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八千女鬼”乱明朝——帝国太监魏忠贤的权谋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09: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林党可不是好对付的】: l: K$ V9 W4 ~. s( C
  ) V$ Q" _+ [! \7 x
  " w/ V. B  j7 v6 H
  魏忠贤在内廷和后宫横行霸道,所遇到的抵抗很微弱。王安虽有威望,但为人性格疏阔,心肠软,太低调,不似老辣的政治人物,被魏施以诡计轻松干掉。后宫的娘娘们更是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无法招架客、魏这一对恶狼。, N& ]6 s; }) Z7 p$ g
  
9 G2 Q& {, S, }' m* b  但是想要专权,仅仅摆平了宫里边还不够,因为明朝的中枢行政实行的是二元制,皇帝和司礼监掌握一部分,另有一多半的政务,是掌握在外廷大臣手里的。就政务的透明度和“民主化”来说,明朝要远超过以前各代。因此,魏忠贤必须在外廷也要打开局面。8 \% ^9 [+ {3 i% g
  * T3 e) f/ {5 L- @6 q
  说到泰昌和天启初年的外廷局面,可以说是最不利于魏忠贤这样的“大珰”胡闹的了。因为那时候,有个势力庞大的“东林党”。
. ^# f* I" e% @) N# A' K  
; Y; d, g9 R  y& ^  v  东林党,这个名字很响亮,与“正人君子”几乎是同义词。7 b6 e1 D/ J! e, t0 F3 ?! T/ K: I2 E
  8 v! R! m4 M0 j4 K( t& n1 P# n
  在这个名头下,聚集着一批赫赫有名的正直廷臣,比如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赵南星、郭正域、叶向高、孙慎行、邹元标、刘一璟、韩爌、周嘉谟、周朝瑞、杨涟、左光斗等。这样的正直之士,只要朝中有一、两个,就够魏忠贤喝一壶的了,何况在天启之初,他们盘踞了各路要津,深受泰昌、天启两代皇帝信任,势力正盛。甚至史书上有一个成语,似乎就是专为他们而创制的,叫“众正盈朝”。) K* S3 _0 K1 P  G4 {
  1 j$ O2 M8 n& U# Q4 m" k: Q
  东林党,巍然挺立。看魏忠贤挟起的滔天浊浪,如何能击垮这正义的大堤!
: U3 P- S: g0 O1 x6 w7 u" ]  
# P7 J# `7 @+ n$ f; ^  老奸巨猾的阉竖,也遇到头疼的问题了。
  O. J" k4 C2 }, c8 I0 c$ N  # ^$ r/ x: I  {6 U' k' K
  在这里,我们先略回顾一下东林党的来历。
! w% K" K3 Y% s4 K& F  
  b2 Q0 W( J# y# \# B  “东林党”并不是这个政治集团的自称,最初,是他们的政敌叫开的。这里的“党”,那时也不是一个好词,其意与“沆瀣一气”差不多,也就是现代俗话里的“抱成团伙”。东方林党人当然不能接受这一蔑称,反讥对方为“邪党”。但是这一政治集团总要有个名称,后来的人们习惯了,也就以“东林党”名之,渐渐地,最初的丑化意义已经消失了。4 @" z4 B8 d9 K& f& A# Q: m0 I$ D
  ' K8 \4 [" d4 r/ S$ Y9 X5 q3 l
  东林党的得名,源远流长。追溯到最早,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与顾宪成有关。- f/ u/ w7 @, z
  4 N1 f0 Y4 v; |; b. _- B
  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无锡泾里(今无锡县张泾)人。他家境穷苦,老爹是开豆腐店的,但他人穷志不短,从小以学为乐,万历八年(1580)考取进士。入仕途之后,从户部主事做起,后任吏部文选司郎中。这是个主管官吏迁升、改调的司局级位置。
  r5 j+ ]& n1 F/ V% ]  
# r' q2 q. c. e- \2 A) p& q  顾宪成素来直言敢谏,不阿权贵。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有病不起,举国都设醮坛为之祈祷,官员们都要掏钱。顾宪成独不赞成。别人怕他得罪当道,替他出了钱,把他的名字写在祈祷词章后面,他得知后,飞马赶去,亲手抹掉自己的名字,以示绝不趋炎附势。& F3 Y9 s$ D( E  _- @
  , E% f6 E9 k& o. `* i$ h. \' _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因为上疏为常洛争太子名分,以及推荐的入阁候选人名单不合上意,触怒了万历皇帝,被削职,回了无锡老家。3 R% s9 Z$ A1 [
  & E; O: s9 n" X; W
  罢官之后,他致力于研究学问,四处讲学,反而步入了人生最辉煌的阶段。6 s- b; B9 g4 D3 z
  ( U2 }& j3 r0 I: {0 o
  万历后期,朝政败坏到不成样子。那时丧心病狂者多,心灰意冷者多、醉生梦死者多。顾宪成却傲立浊世,一反王阳明的“无善无恶乃心之体”说,直面人世,不当驼鸟,力求挽救危局。+ x  Q  t% m* s& y/ n
  
- r6 N7 ~8 K$ _; ]% {9 \  他有一句话流传后世,足以振聋发聩——
& f9 ^/ j" X( `) x+ F% x9 l$ T  $ n5 y+ V! s: \! p
  “即使天下有一分可为,亦不肯放手!”6 Y  ]2 y0 T/ J% }
  
8 V7 w% }' X# k; m1 w9 H8 c6 v  其时,“宪成既废,名益高”,慕名前来就教的人极多。他不论贵贱,一视同仁,以至于小小的泾里镇上,连祠堂、客栈和周围邻居家都住满了求学者。如此,住宿处还是供不应求,顾宪成就与兄弟就在自家宅边造了几十间书舍,供来人居住。夫人朱氏则给学生们烧饭做菜,学生来此,如归家中。
* y6 e! i8 v' I5 W7 h6 X  
2 _) I) b8 \3 ^0 J& T2 h$ ?  泾溪南北,昼则书声琅琅,夜则烛火辉煌。那也是末世的奇景了——有一部分人因苦闷而苦读,以求精神上能找到一扇窗子。甚至一些素有才名的学者,也争相前来求教。
' v$ z5 S- N3 m6 {; H/ @4 `7 [, M6 q  % d1 L7 E& A# p3 L' P' Y8 T3 H. m
  顾宪成讲学的足迹,遍及苏州、常州、宜兴。还常与吴中名人聚会于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讲学议政,指点江山。5 `0 _; d1 P6 I' ?
' K' m' d) N0 L2 X& w7 ]- k
  在顾宪成的经营下,讲学活动渐成规模。他此时感到有必要设置一个讲学大本营,进而对全社会产生影响。大本营的选址是现成的,无锡县城东门外有一所旧时的东林书院,是宋代学者杨时的讲学之地,可以利用。但房舍因年久失修,多有坍塌。顾宪成与其弟允成遂倡议修复书院。6 o% v" b! e: V3 j3 Q9 r4 I' F( S
  ; M9 w3 j1 _1 j7 x5 `/ {
  他们的主张得到常州知府欧阳东凤和无锡知县林宰的支持与资助。万历三十二年(1604)四月十一日,重建工程开始,至九月九日告竣,共用银1200多两。首倡顾宪成捐银最多,官员和缙绅也多有捐助。
$ A: ^" {+ S# w) }7 L  5 i) B: g% W3 J" d' J
  当年十月,顾宪成与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 G  |( p. C8 L  b% E3 y( q
  即所谓“东林八君子”)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成立了最初的学术团体。来此讲学者,多为失意的中下级官员,因是官场过来人,对时弊也就看得更为透彻。他们崇尚“实学”,锋芒毕露,所虑皆天下家国事。9 N( g6 _8 p8 p& W" x- @2 G
  ( H, i  i3 s! t8 Y
  书院大门上的一副对联,则成为万古绝对唱——0 m2 U/ ~0 Q" U0 Y0 z
  8 r* j2 O9 |% f7 F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I/ d. Y% @5 G, _4 U
  
% s7 P* t* D. w; M5 W. H3 m  《东林会约》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将分散的游学变为组织化的讲学。书院广招学员,不分尊卑、不限地域、无论长少、学费全免。讲学内容以儒家经史为主,兼及自然科学知识与应用管理学。讲学的形式也不拘一格,演讲中间还穿插诗词朗诵。主讲者随时回答学生的提问,有时还开展集体讨论——这已经具有现代学院的气氛了。6 ^) L- P0 j# L( g: v& h7 o( B
  3 R7 }$ N+ D: h, C2 @
  在明末颓靡之时,这无疑是开了一代新风。“东林”一词顿成时髦,天下影从,四方云集,每年的大会有时多达千人。书院实际上成了一个舆论中心,并由学术团体逐渐发展成为政治派别。随着“东林名大著”,顾宪成也被人尊称为“东林先生”,成为影响力巨大的一代精神领袖。8 h  u, u8 g2 ]4 n7 L
  " H% s8 j' m! Q8 D9 P" s
  东林学人在讲学之余,经常“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摘当道者之愚,忧心于天下汹汹之民变的征兆。其影响到达京师,部分正直官员也与之遥相呼应。顾宪成的许多学生也陆续走入官场,同气相求,在朝中形成了一股较大的政治势力——这就是天启初年“众正盈朝”的远因。: L  v2 f" r5 I. ]$ m2 w
  
7 q: ?6 D+ [  \5 A8 a& |7 b8 L  ——社会是熔炉不假,但它不可能将所有的道德良心化为渣。当一个社会腐败到极致时,就会煅打出铁一样绝不屈服的人物!% |/ w1 \# Z8 c1 W* a% S

' C$ W7 D, `' h) Y- J  然而,好事多磨,历来是我们民族的宿命。, G$ f1 ?7 N+ M5 _2 R* C
  * e* n8 ?4 v# p2 V6 @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东林书院受政局牵连,开始陷入困境。当时廷臣中围绕亲东林党的官员李三才的褒贬,掀起了大政潮,就他能否入阁的问题发生激烈党争。掌京畿道的御史徐兆奎首攻“东林党”结党营私。不少士人心生惧意,不敢再与东林书院有瓜葛。! ?9 x& z* X4 ]4 L1 O; ?" i
  ' q9 V+ v2 u" X! ^
  顾宪成则不改初衷,独力支撑,一年一度的东林大会也照旧进行。- k. n, [1 i. T  H8 n
  
6 e; _) C2 p* X) L! y- Z( F8 N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是例行的京察(考察京官政绩)之年。是时,尽管有东林党人首辅叶向高主持其事,希图化解纷争,澄清吏治,但万历皇帝仍听信徐兆奎的一面之词,对东林官员实行打压。这次京察,邪党成员趁势而上,纷纷占据要津,朝局愈加恶浊。* _$ T6 k& ~5 V
  
, F- p+ |3 d5 `+ Y; J, E  这时参加东林大会的人数也呈现锐减,仅“二三真正如苍然隆冬之松柏”者而已。次年,顾宪成抱恨去世,享年62岁。留有著作《小心斋札记》、《还经录》、《证性篇》、《东林商语》等。
3 y. J) u: `& X9 ^2 i/ @  
% Y2 {0 Z8 ]. L: b% r7 J) q  明代的士风,也就是廷臣的节操与风气,到嘉靖初年还都比较正。经过嘉靖一朝的乌烟瘴气,士风开始大坏。官员们徇私舞弊、道德沦丧,居然都不以为耻了。
4 r/ u( n) ^. M, i4 N3 }0 J  ]  
$ w/ |: L; P; c' O  就在东林党崛起的过程中,一批品质污浊的官员也纷纷结成“党”,时人往往以他们的籍贯名之。比如,宣党,首领為汤宾尹(宣城人);昆党,领袖为顾天峻(昆山人),齐党,有兀诗教、周永春、韩浚、张延登等人;楚党,有官应震、吳亮嗣、田生金等人;浙党,有姚宗文、刘廷元、沈一贯、方从哲等人。其中以浙党的势力最盛,沈、方二人曾任內阁首辅。而齐、楚、浙三党又以科道官员(监察官员)为主。
) t, [3 T) X# m# J$ T9 C' C  
! J- B! N9 I8 `) d, M* Q' P9 S% w  这些“党”虽然彼此之间也偶尔互掐,但在对付东林党问题上却是一鼻孔出气,不分你我。他们“声势相依,务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明通鉴》)。
. B: h. \$ m2 }- h' S  ' T: u" O  A' x! {. @* y% j0 q
  在万历末年,东林党与邪党互斗,波澜迭起。双方激烈纷争的焦点有三个——
9 S( k3 s# D  X0 U9 A  6 F, ?; i7 U* m7 i* e) u9 a5 }# Z
  一是“争国本”,也就是皇长子常洛的太子名分问题。东林党是拥护常洛的死硬派,拼死抵制了郑贵妃想立自己儿子福王为太子的图谋。此后又有“三大案”之争,也都是由万历死后皇帝谁来做这个敏感问题派生出来的。* D$ H1 u2 M) C
  
/ W1 ~! ~4 |5 p2 ^; F( R! k  二是“李三才入阁”之争。李三才的资历比较老,是万历二年(1574)的进士,曾以右佥都御史总理漕务,历任凤阳等地的巡抚,《明史》称赞他“英迈豪隽,倾动士大夫,皆负重名”。他有名望,有务实能力,亦有正义感,曾劝谏万历撤销为害百姓的矿税太监。顾宪成在吏部的时候,就曾力荐他入阁。但是邪党一哄而起,给他加了“贪、险、伪、横”四大罪名,说他“借道学为名”,“党与日甚”(《明神宗实录》),暗指他与东林结党。
. D$ c! v2 p2 Z! t+ z  1 n1 _% ?6 A2 W1 ?# x; y
  工部郎中邵辅忠甚至捏造说,世人“一时只知有三才,不知有陛下”。邪党揣摩万历皇帝长期懒于理政,最怕的可能就是这种舆论。顾宪成此时已经下野,他见势不好,便给叶向高写信,申明事实,“论救淮抚”。但不料却激起邪党更大的反对声浪,使李三才陷入危机。最终,李三才不得不连上十五疏告病请辞。
8 ?( J$ f4 U& B( @3 g! v/ M  
/ s$ M' C8 E2 D  此后,邪党官员怕他东山再起,又挖出他“盗用皇木”(修建皇宫用的木料)营建私邸的丑闻,将李三才彻底搞垮。顾宪成在名誉上也因此受到影响,在满朝诽谤中郁郁而终。
. X  q, j! F6 L' _+ m  
6 Q1 V7 n$ i' l( i6 Y  为此事,邪党在攻击东林党时有一句“名言”,叫做“一入其党,而贪可为廉”(《万历邸抄》)。“入党”一词,大概就发源于此。东林党在这件事情上比较被动。
  q# U4 X& |9 [: Z: n. n! i) H
  三是争掌握“京察”之权。明朝惯例,京官每6年考核一次,四品以上自察,五品以下由吏部、都察院、吏科等部门官员会同考核,以其功过得失,来评定升降。因此,由哪一党的官员主持京察,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万历中期以后,两派互有胜负。万历三十九年(1611)京察,正值东林党人叶向高任首辅。主持京察的是吏部尚书孙丕杨,万历皇帝对他比较信任。在他的提议下,将一批齐、楚、浙等邪党人士罢免,但是由他推举的一批东林党人却未获任用。实际上的形势是,邪党势力已经坐大。
. D. G' Q! Y; G6 }  
' }; j4 ?! k4 S. [) a  到了下一次京察,即万历四十五年1617),方从哲任首辅,三党完全得势,“言路已无正人,至是京察尽斥东林”,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善类为之一空“(《明通鉴》)。& K' j2 ~; d3 V. H
  & m: r" ~; k1 p6 f) q
  东林党的翻身,是在“榳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相继发生后。东林一派坚持维护正统,不惧淫威,制止了郑贵妃、李选侍“垂帘听政”的企图,使泰昌、天启两代皇帝顺利即位。两位皇帝自然对东林党心生好感,同时“三党”也发生内讧,导致形势陡转。$ L4 v' d8 z# d; _5 N
    l! E+ c3 R. ?- i- q. a  ]
  泰昌元年(1620)和天启元年(1621),周嘉谟任吏部尚书,万历时期被罢斥的大批正直官员被召回,东林重新得势。这个势头,甚至一直延续到天启三年(1623)。
: o, P) ?+ |2 X  I$ D  I: X( Q) k  
9 M3 M' Q! ?7 V% A' y  这就是史书上说的“熹宗初政,群贤满朝,天下欣欣望治”(《明史*赵南星传》)。
/ E- ~4 A" G  u  ) B8 Q0 H+ f' H4 U- V+ D
  在这个时候,任何人都想不到:一个中下级的宦官、东宫伙食科科长正在悄然崛起,日后会拉起一个在人才和声势上一点儿都不亚于东林党的“阉党”来。
" L& z9 J/ K2 r! d% I9 }  
2 a; Q1 D8 R# G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魏忠贤,以权术取得皇帝的信任、压制后宫势力,都还不难做到。但是,要想摧毁天启皇帝的政治根基东林党,恐怕要难!! ?- W$ x* I, y9 n* R# j4 q
  
1 n  v% \: i1 e% v  这一盘棘手的棋局,他能够走得通么?
$ M& `  T/ o& t4 ?2 T2 w% e  * z  S/ `$ W4 m
  ——可惜,当时所有正直的人,都低估了他的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09: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奶便是娘”也是宇宙定律】
4 m4 g2 \( q) e0 k$ q1 A  
5 N/ h/ [; \& q0 w1 O3 O3 g     d  v: f6 `# r' v
  想在大明的最高政治层面上称霸,魏忠贤与客氏起初所具备的优势,仅仅是天启帝的恩宠,这其实是不够的。明朝的政治,和我们想象的并不完全一样——不是在任何时候和任何事情上,都是皇帝说了算的。2 j7 e6 D) e6 S" j
  6 B& x& ^" f! ?* @* Y& g$ Q0 }
  明朝这部国家机器运转了200多年,限制着皇帝为所欲为的,有三大法宝。一是礼法,也就是孔孟的那一套。不过纸面上的大道理很难约束大活人,所以就有第二宝——祖制,有自朱元璋以来的历朝祖宗定下的制度。但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它本身不具备紧篐咒那样的无限法力,因而就有第三宝——建言机制。这是皇帝与廷臣在长期共同执政中磨合出来的一套体制。
2 h' j/ I/ j% ]& f- S& O  % P4 T7 f2 t: N# ]+ \# o- V2 W
  皇帝你可以胡闹,但臣子我也可以批评。你可以不听批评,但你却无法消灭批评。因为批评的机制在,为批评而设立的官制在,谁也不敢把它取消了。就连对廷臣的批评最感到厌恶的万历皇帝,也只能以不视朝来躲开批评。也就是说,一个明朝的皇帝,只要正常地出来工作,他就要听廷臣对他的批评。$ I$ m0 i# D8 o. h0 ?. K% Q5 D+ r9 U* I+ p
  9 [: Z3 q: N- {
  虽然也有残暴的“廷杖”,但以古代的文明程度来衡量和评价,这不过是对胡乱批评的一种惩罚和制约,而绝非现代意义上的暴政。没有哪个大明皇帝公开讲过,要取消舆论、取消奏疏、取消邸报、取消内阁辅政制度,一切都由我来暗箱操作。( q; A* t1 Y* W3 w) L* T0 r, A
  2 w/ d: o7 M/ G' C* f0 q
  这一点,足以让很多现代管理者汗颜——有多少“雅量”能够重来?
; m* l" B' R8 \; w  
, Y) P. g! D. j" ^  正因为如此,魏忠贤与客氏的政治图谋,在内廷坐大不难,如果想逐渐控制朝政的话,就面临着种种风险。他们俩就是爬得再高,也高不过皇帝呀!9 q8 H6 C$ l; y3 s! I9 ^+ s
  ! m$ h# E1 Y+ H# s
  再者,这二人的身份,都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本来是伺候人的人,凭什么一跃而成政治主宰者。明朝体制就是再民主,也要讲个资格与程序。0 s/ v; F1 ], y% x1 l( s
    B' h9 t) G% U% p
  然而,所谓公正的历史,往往是由无数荒谬的细部组成的。客、魏开始时只有固宠的小小野心,而大大的幸运,却接二连三地找到了他们头上。* q' b' q* E5 ^% n, y# `
  
0 y6 F( m" |, u' J* g  首先是很快就有人投奔。, j' m6 K. B" `
  8 p- W, R- w+ U2 @7 a
  这不奇怪。王安一死,皇帝身边最亲信的太监再无他人,只有魏二爷。现在,魏忠贤就成了全明朝拥有政治资源最多的人。按理说,客氏比他还强,与天启的渊源比他还深,而且又识字,记忆力还在他之上,但客氏不幸是个女人,又不想像武则天那样“母鸡司晨”,所以客氏的资源全都用来给魏忠贤加了分。& u: w' \7 V# T/ c# |# H2 H! \! E
  ! S* Z3 j) \8 D( f; a" q
  宇宙中有一些规律,是雷打不动的,就叫做“宇宙定律”吧。“有奶便是娘”也是宇宙的永恒定律之一,只要有资源的地方,就有人来投奔。尤其是在明朝的内廷,赤裸裸的就是个权力场,道德礼法很薄弱。魏忠贤这杆大旗一竖,扑过来抱粗腿的就大有人在。
* E5 D1 q) v6 G/ o0 V  
; K& `- H, _0 y# _; W1 T* D; }  内廷里的几个“大珰”,很快就成了魏忠贤的心腹。我们这里择其要者,先来说说他在内廷的“五虎上将”。5 D  v3 V+ M( I8 {4 o
  8 E$ s2 P$ j% g7 `% u
  头一个,就是王体乾。他是北直隶顺天府昌平州人,入宫的时间很早,万历六年(1578)张居正还在的时候就进来了。先在杭州织造太监孙隆的名下。他的为人,史书上称“柔貌深险,其贪无比”,同时又好读书。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往往极难对付。* m) k7 V" Z. x  a
  
. Y% F! ~6 l4 V) u9 T% j  熬到了万历二十八年(1600),王体乾升了文书房,有了一点儿起步的资本了。在泰昌元年(1620)八月的关键时期,他以重金贿求李选侍心腹太监李进忠(这是哪一个李进忠,史家多不明说。按理应该不是魏忠贤,因为魏那时虽然也属于李选侍心腹,但本人位置并不太高),如愿升了典玺局掌印太监,成了二十四衙门的头儿之一了。一个月后,又升司礼监太监兼御马监,成为内廷里显赫的大人物。
% s. L& f0 X, b' }/ l    C7 f; K) ?4 C% p! G+ _
  移宫案发生后,李选侍倒台。魏忠贤“跳帮”跳到客氏的船上,咸鱼翻生。王体乾也身手敏捷,“跳帮”跳到客、魏的船上。实际上,那时王体乾在资历和位置上要比魏忠贤高得多,所以魏也乐得拉拢。王体乾了解魏忠贤参与盗宝的内幕,知道他已经将罪责推给了另外那个李进忠,于是建议魏,干脆将李进忠杀了灭口算了(杀没杀无考,但主意够毒的,翻脸就不认恩公)。
% A; W8 z+ J# G2 e9 a  5 {$ ~% y. c" B. k" N' K1 x
  到了天启元年(1621)夏季,客、魏力挺王体乾掌管了典膳监。而后就是三人密谋杀王安,客、魏送给了他一顶内廷最高的官帽(因魏忠贤不识字,所以不便于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
  `, x/ y8 @% I- l; p0 e7 O; D2 w  
- m8 {( i, i- j: S2 Y  在新船上终于站稳了,王体乾从此“一意附忠贤,为之尽力”(《明史》)。
1 I1 y7 C6 v! j' w" `5 @9 H  
3 n( N/ x' e+ H3 o/ p- B& X: v1 l( \. a  魏忠贤找到的这个帮手,相当称职。古代操纵政权,需要有很高的文化,不然奏疏都读不下来。在“阉党”中,给魏忠贤拿主意的,就是王体乾和李永贞。碰上需要皇帝亲笔改动内阁票拟的时候,就由王体乾一个人面奏,告诉皇上怎么改为好。9 C/ A- A! q0 x' w6 J' `
  + ~. L$ \9 k# ?; l! p
  王体乾对魏忠贤始终忠心不二,在司礼监的文件上,年月之下,是他和魏忠贤的名字并列第一排,第二排才是其他人。
$ K/ P. s" m% Z  
. m! q: {& Q: C/ ~' i& {) V  他实际上是“阉党”重要谋主(颇似近世的康生),在皇帝前面口述文件内容时,指名道姓,滴水不漏。魏忠贤完全是通过他来左右皇帝的意愿。人有多阴险,主意就有多阴险。在震动朝野的杨涟事件、万燝事件中,这家伙起了极为恶劣的作用,而且还建议天启恢复廷杖,说他万恶不赦也一点儿不冤枉。+ Y8 |, P7 ]7 A3 O
$ e5 V3 B0 O1 |" e6 o2 Q' |6 ]
  第二员上将,是李永贞。他是通州(今北京通县)富河庄人,也不是什么好饼,史载他“性贪好胜”、“贪愎猜险”。5岁时自行阉割,估计是老爹早就想让他当宦官。可是到15岁才混进京,在万历王皇后之母赵氏家里当下人。混到了19岁,才有机会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专业对口”进了宫,在坤宁宫当近侍,伺候皇后。) D+ L& a5 A7 Y" U( {( N
  8 x( Y: q- G& M5 V
  哪曾想才干了两年多,就犯了大错误,被拘押劳改了18年,其间多次险些被赐死。多亏大太监陈矩力救,才保下小命一条。% o, T; G0 r1 n& k
  + L( A  g! m# c
  他是在被拘期间学的文化,先读了四书与《诗经》,又研习《易经》、《书经》、《左传》、《史记》、《汉书》等等,估计比当今的于丹老师学得还透。这期间,他还学会了一手好书法,会下棋,善做诗,也能品评八股文。其才华若放在今天,在《百家讲谈》也是一流的了。/ }! }& b! D8 g% g
  
