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那时唐朝(李渊、李世民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1: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07)
4 e  T- J: I7 }! r- E9 D5 Y                                               + e  a, m' O, ]- t. M
                                
, }9 o4 ~1 V* ~( f0 d" j8 V  作者:沁园春8 S; Z# D+ P$ f
                          & O+ E9 e% J0 E& c* V1 r7 E0 J. |- V" ^
  
3 O9 b% d6 D  ^( Q  
( K0 V! s) w' d  徐圆朗意气风发,率军攻克楚丘,又用厚礼拉拢盛彦师。盛彦师不是杀死李密的功臣吗,怎么和徐圆朗扯上了?原来,为进一步争取徐圆朗,李渊派盛彦师到徐圆朗处宣旨,要他发兵镇压刘黑闼,不想徐圆朗反心已露,便将他扣在军中。
" I9 b2 q) w8 d) L  4 D! g5 O7 r0 q* u% [  y
  马上就要围攻虞城了,恰好盛彦师的老弟守城,徐圆朗发了几个糖衣炮弹,引诱盛彦师写封信给他弟弟,要他献虞城来降。
: O% b8 e' u0 x# K) y+ _3 J  5 j: s, s+ Z7 C8 y1 ^
  盛彦师也不推辞,提笔写道::“吾奉使无状,为贼所擒,为臣不忠,誓之以死;汝善侍老母,勿以吾为念。”盛彦师写完,把笔一抛,视死如归,只等徐圆朗发落,好一个“为臣不忠,誓之以死”,又是一个大唐的壮烈之士!
" C  f+ H' O# l' I$ q  
: ?+ y/ L* N: Y: O+ R  徐圆朗见盛彦师不肯配合,气得不行,但见盛彦师神色自若,丝毫没有惧意,一时间,也不由得不心生敬佩,徐圆朗于是换了脸色,笑道:“盛将军有壮节,不可杀也!”依然以礼相待。6 L  z; C2 Q! L; Q3 u
  
% n7 x8 Y/ l- _$ u/ Z9 S, X. K* b* x  而此时响应刘黑闼的人,越来越多,都以各种方式起事,最搞笑的是一个叫崔元逊的人,他是窦建德以前的深州刺史。当他听说刘黑闼闹起来了,便召集几十个铁哥们,躲在野外密谋,准备发动“恐怖袭击”,当然,他们的对象不是平民,而是当地刺史官衙。
; M3 ]- M9 L) Y3 K! T  / z# y6 {% A! X% i
  一天,他们先把武士藏在车上,上面盖上稻草,装作农民伯伯,在刺史府衙搞“上访”,突然,这伙“农民伯伯”推车冲入府衙,从草中呼噪而出,将刺史裴晞杀死,还把人头送给刘黑闼,以示加入“组织”。
/ Q4 V( F4 M" Y! K  X" h2 E  : w  M# I* @2 [
  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经常有的发生,唐朝在河北的统治,岌岌可危。幸好,还有一批大唐的忠臣勇士,在时刻保卫着自己的大好河山,任瑰便是其中之一。% E$ D: K; x0 Q* z) o1 N* L
  
" V$ z$ W! ]+ \5 J. R7 W  当时,被李渊派到河南进行安抚工作的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刚刚到达宋州,也就是今天河南商丘一带,徐圆朗反叛的消息传来,很多人打退堂鼓了,副使柳濬劝他退守汴州,任瑰微微一笑,看着柳濬说:“柳公为何如此胆怯呢?”柳濬被说得不好意思,便不做声了。. O0 W, P$ Z/ Y' }2 M# K5 v
  0 I+ X5 Y* m' j/ C  ~2 m
  这时,徐圆朗已经攻破楚丘,正准备围攻虞城,任瑰果断决定,立即派自己部将崔枢和张公谨两人,从鄢陵带领豪强质子一百多人,去协助虞城守城。- F: y% q% ^0 k) V$ `
  . H8 {$ m' Z  {  d9 _
  柳濬很担心:“崔枢和张公谨,以前都是王世充的部下,各州的质子家属,很多都造反了,我怕他们也会跟着一起闹事。”& q" V8 e- X. ?
  ! @2 e6 I: w- z' w: w% u# N
  任瑰只是笑笑,不作回应。
8 o& `+ j% p8 t) u  7 P. z" t2 L0 z6 D
  崔枢和张公谨到达虞城后,马上将质子分配下去,与当地的老百姓一起守城。徐圆朗的军队攻城了,有的质子胆小,临阵叛逃,崔枢不找他们麻烦,而是将他们的队长当场斩杀;这么一来,各队的队长,便拿当逃兵的质子开刀,还“枭其首于门外”,即便城门外挂满了鲜血淋淋的人头,崔枢也不以为意。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1: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08)
4 p1 x0 a: ^7 ^$ C- C+ u% D* ~) n                                               
9 o% t4 ~4 s/ D- r9 h& S                                
; G! ~0 K: K9 \2 w  
/ J  C0 j3 d# S8 g8 e8 `' I1 y) F  作者:沁园春" f! n) g/ P1 o" p3 j& {$ o
                          ) O7 o" W' r2 d: o
    J. ?. _1 L# a- R/ F7 r5 b! A
  
