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糊涂王子

黄褐斑中医防治资料汇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6: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褐斑的治疗 / Z. d1 J% |. }7 [
+ ?9 v9 V* Q6 z! o! q" D
    我们的皮肤厚度只有0.5至4毫米,表皮则更薄,不超过0.2毫米。这不到0.2毫米的厚度包括了十多层细胞,底层细胞和表面的角质层一面生长,一面脱落,保持着皮肤的生态平衡。
, }7 v0 ]1 e+ H! r3 t    面部皮肤的自然更新周期约为21至28天,皮肤角质层含有10%至20%的水分,这一切对维持皮肤的润泽,防止各种因素对皮肤的侵害起着重要的保护和防御作用。
4 K, o/ h4 T3 s9 Q    用一些含有角质剥脱剂的药物或化妆品频繁地使皮肤的角质层剥脱,会破坏皮肤的自身抵抗力,防晒作用被大大削弱,加上皮肤自身为了恢复防御功能而更多地分泌黑色素,就会使黄褐斑更严重,甚至成为黑褐斑。
6 T" Q/ Z! \& ?& v8 Z8 s% I9 \! i  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外用药品种繁多,又属于OTC用药,人们可以自行购买,所以误用滥用现象比较严重。8 R. ^3 @0 X: _! ?5 C) o7 n) ]
    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早期还可抑制黑色素细胞分泌,因此初期涂抹时可有一定效果。但停止使用后色斑颜色会再次复发,甚至加重。
1 f' G: k" Z- |: v2 f    有些人由于长期使用,对激素产生依赖性,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造成皮肤萎缩,角质层变薄,或毛细血管扩张等新的损害。
' g+ V  `+ ~- e; F, a6 l  黄褐斑不同于其他色素斑,它的成因非常复杂,治疗应该侧重于内调,否则可能破坏皮肤疏基,使色素加深,色斑范围扩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6: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 : T& |3 w& v2 D

; X  g2 q" x7 E    现代研究表明:黄褐斑的发生有内分泌失调、紫外线过敏、体内代谢失衡等原因,还有自然衰老或由一些长期慢性病所导致,其中代谢失调造成“垃圾”沉积是主要成因。
# n5 f* W+ X3 E; ^  U& O1 Y9 c; o9 P+ y  N
    中医经长期临床实践,认识到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肾阴虚、肝郁气滞、心脾失调等有关。
6 U% x; `- Z( E- p* I+ N& |5 S; |" \, P0 b  _' I: v8 g
    A.情志抑郁,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不和,气滞血淤,络脉淤滞而引起黄褐斑;: m. n: c( f, j. O+ `
9 M7 M+ N! d# G
    B.过食肥甘厚味,引起脾胃受损,失于健运,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
, ?, t+ }1 l% T' D
0 L. p& [& I4 d    C.或湿积化热,滞于肝脾,脉络阻塞于面而致黄褐斑。另外,肾水不足,阴液不能上荣,虚火上熏于面,燥结成斑;
  _5 ~7 O7 r) z/ k/ q" D' O5 w) R2 l& d$ X4 g
    D.肾阳不足,不能温养经脉,寒凝血滞而致黄褐斑,也较多见,且斑色黯黑,如产后和更年期的黄褐斑,多与肾亏有密切关系。% i6 }& ^2 h) ~0 O8 I
9 D1 M' w- |; S% o
    因此,黄褐斑患者可选用疏肝、清肝、滋阴、育肾的药物与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组成药膳。药膳是一种“寓医于食”的好方法,它基于“药食同源”,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6: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褐斑偏方
0 x) M/ v% N/ ?. L: G7 |9 W. y& z
    中医称黄褐斑为“面”、“黧黑斑”、“面尘”、“蝴蝶斑”等。其机制为邪犯肌肤,气血不和,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中医治疗通过内外结合方法进行,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c3 H# q4 q- S& n
# c# f3 I0 m7 d- J. p" j    黄褐斑按病因病机可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肾不足;肾阴不足;脾胃虚弱;血虚肝旺及气滞血瘀等7种类型。
5 a5 N9 z$ S! q7 v" }* H5 Z5 |" e  S' b5 U. K
    以下为黄褐斑患者介绍两种祛除黄褐斑的偏方,对治疗黄褐斑很有疗效:- z7 y0 o/ b% ~2 [& `
7 X* ~8 y, H) g1 S
    偏方(一)+ B" G: f* M. k, @& \

