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iceinsummer

《半部论语学做人》作者:佟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9: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志向

10,1,三十而立
) Q) V) h. Z3 t+ ~1 {【原文】/ r* ~: q6 E; k* Q3 F2 P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D& r" i4 d0 Q  u【译文】
( m! S/ y' P4 ^9 t1 D2 X; ~2 F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怎样管理国家,到了三十岁终于学成了。四十岁对所有治理国家的难题都想到了妥善的对策。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怎样判定人或国家的命运。六十岁的时候能坦然面对各种不同的治国思想。七十岁可以非常轻松地运用一整套治国方案来治理国家。3 t, P! `, t- B% G5 s& l
【评析】
# Y# u! c4 L7 l( C% P首先,我觉得这里的“学”不是我们今天的“上学读书写字”的意思,而是指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管理国家的意思。这里的“学”,与“学而优则仕”的“学”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治理国家的学问。& F6 i1 y* |6 r8 |. p
其次,“三十而立”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成家立业”的意思,而是指“学业完成”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十五年的学习,才掌握了治理国家的知识。后面的岁数,也都是讲对这套治理国家的知识的不同阶段,而不是许多人所理解的那样:“人到了四十岁就不迷惑了,人到了五十岁就能知到自己的命运了,人到了六十岁什么意见都听得进去,人到了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不违背规矩了。”
5 \, w" k. O& D+ K3 k! U  ?/ v为什么呢?我们来略微分析一下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三十岁就能事业有成的人只能是极少数,以此标准要求自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挫折感。事实上,孔子三十岁不但没有事业有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孔子一身都是比较潦倒不得意的。孔子的成就,一些是在他去世之前的十几年内取得的,一些是在他去世之后,由他的弟子和历代的统治者极其文人们创造的。比如,在古代,由于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比较长,所以一个人一旦学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能达到不惑的境界,但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那种一张文凭吃一生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个人如果不能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就可能被淘汰,以为到了四十岁就能不迷惑在今天已经不切实际,应该树立学到老活到老的思想 。* C, y; a* k' `) o
当然,这只是孔子对自己的一个评价,孔子宾没有以此来要求其他人,我们今天更不必过于认真去思考这个标准是否可行。实际上这段话中被应用最多的是“三十而立”,而且也成为许多年青人的一种自我衡量成败的标准,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万千不要对自己太过苛求,三十能立的只是极少数人。三十未立的仍然有大把希望。 ! v: X/ W* q# o4 h  D: {4 ]+ A

2 K8 k9 [1 U9 y: r
; j4 I9 Y1 h( }8 q9 C; ?10,2,朝闻道,夕死可矣
; f) A  n( @. g【原文】
9 t$ M0 E8 @6 D4 C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z- ?1 S/ M' [. e( ?【译文】
2 X$ w) g8 ^5 `2 F9 z9 H孔子说:“早晨懂了道,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3 Z, F2 g: w- O- i
【评析】
/ l9 S, L  p3 h; S! R* \; _2 C“朝闻道,夕死足矣”, 尽管究竟什么是“道”,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然而两千五百多年来,这句话却一直被中国人广泛引用,可见这句话魅力不小。其实当我们在引用这句话时,往往将这句话中的“道”,赋予了各自完全不同的东西,甚至一个男人为了表达追求一个女人的决心,也会引用这句话。
7 I' [: y/ p: W; w2 K: V  k/ _我想,孔子的这句话应该表达了两层意思,一层是表达了一种追求真理的决心,另一层是表达了追求真理不在于迟早,即便你已经进入了生命的暮年,只要你有追求真理的决心和行动也不算晚。3 D7 f5 j* E# E* g* i! ?
2 l  e/ u3 t! {2 Y" Y1 \$ g
10,3,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M1 @" r) Q! L( h4 ^: ~4 m5 W% _# A9 h【原文】
0 P  _3 x/ [3 A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 `: [" m/ y- m: w9 R3 r+ E( y【译文】7 A, \9 K: d: t- y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不好吃不好为耻,那么实在不值得与其探讨追求真理的问题。”
; u" p, p7 |& c% g8 X" {3 a9 a! D【评析】7 ~6 u" D6 \) O  b% P) I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要想立志于追求真理,必须要有充分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否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追求真理之人,也就不值得其他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与其一起探讨了。这属于励志类型的语言,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俗点说,所有的追求都会有牺牲,要想有所得,必定会有所失。4 _. a: z5 l  g3 ?6 J) z  I
对于许多贫寒家庭出生的孩子,他们往往会自觉发愤图强,但是往往不能坦然正视自己的出生贫寒,不能正视自己没有经济能力可以享受华服美食,他们会在同学面前以自己的“恶衣恶食”为耻。为了消除这种耻辱,他们采取了种种错误的行为,甚至采用了欺骗的方式残忍地从贫穷的父母手中榨取血汗钱来满足他们享受“华服美食”的虚荣。前不久,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与暨南大学共同在暨南大学举办的高校可持续发展管理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一个农民13年纯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4年的开销。 这其中,有多少是属于不可减少的学杂费的支出,有多少是属于大学生因为“耻恶衣恶食”而增加的开销?
* e# [5 E' m9 G- Y2 t& K! v/ U& @2004年11月初,南京大学校园里贴出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来信”,控诉一些孩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11月11日在西方感恩节到来之际,南京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学子们发出倡议希望成立中国大学生自己的感恩节。为了让辛酸父母今后不再辛酸,除了家长的反思和大学生的补救行动外,我们还要进行更深层的思考。怎样进行思考呢?建议大学生都来好好读一读这段论语,也许能得当一些有益的启发。如果这些大学生从小接受了“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的教育,还会如此卑劣地压榨父母的血汗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消费吗?# i1 ]: Z& q& v  v! c
! q; k3 G5 D) I% q! L
# k4 c* }  L- ?* e1 y
10,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A& X9 x( |4 I) C【原文】
* V( [* u  b  o3 a+ D- o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N0 m# H! B9 k! ^- R
【译文】/ E3 Q3 Y: I8 Z  K6 S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来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与朋友分享我的车马、衣服、皮袍,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希望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和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希望能让老有所安、友有所信、少有所爱。”
: e9 x; z  y. S$ O& g) t【评析】  g# y# E" l4 p
看到这一段我忽然想起我们在学校里老师让学生谈各自志向的情景。我们当初上学的时候,老师也对我们进行理想教育,但是那时候的理想教育是万人一词的,就是长大要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让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现在的学校不知道老师怎样和学生谈志向。但是有一点,那就是老师往往从来不会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没有想到孔子当年是这样和学生谈志向的,不但听学生的志向,也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更加可贵的是不强求学生和老师保持同样的志向。这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们思考的,也非常值得我们的家长思考:千万不要把家长的志向强加于孩子。
9 P; r8 }+ |* j# C$ x) P& u从子路、颜回和孔子这三个人的志向来看,子路表达了自己愿意与朋友分享一切的原则,颜回表达了自己谦虚为人的原则。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两者似乎都不能算是什么志向。只有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才算得上一种真正的志向和抱负。也许是《论语》的编者故意用这两个弟子的志向来陪衬孔子志向的崇高和伟大?8 ^1 t- B, ~4 d5 p. s* e& }
5 ?" I. {3 G* q$ g  D' U( s
10,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K, m2 q, x7 _, C【原文】
  z8 a9 u6 X$ |1 n. a8 G- V- e  b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 C; _2 x0 ~, H【译文】
- [# t6 V+ P- z8 E% ]7 H0 X# }2 t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知道后说:“你为什么不说呢,你就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有时连吃饭都忘了,他从发愤用功中感受到快乐,以至于忘记了忧虑,连自己一天天变老都感觉不到。”
& ]3 t( I" J/ Y6 `& s* e【评析】
- f! p1 A9 C  T$ `: Y/ `从这一段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神化自己是始终如一的,他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他引以为自豪的不是他的学问和他的思想,而是他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好学精神。他是在用自己作为一个例子,号召所有的人都能像他那样好学和追求。两千五百多年来孔子的好学精神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这一点即便从在美华裔所从事的职业上也可以得到一个佐证:在今天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科学家中,华裔所占的人数比率最高。& a! a& r& E5 z  g
6 I* p( v2 N+ v; |/ W
10,6,三年学,不至于谷0 [6 P* n: m; R3 V. j/ r0 Y+ d
【原文】
, C; J5 Y6 y# b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3 L, l" [* Q& h% J; j& N" C【译文】+ ~! ]9 q. m* a5 R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不想去做官的人很少见。”- K1 u' D0 v; ]3 L& M
【评析】$ d( g9 u5 p1 H$ h; r4 C& p
有的书把“不至于谷”翻译成“还做不了官” 或“还达不到善”,个人觉得都是一种误解。因为这两种翻译如果是正确的话,那就好比说孔子是在为自己的教学做广告、打包票:“只要到他这里来求学的,都可以去做官,都可以成为善人。”我觉得这是比较荒唐的,从《论语》这本书中,我没有看到这样的佐证。相反,我看到了孔子对做官和求学的看法,关于做官,他的看法是只为好的君主做官;关于求学,他赞赏的是那种不急于做官更看重求学的人,比如在《论语》『⒌6』中说,孔子让漆彤开去做官,他表示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希望继续学习,孔子因此而“喜悦”。弟子们也因此将这件事记录在《论语》里面。可见,孔子的学问虽然是培养人做官的学问,但孔子却是更加希望学生们对做学问的兴趣能大过做官的兴趣,也只有那样,才能真正理解孔子学问中“仁”的核心。
- }6 A7 `9 r* s2 f! l) p; i$ M5 J% \在当时,学制为三年,一般学了三年之后,都会去找官做。正因为如此,如果有人能不为急于做官而心动,能继续潜心求学,才是很可贵的,也是很少见的。所以孔子这里的“少见”,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仁人圣人都很“少见”是一样的意思。
! I' @' E. r2 \问题是,我们也不能单纯以是否急于出去做官来判定一个人的优劣,因为是否急于出去做官,除了与一个人的治学态度有关,还与一个人的经济条件有关,对于那些没有经济后顾之忧的人们来说,多学几年无所谓,但是对于那些缺乏足够经济条件的人们,不管他们多么想继续求学,往往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何看待急于结束学业出去工作的人,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判定。8 M6 F# O: j. m! ?

