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6-15 23: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85)# n) l; Q" O" d/ `- n* s
( A2 k* q- `" l( o5 Z9 I, \
时光继续流转,当年英姿伟岸或者笑颜如花的人都成了过去,就在吕端得势的当月,宋太祖赵匡胤的皇后,宋开宝皇后宋氏死了。
9 x6 a, z+ k/ h! M 时年仅44岁。
6 d% K7 t7 H0 v: }. u; D! ^+ Q' {" P 这是无可质疑的皇后,曾经母仪天下,为宋朝后宫之主。她的死亡,依礼必须要有全体臣民,包括现任的皇帝在内,都得全体默哀进行国葬。但是结果却是,赵光义不为皇嫂成服(连丧服都没穿),并且不准臣子们临丧吊孝。宋皇后的棺柩被迁到他的姐姐,己经死去多年的燕国长公主(嫁给高怀德、曾经用擀面杖把赵匡胤抡出家门的那位女士)的家里,之后就殡葬在了普济寺。; N1 p$ e. V1 g% S$ Y
这位在寂寞中孤独死去的女人连最后一点死亡者的起码权力都没有得到,她既不能与丈夫、宋太祖皇帝赵匡胤合葬,就连她的神主(牌位)也不准进入太庙,这等于是把她驱逐出了赵氏家族!8 f( ]4 o- i8 v
这样的残酷对待,连小户人家的伦理底线都打破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2 ~% v5 R+ ?. T 有一个说法,是说她死后,赵光义传皇位给自己儿子的所有威胁都己除掉,可以真正安心了。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她在活着的时候还能再威胁到赵光义什么吗?5 `$ u. _% ?2 V& N6 r" \
或者说在赵光义死后她还活着,就能再以她的号召力把皇位重新夺回到太祖一系?. x' H2 O# j3 g, p# M3 O
这太不可思议了,在历史记载中,除了在“烛光斧影”之夜,她曾经命王继恩去召唤德芳,让赵光义感到了威胁之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她的身影。她非常安分,赵光义即位后命她移居西宫,她就去了;在雍熙四年,又命她移居东宫,她也答应,根本就是百依百顺。& ~% o$ U# r1 ~* \ d, ?: I& R
她的生命之路就是17岁入宫,44岁死亡,只与年长她25岁的丈夫生活了8年,没有任何亲生子女陪伴。这些寂寞凄凉的数字,就是她的一生。权力根本就与她绝缘,退一万步讲,就算她死在了赵光义的身后,她也绝不是她的弟妹的对手。
, l+ z- w% i. h 别忘了那位李氏弟妹的哥哥是谁――李大将军李继隆……宋家却谁都没有。+ _, Z- i k% E6 z2 s4 ]
唯一的解释就只有赵光义本人的心灵了。昨天还感恩的事,过了一夜或许就会勃然大怒,当年哭着说出“共保富贵,无忧也。”的心情,过了20多年里忧外患的日子之后,会变成什么呢?
, g: q$ v( J/ r8 T7 { c+ z 而且更古怪的是,后来赵光义的儿子真宗皇帝即位之后,不到两个月就给自己的叔叔赵廷美、哥哥赵德昭、赵德芳追封名位,进行补偿,可是对自己的婶母,堂堂的开宝皇后却一点表示也没有,直到太宗陛下的玄孙、神宗皇帝即位之后,才把她的神主升袝太庙。* \% ?/ g. i! f6 s6 l# t
这都是为了什么呢?6 H6 C& U" O6 x8 x- D. `
不得而知,资料太少了。关于她的死,在历史中还留下了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宋初时著名的翰林学士王禹偁。这位大佬和另一位知制诰田锡先生是最敢对皇帝说三道四的人,田锡更威猛些,不仅和皇帝对着干,还时不时地拿宰相开刀,结果早在端拱二年时,砍赵普崩了刃,至今还没修好。( d# y5 J, Q7 z5 z+ N. J4 G
王禹偁这次其实已经很小心了,他根本就没敢在公开场合说任何话,只是在私下里和自己的宾客说――“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结果赵光义的耳朵太长,很好,非常好,吃我的饭,连我的家事你都敢管。给我滚出京城,到滁州当官去!
9 N) F# T2 C* y& R 另一个人嘛……是寇准。这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次不是他政治觉悟不高,更不是他突然间状态大好,想和皇帝再操练一下,而是他个人的爱情问题。真不巧,他的老婆大人就是宋皇后的亲妹妹,说穿了,他居是光辉伟大既圣又德神勇无敌突然死亡的赵匡胤陛下的连襟……" l9 d; X6 m. P, M* c9 K" x, m7 K
2 Z. g V! a4 z, o
连载(386)7 r" W) v# F/ O2 w! E- _# N3 k( D" V- Y
4 k+ ]5 @" {& {
寇准的事先放一下,宋皇后的葬礼事件到此结束,他的电梯时刻还要再等几个月,那时的速降感觉足以让他觉得头皮发麻满眼金条。
3 y0 @) c O0 v0 k/ E7 ^ 赵光义更加繁忙,风言风语都靠边站,他有重要的军国大事要做。在做之前,他的三儿子赵元侃给了他一个好彩头,新上任的开封府尹报告――在太康县,有村民抓住了一只玄兔,贡献给皇上。7 {8 I9 u: j- A# }. ~* f& O* N8 ]
“玄兔”……一只黑兔子,不知道哪里特别,反正儿子献得高兴,老子收得愉快,太宗陛下亲自给这事定了性――“玄兔之来,国家之庆也。”% q/ y6 `0 k3 i6 q( R3 V$ Q3 T
至于庆在何处,因、为、这、是、祥、瑞。请注意,这是未来的真宗陛下第一次流露出对国家兴旺民族昌盛的巨大向往,以及对祥瑞事件的勇猛追求欲望,特此纪念一下。2 W/ i+ w. \, M4 I2 m/ f
这之后,赵光义集中精力,回忆了过去近100多年里皇帝和藩镇之间的生活经验,权衡再三,给西北方面的李继迁提出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生活建议。3 m: ^/ w, S0 X* C
派使者入西夏宣诏李继迁,加封其为鄜州节度使,辖区就在今天的陕西省中部。
/ s+ f. t; M1 U V5 M0 s) e 这和上次托张浦带去的口信内容一致,让李继迁从野人世界的定难五州搬到中华文明最集中的长安城一带,直接一步跨进文明人的现代生活,这是多大的幸福啊。想来一直活得既痛且苦的李继迁该感恩戴德了吧?
9 O$ J: k! [: B @4 g8 l 当然,事实上这只是一道小小的测试题,就看李继迁是不是读过书,懂不懂历史。不必太远,只是最近的五代十一国时期就够了。还记得吗?后唐帝国是怎样灭亡的?燕云十六州又是因为什么样的起因才被割让出去的?
8 _# K$ j5 `' R8 ]" B9 { 让节度使搬家,这是皇帝清除藩镇势力的不二法门,最强有力的一招!当然了,这也是藩镇反口咬皇帝,鲜血淋漓改朝换代的二不法门,最强有力的一招……5 G* ^9 d; s) X, Q4 z+ U
不过前景应该不错,据可靠情报,李继迁平生大字不识一个(西夏文字这时还没出现),党项人的各种神奇古怪传说肯定是听满了一脑子,所以抱着祖宗的基业死也不放,但是汉地里的故事他知道多少呢?1 `% \6 N( {! S0 a: Y4 I
这真是个问题,以前是虐待党项人的身体,这一次改成要鄙视李继迁的智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