  K- P& I( z& Q" s) s# o    1)配制原料:青嫩柿树叶若干,白凡士林30克。; O9 X% e5 v) F3 g

: f5 a2 M& F2 e" `7 s7 K    2)制作方法:将柿树叶晒干研细面,与白凡士林调匀成膏,每天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一般半月至一月后方能奏效。 , a% I% y2 n2 U+ S

- n  g# _7 V9 {8 {7 L    偏方(二)
1 q1 M* g. k% j0 _
; [  f: z+ \4 t2 r! w, |    1)配制原料:益母草粉7.5克,白附子6克,白及7.5克,白蔹6克,轻粉1,5克,钟乳粉6克,密佗僧4.5克,细辛末1.5克。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 J6 p- N+ Q# z  N& Z, Q

3 n/ b1 H: J; I( ]! T) t    2)使用方法:晚上睡前用人乳或温水调和,涂患处,次日用温水洗去。 : U6 m0 Q3 I5 Q' N. d; t

" e2 u" k+ E8 }3 t+ J* [    偏方(三)  w' t" r( w5 ~

1 L) P; Q4 A& N9 w# g& d# M& l8 b* k    薏苡仁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6: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褐斑如何治?
- t# y, d4 e" f/ ]" _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代谢障碍性的皮肤病,是面部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黄褐色、暗褐色或深咖啡色的斑片,常对称分布在脸颊、额、鼻、唇周等部位,表面光滑无鳞屑,常无自觉症状。- g: M7 D6 Q( b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3部分组成。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由内而外又可分为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0 i# B- L* Y! j% T9 Y    基底层为表皮的“母亲”层,可产生新鲜的皮肤细胞,这类细胞再生及分裂需4~6周,在皮肤细胞代谢的同时产生和排列一定数目的黑素细胞,黑色素是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由酪氨酸氧化而生成,所以说皮肤色素的产生与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密切关联。 
0 m3 u( k: v& R5 o* I* I4 T; U    黄褐斑患者平时应口服大量维生素C,每日1~3g,或维生素C2g静注。维生素C能将颜色较深的氧化型色素还原成色浅的还原型色素,并将多巴醌还原成多巴,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6 Q: u& G" e7 h7 w4 w5 X( T) R$ ~    女性要懂得关爱自己,调整内分泌,要从平时做起。避免日晒,保持心情舒畅。多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黄绿色蔬菜和山楂、橘子、鲜枣等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卷心菜、花菜和白芝麻等。/ D* E4 l) R! [5 `
    黄褐斑患者服用一些对症的中药保健品,就可以远离痛苦,可以尝试吃一些抗氧化剂的保健食品,比如说:维生素E,或者是β-胡萝卜素软胶囊,蕃茄红素,芦荟胶囊,都可以改善,但是不要期望马上见效,而是逐渐调理才能好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6: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褐斑是怎么形成的? " g& q' g$ \9 C! g! ]7 r3 }
    黄褐斑是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黄褐斑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鼻梁两侧、两颊或前额处深褐色成片斑块,影响患者美观。
; y! i- p" I; v" O/ b3 M7 Y  中医经长期临床实践,认识到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肾阴虚、肝郁气滞、心脾失调等有关,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最为密切。