$ Y! j+ o" H  p1 U# N  是不是有点晕啊?说了这么久,还没说什么是质子,搞不明白的,还以为是在讲原子理论,什么质子、中子、电子啥的,其实这里的质子,就是人质的意思,史书上这么说,也便这么讲了。1 D6 _+ r; ^% I: r; p( [) t! ^2 A
  7 J) d0 X) M: X; R! m9 x& u# m
  崔枢派人通报任瑰,任瑰大发脾气:“臭小子,我之所以要质子一起来,只不过是想利用他们招降他们的父兄,质子犯了什么罪?何苦要杀他们?”
. J6 D* q( e- L$ y, D( V  $ D( b( w' T* E, t% p; Z
  嘴上虽这么说,可私下里却对柳濬又是另一副态度:“我早就知道崔枢一定会这么做的,城里的人,既然连质子都杀了,那么,便与这些质子家属结下了血海深仇,他们必定会拼死守城,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6 c1 @- u* v) J# J3 O
  
0 k; X( R# w" ~: Q# ?( y1 u; z0 S  任瑰果然说的不假,徐圆朗猛攻虞城,遇到超顽强抵抗,怎么打也打不下来,没办法,只好下令撤军。* O5 c$ D, G& K! {) G
  * s' J& o) @" u- ?, Z
  正当河北形势非常不利的时候,突厥还是在刘黑闼的鼓动下,又来搞“性骚扰”了,而且这一次,来势更加凶猛,唐军节节败退。+ R$ n0 R' i8 `6 c" w2 H/ K
  : U1 w( g3 J) P3 j4 c) [. @
  8月18日,突厥进犯代州,李大恩派行军总管王孝基出战,结果全军覆没,王孝基还成了俘虏;21日,突厥围攻崞县,第二天,王孝基灰头灰脸的从突厥逃了回来,李大恩见搞不过突厥,只好据城自守。
% x% a3 j8 Y4 D: C' Q  
1 D5 K) m" ?+ v& G3 {  突厥人都是骑兵,长于野战,攻城却不行,和李大恩打了一个多月,见捞不到什么便宜,便撤走了。
7 V8 j8 M( p. ]* ]7 w/ B% |3 p  
! c* c: S" w" x$ n/ I2 A* _  ]4 A  可是这些突厥人,就是一群野狼,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动攻击,在9月初,他们又进攻并州,李渊忙派在左屯卫大将军窦琮迎战;没几天,突厥又进犯原州,李渊只好又派行军总管尉迟敬德等人出击。* A5 X4 T/ p( p
  2 w8 k1 P1 w) D$ d0 b6 i# B
  形势,对李渊极为不利,主要是突厥人这个时候来惹事,与刘黑闼一起瞎起哄,唐军处处挨打,几乎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u) I2 H  }- B2 Y5 q0 M
  
; n' q  i/ V6 i% ]  为了扭转这种情形,李渊决定寻找机会与刘黑闼进行决战,而这时候,李渊却没想过要打出自己的王牌,因为他心里已经有所顾忌了,李世民依然在长安,忙他自己的事情,他心里知道,父亲才是大唐帝国的最高权利者,自己有时候,也只有当“枪“使的命。所以,他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因为他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和大哥李建成的关系,有些微妙了。。。。。。
- h1 H  G0 b+ }1 v1 ?; o+ a  
' M1 J3 `9 f7 V5 P  为了配合前线作战,李渊派灵州总管杨政道,率精锐部队击败突厥军,加强北方边境的防御;同时,也有力的支援和掩护了唐军主力。+ I! y% L6 J- o7 ]/ `$ X% L8 z
  
& M+ G" `2 s9 n" \   为打好这次大决战,李渊还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可是,他错就错在选错了人,你猜他派谁去?李神通!晕不晕啊?李神通那可不是什么“军事天才”,一点也不神通,有时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军事蠢材”,为什么一定要派他去,那就只有问李渊他自己才知道。反正李渊用人,尤其是带兵的,总有个习惯,喜欢用自己亲族,可能他还是认为,有血缘关系的毕竟还是更值得信赖。% q, P, m) F3 z$ r
  
. D( d! ^' x( G, N  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却给唐军带来了灭顶之灾。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1: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09)) E/ o  X: F2 N( o7 x8 B6 ^3 M
                                               
5 e0 n& q' u6 v! n; \. \  e: f: d                                
; b5 m; C' b( a1 _4 c. B0 V. K7 g  7 @$ `8 c: j; q  ]* O5 `
  作者:沁园春
' @6 n  Z0 q/ i, l4 A" s& {% |                          0 _! d: B. J5 J& g' \" L1 V4 m3 ~
  