$ o. g0 h- x6 B1 t: i, w" I; n  万历四十八年(1620)时,万历在临死前不知怎么想起了他,在遗诏中嘱咐将其释放。出来后还是在坤宁宫,不过这次是在王皇后的灵位前伺候了。直到这时,李永贞才初次认识魏忠贤。
. D+ E5 n* b* T, {% ?5 h( `3 U2 V  
: T" Y7 }4 H3 d  天启元年(1621)秋,李永贞被派到秉笔太监兼兵杖局掌印太监诸栋手下。在兵仗局里有个宦官叫刘荣,是魏忠贤的心腹。李永贞与刘荣臭味相投,遂结为生死之交。第二年,诸栋病死,通过刘荣的引见,李永贞转投魏忠贤的名下,正式上了船,升任文书房。到天启三年(1623),他鸿运当头,一个月内连升五次,升为“玉带随堂秉笔”兼内官监掌印,成了魏忠贤身边的五上将之一。! `# Q5 n' y, i( o  ?9 L
  
3 _2 D9 z9 I. d  l) b* t/ p  他所做的工作,是审阅奏章。先把每个折子的要点记住,然后对魏忠贤解说清楚,以便阉党高层集体做决定。
0 f3 L, D  B' u, A+ P  4 m0 A0 J6 ^% a, \$ J. e
  这个人,也是个奇才,非常喜欢《韩非子》(法家为何这么招坏人喜欢?),还喜欢谈论天象和解梦。平时盛气凌人,无论是谁,只要所作所为不合他心意,立刻就能翻脸,与人争论,从不肯认输,连魏忠贤也不得不对他包容三分。0 W" r+ q9 \' e4 {/ H2 X) Y
  1 j( E& J; ]1 l4 ~& f+ G; h
  刘若愚曾经在他名下起草文书。据刘讲,李永贞做事诡秘,又常在他面前长吁短叹,好象上了贼船是万般无奈似的。( q/ y8 v) V2 Z- Y. N1 I
  ! G' T1 J* T4 F6 F
  李永贞好贪是出了名的,在监督修三大殿和信王府邸时,贪污无算。拿到了钱,也不怕烫手,就在老家大肆盖房子置地。; d! ~, v9 y7 R; s

6 Y7 j1 H) x& A1 Q  第三位,涂文辅,北直隶保定府安肃县人。这家伙“姿容修雅”(《酌中志》),是个大帅哥。其人通晓文理,富于心计,又喜欢弹琴射箭,与魏忠贤有同样业余爱好。他的渊源是来自客氏。客氏入宫当了奶妈后,儿子侯兴国尚且年幼,便请了涂文辅在外授课,因此涂是属于客氏的私人。
9 ^3 R" p9 p/ H- {% a1 @  ! C7 \8 Y7 a+ v2 W. G. w
  天启元年(1621),他冒姓姜被选入宫,百般巴结魏忠贤,得以任管库内侍。两年后,又升乾清宫管事,直接伺候皇上,整天诱导天启玩木匠花活儿。由于他一身集中了三大政治资源:天启、客氏、老魏,因此晋升极快,很快升了随堂太监兼御马监掌印,总提督四卫营,同时还提督太仓银库和节慎库。* n) ?6 ?5 V1 V0 R+ U! S# k/ h
  / K7 P" G* T- X9 ]
  按照明制,太仓银库与户部是一个条条系统,节慎库与工部是一个系统,应该分开管理,现在由他一人总管,实为违制,可见其受宠信之深。他也大言不惭,强行买下了皇亲李承恩的宅子,在门口的匾额上大书“户工总部”四字,以为炫耀。“总部”一词,原为明初吏部下设的属部之名,后废除不用。涂文辅将自己私宅以前代官衙名命名,嚣张不可一世。
2 Y: ]. h9 ~) Z' x1 C8 q. ~4 e  , E4 L: b; |9 P/ [* B
  他去两部办事,部里的司长要对他行下属礼。他乘坐的八抬大轿,气度不凡,扬扬于长安道上,跟随的仆从动不动就上百人。古代大官出行时,仆从中有专门吆喝清道的“道子”,一路要高声呼喊:“轿子来了,前面的车辆闪开、闪开!”是为“呼殿”。涂文辅的队伍出来,呼殿之声“比阁臣道子还雅,其音细而长,仿佛圣驾”(《酌中志》),内外官员无不下马回避。$ z: z3 v: ]/ ?
  ( S  w! G! h4 j
  从入宫起,他仅用了四年工夫,就爬到了秉笔太监的位置,气焰远超出魏身边的其他太监。
# g  R6 ~' Y" i, Z- U  
: w! g5 T3 T, O  这家伙的结局还不错,崇祯即位后,他见势不妙,和李永贞一道叛离了客、魏,投到崇祯亲信太监徐应元名下。定逆案时被判充军,旋即跟徐一起被贬至凤阳,但总算逃掉一死。
6 m7 |, m, d6 t* w# Q4 R6 [  @  " C  ?+ h8 j  u6 S
  第四名,石元雅,北直隶保定府雄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被选入宫,在兵杖局任写字。他善骑射,喜打猎,但不喜欢读书。泰昌元年(1620)年底,由魏忠贤奏请,升入司礼监文书房。后来升为秉笔太监,兼掌针工局和提督南海子,成了魏的心腹。他“每见逆贤,即屏人语,移时方出”(《酌中志》)。也就是老魏见他,总要屏退左右,对他长时间面授机宜。
  Z- }0 C; q- i1 N5 z& U* }% ~  , }  y# ~! U6 K; N# Q7 Q" O  g
  天启七年(1627)九月,皇帝咽气,他察觉形势不对,忙请求退休,但未获允许。到了十月,实在坐不住了,便私自逃走。定逆案时被判充军,最终客死他乡。8 a0 I8 ^% a( b7 o: T5 G
  & E& k/ g+ O1 X5 ]6 E
  第五名,梁栋,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丰台)人,万历十一年(1583)被选入宫,在司礼监干事,提督太和山。天启元年(1583)夏,魏忠贤将他提拔为秉笔太监,兼掌酒醋面局,让他在皇上跟前伺候。他也是负责批阅大臣奏章的五人之一,为魏忠贤的死党。/ F( i* n/ A  e3 ^% V( s
  ' V6 v+ ]* e5 Z. J# ^% R. a
  这家伙的结局不算好。他有个哥哥梁植因他的关系得荫锦衣卫,后来升了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从一品),此人贪得无厌,招权纳贿,引起魏忠贤的厌恶,波及到梁栋本人,结果梁栋被排挤出宫,任苏杭织造,时间不长又调回京师。定逆案时被判革职放回原籍,可能是在拘押期间死掉了。/ `8 w+ \* V! ^# S% d
  . ~% Y+ P- {" l) B* R/ Q: j+ w
  这五员大将,各有其长,魏忠贤得了他们,如虎添翼。本来明初太祖定下制度,不许宦官学文化,就是怕太监势力坐大。结果宣宗反其道而行之,设立了什么宦官学堂,使得大批宦官具备了能够操纵政局的能力。# x" T* ]" ?# S/ Z6 B
  
# t! z  A+ J; i# r7 T2 Y/ e# V0 _  魏忠贤有了这“五人帮”做领导核心,应付政务绰绰有余,且能让天启完全放心。
& g$ J. y# n, Z  B' t7 @, c  
6 V3 O! |4 _0 U6 }8 i  除此而外,还有许秉彝、王国泰、王朝辅、金良辅、孟忠、刘应坤、孙进、李朝钦、纪用等30余人为其骨干队伍,各司其职。许秉彝负责勾结外廷,王国泰先是在信王府伺候,后为秉笔兼掌尚膳监,王朝辅先是乾清宫管事,后亦为秉笔。诸阉或在御前近侍,或在内廷各衙主事,或在外方镇守,形成了严密的管理网络。1 p8 n! c( l( h8 z5 O1 o+ A9 p3 D
  
& ~. ?7 l% n# _/ w5 ^  有了这套人马,魏忠贤耳目灵通,令出能行,完全建立了一个只听命于他自己的“国中之国”。天启虽然名义上是帝国最高主宰,但这个傻瓜皇帝已经不能对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也不能真正处理政务,完全成了被摆布的傀儡。他的存在,不过是为魏忠贤的专权赋予了一种合法性而已。+ c7 y. x$ ~5 r5 d* i1 f' C
  
( f! n: s5 ]- M) W6 j  魏忠贤后期与天启被人称为“并帝”,其爪牙也呼他为“九千岁”,这都是客气的说法。实际上在天启后期,魏忠贤是正经做了几年无冕皇帝。在排场和威严方面,更是凌驾于皇帝之上。, m3 d7 H5 U7 T- @# V/ a
  
4 y; H6 \. T) L5 m1 X+ o3 _  ——这样的阵势,在严密程度上、在可操控性上、在与最高权力的亲密度上,都远远超过松散的东林党。
. Z& A* E  k$ k7 g1 O: e  * R2 ~1 O4 ?+ @" p
  而且,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在内阁和六部的高官中,也有大批人向他投效。本来,操控内廷,并不是文盲政治家魏忠贤的初衷,但机会就这么推也推不掉地送上来了。他自然是当仁不让。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0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脸都不要了他们还怕啥】# T# `6 A" |# b2 s& G: x; x
  
/ T8 L& Y! ^" R, F9 P" l  9 g! g/ k( P, ]  }/ U
  魏忠贤现在又碰上了好运气。若在嘉靖以前,一个宦官再怎么牛,也不要指望会有廷臣大批来投靠,有人愿意跟你暗通款曲就很不错了。但是到了万历末年,情况已很不同。知识分子(士大夫)里有一批人,基本上连脸都不要了。- e' ]9 Q9 ^& m0 R# T# s
  
8 o4 c" d/ R9 B6 l; r  不要脸的原因,在于道德已经崩溃。
5 y2 t4 Y8 R' ^2 j7 R2 q  
' X" u; k% |; H9 d) S$ f9 K  明朝是最先将科举试题“八股”化的朝代,做文章一讲八股,就等于把道德文章变成了技术性文章。学孔孟,成了大家公认的敲门砖,用完了就可以扔,傻冒才会在实践中照着办。
: ]8 v) g, E7 T, ]+ s$ P6 L" N1 r2 a  
3 P% q' T$ t4 W  道德一松弛,人与禽兽也就相差无几,社会上就该信奉“狼图腾”了。我们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世俗民族,宗教的力量一般不能约束人的行为。唯一能让人在做恶方面有所收敛的,是死后的名声。但是,恶人一般又都比较唯物,谁还管它死后如何?
2 N* P4 ~, `/ A: S: z% U0 X  
9 [8 Z2 b/ A" Q9 {  明朝到了晚期,一切末世的景象都出来了。不光是做官的,连普通老百姓都竞相追求奢糜。金银打造的溺器,在富贵人家很流行。小民则宁肯背债也要穿绫罗绸缎装阔。笑贫不笑娼,笑廉不笑贪,成功的唯一标准是腰包里的银子重量。知识分子在这种背景下,不要脸,也就是大势所趋了。- a- ?1 d& w% j9 z2 x: b$ }
  
+ N: f8 Z# ~9 [' |7 T  当道德的裤腰带一松,就什么都敢干了!
# }+ S4 K: X) }( M( g9 e  5 i+ ]5 P- `# j1 w
  过去,廷臣要是想勾结宦官,想通过宦官在皇帝那里美言几句,得要偷偷摸摸的。一旦泄露,那就跟在闹市里做扒手被当场擒获一样丢人。
7 b, I* r2 m& E& A+ Y  
! [+ Y7 k5 f$ y. i  万历初年的首辅张居正,就是因为跟大太监冯保结成了政治同盟,很为士林所不齿。死后名声一直不大好。
! Y% l, N  a# `1 p  
$ ^; _4 v: k# A5 k  现在不同了,有奶便是娘啊。一批人忽然想明白了:宦官的奶又毒不死人,怕的什么?1 m1 Q- Q. z( r/ k! w9 Z2 T1 B
  : D6 G7 P+ Y" M* m
  无非就是敢“人而无仪”——不要脸就是了。. I1 p! d, }5 l" W. w5 _
  # z1 a. d7 J% u) v8 v
  从天启二年起,在与东林党的前哨战中,魏忠贤欣喜地看到:一批重要官员要来吃他的奶了。/ S" d" P1 p  N5 I: j) G
  ! J2 {. |( R' n; B( E
  他的策略是:来者不拒。" z4 C% p. q3 Y0 @, f2 d# g
  
. `/ B$ @2 k/ C- M% i* x6 u0 f+ w  这也和东林党的人事策略形成鲜明对照。东林党是一伙正人君子不假,但是在干部问题上有极左倾向,即——非我党人,务要斩尽杀绝。- ?  `, ]! y0 {! k0 t7 |: k
  
& L6 J0 r" F% o# @; y+ c- S  天启二年(1622),正是东林党在朝中气势正盛的时候,一批中间人士甚至少数邪党中人,都有依附之意。如果东林党此时宽以待人,不难形成天下晏然的稳定局面。可是他们恰在这个时候,又重新追论“三案”,基调之高,远超过“你为什么不忏悔”的程度。将浙党党魁方从哲指为“红丸案”中谋害泰昌帝的主谋,有“十罪”、“三可杀”;指责有关涉案官员“大逆不道”,“罪不可胜诛”。# h0 x' Y2 @* c' s
  ' m, [% `0 {+ D* k7 B  d3 d$ K% M
  “水至清无鱼”,他们偏就要求至清!. O' p; m' ^. ^" A8 y$ d1 N2 Y
  
; U( v1 o, v1 [' ?  这样,大批在“三案”前后表现不佳的官员,生存空间就受到了威胁。虽然天启帝听取了东林党人中个别头脑清醒的人的意见,并未对“三案”有关人员实行严打,处理得非常谨慎(很难得)。但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一部分邪党人士不得不另外寻求保护伞。5 f& B0 }. O6 @# F! n- e
  
  r! }" Q; J8 _% G4 g' ~- N0 F  他们在惊惶中忽然看到,魏忠贤那里,正高高地撑着一把大红伞。- I2 a) w0 w# t7 O7 U' f. k
  ) i0 G9 C8 R5 s$ I0 L
  真是天助我也!
  N/ K- f" _" T; F4 h% ^4 g( N) {  ; l+ b' s6 i2 y, b
  人们提倡从善如流,但实际上从恶也是如流的。哥们儿,哪个地方好奔,就往哪里奔吧!3 X+ s! S5 N% V; a- C, b9 C
1 |( ~* O$ x2 `* N# {/ j! S
  从天启元年(1621)开始,陆续有百余名文臣武官效忠于魏忠贤,成为魏控制外廷的爪牙。据有人统计过,这批外廷诸臣中,进士出身的比例相当大,这无疑是老天给魏忠贤送来的一支劲旅。
8 _2 G! v' U% B% o1 @0 X; U2 E  
5 A; W( i& n5 A6 }: {, q5 s  正因有这些无耻官僚的加入,阉党才能成其为一个“党”。阉党的成员在知识结构上已经不输于东林党一星半点了,所不同的无非就是少廉寡耻。. z8 Q8 W2 K  I( H2 J. b
  
3 G9 |* V! i% [8 m% B  这些阉党官员,按照官植高低和各自特长,分为几个层次。) d9 l& m. o7 q7 U1 Z% D5 x8 w
  ; A3 V- i6 o/ Q0 P; E
  头一等阁臣级的,有两位大佬,就是顾秉谦和魏广徵。6 p- w# A( e' W- V: o# [* N, ?* w$ c
  1 r+ Z  j1 Z& ?& Q1 n
  顾秉谦是昆山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原任礼部尚书,在天启元年就开始依附魏忠贤,两年后得以入阁。《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庸劣无耻”。杨涟则公开说他是“门生阁老”,谁的门生?魏大宦竖!他曾与魏广徵共同编了一册《缙绅便览》,也就是官员名录,在其中东林党人的姓名旁点上墨点,“极重者三点,次者二点,又次者一点”(《明史》)。共点了叶向高等70余人,交给魏二爷,让魏在天启帝面前品评官员时参考。
1 s7 s. n) _- O4 e' ]) F  
6 v1 K, |/ I/ z4 Y& Q: b  魏广徵,南乐人,是原侍郎魏允贞之子。魏允贞是个很正直的人,但这个儿子却不肖,“其人阴狡”。他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的进士,任南京礼部侍郎。魏忠贤坐大后,他密以同乡同姓相结交,随后升礼部尚书并入阁。他怕魏忠贤搞不清内廷谁是自己人,就向魏进呈了一份60人名单,在姓名旁各加三圈、两圈不等,让老魏陆续启用和提拔。他当了阁臣后,交付魏忠贤的书信,封皮上都要题上“内阁家报”,时人称他为“外魏公”。/ c# V( X4 v8 K  v
  
6 E: k* _/ H8 o1 S2 Y, z  这个魏广徵与魏忠贤的关系,有些曲折。一开始,他还不是死心踏地的投靠,想跟东林党人也拉上一点儿关系。由于他的父亲与东林党重要人物赵南星是至交,他在入阁后,曾经三次登门拜访赵南星。赵就是不见,且叹息曰:“见泉(魏允贞的别号)无子!”自此,他才铁了心跟随魏忠贤。但是在杨涟上疏的事件中,他又不自安,上疏为杨涟讲情,因而触犯了魏忠贤,在天启五年(1625)不得不请辞。当然最终还是被定为逆案中人,被判充军。
* Y; I) [6 L1 C  . f3 K. \6 y# z9 C0 @
  这两位阁老,位极人臣,却不顾脸皮“曲奉忠贤,若奴役然”,开了阁臣为宦竖充当走狗的恶例。
& L5 z8 q8 M; A! h6 _# z: q5 M  在他们两人之后,还有黄立极、施凤来、张锐图等人入阁,同样也充当了魏忠贤的走狗。# _1 Z( g: d5 c+ v% M
  
5 Q- Q" @5 B  [2 m5 j  往下,是文臣中的“五虎”,专为魏忠贤出谋划策。
/ _5 [/ U9 U" n0 V9 y  . Z8 A3 x; E1 L* d2 [4 E3 j
  “五虎”之首崔呈秀,蓟州(今天津蓟县)人。这是阉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的进士,天启初年为御史,后又巡抚淮、扬,为人“卑污狡狯,不修士行”。最初东林党势力极盛时,他有心依附,力荐李三才入阁,并要求加入光荣的东林队伍,但遭到当然拒绝,闹得灰头土脸。天启四年(1624),都御史高攀龙揭发其贪污受贿行为,吏部尚书赵南星等建议将他发配充军。天启帝也下诏同意将他革职,听候审查。, U& ^, E3 H- w8 H  L  K: F
  , s% M+ Y$ U1 m: c
  崔呈秀见大势不好,连夜奔走魏忠贤的大宅门,叩头流涕,请求援助。他声称:高、赵二人这是挟私报复,请魏公公做主,并表示愿给魏忠贤做儿子,呼之以父。魏忠贤当时正受到廷臣空前规模的围攻,极需在外廷有人帮把手,见崔呈秀有如此诚意,大喜。第二天就出“中旨”(不经内阁票拟,直接由皇帝发出诏令),免了崔呈秀的审查。
+ S% ]! p1 F; |  8 C  ?& ^( s! k8 \" o
  魏忠贤从此将崔呈秀“用为心腹,日与计画”(《明史》),崔呈秀和最早投靠魏忠贤的刑科给事中霍维华,同为阉党的高级智囊,“宫禁事皆预知”,直接参与各项机密。
  t( H7 I7 }7 C2 D8 j, V; W8 [  
# n. n- |# F9 G  到天启五年(1625)正月,给事中李恒茂上疏为崔呈秀翻案,天启也变了主意,认为崔是被东林党诬陷的,准他官复原职。不久后升工部右侍郎,监督修三大殿。魏忠贤当时借口巡视工程,每天要到外朝来一趟,每次都要屏去左右,与崔呈秀密语一番。/ z1 H, k9 R4 M1 K! \* A6 Z0 b
  ; M# e7 t* J7 K1 P5 F: {
  这个家伙还编撰了《天鉴录》和《同志录》两本东林党人黑名单,按“等级”加圈加点,提供给魏忠贤,以便逐一贬斥。魏忠贤按图索骥,清流善类由此一扫而空。- a1 T. V. b9 |, [- S% p  `$ ^  z
  $ A+ w# m% N$ J7 G! t
  他后来居上,深受魏忠贤信任。以至于一些趋炎附势之徒想巴结魏老大,都要通过他。很快在他名下,居然也聚集起大批朝士,俨然成了一大盟主。
% y% u4 b+ N/ W" E  
3 {+ r2 e# B* l, m  天启七年(1627)八月阉党最鼎盛时,他任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一手抓兵权,一手抓监察,权倾朝野,不可一世。可惜,戏到高潮时也就快要散了。4 d8 j2 d+ {5 I7 J# p. r4 {4 \

* Z! P+ c: ^0 u( n  “五虎”的其他四位,是吴淳夫、倪文焕、田吉、李夔龙。这几个,大都是万历末年因故被劾被纠,又在天启五年(1625)以后逐渐靠上阉党的。此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投靠了阉党之后,都晋升得极快。尤其吴淳夫,“岁中六迁,至极品”,由兵部郎中累进工部尚书,加太子太傅。这是除入阁以外,把官做到了顶了。7 y7 T: E8 b* x+ y' [, J$ K- Y5 |3 ]
  
# g+ ~4 }8 Q0 c2 r" ]* E' F  与文臣的“五虎”相对应,武臣里也有“五彪”,是专门给魏忠贤充当打手和杀手的。: I& {2 l. Y$ ~& c: q# e
  
6 h) n* R1 p$ [) v+ N  “五彪”之首,是田尔耕,任丘人。因老爹当过兵部尚书,他本人得以军功荫锦衣卫职,官至左都督。天启四年(1624)后掌锦衣卫,成了特务机关总头子。其人狡猾阴险,有“狼贪之行”,与魏忠贤的侄儿魏良卿是好友。魏忠贤兴起大狱整治东林党,他为之出力甚多。史称,彼时侦卒四出,罗织无辜,“锻炼严酷,入狱者卒不得出”(《明史》)。在他的把持下,锦衣卫如同地狱,“人望之者不啻屠肆矣”——简直就是屠宰场!就古代中国的通讯水平和组织能力来说,这家伙在整治东林党时搞的“白色恐怖”,网罗之严密,反应之迅速,现代人远远不及。那时的一位亲历者,对此有过非常生动的描述,这个我们留在后面再谈。
: k0 x3 \  O2 O* m; n5 e  
0 c/ P" l: v  S5 W6 h8 X  他与魏忠贤关系密切,情同父子,当时有歌谣称之为“大儿田尔耕” ,且又与魏广微是儿女亲家,盘根错节。他出的馊主意,魏忠贤“言无不纳”。那些想入阉党的无耻之徒,多是通过走他的门路来投靠的,以至家门都要被人挤爆了。% l2 ]0 _+ e! M; o- h" u
  & J% {5 O1 x. }+ {
  “五彪”里的另一位,许显纯,也极其有名。许显纯是定兴人,老爹是驸马都尉,本人武举出身,任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后投靠魏忠贤,当了魏的“义子”。天启四年(1624),魏忠贤嫌原镇抚司(锦衣卫下属机构,主管诏狱)的头头刘侨办案不力,换上了杀人魔头许显纯。
" F- h3 H; ?# \5 O8 _* ?  0 l, K" X, A! @$ x  l# P
  此人性情极端残刻,史书说他“深文巧诋,捶楚之下,魂飞魄摇,无可名状”,就是说他搞逼供信非常有一套。东林党人里有数十人就惨死于他手,史书上的有关记载可谓字字泣血。所有东林党人犯的“口供”,实际上都是他一人编造出来的。每逢“鞫问”,魏干爹都要派人来,坐在许显纯身后旁听,名曰“听记”。他对干爹毕恭毕敬,如果哪天“听记”偶然未到,他就袖手不敢审讯。+ Y- |6 V! S7 e( `
  2 G2 |7 C# p& h+ ?
  “五彪”的其他三位是崔应元、孙云鹤、杨寰;三人都是厂、卫中级官员。凡是许显纯要谋害东林党人,他们三人都有所参与。
4 H0 \! D/ b7 ~  
& ~: B0 U- ~' R- b  如此,魏忠贤手下文有“小诸葛”,武有“来俊臣”,又愁何事不成?
# Y( r/ ^' y- z  3 w$ e9 D: d+ X3 X
  再往下一等,是“十孩儿”。这一层属于散布在朝中的骨干力量了。代表人物为御史石三畏、太仆寺少卿鲁生等。
- o0 _4 X7 B/ o8 q  0 @4 T) a" Z1 K
  又下一等,是“十狗”,顾名思义就是狗腿子了。代表者有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寺少卿曹钦程等。( y0 p7 L7 ?6 P/ ]0 c5 o
  . Y3 O8 q& y8 V$ M% N
  最后,还有“四十孙儿”,估计都是死活都要往上巴结的虾兵蟹将了,攀不上“义子”,当个三孙子也成——脸都不要了,认个没卵的爷爷又有什么丢人?; o& L9 d5 g9 y3 H& Q; d" G% {# `+ {# A
  . ~$ F/ s. L1 {9 g" b3 A( ^1 W: O
  除了这些乌龟王八儿孙之外,还有大批文臣也在阉党之列,“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明史》)。
5 H& Z& d$ K( U* Y& U! q) s  
  U) W# |4 U$ r  D1 R  这个外廷爪牙团队,也是个严密的金字塔结构。魏忠贤在整个天启年间,不断在充填这个框架。从一开始一个小小的给事中来投奔他,他都欣喜若狂,到后来对阁老也敢颐指气使,如斥家奴。正是无良朝士的软骨,使他胆子越来越大,对“众正盈朝”的东林阵营,也敢步步紧逼,直至迫使对方退无可退,惟有背水一战。) k4 w* N, v2 Q* u1 \

