当时的魏国的首都叫大梁。所以也有人管就梁国。去过魏国,去过什么齐国、宋国。当然还去过一些小国。什么鲁国,还有他旁边的一个叫滕国的等等,去了很多国家。让他们接受自己的主张。晚年的时候呢,他和他的门徒万章等人一起回到家乡,整理他这一生所说过的话。最后和他的弟子一道整理了《孟子》七篇。我们所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出自《孟子&#8226;告子下》这一篇。那么孟子呢?日后由于他和他写的这本书的存在,使得他在儒家的地位很重要。被日后人称为“亚圣”。成为继孔夫子那个时代之后最伟大的一个思想家。其实我们所说的孟子思想无论是孟子个人来讲还是孟子的思想来讲。他孟子能成为“亚圣”,孟子他所写的这本书能成为儒家的经典,“四书”中的一本。真的是经历了一番曲折,他是在用他自己来实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只不过这个实践是他死后一千多年的时间而已。' r9 V: a+ y0 |' v
画外音:《孟子》这一本书,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从来就是儒家的经典,从来就是“四书”之一。这其中怎么还会有许多的曲折?一部书又怎么可能印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样一句话呢?这样说,纪连海老师有什么证据吗?
# I/ V6 n; h  b" g% r; w) P4 x那我说肯定得有证据。我们首先看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大悲大喜,否极泰来这么一个变化。先是秦始皇焚书抗儒。其实呢?秦始皇“焚书抗儒”这个词是儒家人觉得后代儒家觉得自己少了不少人。其实秦始皇坑的是方士居多。儒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是毕竟儒家那些人有所损失。所以就非得说秦始皇焚书抗儒。焚书是对的,坑方士,儒生死的有不是很多。但是不管怎么说,它遭到的打击是真的。那么到了汉朝,儒家学派就诞生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董仲舒。董仲舒也在写书,也在游学,也在劝别人接受孔夫子的观点。但是还没有人接受。这个时候董仲舒就动了一个心眼。他在观察社会,为什么他们不接受我这种我认为是正确的思想?为什么他们接受的是别人?观察社会,观察别人,最后他感觉到,我必须得给这些儒生怎么样。做一个大手术,彻底的手术,把它改造。我要吸取别的学家派的优点,为我所用。所以很快他就创立了“天人感应”学说。皇帝是上天的儿子,老天爷的儿子。他们谁都不能推翻他。你们必须得尊重他,必须得服从命令。他要犯了错误,老天爷会通过什么什么手段,来制裁他。你就不用管了。这是老天爷的事,不是你的事儿。你就好好地听他吧。利用这样,所以他怎么样。他就把法家,道家,阴阳家,名家等等很多很多学派的思想。都融合进自己的儒家思想当中。所以等他到这个时候,再跟汉武帝说的时候,汉武帝很明显能够很容易接受。他给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然汉武帝没有接受他这种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不存在的。那么汉武帝虽然没有接受他“罢黜百家”,用暴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观点。但是汉武帝还是做了一件事,什么呢?考“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就是换句话说考试要考这五门科立于学官。将这“五经”立于学官。凡是学这个我们就可以当官。你学别的你学吧,没关系,我不罢黜你,我不让你当官。选择官员的时候,我们就从学这五本书当中的人去选择。通过这种手段,事实上达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但是真的没有这么做而已。所以我讲到这儿,就会说到什么呢?这个儒家呢,我们说到了董仲舒这个时代应该说是非常了不起。董仲舒我们可以说,如果我们说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让我们就要说董仲舒成功地改造了儒家思想。他是继孔夫子之后儒家最伟大的一个领军人物。您说这个时代是不是,这儒学本身也有一个“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它选择了什么呢?儒家思想它选择了在困境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造。
  O3 s1 u% W0 B6 D& P0 O画外音: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董仲舒在困厄中改造了儒家学说,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但是我们在其中依然看不到孟子和他这一部经典之书的任何影子。而此时孟子生活和写作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数百年。难道孟子的“亚圣”称号徒有其名吗?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 a: S/ }# x  B4 _' {2 s
画外音:刚才说道,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董仲舒在困厄中改造了儒家学说,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但是我们在其中依然看不到孟子和他这一部经典之书的任何影子。而此时孟子生活和写作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数百年。难道孟子的“亚圣”称号徒有其名吗?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
- A, f# M! W. E' G) N+ y. g随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由于佛教对儒家思想的冲击。那么这个时期的儒家思想的一些领军人物很快走上了玄学之路。面对这种情况,到了唐朝,韩愈等人极为推崇《大学》和《中庸》两篇文章。那么《大学》呢?我们说《大学》和《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相传《大学》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著。那么相传《中庸》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另外,这个唐朝的时候呢,《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经》这“五经”变成了“九经”。把这五本拆成了九本。《礼经》《春经》都拆成了三本。这样就是“九经”。立于官学,开科考试考这九本书的,不是五本书了。等到了唐文宗开成年间又在国子监刻石。在这“九经”的基础之上,又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到现在您看都没有讲到《孟子》。都没有讲到孟子和他的弟子所写的书《孟子》。他们这阵还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呢。还没有他们什么事呢?那么等到南宋的时候,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本书,四篇文章汇集到一起刻成一本书。著成一本书,叫做《四书章句集注》。那么在朱熹看来,儒家的思想你应该怎么学呢?应该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我们通常就说《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严格说来应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至此《孟子》这本书才被提高到他现在这个高度。孟子这个人才称为“亚圣”。到了南宋的时候,《孟子》这本书才刻于石经,立于官学。至此儒家思想才真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你看我们通过前面的讲述。儒将思想从孔夫子的创立到南宋真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前后经历了一千六七百年。比我的个人经历跟儒家思想这一千六七百年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我觉得真正实践这种思想的,真正实践孟子这句话的便是儒家思想文化本身。日后,儒家思想又经历了一番曲折,到今天它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他还在继续地实践着它这句话。最后呢,说两句就是我在读《孟子》的时候一些谈不上什么经验之谈。我就觉得只能是教训,跟台下的朋友们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分享。我觉得读经典也好,学最基本的知识也好,不要轻言放弃。那么第二呢,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觉得,这世界离开我都不行。离了谁都转。真的我觉得大家应该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也对别人有个正确的认识。当需要你做一个铺路石的时候,你就好好做一个铺路石,才能够走向成功。最后还是让我们以《孟子》中的这段话作为结尾。“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1: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荀子的启示·葛建雄' u) e' T+ D1 ^4 |  Y2 v) M

& C/ ^" ~+ _/ K6 {7 x% Q画外音:作为一名历史学者他坦言没有系统地读过哪一部经典,但是他的生命与中国传统经典已经难以割舍,在儒家的经典中,虽然孔子和孟子的名气最大,但是另一位儒家学者荀子却影响了他的一生,那么葛剑雄先生究竟从荀子那里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呢?敬请关注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 x" M- A- H' {' T* A; w
6 c  @* I+ K/ A# H$ G6 H0 b
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33岁的葛剑雄以专业成绩第一的身份考中复旦大学第一批历史地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历史学者谭其骧教授,从此他与历史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因为开始得晚,又缺少大学的正规训练,葛剑雄深知只能以勤奋来弥补不足。1983年他又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成为全国首批两位文科博士之一。然而他这一切成绩的得来与中国古代一位先哲荀子的影响是离不开的。那么葛剑雄先生与荀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荀子的哪些思想对葛剑雄产生了重要影响呢?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做客百家谈坛为您精彩讲述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5 O9 b- ?' k  y/ p6 i1 d; H) v

# e$ y6 J5 C" x* s( k! {大家好!那么今天要我讲《我和经典》这个题目,我感到很惶恐。为什么呢?因为老实说到现在为止,我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经典,可能我知道的经典还不如在座的各位,这不是什么自谦,我的家庭没有这个条件。我是1945年出生的,尽管我出生在一个以文化出名的一个小镇上面,那就是浙江当时叫吴兴县的南浔镇,以嘉业堂藏书楼以及众多的文化名人出名的,但是我的家是外来的移民,我的父母识得字很少,所以从小家庭是没有条件去接触经典的,我家里找不到一本供我阅读的书,所以经常随便找到一张旧报纸就那么翻翻,或者借人家书来翻翻,这是我家庭的情况。那么我处在那个时代呢,好象也不合适,对我也不合适,为什么呢?你看我1945年出生,我1957年转到上海念书,那么这个中间我的印象主要就是课本上,课本上能够写的经典还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我只有这个印象。那么到了1965年我开始做教师那个时候阶段斗争的风已经刮得非常紧了,不久文化革命就开始了。然后一个政治运动却使我有机会看到经典了,那就是七十年代初批林批孔,那么然后是评法反儒,所以这样才有机会去看到所谓儒家的那些被批判的话,并且进而看到它们的原著,然后去学习法家的著作用它来批判儒家,那尽管当时因为要叫我去参加大批判,要叫我去发言,所以我可以堂而皇之地在上面看那些书,但是这个目的跟今天各位来学习经典这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我当时所处的时代、我所处的环境并不是有利于学习经典的,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特别在民间,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它还长期存在,这一点倒是要感谢我从小不是生长在一个大城市,而是生长在一个小镇上。大家都知道有句话:礼失求诸野。传统这个礼仪如果没有到哪里去找呢?到野,就是比较偏远的地方,因为它还保存着,给我印象非常深,在我的家乡,农民他们我小时候记得他们经常提到孔子,他不叫孔子,都叫孔夫子。比如说两个人在说一件什么事,说这件事定下来了或者是要说话算数,他讲一句什么话呢?孔夫子不说隔夜话。孔子说话是算数的,而且不是说隔夜的话就是今天说了今天算数的,我印象非常深,在我家家乡这是农村里面很普遍的。6 X+ W1 J: U+ j; U+ @# G- ?2 R
) ~: ?  @; b% ~+ m, W; I/ r+ ?# N
画外音:葛剑雄先生家乡    流传的一句“孔夫子不说隔夜话”道出了中国的传统经典,就呼吸在我们的身边,它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句朴实的话也说明了经典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象我们的朋友一样与我们在默默交流着,中国的传统经典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葛剑雄先生的人生旅程,那么他的人生旅程究竟受到了荀子的哪些具体启示呢?