8 b7 O( b3 v" }, |. Q4 \  S0 e  
( R/ X- H' l( \" t  李渊命李神通率关内精兵进至冀州,与李艺的幽州兵会师;同时诏令邢州、洺州、相州、魏州、恒州、赵州等地的唐军共五万多人,全部归李神通统领,在饶阳集结,准备与刘黑闼决一死战。
* F; b$ a: e- b  . t+ j! U! s/ K4 I8 q: Q
  9月底,双方军队大规模集结,云集饶阳,一场大战眼看就要爆发。
+ Y' X6 h8 \" P$ Y  
* l) c* p) _1 ?+ G( x' B  唐军在饶阳城南列阵长达十余里,声势浩大,李神通就是抱着一个目的:一战击败刘黑闼,可是,这是否是他的一厢情愿呢?
$ [5 c/ |: t* ], ]7 U  5 _6 e- j9 C7 P1 H8 I7 X' R
  刘黑闼刚毅的脸上,透出十足的自信,他兵少,只好沿饶河长堤,排成单行列阵,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与当年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有异曲同工之妙——置之死地而后生,传达给将士们的,就只有一个信息:要想活就拼命!据说,这样列阵,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是首创,刘黑闼不经意间,还成了一个“发明家”。. N0 S3 s  i% f
  
0 u! F3 W; ]/ c  鹅毛般的大雪从黑暮暮的天空中缓缓飘下,四周静静的,可是,这只是火山爆发前的片刻宁静。
  r( o* w. f# M- {  , ^/ q. [) V* H! Z1 ~; D
  双方的将士,眼中迸出仇恨的眼光,都磨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 j% F  D: z0 `7 `  . Z/ o1 P  K6 @% Q2 B6 d
  寒风,呼呼的刮着,冲锋号已经吹响,李神通因为顺风,首先首先发起进攻,英勇的唐军将士,冒着风雪,以猎豹奔跑的速度,向刘黑闼军冲杀过去。/ W; y# n) X& E' L2 h
  
6 v' O, i: O0 G; u1 Z6 N  大雪飞扬,耳边,听到的只有唐军勇士们的冲锋号。6 C8 q" x$ @2 m0 k1 |9 G
  
) t) n; L3 k" M* H  刘黑闼迎风而立,丝毫没有胆怯,他早已安排好,就等着唐军冲上来,一个一个来收拾,并且,他在等待战机。
, ?( U7 d- T$ Q5 ?$ ~! F) z  
4 B9 Z& t8 K0 V( h1 Z& {- O/ p  真是天不佑唐军,当李神通还没冲过去时,风向突然改变,刚发起攻势时,唐军是顺风;等阵型移动后,风向却瞬间改变,顺风变成了逆风。大家可能在逆风中走过,走起路来,都好象要把自己使劲往后面推,如今是在搞冲锋,唐军肯定吃不消,速度刹那间慢了下来。而此时的刘黑闼,大叫一声“天助我也!”指挥部下,顺着大风向唐军掩杀过来。2 R# |) \" ?- @9 Y  Z( O
  
& d3 L" g3 k9 V  r& f  顿时,刘黑闼军像一头头猛虎,以舒马赫的速度,似洪水一般,冲进唐军阵中,大肆屠杀。% |& |2 H& m$ K, i. q' S: e! Z+ g
  $ b3 d' v: p9 C* C: B
  杀声震天!
) m, H6 {, {, S- G* T  ! j1 H2 _; B( N! ^* @& m: r3 t) N
  刘黑闼的骑兵太厉害了,又赶上这么好的天赐良机,唐军阵型被彻底冲垮,李神通保自己的命都难,更不用说指挥军队进行反击,他只有望着满天乱飞的大雪,欲哭无泪。7 x" e2 V( t4 E" r" {
  
6 G6 T9 d1 m$ L% I7 o  唐军大败!史书记载:“神通大败,士马军资失亡三分之二。”这次损失极为惨重,唐军士兵战马及军用物资,瞬间报销三分之二。
2 K4 h+ X# c+ B; B' i  8 h( E* A/ K( o/ d/ X
  正在这时,李艺的部队还在西边攻打高雅贤,运气还一点,将高雅贤击破,追了几里路,唐军主力惨败消息传来,李艺也是无可奈何,只好退保藁城。/ W7 r/ t- r4 b0 D! h) z7 H
  
- a1 A; r- d7 M, `+ z  刘黑闼当然不会放过李艺,他乘胜追击,又将李艺打得落荒而逃,还把他手下名将薛万均、薛万彻抓了活口。
5 b& k5 u- j- l* I# |  
  A( l6 h* c" }% i4 W  薛家兄弟搞得很没面子,被剪了长发,剃了个光头,在刘黑闼的百般嘲笑下,像条狗一样,给放了回来。两兄弟真是糗死了,感到受到了极大的羞辱,简直是无地自容。你要知道,古人视发如命,头发一生都不剃的——当年曹操犯了军中禁令,按军法要砍头,他还可以割发代替,可见这头发,那是头等大事,如今被敌人剪成了一个“和尚”,你说丢不丢脸?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1: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10)$ v" |4 B% i2 A) W
                                                6 a& }- C" g' O# {/ f
  