$ f' p8 J( u7 I0 m  据今人苗棣先生统计,在后来被定为“逆案”人员的200多人中,除去魏、客本人,他们的亲属,还有太监、勋臣、武职和监生以外,共有194名各级文官。这中间,竟然有159人为进士出身,占总数的82%(见《魏忠贤专权研究》)。这个统计,相当有意义,可以说令人震惊。
( K4 ]+ N/ Y2 J  ^/ P  
0 u7 I  g) ]- B% J: O; y  一个高素质、高学历的邪恶集团,一个以孔孟之道为招牌的无耻队伍,他们所玩的花样,远比文盲加流氓更来得更精致,同时他们的堕落也就更不可饶恕。
* r/ B6 c, Q% f  ' E0 ?2 u" y: J0 c
  明朝,是宋元以来太监为祸最烈的一个朝代。本朝的王振、刘瑾几乎已经玩得登峰造极了,同时他们的下场也是极其悲惨的。王振被人用铁锤砸烂了脑袋,刘瑾被剐3357刀。尤其是刘瑾,死前被杖刑、扇耳光,备受侮辱。行刑的头一日,剐了357刀,晚间寄押在宛平看守所,尚能食粥两碗。第二天继续剐,因他在行刑过程中不断在说宫内的秘事,刽子手便往他嘴里塞了两个核桃堵嘴,又割了几十刀后气绝。剐够了刀数后,有圣旨下,予以剉尸免枭首(剉尸一般是把尸体砍烂,然后砍头)。刽子手当胸一大斧,骨肉飞出数丈远。“受害之家争取其肉”(《端岩公年谱》)。
( q; I, X) j8 H  
7 b4 D  l4 I3 v# B  这样的史实,进士出身的知识分子官员,不可能不清楚。阉竖专权,罕有好的结局。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前赴后继地去当坏人?
3 h( [: k* j( D- \/ b" @2 j  
2 q! s2 Q. t: U9 M% o( g  k$ `  说白了,还是为了贪,为了威风。苗棣先生总结,入阉党的文官分三类。位置本来就很高的公卿,要保官;原是邪党成员的,要翻身;下层的小官僚,一心想往上爬。只有当了高官,才能敞开了胸怀受贿,安插私人,挟嫌报复,把几十年寒窗苦读的投资加倍捞回来。
" ~- h% o. e  ~+ U  
+ B% H% [; }7 @; M  他们根本不想留一世清名,更不想留万世英名,捞一天算一天,等船翻了再说船翻的事。/ j2 `& Z) W8 h
  
2 _) F; `" X. u& t3 E: x  他们也有“主义”,那就是投机主义——老天是瞎眼的,百姓是无权的,皇帝被彻底蒙住了,天地间还有什么人能阻挡他们为恶?$ L- b. E5 d" |. e; M
  9 }5 V# h/ x8 `5 @0 j
  惟有清流!惟有万古忠义!3 B  O: H6 k0 @
  
& p6 @% |8 U. V  因此他们视东林党为寇仇,有我,就没你。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0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哨战中两边互有胜负】" v' J# c0 |( M1 w0 ~
  
8 g7 {- `1 q; ]  J$ E  $ S# U1 T: G, c- x6 s, B
  外廷东林党人与魏忠贤的大战,在天启四年(1624)为白热化的阶段。而其前哨战,则自泰昌元年(1620)年底就已打响,只是很多史家多不论及罢了。
( q- k; x3 b4 A5 V* O  
' [# U; h  A8 k: T0 _: A  魏忠贤首先选中的发难目标,是在“移宫案”中立有大功的杨涟。当然,他那时的实力,远不能与杨涟相提并论,因此他用的是阴招儿。
' W3 b8 Z$ Q% I3 e' u' _  + \/ }0 i$ |1 \% o- ]
  杨涟,字文孺,湖广应山县(在今湖北)人,长了一把大胡子,想必是“美髯公”。他是万历三十五年(1607)的进士,曾任常熟知县。在任几年,野无饿殍,狱无冤囚,是受百姓拥戴的好官员。在几次考核中,他的政绩、廉洁都名列全国第一,引起了吏部高度重视,不久就提为户科给事中(财政系统监察官),后又任兵科右给事中,这官职大约是个司长级,管监察。这是吏部看中了他的耿直与疾恶如仇。
) t) D0 ]3 E; D1 l  5 \$ i( p. V# r  g( y* @$ B) W8 |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大明开始多事。万历帝病危,郑贵妃恋权,图谋封皇后,又不让太子朱常洛探望父亲。杨涟挺身而出,力促让太子守候在万历帝床前,保证了皇权平稳过度。万历死后,郑贵妃心不死,仍要泰昌帝给她封皇太后。杨涟再次出头,坚决反对。, a, c: R8 \/ Q: s' E. T
  2 T1 r+ w1 g! A2 h& C
  杨涟敢于坚持原则(贵妃不是泰昌的生母,因此不够资格封皇太后),泰昌帝则报以青眼。在一个月后,泰昌帝病危临终前,破例将杨涟这个“小臣”列入顾命大臣之内,亲自接见,瞩目良久,其荣耀非同一般。
4 _( ?' P: ]! _( }" N) {1 D  
8 J4 A! F" E, q# H; N4 h- G! b  泰昌帝死后,其小老婆李选侍又恋权,挟持嗣君由校,占住乾清宫闹事。又是杨涟冲锋陷阵,最终把李选侍从乾清宫撵走。“杨大胡子”因而名动天下。
& B9 A. m5 R  u  
1 q  }. u; R8 k/ E* ~( C  杨涟并不是个仇视妇女的人,他只是不希望出现政局动荡。移宫案后,他曾经说;李选侍不走,无以尊天子;眼下她既然走了,就应厚待。——这看法还是相当通人情的。
( I# t5 d1 n% v( p# j  5 c: L3 U1 h/ a, K
  魏忠贤恰在“移宫案”中站错了队,被杨涟喝斥甚至挖苦过。他那时与外廷接触不多,于是杨涟就成了他在外廷的第一号仇敌。当他“跳帮客船”成功后,便思报复,只是苦于“计无所出”(《明史*杨涟传》)。
/ E2 X7 b+ ~4 A  * p/ e3 g( @1 ~! \$ q
  泰昌元年十月二十四日,李选侍刚搬过去养老的哕鸾宫突发大火,引起内外不安。魏忠贤和其他一些站错队的宦官便趁机造谣,说给李选侍的待遇太不好,她已自缢身亡;其唯一的女儿“皇八妹”也投井自尽了!: J9 c. e" b1 E/ [" v4 F8 a5 q) v% _1 l
  
% [* H) z* d0 z7 O& r( ]0 [4 J  御史贾继春等人听信谣言,给内阁写了信,为李选侍鸣不平。
: R$ F$ `6 e1 |1 P5 P* t& n9 W0 s$ {  1 ?$ ]" B* W+ P( f% n1 e8 w& m
  对此,杨涟特地写了《移宫两朝始末记》,予以辟谣。天启帝那时脑子还清醒,也下诏说明了情况,指李选侍为“李氏恶毒”,曾长期欺凌他的生母和他自己,现在如此对她已经算开恩了。; i3 d5 @& X! t& b. R* O
  ( ^1 }4 b& k8 d1 v0 e6 W9 G$ b/ y
  天启也知道杨涟忠心,对杨涟写的《始末记》大加赞扬,说杨涟是“志安社稷”,于国有功。
. r* D3 j5 Y8 s; N  
. h6 e; B# P4 r5 g  贾继春等人不服,又上疏说杨涟“结王安,图封拜”,也就是诬蔑杨涟勾结王安,企图挤走当时的内阁首辅方从哲,自己当首辅。
: q7 ]) Z1 r3 E  5 S" j8 d5 Y: r: G5 ?% ~7 v2 k
  这实际上是东林党与邪党之争。而杨涟在此时,就表现出了东林党人的一贯迂执——你说我有问题,那好,我就辞职以明志。当然,这也是明朝文臣的习惯做法,只是东林党人做得比较绝决而已。
0 L* y3 |. V7 ]2 x0 Q' v3 o  1 u1 x% i( @1 a8 U8 D
  这实质是让出了战场上最好的地盘,不战自退——他们后来吃这战法的亏吃大了!
- `& _7 H1 o6 @: [3 \  & t! |) ~2 M5 p- S! I
  杨涟上疏自辩,引咎辞职,请皇上定夺。他提出希望说:皇帝上能明白臣的心迹,放臣为“激流勇退之人”——我退了,谁还能说我有拜相的野心吗?
, F$ w$ \. s, O& F3 W1 P  
5 d7 H6 b+ h- P4 n3 O0 E  交了奏疏后,杨涟就打好行李,跑到京城之外去听通知了。
" v2 z% o/ V9 n' n  
/ ^$ O" ^, Y$ a8 b2 ]: K  按惯例,像这种没影儿的事,皇帝是根本不会信的。臣下做个姿态,中外都明白了,皇帝再下个诏挽留,不许辞职,事情也就过去了。' h& l) X1 i. R! M* ]
  
) I3 t& G; }4 A" y7 A* l  事情一开始,也正像这个程序一样。天启觉得杨大胡子不能走,走了是明朝的损失。但是,杨涟此刻已经在城外待命了,这个姿态很坚决,是否真的需要放他回去一段、以洗刷名誉呢?天启有点儿犹豫了!1 u! D2 N* j; j5 Q' r8 g, u. v5 v+ a
  
+ S; ^9 a: I% K  W) ^% {  魏忠贤这时候听到了消息,大喜:老天爷,我的亲爹,真是想什么你来什么啊!
/ p$ t8 ?" t- b- n/ F  N& ^% U  \& n% E5 |* t; ?
  他这时原本正处在郁闷中。九月,杨涟头一个上本参他“盗宝”,众阁臣紧跟,连方从哲都联了名(可见浙党人物起初并非与魏忠贤穿一条裤)。十一月,又被王安那老家伙“鞠问”了一回,险些翻车。现在,可算是云开日出了,有个机会把倔驴杨涟撵走,省得将来再生事。) l3 R$ ]+ o1 k: L) C( q
  , C; |6 A/ z& V5 J5 u
  可是,以他现在的狼狈处境,如何能干掉杨涟这当代第一大红人呢?
6 ~! t  z( N9 T  c6 n( `: @6 J  
& c* B" o1 q0 j9 T+ E  他跑去找客氏。
  x* D2 R4 r: _  C; _  
& }! \. Z( R8 r* [) n, {/ e  客氏冷静分析了形势,微微一笑:有办法了!她要为天启亲自办一桌“老太家宴”,做天启最喜欢吃的炒鲜虾和人参笋,请天启撮一顿。在饭桌上进言,有比较大的把握。
0 J" a- J5 @/ D- [0 N  4 f) g7 `) R7 }* N& Y* `3 P
  革命固然不是请客吃饭,但政治有时就是请客吃饭。这是咱们中国的真理。' n+ E7 e1 b! I
  
0 w9 r+ t9 j# Z: f' v  天启果然上套,兴冲冲地来了。
) v. Y/ s$ _: v. N. M& y  ' p$ O$ F2 Q7 c6 r2 \3 Y
  大嚼之际,客氏站在桌边伺候,一面就瞎聊。聊到杨涟,客氏说:杨大胡子劳苦功高,里外奔跑,不易。今日他要激流勇退,陛下您应该如其所请,以遂其心。如此,亦可为人楷模。5 e( H  m- h! N( O
  ; C$ d0 t2 @; H  r) j
  天启的智力应该没有问题,但就是遇到复杂的正事不愿多想,他哪能听得出这里边的奥妙。未等吃完,就答应道:好好,放老爷子回去!
- b* A( E7 o% z( C8 n; B  3 O. P/ T) z. S
  十二月,诏下,准杨涟回家闲住。杨涟可能感到非常意外,只好返回应山老家,真的“激流勇退”去了。/ f1 ^4 C) Q4 ]: K: {8 J+ X
  7 {( ]' t' }' O) l
  杨涟是顾命诸臣之一,当时为天下最负盛名的忠臣,对两代皇帝都有拥立之功。此次突然被放归,东林党人当然感到惶惑,不知打击从何而来。马上就有人上疏,要求把他召回。5 A- F. t7 B& q* \- ^# o
  
) |0 R& `, X' c9 o) ^2 _9 S  天启元年正月十一日,御史马逢皋上疏,大声疾呼:力促移宫究竟是功还是过?如果移宫有过,那不应是杨涟一个人负责,参与的人多了。如今真正的罪人未除,而揭发者却向隅而泣!陛下始安,而护卫之人却沦为江上之客!杨涟此时求去,不过是表明为臣的气节而已。陛下亦知杨涟去后,事态物情将如何,何不立刻将他召回呢?
8 w8 W$ n! c7 x, U1 }  ( a' @( J! \  P3 m' W3 P! x+ d
  马逢皋说的句句在理,逻辑严密。天启不知如何回答,他大概也有点儿意识到不对。正在犹豫间,魏忠贤跑来请皇上去西苑溜冰。这个溜冰,并不是现代的溜冰,而是天启自己发明的冰上拖床,前面用人力拉,可在冰上往来如飞。
6 z1 A+ G2 s& K5 `& F1 X2 B0 S  
0 }7 X5 B- K: `0 Y/ ]& i& K! U  天启马上抓住魏忠贤问:马逢皋要我召回杨涟,你看如何答复才好?
; D4 r* ?4 B* ?! Q3 o  " U; u0 C5 J/ C( w3 {! x
  魏忠贤说:我明白,老马这是要保护杨大胡子。杨涟是个忠臣不假,可陛下您让他回家也是顺从他本意,没有什么惩罚的意思。: X$ B5 h2 r- B- N
  ( h6 L/ }2 f+ ~
  天启对这回答很满意,想了一会儿说:“朕知杨涟忠直,暂准病告。”——就算他请了病假吧,这下大家不会再说什么了吧?) P) j6 C5 E* Y( m  P
  3 V! E3 t3 X& N: J8 k
  此后,又有御史高弘图上疏,再提此事。天启竟大怒,还有完没完!他批示:这是“摇惑视听”、“背公植私”,要革去高弘图的官职。后经阁臣说情,才改为罚俸二年。
4 f3 _3 F! d5 }  M- O) o! C  , S7 j( N! E) o. B
  杨涟离职还乡——连时代楷模都被我干倒了!魏忠贤怎能不欣喜若狂?$ H/ D# ^- q; [0 R  M
  4 }' ^2 v% f( U2 U- u( O0 L! t. |
  就在杨涟离京的那天,他来到席市街客氏宅内,与客氏两人大唱“醉酒歌”,热烈拥抱,共庆寒冬腊月响春雷!
7 c9 Q9 _7 W% L+ ^  y  8 o; i: i5 [7 ]8 H
  胜利的酒千杯不醉啊!对东林党模范人物的偷袭,竟然就这么轻易得手了。魏忠贤从这个案例中,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战略战术。$ }4 m- e) R3 Z9 u$ L
  $ d% }  w1 @( [% e- I
  东林党方面对此事的态度,我翻遍资料,甚感疑惑。那时叶向高不在朝中,就不提了。但刘一璟、韩爌、周嘉谟这样的头牌人物为何没起而阻拦?这甚为奇怪。是为了尊重杨涟的意愿?还是为了避“党同”之嫌?若是这样,那就太愚腐了!& n% ^0 V* Y2 q  `0 P
  
$ V; l) P2 t" K5 }9 {& F. o  固然,杨涟回原籍闲住,无损于他本人什么,对整个东林战线来说损失似乎也不大。因为杨大胡之“忠”,在天启心里是扎了根的,谁也动摇不了。果然,一年多以后,移宫案的余波完全平息,天启想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回杨涟。天启二年(1622)用为礼科都给事中,这几乎已是副部级了,不久又升为太常寺少卿(礼乐署副署长、副部级)。天启三年(1623)又升左佥都御史,天启四年(1624)春,升左副都御史。这是监察部的副部长,权力大得很。
3 ]3 \. N& V) M& p9 I  
$ G1 \" {8 a$ j  杨大胡子毕竟是有功之臣啊。
. k- }2 {: Y/ V9 d+ x( Z    Q- Z8 A$ W9 x0 S& ]
  可是,就在他闲置的这一年多里,情况已大为不同。魏忠贤已“非复吴下阿蒙”,成了气候了!. U1 @: H* z/ R2 L; x
  7 L0 [! u, l" k' s, o5 {. p
  最重要的是,东林方面这一次小小的失利导致的结果是,让魏忠贤有了一个空隙来扳倒他们在内廷的铁杆盟友王安!
, Q5 ~8 ]) n# O! Q5 g/ z  ' f  l6 w0 H" @5 I
  我以为,就杨涟的威望、杨涟的耿直来说,若他在朝中,必不会坐视王安被贬,一定会出手援救,他出来说话,天启也一定能接受。同时魏忠贤对此也会有所顾忌,不敢下太狠的手。内廷的这条防线,就有可能不会被突破。那样的话,魏忠贤根本就没有机会崛起。, Y- t' |3 M- b% k2 u: C6 j  R% c
  
  T; ^" z- v1 l3 |  可惜可惜!东林党当时眼里的最大政敌,还是“三党”的散兵游勇,没有人警惕魏忠贤。" _1 A' `/ M. _+ D* B
  9 n/ T! {$ h8 e  \
  等杨涟在家听到消息时,王安已不能复生了。惺惺相怜,惟有泪千行!  h+ W$ u: y* Q% }, w  V; F
  8 T8 L0 v6 H$ e8 ^& U1 _% t7 u
  这是杨大胡子死也不能瞑目的一件事!
. e4 F# z1 g! w5 x6 B7 |" P0 X  K! |& N0 @( X+ X
  杨涟虽然走了,但天启改元,朝中气象仍是一新,没有人意识到有什么不妥。1 A+ ~2 |/ E. C1 ^! I  `4 `* m
  
# y$ }$ S: P- q' D& Q* W( B  现在的局面是:东林主政,客、魏侧目,天启只顾玩游戏。说起来,客、魏甚至还够不上一派势力。东林党人纷纷还朝后,志得意满,有人就想杀“邪党”的威风,出一出万历末年咽下的那口恶气。: e% g' P; U8 i/ \& ~5 T+ b7 u
  
* y. y$ Z) [1 w6 Y7 L/ C8 ]) K* y  他们首先点的一把火,是追论“三案”。礼部尚书孙慎行最先发难,追究已经下野的前首辅方从哲。天启元年四月,孙慎行上疏,说方从哲祸国之罪“不能悉数”,主张“宜急讨此贼,雪不共之仇”。明指泰昌帝之死,是方从哲幕后指使人谋害。这帽子大得足以吓死人!# z, i, n5 r2 A# Y
  
7 L& c8 W1 i" [; u7 ]3 o  孙慎行是正人君子,但思维未免太过偏激。他认为,方从哲在叶向高离职后,独相六年,而“三案”和辽事大坏、丧师失地,都是在这期间发生的。方从哲作为首辅,不图振作,首鼠两端,所以说肯定是历史罪人。
7 O6 C: i  r& u; c9 d8 d  ; a, ~% ]2 W8 A! a
  其实这个思路有很大的盲点。万历年间的一切事情,要负总责的,无疑是万历皇帝。方从哲的过错,不过是他不敢抗争而已。至于他是否真的打算误国亡国,没有证据。说他这期间没有政绩、或者说浑浑噩噩都是不错的,但是换个角度考虑,如果他真的有主见,恐怕万历也不会让他当六年的独相,早把他撵下台了。
& I2 r# r/ M( K( \* V1 d, t- l! T5 C% X: W  
) c( _* e" G2 F. |3 ]; v1 i  孙慎行的奏疏递上后,天启只是例行公事地发下,让大家讨论个处理办法。结果,引起了一场空前的大争论。东林中坚分子魏大中等人,坚决支持孙慎行。而方从哲的势力则群起反驳。两边一开仗,给魏忠贤的崛起造成了大好时机。& m6 ^: m* C( ^6 f# S
  ! ^. l- P% L3 N+ }7 ?9 |9 o0 y
  清人赵羽翼说,三案“纷如聚讼,与东林忤者,众共指为邪党”(《廿二史札记》),说的就是东林门户之见太深,容不得人。
* {6 ?/ I& r& n7 F+ y! H  
+ O$ j- }& C9 F' U  其实方从哲在泰昌元年年底,就因舆论压力太大已经自动引退,这说明他还是有一定廉耻心的。如此来打落水狗,痛快则痛快,却造成了新的动荡与分化。很多事情从此有了不可预见性。
3 T0 {  Z  o+ H6 d1 y$ L7 J  * x; w; {5 ~7 a; f
  孙慎行的“你为什么不忏悔”之举,是后来局面恶化的最初起因。后世史家一般都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甚至还有人认为,他的这过错不可饶恕。
/ Q/ O9 x/ g- Z  r
0 `5 b/ D+ p7 H! J  j, }' I  我们再来看与顾宪成、邹元标同为东林“三君”的赵南星,在天启三年(1623)也有过极端的做法,好心不见得办好了事。
5 z8 j3 C! y+ J7 C+ }- _  $ Z  v5 r$ ^5 }
  赵南星在明末曾两次主持京察,因而名声大振。万历二十一年(1593)出任吏部考功郎中,为吏部级别最高的司官,与吏部尚书孙鑨一起主持当年的京察。3 a4 c# ^' Y9 E# `* {  }0 t
  6 y/ q! K1 V) g0 Q& d( t& |. `7 y
  这人的敬业精神很不得了。据《东林列传》载,京察最忙时他伏案良久,全神贯注,有昆虫在他耳边吐丝结网仍浑然不觉。他是个疾恶如仇的人,使起铁腕来六亲不认,一律秉公澄汰。就连孙鑨的外甥吕胤昌、阁老赵志皋的弟弟、同时亦是赵南星姻亲的王三余,也一样被免职。一时之间,朝野称快,谓此次京察为大明立国二百年来所仅见。
5 S* H! k4 X2 }1 J7 U  
2 s+ S0 `; t$ `+ k  赵南星如此干法,触怒了当时的内阁首辅王锡爵等,发动言官围攻他。最后,赵南星被削籍为民。闲居26年后,于泰昌即位后方才还朝。天启二年(1622)任左都御史,一年后任吏部尚书,再次主持京察,"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气概固然是好,但不免“持之过甚”。9 E$ P7 w& R! G1 t
  5 y7 |9 E3 c: `4 O
  这次他旧事重提,指责给事中亓诗教(齐党)、赵兴邦(浙党)、官应震、吴亮嗣(楚党)过去曾“结党乱政”。——这几个人,确实曾为郑贵妃张过目,但那已是陈芝麻烂谷子了。郑贵妃在万历死后淡出舞台,三党也全部瓦解,大可放过不提,以利于稳定。但赵南星不放过,他写了一篇《四凶论》,要扒这四人在"先朝结党乱政"的画皮。其意气用事,“一如为考功时”。" R+ c- Q) }* e$ Y
  + Y7 E. e6 g0 x% R: Z0 @4 q
  这也是一件为渊驱鱼的事。1 e: p* ?! Z7 ]2 E+ Y3 _- A
  . w9 ?6 v0 f  g' ?3 m/ _
  著名的明清史家谢国桢有高见,认为此举是“教他们无以自新之路”(《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V2 y! i" H/ A; o; P1 d7 d
  
  g$ P' X- {/ q& A, F  赵南星老先生的文笔很好,有名的《明清笑话四种》(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里的《笑赞》,就是老先生的大手笔。里面的《屁颂文章》、《贼说话》、《和尚》等篇,也是能让人笑爆肚皮的。可惜,他打击起政敌来,却没有这种宽松心态。  K; T2 H1 U0 `4 }2 x3 e% B
  8 j+ X! g- d1 U$ s, U4 k0 U/ l6 H
  在这方面,邹元标倒是很懂得“和谐”。《明史》上说,邹在还朝以后,“时朋党方盛,元标心恶之,故所引荐不专一途。”昔日东林友人见他竟然保举异己分子,怀疑他晚节不终,他也不计较,只是说:“大臣与言官不同,挑刺找毛病是言官的事;而大臣只要不是大利害,就要以国体为重,怎么能像少年那样轻举妄动?”
1 T( ^$ B1 M% e( e1 B8 J- V  6 l0 h9 }- s! @% X& p8 ?
  谢国桢激赏他这一点,说:“当时的大臣们若全有邹元标的态度,天启间的政局不至于弄得这样的糟,也决不会有魏阉当政这样的惨变出来。”$ d4 d+ u. t: ~: X) o
  : X5 T1 ~+ s; J% ^% F
  此外,强硬派杨涟对朋党也有很清醒的认识,他说,时下的门户之见,“凡讲一人,先不论贤与不肖,便问是哪一路人;亦不问其能为用否,又问其走哪人路。如其为那路,便谓之邪党,更不问做何邪事。”(《杨大洪文集》)7 F1 j- a* d& X' w" _/ h( u
  