( X9 T% u, [& X3 |$ r0 r3 a/ |& d% q2 ?
那么在这经典中间我很难说哪一部或者哪一个人对我影响特别大,但是比较而言,有几句话也许对我来讲是终身受用的,所以我觉得学习经典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一部分经典已经成为我的人生格言,这样来运用,成为我实际上的座右铭,使我终身受益。我就举个例子吧,我记得我在初中的课本里面曾经学了荀子的话,那么讲到“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又讲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个印象我非常深。那么等到1978年我成为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我的老师是有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我就跟他学,那么从1980年开始领导要我做他的助手,那么跟他接触机会就更多了。那么那一年呢,人家要他写学术自传,他说他比较忙,我就给他建议能不能谭先生你跟我说,说我以后我给你写,然后你自己改,这样你可以节约一点时间。他很高兴,他把他的学术经历都跟我说,我录音下来,然后我给他整理,整理完了以后呢,《浙江日报》因为他是浙江人嘛,《浙江日报》要发表它其中一部分就跟谭先生提出来说你能不能写一句你的座右铭,谭先生就跟我商量说,我没有座右铭啊,我说人家的意思无非是哪一句话对你影响最大,或者平时你的行为里面对哪一句话你贯彻得最彻底,或者影响最大就行了嘛,他想了想告诉我,要么就这句话“锲而不舍,终身以之”。我当时听了突然有种震撼的感觉,什么道理呢?原来我的老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这句话,跟我当初接触的这句话以后的感觉是完全一样的,我也感到很欣喜,在这一点上我跟我老师有共同语言。后来这一篇文章在《浙江日报》发表了,正标题就是锲而不舍,终身以之。谭先生就告诉我他认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当他献身于某一项事业他会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且他加上这四个字“终身以之”,就是一辈子都奉献给它。以后我又写了他的传记,整理了他的稿子,我才认识到谭先生这句话是真正实践的。他的学术研究的确走过了这样漫长的道路,并且他始终是坚定不移地向这个目的在努力的。谭其骧教授,大家知道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从事的工作最有名的就是他主编了八本《中国历史地图集》,这是对目前为止世界上面水平最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其实他早在1932年就开始对这个专业感兴趣了,到了1934年的时候,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就与他一起,叫他做他的助手发生成立了以专门研究历史地理为目的的这样一个学术团体叫禹贡学会,但是不久抗日战争爆发,谭先生内迁到浙江大学,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他在校长竺可桢教授支持下面,还做这个工作,我后来看到一种用图纸油印的印了几副图,就是当时他们做的。到了1955年,毛泽东主席跟吴晗,吴晗是著名历史学家,他们碰到时候在谈起这个历史地图集,后来就定下来要他到北京来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这项工作一直延续下来,在文化革命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停止,终于到1988年编成了这一套《中国历史地图集》。但谭先生并没有满足,他告诉我,这个工作我们只是做了一个阶段性的,真正严格意义上《中国历史地图集》还需要我们努力,包括你们努力。所以从1982年开始,他又主编了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地图集》,它的内容更加全面,但是涉及到范围更广,困难也更大,这个时候他已经70多岁了,但是他来不及看到这个地图编完。当1991年10月份他最后一次发病,从此再也不能说话了,他躺在床上,有的时候还可以坐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间,有几次我跟他报告这个历史地图集的进展,他有的时候高兴时会笑,嘴里咿呀发出一些声音来,尽管我听不懂。到了1992年8月份,他的病情加重,已经处在弥留之际,但是我去看他,他一把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他非常痛苦想说话又说不出来,我估计他要说什么,我就对着他的耳朵说,我说你放心这套地图我们一定会给它编出来的,我想这是他最愿意听到的话。所以他坚持自己目标以后他一辈子都要做这件事情,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也还以这套地图还没有出版,我想作为他的遗憾,这使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锲而不舍,终身以之”。要以告慰他的是终于这套地图集快出版了,而且我又想起他生前的话,他这样说,他说我应该超过清代的学者,你们应该超过我,否则学术就不会进步,尽管他没有用荀子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但我想他也是受到这话的影响。所以正因为这样,我们在他去世以后继续在进行这项工作,我不敢说有多大的愿望,但是至少我想荀子这两句话是在一直支持着我把这项工作做下去。当时有人曾经问我,难道你觉得你们能够超过谭先生吗?我坦率地回答,谭先生生前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超过他,也许作为我个人我超不过,但是我如果和我的同事我的学生一起努力的话,我相信我们超得过。为什么?很简单青取之于蓝应该胜于蓝,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发展的规律,也是我们学术界的规律。
  H. N9 D% x6 A9 t# A7 b) H+ x  b8 V( D# z0 A& ?; }' H, F
画外音:对葛剑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两句话都是出自荀子的《劝学篇》,《劝学篇》是荀子论述学习的重要篇章,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他的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谦采道、法、墨诸家之长,荀子是诸子百家中第一位对天人关系提出创造性见解的人,他敬畏天命,但是反对消极地顺从天命,这一思想也对葛剑雄后来的研究之路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葛剑雄先生究竟是如何看待荀子的天命观的呢?