5 L4 a" M, h! Z4 F6 I) X3 t. @. k  作者:沁园春# H7 \2 T7 j: f9 b9 r
                            4 o! @! c; A4 X4 c" W2 M) y- P3 k, Y
   3 h% w5 h2 w+ X1 _- v
  
' D4 ^( B" x0 `* Y( W  唐军受到沉重打击,一时间军心动摇,李艺也带着他的残兵败将,狼狈的退回幽州老巢,他或许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刘黑闼,为什么就比窦建德还难对付呢?
0 M$ M* L, W( K3 y; o0 V) B  
4 X3 Q" h5 C3 _- y) ~5 D) [* X7 ?  饶阳会战,刘黑闼击败唐军主力,让李渊的计划全部泡汤,从此以后,刘黑闼兵势大振,他的招牌终于打响,刘黑闼传檄各地,窦建德旧将,都哭着喊着跑来投奔,比赛看谁杀唐朝官吏杀得更快些。
+ k; n5 ?) a* I  
( y7 q- J- K3 l1 C2 p' `0 V- {  10月初六,刘黑闼攻陷瀛州,杀刺史卢士睿;就在当天,观州百姓活捉刺史雷德备,举城归附刘黑闼;14日,州民董灯明率众杀死为政暴虐的毛州刺史赵元恺,响应刘黑闼。
  n/ }$ g- y% {9 r" F& G  
1 l- O, ]$ S# d- v4 K1 j1 A  短短三个月时间,刘黑闼把河北地区搅了个底朝天,而且事态发展,对李渊越来越不利。
' m+ e4 o1 ^6 a& n- P  
2 I& A# ]! d) M' D# j5 ]9 w3 c+ n6 M  李渊碰到了他统一战争中,又一个极难对付的对手,看来这个刘黑闼,确实太牛了,该怎么与他周旋呢?李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而一个个的坏消息,更是接踵而至,幸好南方的战事,还多少让他有些欣慰。! V, y1 k: P" T1 b+ k7 l
  ) m" w' `7 k$ z$ A. w2 c  f8 y  J
  南方什么战事?原来是李靖开始打萧铣了。
* a. T) Q. c" y& X5 x  9 \( p: B2 U6 W+ S& P
  萧铣何许人也?他是当时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也是李渊在江南最大的劲敌。7 f* O& k; @% @+ s% k
  9 H$ V3 W; X% c2 Q; @: O. [
  萧铣是南朝梁宣帝的曾孙,祖父萧岩在隋灭陈时,被隋文帝斩首,直到杨广上台后,因为萧后是自己本家,才靠着这层关系,当上了罗川令。
% m1 k( V  u# o5 H. Y  : r4 ~) F& C" K" b8 Q& R
  大业13年,农民大起义全面爆发,隋朝各地官吏,都一窝蜂的称王称霸,纷纷割据一方。
9 j- R* y' Y8 E. |  b  
; M! n4 e' t( ?+ i& m  在10月份的时候,巴陵校尉董景珍、雷世猛、郑文秀、许玄彻、万瓚、徐德基、郭华、张绣等人,也密谋举兵反隋,刚开始他们都推举董景珍做老大,老董有自知之明,他提议道:“我出身贫寒,别人不能信服,只有罗川令萧铣,是梁室之后,又宽仁大度,要他做老大,才真他妈的不负众望。”
& V9 d1 L. d# J3 |5 q/ R% p  
& F8 C! {  n* d8 d  g  大伙想想也觉得有理,于是派人去通知萧铣,萧铣一直为自己是一个小小的罗川令而苦恼,并且对隋朝灭梁,早就怀恨在心,一直等待着复国的机会。如今天上掉下这么个大馅饼,说要他当老大,自然不会推辞,他兴奋不已,当场就写了回信。# G; L6 k1 k5 J9 L
  , j6 ]2 V1 Y  Y! C
  信中表示自己对隋朝“痛心疾首,无忘血耻。”并说“吾当纠率士庶,敬从来请。”当天,萧铣就纠集数千人,扬言讨贼,实则反隋复梁。9 F8 }9 w- c' y* ]# a: ^" e
  ' ~$ S4 R) {1 v" a! Z1 D
  可是,萧铣毕竟不是一代雄主,没有那种众人皆服的威望,从一开始,就内斗不断,这种内讧,也为萧铣在身边埋下了一颗重镑炸弹。
' x: i' P- z# n+ r0 R3 @. ^  
4 z1 y3 Z' g+ u, e9 t& A6 i  下面,我们来看看萧铣他们是怎样窝里斗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1: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11)0 V4 _; B. n/ d- s
                                                
8 T* d- X! \& B( R! G0 G  
5 n  S9 y# S& y! L# _# E2 Q  作者:沁园春
/ Q+ `; d+ S1 ^: H9 r                            
# s8 P* E' k& H3 \4 _$ S2 |   " O5 |9 K$ C5 I: k( [" x" e& n8 y
  ' S. Y; }% K# C% @
  萧铣正式起兵前夕,颍川的起义军首领沈柳生攻打罗川,萧铣迎敌,出战不利,趁着这时候,他煽动自己的手下:$ X- w7 S. ?6 ]- S' B2 T7 S
  