" f3 @9 |3 Y. Y: i7 h3 Q  可叹,草民我见当今有的地方,即便一个小小的“处级单位”,人事划线亦是壁垒森严。非我一派,即行打压,谁问你良莠贤愚?人人工作皆平庸,但论起人事关系来却如数家珍,聪明透剔之至!再听那七、八品的小官员在台上侃侃而谈,满口大词,那才是“屁颂文章”满耳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09: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林堡垒开始一个接一个沦陷】
8 K: n$ ~* r7 U& A+ F  0 ^, R" D( |) i  v2 H$ W/ k6 c
  3 T0 ?* Y! h; V& J9 C6 L" x
  我们从天启元年(1621)看起,明朝的高层的人事变化,总有让人想不通的地方。一方面,东林党人的扩张意识很强,一路似乎都在高歌猛进,其势头一直到天启四年(1624)都没有止。到这一年的年初,还是可以称为“众正盈朝”。可是另一方面,东林党人中的重要人物,却在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被魏忠贤分而击之,逐出舞台。
( q6 m% p5 M" `  # U3 V& z$ o7 S* _( ~
  当最终的决战爆发时,阉党居然能轻松得手!
$ B4 c; A. S; p8 N! h" c  
5 P2 g- D. ^2 [3 W; ^) A  所有的“正人”,于一夜之间飘落!( z/ r3 i' v9 ?% t: p
  ; n  v# h1 ^8 V
  史书上,用了一句极其悲凉的话来形容:“正人去国纷纷若振槁。”(《明史*列传第一九三》5 v4 O  |9 g+ F) J( i) ?: b
  
& E' V" M/ O; w  ——就像有人在摇晃枯木一样。
( h* i4 h! B: M+ v  Y+ [8 k  ' M7 f3 \) J/ z: o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大明朝为什么永远是“魔高一丈”?
3 J8 F( F- g$ k/ ~) S  5 }7 X# g% U1 J6 [0 S6 v( Q+ d
  难道,这就是我们千年的宿命、百年的轮回?# ?* B# p- C. B8 I* ~
  6 I+ S( v0 m  Z. S3 O
  我们从天启元年的六月看起。这个月内,东林大佬叶向高起复,入京做了内阁首辅。这时候的内阁名单,看上去还是很令人欣慰的。你看:叶向高、刘一璟、韩爌、何宗彦、朱国祚、孙如游。1 V8 I  O/ A/ z" l; ]
  
) x, Q2 d3 b' r. k  个个都是“正人”,也几乎个个都很能干。除了朱国祚没有显著政绩外,其他人各有各的作为。但是,即便朱老夫子也绝对是个好人。# ^' d# s% h% T! u5 F9 |% K3 M
  
! @" k5 T. [" l7 p$ J1 n& h3 M# L  可是到下一个月,内阁里挤进来了一个人——沈潅。
( R0 M% f& D9 o" w2 J+ U  3 D! Z: I3 Q. ?3 Y; W
  这个家伙,是方从哲的人,浙党骨干。早他年在翰林院为词臣时,曾在“内书堂”任教,给宫中的宦官们授过课。因此《明史》上说,魏忠贤、刘朝等人都是他的弟子。对这一点,有人不信。因为魏忠贤一直就不识字,而且内书堂是培养小宦者的,魏大叔似乎没有资格入学。! g! g0 `# q+ q. I" W6 h
  ( C* P, M9 @' b/ x0 a
  姑且听之吧,反正是两人在宫内有相当深厚的渊源。
( Q! B! L: h, F& G5 a( r  \; V  * J6 B% l$ W: [0 E4 f. R2 z! `0 e
  这个沈潅,除了是最早一批投靠魏忠贤的文官之外,他在历史上还做了另一件事非常闻名。: r7 y! ]  g) K& u! _' x
  
& _% j( t$ s0 x5 H  万历四十四年(1616)那时候,他任南京礼部侍郎,在方从哲支持下,驱逐了当地所有的天主教士。此为天主教在华传教的一大“教难”。而我们现在熟知的科学家徐光启(曾任礼部侍郎)与叶向高等人,则对传教士们都是很友善的。0 p9 z# \* S' g0 n& S5 {% R) ^. ~
  9 z2 x- g9 m8 n
  沈潅入阁,并非出于魏忠贤之力——那时魏大叔还没这么大能量。早在万历末年“会推”(评选阁臣候选人)时,沈潅就被三党人士提名,还没来得及任用,万历就死了,然后泰昌才将他列入阁臣人选。等到实际入阁,已经是天启元年的七月了。! ]! A' Z* A$ |" {' m) A
  , d5 c% G5 _, U7 L; S3 a8 [
  阴差阳错,东林党人把持的内阁,忽然就打进了这么一个楔子来!
, N1 K% s- G: g7 O* ]- ?  
3 h. H; T' r8 N/ h$ W% k; f  他一来,从此事多!% c- O6 T8 @( g
  
  d9 A2 b4 u' |  东林党人的各路大员,从这一刻起,宿命般地开始了多米诺骨排式的倒下。
7 E  a/ d! ?+ V. {' |0 O; O, R# R. t% n1 L! y" f
  沈潅为了交好魏忠贤,公开支持魏“开内操”。其实,开内操并不是魏的发明,前代几个皇帝时都有过。但是像天启这样百事不问,只顾玩,情况就比较危险。一万人的武装人员进出皇城,很容易出现参与政变的事(后来在天启死的那天,情势就相当危急)。
' `* D' F( O, t  
  s9 U1 O4 o; i; ]6 G  东林党人看不过眼去,群起攻击沈潅为“肘腋之贼”。其中刑部尚书王纪攻击尤力,干脆撕破了脸,直指沈潅为当代蔡京。4 s# o, U1 Y. N4 k
  4 h/ E! \* v& Z1 u
  彼时刑部有一个主事徐大化,笔头功夫甚好,主动投效于魏忠贤门下,给魏出谋划策、代写文书,还常常出头乱咬正人君子。王纪恼恨他的劣行,就上疏弹劾他玩忽职守。王纪在奏疏里质问:“大臣中有交结权珰、诛锄正士如宋蔡京者,何不弹劾,而与正人君子势同水火?”
1 N. v; i7 w+ C! N4 a  Y2 D  % k8 z' d' B( X& X! N
  王纪那时在天启面前说话很有分量,不久,徐大化就被罢。徐大化的同党、御史杨维垣颇为不平,上疏向王纪叫板:你说的大臣没说出姓名,请指实!究竟是说谁?
; h# a+ G* y5 k9 v, ~% y  
, A/ v% i9 U6 R7 a8 c  他原本想将王纪一军,猜想王纪大概不敢指名道姓,这样便可压一压王纪的威风。
) X) |& e8 d, E. Y/ N6 f. [  & f- v* r* S/ [) B- B3 O
  哪知道王纪才不听这个邪,立刻上疏道:此大臣不是别人,正是内阁大学士沈潅。他与宋奸相蔡京,代际不同,所为相似。“至于贿交妇寺,窃弄威权,中旨频出而(皇)上不悟,朝柄阴握而上不知。”(《明史》): Z2 a$ k, T2 H, r5 ]% K) R
  
: m4 R/ g& n" @! `, y  这一激可倒好,王纪这下不仅点了沈潅的名,也等于公开点了客、魏二人的名。“妇寺”之意,就是娘们儿和宦官,明朝人都知道这说的是谁。' G2 L) b5 c% R/ }" C3 c- s
  
+ J; A9 t% C# v2 M3 v  客、魏听说这事后,慌了,双双跑到天启那里痛哭流涕,替沈潅洗清,也为自己辩白。天启也知道沈潅跟客、魏确实扯不清,但还是给了客、魏面子,说王纪的话说得太多,应该给予申斥。就这么表示了一下,也就不了了之。
- y6 S: O8 c  R6 j0 c  
8 U6 H* ~4 m: d& x# P$ u6 u  沈潅这个家伙,白做了一回斯文书生,却如此自甘下流。在阉党之中,他是第一个投效的高官,也是第一个投效的阁臣,所起的示范作用极其恶劣。甚至,由此引发了魏忠贤想进而控制内阁的念头。. T* }8 ~+ ~- t& a' v! e. {
  
  H- Q8 o" N  C  这家伙大概也是一表人材。据说,他跟客氏还有一腿。那一段时间,客氏经常跑出宫去,就是与他幽会。# q# w$ Z( v( D  \, H
  
2 ^  o  N5 ?( _, h/ P1 o* f  魏忠贤耳目灵通,早摸清了这情况,但又不敢得罪客氏。于是到后来,只要客氏一跑出去,魏忠贤就矫诏——下圣旨,说有急事让客氏马上回宫。
! |" a9 M% y! D$ ?; @9 i  * N& M4 B" M# H' ~9 g
  圣旨谁敢违抗?明知是假的也得遵守。魏忠贤就是以这个办法,来阻止客氏给他戴绿帽。这个事,在一定范围内被传为笑谈。
% `6 A1 o4 h7 q8 d* ^; R
, Y" p. g+ o" {; v  内阁中最先离去的是孙如游。孙如游,字景文,浙江余姚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的进士,原为礼部右侍郎。泰昌在位时,他因抵制郑贵妃谋封皇后有功,被提拔为礼部尚书。在移宫案中,也是个主张撵走李选侍的坚定分子,因此上了魏忠贤的黑名单——翻船的那一刻,刻骨铭心啊。在杨涟被挤走后,魏忠贤就瞄准了他。
4 c" x* K, b4 s4 \) Y9 Q- N  
  \5 o  v" b9 o% |9 }  但是,孙如游在个人品质和为官上是个无可挑剔的人。于是,受魏忠贤的指使,几个言官就在他的入阁程序上做文章。孙如游是由天启“特简”(直接任命)入阁的,没有经过“会推”(开会评议)。言官们就说他的任用不合法度,要他走人。0 w& V+ v6 ^9 J+ h: l2 O, w9 }. C
  
: `8 y; ~- ~1 A  其实,皇帝“特简”阁臣,在前代就有过很多先例,并不能说完全不合法。只要任命得当,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这次言官的攻击,只抓住“不合惯例”这一点不放。& J; e) P: z+ x# K0 _7 W6 S. `
  
, j. H. T0 ~5 n, x  而且,东林党人的行动也不够协调。比方,同是在移宫案中立了大功的左光斗,竟然也加入了反对孙如游的行列。为了标榜公正无私,他强调:“如游去,而天下晓然:不得以私意用一人,不得不以公议去一人。”(《明熹宗实录》)8 z2 {+ i5 o  W( t' `4 r
  
) N8 ^) \. u) W; g  这样,孙如游就非常被动了。同时他也不愿跟魏忠贤之流较劲,于是先后十多次上疏求归。
% {/ _% S0 O# i$ T9 ~# _  8 Y. {! ]* p+ H* n8 a/ j$ D
  倒是天启还明白,下诏说:“累朝简用阁臣,都是皇帝说了算,前论已明,如何又无事生非?”
9 v1 W8 B7 f* m: ]: {2 ~  2 r( |8 Z+ [% b" y
  他说得没错。嘉靖、万历两代的内阁中,就有张璁、夏言、徐阶、李春方、陈以勤、张居正、赵贞吉、许国、赵志皋这样一批名相,都是“特简”的,干得很不错。不知为什么到了孙如游这儿,就成了问题。5 p5 n. q. p8 A% j8 C
  
. p( L9 E7 D" V( R  由于讨厌耳根子不清静,天启最终还是把孙如游免了,但是给的退休礼遇很隆重。
  Q7 @9 w4 U* V7 ~7 ]  - @' C# f$ B7 W( u2 V* Z
  孙如游一走,下一个轮到的就是刘一璟。) z1 Z6 b3 V: v0 N" t2 u% Q# X7 i& P
  3 g- d" l& G4 Z" E( I8 ^
  刘一璟人品也是好,怎么会成了靶子?事起沈潅这个花花阁老。0 ~' J3 M7 x! _" ]) P) s$ R& u+ w
  
. D# D/ H7 W6 w/ w" y; H& n( x" ]9 H! X  沈潅支持开内操等诸多劣迹,引起了言官的普遍不满,对他交章弹劾。弄得老沈焦头烂额。在方从哲退休和叶向高回京之间,有几个月内阁实际上是没有首辅的,只有刘一璟的资望最高,目标也最显眼。沈潅不思己过,反而怀疑是刘一璟在幕后发动,于是就授意给事中孙杰上疏攻击刘一璟。! e$ z9 N7 f/ t4 E
  
! E* a, i6 \8 t3 B/ h  这下可把刘大人给冤枉了,因为刘一璟自恃清白,从来就不跟言论官勾搭,甚至连好脸色都没有。言官们对他怨望颇大,不可能给他当枪使。
* s! m2 {8 R( ?$ v7 k7 {- ]# v  : A5 z# Z+ {; {$ x; N
  ——小人之心,你真是防不胜防。因为疑心,就要干掉人家。即便冤枉了又怎么样,冤枉好人又不会有什么危险后果(好人不会心狠手辣,也不会报复),所以就放心干他娘的。这也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 @0 X: {4 P8 j7 K1 U
  $ _" W" R5 M: L, z# q
  我以为,刘一璟之所以被锁定目标,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就是在泰昌元年(1620)九月份,刘一璟曾经向天启当面申奏,要求驱逐客氏。因此,搞掉刘一璟,肯定在客、魏的计划之内。; H0 @/ c6 y1 b; g$ y
4 W/ D7 H4 s- ]8 ~& e8 `/ h
  此外,刘一璟在那时还坚决要求处死“盗宝案”中的刘朝、田诏等,对天启以修陵(万历之墓)有功之名荫封魏忠贤持有异议。泰昌元年的这些老帐,是要一块儿来算的。# M; a4 M" ^( o% G( }! P1 ]7 A
  
; p" K( x9 p8 D6 W4 N1 x  不过天启对刘一璟在移宫案中的护卫之举,印象极深,他还不至于立刻就忘恩。首攻刘一璟的候补御史刘重庆,就被天启怒而贬官。但是接下来,攻势并未减弱,反而越来越猛。# k! ~9 \  h2 l
  0 q' g% W0 W3 t/ N
  刘一璟,字季晦,江西南昌人,也是万历史二十三年的进士,原为礼部右侍郎。泰昌即位后入阁,在拥立天启的问题上态度坚决。当时外有刘一璟、韩爌、周嘉谟,内有王安,人们普遍认为大明朝总算中兴有望了。哪里料到,刘一璟的板凳才坐了一年多,就坐不稳当了!
; f& Q: z( {0 L; Z( }1 A! ~, ~  
! F8 z: }. N# j- j1 ^! \  最让刘一璟感到沮丧的是,不仅郭巩、霍维华这类渣滓蹦得欢,就连素有直声的给事中侯震旸、陈九畴也加入了攻击的战团,讥讽他“结纳王安”。前面那些乌龟王八蛋跳出来,刘一璟心里很明白,这是魏忠贤在搞报复,可是侯震旸等人为了博取直声而口无遮拦,就未免让人太寒心了!2 a. d* I( `- t8 n8 V( i
  
9 C8 |1 M1 {# q. h. S, |6 x7 t# P6 l  以明朝士大夫的一贯观念,最恨、也最怕人家说自己进身不由正途。勾结了宦官。这是一个很大的污名。刘一璟不得不连上四道疏为自己辩解,并按惯例要求解职。
- _) p* J) {1 O" @# O    B, |: c7 x+ U- S. T( G* Q4 W
  魏忠贤等的就是这个效果,连忙矫诏:准予刘一璟致仕回乡。
2 r7 L7 C' c- z) V2 \  
6 I* F5 w9 B1 O! T# O& L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时刻。在外廷,大家都把形势看得很清楚:须有一个关键的人物出面说服天启,坚决挽留刘一璟。
  O. h. R' ?% d7 ?3 r+ x8 Z- g0 Z1 N  
0 v3 c" A1 u/ T$ r  这个任务,惟有刚刚回到内阁的叶向高能胜任。可是叶向高并不很积极。
" [' C8 C) k! A( `7 W- {+ y( Y  
( m1 e% L/ F+ ^3 k6 l  他对刘一璟有误会。
. F4 o, G/ d0 i9 f5 Y) }  
9 k) J0 D0 `9 P. }  本来刘一璟是个心胸坦荡之人。在方从哲去职后,按例是应由刘一璟递进为首辅。但刘一璟坚决不干,要把首辅位置留给将要回来的叶向高。
# o! a% d' `% r7 M0 [) e" q. P# U6 a  
* t5 R; n: @" a4 T8 Y1 r% ]  这一片冰心在玉壶,叶大人却完全不能理解。1 P7 Z* D6 _3 N0 O, I
  1 ^# {" R# b2 u: J/ A$ e9 ]0 c
  早就投靠了魏忠贤的霍维华、孙杰,偏巧正是叶向高的门生(叶是他们考进士的主考老师)。两人不断在老师面前搬弄是非,为魏忠贤粉饰,对刘一璟大加诋毁。他们说,刘一璟对叶向高的复出非常嫉妒,很不情愿让出首辅的位置。
& q( R5 y1 i) Z0 H  
; ~/ e- G1 I8 k1 I  三人成虎,此乃万古定律。如果有一百个人对你说,秦桧这人其实是相当不错的,你也会慢慢生出好感来(不过,历史上也有天天说好的,形象却越来越差。是何原因,待考)。
, z) A& x; V+ v! A' U  z  
- n# S$ P! [9 c  叶大佬本来就不是激烈之人,受了门生的鼓惑,对魏忠贤抱有幻想。他不是看不到客、魏坐大之势,但总想以“调停”来解决问题,不想与之发生正面冲突;而对刘一璟则冷眼旁观,尤其这个时候更不想出手相救。
2 R7 a% p4 Z/ \3 l! k  : O" H( m3 ?% l( |. r  W0 w7 y
  他还有一个门生叫缪昌期,比他清醒,跑去劝老师说:刘一璟乃国之栋梁,如何能坐视其被逐?宫中诏令,可不必听。; h( U9 `  c* r. \# v! V
  
3 z8 x  L+ s3 D- O# g  q. Z- r  叶大佬问道:天子有诏,怎能不听?
) {: d5 n1 ?& A$ K  + S4 K- B  e3 A- q& [
  缪昌期疾言道:师翁如能出面一争,则局面可为之一变,且可挫魏阉气焰。如听之,则矫诏一次,去国家重臣一次,他日又如何收场?4 O$ R+ t& s( L
  + V. K0 v$ G5 [# P/ a: {
  一番话说得叶大佬默然。
$ e3 O" J7 Y& O0 k: C4 O, Y  : y: G1 {, d9 W+ l2 f
  他后来终于去说了情,天启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慰留。但是刘一璟的心凉透了,“坚卧不起”,连上十二道疏求去。魏忠贤的意思,是只要他走了就好,于是在批红时也做了一点让步。事情拖到天启二年的三月,刘一璟算是体面地致仕了。& J2 G( _" ^, r! k0 ]5 i8 }4 e" l
  
2 ^0 l6 i/ f. p4 [4 ?  刘一璟的离职,后世有评价说,这是东林党与魏忠贤斗争的第一次惨重失败,对天启后期的政局影响甚大。
3 c0 ^3 G4 r7 F- e5 j) Y  * @: s4 U( v5 z4 \
  刘一璟是顾命大臣,威望极高,此次不过是魏阉方面几个小丑出手,就把他给撵走了,这无疑大长了魏忠贤的志气。过去,他还不大敢挑战内阁,现在,他已开始酝酿:下一步要全面控制内阁了。
- u% o& E! r3 f$ \+ F: A1 t2 O" x% h7 h: Q, d6 F% M1 [2 r
  当然,阉党也并非一帆风顺。沈潅作为阁臣,被刑部尚书王纪点名责骂,老脸丢尽,他马上就进行报复,把王纪牵进辽东经略熊廷弼冤案中,导致王纪被削籍为民。
; v* F/ r) K; W  U: g# U  
$ E" Q" R7 _  g  这样为非作歹,朝议对他愈加不利。
2 I- Y/ K6 l2 R8 i  
. z0 Y* X" Q. F  叶向高此时也认识到刘一璟是个君子,霍维华说的那些都毫无根据,于是想为刘一璟出一口气,他很巧妙地对天启说:沈潅与王纪互相攻击,均失大臣体,如今只斥逐王纪,如何向公论交代?8 v$ @, x& {  n# r! I8 d
  2 X) a6 X7 M" [  A6 L  d: Y
  首辅有了这样的说法,就意味着:沈潅的板凳也坐不稳了。另有阁老朱国祚也以此理由求去,认为自己不能与沈潅这样的家伙做同僚。人际关系搞得这样僵,沈潅只好求去。在刘一璟走后,他也离开了。
  c1 o0 k- z% ]+ k: p  / [0 C% t8 a4 f7 `7 E
  沈潅回到家乡湖州后,过了一年就死了。他这是走得好,也死得好,毕竟活这的时候还保住了体面,没有等到被崇祯追究。
  j0 j/ K# N2 X0 [& A% H: \  4 k- e! w) G( W2 h: S, S6 M
  就在刘一璟离去的同时,东林党的另一员大将、吏部尚书周嘉谟也被阉党逼走。" A* n7 ?3 d1 s& {
  8 O& T( J, D. y' ~+ F
  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还是那个小角色——兵科给事中霍维华。
: c0 e" K' q. f2 \' ~  ! k( a- u) W- M6 [
  这个霍维华,是北直隶东光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的进士,曾任金坛、吴江县令。应该说,他在当吴江县令的时候,还是个挺有良心的好官。他发觉地方上的徭役有轻有重,富户与穷人苦乐不均,便率手下对各乡地亩逐一清查,编造图册,防止隐瞒或遗漏徭役,并除掉了酷吏,以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d6 N4 W; ?! ~9 i8 [( S. G  V
  : j) Q. u  m; e5 C
  变化是从泰昌元年开始的。霍维华有个内弟叫陆荩臣,在宫里当宦官。通过陆的引荐,他认识了魏忠贤。此后,这个原模范县长就以一个恶徒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上了。
4 u! s: h. c& M! z  / j$ }( w" P/ e. k/ }! b4 c$ L
  当年魏忠贤与王体乾达成交易,要干掉王安。这中间需要走一个程序,即外廷要有一个人出面弹劾王安,魏忠贤他们再通过矫诏或进谗言的办法,把王安贬黜。" h& @# Q" D0 K
  
% @8 O1 ^# b+ |9 }' z5 z" m  王安是一位老资格太监,在外廷要找一个人来参他,很难。几乎没有人愿意出头。
, W7 W0 f, V. W( i+ ~, `) u  + n% T+ p/ m/ A
  恰在此时,陆荩臣听到消息,就来鼓动霍维华下水。. g* q- G6 m- e
  7 u" j  t; T$ U; \
  霍维华权衡了利弊,两眼一闭,跳了下去。因此王安的死,与他也有关。东林党人对他既恨又蔑视。霍维华在外廷无路可走,只能更加死命的靠住魏忠贤。3 y( `+ ?  |% p' q7 ]
  
; \! Y  C, \+ Y4 v, K, t) a5 {  吏部的人对他不屑,把他给外放,调任陕西佥事。这一调动很技巧,也可以说是整他,也可以说是正常调动。" s  {% l8 {  Y: s* ^
  : F6 ?6 B/ E7 D: j: A
  霍维华当然只有一种看法,他毫不含糊地认为,这是东林的阁臣刘一璟和吏部尚书周嘉谟在搞他。: K3 ]+ o8 a8 T8 [- q  s
  
; R0 v5 q2 K# a6 ^5 G9 F, m' o  事实也是如此。这个周嘉谟确实是个容不得小人的组织干部。他和杨涟一样,也是泰昌、天启两代皇帝的保护神,在两次危机中立过大功。泰昌以来,他大量起复在万历年间因“争国本”而被罢官的正直人士,一面对三党分子施加压力,把他们大部分逼走。
4 A- [9 T( r! H3 z/ Z! Q  
, j+ M* z/ f6 P1 e. ]0 U" ]2 _  至于拿开霍维华,不过是小菜一碟,他不认为霍维华算个什么东西。
+ {* e6 M& l$ a6 e3 v6 \  
/ k5 }5 J2 n+ ~: I; m2 n; Q# ]  但是,这一动,却激怒了魏忠贤。那时外廷里肯不要脸依附魏忠贤的人,很少,霍是“首义之士”。如果调到了陕西,等于断了魏忠贤在外廷的一条线。
: s6 X+ y0 H' W5 K$ Z9 ?8 @6 w  
3 e6 `4 r2 C# ]# }  这不是打狗欺主么?魏忠贤决定反弹。
- i5 D$ c9 g$ k& {8 r$ O1 {  , N& ?# Q# j1 h# t/ M0 V
  于是他“阴嘱给事中孙杰,纠弹嘉谟朋比辅臣,受刘一璟指使,谋为王安复仇”。同时还弹劾周嘉谟举荐辽东巡抚袁应泰、监军佥事佟卜年失察,导致辽阳失陷。那一时期对后金作战失利,跟袁应泰指挥无方有关,袁本人也战死沙场。但是任用袁应泰的,是前首辅方从哲,跟周嘉谟没有什么关系。
) R% l) R. k% A( @# ~# ^  6 ^7 A3 G( D" P8 c
  这两条都是诬陷。但是天启并未申斥孙杰的胡言乱语。这就意味着,皇上认为事出有因。周嘉谟感到名誉受到损害,只能提出辞呈。
1 k% \* q# J) b  - U: G4 }# \" d, {6 |; b1 ^
  魏忠贤还是那一招,矫诏。同意你的请求,走人吧您!, T* M- s- y. J4 ?. Q
  