6 `: q, K8 a' M3 O/ o
) q: G+ ^) i- c' Q我想讲的第二点就是我觉得我对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我有比较深的体会,我接触到这句话其实也是在中学阶段,课本里选了《荀子·天论》节选,那么《天论》荀子讲的就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有它的活动规律,尧的时候也是这样,英明的君主的时候,那么到暴君桀的时候也是这样。当时我记得老师解释这一篇文章是受到“左”的影响,为什么呢?刚刚大跃进过了不久,我们知道大跃进的时候是鼓吹的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一句流传非常广的一首民歌,这个民歌就说“天上没有玉皇,地下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路,我来了”,这是表示劳动人民气概,所以在解释荀子这句话的时候就说荀子的思想是人定胜天,是征服自然,那么到了批林批孔的话,当时也是拿《荀子·天论》是专门做了注释的,是认为这是体现法家思想拿他的话来批孔子,来批儒家学说。那么在我开始研究历史地理以后,我就觉得其实这是人们的误解或者有意地曲解,实际上从本质上讲,它跟天人合一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对儒家的经典,对前人的说法不管谁,我们都要赋予它新的内容,进行合理解释。比如说天人合一,那么天人合一本身它正面的解释是人跟自然,以及人跟人之间这样一种和谐,但是它也有反面的解释啊,反面解释就是君权神授,皇帝上代表天的,就是体现天的意志的了,对吧?这恰恰是这句话的糟粕,那么同样对荀子的话,我理解他讲的“制天命而用之”,不是说你人去违背自然规律,这个制不是制服它,不是改变它,而且顺应它,就象我们讲的因地制宜的“制”就是这么个意思,对吧?它就是应该制天而用之,我的理解应该解释为:人要了解这个天命,然后去利用它,而不是人去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天来改变这个规律,这个跟他讲的天行有常,是完全一致的。既然尧的德治没有办法改变天命,桀的暴政也不会影响天命,那么说明这个天命,所谓天命是自然规律,那么这里讲制天命而用之,那就是说:人们人类应该是顺应着天命,然后去利用它,用之。这个不是人定胜天,不是人类征服自然,而是人顺应自然。那么这个话我觉得这几年对我研究环境史,研究环境的变迁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我们对未来的变化,人类准确的态度是应该不能无忧,不必过虑。既然自然环境有可能向恶化的方面变化,我们人类是不能没有担忧,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要行动起来,去消除我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不利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必要过虑,为什么泥?我们要相信在我们人懂得了和自然和谐相处以后,我们就可以大大地减少,以致最终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不利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人也有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或者利用自然规律这一面,那就是我们通过科学技术,我们利用客观规律,那么这样的话,人类的未来我觉得还是光明的,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否则我们人类意义在哪里呢?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这样理解的话,荀子的话非但不能够作为一种以前那种极端地讲人类怎么去征服自然,而是觉得正好它跟天人合一的观念是相辅相成的。5 i% N2 f# j6 h& F4 B) Y
9 f$ `* v; M  D$ M# V
画外音:葛剑雄先生从荀子的“锲而不舍”获得了学习的不竭动力,那就是学习需要坚持。从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悟到了人生存的意义,人类的未来是光明的,荀子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是“行贵于知”,也是就是实践比知识更重要。葛剑雄先生作为一名有过四十多年教龄的学者一生具有传奇色彩,他办过案,押送过犯人,足迹遍及全球,包括南极在内的七大洲,那么这种人生经历对于葛剑雄理解荀子的“行贵于知”具体怎样的作用呢?9 p; z( R5 }. P% r- ?/ e/ C9 o& y
/ R; C. W% H* P6 I
第三点,也许我不单受到荀子的影响,但是我在重读他这一些经典的时候,我总觉得他使我对知跟行之间有了更好的认识,因为这实际上是古人争辩了很久的。到底知跟行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对吧,有的说,知易行难,那么我对它的理解,其实就是认为知行是合一的,而且我对行特别重视,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自己抱定的宗旨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我都要做好,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都能够有学习的机会。那么在这个文革的中间当时的教室已经不是安安静静的教室了,其中我有12年的时间,教书是我的其次的事,主要的事情我是管理学校的学生,全校的学生,那管理不是现在,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有的,打群架是家常便饭,什么奸污幼女的也有,什么持刀行凶的也有,盗窃的也有,管到后来我管到公安局去了,因为那个时候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都合起来叫公检法,公检法提倡群众办案,你学校里如果哪个人抓进去,你老师来办案,因为它也顾不过来,我一办就办了三年,办到后来不但办我的学生,其他犯罪我都办,对吧,我押送过犯人,抓过人,并且审案子,最后还宣判过一个犯人,这些事儿都干过。那么在学校里面我也不单管学生,因为那个学生都是一块一块地区招来的,兄弟姐妹全在你这个学校,那么以后你论干部的事,家长里短,邻居打架,调节纠纷,这也都干,还有那个时候,学校要动员上山下乡,这倒还好办,动员到后来,有的分工厂,有的分农村,所以每次分配以后,都有家长来大闹,砸桌子的,跪在地上的,躺在地上什么都有,这些事我都打过交道,对吧,当时我365天,只有除夕晚上回家,其它时间全在学校。有人说你干这些活有什么意思呢?现在回头想想,倒真还有点意思,做教师的人恐怕没有哪个人象我这样能够有机会了解社会,了解很多一般老师根本了解不到的情况。所以现在我跟学生讲历史,我有的时候就跟他讲,我说你如果不理解到社会去,对吧,一百年一千年的事你可能在社会上还能找到它的影子。那么到了以后有这个条件了呢,我就喜欢全世界各地跑,有机会我都跑,1990年的时候,当时中国组织史学代表团,要到西班牙马德里开会,当时说经费你自筹,我说好,我自筹我也自己行动,我就想我坐火车,路上花了差不多一个月,都是坐火车,但是我觉得大开眼界,我亲眼看到了,两德合并前的东德跟西德,我都看到了。所以我回来以后,当时刚刚退下来的上海市市长汪道涵老问我,汪老问我,你这一次出去有什么体会啊,我说我根本不出去就不知道中国开放有那么重要,这是我的亲身的体会。我到南极去,参加中国南极考察队,在那里正好是2000年跟2001年千年之交,我是在南极过的,在那里看到两点多的太阳从那里升起,这也是经历。我2003年到非洲去,是央视跟凤凰卫视它们叫我去做那个走进非洲的北线的主持,走了八个国家,我从来没有那么近距离地体会到古代埃及文明,希望文明,罗马文明,这样一种恢弘的气势,也看到了很多就是当地到现在还保存着的民风民俗。我觉得这些经历对我不仅是使我真正理解了人生,理解了社会,对我的专业,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那么它的动力,当然我也不否认,我喜欢玩儿,喜欢到处走,但实际上我的理解:人的一生就是在走路,每一步都离不开知跟行。或者说把你的学说跟实践把它结合起来,这是我们的先哲早就提倡的这么一种风格,也是荀子他著作里体现出来的这样一种思想。
1 X" {; P% ]$ D5 A1 H9 y! ~) G1 [
画外音:葛剑雄先生用生命中的不停行走,为荀子“行贵于知”的思想做着生动的注解。他不仅在中国的大地上行走,而且还行走在世界各个文明的角落,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具有世界视角的学者。不仅如此,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改变了葛剑雄先生对待中外文化差异的态度,也就是文化也需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那么葛剑雄先生的文化观究是什么呢?
  z2 g  G* V9 U, n- J3 W1 N! B" \0 ~* a0 N) [+ r
我觉得荀子的很多话表面上看跟孔子的或者跟孟子的或者跟其他人的有一定差异,其实恰恰体现了儒家一种和而不同的一种宽宏,以及一种博大,所以正因为这样,我对待中外的文化,我认为应该采取一种和而不同的态度。其实孔子是非常开放的,我想到他一句话,他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觉得自己的道如果中原实行不了的话,他愿意坐了船到海外去。这是一种多么博大的胸怀,他没有什么象我们后人理解的这种华夷之别或者这种中外之别,对吧,所以我觉得尽管荀子有些话出发点跟他们有所不同,其实都是一个文化的不同的侧面,那我们来学习这些经典,我们对待文化,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进一步我就认为文化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只有先进跟落后。我在世界各国的旅行,使我接触到很多在我们中国境内看不到的这些文化的遗迹和遗存,也使我体会到世界上面不是只有中国文化古代曾经有过辉煌,应该讲比如埃及文明、印度的文明、希腊罗马的文明也曾经都有过辉煌的时代,他们是应该讲各有千秋,交相辉映。那文化之间当然也有差异,那个差异不会引起,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话,它不会引起象亨廷顿所讲的文明的冲突,这个文明冲突其实来自文化之外,那么文化的优点跟缺点往往跟自然环境,跟它原来当时所处的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比如我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史,我总是想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文化从古到今能够延续,没有太多的变化,而西方其它地方的文化变化就非常大,那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其实我现在理解,这不是一种文化优劣的问题,这是它所处的环境不同,比如我到了地中海周围,你看地中海,它是一个内海,在当初里面各种不同的文明之间非常容易交流的,对吧,它一个船离开了海,哪怕是无意识的漂流都可以漂流到另一个国,去接触另一种文明,我们中国有这个条件吗?尽管我们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历史上海岸线比这个还长,你从中国漂到哪里去啊?漂到日本,漂到朝鲜半岛,那么这些岛屿上面在三四千年以前甚至一两千年以前它们处于什么水平呢?它们文化比整个大陆要低得多,那么它们就学了中国的文化为主的,那么这基本上就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地区。所以怎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上面中国的文化主动地发生变化呢?而在地中海的周围我们看看,希腊跟罗马跟中间的迦太基跟埃及,以及后来兴起的各种文明,它在比较小的范围反复的运动在影响,所以我到北非看到所有重要建筑物都是靠着海的,为什么?海上是它的文化交流的最畅通的渠道,也是它外来文明的来源,在埃及很多古代的建筑都是沿着尼罗河的,因为它主要交通是靠着尼罗河。所以文化,我觉得这样理解的话,我们才能比较自然地接受这样一种文明之间的差异。那对待某些我们不太熟悉的文明呢?我们采取的态度应该是很谦虚,互相理解,比如我到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地方,那个马赛人招待我们看一个他们的生活方式,他牵来一头牛,然后用箭射在这个牛的脖子上面,使它血喷出来,放在杯子里面,拿来请你喝,说这是最好的东西了,我开始毛骨悚然怎么这样,但是我想到我们古人不是也讲茹毛饮血之事吗?我们先人不也是喝血饮血吗?对吧,就是这么过来的嘛,他们不过是比我们走得慢一点嘛,对不对,这不是什么文明野蛮的区别,而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文化在变化过程中间不同的步骤嘛?这么一想我就觉得比较理解了,而且实际上马赛人的一部分已经改变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现在这种生活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对外界的表演,或者显示他们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过程,所以这不是简单的优劣的问题,那我们外人对他们来讲更多的是应该理解,而不是批评或者指责,如果他们想要改变的话,我相信他们自己会慢慢慢慢地改变的。所以我自己觉得到现在为止,我不敢系统地讲儒家的哪一门经典,我跟大多数人一样生活在中国,生活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动的年代,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从小受到儒家经典的深刻的影响,尽管它对我来讲有的时候是不自觉的,对吧,有的时候我也分不清究竟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本书,甚至有的时候我的概念是更多地来自于千百年来,后人学习儒家他们的经验,比如刚才我讲的知行合一,但是对我印象更深的是后人那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者是司马迁他讲的,他自己游历跟治学的经历,但是我把它都看成是儒家经典对我们留下来的长久的恩惠,并且愿意这样不断地学习下去,跟各位共勉。谢谢!