3 W' c; |: U0 M  “如今天下都反了,隋朝的政令施行不了,巴陵豪杰已经起兵,想推我做个当头的,只要接受他们的请求,就可号令江南。既可中兴梁国,又可招抚沈柳生,大家说好不好?”
6 M0 w- T" T9 L2 y0 L2 i! F  4 W+ x6 O& c) [
  部下听了以后,都很高兴,表示忠心拥护。萧铣顺水推舟,自称梁公,将隋朝服色旗帜,都恢复到梁朝旧制。  J( a) |  X) ~; _/ p- Q
  
" A( O# \- M$ M, {! U- y& }  沈柳生看到对手也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也就率众归附了萧铣,萧铣任命他为车骑大将军,一时间搞得有声有色,史书记载:“起兵五日,远近归附者至数万人,遂帅众向巴陵。”可见萧铣虽威望不高,但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 z7 l8 M4 g% |7 ?  4 }0 r4 ?) D# w3 v: q, J2 m
  既然萧铣来巴陵,董景珍自然要派人去迎,当徐德基、郭华等人率巴陵郡数百豪杰出来迎接时,却没见到萧铣本人,只接到沈柳生一行。更没想到,这个沈柳生,心怀不轨,竟然与部下密谋:# Z4 z. B1 g% B. D. ~" [3 z9 k$ o
  5 e3 \# @/ d( \1 u
  “弟兄们,梁公起兵,老子最先归附,论功勋当居第一!你们看看巴陵这些人,都是位高权重,咱们进了城,反而要寄人篱下,我看不如先杀掉这个徐德基,扣押其它首领做人质,然后再单独挟梁公冲进巴陵,这么一来,看还有谁比老子更牛?”
2 I9 O  t( ?7 n' `; G8 w  
; Y. C) a+ G/ F9 \& O" s% d8 K  意识决定行动,这么想,就这么做,沈柳生带亲兵杀死徐德基,而后跑进军营通报萧铣,萧铣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连连叫苦:( A9 E1 N1 O. E; F8 t# o, n
  , i" c# S/ e$ C5 H
  “我起兵反隋,无非是要拨乱反正,如今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这个头,我肯定不能当。”说完,气愤的迈出军门。
! O; s3 S3 d% ~5 k3 j- H' l$ ?  
3 c6 i$ e! M5 X5 v8 U  或许只是一时冲动,看萧铣这个态度,沈柳生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了,惊慌失措,跪在地上请罪。人死都死了,萧铣无可奈何,也没找沈柳生麻烦,与他一同带兵进入巴陵城。. C' p6 S5 h4 R3 P8 h& T
  
" E/ v, S7 m2 D3 u# _) ]: S3 D  到了巴陵,董景珍不露声色,但复仇的计划却已在酝酿,他对萧铣说:“徐德基是个好同志,也是起义的大功臣,而沈柳生却无故将他杀害,这是寒大家的心啊,不杀此人,将来又怎么能治理国家呢?况且此人是一个老强盗,现在虽然一起闹事,但他本性难改。我们要是与他搅在一起,势必引起大乱,要是现在不趁早杀掉,以后就肯定后悔莫及了。”
2 m3 c7 Z! o! c- l( h4 d  2 j% n! Z/ Z: ~3 h: r
  萧铣耳根子也软,听董景珍说得有理,就真的把沈柳生处死,他的党羽,看到头儿都完了,也作鸟兽散。
5 G/ i8 [/ U' H; B# u  Q: ?  
  p& U% n5 n  E  n  清除了沈柳生后,萧铣于10月19日,在巴陵城南筑坛祭天地,自称梁王,改年号为鸣凤,为什么叫这么个名?据说是什么时候有异鸟飞来,唱了赞歌,古人做什么,都喜欢图个好兆头,便用了这个名。
2 D& a8 S9 C6 Q4 W( `7 G- P. u) [  ) P8 D) G# q# d! M5 I
  武德元年4月,杨广被杀的新闻传到巴陵,萧铣干脆“自动升级”,即皇帝位,正式称帝,并设置百官,一切典章制度,全部“复辟”梁朝,还把一同起兵的好哥们都封了王。
. ^% X" I" g4 N  , M9 v8 r5 e1 U; ~  A: S  _) m/ j
  当了皇帝,萧铣也未闲着,积极派兵征讨周边地区,各地陆续来投,萧铣的地盘越来越大,势力也越来越强,史书记载:“于是东自九江,西抵三峡,南尽交趾,北距汉川,铣皆有之,胜兵四十余万。”古 怎么样,牛吧?几乎占了如今中国的大半个南方,还有40多万军队,谁敢小瞧他?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1: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12)
$ |0 N7 D% Y1 R& w, D                                                ) N. f# I0 s* g& k7 @$ o. [8 E+ N
  