9 Y- V' q8 I- W9 R+ `  就这样,一个堂堂部院大吏,竟不能自保。天启元年十二月,一手创建了“众正盈朝”局面的周嘉谟,很窝囊地走了。
7 J5 }$ h9 a( d1 }( F. Z( Q( T4 w  
& X4 y3 a1 E9 A5 I6 e  三党的“失地”,由魏忠贤来收复。小人们的额头开始放光了——他们看到了一颗大救星。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09: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决战之前的短兵相接】) w. C  y7 C6 f) \' |- g
    
. |% y2 |7 e! T) i    * w. Y. A9 ?0 L0 e
  到天启二年(1622)中,魏忠贤的阉党已渐渐有了一点儿模样,网罗到了一些重量级人物。与书生气十足的东林党阵营比起来,阉党倒更像是一个“党”。6 l' ]$ H* ^* d8 w. s) M0 W
    
7 l/ ^: Q# u1 p1 D  H( `7 l- T2 G" w5 S  这两派势力,都渗透在有关的国家机构中,其主要人物都同样受到天启的信任,而且从整体来看,东林党把持的国家机构还要更多一些;但是由于两派的“组织结构”和斗争路数很不一样,所以阉党得势、东林失利应说是必然的。
+ `1 D% y7 r% P) P+ F$ z6 T    
+ f+ j! H5 n' r/ q! O: i0 D  首先阉党有一个核心班子,其决策与行动步骤都控制在以客、魏为首的核心手里,大小爪牙都要经过授意才发动攻击。他们对所有的事情,都是先经分析判断,再定下决策,所以无论是在扩张上,还是“定点清除”上,都显得很有计划。
! o: c- X2 c/ U/ Y1 Y    ( Z! I; n: r0 }- t; o
  并且阉党的进攻没有什么道德约束,可以无中生有、信口雌黄,一切以干倒对方为最高原则。这等于是“泼粪战术”,对于正人君子来说,最难应付。6 X1 y$ Q! D: I; a
    + {. M( P7 b7 ~" o, g/ ]. _4 r
  反观东林党,则是一盘散沙。人数虽众,步调却很不一致。往往是在受到攻击后仓促上阵,各自为战。东林党人又素来标榜“清流”、“正派”、“无私”,因此在同伴遭到攻击时,有人为避嫌,竟不能出手相救。甚至在局部问题上,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令亲痛仇快。5 T$ w  j5 N: U3 }; u2 b
    $ i) h: Z& }3 d/ Y* ^* g$ V; C
  此外,还有一大不幸是,作为东林首脑人物的叶向高,是一个圆滑官僚。既缺少战略眼光,也没有霹雳手段,一厢情愿地以“调停”做为主策略,错失了决胜的最佳机会。更重要的是,他由于在野而未参与“移宫案”的护驾行动,在天启皇帝那里分量不够,这也使得他做事不免缩手缩脚。! X  J5 z: g1 d
    
! @- S  b6 @) T: w* ?) L% O9 ?  在魏忠贤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东林党人没有想出任何有效的反制策略,只是希望天启能秉公裁断。可是,批红权是掌握在魏的手里,“上裁”基本上等于是魏在“矫诏”。因此,东林人士一遇攻击,就只能求去,以“无私”而示天下。看起来是捍卫了自己的名誉,实质是无抵抗地败退下去。% Q' H1 }4 Q) h! @
    + }' x/ ]+ q3 g( j5 U' g8 p; b
  这样的仗,打起来是很窝囊的。/ Y# @2 {. k0 f( I
    / S# e1 C5 l  ~1 V3 F7 _
  偏巧东林党遇到的又是一个永不言和的狠角色。3 W; L2 ]9 }+ d1 a5 f: m
    ; v+ c3 d7 H0 s  V
  天启二年中,沈潅走以后,魏忠贤由于已经尝到过内阁“有人”的甜头,觉得很不适应。内阁没了耳目,干什么都不方便。于是就考虑,如何才能再打进几个楔子进去。
( n4 b7 m& `9 E' l, h4 d# ~4 _+ {    ' O# M5 F: _- i" `6 x/ F+ o& s
  老天也真是帮助他,想什么就来什么。这一年的十二月,内阁大佬叶向高上疏,请求增补阁臣。7 Z$ x; O* X) N5 l' v9 Y3 A3 s; d  \8 n
    
9 }4 A! W3 N: f  这时的内阁,除叶向高之外,尚有韩爌、何宗彦、朱国祚、史继偕等人。按照明朝惯例,只有“独相”——内阁仅剩一个人才是不正常的,两人以上就算正常。因此现在的人数并不算少,完全可以不补。6 J8 n. G6 l% G& i: I' g! R
    8 |* A& P! a' P6 z. j% b+ |
  不知叶大佬脑袋里转了哪一根筋,就在这恰当的时候,给魏忠贤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机会。" ]% N5 a: C  F) G
    6 n5 x& Q, N3 M3 a5 A* y
  魏忠贤当然不会放过,他立刻对天启来了一通“可行性论证”。! d' s. J( b9 e9 E' u8 C7 D
    
: N6 R  k1 F- ^. h" S* ?  天启办事是不过脑子的,魏爱卿说行,就行呗。他下诏,让有关大臣“廷推”,就是大臣们讨论一个候选名单,皇帝从中挑选。这是明朝的民主集中制,介于“会推”和“简任”之间。
; Z( }) a3 Y3 Q1 p$ R: _    2 k) z6 u* U. E: {5 m- \
  魏忠贤马上展开活动,以便让自己的爪牙也能列入名单。, }) c- o  ^& G" m& W) Y
    
  x8 e' }) i9 N& o3 U+ F' `5 Y' G  大臣们议好的名单上来了,依次是孙慎行、盛以弘、朱国祯、顾秉谦、朱延禧、魏广微。
/ X8 n% \4 w+ K( B3 \6 @7 I6 o    , T6 ]9 c0 |- N) X" X* ]
  这里边,打头的孙慎行、盛以弘是东林党的,后面的顾、魏二人是阉党人物。孙慎行为官清正,备受阉党的敌视,在七月里刚刚告病还乡,属于“在籍”(保留公职)人士。这次仍高票当选,可见公道自在人心。* k$ j( q  S$ K% a! Z8 K
    
( U* q; m' ~, ~/ l: w% u. d  这样一来,阉党的提名就有可能白提了,因为皇帝的任命要充分尊重民主,按次序从排名在前的人中选几个。魏忠贤一听这结果,急了,马上就去找天启忽悠。
& F7 }9 S3 ^: O9 Y. @    $ Y0 w; k+ O: i6 A+ |7 }% U2 b
  天启天天跟魏忠贤玩,已经习惯了言听计从,而且相当配合。果然,天启三年(1623)正月十八日,任命书下来了:是前三个落榜,后三个入阁!
* J" d1 B& x$ g    
: i8 K# O0 P7 _. x! l. Y5 _2 D  这嬉皮士皇帝的作风就是不一样啊!倒是魏忠贤怕舆论太大,建议把他认为“不做恶”的东林党人朱国祯也补进来,以防人之口。
# O# d' b2 n+ y, L4 V    
% p! j( l6 \# h9 U9 O: {" e  叶向高顿时傻眼了:怎么会这样?  ~  ]$ U$ w5 J5 q, [, y8 j/ @
    7 x2 }3 V( F1 O% o" _
  他连上两疏,要求天启按照大明祖制,按次序先任用孙慎行、盛以弘。6 s0 v* |) A$ ~' u0 G% N/ e
    
- }0 |/ D5 g$ \* r8 N  天启没理他。祖制又怎样,你能让老祖宗他老人家从南京孝陵里爬起来吗?
; h' \/ m  c% e5 T# N    
8 L, H) u) i# f( [. t4 g  不能。那么我就说了算!叶阁老,很多问题你还不明白:大明的国号还是大明,可是很多东西都已经演变完了。祖制,那不就是一些印刷品吗?
2 a5 W! f, H4 A, a    * h3 o+ D, q1 J0 T$ i
  他传谕外廷,不许再就此事上奏,否则重治!: E6 L7 C* _/ l5 e) i* a
    % c( u% m. c- S) q
  顾秉谦、魏广微这两个家伙,是公认的庸劣无耻之徒。他们俩和沈潅还不大一样,沈潅与魏忠贤是互相勾结,有点呼朋引类的意思(连客氏都可以资源共享)。而顾、魏两人则是地道的奴仆。这两人当了阁臣,魏忠贤插手外廷才算真正成功了。所谓的“阉党”,到此也才算是初步成型。
' Q! p' @8 ~/ \4 p: y( H
# F# v6 s1 Y8 Z5 K- u+ k! h  这时候的魏忠贤,对于将来如何全面控制朝政,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蓝图。——把傻子摆在那种高位上,也会聪明三分。# X0 E. u1 T# i9 }$ \$ b7 u
  ( [4 p+ i: z3 q' H
  把楔子打进内阁后,天启三年的二月,魏忠贤又把天启忽悠好了,开始把触角伸向军队。他借口为皇上了解第一手边情,派死党刘朝(跟他一起盗宝的那个)率领45人,持甲杖、弓矢、白银、布匹来到山海关,犒赏将士,了解军情。
  @0 _# _6 [- f$ o9 W  ( J' \: q7 F( a( s6 ?6 Q4 o+ [1 U3 Y. e
  大学士、督师孙承宗是天启的老师,为人正直而有计谋。他上疏劝阻说:太监观兵,自古有戒。将领士卒只顾着逢迎这些太监,必然放松边防。如果这一批来的人无法阻止了,那么也应下不为例。但天启对此也是不理。
0 J9 {" l9 r1 u% N5 F  . L* j; @# E  R% ^3 J! S
  魏忠贤此举,是在向天下示威。他的气焰已高到了一定程度。
; l4 \# g* [2 A& r) e5 U  7 G  N/ F- C2 X9 l
  就在这个月,经过魏忠贤的活动,被贬在外的陕西按察司使郭巩奉召回朝,恢复了原来的给事中职务。6 h  O; z, M3 O$ J+ G7 N, S
  
2 G" P3 m# i% z1 |, M7 ?1 T  郭巩投桃报李,回来后马上上疏弹劾熊廷弼,并连带攻击曾经荐举熊廷弼的人。御史周宗建愤而反击,说郭巩这是在“阿附权珰”。两人互相辩驳,话越说越激烈,把魏忠贤等人完全牵了进来。
, z$ C6 T# I+ |5 ^" Q1 K! G  ' _5 P, s; D; X
  天启的反应比较迟钝,没有就此事发话。
' C- M, Q# ^# G: k; \% U  & l. q: d  _6 Y7 }# c7 {0 }) }
  魏忠贤这时地位已稳,本不怕一个小小的御史说三道四。但是,他为了激怒天启,给周宗建以惩罚,就带着几个太监到天启面前哭诉。魏忠贤年轻时喜欢文艺,到现在也还很善于演戏。他泪流满面,捶胸不止,请皇上允许他剃发出家。& u6 F; r2 c* Q4 c+ p9 k
  
" w) W4 |7 o* X2 X" x  天启终于被这眼泪所打动,怒而下诏,切责周宗建胡说八道,准备动用杖刑处罚。叶向高等人闻讯,都吃了一惊,连忙上疏说情,才得以免。8 {! s. o! S  q6 m
  2 q6 e: p* r' r5 D$ g
  紧跟着,又有御史方大任上疏,揭发魏忠贤在西山碧云寺预建坟墓,其制度超越皇陵。这样的事,在古代是一定要杀头的,但是天启也不理。
2 T* ^( }# O& Z  @5 q" e  , c7 r$ b7 A1 F1 E0 ^* h5 y5 F
  这次对魏忠贤的攻势,是东林党人近年来比较激烈的一次,但是完全不起作用。相反,从这件事后,凡是廷臣有攻击魏忠贤的,天启都要发怒。他的态度,已经明显倒向阉党,对东林党人越来越无情了。  F  T4 [1 J8 z
    W1 e& u. b/ X' E0 p$ F5 b6 v" r
  天启三年的十二月,魏忠贤更上一层楼,受命提督东厂。此时他的权势之大,在国中已无与伦比。他是实际上的司礼监首席太监,同时又提督东厂,有了直接的侦察、生杀之权。由于东厂是直接受命于皇帝的特务机关,除皇帝以外的任何人都在其监视之下,这就意味着,全国任何一个角落,今后都将处于魏忠贤的掌控之中。
1 e" R3 S) H; @- ?% p  $ D, y& @; Q7 Y% X# c
  魏忠贤受天启宠信迄今已有三年时间,天启到今天才把这个权力给他,一是说明天启并不是完全没脑子,他一直在考验和观察魏的“忠诚度”,非常慎重地对待此事。二是说明到如今天启对魏忠贤已完全放心,准备把整个大明朝都交给魏去管理了。0 m4 _+ x& [+ ^: Z! P& x( A0 |* R
  
' Q0 e4 [5 A/ y9 n  而天启自己,则可以尽情地玩游戏。8 {4 b. a  C# p3 ?9 r8 @  E
  
3 L& H$ L% C# X+ N6 Q+ X: ~& f! B, y  “当此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明史》)天启还特地为他赐名“忠贤”,魏本人同时也有了一个字,叫“完吾”,不知道是哪个拍马屁的文官替他取的。完吾,就是要当“克己复礼”的完人了,可见他胸中的格局不小。' n7 ]- q% Z" b& D
  # G: K3 z3 J# P# d( P
  有明一代,像正德皇帝那样胡闹的混蛋皇帝,尚且不能容忍大权旁落,天启则完全不把皇权的安危当回事。在魏忠贤开内操之后,御史刘之凤曾上疏发问:“假令刘瑾拥甲士三千,能束手就擒乎?”这就差一点儿没把话说白了,但天启根本不听。这个傻皇帝假如能活得长久,还真难预料能发生什么事情。( o' R9 t3 M/ V) \, _& x2 w
  
/ l- i' g) L) C9 y3 ]% F: e  现在的局势,对东林党来说已是黑云压城。连叶向高也察觉到了危机正在增长。魏忠贤下一个定点清除的目标,就该是叶自己了。刘一璟走后,内阁进来的是两个混蛋,叶阁老孤掌难鸣,不禁深悔,不该不听缪昌期的话。% a( T* Q3 ]! S5 g, D; M: }
  & W: `+ K2 B& Q2 a6 c' i% W( k
  刘一璟刚走的时候,叶阁老还有幻想,盼望天启皇帝的气一消,就会召回刘一璟。现在他明白了,只要魏大珰在,刘一璟就绝无回京的可能。唇亡齿寒啊,一向温吞的叶阁老也有些愤怒了,他上疏皇帝,质问道:客氏出宫,尚可以去而复来;顾命大臣难道还不如一个保姆?' {/ g6 q" d. x% i* M3 v0 U9 c& z! a
  
+ d; G0 {$ f8 K/ t1 R9 E* V  魏忠贤知道这是在挖苦他,心里一阵冷笑,当即就把叶向高定为下一个打击目标。
2 W% u+ J$ e8 g2 w2 P- e2 p! T  0 f9 ?4 J+ {7 t0 s, K% i, X9 @$ ^
  但是当时内阁还有韩爌、吏部还有赵南星。魏忠贤“惮众正盈朝,伺缝动”(《罪惟录》)。; r: ]5 b) K# E
  / y( ]4 j. G. D
  ——等着吧,剩下的这几个,我早晚也要收拾掉!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09: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启四年的京城地动山摇】: H1 u, f% g$ Y9 u. i
  * m* t/ r* P0 Q6 p$ f
  1 _# ?4 b0 F2 b. M4 u: P! P
  
  P7 W6 |, u' t0 q  天启四年(1624),这是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年份,大风起兮,四海不宁。对于大明高层的三大政治势力——皇帝、阉党和东林党来说,这一年的开始,不是什么好兆头。
8 K8 _' r: @) G0 P3 W$ l6 F9 b+ P  
  q- C, A! ^$ L2 z  年初一,长兴县的民众起事,烧县署、杀县官,四海为之震动。
! ?+ s- g- e8 i) b0 f% X6 \/ A  
8 R0 z5 }+ j+ p% \+ i$ C% b; ~& {2 |  二月,日赤无光,天气异常,华北一带地震,连皇帝住的乾清宫也摇摇晃晃。天启受了惊吓,竟害起病来。
+ d; C& P& O/ K6 Y2 d0 Z2 \- Z  
8 p+ ]& x7 h) y! }9 u  三月,杭州兵变。五月,福州又兵变。
9 j8 o" B" ]# f9 P( ]% M* z  
2 a, A! D" D+ Q  魏忠贤方面,上一年渗透外廷大获成功,一气连扫东林多员大将。蚁附于他的一帮干儿干孙们见老爷子实力可观,都想借这尊神荡平东林。于是纷纷吓唬老爷子:“东林将害翁!”(《明史》)- s+ @' k3 p7 p* r
  " `, F9 ~. Q, p& M
  魏忠贤做贼胆虚,知道东林已视自己为死敌,深恐遭到反噬。细数朝中,仍有叶向高、韩爌主持内阁,邹元标、赵南星、高攀龙把持部院,左光斗、魏大中、黄尊素当道言路,哪个不是对他虎视眈眈?) [0 v# R0 B1 [: X- ?) i% q% G6 W
  
8 \9 c5 N3 a8 A2 p* @- w% p4 I  东林党这面,眼睁睁看着魏忠贤羽翼已成,权势远胜过正德时的刘瑾,内又有客氏相助,依侍上宠,力可拔山,怎能不忧心忡忡?眼看再退的话,就是全线崩溃,但想要反击,强弱早已易势位,胜负也很难料。9 i& H! U+ k: T4 q/ ~3 z
  + `- u8 b; ^& P1 q
  成败兴衰,必有一战。
3 I/ Q0 k8 j5 m. e5 E% ~9 V  
3 l* {6 a. F7 e6 B  _$ [' j8 h1 _  双方蓄势已久,到天启年中,终于一触即发!1 J. W7 M: E7 m8 |
    e. g- t- z( w9 c* i; |; S! _
  事起吏科的一次人事调动。4 E4 U( l7 r3 p% m% X* X
  
  j3 e1 [# ^* W; c  二月,吏科都给事中程注年任期已满,要升至另一职位。吏科的这个官职很重要,是组织部门的监察组总头头,明朝时俗称“科长”。品级不高,权力极大,在任免干部上有极大发言权。$ G! \1 X# e& d: f6 [
  . I6 Q, `1 ~) L" Y  j. r
  程科长一走,空缺应按照职务次序,由给事中刘宏化接替。如果刘能够正常接替,则一天阴霾化为乌有,两派恶斗不至于这么早就爆发。不巧的是,刘宏化此时正遇到父丧,在外地出差路上直接就回家守孝去了(丁忧),须离职三年。他做不成这科长了。+ g2 n, E  _$ v% f; Q0 \
  / a  E  o. _1 k% a
  左佥都御史左光斗,马上把这消息通知了他的同乡好友阮大鍼。阮此时也不在京,正在老家探亲,按次序是应由他来顶上。; x  R% i8 r: ]( F: s+ _$ x2 x
  
  l9 p4 p+ X/ M' E& P$ ]& M  阮大鍼字圆海,怀宁人,万历年间的进士。他属于东林党一系,和左光斗、魏大中的关系都甚好,但为人浮躁,官瘾比较大,名声不是太好。在家乡一接到消息,未等假满,他就风尘仆仆赶回了京城。, C) Y7 L7 K  I$ ~' y2 W
1 c6 c( S8 `  ^+ `
  但是事情阴差阳错有了变化。吏部尚书赵南星、刑部右侍郎高攀龙、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涟,三个人都对这个人选持有另外的意见。因为本年稍后一段时间,将有一次例行的“京察”,在京察中,吏科都给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阮大铖显然不是合适人选。5 k3 X. m2 h4 c0 h
  
3 Q- O2 ]4 T) R2 x/ n9 R1 [  干部调动,还是赵南星说了算。于是他另选了性格刚直的工科给事中周士朴出任这个职务;而准备让阮大铖平调至工科,顶替周士朴调走后的空缺。
* [! E4 P0 s" h  
* U7 G, I7 ?) q) \7 F  但是天启没有批准这个推荐人选。有些史家认为,这是因为阮大铖没有升成官,愤而投靠魏忠贤,从中作了梗(见《明史*左光斗传》和《三朝野记》)。
1 J( a( D( R! H2 F  
; O) W2 j! [. K% d7 Z5 V  事实上,阮大铖此时与魏忠贤还没有什么瓜葛(想投靠也不会这么快就见效)。, H& M' _) Y9 d$ f
  / I! Y2 s* V, y9 L$ c" T6 Q7 O
  周士朴的受阻另有原因。在天启三年(1623),周曾多次上疏攻击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侵权,影响了地方行政。还有,在天启三年六月,曾发生过千余名宦官喧闹工部大堂、为索取冬衣的事侮辱工部尚书钟羽正的事件。又是周士朴上疏斥责宦官跋扈,为钟羽正鸣不平。6 h, T) |! W! `0 Y" w
  2 C" n5 e; T5 x
  这两件事,足以惹恼魏忠贤。在魏的鼓动之下,天启把吏部意见留中,不予答复。& Z1 ^( \0 o2 Y
  9 y5 A" p" e- O7 l) ?' P
  吏部见皇上迟迟没有发话,知道周士朴不合上意。没办法,只好又推荐阮大铖。1 V$ T' w; x8 G: V) I2 F0 F- ?
  , B- [) I  K6 G
  这次批复得很快。但是阮大铖得不偿失,因为这么一折腾,全天下都知道他阮大铖实际上是不够格的。几乎所有的人都一致认定:从这次蹊跷的任命过程上看,这家伙一定是投靠了阉党。# u5 z& r- J! ~1 W
  ' c  e+ h1 l8 s6 g  w2 @
  阮大铖因得官而名誉扫地,不能自安——以东林分子而投靠阉党,这无疑比小人还卑鄙!在古代,官员就是再坏,也多少要点儿脸,假如名声太臭,一般是干不下去的。像前面提到的沈潅贵为阁老,但最初与魏忠贤交结时,也不敢公开化,只能偷偷摸摸。至于阉党的公开化,那还是在后来一党独大之后。' L) }9 q; i% l5 l4 u
  
# d& [3 ~5 D" Q$ L1 Y2 F  众口烁金的压力太大了!任职还不到一个月,阮大铖终于顶不住,请假回乡了。这个位置又空起来了。
% A# P$ k: M0 q" m' O$ K, ?  
  d, f+ \$ o/ {7 ^4 M, H  赵南星考虑到下次“京察”将是与阉党的一场恶战,吏科的领军人物应该是一个硬骨头,于是又推出礼科左给事中魏大中,来顶这个空缺。( X% e# I$ ^; j- [& Y) L4 n
  
3 l: ^  J2 p* V' K" ^' r% I  魏大中,字孔时,号廓园,是浙江嘉善县人。年轻时,他曾受业于高攀龙,万历四十四年中的进士。他出身贫寒,生活简朴,一贯注重名节。中了进士之后,也还经常徒步去拜访客人。在行人司任“行人”时,奉旨出使藩国或到各地慰问,都不惊扰地方。他在京中任职却不带家眷,家中只有两个老仆伺候。人一上班,家门就紧锁。想对他行贿的人,都畏惧他的清正,谁也不敢上门。% P3 v$ ^8 d+ m( J/ x% J: P4 u5 O
  
4 ]$ ^' R! f2 A: i1 O. ~& |  他在天启二年曾经两次与周朝瑞上疏弹劾沈潅,内容涉及客、魏。阉党对之相当忌恨。! z5 R, l; J; j3 Z
  4 R( s* i9 B" O7 x
  吏部尚书赵南星很欣赏他的为人,常与之议事。魏大中也经常趁机向赵推荐正直的人士,因而他在东林党内威望很高。由于他写的奏疏逻辑严密,说理清晰,就连“三党”人物也不得不表示佩服。
1 H* ~; E" v2 j! u* I  + [; R. L; N) z' ^2 s4 U% w9 k
  阮大铖在家乡听说是魏大中来接了他的职位,更加窝火,疑心是高攀龙、左光斗、魏大中几个人在联手搞鬼。他痛定思痛,决定与东林诸人反目,从此投降阉党,出这一口恶气!
5 @+ g5 }" w5 _* y  E  9 X  `1 h8 i7 [( N7 O
  但是“投降”也得有门路才行,阮大铖找到了好友、刑科给事中傅櫆。傅櫆前不久因意见不合与东林交恶,投靠了阉党,还和魏忠贤的外甥傅应星认了“同宗”,相互间称兄道弟。& l  V/ U+ F; ?# f4 y* c
  
9 J3 a& c& z% |  这条路,果然一走就通。- n* J  C8 [6 M& }8 F
  
- ^* |! |2 M# v1 I( i  当然,后来也有人认为,阮大铖与东林反目不假,但并未实质性地投靠阉党。他日后被崇祯列入逆案,是东林烈士子弟恨其无行,强行将他扯入的。这可以聊备一说,但是,阮大铖在这个微妙时刻的所作所为,确实是极不利于东林党的。
% s$ N3 S& a: j, X& h  
* T) t( g! |+ k4 X/ h  也许是受阮大铖的情绪感染,傅櫆决定向魏大中这个东林老顽固下狠手了。2 Q; T$ D2 C" I4 Y4 l