  Q/ H; ^0 H0 Q) D  c: v4 c10,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Z) t9 P+ q+ W( J* S0 T# J1 F
【原文】
+ L. t4 C0 q6 Z' O1 d子曰:“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 D! Y! [( Y  |$ g
   【译文】
- E+ U' b' L4 Y, P, m  _ 孔子说:“坚定信仰努力学习,严守善道。不去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政府有道就出来做官,政府无道就放弃做官。在有道的政府管理下自己依然贫贱是可耻的;在无道的政府管理下自己富贵也是可耻的。”% g" t7 g8 Z5 g, v0 ]& P, M/ ?
   【评析】
& I& ~1 B0 D7 z+ s/ c& V. X. _ 孔子在这段话中表达了四层意思。其一,明确了做人的根本是要坚持信仰和好学;其二,明确了在非常情况下坚持原则的方法是“避乱”;其三,明确了能否当官的判定标准;其四,明确了判定富贵和贫贱的荣辱观。这四点中,除了第二点有点消极外,其余三点都是值得继承的。尤其是第四点,对于我们今天怎样建立正确的贫富观非常有启发性。
& P! n' _6 F2 y  L+ m在孔子的年代,是否有道,主要看君主,因为当时国家和政府的一切都是君主所有,君主有道,自然也就能让国家和政府有道。在今天的时代,我想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道,不仅要看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否有道,更重要的还要看政府的制度是否有道,只有在制度和领导人都有道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国家和社会有道。在国家和社会有道的情况下,公民自己还不能脱贫致富,应该是看成个人努力不足的耻辱。但是当国家和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公正公平的体系之前,尤其是那些利用制度的缺陷而致富的人,则应该是一种耻辱。  ~: ?/ H! S* O& f3 g& Q% C
“笃信好学,死守善道”的人,看行去未免有点迂腐,然而不也很可爱吗?
8 N; }8 y; `+ F0 Z8 T- v' ?+ W4 u0 I/ A* X
10,8,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r: x% v) }3 H6 [8 L! i4 v4 W9 [3 C【原文】9 Y( }4 J5 p5 E5 {/ O. }  c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3 A6 n& l4 m. x3 m
   【译文】
* j  V0 K+ i7 q! X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怎么如此多才?”子贡说:“这是由于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所以才让他多才。”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是由于少年时地位低贱才学会了许多卑贱的技艺。对于君子来说这算多吗?并不多。”
# U+ E2 O/ T  g   【评析】, |3 L, W  Q6 c$ K" U; ?& z5 g# m
孔子的学生为了神化老师好让自己脸上也光彩些,就把孔子的多能说成是上天的恩赐,或圣人的证据。孔子诚实地否认了这种神化,坦率地承认是由于少年时受生计所迫才学会了那些卑贱的技艺。# F. t- @4 u* e+ i- c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诚实,但是也可以感觉到孔子对实用技术的鄙视,我想这可能也是形成后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流毒的源头之一吧?这也可以说是儒家文化最消极的方面之一,就是过分强调读书而忽略了对实用技术的重视,这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7 E, i- W! R) h. [4 B- c" `& ]; P, w  O. i3 O3 R' N
10,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a; |/ ~' }) A$ p0 k9 z
【原文】   O- i+ ?% W2 L0 S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 @) Z( e% g$ s3 H# ]8 Q【译文】5 E8 y4 G1 \2 D4 r& ?. [
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 ~8 C* ]& W' w' {5 j; Y    【评析】6 _1 ?3 t/ ]- p8 l2 w1 M# L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两千五多百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的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在人世间,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 F: O% `5 h2 R/ m! p孔子在两千五多百年前就能意识到个人的力量,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可以看成对人的尊重,甚至可以看成是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在同时代的西方社会还把神的意志当成至高无上的意志去崇拜的时候,孔子已经意识到普通人的志向也是难以改变的,因此也就必须给予重视。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轻易改变普通人的意志。; N$ J8 _# A0 N' R8 t& k
既然不能改变,或者难以改变,那么怎样尊重“民”的意志就是每个“官”必须考虑的要点之一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9: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10,10,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
7 ~1 [% v! r1 |$ d9 w【原文】: Q7 p7 e: H# Q+ p6 |, G1 t' C6 C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 p; g* x$ @( x# [' \) O* \! s
    【译文】
8 E% R% N' z% r$ g6 g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孔子又说:“这就是有道,又何须反背诵呢?” # ]1 u9 G  q$ [. w+ D. w/ D
   【评析】 . u: }5 o5 Z/ O! T. |6 @
孔子表扬仲由能做到不嫉妒、不贪求、不因为物质贫穷而在富人面前自惭形秽,认为仲由能做到这样是一种“有道”的表现。其中的道理与前面孔子所说的“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样。
. Y/ s6 g: Y- _/ n0 [2 l但是仲由、即子路在听了孔子的这一表扬后,觉得自己能做到这样已经了不起了,于是反复背诵这两句诗词,仿佛是要时时提醒自己要坚持这样。反而使孔子感到失望了,因为在孔子看来,能做到这些对于一个君子来说是最基本的,又有什么值得作为一个很高的标准来时时提醒自己呢?
( k1 v: ~  [' o学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我们的媒体在宣传时也经常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比如当官的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加上“亲自”,当官的完成了本职工作也被说成“为人民办了实事”,似乎当官的不为人民办事是正常的,所以完成了本职工作就值得赞扬了。 . x! A% E  h' g4 [% M

7 t2 y6 r+ V+ d. K, b+ X% W
, T9 C0 O3 o8 B, X/ X9 }6 k10,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 a+ E, _" |1 D% k
【原文】 % f4 \& }' i5 l; P# M% E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4 j; H! j# b% H5 w, W【译文】4 M( M9 I1 q. {" n# K5 q
孔子说:“经受了寒冷,才知道松柏不会因为寒冷而凋谢。”$ D, ~6 \- U) @: v
【评析】+ ~% V: y5 F* z
孔子通过松柏在寒冬中不凋谢的自然景观,形象地阐述了一个人只有经得住逆境的考验才能够有所成就的深刻含义。所以与人说,十七八岁的男女青年,个个都可能成为诗人或伟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能将那种激情一直保留下去。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没有能够经受得住生活的考验和挫折肯定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许多伟人之所有能有所成就,正是因为能经受得住各种刀霜剑雨的洗礼和磨练,才练就了一身普通人难以具备的特殊才华。
. O# F4 G+ P4 L1 \& h7 t我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这句话可以成为激励那些在逆境中奋斗的人们的座右铭和兴奋剂。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承受逆境的能力。
8 b. U% K& U+ `: j7 `
0 e! H) t$ T3 d- }, _- K10,12,吾不如老农+ {- q" \; [/ ?" Z. d7 i, j
【原文】! F6 D& p  F6 ^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0 Q$ k3 U9 c1 p% A: n   【译文】
8 I4 z2 Q. ^; T3 a& E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从政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从政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从政者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 G  v6 C  M4 N1 H1 j9 |3 i, l    【评析】
* H* r  K6 d; `( e4 m6 c 孔子坦诚自己在种田方面不如农民,这是非常可爱的。但是他批评对农业感兴趣的樊迟是小人,是非常错误的。尽管在孔子的时代,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是少数人,在当时的人们的眼中,种田或许也不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但是孔子不应该对有志务农的樊迟加以贬低。尤其是孔子一方面赞赏“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一方面却贬低在农耕社会有志务农的青年,也有点自相矛盾。
3 ~0 z% A, I0 I. U    孔子这番贬低农民的话,充分暴露了孔子鄙视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也严重误导了中国两千五多百年来的读书人,使他们读了书只知道做官而不知道、或没有兴趣去干其他的事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做官”等流毒可能都是源于这里吧?所以我觉得,孔子的这一错误思想一日不清除,中国读书人所中的“官毒”也就永远没有清除的一天。( ~; N4 I( p0 D+ c- z( v* N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种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种认为没有出息的人或没有文化的人才去种田的思想将被淘汰。在西方等发达国家,科学种田的农民要比城市里的工薪阶层的人们富裕很多。在那里,拥有农场的农民属于有产者,而城市里的工薪阶层属于相对贫穷的无产者。乡村的农民也因为失去土地才不得不到城市去打工。
) Z3 R5 K; S. ?$ H! T/ \- f中国要发展,一方面要实现科学种田,机械化种田,另一方面要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城发展。
( r* m+ Z- p! ?' @
, V( t  l9 J0 W( B8 o/ ?6 \( I
- D1 D" l; o8 y5 d& p% B" J% N10,13,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J$ N4 O! U) ]. W
【原文】 ( [3 S7 Z! ?% [1 W9 ?2 O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 F& x% W- z- r/ e: ~
【译文】& x. R0 \5 M8 ?& N( ^* y  P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 n0 ]5 J; F- d  n5 U/ V$ `【评析】
) Z+ Z& n. a) X9 C- m0 w 一个未婚青年,当然应该有四海为家的雄心,但是一个已经成家的人,留恋家庭并不能算是缺点,也与是否是一个士没有必然的关系。个人觉得,孔子的这个判定标准在今天已经不很适用。
! Z5 J+ x& m* G0 m5 E3 {我们以前对英雄人物的宣传都有一个错误的偏见,凡是被树立为英雄人物学习榜样的人,必然是不顾家庭的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值得学习的人。问题是,一个连家庭的亲人都关心不够的人,怎么可能真心诚意地去关心别人呢?为什么要把关心自己的亲人和关心其他的老百姓放在相对立的位置呢?
, f& d( G  m' g9 I( H7 s为了追求所谓的“士“的美好名声而剥夺或扭曲了正常的人伦快乐和家庭关怀,这样的美好名声是否有些本末倒置?就像过去为了维护“贞操”的美名,却残忍地剥夺了年轻寡妇一生的幸福,那样的美好名声不正是一种对人性的反动吗?% ^. N" A5 p$ ]% N
所以,一个好男人,应该理直气壮地享受安逸的家庭生活,正是为了保障这种安逸快乐的家庭生活,所以才更要去社会上打拼和努力。因此安逸的家庭生活不应该成为阻挡一个人提高自身道德情操的障碍,而应该成为一个人努力向上的一种动力。
5 j" I: y% C( r
7 `$ d: q. F3 i9 n. n# t10,14,不怨天,不尤人
0 H  M) l+ b- Q5 g【原文】 + P9 W* O2 \" t( j* F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 _5 a5 L1 v3 D  Z1 Q5 T. w    【译文】, c& C/ b( K5 ?1 N" e  w8 c3 Q3 u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0 {! P# |8 m; z: C4 d, P' f! m   【评析】
( v8 _2 t+ N1 f- v- e我想孔子说这个话,是感慨没有遇到真正愿意聘用他的明君。但是孔子面对如此失落的困境,依然能喊出“不怨天,不尤人”的声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实上人的一生,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多于如意的时候,所谓“人生不得意者八九”。那么在我们面对不得意的时候,是灰心丧气、怨天尤人?还是像孔子一样不怨天尤人?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心态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有成就的大问题。可以设想一下,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推销他的治国理论,但却没有一个国君重用他,如果他灰心失望了,整日怨天尤人,以酒浇愁,那么也许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了。孔子却能在那么绝望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不能直接将自己的理论推销给君主,可以传授给学生,通过学生再推销给后世的君主。孔子的这种执着和达观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k' r! y+ e4 B: k2 T  ~% I' I, L/ A+ P: @" @* C3 f
10,15,杀身以成仁
4 z3 _1 X5 w. Q$ M+ q5 v6 J6 ]【原文】
# a# j, x! H3 {- b. V: H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A+ G6 C0 o, L( @
【译文】
0 u  f! @* c- ?# n6 L$ ]# {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1 a' m9 e1 e- c* w- ?: a
   【评析】
& v) V2 h( ^+ N& x* O: q 要想明确“杀身成仁”是否有价值,首先必须明确界定“仁”的含义,否则就没有办法得出一个公正客观的结论。如果把“仁”定位为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的事业,那么这样的“杀身成仁”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把“仁”定位为“爱人”,或“某种个人素养道德理念”,或“对某种意识形态的坚持”等,我觉得就是不值得的,就是应该否定的。因为与这些相比,人的生命更加可贵。正如孔子对管仲评价的那样,管仲如果不为齐国的富强发挥聪明才智,而是去为了忠于曾经聘用他的君主而“杀身成仁”,就是非常愚蠢的。) A; x) D4 `* S1 _
* T7 V+ V! s8 _$ V1 {
10,16,小不忍,则乱大谋. n7 H. y! y8 V( d
【原文】
) l( V8 I1 \& X# G: Y' }8 p/ E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7 o$ d% h% F7 G5 L【译文】: _) Q, Y4 m9 _5 @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9 z& L: t  ^( G4 B. D* ^
【评析】 1 |  j$ V. Z9 R) L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尤其对于那些想有所作为的人,更是要以此时刻提醒自己。至于“巧言乱德”,个人并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其一,我并不认为仁德是那么脆弱,会被花言巧语所乱;其二,我并不认为仁德就不需要巧妙的语言去宣传推广。所以“巧言乱德”的说法,可以休矣。
" q* K0 _: X6 z8 Z  [5 d  r有句成语叫“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不过这是将韩信发达之后的事情,在韩信发达之前,却是曾经有过受辱胯下的记录。韩信在投奔刘邦之前非常潦倒,不原种田,又没有人推荐他做官,自己学做生意又以亏本告终,因此常常是寄人篱下,甚至乞讨为生。有一天他身配长剑来到一个集市,突然有一群青年拦阻了他的去路,其中一人对韩信说:“我看你长得人高马大,还佩戴长剑,好像是个英雄好汉,其实你只是一个胆小鬼而已。”众人听了哈哈大笑,那人更加来劲了,缠住韩信不让他走,还坚持说:“你相信不相信我说的话?不相信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杀了谁,如果你胆小不想和我比武又不想死,就从我裤档下爬过去。”韩信注视着那人,心想,我要杀了他,简直易如反掌,但是杀这样一个无赖不但不能证明我的才能,反而有损我的清白,而且一旦杀了他,他的同伙肯定要缠住我不放,万一再被官府抓起来,那么这一辈子就完了,我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和他斗这口气。想到这里,就伏下身从那人裤档下爬过去了。集市上的人都哄堂大笑,以为韩信真的是因为胆怯才爬过去的。
  i* W7 O# d- @5 S" y! ]正如苏轼曾经说过的那样:“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所以能忍,是一个人有修为的表现。
' V2 w- h: o/ B9 _9 i
" @1 ?( B8 }, o; G3 w$ c3 d6 G10,17,学也,禄在其中矣# K; e; C; i# T1 F: v
【原文】 0 R7 d/ n8 w# f5 p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 x% w3 V7 R" ~% f6 O   【译文】
* Q$ ?2 D- g' J: j& l; a8 A# E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不谋求衣食。如果去耕田,难免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 Y  u8 Z+ Z5 L+ H6 P( Y/ F    【评析】
$ ~! }4 i0 W$ @, M4 r这段话再次暴露了孔子鄙视种田、更加赤裸裸地鼓吹读书做官的思想,是非常错误落伍的,应该彻底摒弃,并肃清其流毒。
+ u. ]# o! `+ J, _- K8 n其实孔子说君子“不担心贫穷“,这也是一句谎言。孔子多次强调在无道的社会里不能去做官。试想,不能做官,哪里来的俸禄?如果你坚持不去做官,不但没有俸禄,甚至会连性命都没有,又怎么可能不担心贫穷呢?孔子在陈绝粮时的遭遇已经证明孔子是在误己,孔子还将这样的话流传给后人,实在是误人!0 h' _4 b: c6 u( V3 S& I( ~
当然我们不能以今天的观点去苛求孔子,孔子的“耕也,馁在其中矣”也是一句大实话,自古以来,不能保证有饭吃的,正是那些种田之人。直到今天的中国,最贫穷的依然是农民。问题是,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不能置农民于不顾而只考虑读书人自己去做官,而更应该考虑怎样让农民富裕起来,这才是真正的从政之道。更何况,如果年青人都听了孔子的话,谁也不去种田,那么谁来养活这些官呢?由此亦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作为一种从政理论,所谓安邦治国的理论,是非常不完善的,也是不可信的。; `0 j4 l7 d) E8 r
; q1 l. H3 a+ M1 @
10,18,虽小道,必有可观者" o$ o! k4 z9 e$ q2 l6 _- h
【原文】  
* s+ [7 H$ U  d. E*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z3 X6 @3 O+ f$ f6 t  q   【译文】- f- T; e" z/ N+ c! k
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钻进去可能会影响对大道的追求,所以君子不学这类小技艺。”
( [4 j3 X3 P% R$ \" Z   【评析】6 w3 u/ E+ t" t; Y2 R& p
个人觉得,子夏的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或许这也是造成中国人好高骛远、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原因之一吧。他们总是以做大事者、或求大道者自居,轻视、甚至鄙视做平凡普通的工作,更加瞧不起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技艺人员,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没有产生于中国文人身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v# ?1 K" X' v, A: ]) Q
其实即便是小的技艺,只要能钻进去,也能有所成就,许多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在创业之初只是一个小卖铺。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志当存高远,但却应该从小事做起。许多大道理,往往也都蕴涵在小事情之中。不要因为一心想成为大人物而轻视从小事做起,一方面大人物总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注定只能是小人物,另一方面,许多大人物小事也做得很好,小事做出名堂来也能成为大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9: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反省