3 I- R$ Y. V* T3 @; g5 [  作者:沁园春
% F. G' l: |, j' K4 r8 d1 t, ^    ) Y9 S- S" g9 m- P/ O
  
& f2 o6 Y8 t6 a  
* t2 X. c! A9 A% H/ K" Q  随后,萧铣攻克江陵,在此设立首都,以岑文本为宰相,建立政权。5 g9 y/ o1 n, D0 l! X
  ! z  Q2 t+ {+ Q' f
  有了资本,就要向外扩张了,萧铣与李渊为争夺中原地区,也经常发生冲突,但多次都被峡州刺史许绍击退。萧铣派兵屯守荆州西南要塞安蜀城和荆门城,以巩固江陵南北两侧的防线。% a) k- E+ U0 P  w9 q1 M/ a
  
. k2 n0 X' R9 U/ |  W  李渊既然早已有统一全国的战略计划,他不能不“关怀”一下江南的萧铣,早在占领长安时,李渊就着手处理萧铣的事务。* ~! V: o, G5 E8 k! \: I. L: J
  + C  }% j5 Q' C- b. f' ]
  对于萧铣这个对手,李渊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他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 `9 e- c' l+ P) E; F0 C  / d$ N3 @" w) a5 e  _. H
  第一步,就是先占领巴蜀及汉中地区,对萧铣进行战略包围,李渊先派左光禄大夫李孝恭进入巴蜀,虽然李孝恭是皇族,但不怎么懂军事,而后又派李靖协助他,做好消灭萧铣的前期准备工作。8 e( Q% u" K! D1 h
  
4 b9 V& D+ W8 l6 @6 p  武德2年9月,李靖进军夔州地区,不料在峡州时,进军步伐给萧铣挡住,久不得进。李渊看李靖迟滞不前,又想起“告状”的一幕,竟然旧怨复发,恼羞成怒,严斥李靖贻误战机,想新帐旧帐一起算,下密敕给许绍,要他将李靖就地处决,李靖又一次遭遇杀身之祸。' ~8 E5 C  ]3 A# t; G2 O
  : l, i5 S* o- P, u
  那么,李靖是怎么逃过这次劫难的呢,难道又是李世民及时出现,来个“刀下留人”?
7 K, F5 |0 l* C9 X! [" K  
, o. Y% M# a- ?+ a0 q  不是,这一次李靖的救命恩人,却是这个要执行死刑命令的人。史书记载:“绍惜其才,为之奏请,获免。”可见许绍很欣赏李靖的才华,很有主见,也是个老好人,紧急上奏,为了给他求情,肯定说了不少好话。幸好李渊还不是个刚愎自用的人,要是碰到杨广,李靖早就去见阎王了,李靖运气也是好,每每遇到危机之时,总会有贵人相助,李靖大难不死,才为大唐留下这位一代名将
( G- d% p2 K3 |9 A' h: V' r6 L  
) p4 T3 \! `) f/ x  果不其然,下面的一次战斗,让李靖的军事才能初露端倪。
# \5 l7 [- V' w  L/ F  
3 l) r3 L) a5 y4 Z( Z6 ~; k7 \  武德三年三月份,蛮酋冉肇则袭击信州,赵郡公李孝恭率军迎战,被打得光脚逃回;李靖听到这个消息,赶紧率800名士兵,突袭冉肇则兵营,先把他们引诱出来,然后利用有利地形,设下埋伏,待冉肇则追来,发动突然袭击,当场击杀、生擒蛮兵5000多人。
0 B1 G/ G6 t0 L* R6 Y: s5 j  
0 @* K9 d2 Q! H# @# T( c$ U/ F  不久,李靖收复之前被冉肇则攻占的开州和通州两地,李孝恭也跟着打出了点感觉,乘胜击斩萧铣的东平王阇提。' {3 @. E* U: ~, E7 M% K
  
4 B7 ~* V& r+ Y' J' R: E  这些好消息让李渊喜笑颜开,尤其是李靖这颗军事新星,更让他欣喜,他此时终于相信儿子李世民的判断,这个李靖,的确有料,是个不一般的帅才。
5 F* C5 A! U. [+ F( E  
6 Y6 e/ ?8 q2 V! r) [, e2 X; t  李渊高兴的对侍臣说:“朕听说使功不如使过,李靖果然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a' _( C, P$ B9 y* q
  1 B0 R; i1 v8 r& i* ?$ C. V
  而后,李老大还自己亲下手敕给李靖:“好好干,朕既往不咎,从前的事情,朕也早就忘了。”
! F( l9 ^+ q/ Y1 I  
0 V7 `: n, h& W! k4 U  这一招很管用,李渊在李靖心目中,又赢得了不计前嫌、爱惜人才的美名。
% p* f5 l  F1 k  
- q0 C; M: l1 _- U, x! C# A5 s  武德四年正月,唐黔州刺史田世康,一连攻克萧铣手下的五个州和四个镇;而李靖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搜集情报,制定了一整套克敌制胜的方案,就在王世充行将败亡之际,李靖觉得征讨萧铣的时机已经成熟,便通过李孝恭,向李渊献上取萧铣十策。
7 |( |! w# k3 i4 T* p( r  
# ^  v; H- M9 V& [" P  李孝恭呈给李渊,李渊看后,大为赞赏,李靖的确是有头脑,写这个作战方案之前,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在十策中,对时局分析得十分透彻,对战役部署十分周密,更紧要的是,李靖好象就是梁国的地理勘探员,居然连梁国的山川形势,也是如数家珍。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1: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13), ]7 ?% L- n6 y# B! r' h
                                                3 G9 r) N' w, V! G6 a
  