( L" a( }5 B3 Q6 t" G+ t& _
- o; Z4 D' ~& G2 z( A' X[ 本帖最后由 iceinsummer 于 2007-6-29 23:0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徐放鸣
- V& H8 D/ V9 z8 P3 e% i; t" E8 p3 B- w; L
画外音:《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之一,他气势磅礴、思想精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当进入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儒家文化处于历史的低谷,那么徐放鸣先生是由于什么样的机缘开始接触《孟子》一书的呢?作为一位大学校长,《孟子》一书对他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徐州师范大学校长徐放鸣教授走进百家讲坛,为我们讲述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 R6 o1 e8 I. {2 o" j《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之一,它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定的。 主要作者是孟子,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门人的学生。他继承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从而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有着“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气势磅礴,情理交融,思想精深,它涉及到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当进入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儒家文化处于历史的低谷,那么徐放鸣先生是由于什么样的机缘开始接触《孟子》的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孟子》一书又给了他什么样不同的感受?作为一位大学校长,《孟子》一书对他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徐州师范大学校长徐放鸣教授走进百家讲坛,为我们讲述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6 F- a" A4 `* H0 P% _; ?0 V4 Q) p/ `: \! Z- k1 C
最初读到《孟子》那是在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当时是在“文革”的后期。高中毕业以后在家没事干,等待着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当时没书可读,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母亲的书架上找到了一本竖排本繁体字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媾边有关于《孟子》的一些章节被选进来,但是就是这样一些章节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孟子,记得两段话我印象很清晰,一段话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段话大家都比较熟悉。什么意思呢?对于将要承担重任的这个人,老天要磨炼他的意志,要锻炼他的身体,还要让他饱受人生苦难的一种考验。这样一个道理大家都是很明白的,但是孟子当年把它阐发得很深刻,这是我印象很深的一段。另一段是讨论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这个故事大家也比较熟,但是引出的道理很深刻,既然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他要舍鱼而取熊掌,那么引出来的意思是什么呢?引出来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的“生”就是指生命,“义”是指的道义,当两者不能都要的时候,他的选择是什么呢?舍生取义。这应该说两段话都具有很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当年我是把它当做一种励志的名言抄在小本上,后来这两段话就伴随我到了农村到了农村的广阔天地来插队落户,那时候的年轻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使命感强,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走到哪里只要好好干,都能够大有作为,我们是带着这样一种自信到农村的,就是受到《孟子》这段名言的一种启迪,我也感到“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要真正体验底层生活的一种艰辛。”0 @/ c- U1 V+ o/ A+ U
; }% O% t6 l! G4 v
画外音:但事情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平时没有经受过风雨,要想在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炼自己并不是一件轻易就能做到的事情,他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直面现实的勇气才行。那么,当时的徐放鸣先生具备这样的条件吗?他具体又是怎样做的呢?" u( ^. h. M7 O8 P# k% t

, d3 C2 a. N; J就拿养猪来说,没人愿意干,可是总得有人干,于是我下决心去养猪,这对于一个从城来的知青来讲恐怕应该说是一个考验。一开始我是实在受不了猪圈的那种味道,连脚都下不去,都说猪肉好吃,可是猪圈的味道确实不怎么样,但是看着别人那种怀疑的眼光我还得鼓励自己得咬牙坚持。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就要坚持下去。一样样要跟着学,像清理猪粪,加工饲料,给猪打预防针,甚至是给母猪接生等等,一样一样都得学。因为毕竟我们是知青有个高中毕业的学历,还要尝试着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来探索科学养猪。记得我们当年就探索过粮食和青饲料怎么配比最能够有利于猪的生长,还有猪怎样实现良种杂交,当时都学习做一点探索。所以应该说知青养猪也还有他的优势,在这个经历当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加工猪饲料的时候,电机出了故障了,加工饲料的那几个刀片突然飞出来了,就擦着我的身边一下子飞出几十米远,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确实是太危险了,也的确是万幸。如果那个时候我就“光荣”了,恐怕也就轮不到今天上《百家讲坛》的机会了。所以许多年以后当年村里的老乡见到我就说了“两个”没想到,这“两个”没想到我现在印象都很深刻 。一是没想到城里的知青能够安心养猪,不怕脏,能吃苦;二是没想到当年的养猪知青如今成了大学校长。老乡感慨良多,我也是深受启示。所以在农村插队的第二年我就因为得到大家的认可,担任了生产队的副队长,一个知青不大懂农活被选为副队长,还列为党员的发展对象。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我似乎可以扎根在农村大有作为了,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大学梦,一直梦想着能为国家干大事,要担大任,做栋梁。终于我在插队的第三年,就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那是在1977年的下半年,也是小平同志的英明决策,消息传来的时候,距离我们江苏省组织的预考仅仅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个时间高考没有象现在这样一种长时间的准备,消息一来马上就开始干了。于是开始紧张地复习迎考,但是毕竟在农村在岗位上,还要上水利工地,每年的冬季都是兴修水利的高潮,我还得去,因为你是队长,得去,所以寒冬腊月里上河工,基本上没有施工机械,主要是靠人拉、肩挑,手上是血泡,肩膀都磨破了,是重体力劳动。白天在工地上的重体力劳动已经是体力消耗比较大了,晚上就在河岸搭起来的茅草棚里边看书,煤油灯下来刻苦攻读,只有晚上这个时间自己能抓住。所以那一段的一种刻苦地迎考虽然只有个把月的时间,但的确我的感受是很深的,没有老师辅导,也实在是疲劳到极点,好几次确实我自己想放弃了。为什么呢?觉得时间紧、报考的人这么多,积压了十年没有高考都赶上这一年考,机会太渺茫了,又没有人辅导,怎么办呢?但是毕竟这是一次机会,是圆自己大学梦的机会,最终我坚持下来了,而且是如愿考上了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第一届大学生,也成为后来作为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一个叫做“新三届学人”之一,这个“新三届学人”就是指当年七七级、七八级、七九级这三届学生,积压十年,在这三年当中陆续考上来的。6 {3 F( q; g4 \9 \
: O- \  [  |/ F
画外音:有关资料表明,1977年全国的高考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二点七,就是说,一百个人参加考试,最后录取的还不到三个人。可见这种竞争的程度是多么的激烈,徐放鸣先生有幸成为当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届大学生,这正反映了“知识改变命运”和孟子名言对一个青年的巨大影响。0 R) M$ e6 s/ U4 O4 I

0 d& o; P" h) M  P/ d; x1 I到了大学期间,我是更多地接触到了孟子的文章了,对孟子的思想和文章风格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所以回想那个时候读《孟子》的感觉,《孟子》对我的启发主要有两点,是大学期间的启示有两点:一点,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这是孟子的一种典型的风格,虽然孟子本人在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方面很不得志。他也曾经游说当时的君王来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惜,人家给他以礼遇,但是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不得志,但是他那样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与我们当时七七级大学生的这样一种志向和抱负相当吻合的,七七级大学生是相当具有朝气,有使命感的这样一茬人。所以我们的想法和孟子当年的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很容易产生共鸣,就激发了我们青年知识分子的那样一种使命感,这是一点启发。第二点启发就是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样的争论,孟子是主张人性本善。所以他要以德性治天下,善待百姓,要以民为本。他有句名言,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群为轻。民是老百姓,社稷在这里指国家,这其实是提醒君王摆正位置,要把老百姓的疾苦、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面。这是《孟子》很典型的民本思想,是我们今天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渊源。另外孟子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是他一段典型的名言。那意思是说教敬我的老人,由此推及也教敬别家的老人,爱护我的孩子,推及爱护别人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天下就很容易治理。所以联系到我的农村生活体验,我就感到人与人之间那种推己及人的这样一种互相关爱是特别宝贵的。这就启发我们要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友爱,在互助当中感受一种道德境界的升华。
6 j1 M: g# b( o9 x+ U7 T0 U% y: A9 d/ D/ n