8 c! `6 ?- X) w, Y/ Z7 X! p6 _  恰在此时,东林党的内讧又加快引燃了导火索。我前面说过,东林党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只是一批观点接近的官员声气相通,他们不是铁板一块。在他们内部,因地缘关系形成了不少小派别,彼此有亲疏上的不同。- h# B. |% h* Z/ @* X4 o
  3 M) n; h$ V5 Q( o1 s" x1 d
  魏大中曾经有一次上疏驳斥过浙江巡抚刘一焜,刘是江西人,结果这一来,得罪了所有江西籍的东林党人。他们不顾大局,群起而维护老乡的利益,对魏大中颇有烦言。/ E. o/ H8 O+ W4 U( n
  
  f" p8 ?% M% A  M8 q  江西籍官员章允儒与傅櫆是同事,听说傅櫆要上本参魏大中,就极力怂恿傅櫆赶快干。' C: r0 E+ P- M( S* X: I' |; f/ {
  
' J/ S! B% Y+ p. R  有人给壮胆,傅櫆信心大增,于四月二十一日上疏弹劾魏大中。为了让魏忠贤高兴,他还把左光斗也扯了进去。3 o9 |8 t0 S) d. b
  8 x% z" B7 E+ x6 v: T) C+ b
  这个疏本,指责左、魏二人貌丑心险,表里不一,道德有亏。最大的证据就是勾结中书舍人汪文言,干乱朝政。  j" q  c7 ^; g! T7 A$ q
  
: p# B) ]3 {% @7 e- n) U* e7 e7 a# d  这个汪文言,是个很活跃的人物,官职不高,能量却很大。0 [* u' ^6 i1 O: n2 e
  6 m$ b4 i0 s6 @: {$ \
  傅櫆说他本名为汪守泰,原为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属安徽)一名库吏,因监守自盗被判遣戍,后来脱逃来到京师,改了名字,投奔王安门下。傅櫆还揭发说,左光斗明知汪文言的丑史,却为之隐瞒,引为心腹。魏大中更是拿钱供着他,让他招摇过市,招权纳贿。现在,左、魏二人口口声声要搞倒“权珰”,不过是以攻“权珰”为名而营私。他们俩把持选拔干部的大权,能升官的人全是出自旁门左道。正人君倍受压迫。长此以往的话,必将祸国乱政。9 P$ Y" c. j$ f0 a, \3 K8 F
  + D8 i3 F& q5 ~# m$ ?
  奏疏上提到的这个汪文言。立刻被推到了前台。
5 E5 G" U  Y) Z  6 ]5 x* j) x# Y, m
  汪文言的履历,是否真如傅櫆所说,不可考。可以弄清楚的是,汪文言本是一布衣,当过“门子”。因为门子是个贱役,没有前途,所以汪文言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东林党官员于玉立的门下当了书吏,于玉立被贬官后隐居家乡,不知京中情况,就派汪文言进京广结朋友,了解动向。还为他捐了个“监生”的身份,以利于活动。
" h  y# {7 @' g8 a% \  
! w" Q' J) n3 d: K1 m; l  汪文言慷慨仗义、机灵能干,活动能力极强,加上又有于玉立的举荐,所以很快就与东林要人的关系十分密切。7 v0 a6 u; r' H- b+ R5 A- N
  
/ X3 }' h% F: L. |9 A- A2 \# r  他还结识了时任东宫伴读王安,王安对他的才学很钦佩。他在王安面前,经常大言炎炎,品评人物,引得王安更是刮目相看。" R4 _- i' d+ @. d8 J
  8 M+ d% C6 G5 L6 `) A. w
  那时正是万历史末期,东林党倒运的时候,正人君子被邪党驱逐一空。, f+ i3 j: s4 L2 F6 z7 @
  5 d* e( B9 t! }' q
  汪文言偏就看好东林党,使出了一套纵横术,在齐、楚、浙三党之间“用间”,也就是散布谣言,大施离间计。弄得三党人士疑神疑鬼,彼此猜忌,竟在内讧中丧失了战斗力。
% Q5 d8 t, O* L  8 z. v0 t8 h: \; N" q4 f
  移宫案前后,汪文言奔走于王安与廷臣之间,起到了联络员的作用,为护驾也是间接立过功的。东林党对他大为赞赏,不少人把他引为知己。
& n$ q8 Z: o# V, [5 I$ v7 u9 V  
( C, I: ~  g4 j7 j$ n  而三党回过味儿来之后,当然对汪文言恨之入骨。堂堂朝士,竟被一个小角色玩了个团团转!大家就都憋着劲头要整死他。9 ]3 w$ J* g' f2 G- ?" h5 X) _
  
) o. e# H1 ]- w- \; p0 q! s  天启元年(1621)九月,王安被害。汪文言骤然失去政治屏障,立刻就有顺天府丞邵辅忠出面弹劾他,导致他丢了“监生”的身份。汪文言见势不好,赶紧开溜,哪知道一出北京城,又被御史梁梦环弹劾,被逮下狱。好在那时东林党势大,他在监狱中没吃多大的苦。
6 {2 ~1 u. F& E( |  
7 y: @  s- P1 G8 j  折腾了一回,最终还是无罪释放。汪文言锐气不减,玩得更欢了,跟公卿大老们频频交游,一时门庭若市。
/ |' B) L; |" f& S9 l& T* t0 x  , |! v3 c) u( @: `! O0 _* A  ^
  这颗政治新星,甚至还引起了首辅叶向高的瞩目,在请示了天启后,让他当了内阁的中书舍人(内阁秘书,从七品)。韩爌、赵南星、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更是与他交情甚厚。  y6 W: j. ?( ^4 v
  
; X. L$ [% b# L3 o) j7 z6 ~- ~* \  傅櫆这次决定向东林党发难,所选的两个目标都是硬派人物,因此能不能奏效,他心里不是太有底。在他的弹劾疏中,把这个小小的汪文言拿来做突破口,是想打击对方的软肋——柿子要捡软的捏,老官僚一般都深谙此道。6 U: E2 u+ j  x5 S
  5 p- q5 t( }0 f- i3 U
  汪文言也确实该着在这一轮冲突中最先落马,因为成为“突破口”的一切因素,他都具备:官职低(帮他的人就少)、经历复杂(容易挑出毛病)、知名度高(打击他能起到震撼效果)、与东林关系密切(能起到株连作用)。
8 P4 z" I) u0 m) ~# n2 L  
0 J) D9 \: i( D7 z  N$ ^/ L  拎出这个人来,是傅櫆经过精心考虑做的选择。
$ A; o7 N9 E/ h1 G) Z4 P  
* i" _; u! g5 d3 V1 i% g  据说,这背后是阮大铖出的主意,因为他与汪文言同是安徽人,最知道汪的底细。另外也有史家认为,是魏忠贤及他的“领导班子”盯上了汪文言,早就想用他来牵出东林一大批人,这次打他就是由魏忠贤亲自授意。9 |* ^. `' i2 n0 Y9 V3 d4 r
  
/ `- h' V+ m* {9 M3 a- y  这两个说法,在事实上都有可能。# Y# I0 ?/ l. X. ~% P$ N
  
# Q' S' [  e6 l  N7 I  但是这个精心策划的奏疏,起初在天启那里一点儿作用也没有。他根本看不出里面有什么名堂,也懒得动脑筋去想为何有这样一个东西上来。平日里,廷臣们互相攻击的折子他看得多了,不愿再做裁判了,就把傅櫆的奏疏交给司礼监去处理——爱怎么弄就怎么弄吧。
) r% j. r( e5 v" Q6 x) A7 D+ C' P5 B5 s  H  
  Z8 Y0 _' W, H  w4 R  w* p  魏忠贤见到这份奏疏,大喜。他和外廷的爪牙冯铨、霍维华、杨维垣等讨论了很久,才定了处理意见。几个人看这个折子,并没有抓住左光斗、魏大中的要害,连“貌丑”也成了罪名,显是强词夺理。如果立刻就下诏处置左、魏,人心不服,容易生变。但是汪文言不同,汪的问题就太多了。拿下汪文言,让汪自己咬出左、魏,然后再来治左、魏的罪,东林就不大好说话了。( U- B! T  l' @+ m
  
4 t# l! w$ @2 h  U1 I; i" t# R+ v. @  首战务求必胜。魏忠诚贤对这次出击非常谨慎。. d5 \; i8 H6 P$ v8 z
  
' B# k. T( u, U$ }8 U  于是,“领导班子”拟了一道中旨,由天启名义发下,将汪文言逮入锦衣卫诏狱“鞠问”,左、魏则不问。) e* p& y5 X7 {0 V. ]* m  K
  
! k" R1 |" x, X9 d; P' ?: \& _1 [  但是左光斗、魏大中无缘无故吃了这一闷棍,当然不服。第二天,两人就分别上疏自辩,并大揭傅櫆之短。他们要让天启明白,傅櫆这么干究竟是何居心。! O/ p5 J9 L4 R; \/ x. N
; s) Q/ @- P( e
  左光斗说,傅櫆的目的,就是要掀翻刚推举上来的吏部和吏科的几个“正人”。 魏大中则怒斥傅櫆为“小人之尤”。. M) n1 E$ y9 e  Y* D- n7 u( }# Y* O
  2 f. f' Z- V+ D1 ~5 m. J9 _% i
  东林方面,已经意识到汪文言问题的严重性——这个口子,决不能开。一向稳重、温和的叶向高采取了相当决然的态度,向天启提出了辞呈,说授予汪文言中书舍人的官职是他一人的主张,倘若有罪,“尽罪臣一人,而稍宽其他,以释宫府之嫌而消缙绅之祸”。
; v: @( K! R; j! x7 P/ D- K  * ?, A% X! f4 y* D- ^
  他提出辞职,当然不是真心,而是以退为进,提醒“宫府之间”也就是皇权和内阁行政权之间已出现了裂隙,请皇帝注意。& b; o  o- ^6 O3 h  q9 X# U
  * n! m/ `. @0 n, o, M
  首辅的这个姿态异乎寻常,天启这回是看懂了。汪文言案涉及到的几个人,不仅是朝中一派的重要人物,也是国家栋梁,犯不着为一个小吏和大臣们掰脸。于是他马上下诏挽留,走了个君臣之间必要的过场,让叶向高不要三心二意。而对左光斗、魏大中的自辩疏的批复,也温言相劝,说他们“心迹自明”,还是安心工作为好。( J6 ^$ h& ^1 s, {
  7 x0 E( w7 i" W) C* H4 A8 D- W
  皇帝的态度很明确:没你们什么事。4 R9 E: o6 t% ~# ~( N% ?5 O' ~
  , C2 s; H9 h; ?& _4 d* u
  可是这一来,就苦了汪文言。他一个人在狱中,东林方面的人现在谁也不好出面来营救。
: o! `; E% a$ M( b; Y& u. E  
, ?3 U  z2 L& T6 V) n( f+ [# ?  叶向高做了一点儿努力,上疏请求把汪移交给刑部审讯,把他弄到自己能控制的范围里来,省得出麻烦。但报告上去后,没有下文。
  E2 L: ~$ E; p; ?3 F  
4 l. K2 [' T4 K6 j) x9 ^7 T% U  左、魏二人一向珍惜名誉,当此之时,自然要矢口否认与汪文言有什么利益纠葛。左光斗的自辩说得很清楚:“臣官阶已经崇,不藉延誉,何事引为腹心?”——我官已经做得很大了,不需要再扩大美誉度,凭什么要把那小子当成心腹?
* U5 W8 \/ K7 m6 p* m8 G( _  # p! w! w+ b: y7 y, @
  但是,把汪文言扔在那儿不管,对东林党来说,也实在是太危险。东林人士里有一位御史黄尊素,深谋远虑,感觉情况不好,便跑去找到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刘侨,关照他说:“汪文言不足惜,不可借此案而移祸缙绅。”# c- B' n$ y" \4 g' H
  . ]! Z8 `9 A: V* X+ B. `. J" k0 c9 R# B
  这是关键的底线:那小子的死活都无所谓,但不可以在供词上牵连到廷臣。
- q# g  m% E' \" [, ~: D& _- }8 s  
' X3 D# v. @* o0 w2 a  ——小人物玩政治,一般都难逃可悲的下场。
- t4 o, y/ r, s- Y$ Y$ V+ t0 I  
, W" m; ]/ T7 S% {  刘侨素与东林人士关系不错,当然愿意遵命。在他的操控下,汪文言的供词果然没有牵涉一个人。明朝的司法这个东西,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捏橡皮泥的专业,怎么捏,怎么是。
1 I0 u% X8 C  L    N. ~+ B& A% V: t, B" u
  当魏忠贤拿到供状一看,愣住了:居然连汪本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天启本来就对这案子就不大感兴趣,至于汪文言供词说了些什么,他就更无所谓了。这可把魏忠贤气得要吐血,精心策划的一场攻势,到关键一环,被人给轻松地化解了!
5 M( a" ]- V0 e7 ~$ Z  " ?8 @$ b: u7 ?3 U7 ]
  魏忠贤一时无计可施,只能鼓动天启下诏,把汪文言狠揍一百棍,出一口恶气。
' i: c7 \3 n  d; m( g6 x; I  
3 ]6 M1 t5 h# h, m  没过几天,他又鼓动天启免了刘侨的职,让自己的走狗许显纯来接替。今后可再不能有这样的疏漏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09: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涟豁出性命孤注一掷】
; @( E: Z7 \! e( O6 t' o" J3 I    R7 f& o2 Y! k9 h& X
  
4 K, p5 S8 F+ i! m3 X. X# g  这次的汪案,旋起旋落,前后还不到十天时间,天启可能根本就没记住这个小芝麻官的名字。魏忠贤没能得手,好象也就算了,仅仅调整了锦衣卫的人事。
7 @, F# S$ o& m% A  / J2 A" {) ]/ `8 |$ Y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v/ {5 V' m5 D( O8 X, C0 C
  3 l% I  q% z4 j3 }% J2 w; U
  但是东林党人却感到了不详的气息。“事虽获解,然正人势日危。”(《明史*杨涟传》)
+ U! m3 s3 |1 F6 W* j$ D: Y" e  4 I4 \0 X9 t( n9 v
  ——他们担心得有道理。后来的事证明,这是老天爷最后一次照顾汪文言了。再起大狱时,岂止是他,更大的人物也难逃厄运。
) s3 \$ w/ I% B/ \* h: Y. N  * f) @0 h$ G5 C0 C, j
  魏忠贤现已成刘瑾第二,对东林党的彻底围剿旦夕即至。名列东林的官员们,现下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倒戈,但这一般人绝不肯为。倒戈比中间人士的投靠还要可耻,没有人能背得起这样沉重的恶名。二是退隐,若不在朝中,受打击的可能性要大大减低。人在官场受到攻击,往往是因为你挡了人家的道。你若退休,让开这道,则人家的仇恨程度会大大降低。大不了削籍,撤消你的老干部身份,但是性命可保。三是不作为,示敌以弱,换得安宁。但是两派成见已深,树虽欲静,风不可止,最终可能还是个死。
$ P3 G3 b, c, j% X0 ]% C3 j! j  
0 E8 R1 j. h* a! I  东林人既然自诩为君子,上面的三条路,就绝不能走。所以,他们从总体上看根本没有退让的意思。在他们的观念中,斧钺加颈,大不了一个碗大的疤。
. l2 ~4 h4 U' A8 K- P4 E  
) s8 E( S( B! U7 G  这是一批信仰真孔孟的人:“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宁愿好死,也不赖活着。
9 c' N. X0 G9 y& G# U5 z4 y  
0 I: m5 Z, a* J; {' f+ p' f4 p  现在的人,不迂腐,当然不兴这个了。  k* @( n, a# s/ z9 z, W* ?
  
: a( N' q7 ?/ O9 y  可是现代也有现代的问题。现代人认为自己对幸福的追求,比古人的档次要高得多,但是,愿意为之付出的代价,却不及古人的一半。我不知道这样的便宜,究竟有多少人能占到?
8 ~9 m9 }$ c& s0 s4 S, F3 B  2 Y8 w9 W2 @6 m; a. S1 i$ u: B
  天启四年(1624)初的形势,实在让东林党人睡不着觉——魏忠贤操纵皇权的技巧越来越高;三党残余分子几乎全部投奔阉党,阉党之盛,很难看到它覆亡的可能。于是水往低处流,人也不见得愿往高处奔,大家就都一齐不要脸吧。众人不要脸,总比一个人不要脸更理直气壮些。
$ f. Y* T- Z: y: [( C/ s& K  ) H& E6 l4 B! }2 i$ @! L
  东林党的势力,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山头——吏部、都察院。可是这几个权力部门,怎能抗得过泰山压顶的皇权?3 h" m; _& ], M) D, `- u! ^1 ^
  
6 d1 p* c& A: h  压力之大,令人窒息。因为皇权制度是刚性的,没有减压阀,所以天启四年的朝局就成了个压力超负荷的大锅炉。3 P0 B+ |7 z) v# O  Z4 r  n7 z& s
  % L$ m0 r. J* u$ c  K$ ?& W
  五月,一个偶然的契机,明朝的政治锅炉轰然引爆了!
! r+ E! w7 P# k0 G  6 b7 q- Q# W/ ?+ g1 w
  五月下旬,因为一件小事,天启对魏忠贤发了怒,令他出宫,在私宅中闭门思过。是因为什么事,不可考。总之,魏大珰也遇到了“伴君如伴虎”的问题。) t7 |2 k: B) a3 l$ ^
  
. p: H6 A# k$ d; L  机不可失啊!9 w1 V' ^7 p& [
  0 H. [, _/ w3 U" E/ c8 Z/ p2 ?6 R, r
  时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杨涟,决定出手了。
  r$ c4 \1 i" n# T$ n  
) u# _  o+ L2 U" k! ^6 \* z2 ?8 U) b1 M7 I  杨涟是个一触即发的刚烈汉子,天启二年(1622)起复回京以后,他已经几次险些忍不住了。忍到现在,实不能再忍。环视朝中,东林干将,走的走,未走的也因曾被弹劾而不好开口。内阁里说话还算有些分量的叶阁老,则对魏忠贤持怀柔政策,根本指望不上。
9 p/ K/ W6 m6 a# S& N9 f7 l6 g5 q  . ~3 Y5 [! g( N1 D
  那么,我不下地狱,谁还能下?0 W/ M0 {$ X+ D: t; d' r9 [# W
  
+ h+ v( J' R. t0 ^  他要给魏忠贤来一家伙!博浪一椎,易水一别,志士千古立德,就在此一举。
# m$ n2 F3 v& h2 d" P/ d; u* h  5 o( R! J( W- ]6 p, Z4 B& `; s
  他和左光斗、魏大中等一干人商量了一下。左、魏都没有什么异议。杨涟确实是一位重量级的狙击手。他的优势有二:名望高,阉党反击起来比较难;皇帝对他非常信任,有可能一击而中。1 J7 V  v" I" y! {
  ' t* q0 L/ l- X4 _
  但是东林党中,也有人决不赞同杨大人去冒这个险。
% O) m. j; I' Y1 o# C9 t0 U: s3 _0 v* R! x5 `' p. ^' [  u* `5 y
  御史李应升头一个不同意,他的看法是杨涟身为东林重镇,是旗帜式的人物,不易轻动。因为倘若一击不中,那就连个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东林势必土崩瓦解。还不如由他李应升来打头炮,万一失败,不过是牺牲一个人,不至于牵动全局。' f. v7 I) A1 r6 U' _
  $ I1 H% \# p- b6 h/ v1 T& W# V# m
  老谋深算的黄尊素也不赞同,并且已经预见到杨涟此举的严重后果。他对魏大中说:“若清君侧,必有内援,请问杨公可有?若此疏已发,则我辈死无葬身之地矣!”7 {( y4 v* I! I
  2 N. b2 C! `9 p3 {
  以前嫌叶向高太过温情的缪昌期,也不赞成这个极端行为。他对左光斗说:“攻击内珰,成败只差呼吸之间。若一击不中,则国家随之败坏。今宫内无援手之内侍,外廷无主持之大臣,万难成功!”9 y) y" W3 \9 R4 p. E
  
6 N! [% L2 d; g) h. l8 e  没有内援,就无法离间天启与魏忠贤的关系,这确实是此次行动的致命劣势。李应升、黄尊素两人,显然是深谙宫廷斗争规律的老手,分析得不错。以前刘瑾倒台并死得很难看,是因为内廷发生了内讧,外廷借势而上。真正能干倒权阉的力量,须是他的同类。外廷的舆论,只不过是一个催化剂。* B. W! l5 o; i8 K- }4 o
  . j( I- V) Y7 q% W
  因此,杨涟此举的效果,不能不令人担忧。: b& ^( P! H% i" V$ n  |3 s1 a4 t
  
! f$ M2 P4 r  B1 U* z5 L  听了他们的话,左、魏二人的心情不由也由晴转阴。
% q  Q! v' n1 s3 t1 x  
9 w# R, u3 v) |3 Q8 L  但是杨涟已欲罢不能。在东林的内部,也有温和派与激进派之分。像叶向高、黄尊素、邹元标等人,都是温和一路。但是,正因为他们温和,在激烈的党争中,话语权就就不够硬气。甚至有人据此论证:叶向高根本就不能算东林一系。
2 a" {6 g9 I+ f3 k1 S, t  : s- }7 z4 ]; j+ S6 V
  杨涟则是个典型的激进派,他的好友曾把他比喻为“虎”。对魏忠贤这样的政治杂种,他早就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堂堂的国家精英,与这样无卵的小人周旋,就已是奇耻大辱,更何况还要日日在他的威势下生存!
& ^' O8 n3 D* ?0 ^; H  q& q) |& j  
, m: J; [9 c+ W4 w* t  天启二年回京后,杨涟就想面奏天启,请赐尚方剑诛杀魏忠贤。这在古代,叫做“请剑”,也就是豁出命来直谏,有他无我,与奸人拼一回命。但那次“请剑”,被亲友们苦苦劝住。4 D* e0 p( [( E' e
  
4 I) ]% p1 J3 [8 }! x8 N7 S8 t  此次他也知道并不是最佳机会。但是,恶人可以日日作威作福,好人却要日日忍耐下去,天理又何在?自古的道理,都是说邪不压正,为何临到我辈,就要看恶人的脸色苟且存活?8 Q* n, Z, P$ G% _0 N+ V' ^- p
  
9 r! x' m9 o& k2 c  他不是不知道这是孤注一掷,他不可能不知道后果难测,但是——
! s5 P. D7 R/ g" k  5 U- k5 ?) G8 n
  “此时不言,迨至逆谋已成,请剑何及?无使天下后世笑举朝无一人有男子气!”( T/ |6 ]; ~1 S' s. ^+ Q
  ( f7 x: K- I) @# C  K
  这就是杨涟,这就是万古的忠义!
7 k; z1 E- u2 q; i  3 Q4 p& c8 A8 Q- f5 @( O' r# h4 V3 [( P
  当世有人议论,说正是由于杨涟的冒进,才触动了魏忠贤的杀机,进而酿成惨祸。这观点当然可以商榷。但另外有人说东林党天真,轻率,近乎白痴;则不知用了这些恶毒的词汇,能解何人心头之恨?能泄何种无名之忿?
) |. ^# q' K/ @2 V2 j  % |. M3 M' _3 M) ^+ O0 i% S2 u' X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难道就是迂执?
3 k4 o" P5 w8 \- N2 B1 Y  * }4 g' Y2 I4 g' m4 K' q
  奸恶当道,有人甘愿将头颅一掷,说一声:我不服!这难道不是汉子?
; R2 m% }1 Y1 w) `! b& u4 w: Z  0 ^% ~  Z; F* M- {$ i- |# [1 r
  我以为,策略不策略的可以讨论,但杨公之正气不容怀疑!
) j! v: J. P$ j/ l6 s$ [  . R3 u6 C% ^# E. ~
  正因为没胆抗争的人太多,正因为附逆谄媚的人太多,才有豺狼狂奔于人间、歹徒奸贼挡于道、土豪劣绅扼住小民!4 D2 c, d2 Z  j" q9 K! w
  3 L4 X9 m/ D: V7 S9 D7 [/ S
  如果众生全无血性、苟活就是真理,则历史将永远是暗无天日史。) Y* s% X+ n; L( p' H1 |
  5 ~+ w6 H& n4 L/ I% X9 v
  这样的一群无骨之人,居然还想乞求永世的幸福,可能么?
$ h- Q9 q- C% \7 O0 A. G  
& W2 ~( Q- h) b- D  指责杨涟,也是要讲一点资格的!
3 `* l. a4 U7 [" Z. z' Y- }" d" y    Q6 G; w: A4 m3 L3 X+ S
  天启四年六月初一,杨涟开始发动,把写好的奏疏由会极门递进了宫内。文书房的宦官展卷一看,目瞪口呆。这道奏疏,罗列了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其措辞之严厉,其上疏人官职之高,都乃前所未有。
. ^$ B/ z1 k" M
$ m- N* f5 q  o* G! K3 g( U7 o6 H  高压之下,百鸟静音。此疏一出,震天憾地!1 }+ J8 U* X4 T6 |& o+ z$ R
  + f2 `9 R+ L% @. Y8 `  e8 @* H
  奏疏摘要如下——3 f" N2 ^( ?2 H7 Q( f* }
  * E# M. o. _) A% F8 C
  高皇帝定令:“内官不许干预外事,违者法无赦。”圣明在上,却有肆无忌惮、浊乱朝常如东厂太监魏忠贤者。斗胆列其罪状,为陛下言之。! O9 I+ X# h0 E8 }$ W% E& ]
  