% ]1 ~2 c. S" O, b  作者:沁园春
  ]9 q& E* x0 n" N    
; ?4 l' ]+ X* f; Q/ g1 B  
5 T( L0 y. e0 \9 a. `  李渊又再次庆幸自己没有一意孤行,心中大为感慨,直叹李靖确实是个才华横溢的武将。
6 Z. v& F$ }- \/ i  ~  在武德四年二月份,李渊开始了第二步走战略,改信州为夔州,任命李孝恭为总管,命他大造军舰、储备粮草、操练水军、大搞军事演习,准备直接沿长江而下,进击萧铣。因为李孝恭不熟悉军务,为保证战争的胜利,李渊又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的长史,实际上就是将军事都委任他来掌管。8 s  H  ^& y: L3 e8 h
  / N& G- ?; n/ h  z- O1 _
  李靖深知此次征战的复杂性,为确保万无一失,稳定后方,他向李孝恭献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妙计。
" Y: U) e. E# @3 e, K. i+ H# F  
7 t) L+ \! i8 y# }+ b  什么妙计呢?
6 I/ M# {. l' F0 Q+ N) _  ; L0 y8 D3 t1 D$ h
  当时巴蜀的酋长势力很大,如果不先搞定他们,到时候挥军东下之时,肯定会有后患,李靖建议李孝恭将巴蜀各地酋长的子弟,全部召集到军中。名义上是信任和重用这些少数民族的子弟,以笼络人心;实际上,却是把他们留在身边做人质,借以控制这些酋长,看你丫的胆敢闹事,你儿子还在俺手里呢?李孝恭自然采纳。
* V! Y4 B3 C, ]2 F1 A  
+ \! I; k; w1 P5 y  为配合主力作战,李渊又施展各种手段,给前线提供最大的支援。  @% L! y" l. |2 j6 m+ W
  4 l; I' B, e! K; \
  5月13日,迫于唐军强大的压力,割据江夏地区的周法明以黄梅、蕲春、安陆、沔阳四地来降,李渊封他为黄州总管,在6月份,周法明攻克安州,俘虏安州总管马贵迁。
! E% _" O9 _" c  `7 ^% o  
% l6 ?0 W. \" @  7月26日,褒州道安抚使郭行方攻克萧铣的鄀州,这么一来,萧铣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 V6 n1 Z& D; v4 |/ U  / R: r, Z! ?+ ~: H# A% T8 l
  为了安抚淮南和岭南地区,李渊在8月21日,又命左武候将军张镇周为淮南道行军总管,大将军陈智略为岭南道行军总管,让他们策应李孝恭、李靖的军事行动。& w! q2 G4 m/ a! f& R/ g) m
  
2 F3 C+ [4 o' N  一切准备就绪,李渊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正面出击,一把搞定萧铣。
, B# i7 e6 Z5 l3 n0 N  
' O& Z! B% r0 ^  E" e2 Z5 C  而此前的萧铣,却是同室操戈,内斗连连,那状况就如同是太平天国的天京内讧。说白了,都是为了争权夺利,萧铣又无法调和各方矛盾,平衡各方利益,最后的结果,便是以暴力来解决。. x/ y+ C. W) ^! \! b
  7 e$ z% v! ~" T2 x: Y
  主要原因,还在于萧铣这个贵族公子,表面上宽容仁厚,骨子里却是个心胸狭隘、疑神疑鬼的人,史书记载:“铣性外宽内忌,疾胜己者,于是大臣旧将皆疑间,多叛去,铣不能禁,由此愈弱。”4 c+ P4 |+ k1 O& L! z3 x
  
% m$ i) A; Z+ D. l4 o7 M  为了掌控兵权,萧铣实行“罢兵营农”的政策,就是说把军队遣散到岭南各地去种田,搞农业开发,建设新农村,这自然引起手下大将的不满。
: s6 \9 V* y' k% y  
5 s' H9 y( X# K1 U  首先是董景珍的弟弟阴谋作乱,事泄被杀,此时,董景珍正镇守长沙,萧铣下诏赦免他,要他来江陵“说说心里话”,董景珍哪里敢去?老弟都被你搞死了,再去江陵,岂不是送肉上砧板?董景珍思前想后,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不跟萧铣混了,他献长沙降唐,李渊命峡州刺史许绍前去接应,不料唐军还没到,萧铣就抢先一步,派齐王张绣攻下长沙,斩杀了董景珍。9 l9 B6 B( S3 ?5 _
  : A% V7 Y& j# R
   张绣平叛立有大功,却又居功自傲,自以为了不起,连萧铣也不放在眼里,萧铣又杀了张绣,这么一来,就闹得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背萧铣而去,史载:“由是功臣诸将皆有离心,兵势益弱。”* q" l2 _5 B! `6 k% j' }0 a
  9 P3 s& H$ [5 w- P) @* ]' [! I
  可见有时候,内斗的破坏力是最大的,而李渊也正是看准这有利时机,就在李世民还在洛阳与王世充大战时,就决定对萧铣进行毁灭性打击。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21: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14)
! ]/ J: R5 R; c- b/ Y$ @2 E                                                  ' y4 j, s$ G$ b" A" U3 U
    