画外音: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具有这样的民本思想,这无法不使人心生感动,而更为显而易见的是它对于我们当今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建设和谐社会必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毋庸置疑除了这些《孟子》一书还会其他方面给人以极大的启发。那么徐放鸣先生从中又读到了什么呢?《孟子》一书内容丰富,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除了其先进的政治理念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徐放鸣先生又具体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 F# A- x7 z- n7 L: t1 p0 X9 @0 W3 j# D4 q  Z& L4 P2 }- ^
我第二个阶段读《孟子》是在当大学老师以后,当时在大学里是从事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根据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需要,我开始比较系统地来读《孟子》的美学思想。其中有三个特色给我的启迪很大,第一个特色是关于美善相乐的审美精神。大家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美与善的关系,一边是美,一边是善,这一对关系是挨得非常紧的。我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的审判经验,假如在某个社交场合,我们见到了一个美女或者是一个帅哥,这样我们的观感应该是相当愉快的,因为看上去赏心悦目。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见到美的事物我们由衷地感到愉快。但是如果这个“他”或者是“她”突然骂出一串脏话,或者做出一件非常不得体的很低俗的事情,这个时候你的观感怎么样呢?你还会觉得他(她)很美吗?这个时候的判断肯定是大打折扣的。为什么?因为对方的美的外表之下,并没有一个善的内涵,缺乏文明修养,这样一个打折扣的判断其实就意味着我们是把美和善连在一起的,他(她)不善,所以他(她)的美我不认同是这个感受,所以我们现在评价公众人物在审美判断当中实际上往往也是包含着道德判断的。为什么公众人物往往是害怕负面新闻呢?其实就是担心公众在评论他的小节,觉得他的小节不检点,由此会影响到对他的整体形象的评价,这其实也是反映着我们公众有一种对美和善综合评价的意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是很强调美和善的统一的,最理想的是追求尽善尽美的一种审美境界。孟子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他就直接把善作为美的内容,认为美就是对善对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一种生动的表现,生动地表现了善这就是美,离开了善的内涵,美就是失去了根基,就失去了灵魂了,而孟子看来最美的审美境界或者说最高审美境界就是美,善相乐的境界。什么叫做“美善相乐”的审美境界呢?因为善,所以美。反过来因为美,所以善能够得到充分的表现,这就是“美善相乐”。第二个特点是关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审美视角。孟子其实他还是一个文学批评家,他提出的“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是要求我们读者以我们自己的意去回头追溯作者的志,我们自己的意是什么呢?是我们的体验,是我们的感受,用我们的体验和感受去追溯作者的意图,追溯作者的思想,这应该说在当年提出这一点是相当深刻的,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作品的一种理解。譬如吧,我们举个例子分析这一点,前年有一部电影很流行,叫做《天下无贼》,很热门的一个电影,谁演的呢?男、女主人公,一个是刘德华,一个是刘若英,他们俩演一对贼夫妻,这个电影的基本剧情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对贼夫妻与另一个盗窃集团围绕着打工仔傻根,围绕着他的钱来斗智斗勇。一方要护住他的钱,一方要盗走他的钱,最后是奋头拼搏,最后以男主人公刘德华演的那个王薄付出了生命代价保住了傻根的钱。所以这个剧情是让我们要思考什么呢?这样一对贼夫妻他为什么要帮助傻根圆一个“天下无贼”的梦呢?因为傻根傻得可爱呀!他就坚决的认为(天下)都是好人,哪有贼啊?所以别人劝他这么样一个打工的巨款不能带在身上,不得,就那么带着。剧情大家都清楚,实际上,就是我们要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戏剧结构来理解作者究竟想说什么?其实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我们就要理解作者对人间纯洁、善良的美好情感的呼唤,这是一个例子。孟子还说对作品的理解要知其人,论其世,简称“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古人的作品,你应该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了解古人的生平和思想。譬如,我们要准确理解《红楼梦》,那么就要更多地了解作者曹雪芹他的生平和思想,现在对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和思想应该说了解得比较清楚,对于我们理解《红楼梦》的内涵也带来了帮助的,同样,要想理解中国古代另一部奇书,被称为“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也要联系到作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象潘金莲这样的人物?象西门庆这样的人物?他想揭露怎样的现实?可惜《金瓶梅》的作者到现在还没有定论,还是个谜,在《金瓶梅》(研究)的问题上我们还难以实现知其人而论其世,所以孟子的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已经很平常了,可是在当年孟子的观点是事业有首创性的,也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第三个特点就是关于孟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孟子散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十分鲜明的,而且对后世是很有影响的,在先秦诸子当中孟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仅次于一个人,就是庄子,后世象司马迁,象韩愈,包括苏东坡,他们的散文当中都能够看出孟子散文风格的一种影响的痕迹。那么我对孟子散文的风格特点也一直有着特殊的兴趣,那么喜欢它什么呢?喜欢其中情与理的交融,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两者结合得比较好。还有,也喜欢那样一种滔滔雄辩的一种才智,还有铺张扬厉的一种气势,孟子散文是气势逼人,是滔滔雄辩的这样一种感觉。所以作为大学教师,我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是受到了孟子散文风格的影响,开始注意语言表达的效果,注意探索课堂上的语言艺术,通俗的说法,就是练自己的口才,注意在课堂上怎么来调动学生的一种听课情绪,怎么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特别是锻炼一个能力,就是短时间内迅速地梳理观点和材料,然后层次清晰、生动流畅地来加以表达,认为这对教师来讲是个基本功。这样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所以效果比较显著,就先后获得了学校,也获得了我们江苏省的优秀教学成果奖,还曾经指导过我们学校的大学生辩论队,两次拿到我们江苏省大学生辩论赛的冠军。5 m- ?) N$ V7 f8 z) S% Z* J3 p1 _, q( g

8 R2 H: l6 E% |- S$ `画外音:《孟子》一书确实是后来者散文写作的典范,人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又由于它言辞雄辩、富有感染力也给现代的演讲艺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以上这些并不是《孟子》一书对后人最重要的影响,它最重要的影响却表现在另外的方面。那么徐放鸣先生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g0 J- N; W3 g$ b# B6 Z

3 @  v) F0 k" I( o我读《孟子》的第三阶段是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以后了,特别是担任学校领导以后,面对大学的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和特殊的工作对象,如何当好校长?如何当一个受到师生员工欢迎的校长?还有如何当一个能够带领大家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校长?并不容易,曾经有一位(外国)大学校长在咱们中国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时候说过:要一个大学校长同时做好这样三件事是几乎不可能的。哪三件事呢?学问要好、管理要好、身体还要好,我们称他为“新三好”。这位大学校长讲这三件事都要做好不可能,但是在中国大学校长实际上就面临这样一种“三好”的要求。所以我比较多的思考大学校长应该怎样塑造出自己的形象,是中国大学校长的形象,我把它概括为什么呢?应该是:人格形象、学术形象和管理形象这样三位一体的一种大学校长的形象。当然,这应该是理解状态的大学校长了,我虽不能至,但是应该心向往之,去努力追寻这种境界,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是受到孟子思想的影响。孟子推崇君子人格修养的不同的境界,这一直在激励我要重视自己的人格修养,重视自己人格形象的塑造。《孟子》当中有一段话是专门讨论人格修养的不同境界的。他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这里说了人格修养的六层境界;善的境界、信的境界、美的境界,还有大的境界、圣的境界、神的境界。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间那两个境界:美的和大的。中间两句话“充实之谓美”意思是说:人能够能自己的内心的善给它扩充到外表在言行当中表现出来,这就是美的境界了。什么叫美啊?孟子说内心的善表现出来这就是美,但是请注意,仅仅是美的境界还不够,孟子接着又要求叫做“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充实还不够还要光辉,意思是说人的道德人格不仅要表现在一言一行,而且能够光照四方,这样他就超越了美达到了一个叫做“大”的境界,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大)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讲的是一个比美更高的境界。在孟子看来人格形象的修养过程就是人的自我完善的过程,没有人强调你必须这样,而是你内心深处寻求自我完善的一种内在要求。孟子还现身说法,说强调人想获得人格之美最关键的是什么?要善于养气,养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呢?按照孟子的说法就是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就是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还有就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这是三气构成了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其实就体现着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之美。孟子说一旦真正实现了人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升华能够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这样一高风亮节,就能树立起令人敬仰的人格形象,每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能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 @( T1 h7 f. k; x

1 b1 W% q: L8 D* ?画外音:《孟子》一书确实具有这样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它在给人激励的同时,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境界也获得了升华。作为一位大学校长,徐放鸣先生的感受又有着怎样的特殊性呢?