/ F# s1 {7 l% }+ V; U. h9 U. M% v  魏忠贤本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夤缘入宫。起初只诈为小忠小信以邀宠,继而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祖制拟旨专由内阁,而自魏忠贤起擅权,圣旨多由宫内传出,真伪莫辨。近来更指使宦官,三五成群到内阁威逼阁臣按其意愿拟旨,或不经票拟、径自内批。坏祖宗二百余年之政体。此大罪一。; M/ p" r! e3 {* ], Y+ B) B
  
, A6 j: d7 T- y" @! O, Z- L  刘一璟、周嘉谟均为顾命大臣。当往昔人心惶惶之际,亲捧陛下御手,拥陛下速见群臣,以安天下。魏忠贤不容陛下任用父之臣,急于剪除异己,令孙杰上疏逐二臣。大罪二。
) i  s( Q/ V6 T  5 E8 E2 }! u: o, w
  先帝宾天,进药之间实有隐恨。孙慎行、邹元标以公心议论,魏忠贤却将二人排挤出朝。而对袒护李选侍的沈潅,则多方给予维护,亲乱贼而仇忠义。大罪三。
. V! E6 E8 q( A" R4 Z( O, J" Y  
. T. a  o1 o, m4 T1 ~( }  王纪、钟羽正先前为安国本(为太子常洛争名份)有功,及至王纪为刑部尚书、执法如山;钟羽正为工部尚书,清修如鹤。魏忠贤却将二人构陷斥逐,必不容盛世有正色立朝之直臣。大罪四。5 @& e4 m- i- ?1 v; X
  
/ X& ~+ f1 c. l) Q. W3 ]  A4 ^  国家最重选拔阁臣,魏忠贤竟一手握定,力阻大臣首推之孙慎行、盛以弘,捏造理由百般压制,莫非真欲提拔“门生宰相”乎?大罪五。
+ v  l2 y. E% B0 k7 p' g* L  ! ]0 M! n4 t2 ]% }# ~
  简用大臣,重在廷推。去年南京吏部尚书、北京吏部侍郎出缺,排名在前的不用,专用排名于后者,致使一时名贤皆愤愤不平而去。魏忠贤颠倒选拔常例,玩弄不测之机权。大罪六。
4 K# Q8 f$ l+ q  
: {7 L! n) b1 r' v( y  皇上新政,正需忠直之臣辅佐,但满朝荐、文震孟、熊德阳、江秉谦等上疏稍忤魏忠贤,立被贬黜。京师人言:“天子之怒易解,忠贤之怒难调”。大罪七。* O8 D9 U) B: J9 t3 x: o
  
) e+ x8 S' ]4 n& V  传闻宫中有一贵人,因德性贞静,受皇上宠爱。魏忠贤恐其露己骄横,去年南郊祭天之时,趁陛下不在宫内,托言贵人有病,竟置之死地,使陛下不能保其宠幸之人。大罪八。
: f0 O3 f  K3 j* h; L- r  
0 d- B) m  i! n7 M  u  裕妃因有孕而被封妃,中外欣然相庆,而魏忠贤恶其不附己,矫旨勒令自尽,使陛下不能保其嫔妃。大罪九。9 ^; C" t2 e9 E3 [! F
  
9 W3 }) m7 i8 k% a8 |  皇后有孕,已经成男,忽焉流产。传闻魏忠贤与奉圣夫人实有阴谋于此,使陛下不能保其子。大罪十。
: ]1 M5 \- V! }: Q  e: f- J5 W  4 P' k' z/ k/ R4 Y: ]" {7 Z
  先帝在青宫(泰昌帝做皇子时)四十年,参与护持辅助者,惟王安一人。陛下仓促受命之时,拥立维护,王安亦有大功。魏忠贤以私忿矫旨杀于南苑,身首异处,肉饱狗彘,惨毒难言。此不但仇王安,而实仇先帝之老奴。况其他内侍无罪而被杀被逐者,又不知几何!大罪十一。) A4 I0 D% q; X
  
. c* j# K2 m; J  魏忠贤今日讨奖赏,明日讨祠额,求索无穷。近来又于河间府拆人居室,起建牌坊,镂凤雕龙,直插宵汉。预造坟茔堪比皇陵,大违制度。大罪十二。
: x3 O4 I5 W* F. n% a& g! }  
% O4 V8 e2 V* s9 F2 v9 `  魏忠贤有何军功?有何相业?竟今日荫中书,明日荫锦衣,家中满堂高官,皆乳臭小儿;敕封之族,均目不识丁。侄甥之辈,滥袭恩荫,亵乱朝纲。大罪十三。+ Z+ y' n5 |# o6 @$ ?6 E
  
: ^# @$ [8 N  X1 j3 G  魏忠贤用立枷之法,枷毙国戚家人,又意欲诬陷国戚,摇动中宫。大罪十四。
6 d' d1 q# ]* t4 u  & t5 G$ i1 j: t
  良乡生员章士魁,因开煤窑伤及魏家坟脉,魏忠贤便诬以开矿,立致之死。大罪十五。
5 U2 ~* i+ [, \  
. u: ?1 @4 ^, n) D; a- p7 T  王思敬等有侵占牧地小事,本应由抚按审理。魏忠贤径自将其拿入监狱,恣意拷掠,视士人之命如草芥。大罪十六。# G- i3 |$ A5 R1 o
  1 o: F0 z+ q7 ~" e9 ^  p
  给事中周士朴纠劾织造太监李实,魏忠贤竟停其升迁,使吏部不能行使任免权,言官不敢行使封驳权。大罪十七。" Y2 U: f4 e) `4 F, O
  . s8 D# ]$ S0 v4 c, ^. L
  北镇抚司刘侨,不肯以滥杀取,魏忠贤则以不善逼供,矫旨削籍,以示大明之律令可以不守,而忠贤之律令不敢不遵!大罪十八。4 R0 C% g; B3 M, B
  
; d! {7 P( X' q. b. c6 P  给事中魏大中奉旨到任,忽又传旨诘问,使煌煌天语(皇帝指示)朝夕纷更,将令天下后世视陛下为何?大罪十九。% j7 X( j, j* P
  ) J( J2 H% s& m% R: s. B# @0 n
  东厂之设,原为缉奸。自魏忠贤提督以来,日以报私仇、行构陷为能事。告密诬陷,日夜不已;片语稍违,驾帖(逮捕证)立下。大罪二十。
, M) G! ]  s3 B+ g" o- [/ Z  : K( z: K5 n: C( X
  辽东奸细韩宗功潜入京师,侦探我虚实,往来于魏忠贤家中,事露则令之避去。倘若韩宗功事成,未知九庙生灵安顿何地?大罪二十一。
: i  _$ g" M9 d; [2 S: g  + {4 y* N  J% H" B( c! i2 p  r& U
  祖制宫内不养兵,原有深虑。魏忠贤与奸相沈潅创立内操,安插羽翼,安知没有大盗刺客潜入其中?一旦变生肘腋,深为可虑!大罪二十二。
& E# A4 P  \" p! N- q7 \; ~2 B6 w) r+ F  
# E( d5 l# e- ?  魏忠贤往涿州进香,警跸传呼,清尘垫道,人以为天子大驾出巡。回来时又驾駟马,羽幢青盖,夹护环绕,则俨然天子乘舆矣!其间入幕投效、马前献策者,不乏其徒。魏忠贤如此张狂,自视为何人哉!大罪二十三。
& q* I+ u+ a* c% [& J! Y6 E  : o* o/ f. X+ k, X
  闻今春魏忠贤骑马奔于御前,大无人臣礼,陛下射杀其马,恕其不死。魏忠贤不思伏罪,进有傲色,退有怨言;朝夕提防,介介不释。从来乱臣贼子,只差一念纵容,遂至不可收拾,何以养虎于肘腋间?今若寸脔(千刀万剐)魏忠贤,亦不足抵其罪!大罪二十四。" F! |$ @, q4 P6 a" M! v5 }3 j# h' T
) w! ?2 k; M$ V1 ]) q
  最后一段,杨涟画龙点睛,直指要害——- {  _# x7 j. V, t" c- r. s
  * l% p. T3 F# R6 G+ Z
  凡此逆迹,昭然在人耳目。乃内廷畏祸而不敢言,外廷结舌而莫敢奏。偶或奸状败露,又有奉圣夫人为之弥缝(掩饰),更有无耻之徒攀枝附叶,依托门墙,表里为奸,互为呼应。掖廷之内,知有魏忠贤而不知有陛下。即使大小臣工,积重之所移(受习惯势力影响),积势之所趋,亦似不知有陛下,只知有魏忠贤者。如此下去,羽翼将成,骑虎难下,太阿倒持(大权旁落),主势益孤(皇权日益削弱),不知陛下之宗庙社稷何所托?; E8 q1 T# D$ U; U9 {6 s3 ]) i
  / R( n5 E& d2 r0 Y; C# B6 j% H
  杨涟最后说:恳请陛下大奋雷霆,集大小文武勋戚,令刑部逐款严讯,以正国法,以快神人。奉圣夫人亦并令居外(把她撵出宫去),以消隐忧。臣死且不朽!
- u9 j, N$ j# ^+ D4 E  / V1 i' [: o8 i5 d2 ?
  ——好个“死且不朽”!  i8 @6 e0 T* }- C
  
) W* z/ {/ r6 `* M" s7 [3 z6 a: h  有壮士豪气如此,奸人才略有胆怯,不至使世界黑到彻底!& r4 U1 a7 h* ?4 |0 |7 ~8 s# S1 f
  . X5 S: I- X5 x
  这是东林党对魏忠贤发起的一次总攻。以我们今人的眼光来看,所列罪状,无非是“乱朝纲”。其实东林党的最高理想,就是忠君。这个“忠君”,并不是愚忠,不是皇帝说啥就是啥,而是要维护皇权制度的正常化。5 ^7 N" e% Y0 I9 ^% X
  & |9 {3 |" \6 _. W  m
  魏忠贤所干的,确有伤天害理的事,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破坏了秩序。中国古代的皇权制度,从总体上说是专制的;但其细部运作规则,到明代已有相当的民主化与合理程序。内阁首辅如果专权,尚且会引起激烈反弹,魏忠贤以太监身份专权,当然为正直的廷臣所不容。
* u) `& C4 w$ x1 Q" j  
1 s. p; L8 I# e  张居正专权,是为了“事功”,为了提高效率。翻译成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为了“做好事实事”。因此他能用“正面理由”压制住反弹。而魏忠贤的专权,则看不出这个趋向来,所以没有可以堵住人嘴的理由。' T6 g3 A2 {  r1 b- n) L
  7 B/ N, _' s) ^" U  @% w+ h
  东林的反击,抓住的是他“违反制度”。是非要由皇帝来裁判。
0 s$ @# x6 F) ^$ ?6 z- G6 t  
' K! ~) g' `* }* o/ J  杨涟写好奏折后,本想趁早朝时直接递给天启,以快打慢,让阉党措手不及、无从应对。这些罪状,一条两条打动不了皇上;二十四条,总能让他有所触动吧?只要天启下令对其中一两个问题进行调查,事情就有胜算。/ V4 C8 {1 g  e5 j
  - q( E9 K/ p( H0 |* F
  但是不巧,第二天皇上传旨免朝。
' D- R4 a' T% h" K) b5 W2 b7 E  ! Z! S2 F" Y/ m; {/ ~6 U% v+ e; Q
  杨涟立刻陷入两难状态。他写这疏,在东林内部已有一些人知道,他怕耽搁下来,会被东厂侦知,或有不测。于是杨涟决定,将奏疏按常规投入会极门。这里是京官上疏和接批复的地方
( R5 e5 v, z) [. W, u( q  
3 k) Q+ B$ P8 \  a( T8 \  可是这就有一个致命的后果。魏忠贤专权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文件收发程序,递进会极门的文件,很快就会到达魏忠贤和他的“领导班子”手里,皇帝是不会先看到的。  @0 n$ k; b2 y7 \3 [- [
    o& b6 q. O! ^4 v
  这奏疏一进,魏忠贤马上就可以布置反扑,主动权立刻易位。5 J4 k6 Y2 B" I0 Q9 L. m! [
  ) X7 ~4 ?! Q5 `3 B) Y# N! t
  杨涟应该完全知道这个后果,但只能豁出去了。他估计魏忠贤还不敢把这折子压住不让天启知道,只要奏疏在走程序,事情就还有可为。/ M1 s" i" p8 H
  
7 @6 E% H, Y8 ]8 k) K9 D- M4 T  为使事情更有把握,杨涟明知叶向高不同意他写这份奏疏,也还是不得不去见叶向高,争取他的支持。
; N1 V) x& s: D* W  ( J1 X+ V: _! ~" j$ H: x8 d& k
  杨涟对叶说:“当今魏忠贤专权,国势衰落,叶公您为首辅大臣,应向皇上奏请,将魏忠贤杀皇子、嫔妃之事按大逆处分,以清君侧。若现在不图,贻祸将大,国家置相又有何用?”/ h: O' e8 J! I  E8 P0 e% g
  
# r, Q* {6 ?2 a# X% h& N  J  但是这个激将法没有生效。叶向高不愿意听这种话,只是说:“我老迈,不惜一身报国。但倘若皇上不听,公等将置于何地呢?”- H# J3 t+ P) n# J. V8 ~  A+ a" t
  
% K0 k# o/ X' H: V/ k7 @" B1 p1 J1 h7 C  那个门生缪昌期也跑来劝他,趁热打铁也上它一本,一举干倒魏忠贤。叶向高不愿意,只说是留着自己,万一形势逆转,还有人出面周旋,不至于全军尽没。/ z6 r+ E% g! C
  
8 O, e$ p3 A3 i9 `4 Y  阁老看不出魏忠贤有那么坏.
+ u3 }8 u' D" K! \  8 _$ s& {+ H* p& o4 r
  与叶阁老的态度相反,杨涟的奏疏一上,内容传出,满朝士人欢欣雀跃。
2 e" \! O4 V* A9 X& _+ B  & i) r2 _, i# J8 Y7 d' ~
  国子监(中央大学)的官员与千余学生,闻之拍手称快。因为众人争相传抄杨涟奏疏,京师竟一时洛阳纸贵!) t' u7 R5 [8 h' V
  ( }5 C! N2 `) S' I! K  F
  南京方面也是满城哄传,“二十四大罪”家抄户诵。“是时,忠义之气,鼓畅一时!”(吴应箕《留都见闻录》)/ l: a0 u  v& s
  1 y9 b2 l  e: n& f$ D' @
  这就是民意。% ]# [, z# s3 h
    @7 }. O" E. [* Q3 @4 B# H; K
  百姓若扬眉吐气,就是得了民意;百姓若牢骚满腹,就是失了民意;百姓若是与你不共戴天,离皇冠落地的日子亦就为时不远!: x0 Q# L& P( o' {$ c( t+ L$ @& n
  % a( J9 e: q6 p8 Y) G3 a0 {
  尽管民意往往要输给强权,但在关键时刻,它就是扭转乾坤的最大助动力。
( F- K% t! F. _! J3 m& k  8 m5 _$ Q. j, L0 [9 o; e3 V
  民意之不可欺,道理就在这里。可惜,有人懂也有人不懂。; [8 [+ q- Y8 N8 D
  有人高兴就有人哭,让我们来看另一方的情况。9 |! l/ ?  \% j( C5 s% O5 N
  1 F) i; X5 h( C
  杨涟的奏疏句句指实,任何一条追究起来,都能要他魏大珰的脑袋。奏疏当然很快摆到了他面前,他让“领导班子”成员念给他听。待身边太监战战兢兢念完,魏忠贤吓得面如土色,两手发抖,把奏疏抢过来狠狠摔在地上,竟号啕大哭起来。
' \  |( C- y( s+ \8 ~! j8 L& `0 Z0 V  , O! u# O3 A! M5 X6 P% e6 _
  老贼终于知道了:匹夫发怒,也是不好惹的!' i' o; f6 @% Q) H
  ( U% F$ ~+ [" z2 p8 S& G
  “领导班子”的几个人赶紧安慰道:“公公休怕,今谋逐走杨涟,便可无忧!”
) ?( a; t, L* N; B) x+ l! }& T  ) ^; |* ?1 D% t* d- p/ ]0 }
  唉,魏公公怎能无忧?杨涟奏疏,打的正是他的软肋。今春以来,天灾人祸,同时也是他魏忠贤大不顺的时候。他有一次策马在宫中飞驰,路过一座便殿,惊了圣驾。天启很恼火,张弓搭箭,一下就把他的坐骑射死。前不久,又因小事恼他,将他放归回私宅思过。皇上的脸,说变就变,连个逻辑都没有。这都不是好兆头。3 V. t" h6 [7 k7 V$ j; n; ]
  
4 {" a+ g7 n9 h0 D/ P7 i5 n% f  杨涟偏就选在君威难测之时,放出这一箭,是在要他的命。7 ]9 |, w4 ~+ u' Y9 G
  ) A! _7 p' U% b) N* X
  事情捂不住了,该如何周旋?内廷有他们几个在,可以设法忽悠;而外廷完全没人帮着说话,也不行啊!
% F- t+ d% g" W) P  
- n, O. M: y$ t: c5 v  魏忠贤首先想到的,是去求首辅叶向高,叶阁老终归与那些不要命的家伙有所不同。但是转念一想,不妥。叶向高固然不是东林激进派,但是以其三朝元老、当朝首辅的身份,清誉最为重要。此次没跟着杨涟发难,已属难得,若想让他出头为自己说几句好话,怕是没门儿!
3 r( W; \  d: d6 I: s6 C  2 S, |! W1 Z7 |4 c6 Y
  于是,他想到去求次辅韩爌。  F# ]  ?2 r3 W0 Z! y; d- K
  # G# V5 c0 h  n1 ]
  之所以去求韩爌帮忙,老魏自有他的考虑。首先,韩爌虽也是个直性子,但毕竟不是东林党人。在“红丸案”中,人人都怀疑当时的首辅方从哲指使人害死了泰昌帝,惟有韩爌与杨涟坚持有一说一,为方从哲做了解脱。他和东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好做工作。  W% a9 x* R' a6 p
  ! Y( |9 w" |. |" j! S! E
  其二就是,叶向高迟早要去位,腾出来的位置必属韩爌无疑。一个新任首辅,一般都希望在内廷有个合适的搭档,此次去求韩爌,晓之以利害,也许韩大人能出手相助。* U+ U" z- G- d  o8 ~
  / p4 c: J$ m+ u9 F8 k* Q
  小人度君子,除了拿利益标准来衡量,就不知世间还有所谓正义在。魏忠贤万想不到:在韩爌那儿碰了个灰头土脸!
. Q6 f' \1 F5 Z1 J8 T; y  
/ N; E0 R, f6 ^! R% \  当日,魏忠贤放低了身段来到韩府,带笑求道:“韩公,非你不能止住众口,请公多留意。”' U# |% z. I  o1 B" t
  
( h) L5 d" q/ V2 P5 F  韩爌一口回绝:“非也,吾不能!祸由公公自身起,还请自便!”
& M+ K& N% C/ K  3 T- h5 Q! T% i8 t
  阉竖居然能求到自己府上来,韩爌觉得是受了奇耻大辱,没给他什么好脸色。
7 ~/ p' g: o+ E4 N0 S. a  
& v& B; R% ~( p, W( K9 q  魏忠贤几乎当场气晕。罢罢!现在不是跟你老韩斗气的时候,他扭身就走。
; f+ s; R* J, Z$ P3 D6 ^$ a; R  : i. m! {6 ]; j& w! R; {7 y
  可是,事急矣!火已燎到了眉毛上,又如何是好?
/ [/ Q% @8 ~, X) ]: \" A  ) F: X0 w1 T6 M+ V' e8 z
  该死的杨涟振臂一呼,数日内已有六部、都察院、科道大小官员群起响应。大到尚书(部长),小到给事中(科员),联名写本,交章弹劾。文书房的桌子上,满桌都是,先后竟有一百余疏!
3 S+ h) {5 H; v+ [( a  
4 T* J9 ^3 t0 Z4 ^9 ^  其时,群情激愤,切齿怒骂,各疏无不危言激切!! m# E* S1 _6 v/ \( X  I
  
" t8 Y$ b  X9 f0 i! \" K  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卧病在床多年,闻杨涟有疏,扼腕慨言:“国家安危,诚在此举!吾大臣不言,谁为言之!”第二日就奋然到署,联络南京各部院九卿(各部院一把手)联名上奏,痛陈其罪。
# e$ `: h0 y2 D& Y% T  
1 s. Q5 X6 b  N; {3 D  朝野上下,同仇敌忾!
& g; F' ^+ p1 R- M; g4 a  ' W: o4 K# V; M5 \) R# X
  神州之正气,已成烈火燎原之势。4 p9 n" T3 R5 T8 M8 k1 S  I1 y
  
. E+ T  f/ G  U0 |  在阉党一派中,也有挺不住的了,哀叹大势已去。其间竟有立即倒戈者,参奏起主子来了。其中首推锦衣卫佥事陈居恭,他本是在杨涟奏疏中提到的阉党一员。杨涟说他是为魏忠贤“鼓舌摇唇者也”。结果,他在惊恐之中,“亦惧于众议,具疏参珰”(《三朝野记》)。8 z: ?$ q) g! q  E7 d! e
  
6 @9 h) G5 Q3 s( i& B  天欲堕啊,奈何,奈何!
8 K  [9 C  x7 G; R7 f+ ?; J
4 |. w8 {3 p( T( J# H6 Q( I' i% ^9 D  这边杨涟听说奏疏已落入魏忠贤之手,愈加激愤,于是预备起草第二封奏疏。等天启上朝,直接面奏,要求当廷对质,看你更有何计?5 U' S1 O+ d2 d7 s3 }( u
  
6 R3 N5 K$ H! ]5 a7 z/ ?  当时东厂耳目无孔不入。杨涟有了这个想法,并未很好地保密,“外廷遂喧传其说”,被东厂迅速侦知。
3 v1 b) }# K0 o2 d  
- X7 ~7 N- @- `# o/ m" r& I  千钧一发,不容喘息!
8 H8 d3 i  `8 e% k( p$ z  + U* ~2 i9 m$ w; p4 I: p/ l3 Y
  魏忠贤及其“领导班子”立即进入了紧急状态。他们在整个专权时期,险些翻船的时候,就这一次。几个人费尽心机,终于想好了一套办法。
8 s/ I4 C' _3 G1 q9 z! W  
1 `% G& d  }! z$ @' b; E5 r  首先就是设法将天启与大臣们暂时隔绝开来。
! e) p9 l9 }8 e3 |6 ?6 a0 G  
& q+ y4 y" V, \7 m5 R; n  e$ I  在杨涟上疏后,一连三天,魏忠贤想尽了法子忽悠天启,不让他视朝。; B* F2 N0 t1 F4 E, r: s
  5 g6 [; M4 V1 G
  到第四天,皇帝不能不出来了。
- z" s' B: S' s) ]$ s  
; m- N6 [4 U: @  O  一大早,众大臣列班站好,引颈等待皇帝出来。鸿胪卿展自重请示杨涟:“面奏当于何时?以便唱引。”这个司仪官想要安排一下程序。
7 U7 A* D* Z( n. g% q  
) J+ G4 k* y1 t. B7 K3 B0 c% }  他话音刚落,忽喇喇从里边涌出来一群人来。众臣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一百多名“武阉”(武装太监)衣内裹甲,手执金瓜钢斧,拥帝而立,虎视眈眈注视着杨涟!2 Z6 ~" N/ y- b3 Y
  % D2 T2 S1 B6 S- H4 P
  接着有值班太监传谕,令杨涟所站的左班御史诸臣,不得擅自出班奏事。
8 {8 D. l* E$ \8 o4 |5 e* h) M: x  ) p& Q" h/ z: b! Z* `+ ]% h5 Q/ d
  甲光耀眼,刀斧林立。看样子谁要是敢乱说乱动,立时就得毙命刀下。
- {) s, H( g4 Q: i2 R% g, O  
  U# q' C0 W( Q  见到这个阵势,就连铁汉子杨涟也不禁目慑气夺,对众人说:“姑徐之。”还是改天再说吧。
2 V" {' J. m5 i. B" A0 }  
, X* d& w- B- n: U& w+ H$ a6 E. d  明代文秉所撰《先拨志始》曰;“于是忠贤之党知外廷不足畏,遂肆毒焉。”! h" h* m" u6 H7 Y! [8 K
  
; h' y- h1 H+ x1 t, B  可惜,铮铮铁骨的杨公,也中了魏忠贤的招,痛失良机。草民我倒不相信杨大人会被刀斧所吓倒,估计他是考虑:如此严峻的阵势,其他人必不敢放言附和,他面奏的声势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才决定徐图之。3 X1 F5 h0 Q' P% i& o" c9 p. m9 c
  - S, O) I+ r/ m6 @
  但,机会只有这一次。: M* u7 K  M1 s3 u' {
  
1 ]4 ?+ j5 D/ {  民气可用之时不拼死一搏,日久心散,正人君子就将为俎上鱼肉了!
1 t2 L+ S0 [4 N; q% B- R& V8 e/ N0 n' Y" |
  阉党核心研究出的第二个办法就是,一定要蒙住天启,让他发话压住对方。, P' Q" d; r2 Q1 H
  