11,1,吾日三省吾身
' P2 l2 D2 h) E: E' m【原文】" v# `; D" f' J, r; Z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 I- o4 L( U( |3 ]【译文】
) F& W4 Z) G$ V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做事是否敬业?与人交往是否诚信?学过的东西是否经常复习?” + i: @" h- W; Q. `% I2 ?4 d( [
【评析】
) z/ E6 R+ d, U! g8 ^9 n( h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逐渐走向完美。这里提到了反省的三个方面,我觉得基本上概括了一个男人的所有方面:其一,对待事业是否敬业;其二,与人交往是否诚信,虽然文字上是说“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但我们可以扩大到与人交往的范围,其三,是否能温故知新,这一点与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不以说乎”是相呼应的。% I1 u. S( Y2 M* s& j) c
一个人如果能具备反省的能力,就自然会变得谦虚不傲慢,变得彬彬有礼不自以为是,在与人交往时也就能善于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自然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盲从。因此,我以为,一个人是否具备反省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s- x( C# R& S. j6 k1 g* f
一个人是否能具备反省能力,其中最重要的点,是一个人会不会自满。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满的感觉,往往就很难再有反省能力。古人为了防止人们产生自满的情绪,曾经设计制造过一种“自满器”来告诫人们。据说那是一种设计得非常精巧的金属容器,用链子挂在空中,里面可以装沙或水。如果装得太少或太满,容器位置就会歪向不同的方向,只有装一半的时候,才会位置端正。古人以此告诫我们:只要永远觉得自己是不慢的,才能德行端正。 # f5 T; X1 d, Q- ?" h

, e9 A4 K: u( z" A# S% W$ ]6 `+ r- o7 W- B  g1 y
1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p4 O! r: }8 o3 P- Q- o$ X
【原文】+ o2 z: A4 D: W9 D# R7 i/ a, B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o/ x# x9 J- o, v【译文】
% b7 G# z3 f( J1 R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I7 _3 L* B- b4 V# h0 `% d. v【评析】
( M; y' c" T* S, O% i) o 这句话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孔子的人才观。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可取的,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来说,几乎可以作为一条警句来提醒自己。: @+ J; T1 U. a: Q; S: S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每个人的价值都是有市场价值的。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自己会对自己有一个市场价值评估,而社会或用人单位也会对我们有一个市场价值评估。一般情况下,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估与社会对我们的评估是相一致的,但也有许多时候,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和社会对我们的评估是不一致的。在不一致的时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自己把自己估高了,一种是自己把自己估低了。
, b0 ^: u  W* y  Q' t8 s如果自己把自己估低一点,烦恼也会少一些,如果自己把自己估高了,苦恼就会没完没了。许多年轻人通常会把自己估高,比如有些人根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却不愿意干简单普通的工作,又比如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以为自己是人才了,就希望社会能争相高薪聘请,有时甚至有单位来聘用还挑三捡四不愿意去,宁愿什么也不干,也不愿意像其他普通劳动者一样去工作。如果这些人领会孔子这句话的意思,不好高骛远,不管什么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去干,愿意从小事做起,向做大事努力,自然会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也许还能减少许多无谓的精神烦恼。
: g% Y' F$ q2 J/ Y2 l, R9 v/ G当然,在社会竞争机制还不健全的社会,有才华的人一时得不到发挥的机会,也是普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不怨天尤人,不失去希望,坚信“是金子一定会发光”,一边等待机会,一边继续培养自己新的特长,一旦机会出现,就能脱颖而出。
  o: E/ J, g1 |
6 u3 w, K6 b0 M" D1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A2 A" q/ {0 Z* G: a# j
【原文】
0 s% b1 R7 Z/ p5 `' _0 d5 x(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x$ K# W/ }2 H2 n【译文】
4 ^2 _0 v, ]  F; I. {) Q 孔子说:“由,你知道什么叫知吗?能够做到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才是知啊。”, X! P0 {6 z* [! O
【评析】
: K5 j1 g' W' e0 A2 |这句话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流传了两千多年,可见这句话是多么被中国人所认可。只是我们今天一般在运用这句话的时候,都是提醒别人不要不懂装懂。如果我们能了解与孔子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的一句类似的话,也许能理解到这句话中另外一层更深的意思。苏格拉底说“我的权威仅在于我知道我的无知。”他认为,所谓智慧,仅仅是认识到:我们知道的何其少!那些没有认识到的人,简直一无所知。
( `& p* w) g8 c  R爱因斯坦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如果用一个圆圈来表示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所不知道的关系,那么在圆圈里面的是我们所知道的,在圆圈外面的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知道得越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也就越多。2 F7 w7 J) o" n0 B7 g" O5 D5 I
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些道理,就会觉得生活中那些自以为很有学问的人是多么地浅薄无知,自然也就不会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多学了一点而狂妄无比。因此我始终告诫自己: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别人交流,不要怕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怕争论,但更重要的是不要以真理在握的心态与人交流,要善于从不同的声音中得到启发。要时刻牢记:也许我是错的,你是对的,通过交流和争论,我们会更接近真理。
4 o5 Y8 h4 D. C' n/ x
9 K( b3 s( Z$ g 0 \! i' N: j+ @( v+ L' p6 P
1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y: H/ x3 R9 l" B- t% l
【原文】& P# v3 \5 h; T: J" g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p9 q9 _; _# T; b9 _9 z# l# p
【译文】
' d) m, |$ N5 H+ n+ J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只怕没有可以胜任官位的德和才。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能有吸引别人知道的德和才。”
0 B3 Q4 ~& l0 u$ j/ l, N# m6 \【评析】
2 ?# _, ~; H; j& n2 q孔子的这一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首先要将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但是孔子的这一观点只有在具备了公平竞争机制的社会中才可能实现。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平竞争机制不完善,那么,这一条就不能成立,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9 w! o. G1 S! P! M$ q3 |
因此为了让这一条可以成为现实,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我们社会的公平竞争机制。在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完善公平的竞争机制之前,在我们还没有能力来直接改善我们的社会公平竞争机制之前,我们也还是要坚信孔子的这一观点,否则,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希望?
+ O3 E# `2 J$ h& e3 ^9 f; {8 |/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曾经出现过人才“孔雀东南飞”的情况,就是许多在国营企业无法发挥自己特长的专业人才,纷纷南下广东寻找发挥才华的机会。为什么他们不在自己的故乡发挥,而要背井离乡下广东呢?主要是因为当时国营企业还不具备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使得许多人有才能无处发挥。改革开放的广东之所以能吸引到全国各地的人次,最根本的一条,是这里具备了比较公平公正的人次竞争机制。不凭关系,不开后门,不论资排辈,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能找到发挥的机会。笔者有一个朋友自学成才,精通两门外语,却由于没有正规大学的文凭,只能在国营企业管档案,整整十年青春岁月无法发挥专业特产,真正是欲哭无泪!后来南下广东,凭着真才实学,从做翻译起步,然后开始从事外资企业的管理工作,最后成为在华外资企业争相聘用的外向型职业经理人。这样的例子在广东几乎遍地都是。
+ V( d/ y# b' {7 I* S. d' ]0 N$ Y, V6 K2 y' [
11,5,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b$ j8 ~6 V9 n( ^( B! w
【原文】
3 |" u# _: i+ s) i, H- c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r1 R6 w( L3 l# s, @
【译文】2 c9 B) L, q# {" I: `
孔子说:“参啊,我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核心是忠恕二字。”
" V# w; b! L& V. a【评析】  ~: ]& a" Y% V5 G$ }& p
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不是“忠恕”二字,可能思想界会有不同的解读,这里只能说曾子是这样理解孔子之道的。0 B* T1 H, b5 s8 _
“忠恕”二子,以我个人的理解,都是强调个人的修养,“忠”是强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恕”是强调对于别人的宽容。对于这两点,我想在今天依然有其积极的作用。
* @- i$ x7 n0 K3 ~  n过去我们一谈到“忠”往往狭隘地理解为忠于皇帝、或忠于国家、忠于党,其实这个忠有更加广泛的含意,几乎可以涵盖我们生活的一切方面。比如任何有职业的人都要有职业操守,也就是说要忠于自己的职业,要敬业爱业忠于职守。一个医生不具备忠于职守,就可能出人命。一个官员能忠于职守就不会违法乱纪贪污腐化。又比如,对于还没有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也要忠于自己的生命、学业、前途、声誉,品德等,忠于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再从精神层面来说,要忠于友情、爱情、信仰、追求、事业等,所有这些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个人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3 X2 w- Y. j5 z6 [$ n) U/ Q对于“恕”,简单来说就是宽容,对自己所爱的所亲的所敬的人有所宽容,是很容易做到的,比较难做到的是对自己所不爱不亲不敬的人、甚至对自己讨厌痛恨的人也能宽容,才是真正的高层次的宽容。当然宽容也有原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宽容,许多时候无原则的宽容会姑息养奸。我觉得,要让宽容恰到好处,可以有两个参考基准,一是生活工作引起的非原则性问题,都可以原谅;二是既往不咎,只要过去的原则性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法律等的处罚,对方又诚意悔过,也可以考虑给予宽恕。+ P* k- H, N# Z5 f! x4 P