* |0 e+ l8 [# M4 X0 p' _( n" t  作者:沁园春+ W# e& v+ q; B- Y
      
+ b3 `4 H" V  p( r: N   
3 b+ H: _3 N% h  4 P8 l7 l, k9 a
  武德四年,既公元621年九月,李渊正式下令,命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为行军长史,统领其余十二总管,率水军自夔州,也就是今天重庆奉节顺长江东下,直捣萧铣的首都江陵。
4 O' ^( W9 g' `# Y  % J/ X1 m; u1 u1 @+ P' s
  同时,命令庐江王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从襄州道出发,率水陆大军从北面进攻,协同进击萧铣;又命黔州刺史田世康,从辰州道,也就是今天湖南的沅陵出发;又命黄州总管周法明从夏口道,也就是今天湖北的汉口出发,几路大军,形成四面合围之势,目标就是萧铣的老巢:江陵!
3 a8 i9 S. S1 V* K! z) W  
9 k1 J* G; W3 T- v0 U  时值八九月的江南,秋雨连绵,江水暴涨,本来在这秋汛时节,长江水啊浪打浪,是不宜江上行船的。万一有个大浪打来,岂不让你船毁人亡?尤其是平时风景优美的长江三峡,这时候,却是另一副面孔,四处都是险滩和暗礁,在那里转一转都不容易,还要大军一起通过,做梦吧!5 V( S9 ^8 f5 ]9 m: R" D
  , A* G# @$ T; P5 m3 E
   诸将都这么想,劝李靖等秋汛过后再进军,李靖力排众议,胸有成竹的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现在我们的部队刚刚集合,萧铣肯定还不知道,没做好准备,正好趁长江涨水之机,发动突然袭击,挥军抵达他的城下,掩其不备,纵使萧铣发现了我们,他们也是仓促应战,如此一来,必能生擒萧铣。”  `% z- G0 G  W+ J3 X& U
  9 F; e$ |8 U1 [3 o
  这一段话,史书是这么记载:“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其中“倏忽”两字,用得多妙?
3 T+ s+ [7 g$ n! G6 z  
# _+ ^$ Q# h) b9 ~- h* l  既然是兵家上策,李孝恭也不迷糊,便同意了李靖的突袭方案,于是唐军2000多艘战舰浩浩荡荡,以泰山压顶之势,从上游顺流而下,乘着长江涨水之时,向萧铣发起总攻。
7 `6 b; e' I+ A% j) D  
7 x' m/ n/ ?4 V2 V  而此时的萧铣,还成天在做他的白日梦,想着怎么独掌兵权,他以为唐军在这个时候,是绝不可能来进攻的,竟然把军队都解散了,甚至在江边也不设防,粗心坏大事,是很多人的毛病,连做皇帝的也不能幸免。# I  ^6 A3 W! _  N( x5 U6 i
  2 k8 n5 F; z& `0 K
  唐朝的水军,终于过了三峡,接连攻下荆门和宜都两座军事重镇,并推进到夷陵。10月7日,鄂州刺史雷长颖献鲁山来降,萧铣又失去了东面一个重要屏障,两天后,李孝恭开始清除前进路上的另一个拦路虎:驻扎在清江的萧铣大将文士弘,文士弘统兵数万,都是梁军精锐。0 u: `0 M6 q4 s8 S
  & R7 Y. l3 y  `5 H
  两边开打,唐军首战告捷,缴获文士弘300多艘战船,一直追到百里洲,文士弘损失惨重,被杀死和淹死的士兵,数以万计;文士弘收兵再战,唐军又将其击败,他只好逃入北江,江州总管盖彦举又临阵倒戈,以五州降唐。% S' v& ?3 c7 M! O9 X! O. {
  
: h! g* U! o$ [' H  而此时在江陵的萧铣,接到前方战报,又惊又怕,惊的是唐军怎么如神兵天降,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怕的是自己虽说威名在外,号称手握40万大军,可如今只是徒有虚名,说出来都丢脸啊。你道是为何,原来萧铣将“罢兵营农”的政策,贯彻得太彻底了,梁军将士,基本上都在搞“新农村建设”,全在长江五岭之外,相隔十万八千里,调兵令是发出了,可是当时又没飞机,要等到援军来,那要到啥时候去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23 11:07 , Processed in 0.0229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