1 {: T" Z, }  [  就在魏忠贤争取到的这三天时间里,为了忽悠天启,他特地带着“领导班子”去求见。客氏知道事态严重,也跟着来了,立在一旁压阵。4 f6 L. p( `0 v4 e# d5 i' V& }
  6 Q4 I% E2 u/ |8 ^' s
  一见到天启,魏忠贤马上跪下号啕大哭,好似做儿女的在外边受了人家的欺负。他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说:“外边有人百方要害奴婢,且毁谤万岁爷!”接着就叩头不止,请天启允许他辞去东厂提督之职。
+ F" W" A  Q8 T) T% Z7 a, L6 z  " ?( a) a! O2 ?5 }
  天启不知缘由,莫名其妙,对他说:“前几天有个姓沈的科道官参你滥用立枷的事,你是怎么说的?”
3 Y! `: P) X4 i! G0 X  S  
- w9 W+ k4 P  f( w! ]' T  天启还以为是魏大叔管东厂没经验,管出了麻烦。" y2 B) \$ G# G0 J- k2 D
  / H8 Q& H+ K* \) D
  魏忠贤支吾其词,憋了半天,才把杨涟参奏他的事情说了出来。
( j* _3 r( _. `" ?3 l! {  
1 F: k( ]7 b7 h7 N) _  “哦?”杨大胡子怎么会来这一手?天启很感兴趣,叫掌印太监王体乾把杨涟奏疏念给他听。
5 G3 C" y5 q2 E6 ~; c3 U  & N7 O( U. a  c  Z7 X- v# I& @
  注意,这是非常吊诡的一个历史细节——$ n. w3 L- ^; P# \3 O) m' H+ R
  & f# Y: i, L' J1 {4 W, R8 w  c0 w
  天启帝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自己看奏疏?* A5 ?1 \' @/ ^- [$ a
  6 B0 v9 U5 v! b% l" E- W0 }
  有史家认为,这是因为天启基本是个文盲,或者识字不多。但实际上,他在年幼时是上过学的,登极之后,更是接受过豪华阵容的教育。有这三年半的高端熏陶,说他不大识字是不客观的。; ^' D: w5 z, j6 K4 i0 _
  ) P! P' _& m" T+ o$ i1 x
  不亲自看文件,只不过是个习惯。让人家念,他听,听完了做指示。
# k0 T- y. Y9 m" E  J9 a  
- f- Z7 {! ^" k  S/ f  现在的官员哪怕是个局长,也有讲话必用秘书拟稿、看文件要让秘书先筛选的,这是领导特色。局长尚且如此,况乎古代的皇帝?
" o) X% i; z  z. L/ r  8 t, u& s1 v- r1 ~5 @- m
  几年来,天启一直就是这么问政的。阉党核心钻的就是这个空子。+ s8 G1 P# ]+ X
  $ D( V% T: `  o* m- ~( {! J3 ?
  王体乾煞有介事,捧起杨涟的奏疏就大声朗读。这是考验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阉党全体的身家性命都系于他一身——他这家伙面不改色,把要害问题全部略过,只念了其中的枝节部分。
0 d+ R) \5 P9 r/ j- |" v  ! V- s) z9 l9 Q4 i& d4 c/ C( v  B
  天启的思维有一点儿不同于常人,但决不是弱智,他听了一遍,觉得不对呀!这杨大胡子的奏疏,怎么净扣大帽子?
+ K2 s7 p( g5 g5 g6 N6 c  * Y. d* j) J! e& }  W
  实质问题,基本没有。上纲上线,言过其实。
6 y/ s" G& U  ~0 }; K! A  
2 S  P0 e$ [' m" p, k& d, C  天启听了个懵头懵脑,直眨眼睛。& G" t5 n, b# M" E. W
  
0 g0 M2 D2 ^. w4 g8 r& T  客氏见事情有门儿,赶紧在一旁替魏公公“辩冤”。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也轮番帮腔。. j+ }4 ~" O/ N5 `: Q  E
  
- ~8 N0 R0 m/ Q; @$ a. n  这一通“挺魏大合唱”把天启给唱晕了。
2 @! Y- n& t/ `+ e# k' J4 ?+ L  r$ L! ^6 a  
' N2 y/ @6 x# b5 |  凭心而论,在这个问题上,天启在他所得到的信息前提下,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处理得并不莽撞。首先,他看魏忠贤这个委屈的样子,觉得可怜。一个太监,天天在一起玩的,能有什么大错儿?不过是太受信任,引起了外廷的嫉妒。这样的奴才,能陪着开心,办事挺利落,又没什么大的野心,怎么能让他离开?至于杨涟,古古怪怪的,最近好象有些犯糊涂,多少要敲打一下了。即便护驾有功,也不能随便打击别人啊!/ j% u* F) H( H  L! d
  
+ S/ W( J0 p" j: L  于是,很快就有上谕传出,“温旨留忠贤”,也就是好言好语对魏予以挽留。上谕里还说:“闻言增惕,不一置辩,更见小心。”(《国榷》)) J' j" t4 e! @' F& A4 k
  / D" C) E* K- g- l5 q, s2 J
  听这口气,好象是家长劝诫子弟如何更好地做人似的。" c) i2 H( T1 j4 j" V
  
5 k/ o8 Y6 J3 c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杨涟的上疏在前,至今却还在“留中”;魏忠贤的辞职在后,批复却先下来了。这个程序是颠倒的,不合规矩。首辅叶向高在此时采取了一点儿主动,他以这为理由上了一份“揭帖”,也就是不公开的小报告,请天启赶紧把杨涟奏疏发至内阁,由阁员讨论后,票拟处理意见。
: F  ~  _7 m/ U  : r' |# d+ Q& _
  他做的这个姿态非常策略。对魏将如何处置,他并没有态度,只是催促皇上按程序办事。只要把杨涟的奏疏发下内阁,他就可以视形势发展而定一个处理的基调了。或左或右,可以到时候再看。这样一来,两方面的势力都将对他寄予某种希望。
8 ^: ~" N3 }  j1 h0 n, C! N1 o3 I  
. G/ D+ J0 X8 Z  可惜,首辅大人的这点儿小权术,瞒不过客、魏。在天启那里一“过关”,下一步应该怎么干,他们已经了然。
2 h$ a3 Y  m+ c( W  
  e% @/ t# k, q  魏忠贤定下了一个方针,那就是“稳住局面、各个击破、全面清洗”。对东林党他也看明白了,这是一伙怎么也“和谐”不了的家伙,不赶尽杀绝,便永无宁日。8 X  u  W" d  \+ e6 n5 _
  8 ?: V* l" k. \; t
  他知道首辅大人是要争取主动权,于是就一天三遍去忽悠天启,说这事情就不必阁老插手了吧,省得节外生枝。$ o" y3 B4 v7 ^/ Q
  
! K& F8 {5 p$ }7 k, q$ x( f  天启也不愿意再费脑筋了,就问:你说怎么办?7 B4 E7 l. c* a2 S7 H2 _6 N
  2 J+ ^8 I% X( k/ |+ v8 [
  魏忠贤提议:杨涟杨大人就喜欢图个好名儿,听见风就是雨的,可不能让他们再闹了。这次让阁臣魏广微起草一道谕旨,把事情压下,就算了。! m% J1 u: ]0 c: _& f; t2 F; \! i
  
3 Q# a7 b! v/ s9 y+ O  天启说,好!他们要是再闹怎么办?
! ~! a# f/ F. ~) F9 r  ) z6 Q8 g$ V& w2 R0 r0 o6 E  i( ]# E2 Z
  魏忠贤当然有对策。
1 s6 M. k, l; _+ Y  
$ D. V$ ]4 \1 Y0 e. x) v  草民我估计,六月初五日天启“武装护卫上朝”的点子,就是魏忠贤在这个前提下想出来的。
( r) E# v; w# {. J& B/ S  
; w- }" Y, S1 l# f  否则,天启并不是没脑子的人,怎么能随便让百名武阉跟他上朝。他如果不明白这举动的意义,是不会充当其中一个角色的。
. {0 }  K& c, h  T7 }6 L5 m" k) n4 X" v+ C
  魏广微受命拟旨,正中下怀。此前有东林赵南星三次拒见,现又有杨涟上疏讥讽“门生宰相”,看来自己与东林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东林既然不容人,他只有跟着魏公公干到底了!
, Y$ k; \& V4 o% ], ]( J8 @7 _, y  / ^) P$ a8 u9 B" O; o8 P  L
  因为心里有气,所以草稿一挥而就。他不敢大意,又推敲再三,然后念给魏公公听。再根据魏公公的指点,略做修改,最后把稿子交给天启批准。. j% Y$ C* d, }& Q3 i) L( R
  . X& l- k  ^( M4 S' r
  次日,杨涟的奏疏发下,并附有“严旨切责”。圣旨曰:- w2 {( s. @- Z% c# D* v3 o& M3 R
  0 C1 d5 E8 }1 ~- |! S
  朕自嗣位以来,日夕兢兢,谨守祖宗成法,惟恐失坠。凡事申明旧典,未敢过行。各衙门玩愒成风,纪纲法度,十未得一二。从前奉旨一切政事,朕所亲裁,未从旁落。至于宫中皇贵妃并裕妃事情,宫壶严密,况无实实,外廷何以透知。这本内言毒害中宫、忌贵妃皇子等语,凭臆结祸,是欲屏逐左右,使朕孤立于上,岂是忠爱!杨涟被论回籍,超擢今官,自当尽职酬恩,何乃寻端沽直?本欲逐款穷究,念时方多事,朝端不宜纷扰,姑置不问。以后大小各官,务要修职,不得随声附和。有不遵的,国法具在,决不姑息。
; W7 r9 b  J1 [& p6 h) F$ l  / b3 h$ t8 ?7 i! m& I! Q, Y) C
  ——这一篇文章,做得简明扼要。里面透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信息。
( F% k+ {# ^, R  7 _- U  @! P6 `
  里面大约说了三层意思。一是,皇上我从来就没有大权旁落;二是,宫中的事都是道听途说;三是杨涟纯属无事生非,大家都不许再提了。+ `: @0 c/ P, O
  
5 A* q" t6 D8 k: Z2 ~) Z  魏忠贤这一伙,确实是揣摩透了天启的态度,这里既没有给杨涟上太高的纲,只说他“沽直”,想买个直谏的好名声;同时也未予以处罚,不过是吓唬了大家一下。
8 B- [1 v* L: n9 w  
6 l$ d- v. y2 K4 A4 b' t! e  再看里面对杨涟奏疏的驳斥,就看出名堂来了。圣旨只提到了迫害后妃、皇子之事,别无其他。敢情王体乾最多只念了“二十四大罪”里的一至十条,其中涉及罢黜正直官员的部分,可能还给略掉了。否则以天启的身份,对杨涟议论人事问题不可能不驳。
9 N2 m; s/ h2 R$ j+ w- L  
/ A3 d& t' ^7 K4 b( e+ K  这道圣旨没有多说(说多了自己也没理),只起到个表态的作用,这就够了。大臣们知道了皇帝的态度,自然稍息。以后的事,再慢慢来打理。4 I$ G; ^& L0 z- y: ^" F' I8 I1 a
  
( C* X1 n: x' a4 k& L/ {  看来,就行政手段的熟练、进退有据的策略、文章修辞的严谨来说,阉党也不是白给的。2 J- o( U" I3 d# E  v5 H
  9 A2 b; E* [: ?2 D3 q7 j1 n
  圣旨下来后,舆论大哗。一方面群臣不服,弹劾魏忠贤的奏疏还在不断飞来;另一方面,正直之士悲愤莫名。南京的尚书陈道亨叹道:“此何时?尚可在公卿间耶?”$ S, L0 P7 G) v$ F
  6 p/ y+ C# Z, P
  ——这是什么世道?这鸟官还做它干嘛?. a: C" R$ J# _
  & ]# P* r* C3 w0 T7 z
  他立刻写了辞职疏,力辞而去。
7 r) b8 e3 u/ W# z  
$ ?8 e+ I9 s6 E0 z$ O  东林党中的温和一派,则深为杨涟的失误而惋惜。据说,黄尊素看到杨涟的疏文抄件后,跌足叹道:“疏内多搜罗那些宫内风闻之事,正好授人口实!”! l5 d5 w- O1 a1 @. G, U
  # m! K6 W) o5 F" w' I
  杨涟之所以提到后妃被迫害的事,估计是想用跟天启有切身利益的话题,来引起天启的警觉。但是,做皇帝的,几乎都很忌讳外臣谈起“朕的家事”。就算是有这回事,也家丑决不可外扬。, D2 ]8 C; d* d5 E2 d# g
  
* Q% y- S1 Q+ f! c- {, ^3 E% y/ ~0 n  有这一层心理存在,杨涟的奏疏,就很难取得天启的认同。
( O: J, h* H' d/ g* j9 j4 C  6 N1 A' x1 C: |2 n; A
  而且魏忠贤果然也就是利用宫闱之事,对杨涟进行了反击。
% K2 c8 I! x* |7 ?; H+ q& H  
' |" ]2 T- H# I) S  这一仗,东林的攻势是失败了。虽然看起来,群臣说了那么多狠话,也不过是被批评了一下,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但是这件事标志着,靠舆论已经是扳不倒那位大珰了!
) M& c2 C2 t) `6 p) u  5 h( z- ]0 S5 S2 e8 u* m, o/ D
  因此,大获全胜的应该是阉党。
( K, V( j6 e+ \( O5 q/ o' |8 x/ U  
; ]: Z1 D6 @% J0 o: `; e: m6 G  就在“武装上朝”成功的那天下午,魏忠贤心情舒畅,特邀天启到南海子去玩。& U) U& }) _2 L7 d: k
  1 U+ c, i1 @3 h0 Z9 ^
  一干人等登上龙舟。伞盖之下,美酒加好茶,看水光滟潋,听萧鼓悠扬,端的是人间好世界。) J( i9 @& A7 S0 d  y
  
( P$ M! X3 |2 m' K" {  歌舞看够了,魏忠贤又请皇上看练操。他亲执帅旗,调兵遣将。
- W- g2 u3 E8 Q' R  0 G( I  h% w6 I' ]
  那岸上列队而出数千武阉,衣甲鲜明,意气昂扬。听得魏爷爷一声号令,立刻炮声震天,鼙鼓动地。各路军马回环移动,变换阵形。
6 h( h& D  N! J  9 d' i/ m3 \; f6 q
  这群阉了的士兵,自认为与魏爷爷同命相连。他们心目中的利益关系非常好划分:阉了的,就是一家人。上午听说杨涟要面奏皇上,搞他们的魏爷爷,武阉们无不同仇敌忾,恨不得把杨胡子一口吃了。& l1 W( _7 y) O% y
  
/ w+ J) u7 A; @: ?* V: d! V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r. K# |0 }' Z- a$ f' M  $ F2 C5 G4 |1 ?$ X; l0 R, o. l' O& k
  看着这支精壮的队伍,没心没肺的天启只是乐:当皇帝的感觉,咋这么好?
  b5 |1 Z& n0 z0 ^; R% i) ?: C3 A5 u2 S& K% t9 _8 y
  操毕,天启一高兴,下令大赏三军。魏忠贤便趁机给自己来了一番表功,天启深许之,眷宠之意愈厚。! e- X7 O- z- ]- |% K" V
  . f- {. t9 c! j8 [" O3 I) l
  主子看奴才,越看越觉得乖。哪里不是如此?
; o' P! l: y$ q5 M) Y. k  
3 K# p: c4 q  V6 k3 |  却说东林一击未成,大家并没有马上消沉。不断有人到叶向高那里去劝说,希望能由他出面,再来一波攻击。. e  v  {) E& W8 r5 q( i+ j
  
* v3 g" Q% O$ Q6 c  首辅若发话,皇上总要给点儿面子,只要打在了点子上,未尝不能取胜。8 R8 r( i: O! S9 S+ p
  
# s( q9 \9 P$ f7 V5 D/ x% l7 J4 }  群臣来到叶府,向叶向高施加了不小的压力,但这位阁老自有他的一定之规。他说:“大洪(杨涟的字)的奏疏未免草率。魏公公那人在皇帝面前也常有匡正之举。比如有一次,鸟飞进了宫里,皇上架了梯子准备去抓。魏公公当即死死挽住皇上衣服,不让皇上爬上去,说此举甚不合礼。又有一次,他看见皇上赐给小内侍一件绯衣(大红袍),就叱骂那小内侍:‘绯衣是大臣穿的,即使为皇上所赐,也不准穿!’可见魏公公也相当较真,很难再有这样小心谨慎的人伺候在皇帝的左右了。”
3 \( y: {4 h  u5 S. A/ I0 `  
7 V  k& U! ?( p" n2 I% Z: i0 L  座中的缪昌期闻听此言惊愕不已,倐然起身,正色道:“是谁说了这话来蒙骗师翁?这种人一定要杀!”
0 _: Y7 K0 n+ r% W3 j  # s+ W* v. ^9 V4 \. B
  叶向高闻言语塞,脸色大变。& e/ x" c# v1 Y2 b  I7 i) A8 S0 i
  
* x  W1 }) ]( g7 @- w% L  那缪昌期据说是蒙古血统,人都60多岁了,血性仍未泯,做事偶有大异于汉人之处。他当时担任的,是掌太子奏请、讲读事宜的“左春坊谕德”,一个从五品的闲职。朝中斗争,多大的雨点也砸不到他头上,但是他偏不袖手,非要与阉党不共戴天。5 z& k4 H) }, a; z, r
  ( y4 Y* C7 m" ~$ ?9 @/ f  b" T
  有人将此事告诉了杨涟。杨涟对叶向高的模棱两端大为恼怒。# x2 C( T6 O& I8 n. S
  
' o! _9 X0 Q8 [8 f  叶向高听说杨涟发了火,甚为不安,连忙给御史李应升写了一封信,辩白自己并非对杨涟有恶意。
9 D4 k1 I5 ^/ i  
/ B0 ?* M5 ]+ w3 a: x8 Y' m  杨涟看到此信后,益发激愤,想把信的内容公之于众。后经缪昌期的极力劝解,方才作罢。4 D8 I' W- N3 g' S
  
1 d7 ^% b2 G0 U) D# ]- o  在这次风波中,阉党一方几遭灭顶之灾,所以人人同仇,行动张弛有据。而在东林方面,两大巨头意见不一。在朝中位置最高的叶向高,心存侥幸,不肯借势一击,以致人心很快涣散。两下里的较量,结局已不难预料。, m# s/ S* @0 p: H$ a
  
, [. x8 E1 g1 K8 K. K+ U5 F! R  叶向高与激进派不肯统一步调,是有历史原因的。从万历后期起,历任内阁首辅大都吸取了张居正死后遭清算的教训,不大愿意揽权。而六部从嘉靖年间起被内阁压制已久,早就想伸张独立行政权。两个因素交合,导致了相权有很大削弱。& U6 C0 a; y  [
  
6 n% Z% j2 M/ D& {  到了叶向高这里,由于他本人软弱,内阁就更是指挥不动吏部等有实力的大部了。9 ]# V) T# z/ _+ U2 p0 V$ s, \: t
    k3 U0 R" S( H
  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吏部尚书赵南星整顿吏治,高攀龙附合之,一时间大刀阔斧,任免干部根本就不和内阁打招呼。叶向高相当不满,就托病不出,任由赵南星去碰壁撞墙,决不施以援手。/ ~$ b& L& Q  q1 C! X
  
0 |9 F  z3 m2 ^: [5 G  此次攻魏也是同样,杨涟事先跟东林的左光斗、魏大中、李应升等都进行过商议,惟独不跟首辅过话。叶向高也自觉很没面子。
) O/ ?$ K. M% ]: C8 u7 @1 K  7 [7 r+ |$ ^, o  [, q% A
  两拨人在策略上有了裂隙,叶向高就故意在对魏立场上向后退了一步,根本不主张将魏一棒子打死。他算准了杨涟此次出击确实够魏珰喝一壶的,但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就作壁上观,只等着形势一变,由他自己来出马收拾局面。
1 o8 I2 Q  v. V/ W, j2 f  
" T, P1 W( j/ b' D, ?  因此,他当时把“主调停”的调子唱得老高,就是在为下一步做铺垫。
5 \" v7 ?) p$ C, R$ H0 a' {9 u) Z, P( z* s9 {
  杨涟上疏10天后,朝中风波略有平息,从表面看,东林与阉党双方是僵住了。叶向高认为自己出面的时候到了。8 P# z1 |' l3 |* f
  2 n/ k0 t" h3 l$ g( u
  六月十一日,由他领衔,全体阁臣联名奏了一本。奏疏的前半部分把魏忠贤的政绩夸了一通,然后提出一个居心叵测的建议:“陛下诚念忠贤,当求所以保全之,莫若听其所请,且归私第,远势避嫌,以安中外之心。中外之心安,则忠贤亦安。”(《明熹宗实录》), X  F) l# o' L5 C! O
  
4 u- d6 A- S( }' [2 s" E  ——皇上您牵挂着魏忠贤,就应设法保全他的名节。最好的法子就是批准他的请求,暂时放归私宅,远离权力中心,自然也就避开了嫌疑。中外再没人折腾了,他本人也就安定了。6 f$ P0 P' A$ s* |/ c* W
  " a7 L. w8 w6 d% s
  这个折子的要害,是要让魏忠贤去位。前面的一番恭维,都是下套。2 f7 `2 _% \9 S% i
  ) K% I! m5 b2 H8 _# d7 [1 V
  我很奇怪:这样一个别有用心的奏疏,是怎么取得内阁两派人物一致同意的?
7 ]  t. e3 ]" Q6 u/ z; z2 T8 }  
; B3 Q% s4 e! Z' F  韩爌、朱国祚等人好说,他们明白这是先给个甜枣、再狠打一巴掌,是变相的“驱魏”。然而顾秉谦、魏广微怎么能够同意?, G+ l9 H, ~% C4 j5 p, g
  2 s, ]5 i) N# h4 x
  只有一个可能:按照明朝内阁的惯例,所谓联名,那是无须事先征求意见的,首辅想要大家联名,也就是打个招呼而已。大家都是同僚,一般都给个面子。7 G: g& ^% @* H+ }. y
  
$ P2 M2 U8 N, [, K; w9 o7 I  私下里,这两员阉党大将,恐怕早就把上疏的意图给魏公公分析明白了。8 `' Q7 K8 v7 n; |2 D
  " A5 h, g1 p* `2 _
  叶向高这是使用了很标准的“调停”手段。在他的观念里,如果事情最后是这个结局,那么一切无事。魏公公去养尊处优,朝政大权还给内阁。
) V# ~4 x( p0 d& H- J" v' U  
7 b& _% a# {, s) u* |; i3 k  不要小看这个放回私宅,这是对有权有势的太监的莫大恩典。明朝的皇帝怕宦官退休后回到乡里什么都讲,泄露了宫廷机密,所以年老的宦官都统一养在皇城周围的寺庙里,集体养老,不得回乡与家人团聚。
' A0 A, u$ }. a8 @' }" v3 P' V( W, W  3 o, Q7 k0 F9 [# V
  据说现在有名的北京“八宝山”,过去就是一处前清时代的“太监村”。
9 I3 z) o6 f  t" m3 N  
3 ^3 }$ k: U/ {9 _  可是,天启和魏忠贤都是不按照牌理出牌的人,一个是明朝的“80后”,一个是“无知者无畏”。他们和叶向高“尿不到一壶里去”。+ n. A9 V9 s3 k; m7 L5 O
  * V: v% H% q& p  K2 c  [- `! H, @" e
  天启觉得这是出了个馊主意——老魏怎么能走?. ^9 O$ Y4 N, N: G
  * a/ H- x9 q$ z% e% A7 R
  魏忠贤则把叶向高的意图品味了又品味,发觉老奸俱猾的家伙原来在这里!5 \6 g1 k8 r7 [
  
. |+ G! N2 Y. t0 B) o8 R  让我回私宅养尊处优?那不是等于剥夺了权力?人一失权,还不是任人宰割?那时候一个小小的衙役就能把我给收拾了,哪里还能有一万名武阉为我保驾护航?
. J5 g4 k3 \- d+ c5 m& j9 q- d  
. Y0 Z' Y( O& `! e  叶!向!高!* L5 Q# c7 _) U) z1 _
  
: d; Q, O. ~9 {6 k1 @* `! e  ——你很阴啊。$ P7 R" u# Q) W2 E0 i+ ]# B6 x
  
# M3 V, \  k" M. y0 W  如果说,此前魏忠贤出于顾忌或从大局考虑,还没把叶向高视为敌人,而是把他列入了统战对象,多少保持了表面的尊重;而从这一刻起,首辅的名字就上了老魏的黑名单。
8 [% v5 J  t% S4 d; z: g  
6 m& l3 l4 t, `6 d5 b9 b2 _0 ^  魏忠贤的反击来得很迅速。叶之图谋,必须瓦解。他授意爪牙徐大化矫诏,以皇帝名义为魏忠贤做了一个评功摆好的总结,然后,作为批复与叶的联名奏疏一并发下。/ Z; g, B* \1 ~' B) B( w# V8 \
  
! G4 u5 i( u3 v# g6 G  批复说:“举朝哄然,殊非国体。卿等与廷臣不同,宜急调剂,释诸臣之疑。”(《明熹宗实录》)
& B2 q. w; A5 j, Q/ l$ X* R  
; q8 s' F* y, o. }7 G  不是叫你上我这儿来调停,而是让你上廷臣那儿去调停。这事情说好了的不许再说了,为什么还要说?叶阁老,你太低估了皇上和某人的智力!' ?- y0 t; t' Z0 B9 J3 u
  6 F" V5 a* H! l; w# s) u- j
  因为奏疏是联名的,署名人还包括了两名阉党,所以批复的语气还算比较温和。但是里面透露给叶向高的,却是一个重重的警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0 00:27 , Processed in 0.03556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