- k5 ~8 q; T8 A6 j& q7 ?( b1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D8 `1 x# n4 ^. K- H$ C6 n7 s4 _【原文】
3 Q- ?8 Y4 N6 m- Y+ k7 _& z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T6 S' M% N( x3 c( Y6 I
【译文】, k0 S/ O$ L* d$ }% O5 E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到不贤的要自我反省。”
( ^2 O: ^8 g1 c9 b【评析】
" i9 q9 t5 L! V( ~( H9 `2 T这一条是对人的自我修养的要求。任何人,不管出身多么高贵,受过的教育多么良好,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此都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不管一个人出生多么低贱,受的教育多么不全面,只要他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也一定能成为一个得到社会尊重的人。“见贤思齐”是一个我们今天依然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光大的。3 U0 @: p0 X/ K( x4 X) ^
人都会犯错误,所以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断犯同样的错误。一个聪明的人,不但要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犯别人已经犯过的错误。8 ~1 V/ ^  {& X
从当代国际流行的企业管理体系ISO的体系要求来看,防止犯同样的错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怎样在企业内实施“预防和纠正措施”。企业要想达到防止同样错误再次发生的目的,必须要有一系列的组织和体系来保证,那么个人要想不犯同样的错误,同样要进行系列完整的自我学习和培养。一个企业是否有能力防止犯同样的错误,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一环。企业管理是这样,国家的管理和个人的自我修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 z$ b5 y. B: V, Y+ t& `! Y! w
0 k# n% X6 J) B. O) H" X8 \11,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y- C7 D  h, l& N4 W+ r
【原文】5 U5 ?4 [1 N8 n% A- {' X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O. Q8 D% Z3 Y2 ]' s4 O" D& @& ?" |
【译文】
9 ?( s( L" m& R# [0 H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做不到为可耻啊。”
: w1 e" e% |5 F) L/ _4 C【评析】
# c, f5 w, h( [; s4 N* U% {“慎言”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思想的流行严重地扼杀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也使得中国人与西方人比较起来,显得过分内向、过分老成、过分保守、过分落后。“说话要留有余地”,“话到嘴边留三分”已经成了中国人行为准则的一部分。
: S' h7 k' l* [" o: U3 C( `“慎言”是与“诚信”、“谦虚”等紧密相连的,古人认为,一个人的承诺如果不能兑现,就是一种不“诚信”,就是一种不“谦虚”,所以为了稳妥,就只好干什么都“留有余地”。个人觉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古人认识事物的能力低下和不成熟造成的,他们没有能正确认识到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是由单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比如要影响一个产品质量的因素最起码有五个重要方面: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和人,古人不会如此细分,将所有成败都归结为人的努力。3 I3 \- P4 M6 X8 G' _5 X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人是非常看重结果的民族,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非常势利的民族。往往忽视过程,也往往用结果来衡量一个人的成败,“成王败寇”就是其中的典型。+ s; T% C" N5 k1 X2 d) |! Q' ^
我觉得,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言论和行动,在看重结果的同时,更要看重过程。那怕我们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只要我们曾经积极努力过、奋斗过,我们的付出都应该被肯定。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我们也强调,“成功不必在我”,“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重在参与”,“不以成败论英雄”等。
$ x2 O/ V; c* Q1 ?! g“慎言”在过去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也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保护方法和一种无奈,因为统治者不允许人民随便说话,万一说了不允许说的话,是要被杀头的。所以鼓吹“慎言”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对言论自由的压制,也是对人性的压制。
1 ]* k  w+ }: l/ }1 S- b5 S. P! ^* L8 `8 C+ @. I
11,8,以约失之者鲜矣  e$ l2 i8 g7 N. l! l, r
【原文】
' x6 P' B" C$ l' @.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3 o! t* J4 \2 y5 _: I& F【译文】
& R6 V6 Y' M; T% a孔子说:“一个善于约束自己的人是很少犯错误的。” 1 h, k: f" \, e5 D' L1 m; }: F
【评析】
' `7 j% L- `+ x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大实话,看看那些大贪官、腐败分子,哪一个不是由于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令人深思的是,那些被抓起来的腐败分子在反省自己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时候,无一不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可见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知道应该约束自己的简单道理,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明知故犯呢?
+ f) F/ R: Q5 _! E+ u这就有一个监督的问题。所谓约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行的约束,一种是无形的约束,或者说外在的他人约束和内在的自我约束。外在的约束就是指他人的监督,内在的约束就是指道德良心的约束。细分起来,内在的约束还可以分为腐败时内心的谴责和腐败被揭发的恐惧。9 v% y" z$ N, W8 o  g# ^& j3 A
在有神论的时代,人们相信头“顶三尺有神灵”,人的一言一行都有“天”和“地”在监督着,即便只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行贿受贿,也会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在如今这个无神论的时代,腐败分子已经没有了这方面的担心,所以内在约束也少了一曾监督的力量。在讲究道德的年代,人们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在讲究法制的年代,人们用法律来约束自己。在不相信神灵,不相信道德,法律又不健全的时代,腐败是无法避免的。) [" y2 D" ~. {( o6 t. |& a

2 `% g' p3 l7 r) E" @1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f; U. f' h5 d, A5 E( a- \, k
【原文】
: E3 S( T$ R# j  B. Y  j7 V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a( T; s' e* ^4 C; q* X
【译文】0 P  s4 S: m% s# a; v1 W! F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 Y2 Z. G5 R$ K2 P
【评析】' W9 j8 `( P" W  L# {
孔子这话有积极的警示意思,虽然仍然是强调人要少说话,但是却主张一旦自己说出去的话一定要迅速地去兑现,也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强调多说不如多做快做。
4 Z1 u3 |! ?* K- U/ U3 |从孔子强调要“快速行动”来看,孔子强调 “慎言”的理由似乎主要是担心行动跟不上语言。只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速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是随着人际交流频率的提高,“慎言”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而且“慎言”只会使交流不充分,彼此打肚皮官司,甚至可能引发误会。所以个人觉得还是要适当多说一点比较好。尤其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能够自由地说自己想说的话,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的表现。8 A" m  D  g; [9 S/ ]1 s/ ^' }! W
必须说明的是,孔子这里强调的言行一致应该是只指道德层面,比如一个人强调礼节,就应该处处遵守礼节,讲仁爱,就要处处在行动上体现仁爱。但并不是说在所有的方面都要言行一致,因为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言”和“行”都是有必然联系的,“言”和“行”相脱离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甚至许多人的“言”本身就是一种“行”,比如播音员、主持人、老师、推销员等。  }9 P  j" G# H1 p& D4 \; w  N
7 c, X4 O- \- p. h
11,10,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0 k$ Q, L* D6 M8 F
【原文】7 N. F. U2 [) h+ T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1 W% p' L8 M* }【译文】' H5 `0 d  J+ ]# o7 j
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迫我,我也不想强迫别人。”孔子说:“赐呀,这可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 F0 l( i3 @, P  N& H
【评析】
% j* t! P) g8 p6 @子贡的这句话有点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由主义”的味道,即“我不想干涉别人的自由,别人也别想干涉我的自由。”但是孔子明确地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可能单独生存,必须与他人共生,一旦与他人共生,就必然会与他人有各种联系,这其中就必然会彼此影响。孔子学说的要点之一,我觉得就是建立一种人与人交往时或人与人相互影响时的行为规范,通俗点说,就是关于怎样做人的学问。2 X+ y5 b. A' A$ E+ J) L
不强迫别人是可以的,但是不被别人强迫是不可能的,也是违背孔子的礼制精神的,所以孔子说那是不可能的。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人的自由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但是在缺乏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前,人也是不可能不被强迫的。比如我们为了生存,就必须工作,为了工作就必须被强迫准时上班及遵守其他各项规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即使人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其自由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因为所有的自由都是必须受限制的,否则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个人的自由。西方有句关于自由的名言:“邻人的鼻子应该成为你挥动拳头自由的界限”。3 N6 M! f1 Y; j- c" w6 M7 r
6 h# u3 _. N0 Y" f
11,11,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N& u0 G) y  E, z3 b! ?) v0 y
【原文】% z  S. `. B, U* P& Q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 ^7 I3 e3 ^  `- U1 p  Y- F【译文】* `3 F4 x% m% }% N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还没有能亲自实行之前,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 `# f7 t7 O2 S' Q( n) q【评析】% s1 ^! t6 _9 v, t' H
这句话是《论语》的编辑者为了赞扬子路而写的,但是在我看来,这句话有点虚伪,在今天也更加不切实际,应该废弃。
& D# U4 q# p/ S) r一个人能实行自己所认识的道理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只因为自己不能去实行就拒绝接受新的道理,是非常无知的。因为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道理都必须自己亲自去实行,另外一方面,对于没有能力去实行的道理也不应该拒绝去了解,因为许多道理彼此是相通的,对于那些不能亲自去实行的道理,知道了之后也可能会启发我们,从而有利于我们现在的行动。  N) w3 u2 r1 C
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时代,拒绝接受我们暂时还无法实行的新技术、新观点、新思维等是极端有害的。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去接受一切新的东西,而不管我们现在是否有能力去实行。) a7 S$ t2 A- j% R/ c, ]7 N