$ v# r  ?1 E" @" S6 w5 ^《孟子》一书充满了一种凛然正气,这种正气对人们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就好象春风化雨一样,那么经过了几十年人生历练以及对《孟子》一书的深刻体悟,作为大学校长的徐放鸣先生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n( W' P( }- o, c) S$ h5 E4 Z
+ U1 Y9 C. z: y2 S% a8 e- k8 b
我感到对于一个大学校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树立起令人信服的、令人敬重的人格形象,这是最重要的。要能够以良好的人格形象产生一种公信力。为什么呢?因为大学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大家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比较高,尤其是平等的意识和民主的氛围比较浓厚。高水平人才又是大学最可宝贵的财富,是不能轻易得罪的。就像当年老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就说过,什么是大学啊?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办大学,大楼不是最重要的,大师是是重要的,所以高水平人才对大学来讲非常宝贵。曾经有一个笑话,说的是大学里一个教授对校长说了一番话,这个话怎么说的呢?我政治上不怕你,我经济上不依赖你,我业务上不一定比你差,其实他的潜台词意味着我还比你强呢,我有事还能找你,你办不好我还能骂你,你能把我咋的。虽然是笑话却也道出了大学管理之难。所以大学的管理不能靠简单的行政命令,真正起作用的是两种影响力。哪两种呢?一个是校长行政权力的影响力,第二个是校长人格形象的影响力。这两种影响力我认为后一种是尤其宝贵的,由人格形象而产生的人格魅力,它能够产生一种叫做非权力的影响力,不因为权力而带来的影响力能够产生一种感召力,也就是说,我佩服你,我服从你,不是因为你有权能管着我,而是因我由衷地敬佩你所具有的人格力量,所以我毫无保留地支持你。大学的管理十分需要这种一种人格形象和人格魅力的影响力,这也是我努力追求的一种人性化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境界。在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我能够坚持规范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就拿评职称来说,在大学里评职称是最难的一个事情,怎么能够做好呢?我到评委会上要对全体评委说一句话:大家要公平地善待每一位申报者,要记住,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当年也是被人家这样评出来的,所以你的票一定要投得问心无愧。我说的这句话传出去以后,在申报者那里得到了积极反响,说是温暖了他的心,有的老师说虽然我这次没评上,我也很郁闷,但是我无话可说,评上的确实比我强,这事实上就是处理教职工的利益关系就是这样一种态度。当然作为校长管理形象和学术形象都很重要,大家希望我们的校长业务要更好,教学科研水平要更高,这样才能更多地得到师生的钦佩,也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在这方面中国的大学校长面临的压力比外国的校长要大得多,这也是我尤其需要加倍努力的。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领悟也逐渐地深化,而且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收获使我感到古代的经典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确实有着多方面的启示,虽然当年孟子在世的时候曾经被人家讥笑过,两个字,说他“迂阔”,意思是说书呆子,不切实际,但是我认为孟子的民本思想,他的入世情怀,还有他的审美智慧对后世是有着长久的启迪的,我的体会其实就能证明这一点,可见,经典的生命力是长久的,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回归经典、细心体悟,我们会拥有一个充满智慧和快乐的人生。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1: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在成长中感悟·于丹
! O; ?4 Z6 p5 t, i8 q2 p: |- `% U" [6 D
画外音:经典是从外在灌输的还是从内心唤醒的?经典是供在象牙塔里需要我们顶礼膜拜的,还是温暖朴素的就在我们生活之中呢?于丹教授是何时开始学习经典的?又是如何认知这些问题的呢?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在成长中感悟。
7 `, A+ x, a+ T2 J. x, D, W1 v& T) v# u, A4 _& ]# p
经典对于我来讲大概有三重意味,第一,经典其实我理解它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基因,它是内在的深植在我们日常习俗之中的。所谓学习不过是用一种外在的言语把它激活,把它唤醒,但是它并不是一种硬生生的道理从外在的灌输。第二重感受就是经典是在人一生的成长中逐渐感悟,伴随着生命历练而能够演进多重意味的,没有哪一个年纪上说读出来的就是绝对正确,对于经典的研读可能永远都是臻于它的本意,但是永远不可能 完全去还原,所谓见仁见智,其实跟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密切相关。第三重感受就是读经典会从一开始的崇敬、膜拜觉得繁复、华丽,读到最终返璞归真、恒久温暖,经典读到最后是会觉得它那么简单,我们可以敬,但不是敬而远之,而是敬而亲近。8 T# o1 k$ ?1 u  @1 }% [' C! W' m2 g5 N
* W0 N2 \6 N7 l9 Y2 y
画外音: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在成长中感悟。
4 o  v. a$ T3 [. N% e4 s8 K0 P- x! U! p
大家好今天要聊的话题是我读经典。我喜欢这个题目,因为这里面有“我”在,“我”跟经典的关系离得如此之近,我能够感受到这个题目里面有一种生命气息。其实在讲完《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以后,我自己也在回过头来想,我和经典共生共长去揣摩、研读,这是一个多长久的关系。其实说到儒与道,中国哲学这两大源头,在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孩提蒙昧,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识要去育读,要去记忆,这个概念都没有。那么先来说儒家,其实我最早接触《论语》里面的一些道理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现在想起来,我父亲大概从一开始就没有要求过我死记硬背,都经常是带我去一个叔叔阿姨的聚会,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就是悄悄地跟我聊说你看,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特别有礼貌,谁特别的博学,谁做事做得特别麻利,你去看看谁能是这个老师。然后呢小孩子嘛,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好,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爸爸,说你看,有一个叔叔他随地吐痰了,有一个阿姨她高门大嗓地抢别人话了,这个人肯定不是老师吧。然后我爸爸会告诉我说,这也是老师啊,因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样好,这是老师。但是见到不好的人,你就要反省一下,你会不会跟他一样不好,所以他也是一种老师,因为可以让你反躬内省。有些朋友经常问我,说你到底是什么时候整个背诵下来《论语》的,我可以说到现在我也不能背诵全部《论语》。因为我对《论语》这种介入一直都是这样,只言片语,化进生活的,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说《论语》是艰深的、远离的,需要我去敬畏而费很大的力气琢磨的,我总觉得它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8 n5 Z8 J: x8 Q- E8 ^8 ~$ r+ [; v/ C" d# j

9 k0 V" r1 r8 _7 U# ^! }9 X$ r画外音:幼年时的于丹在父亲耐心地指导下开始接触了经典,这些古圣先贤的至理名言就象身边的父亲一样亲切而温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于丹开始逐渐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d  k; t0 h8 R; J

+ M$ x# x* Y5 |( i, {! d8 c司马牛曾经问过老师说什么叫做君子啊?然后孔子的回答特别简单,他说不忧不惧啊,一个人内心没有那么多的忧思、忧惶,也没有太多的恐惧、畏惧就够了。司马牛觉得很惶惑,这么简单啊,做到不忧不惧就能是君子了吗?老师很严肃地反问了他一句话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自己反省自己,叩问心灵,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百姓儿女,那么他的心何来的忧,何来的惧。一个人叩问内心可以做到不忧不惧,你以为是简单的标准吗?能做到这一点他还不是君子吗?其实这句话要年龄很大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所谓君子坦荡荡,这样一句话从小就知道,但小时候不会懂得那种意思,什么叫做坦荡?并不是心中任何事情不进入,而是万事进入之后皆能化解。6 Q$ [3 |, y0 U" ?6 ^: @

) ?  S2 s1 _8 U; g画面字:什么叫做坦荡,就是万事进入心中皆能化解。
& K( P' X- F4 `0 w* B9 w' E+ \, n4 m8 a7 ^1 k( u6 @# n