2 r: E! d' q+ Q" E. L# L  中医认为,如果脏腑功能失调,经脉阻滞,气血不足,均可反映到脸上,黄褐斑的产生正是和人体脏腑、气血、冲任失调有关,是全身疾病的反映。
& k6 }  I) m8 x3 Z* J/ N8 K3 ~5 e' E    黄褐斑的形成原因:
9 Z& l: \5 ?, F) {6 K/ Y3 Z    a.湿积化热,滞于肝脾,脉络阻塞于面而致黄褐斑。
5 G. y0 U* |: i' g& V1 U" B/ F    b.情志抑郁,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不和,气滞血淤,络脉淤滞而引起黄褐斑;# \. Y+ L) P. Y" ?# q6 ~
    c.过食肥甘厚味,引起脾胃受损,失于健运,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也可引起黄褐斑;' Z$ W( g8 N" z$ W
    d.肾水不足,阴液不能上荣,虚火上熏于面,燥结成斑;
6 v, i2 ?% F1 _+ `' W    e.肾阳不足,不能温养经脉,寒凝血滞而致黄褐斑,也较多见,且斑色黯黑,如产后和更年期的黄褐斑,多与肾亏有密切关系。8 k' c, T+ N+ y* ?6 T
    根据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黄褐斑患者可选用疏肝、清肝、滋阴、育肾的药物与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组成药膳。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6: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褐斑图
2 r* Z$ b+ a# \' k' t* E6 u    黄褐斑是指面部常出现面积大小不等的斑片,小的如钱币大小,或蝴蝶状;大的如地图布满颜面。黄褐斑一般认为与内分泌有关,由于体内黄体酮合雌性激素增加时,促进局部色素沉着,或由于脑垂体分泌较多黑色素刺激引起的。
# v; C) F, ^  r  c" `    黄褐斑颜色呈黄褐色或淡黑色,平摊于皮肤上,摸之不碍手。黄褐斑多对称分布于颧、颊、额、鼻、口周、眼眶周围,界线明显,压之不褪色,表面光滑,无鳞屑,无痒痛感。% j% ?5 Q; c. W+ [( G# c
    以下为黄褐斑患者介绍一种七宝祛斑饮,对治疗黄褐斑很有疗效,特别适用于脾虚湿盛,湿郁淤阻,中焦失运,久遏化热而致的黄褐斑。
: Q& W6 P* G) n9 O$ Z2 R) Y1 N: z    此疗法具有健脾利湿,分清别浊的作用。本膳用山药、扁豆,能健脾和中;赤豆、苡仁,可化湿清热;大枣,和营养脾;芡实,涩肾养胃;莲子,升清别浊。
% h/ W4 _4 V5 k( B3 U  A.配制原料:山药30克,薏苡仁10克,生芡实10克,莲子15克,白扁豆10克,赤小豆15克,大枣10克。; ^9 t4 d( J: f% M- `$ p- B) Q
  B.制作方法:将山药、苡仁、芡实、莲子、扁豆、赤豆、大枣等7味药洗净,入锅,加水2000毫升,煎1~2小时,即可食用,还能喝汤。  f+ I& c5 s% z
    黄褐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以治疗为主,预防为辅。黄褐斑患者也可以通过采取针灸、刮痧、食疗、敷脐等方法进行治疗。
; b8 B; s7 |: F$ d1 Q/ Z    黄褐斑患者日常注意事项:注意劳逸结合,豁达大度,避免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黄褐斑的疗程较长,要坚持治疗;避免日晒,外出时应根据季节选择适宜的防晒品;面部发生各种皮炎及时治疗,防止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不滥用化妆品,尤其是不用劣质化妆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6: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褐斑形成原因
8 Z! K$ J3 x" y( G( C  _    黄褐斑(Chloasma,Melasma)也称为肝斑。黄褐斑病因多种多样,其中,内分泌失调是最重要的原因。/ z8 c9 i% S' O0 a
    a.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约20%可发生黄褐斑,也是黄褐斑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7 z6 e) p7 J) n
    b.卵巢肿瘤者由于内分泌紊乱也常发生黄褐斑。9 m0 j' i" X5 p6 z# Q' ~
    c.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癌、慢性酒精中毒、肝功能异常,慢性肝病患者等亦会出现黄褐斑。. Z5 M3 J7 h' D* c5 ~