4 _/ s0 h6 C, ]11,12,三思而后行
$ D3 A; u, f  \, [. Q【原文】
/ v% O1 r3 o! P$ t) G, Z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G7 a9 O3 D( E# N' u8 t% i【译文】
( U/ Q& m$ L! r+ Z+ |4 y季文子遇事都三思而后行。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 B! u; w7 ]( o  p# ?; a9 G' J
【评析】9 I; D3 w% v: r. R
“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我觉得也很有道理。三思而行也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文字。孔子却认为季文子只要思考两次就可以了,可能是由于季文子这个人比较缺乏果断精神,做事过于谨慎、顾虑重重、婆婆妈妈,所以孔子才建议他不要三思,只要两思就行了,因为现实生活中如果顾虑太多,就可错失机会。
5 {8 O- n+ c" L+ }0 Z! f( l相反,对于那些做事比较毛糙,下结论比较心急,思考不够周全的人,可能还是三思而行比较稳妥一些。尤其是那些现实生活中越是自命为聪明的人,越是大权在握的人,行动前越要三思才行,否则会后患无穷。- W( b6 e8 ^# Y; u, P
我们在强调三思的同时,亦不要丧失了锐气和朝气,三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抑制我们的行动,而是为了让我们的行动更加严密、更加周详细、也更加有成功的把握。+ ?1 [- Z5 c9 S  u5 S) r
( w- v* Y0 ^+ G
11,13,见其过而自讼( r2 X9 V2 x# M$ {6 X- ]$ R
【原文】
( V# I8 R+ N' b, A5 k5 o# u) P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s' C$ ?5 f3 }$ X. W% q% l$ q' u
【译文】
; \- ^" ^9 l& U' C孔子说:“遗憾啊,我没有见过能见到自己的错误就能自我反省的人。” 8 y9 d3 p3 O2 W, O0 h* x4 u2 v0 ?
【评析】
7 m" C& d3 F* m; v8 a0 u- I" g  D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君子应该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发扬光大。只有能经常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一个君主应该如此,一个政府官员应该如此,一个家长或老师,一个普通的学生或孩子,都应该养成反省的良好习惯。  ]9 J5 b: V* D1 U! ]- A
许多人到了年底都会写总结,也就是回顾一年的工作学习生活,看看今年取得了什么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再想想明年怎样做得更好。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尤其是回顾一下这一年中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哪些地方有错误。遗憾的是,许多时候,这份总结往往成了评价一个人一年成绩好坏的衡量标准,因此,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就只好多说成绩,少说或不说存在问题,报喜不报忧郁,结果不但不会认真反省今年的不足和错误,反而会千方百计为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辩护。
! r( J( ]( ~  I+ W这样的情况,不但存在于个人,也存在于企业,甚至出现在各级政府部门,这些人面对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见其过而自讼”的要求,应该感到惭愧。) U) A* H- O, y2 d! K1 j8 u& z
! f. [. g- q, w* C: c- ], }# A
11,14,谁能出不由户?
9 ~% P) q0 J3 P# g* u0 H7 w; a" L【原文】4 f2 ?/ _8 I0 Y7 K7 W( `3 j9 Q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q6 i. b0 z- m, o/ p
【译文】
$ T9 |( B+ G: N& Q1 K& A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道路呢?” ' G& }( a% D8 p
【评析】
: ]1 X% y, O$ y. h. v$ `5 `2 A. @/ u' V' N孔子把自己的理论当成是房屋的门,认为是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应该行走的途径,可是在当时却非常不被人们所接受,所以孔子感到很困惑。我想有此类困惑的人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可能不止孔子一个吧?! S6 Z& B; T# N. L3 a. r( P9 @
其实哪位政治家不认为自己的主张是世界上唯一正确的东西呢?可惜他们不知道,就算你拥有世界上最正确的主张,也必须让其他人能够理解,才有可能被人们接受。比如说,现在普遍被人们倡导的民主自由等东西,主张者固然认为其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怎么无法得到普遍的赞同和接受呢?其实他们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就是这些东西在目前还没有被中国的老百姓所普遍理解和接受,尽管他们口头上也会高喊民主自由,但是一旦他们手中有了一点小权,立刻就会将口中呼喊的民主自由扔到一边。你如果不相信,只要留心一下网上的发言就明白了:许多口中高喊民主的人,在发言时对于不同的意见,却丝毫民主的风度也没有。
& h, i4 \$ Z# ?在孔子的时代,除了儒家思想之外还有其他的诸子百家,如果放眼世界,那么除了有中华文明之外,还有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如果谁都只强调自己的文明或理论是唯一的正道,那么世界将永无宁日。现代科技将人类的距离缩短,相过去那样“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在这样一个地球村的年代,我们更加应该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一切不同的文明和理论,而不能再把某一种理论当成唯一的真理。" j0 D! P% p7 s( ]" J# h
0 A3 z; E5 A* S# X5 ]$ ^9 L$ J! ~
11,15,子见南子
9 C0 J  y3 D  ~- ~# ?: L( `% k  l【原文】9 H/ i2 E$ k. r( ?7 p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3 O9 E3 `% d2 A1 [. s! m3 c; `5 M
【译文】1 ^$ r# y/ V3 T1 Z' A) `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 m; L# f& n& k, F$ V
【评析】
, f% U# _: |  W4 ]6 ^! @, y' r$ f这一段非常有趣,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普通人的一面。我觉得这是儒家思想比基督教可爱的地方之一。儒教不千方百计把孔子打扮成神,基督教则不但把普通人耶酥打扮成神,还要再虚构一个上帝之神来做耶酥的父亲。基督教的做法在人类的愚昧阶段是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就是其基础极其脆弱,因为它将一切关键的东西都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一旦谎言被识破,还有谁去信它呢?
( t) m: f- ?* A4 I! v6 @% C' o& m孔子去见南子有没有做什么不正当的事我们可以存而不论,只从我们看到的事实部分来说,我觉得子路对孔子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既然孔子去见了南子,就有做了不正当事的可能。子路能当面指责老师可能的错误行为,是值得赞赏的。
  q. @; D7 f9 U' @" G% a! e! d7 F) o4 y4 w孔子是否做了不正当的事是一回事,别人是否相信孔子的清白是另一回事。尤其是作为一个教人做君子的老师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做不正当的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避嫌的说法,即“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孔子在无奈之下只能用赌咒发誓来为自己表白,这也无形中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不好的习惯方式。我觉得我们自己应该远离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取信于人,也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赌咒发誓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9: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11,16,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 c4 g6 B" |4 J" s2 |1 a【原文】0 L2 X9 ^! g. q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9 S0 ?& H7 m. W3 R1 k* v# {
【译文】
6 v; q4 C# [$ s9 g. \孔子说:“品德不修养、学而不讲、听而不做、不善也不改,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5 `& H- v* ]8 M1 n, o9 O
【评析】
( X1 X' f! `& W; a$ E孔子是用正话反说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学生的期待,他希望他的学生都能有高尚的品德,有高深的学问,不但自己学,还去向别人宣讲,不但在口头上宣讲,还能身体力行地去做,一旦犯了错误或发现了不足也能及时改正。我想这些也都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7 {8 K/ g( z% D8 [2 j0 W
修德,就是学习怎样做人,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今天,应该自觉遵守各种社会公德。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公德心还不够,还要去向其他人宣传讲解,以便让更多的人都培养起公德心,那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比口头上的宣讲更重要也更加有效的是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一个良好的模范行动要比十次口头宣讲更加有效。就像每个人的知识和身体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一样,一个人的公德也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一个人的素质也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反错误。因此勇于改正错误就是一个人提高自己修养的重要一环。
. J  E$ r8 {7 X) L$ V. j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些,孔子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 `4 n- K7 K: _7 h8 P, X; g( A! A5 ?5 P% e' Y3 v  N
+ t5 v( J! r  u) d7 Q# V
11,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6 c& P- `+ M% E! D/ C【原文】# J/ M1 i( q2 F9 q; u1 t6 x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J0 y/ w. I! v$ H【译文】
9 m2 N, I  Y  t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善,并以他们身上的不善为鉴改正自己的不善。”
" B- F; s7 [% y$ k1 W5 k: V【评析】' X7 T2 w+ s8 |0 Q$ h, s9 P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语句,以前我只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向胜过我的人学习”,也就是“以比我能干的人为师”。看了这段话才知道,原来孔子的意思是:“我们不但能以比我们能干的人为师,还能以不如我们的人为师。”觉得深受启发。
# ^8 t0 u0 u/ ^/ k“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是提醒我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们也可以说;“生活中不是缺乏好老师,而是缺少发现好老师的能力。”我们不但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东西,也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还可以从大自然中学到东西,中国的许多武术是通过模仿动物而形成的,现代仿生学也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形成的一个新的专门学科。. a' ]) X  L  U$ C, \
随着中国社会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之后,花大把的钱为孩子寻找老师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然而这种时尚反映的是一种对学习的无知。如果是学习一些专门的技艺,为孩子聘请好的知名的老师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教授孩子普通的文化知识,也去高薪聘请老师,其实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那会误导孩子,以为孩子的学习好坏主要在于是否有好的老师,而不在于孩子自己的努力。其实古往今来,许多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自学成才。这些自学成才的人并不是真正没有老师,而只是学无定师,也就是没有固定的老师,他们师法自然,以别人为师、以古人为师、以书本为师、以实践为师、以一切可学之人之事为师。
: u- B$ p- _$ E  a( A( Z& J
) G' I% C) E) v. T4 H$ _' {11,17,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6 D# V8 h$ _+ ^: b/ N【原文】
& {2 W7 N! `' O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1 I& f/ L+ W/ {- w% ^. ]8 ]【译文】
" L* o$ P0 V" L孔子说:“有人不懂装懂,我不会那样。多听,从中选择好的来学习;多看就能增加知识,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9 ~! }& P4 e/ ^4 s! o7 D! u( X【评析】
  k8 g0 J5 _2 R孔子认为生而知之是第一等的智慧,但是学而知之虽然是次一等的智慧,却是比不懂装懂要好很多。
, y9 B4 d( }9 v) B; g1 l8 T世界上是否真有生而知之的人,我表示怀疑。孔子从来不把自己美化成“生而知之”的人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6 e% q: x$ p% {7 b  [9 i( m* B: {! ?要做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个是一定要开阔眼界,要多学、多问、多听、多看、多思;另一个是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不能固执己见,以封闭的、狭隘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观点和新的东西。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通过理性的比较做出恰当的选择,然后才能实现“择其善者而从之”。4 Y8 c: m5 _6 q( P6 Q8 f( O
文革时期中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对于外来的东西一概加以拒绝,导致科学技术、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等许多方面都落在了世界的后面。改革开放之后,才实现了面向世界的“多闻”,并从中吸收和选择了许多“善者”加以实践,短短二三十年,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方面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发达水平的距离。国家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1 O' j$ E+ \! ]% t% W- B
: F0 O* K5 s/ G4 q: v: p

$ v  _9 O( H8 l11,18,奢则不孙,俭则固0 Z3 k3 z! a% \0 A. q/ G4 n1 ?  X
【原文】
; o/ \* [1 d8 u7 P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 p& U7 k/ M/ F, [$ `! }【译文】
7 c( c9 ?. S+ l9 Y8 o; s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 S4 Y9 I3 H" v" J0 ~
【评析】
9 a8 e1 x1 W0 V0 Y! _4 k. \.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安贫乐道的立场,也反映了孔子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也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正统思想,皇帝不希望臣民太富,因为一富就会超过皇帝。道德家也不希望国民太富,大家一起都富裕了自然就没有了尊悲贵贱的等级。所以这是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坚持“重农抑商”的关键原因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国力等在近代落在了世界的后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要靠农业暴富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而通过经商却能迅速致富,只有富裕了,才可能有余力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u- A/ A) Q2 T5 ~/ Y富裕了确实会让许多人忘乎所以,并导致奢侈、“越礼”,但富裕并不必然导致奢侈、“越礼”,放眼世界我们就会看到,许多富裕的人们生活依然简朴,除了有些是因为吝啬不愿意花钱,更多的则是把钱用于服务社会、回馈社会,许多直接捐献出来用于社会慈善事业。因此把富裕与奢侈、“越礼”划上等号,并将其贴上不道德的标签,是错误的。
# {0 q: T& s3 n9 W“男人有钱就变坏”是孔子的这一思想在今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些都是以偏概全的极端说法。事实上一个人是否变化并不在于其是否有钱,因为没有钱的人一样会坏,而有钱不坏的男人更是遍地都是。一个人是否变坏,关键在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钱多钱少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钱只是影响一个人变好变坏的所有社会因素之一。事实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到更多的有钱让人变好的例子,甚至连许多靠着罪恶发家的黑社会人士在有了钱之后都想“漂白”做个好人,所以有钱让人变好应该比有钱让人变坏更加有说服力。# H0 y; F* P1 e& C$ M8 s1 C1 C/ p$ G
有了钱才能办教育,让人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贫穷才是产生坏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早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管仲就提出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正确理论,可惜管仲的这一正确理论很快就被孔子的这个错误理论歪曲了。直到现在,我们才又再次理直气壮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促进繁荣的口号。
- I, e" ]% q& S
1 R$ P5 c+ G: R4 N11,19,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 v/ a4 _3 ~$ Y3 ~6 o; N; h【原文】
# N1 I6 }, P+ j* `4 P/ ^- x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 z& I2 n( z8 ~" v7 h2 i【译文】
8 C0 U" n' k1 Y8 v* x& y 孔子说:“即使具备了周公那样完美的才华,如果既骄傲又吝啬,那么其余也不值得再看了。”
+ Y+ j# V0 m% i" c' k& [7 K   【评析】
8 J$ S# Q: G8 |( `2 E孔子把一个人的私德看得比一个的才华更重要,这对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一个人的科学衡量角度来说,孔子这个观点是有缺陷的,因为相对一个社会来说,一个人的才华要比一个人的私德更加有价值。比如说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只要他遵纪守法,能用他的才华为社会创造财富,即便他私德上有点缺陷,喜欢吹牛,喜欢虚荣,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相反,另外一个人私德很好,个个都喜欢,可惜一无所长,对社会又有什么价值呢?
/ i  ~$ z! z. C; Q- d, E! I遗憾的是儒家的这种过分强调个人死德的极端思想流毒甚广,到了文革中演变成“思想好比技术好更重要”社会公害,技术人员一律靠边,让工人大老粗来领导一切,连学校的教育也要让工人农民构成的“工宣队”、“农宣队”来领导,实在荒唐之极。一个有技术专长的人只因为他骄傲或吝啬就全盘否定了他的价值,是一种对人才的扼杀和埋没。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呢?能为那些在私德上有些欠缺的人才提供发挥的机会,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 z" B5 T' k+ h; A谁都知道最理想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问题是这样的人才并不普遍。更加重要的是,对于“才”的衡量可以比较客观公正地做到,对于“德”的衡量,往往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甚至随着判定主体的不同。比如在不同的国营企业、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衡量德的标准,往往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企业甚至把不听话的人都看成是私德上面有问题的人,那是非常错误的。
" b# M3 \* O$ A7 x当然,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过分的骄傲和吝啬等于是在向别人宣布自己的缺乏教养,也是一个缺陷。在有些人的眼里,甚至很可能属于致命缺陷,并可能因此而被别人全盘否定。
( H, u2 }3 B! L8 V( f: h2 S0 J. Y8 v7 A2 g
11,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7 R8 e. h; ?. C$ `) n+ j. r【原文】
3 b* ?: i" m7 n5 _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_: J9 a$ Z) a
【译文】: x! e' a5 z% m1 a
孔子说:“不在那个岗位上,就不插手那个岗位的管理。”
% R  ]! s* s8 J+ N【评析】: e1 [3 j) Z* G) x8 m9 n) v
孔子的这个观点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是能起到制约集权式管理和消除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的弊病。什么都管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管不好,职责权限不清也无法保证所有的管理都处于受控状态。消极的一面是对于那些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缺乏热情。比如明明看到本政府或本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只因为自己不是相关岗位上的人,就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N1 _" n# B2 B) s不过严格来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每个在其位的人都能很好地谋其政,也就没有什么消极不消极的问题。最怕的是在其位没有好好谋其政的人会以这句话做挡箭牌,拒绝别人来“谋其政”。所以只要能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能保证让不好好谋其政的人从其岗位上及时换下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o! D8 e" a0 v/ r