一个人毕竟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但做完了以后,叩问内心做到不忧不惧,这在一个这么多变化,这么多忧惶,而且有这么多价值判断的当下,这个标准当真不简单。所以读经典挺有意思的,在一开始觉得真的很简单,不难,读来读去,懂了郑板桥那句话,所谓画到生时是熟时,会觉得最朴素的道理里面有着它最恒久的含义,其实这说明什么呢?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是很难做到的。比如说现在我要是跟朋友们聊天,说谁能敢拍着胸脯现在就说我是健康的,这个标准高吗?要说起来这是最朴素的标准,我们逢年过节大家互致平安,桌上祝酒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祝健康,因为他太朴素了,但是绝大多数人真正问问自己从心理到身体觉得也不能说自己就叫有病,但是不是头晕一下就是颈椎疼一下,要不就是腰酸一下,腿发皱,总而言之一天到晚打不起精神,这种状态就叫做亚健康,也就是说我们不见得就是病人,但是我们也不敢就说健康就是我的身上。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最朴素的标准在今天往往也显得很奢侈,其实感悟到这一点以后,我是真地从内心越发敬仰圣贤,就是因为他们不用一些华采的词语来让大众觉得一定要膜拜,要远离,他们不因为自己的伟大而让万众折服而觉得不可企及,他们是以自己一种朴素的人格让大众觉得这些朴素的真理恒久不变。道在人心,道不远人。你总归是能凭着生命的成长去接近的。《论语》里面提到“仁”的地方总共109处,这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但是“仁”解释起来有多简单,做起来又多艰难啊,真是知易行难啊。我小的时候读的时候不明白,学生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真心实意,发自内心对别人好就够了,“仁”不需要那么高的名分,不需要社会的地位,甚至不需要他手中有太多的钱财,真正的仁爱之心无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就是如此简单,这后来被孟子推衍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这也是孔子说他一生的理想无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的、少的、朋友都对这个人对一份依托,有一份依赖就够了,这就是一个人的人心了。其实这段话我也读到很早,大概十来岁时就读到了,从注释上来讲也不困难,好象也明白了。
# O7 ?5 a$ c1 z+ {. l! {' _% ?% _1 I
画外音:于丹教授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认为读懂的一句话,在经过了几十年后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大型节目叫《感动中国》每年都会评出10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于丹教授是这个节目的评委之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让于丹教授更深刻理解了儒家的“仁”字呢?。$ D0 P+ }, J2 ~% V6 F

) y+ }7 k; L  k# o2006年末,这一年的推选材料到了我们的手里,我看到这里面有一位人物,她普普通通,一生平凡,是一个农村的阿姨,她从嫁到这个村子开始就义务去抚养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她家并不宽裕,她就跟人家讲,反正我吃窝头,你也跟着吃窝头;我家喝稀饭,你也跟着喝稀饭。但是我不会让你断顿,我每天都会来给你做。这样她日复一日,在这些老人家奔走,那么这些老人中还有孤寡老两口无儿无女,她伺候了他们七领先年以后,有一天老太太从炕席底下拿出一小包安眠药,她说这是我们老两口一直在留着到最终有一天实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给自己用的,八年了,我们看你的心还没有变,现在这包药我可以交出来了。她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做,她自己的四个儿女就这样在身边长大,所以她的孩子们一直认为村里这些爷爷奶奶都是自己家人。所以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孩子从很小时候就跑去给这些爷爷奶奶洗脚、剪指甲,一直这样做,这个时间过去三四十年,那么现在这样一个阿姨自己不过60多岁,但是她赡养过和送走的老人,这些年头相加超过超过了160年。我在感动中国的材料里面看到了这个人,当时我们给她写推荐词,推荐词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富人做这等事就叫做慈善,但穷人做这等事就是圣贤。其实什么是大仁者,什么是真正的圣贤。我看见她的故事时候我觉得,前所未有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也许这样一个农村妇女她一生没有走出过她的村庄,但是她就是一个活着的圣贤。所以感动中国给每一个候选人后来会有一座丰碑,掀开是她上面的铭文,每个人都是四个字,我还记得在她之前是霍英东先生,接下来就是这个农村妇女,她的那个幕布揭下去碑上有四个大字叫做“温暖世道”。其实她是用自己的人心和自己的言行温暖了我们这个有些苍凉的世道,可以说我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很多时候就是在身边的小事,评一个节目,读一篇文章,见到一个市井现象,一下就会翻上心来,就会有那么一句朴素的铭文在你的心里跳出来再一次被印证。, c8 p! L% l* u5 g3 D& M5 @

9 P1 U+ I/ t! Q+ _画外音:一个看似简单的“仁”字,于丹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不断地加深着感悟,而代表道家核心思想的《庄子》是何时进入于丹的生活的?又对于丹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 m. y, R& ?5 I* G+ _. O儒与道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源头,于丹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道家的思想呢?
0 ^) X$ r9 I$ S' w8 d  B! P5 l) p
那么再来说道,道也很有意思,我最早读到道家的文章,大概也是十几岁,读《庄子》的时候非常喜欢那里的才气。那个时候是把它当美文来读的,根本不是把它当成一种理念、一个体系、一种思想,那时候觉得庄子多骄傲啊,“庄生梦蝶,是耶?非耶?”,他可以说以为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认为他自己这一把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汪洋恣肆,天下人无法解得,他怀着这样一己骄傲象一个天上的神仙。那个时候读的时候完全作为一种欣赏,那个时候一直在想,所谓乘物以游心,到底我们心游万仞,可以游历到多远,人怎么样才能触达那个境界?最早读《庄子》的时候可以说一面是一种向往,但另一面是非常的迷惑,因为读《庄子》大家可能也有这个感觉,它不如《庄子》那么朴素,它里面充满了寓言、卮言,这里面太多的哲学的依托,所以不是一下能读得透的,所以那个时候就老在想上大学的时候一直在想所谓“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之多难啊!什么时候我才能知道呢?在这里面也一直都在问,就在这个时候上北师大,在中文系,我们有幸见到启动先生,那个时候还在教书。我记得我十六七岁的时候见到这种泰斗级的人物心存敬仰啊,然后就老想去请教很多的事,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启先生是大书法家,所以我们就去找他请教写字,我记得,我就傻乎乎去问说启先生你看,我们小的时候在家也练字,少年宫也练字,少年宫的老师告诉我们说拿笔,你要把这个笔捏好,然后小指顶着这个笔杆,尤其是虎口的地方要像一个凤眼,这样的话写出来字运腕才会好,你先从手势上,一定要做得端端正正,我就记得我问启先生说,你看我这个凤眼法规矩吗?我现在还记得启先生跟我说的第一句话,那有点“夫子哂之”的意思,老先生呵呵一笑,说你那是凤眼法啊,我看叫鸡爪法还差不多,我就懵了,我说不对吗?然后老师说会骑自行车吗?你看看,如果两手死死地捏着车把,不是撞大树就是撞老头。然后老师就说,其实做一件事你要先忘掉,所以启先生说,你没看野史笔记上老写说王献之在那儿写字,王羲之从后头过“啪” 一抽笔杆没抽掉,死死地攥在那儿,他说这是教他儿子练字呢?还是习武呢?要是花那么大劲儿攥着笔杆子的话,那字写得好吗?他说你把这些全忘掉吧,要写字所谓得于心而应于手,你跟笔杆子较劲干嘛?就象你骑车你非跟车把较劲,这些话我真是感到幸运啊,是因为我在那么早的时候不仅从经典上在我心里画上了问号,更重要的是我身边有大师,用他们的行为诠释了这些。所以其实有的时候读经典读圣贤也在读身边人。
2 K$ n/ B) q- J: ^# m6 {7 M( z! h2 ]
画外音:于丹教授认为圣贤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读经典不应该只是从书本上读,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来感悟,那么于丹教授是从何时开始真正感悟到《庄子》里所包含的真谛呢?  V/ y- S7 \8 j% v

+ p; y  T0 r6 Z2 k- L2 S其实对《庄子》更深一层的解读,我想是在我研究生毕业以后,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赶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期就是我们所有的学生要带着户口下放一段时间。那不是一个简单的下放锻炼,而是真正带着户口,一带户口反倒心就慌了,而且从六岁上学,上到二十三四岁觉得十七八年一直都在学,老想着这个门槛一迈出去,自己空负少年壮志,觉得要有所作为了。结果一下,下到农村了,到农村的时候一切都不适应,在场院上那种毡子的小房,土坯的没有门,门是马口铁的咣当咣当响,然后满村子都是狗跑来跑去的,而且自己看不见书,干的全是一些体力活,这样的日子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一年两年,而且你不是指日而待,知道自己归期的,就会一直先这样干下去,看看什么时候才能回得去,其实现在回过头来想,我特别珍惜生命中曾经有这样一段日子,因为这段日子能够让我把在学院里面学到的知识彻底地打通,我记得就在那个简陋的没水没电的小土坯房里我的小单人床的枕头边上放的就是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这本书在当时并不见得每天都翻,有的时候太累了,有的时候没有光亮,但是放在那儿,它就是一个慰藉,它是一种默契,它是你心灵的一种托付,是一种期许和盼望。所我觉得这种伴随成长的意味,我现在可以触摸到它的质地,它在我的心里是有温度的。所以我想起庄子就会想起来我曾经待过的柳村,我在那个地方懂得了《庄子》里面最简单的五个字叫做“外化内不化”。所谓外化就是最大限度的顺应,要去适应社会的规则,要去接人待物合乎礼俗,要有自己的职业角色,要与人交往在社会上担当责任。而所谓内不化呢?就是一个人有生命的执守,有自己我之为我,永远不更改的那一点禀赋,有自己用全部精神世界,九死未悔坚持的一个信念。其实一个人有了他的外化,这一生很有效率,他跟这个世界可以做到和谐相处,而一个人有了内不化,这个人的心灵才会坚强,他才会有未来。所以内不化给了我们理想,而外化给了我们现实,这样一种内外合一容易做到吗?道家是如此表述,无非五个字,而儒家我就会想起孔夫子所谓人一生的历练从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要到达什么时候,年届七十耄耋之年经历了一生的沧桑,终于可以触达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我看来从心所欲其实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而不逾矩就是不伤害社会的规则,它最后殊途而同归,会达到这样一种内外和谐相处。这样的境界,太年轻的时候怎么可能感悟得到呢?所以我说古圣先贤的伟大就大于你很年轻的时候他不会让你觉得畏惧,这么简单的一些话今天的孩子一看也能够听得懂,但是真正到老年,我现在说我做不到,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不一定有勇气说,我就真地作得到,因为这是靠一生的慢慢体悟。