    d.近年来,由于不少化妆品中含有激素,尤其是美白类的化妆品,更是黄褐斑由无到有、由轻到重的罪魁祸首!
  _1 G7 n" V2 V6 @8 C- L    女性要懂得关爱自己,调整内分泌,要从平时做起。避免日晒,保持心情舒畅。多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黄绿色蔬菜和山楂、橘子、鲜枣等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卷心菜、花菜和白芝麻等。
; R, y) b1 z$ W1 Y9 [( }! C    黄褐斑患者服用一些对症的中药保健品,就可以远离痛苦,可以尝试吃一些抗氧化剂的保健食品,比如说:维生素E,或者是β-胡萝卜素软胶囊,蕃茄红素,芦荟胶囊,都可以改善,但是不要期望马上见效,而是逐渐调理才能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6: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褐斑怎么治?
! a. ^# R1 o- \4 Z# h5 z& f( a$ A2 K! Y5 U0 A. s/ G
  黄褐斑一般认为与内分泌有关,由于体内黄体酮合雌性激素增加时,促进局部色素沉着,或由于脑垂体分泌较多黑色素刺激引起的。黄褐斑患者面部常出现面积大小不等的斑片,小的如钱币大小,或蝴蝶状;大的如地图布满颜面。4 q  M) e: d! v6 t8 q8 e
$ [6 w6 M0 z* D
    黄褐斑的形成因素很多,主要有:内分泌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炎症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等;
/ L6 w6 @- V, T* j! B- f1 Y6 i4 l5 m3 J: A. @7 F
    另外,长期的精神紧张、慢性肝功能不良、结核病、癌瘤、慢性酒精中毒等,均可诱发黄褐斑。
, j5 X/ M; `" x, J6 P+ E8 ?3 D1 f' S. h7 r4 S8 `8 P( x1 h$ J
  黄褐斑患者应经常食用维生素C含量较多的食品如大枣、韭菜、菠菜、橘子、萝卜、白菜、冬瓜、西红柿、大葱、柿子、芹菜、黄瓜、梨、香蕉、西瓜、荔枝、核桃等。0 H& f) R2 j9 e' ~! Q6 l
- u; h+ d" d3 X8 {8 ~+ N
    除了食疗淡化黄褐斑外,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治疗措施:
3 {; d2 n" X( s. h2 [2 a 
/ J. B$ l% Z5 I/ R9 Z  A.针灸治疗( J$ I) J5 ]! {0 m
. @0 }) s# A* B5 N& }9 o% {2 Q& Y% g
    肝郁型选择肝俞、太冲、血海、足三里,脾虚型选择胃俞、脾俞、足三里、血海,肾虚型选择肾俞、照海、足三里、血海。
7 ^9 C; E! C; l9 f2 p9 Y0 i+ y4 K
2 y2 W7 g3 ~+ O0 e: F  B.刮痧治疗
1 c/ y$ q4 S: V' x# Q/ L8 n' q1 m: \9 S- M! T, k0 ~" m
    使用水牛角板,沾取红花油,按针刺穴位取穴。
& y6 y9 b* ~9 U4 H0 r& ]7 q, U6 N6 P
  C.敷脐疗法
/ L' o2 V! W' T% k2 v* \
( D. ?& }. e' R8 ?    用红花、柴胡、生地等药贴脐。3 S9 E( i: u2 r7 b0 T! c
 # @* G* v* w3 ]7 b& P8 ?( [
  黄褐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以治疗为主,预防为辅,要注意以下事项:3 P" A  F2 H! U( x9 {

. a& j2 n) Z7 ^- ?1 ^9 E& b1 E6 |    a.注意劳逸结合,豁达大度,避免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黄褐斑的疗程较长,要坚持治疗。. E) L  N2 f! S+ q/ n( e0 N  |
$ E/ V- Q8 n7 X
    b.避免日晒,外出时应根据季节选择适宜的防晒品;
, g2 u5 j9 H  E9 y3 s' f0 S$ |% N# m( @" l! T/ b" T
    c.面部发生各种皮炎及时治疗,防止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不滥用化妆品,尤其是不用劣质化妆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1 11:34 , Processed in 0.0315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