1 T( M4 b) d( v# H, \0 ]11,21,狂而不直,侗而不愿
4 v0 G, O; K  L/ \, g+ k' j【原文】 9 j" X) M7 U+ W/ }7 a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q7 u4 \, Q* f- {. j6 H' n0 J3 u【译文】
' u9 R4 W5 W* P( C6 e  a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貌似诚恳而无信用,我真没有想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 W$ `1 S) z$ l2 r5 p   【评析】
8 g! n. o# m+ @: K8 \" R& y 孔子以“没有想到”这一表达方式,对这样的人品做了坚决的否定,也为希望成为君子的人们提出了明确的警示: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啊。# r1 N4 p* U/ y8 ~. c( \: O  [7 b
生活中“狂妄”这个词往往用来指别人,很少自己说自己“狂妄”,所以为了避免被别人称之为“狂妄”,我们不妨寻找一些可能引发别人“狂妄”评价的词语,比如“自负”、“骄傲”、“大胆”、“直率”、“不迷信权威”、“傲慢”、“虚荣”,因此有的时候被别人称之为“狂妄”不一定就是自己不好。比如一个运动员说“我要做奥运会冠军”,很可能有人会说他“狂妄”,也可能别人会说他“有雄心”。又比如说,刘晓庆自称是中国最好的演员,有人说她狂妄,也有人说她有自信。7 `% _; h9 r+ ?, [: b" w
“无知”也一样,无知并不可怕,也不可耻,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一个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变过程,另一方面,所有的人都有某方面的“无知”,就连孔子在老农面前也是自称无知的。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侗而不愿”,也就是不要把无知当有知,为人要谦虚谨慎,要善于向有知者学习,不要以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点成就,就以为自己在所有方面都很在行。比如这几年被舆论界讽刺为到出表演“学者秀”的某知名文人,他当然是在某一方面是很有才华的,但他不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有才华,然而却整天热衷于在媒体上以许多方面的专家自居到处做表演。这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 ?3 w7 b" y3 E$ M生活中如果真遇到这样的人,或者不得不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确实不是一件愉快的事。5 V' M* C% y& Z; i$ n
0 [1 h  u- F' j/ u+ t7 v8 N
11,22,俭,吾从众, J- E$ {( ~+ ?- |% r8 }
【原文】 - }1 P5 }, Q$ q& w# j/ N: l& t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 u1 Q' C$ c7 c' v  p
   【译文】
! X( c2 U/ v" F) X 孔子说:“按照礼制的规定,礼帽应该用麻做,现在大家为了节俭改用丝做,我可以接受大家的改动。按照礼制的规定,拜见国君应该在堂下跪拜,现在大家改为堂上跪拜,这太傲慢了。所以我不能接受大家的改动,依然坚持在堂下跪拜。
- A5 O7 ]+ ~4 O: d- |. L    【评析】
. ^+ t- |' V3 T1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虽然强调要严格服从古礼的要求,但是只要能有一个合理的改动理由,他也还是可以接受的,比如他认为“节俭”是一个可以接受改动的理由,这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对于行跪拜之礼的方式,孔子却坚持不能改变,因为他觉得这一更改并不能有什么物质方面的好处,所以他坚决不同意更改,这是非常值得批判的。这只能说明,孔子把物质的利益看得比人的尊严更重,也是孔子只强调重视国君的尊严而丝毫不考虑臣民的方便的证据。( `' T* A: p3 s  d: [
孔子的这一顽固不化维护古礼的儒家思想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直到两千多年后的清朝皇帝,依然根据孔子的这一思想,要求英国来华大使在接受皇帝接见时向皇帝行跪拜之礼。由此可知,儒家思想的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对中国人的毒害是非常深的。不对其进行理性的批判是不行的。由此我们也更应该想到,在对待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时候,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取舍,不能一成不变地墨守成规。
# g7 V3 {- S  _9 R) |( M/ k6 Q$ H5 w$ ]. |$ z, {: ?2 g& Z
11,2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 G# Z3 s9 b% O9 S6 Q" i. j【原文】
1 z5 v6 Q) {5 }( w0 s' Y$ T, k- e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o! r' x, @5 i  F8 w3 ~- V& G6 ^【译文】
  H% P! p- F+ k( C6 W/ p3 e' ~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 _' O/ r7 [0 Z% M: z5 Z0 v" L
   【评析】$ f+ m& m4 ~! @" l4 O
大江大河不但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也往往成为激发思想家哲学家灵感的重要媒介。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在河边说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的名言,与孔子几乎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在河边说出了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r! J5 ?' E& W0 m5 Q
这句话一方面是孔子感叹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同时亦是感叹人生有限,而求知无限,正如庄子所说的那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我们这些后学之人,应该从这些先贤们的感叹之中有所领悟,更加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学习、有所追求、有所成就、也有所享受,不白来人世一回。
; f. Q$ Z1 Y( D8 K6 l
$ u* t. c8 ^3 x9 j11,24,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0 {6 w' S; Y+ B" I【原文】4 j; x4 R( X  u- |: g$ P! b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 d$ ~% r0 }# a
【译文】 % P4 b# ^+ H: H/ z" [* F
孔子说:“有的苗不吐穗,有的吐穗了也不结果。”; ~( Q- s8 @9 ]+ S( }8 ^+ W
【评析】
& P" r$ a; T- W0 S  O  R2 X1 H3 j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一个人学习的过程,暗示我们的学习如果半途而废或者不努力,很可能在学习期满后得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 p/ t. b" ?5 z0 a1 O* a我觉得所有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们,都应该以这一条提醒自己,不要以为只要进了大学就一定能拿到毕业证书,混到毕业以后就一定能有好的前途。现在已经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不认真学习,不具备足够的真才实学,是很难预期有好的结果的。如果不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毕业之后很可能成为一个“秀而不实”的空头大学生。
6 n. P( @: {; q+ t, M* l其实即便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也还只是踏上人生之路的一个起点,要想得心应手地工作,或有所成就,依然需要长期的虚心学习和努力。不要以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就能走便天下都不怕,不但是今天中国,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找不到理想职业的人也比比皆是。大学毕业而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虚度一生的人在生活中也不少见。所以一个人能否避免“秀而不实”,确实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0 a5 m4 s8 R! i9 v: ]. e8 D4 f: N, _3 G3 C4 \4 @
11,2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 I( u5 J2 ~7 q0 Y7 g& L# d& B【原文】
2 O; x$ w! D" I* A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X. X- `' B9 Q- y. D" y6 t   【译文】
- L$ m3 D6 H6 M 孔子说:“后生可畏,谁能断定现在的年轻人将来不会比我们现在更强呢?只是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是默默无闻,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了。”
. R8 E: w7 C2 P6 @* l0 X   【评析】3 ]  c' h/ z) s% [# t) H
年轻人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年龄资本,因此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年长者不能因为他们现在还不如自己就小看他们。孔子的这种一发展眼光看人的观点,非常有价值。记得以前有多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趁你还年轻”,歌词大意是,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想将来成为怎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怎样的人。只是这样的优势和潜力并不永远存在,如果不努力,到了四五十岁还一事无成,也就只能将所有的理想都“一江春水向东流”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了。或者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到中年万事休”的原因所在吧。所以作为老年人,我们不要去轻视年轻人,作为年轻人,则更应该珍视自己的大好年华,不要虚度了。
' y. S! O5 h/ G当然,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四五十岁这个界线也许可以适当推迟一点,大器晚成的也不是没有。所以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而错过了在年轻时有所成就的机会的中老年人,也不要自暴自弃,仍然应该继续努力,尽管中老年人起步比年轻人晚,精力也不如年轻人充沛,但只要努力,仍然有希望有所成就。即便努力了一无所成,也比放弃努力要有意义,因为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快乐——奋斗的快乐和追求的快乐。
% K1 A1 B: L9 g) U2 Z9 G  E; C- E, t  p1 B6 ^& A; C
11,26,说而不绎,从而不改
1 L3 X- g- H6 r5 Z  s【原文】) m) z) q1 r  g1 k" j& |6 c5 l" J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C( b4 Q- u% N6 x! \    【译文】 8 J) T8 m& E9 o1 y0 _/ @: E! R
孔子说:“合法合礼的规劝,谁会不听?但要根据规劝去改正才可贵。恭维赞扬的话,谁听了会不高兴?但要能对其进行冷静的分析才可贵。只感到高兴而不去冷静分析,只听从规劝却不改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o6 d2 y9 h/ g  `- l7 p; h
    【评析】
( q6 Z8 ?& Y4 z这里孔子主要强调了怎样对待别人的规劝和赞扬的问题,我觉得这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别人对我们的规劝,包括社会对我们的规劝从来就不少,我们自己许多时候也都知道应该按照规劝去做,可惜结果往往却不能按照规劝去做。我想其主要原因,可能还是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是缺乏足够的自我修养和理性约束能力。一个人会被别人的赞美飘飘然,甚至分不清哪些赞美是真心的,哪些是虚假的;哪些是对自己成绩的肯定,哪些只是对自己的鼓励。不能够正确对待赞美,那是很容易迷失自己的。
. s5 M% B, x- S( q人真是一个奇怪的动物,对于遵纪守法的规劝,明明是对的,但却容易当成是耳旁风,对于许多虚假的恭维之词,明明知道是家的却依然甘之若饴。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讽刺过的那样:5 {6 I+ w( y0 N0 q, I/ t
有个富人的孩子过周日生日,大家都来庆贺,贺客甲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做大官。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孩子将来未必能做大官,但是大家都很高兴,主人也对贺客家表示感谢。贺客乙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赚很多钱,成为大富翁。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孩子将来未必能成为大富翁,但是大家都很高兴,主任也对贺客乙表示感谢。贺客丙说,这孩子将来肯定会死。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但大家都很不高兴,主人更是气愤地把贺客丙赶了出去。
- l2 h! J7 ?* f2 w说假话的人得到赞赏,说真话的人却被赶走。一个人要能真正学会理性看待别人的赞美和批评,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B; M0 w( J8 k( i2 H