4 ]: C1 c3 I3 j/ ?5 M, \9 t8 B- R5 o  ~- c! z: D
画面字:古圣先贤的伟大就大于你很年轻的时候不觉得畏惧,真正感受需要用一生。
9 Y& \# K& x, _6 w, ~" c& e8 B3 T9 _& c. w
其实我当老师以后,我开始讲中国古典文学了,又给我新一番感受。因为讲到庄子的时候必然要讲到他的生死观,庄子这样一种对天地世界齐万物这样一种观念,对于生死他看得是很透的。所谓破名破利破生死,他能够看到察其始而本无生,能够在自己结发妻子死后鼓盆而歌,他能够看到人生在宇宙之中不过是白驹过隙,我们的生命无非是从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冠以自己的名字,最后活成一个自我,那么这一段光阴终宇是要还回去的,所以一切皆可看开去,这样的一种思想我也在跟学生沟通。我记得有一个在寒假,期末考试的时候,当时刚刚要临近春节,在试卷上曾经有一道题是让他们谈一谈对庄子思想的一些基本的理解,我拿到的这道题是一个女孩子写给我的一封信,在这个试卷上面还沾有她的泪水。她说老师其实我们家最近遭历了一个巨大的变故,就是我哥哥死了,她说我哥哥非常优秀,他现在才20出头,他在读大学,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在他的身上,但是如此意外啊,他就这样撒手而去了,马上要过年了,你说让家里的父母如何面对这样一种丧子之痛,我又是妹妹我怎么办?我怎么面对这样一个悲怆的事实?我又怎么面对父母?我万般无奈的时候我就想起这个课堂笔记,我就在翻说讲的庄子的思想,其实听的时候我是做笔记写下来的,但是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太多地翻原文,翻过体会也不深,我就是在我哥哥离去这段日子里面,认认真真地在读《庄子》,我夜里当爸爸妈妈都睡的时候,我一个人哭着不敢睡的时候,我读《庄子》但是读完白天我就没有眼泪了,我就可以跟他们沟通,说人怎么样看待生死,其实如果说我哥哥有灵魂的话他会希望我们活得快乐,其实整个这个天地不灭,他无非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只要我们活得好,他的心跟我们同在,我看过那么多学生的试卷,这是一份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试卷,这份试卷是一个生命故事,它关乎一个孩子的体悟成长,它关乎一个家庭的悲欢,其实这是什么呢?这是经典的力量,这是圣贤为什么在今天仍然让我们相信他活着,因为他活在我们每一个苦难的时刻,悲伤的时刻,他作为生命里一种救赎的力量永远给我们一种支撑,永远默默地温暖着我们苍凉的生命。
/ @9 ]) b% k" z. V$ ]/ b3 z# n
# t( O' x: F# z4 G, n画面字:经典的力量永远给我们一种支撑,永远默默地温暖着我们的生命。
- l# ?9 W; [1 d' F' @
* ]3 I# h6 @9 _- o( u其实儒与道对我而言,生命的感受中每一步关坎有无穷无尽的故事,但是儒与道它是分立的吗?其实说到最后,我想儒与道在我的生命境界中它不可明确地划分出界限。9 ~4 w- J, B0 X7 t+ ~
  o2 Q/ m( |3 M6 {" [, p
画外音:儒与道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但是于丹教授认为,儒与道正是构成人生的两个重要支撑点。这一点是在她19岁那一年感受到的。于丹教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得到这种感受的呢?
; G& _; {" H7 J. M' w. c于丹在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登泰山,在登泰山的过程中于丹又感悟到了什么呢?- N# A5 h; b$ K5 C) V: b

8 u" {# \5 n- E) \# y) Y) _去泰山的那一天很有意思,下了火车当天晚上我们要从半夜爬山,因为大夏天可以期待一早的曙光升起来早早地赶到泰山极顶去看日出,所以我记得我们是从夜里两三点开始登山的,那么当然走的是泰山中路,这是一条大家都拾阶而上的路,路很宽,两边全是一些碑刻铭文,有那么多古圣先贤诗词歌赋,那样的一些教训全都在两边铭刻着,有的时候借着微弱的手电光,可以说触目而惊心,你的心中不得不油然而生一种肃穆之感,因为一处一处的碑刻入心总会觉得有古人的眼睛温柔而严厉越过千古在看着这些年轻的生命成长,所以在那一路上,我真是体会到什么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觉得天下己任能不重乎,死而后已能不远乎,这一种的攀援其实就是一条儒家的践道之路,它教给我们的是放却一个小我,为家国担当,就这样一路走到极顶,一路上晨光熹微,逐渐逐渐一个光明的顶峰迎面而来。所以走到上去的时候觉得觉得长风浩荡,终于站在泰山顶上,那样的一种心胸开朗,一下子就体会到中国文人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为什么走到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到那种儒家的气概与心胸。那天我们下去之后,晚上大家就休整了,第二天老师怕我们太累说在泰安再休整一整天,再过一天去曲阜,我那个时候体力真好,而且也不知道天高地厚,第二天就一个人出来了因为我听说泰山后山还有一条路,我就非要一个人从后山再上一次泰山
7 t9 t1 }" H+ Y% G3 [
9 s/ o! [; ^# X* ~2 l6 H5 m0 n0 {画外音:于丹为什么不怕劳累,非要再一次登泰山,从后山是否能登上泰山,而这次登山又给于丹的人生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 ?' k1 Y; ?% o7 O1 o2 z8 f& D; J  `8 o) x: }* i
我走后山那条路的时候也是一个早晨,一路走过去啊,那简单不是一条路,因为经常有断层,经常有些地方需要手脚攀援。那一路上没有多少的碑刻,没有那么多的铭文,没有许多的教训,但是一样会有怦然入心的景观,满目看过去苍松翠柏蓊蓊郁郁,那种山花烂漫简直是开得不计成本啊,真正的天地大美,其实就在自然之中,在那一条路上,我拾阶而上,甚至是攀援而上的时候,我听见了道家精神在心里的反响,在那个时候我懂了什么叫做乘物以游心,世间万物皆可搭乘,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心游万仞。在这样一个繁杂的泡沫的这么一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喧嚣中要承担很多很多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责任,但是我们的心一定要被负累和羁绊吗?我头一天在从中路上山的时候知道一个人为家国责任要忍辱负重,但第二天我突然明白了要负重不见得忍辱,我们还可以举重而若轻,举重若轻这样一种生命的境界后来变成了我自己的一个信念,我想就是因为有后山这条路看到了天地大美,其实一样可以走到南天门,一样可以走到这样一个地方,看到“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一个人在山峦的托举之上其实接近了大道,接近了本真,也更明晰了自我,在这个时刻其实我无法说是我明白了经典还是经典成全了我的生命。所以中国古人说破万卷书而行万里路这个话真的是有道理的,仅仅关书斋中我们可以把学问做得很深,但是很难透彻,其实学问有一个很高的境界,我想是通透二字,通达透彻,能够渗入生命,这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其实我走到泰山顶上的那一刻两度登泰山最终到达一个地方,就明白了一个相互的成语叫做殊途同归。而中国人格一直是在儒道相济理念学会成长的,其实这就是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在其社会理想上都是儒家,在其自然理想上都是道家。所以这么一想儒与道不简简单单拥有一种严谨的学理意义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其实它也是我们每一个朴素心灵可以分享的一种文化权利,它其实是永恒的温暖着后世这些百姓,普通的草根阶层,我们每一个人完成用生命对它的一种感悟和解读。所以我想我读经典这样一个题目也许不简简单单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读可以说有多少中国人,多少人都在有意地和无意识地在读,一个农村的大妈她可能目不识丁,但是她照样知道孔夫子,她知道如何待人接物,她知道与人恭敬,其实这就是我所说的文化基因的意味。所以如此看来何为经典,经典就是那些朴素的恒久的、温暖的、天真的生命状态。( L+ Z( W. V9 u; N2 t4 `
《论语》里面说孔子带着子路他们走在外面,有一群野鸡哗啦啦地飞过来,然后孔子脸色一变,野鸡飞起来了,后来一看,这个老头没什么恶意,唰唰唰又都落下来,落在他身边看着他,然后这个子路对它们拱了拱手,做了个作揖,三嗅而作,这些野鸡又朴啦啦又飞走了,这是一个多和美的天地同乐图啊,其实我们读经典一定只读出庄严肃穆而忽略了这些欢欣的画面吗?古人所谓人见秋风,可以思飞扬,那么见春风可以思浩荡,当我们的神思飞扬浩荡的时候,当我们欣赏节序如流,万物成长的时候,谁能说经典不活在我们的生命中。所以其实解读经典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心去完成这样一番体悟,我想不是一个年头,一段经历,一个文凭可以回答得了的,也许这一生中永远在成长,永远在感悟,我今天谈的是今天的感悟,二十年后,三十年后,还有那个时候的感悟,但是我想这一生我会让经典活在生命之中,让经典活在当下给我力量,让我自己的生命在经典里面不断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9 14:21 , Processed in 0.0326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