/ S  S& \( l: P8 X6 G  P- U11,2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0 }6 h! ~7 X& B+ U- ^: d8 s' V9 c" u【原文】8 D  _7 ^8 Q9 Y! s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l, G2 @8 p: U" f, I  C8 d) x2 `
【译文】1 e1 o6 y* T, u4 y7 H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 |6 ]; P7 X' z% ^; ^
【评析】9 s+ k  E. O! T- \  D: u3 B. U! W
“知者不惑”,是说知识能提高人辨别的能力,一个人的知识丰富了,感到迷惑的时候相对来说会少一些,也就是说,知识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迷惑。但并不是说只要有了知识就永远都不会迷惑。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我们只能以求知的心态去解惑,千万不要以知者自居,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迷惑了,更不要被别人赞美几句聪明人,就觉得自己不会被骗。生活中容易上当受骗的,往往是那些平时自以为聪明的人。
# Y2 o: V, p  R% o* F“仁者不忧”,从字面上来理解,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是一个问心无愧、心胸坦荡的人,因此他没有什么好忧虑的,更不会为了个人的得失而去忧虑。但是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既正因为他是一个有仁德的人,他才会有别人不忧的“仁德”之忧,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 H. _% S" R5 r“勇者不惧” 比较好理解,但不要把这里的勇仅仅理解为“匹夫之勇”,以为只要肌肉发达就能成为勇者。真正要做一个勇者,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孔子这里强调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勇者。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恰恰是在需要表现勇气的时候缺乏勇气,比如在面对自己的失败的时候、面对自己的错误的时候、面对自己的贫穷的时候、面对自己的挑战的时候、面对自己的痛苦的时候、面对危险的时候、面对正义和邪恶较量的时候等等。所以一个人是否是勇者,在平时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在关键时候、或异常时候,或有了问题发生的时候才能判别。; T% c5 k+ g. |4 }2 f1 d4 M( e& \
我想,聪明人不会永远没有迷惑,只是他们在遇到迷惑的时候知道怎样去解除迷惑;有仁德的人也不会永远无忧,而是他们在忧愁的时候仍能保持一份理性的冷静和超然,然后能积极地面对忧愁乃至消除忧愁;勇敢的人也不会永远没有畏惧,只是他们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能从容面对。
& r. X6 w1 I* Y! r# j# D  p
! ?+ [8 q; N# \5 {11,28,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6 `4 w4 w& G. T  t9 w$ Z" |【原文】& s1 k! I) Q7 U3 I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C7 c" u% a# d+ m   【译文】7 C# u) z, A5 r6 k+ c9 G7 _( T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2 b% l0 B- k/ g7 O; r9 A5 p
   【评析】) j9 Y% l9 y$ W  u: q; A% u
仲由在孔子那里弹琴为什么是错,我们无从知道。即便是按照当时的规矩,学生不应该在老师那里弹琴,孔子也应该先去了解一下仲由那样做的原因,然后告诉仲由为什么不可以在老师那里弹琴的道理,而不应该当着其他学生的面指责仲由。4 t& l% e% s. U+ `$ p; [& ?6 Z
我想仲由那样做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二是希望在其他学生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琴艺。作为一个学生有如此表现,我觉得并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由于老师对某个学生的公开批评,使得其他同学都不尊重这位被批评的学生,窃以为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好的。今天的老师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教学方法。
9 w/ g* M0 f* ]& l  r0 b" _# ?. ?3 e作为老师,能明确而有具体地指出学生的学业达到了怎样的层次,是十分可贵的,但更加有价值的我以为还是应该告诉学生:你怎样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9: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11,29,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1 O) P) r1 k0 z: C5 I; J" U
【原文】! E- S9 g' @$ S& M! R4 _# F/ e6 t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6 k" p( @# |$ r1 N
    【译文】
5 L7 `* {6 G/ F/ w2 h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8 J1 J/ D. A/ r3 J   【评析】
4 C! Y, p; l' `! J$ w7 w; {$ u孔子说仁者不惑,只可惜生活中仁者终究只能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不能成为仁者的人依然会有迷惑。孔子告诉我们,要想不迷惑关键要修养自己的定力,有了定力之后,遇到问题才会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才可能不被其他的东西所左右。孔子通过恋人的心态变化来说明什么叫“迷惑”,实在非常形象生动。
; Z' F8 M; ^  j: U  J* Y( _# Q“爱之欲其生,恨之欲起死”,这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的现象,为什么对同一个人感情会随着恋情的变化会出现如此极端的变化呢?我想这除了是由于自身道德修养不到家所引起的迷惑之外,更多的是反应了人的一种自私的心态。如果对方对我好,即使对方其他方面多么坏,我也希望他活;如果对方对我不好,即使对方其他方面怎样好,我也希望他死。许多影视作品更把这种迷惑发挥到极至:在失去对方的爱之后,对方越是美好,越要毁灭对方,理由是“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个人觉得这种心态已经不只是一种迷惑,而后是一种邪恶和一种罪恶了。1 X# b  q# I: Q6 A
这种心态不但会使自己迷惑,甚至可能使自己堕落,许多极端的恶劣事件都发生在由爱转恨之后的“恨之欲其死”。所以真正的爱情,不只是在相爱的时候珍惜、敬重、关爱,还在于不爱情不在之后的彼此珍惜和尊重,不只是珍惜和尊重曾经相爱过的人,更在于珍惜和尊重曾经有过的那段感情。这样才会避免被失去的感情所迷惑。
. V2 S1 S3 ^- y/ I1 j从一个人对待失恋的态度和对待分手的恋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高低。 8 a2 C4 e9 o1 j0 w4 U* H' h2 a) e  d2 k

) D' {1 D0 T* d6 y2 ^9 R/ q3 f4 x+ L; n5 [; T. Y% I
11,30,赐也贤乎哉?
% F- B! A: K8 y! j3 h【原文】
2 U& \: o" V, ^- s5 Z4 R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 M- a% R' Z7 ]" x# Z3 `# m4 ?【译文】
. S; }0 y& t/ c8 y 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 ( w9 A# I0 Y4 u, [1 u
   【评析】9 v! Z- @+ m# b% _1 G& `4 f
孔子不主张批评别人的缺点,他把批评别人看成是不仁的行为,这与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觉得子贡自己还不够贤良,因此不应该去批评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应该的,自己先做好了,再去批评别人,也是不错。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批评别人的缺点,并不纯粹是一件坏事。正如孔子自己所说的那样,可以从别人的不足中学到东西,引以为戒。8 r; b( D9 p, q6 I# S
从人的本性上来说,总是看别人的错误比较清楚,看自己的错误比较糊涂。所以能看出评论别人的错误,从而引起自己的警觉,也是一件有益的事。被评论的人听了之后能加以改正,则更加公德无量,何乐而不为呢?许多时候,善意的批评其实也是一种对别人的关爱。“批评我们的人是我们的朋友”,这话比主张不批评别人的观点更有道理。
9 R7 f6 E) c# W+ [. F* }当然也要注意,不要整天只评论别人的错误,而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议论别人的错误不是为了帮助别人改正,而是为了取笑别人,或者通过评论别人的错误来提高自己的身价,那样的评论就真正要不得了。
' z, {6 A: @& V' z$ ?( b9 Q4 d: d0 q+ D! S4 o
11,3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 X8 ]' W5 {& z4 _3 u2 j【原文】 9 s  A2 w7 M+ F' h0 z6 \# z% M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7 Y' s6 S7 W8 g6 C) a【译文】
0 B' y" s: ^7 W& E1 \2 O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0 r+ ]% Y& y: j7 |. U【评析】8 D: Z7 V. L2 ~& U$ L( `
作为一个青年人来说,要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认知来要求自己,从而将立足社会的基点放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真才实学上面。但是也不可迷信,认为自己一旦掌握了真才实学就一定会有人来重用自己。
6 O% X5 K8 X; \; t( O1 Y: a“不患人之不己知”只能是一种理想,而这种理想还远没有成为现实。怀才不遇的人们,每朝每代都不少。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在,伯乐不常有”的感慨。1 B0 a6 G/ a1 j$ C7 t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真才实学,另外一方面也不可忽视对自己的推销。不能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更不能自抬身价,以为有了一个大学毕业的文凭就会有许多人来争相聘用。前几年某大学有大学生发起“薪资同盟”,宣称用人单位聘用他们这些应届毕业生的工资不得低于三千元,如果低于这个工资标准,他们一律拒绝应聘。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很快这个所谓的“薪资同盟”就败下阵来。
  D: O$ X* Q* V: w0 A大学生发起这样的“薪资同盟”,看起来是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其实真正透露的恰恰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因为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根本不别在意你刚进企业时的起点工资怎样,而在于你能为企业提供怎样的价值。只要你能有为企业提较高价值的能力,又何患企业不给你高薪呢?恰恰是那些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只拥有一张文凭的人,才会对此类“薪资同盟”最感兴趣,因为这样最方便他们滥竽充数。
6 u; t" E3 k' C1 o1 V* O+ T! S4 F1 d4 s, @7 G
$ E$ C2 w- Z( \1 @( B
11,32,以德报怨,何如?; C6 x$ {: |8 S
【原文】
1 f; L$ i  ~2 j$ G  K4 H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h4 t' G, a2 j  _& K
【译文】
1 G  b* _% v0 Q( i9 f8 l8 H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2 N  p6 D$ f4 I, ^; \4 w    【评析】
" r# {4 f  m+ @“以德报怨”虽然高尚,确实如孔子说的那样不值得提倡。要求普通老百姓“以德报怨”更是难上加难,真能做到“以直报怨”就不错了。尤其是如果提倡“以德报怨”,还可能会在客观上起到纵人作恶的作用,不对恶进行必要的处罚,就不可能很好地对恶起到制约的作用。比如现在许多日本人,特别是日本的右翼分子不承认历史上对中国和亚洲各国实施的侵略,与中国和亚洲各国曾经对他们的宽容有一定的关系。# p) |3 ~. X, j  k$ B2 g% @
坚持“以直报怨”是值得提倡的,对于日本在历史上对中国和亚洲各国的侵略,我们要牢记在心,要给予客观的事实求实的控诉和谴责。对于今天那些善良的积极主动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的帮助,我们也要表示真诚的感谢。比如,当日本的政客不肯为过去的侵略史进行反省和道歉的时候,我们要表达我们的愤怒和谴责,当日本政府向我们提供巨额贷款的时候,当日本大批前来中国投资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表达我们的感谢。这是孔子提倡的“以德报德”的意思吧。: f) d7 C( i- J" h8 g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点小磨擦、或小恩怨是难免的,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以宽大的胸怀“以德报怨”地对待别人,我相信许多情况下会得到别人的积极相应,并能有效化解原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心结。所以有的时候“以德报怨”的方式亦不妨一试。* `2 Q6 {' @+ ?  w! }/ N; f" m* n

* j% C& \4 a8 T! Q: \& B, O7 I11,33,老而不死,是为贼
3 p' T) V! E; y2 `( p【原文】
" t% f3 A- N' A, W! c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 z% m6 R: H' k/ E$ t   【译文】
7 X  c) x3 F0 b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9 s3 u: [" ?( w0 o+ `
    【评析】, x7 [/ O8 g: b% U5 Y, r( p5 ?
据说原壤和孔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熟人,遗憾的是直到老了之后,原壤还是那么为老不尊。因此孔子才将他从小到老的一生加以数落,并指出这样为老不尊的老人简直就是害人虫。
9 @5 p  X3 b5 r; ?( R6 k3 c' Y* n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每个人的年龄虽然随着日月的流逝会一天天增长,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提高自己,那么不管年龄多么增长,他的素养也不会提高。因此我们应该以此警示自己:不要放松对学习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到老了还被别人看成是为老不尊的“贼”。人必自重,然后人重之。
$ x. \$ T. o. D, K, n9 N当然,也有人觉得孔子对这位原壤老人太过严厉了一点,如果他觉得那样度过一生也很快乐,我们又何必去苛求他呢?现代社会讲究尊重多元文化,讲究尊重个性,所以许多时候,对别人还是应该宽容一些为好。
0 @/ q; c; P. R
' i& O6 n& D' w5 E5 U) V11,3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W" ?. x& `8 }& V  j
【原文】- ?3 k$ @! t. {: J% ~6 X6 t# t- j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 b* w9 J  K5 t1 O【译文】
5 w' L# Z& X0 f0 u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 a( {1 x8 e- Q
【评析】) v& A* z: p4 m, ^3 w* J* Y: C2 r
非常赞赏孔子这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比较长远的眼光,不要只看眼前。许多人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往往并不是他们不愿意顾长远,而是不知道怎样顾长远。比如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由于人生阅历和知识的局限,没有能力遇见到未来的事情,也不知道怎样去考虑未来的事情,甚至还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青春可以永远不去。也有一些人是受了错误人生观的误导,及时行乐,只顾眼前,以自欺欺人的心态回避对长远的考虑。更有一种人不考虑长远,是因为他们把一切都寄托在父母身上,认为自己将来的一切都可以由父母来妥善安排。所以,许多时候子女没有什么大出息,实在是父母惯坏的。一个什么都依然父母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有什么“远虑”呢?
8 V3 q" ?/ ~* _! T  {& s曾经有一位朋友在某国营企业当翻译,工作舒适,还能有机会去外单位当临时翻译挣外快,许多人都羡慕他。也有人觉得他有点傻,问他为什么还不赶快结婚成家,还要继续坚持业余自学另外一门外语,学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他却不这样看,他觉得只会一门外语只能在这个单位里面生存,一旦这个单位不行了,要想再去其他单位求职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于是他坚持自学不但掌握了第二外语,还自选掌握了其他的专业知识。然而不等企业让他下岗,自己主动去寻找更加能发挥特长的地方去了。在他离开那家国营企业数年之后,那家企业破产,许多当年和他一起在科室悠闲地喝茶看报聊天的同事都下岗回家,而他却在外资企业的高级管理岗位继续发挥着他的专长,一个月的工资胜过那些下岗同事几年的工资总和。: a* a- a" s8 c$ g

/ ~* F9 ?0 A  ~  O% f8 u11,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l, W- j- ~3 J- N
【原文】
2 K5 x7 D2 b. J; H. m: J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t/ C& U& l- R9 L/ N
【译文】
6 @/ S3 z8 [6 N0 R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 p' I! ~9 S* [7 u
【评析】
8 y" M3 `4 Q$ `1 I9 ?- q“严以责己,宽以待人”是值得提倡的,能做到这一点,自然就能少被人怨恨了。 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甲乙两人关系不好,彼此埋怨,周围的人试着去劝说他们和好。但是这两人无一例外地都严词指责对方如何如何不好,丝毫不说自己有什么不对。这样的现象不但存在于普通人之间,也存在于恋人之间、夫妻之间、子女之间、同事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等。其实民谚说得好“一个巴掌不响,两个碗叮噹”,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那么许多怨恨和埋怨都会烟消云散。# v+ u) d; N$ }/ Q- Z  `$ r
所以当我们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要经常多想一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怎样改善才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才能与别人友好相处。许多因为相爱而结婚的夫妻,为什么在结婚之后常会发出“你不如恋爱时期那么爱我了,你变心了。”其实这样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恋爱的时候,双方都能主动迁就对方,所以就会觉得对方那么爱自己。结婚之后,一方面自己已经不再愿意迁就对方了,但却依然希望对放能永远像热恋时一样处处迁就自己,一旦对方也像自己一样不迁就了,就会感到失落,感到愤怒。搞清了这个道理,让自己恢复到理性,许多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1 y  J% g. X$ g1 {8 M2 }2 u当然我并不是主张结婚之后大家就应该放弃浪漫,当然不是,如果有条件、有情趣,天天保持热恋之中的状态又有何不可呢?问题是这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只有一厢情愿是不行的。所以有些夫妻结婚几十年依然如胶似漆,而有些夫妻才结婚几个月,就高呼起“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其实是与夫妻自身的修养大有关系的。我可以大胆地在这里说一句,所有离婚的夫妻,都存在着自身修养不足的问题,有的是单方面,有的是双方面。3 f) a1 {6 P3 b5 x5 c+ u- H
, Z, V% t7 O; i- b1 z
11,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L1 {. p0 `+ C
【原文】
7 G! Z/ R* n8 u3 n2 G) H) H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I8 _) N' O7 u* ?9 A  ~, r
【译文】- u, ^6 A3 h0 E! P' M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 u$ ~; p2 u  [7 x
【评析】% I8 V9 Y# T3 K9 O4 W; Q5 y
孔子这话是强调“有错不改”是更加严重的错误,但这话容易引起误解,似乎只要错而改之就不是错误了。所以更加精确的说法应该是:犯了错是犯错误,犯了错误而不改正是更加严重的犯错误,是错上加错。
- ~6 J7 ?+ a  g( B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管理理念和要点,那就是怎样防止生产过程中错误的再发生。一旦发生了错误,不但要分析错误产生的人为原因,还要分析机器、环境、工具、材料、工艺、甚至质量保证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原因,然后找出造成错误发生的相关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这在ISO管理体系中被称之为“纠正和预防措施”,也就是不但要纠正已经发生的错误,还要预防错误的再次发生。企业的质量管理是这样,人的素质修养管理也是一样。" \7 C/ {. H' B$ G" x. `0 [

. g3 S; P3 n3 A6 }# h11,37,割鸡焉用牛刀?
- S( b, B) @" ~: e6 F【原文】 1 E& T- r6 \* k1 `6 w  }1 m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6 @2 o9 Z5 m" m# I& p
   【译文】+ Y9 K0 ~+ d7 i' e. b; x1 b( L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管理。’”孔子说:“学生们,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 G- x! w" X0 K" W
  【评析】4 R. q" Q4 |* H
孔子虽然一再强调君子应该慎言,但是孔子自己往往也忍不住会失言,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标准的孔子在学生面前失言的例子。好在孔子是一个能虚心接受弟子批评意见的人,立刻就以“开玩笑”的说法委婉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从善如流,这一点是值得赞赏的。
& y$ a* t8 x" G2 P4 U生活中长辈、家长、老师、上司等在晚辈、孩子、学生、下级面前失言是难免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对待,知错必改,而不要为了维护虚荣的面子而固执地拒不承认,那样反而更加不好。坦然地承认,并加以检讨,或许是最轻松最好的处理办法。
. ~: s' c8 J+ W. t7 `0 U电视上曾经报道过一个案子,某地的小学老师野蛮地拉撤学生的红领巾,将学生的脖子都拉破了。当学生家长到学校来投诉时,这位老师不但不承认,还指责是学生诬陷损害了老师的名誉权。最后学生家长只好诉诸法律,结果法院判决老师败诉。这样的老师如果还不悔改,则根本没有资格再为人师表了。+ \; u7 d5 O( _
( S- l* T6 N3 G9 D
11,38,道听而涂说  c7 j+ y8 L9 I' d' h
【原文】( u7 p, J4 r) ^4 w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l. F5 e/ }' r+ [( t0 U【译文】
4 ~4 e4 h: C. `" R: Y4 B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 \! `3 R% ~; ^- t4 m
【评析】
+ W5 x- `- J3 k" ^0 ~! z8 e# x& g1 i. D“道听途说”确实不是个好习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完全避免道听途说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谓“谣言止于智者”,然而不可否认,相对来说,智者总是少数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难于立刻识破什么是正确的消息,什么是虚假的传言。因此个人觉得“道听途说”,只是一个普通人难以完全避免的小错而已,完全没有必要上升到“德之弃也”的高度。( q6 D8 |6 P& B5 [
要让公民避免被道听途说误导的关键,我觉得除了公民提高自身的判定能力之外,关键还在于社会能提高透明度和公开度。一旦有了什么消息,政府应该尽快做出证明的澄清和说明。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或者在封锁消息的年代,面对种种传言,政府或相关部门不出面澄清,是使道听途说蔓延的主要原因。
" S6 ?0 T# _1 b& I9 v% N
* Y9 |2 ~8 ?. f# ^11,39,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K  w( s6 |( ~. Y2 Z/ [$ T8 \0 l9 G
【原文】
' R; c: \  {8 V3 _2 k6 r( _+ I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 j. s( A1 K
    【译文】
9 p0 Y; {7 ^; |3 E: z/ d; G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 r) Z% u5 j) [
   【评析】
% R1 `; g" O4 a( h, G“患得患失”其实也是一种人类的普遍弱点,不达到一定的道德修养层次,是很难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完全避免患得患失的心情的。如果因此而将患得患失的人说成是“鄙夫”似乎也不很妥当,其实有几个人在面对职业、事业、甚至爱情的选择时,可以完全杜绝患得患失的心情呢?+ P7 {& L; P' \; A* K
在今天,共同“事君主”已经没有多少机会了,但是共同“事老板”的机会还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对于一个真正的君子,他是否可以和鄙夫共事呢?我的看法和孔子完全不同。君子能和君子共事当然是最理想的境界,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如此的幸运。那么一旦我们遇到了不是君子而属于鄙夫的同事,我们就不能一起共事了吗?我们会因为有鄙夫的存在而放弃继续在这里工作的机会吗?显然不能。所以除了放弃之外,我们可以有几种选择,一是将鄙夫变成和自己一样的君子,二是将自己变成和鄙夫一样的鄙夫,三是各自保持自己原来的属性。
6 O7 E2 |, L& K" S8 h% T( n所以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但可以和鄙夫共事,甚至还可能让鄙夫改变为君子。因此一些国际上知名的企业会告诉你:他们不仅制造产品,还制造人——通过在这个企业里工作,将你改变成一个君子。
2 U7 E- Y$ o) v% r: A以我的观察,在现实生活中高喊不能和某个鄙夫一起共事的人,往往正是鄙夫,真正的君子是可以和各种人共事的。
/ e# Z: Z  p! P' m8 b$ b
* y( g  y$ h) n; ^" J11,40,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 o/ k- s5 [! g$ X【原文】 & u$ y: r! r( p) S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3 u" e' S, g. q8 s6 R0 o$ @: [【译文】
# C  Z3 D* ~' C1 s2 a$ x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 y8 X& W* {7 J  Q- P   【评析】  Q% U' l0 h8 r6 i
对于这句话,有几中不同的解读,有人觉得是孔子对女人的污蔑,有人替孔子辩护,说孔子这句话不是指所有的女人,只是指南子那一个女人。个人觉得,孔子这句话很可能是针对南子这个小人之类的女人而说的,但是从字面上来说,则是明白无误地针对了全体女人,换句话说,是因为南子而迁怒与所有的女人。
: f' K& x  t: J8 z在孔子的年代,将女人归于小人一类并没有什么奇怪,以世界民主榜样自称的美国也是直到1920年才首次赋予妇女选举权,现在的许多伊斯兰教的国家,依然不允许妇女的脸可以在公共场合裸露,所以在古代不尊重妇女几乎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孔子辨别,更没有必要把孔子打扮成尊重妇女的样子。
  N" K# u5 E; h+ o+ K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将所有的女人都归结为小人是很自然的,这个观点在今天当然应该看成是对妇女的歧视和污蔑,是非常错误的,应该坚决摒弃和全盘否定。女子和男子一样,也可以分为君子和小人。由此我们亦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过去曾经是被认为正确的观点,会成为错误的观点,这是符合人们发现真理和认识真理的规律的。
6 W/ `- Y: ~" [3 J- ~ 我们今天学习论语的这段论述,不应该纠缠在男人或女人的问题上,而应该侧重在我们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小人情节:我们会不会因为我们的亲人、恋人、朋友等对我们很好,就对亲人、恋人、朋友等无礼?会不会因为我们的亲人、恋人、朋友等由于某种原因一时疏远了我们,我们就心怀抱怨?
) Z1 v9 j: t/ N( U  @$ B% J4 d" D2 z' B) a
11,41,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2 z& `) M1 y/ s7 L4 h, }2 Y7 G% ]
【原文】
  m" l2 `# l! \# {% u( ^2 ^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8 W: p$ x+ E% z) Z. ]) ?4 q
【译文】
/ C% p8 i$ z% [2 V! g% @5 S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 ?8 ~, ?8 F* M9 Y
【评析】' e0 l' O# [0 W* F% @  \
子夏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在原则性问题上应该立场鲜明,但是在小节上面则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只是我不知道孔子是否会赞同子夏的这个观点,因为孔子恰恰是对小节也非常在意的,不但要求人们要“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闻,非礼勿行”等,连平时在家怎样穿衣、怎样吃饭,甚至睡觉、坐车的姿势等都无不有讲究。所谓一言一行无不于礼相关。1 p& Y, G* l& M' x( {) O
因此这所谓大德与小德说起来容易,实际划分起来往往是很模糊的。许多大德都必须在非常时期才能表现出来,日常生活工作中往往能表现的均为小德。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强调从小德做起,积小德成大德,所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机械地去区分什么是大德,什么是小德,而应该区分哪些是可以自由发挥的,那些是不可以自由发挥的。
( `2 u3 {. B0 o; Z比如个人选择怎样的信仰问题,这显然应该归纳到大德的范畴,但是对于这样的大德,我觉得倒是应该自己做主选择的。而对于不能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等,应该属于小德,但我觉得这些小德倒是不应该忽视的。
" ]8 V+ Y* E; e6 o人的道德修养固然能从大是大非上体现出来,但更多的往往是通过小事小非,甚至是一些生活细节体现出来的。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对老人残疾人不礼让、错了也不道歉、见人不问好、没有礼貌、在严肃场合衣冠不整、不注意自身卫生等等,这些都是小节,可是如果一个人在类似的小节上都做得很差,别人怎么可能把他看成是一个君子呢?
/ m5 ]5 V* K# q0 b/ S$ R  J
* M( o: ~, y$ W3 P8 b1 G11,42,君子恶居下流
! a8 w" n  S: Q- D$ e$ \' F【原文】
8 h, l' A5 z  n6 A& h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i/ l+ h4 \" F( o# j
   【译文】( f5 A' J, D" Q( f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并避免下流,以免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 v* Q8 T! ^2 y! \' F4 ]
   【评析】
: X6 x; Z' X) ?4 O+ U) N俗话说“千夫所指,无疾而亡”,人一旦有了恶名,确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一个人一旦被判定为坏人,就会越传越坏,即便你做了好事,别人也不相信。这种现象不但存在于古代,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依然存在。$ y; p; b# h9 f
个人觉得,在一个理性社会中,我们应该自觉地避免类似的宣传或批评,应该将对一个人的评价和对一个人的某种好的或坏的行为的评价分开来进行评价。比如某人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就只表扬他所做的这件好事,不要因为他做了这件好事而把他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榜样,明天他万一犯了一个错误,也只批评他的错误,不要把他说成从来不曾好过。. l+ `- |* {3 p! U2 |
红塔山集团的老总诸时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为红塔山集团的发展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国家也给予他很大的荣誉,多次评选他为国家级的劳动模范,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对此,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后来他犯了贪污罪,许多人便纷纷指责他,说他玷污了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甚至连他以前是否真得配当劳动模范也遭到质疑,我觉得这完全是不应该的。国家发给他的荣誉,是对他以前工作成绩的表彰,这个表彰只能说明他到获得这个奖章之前的工作表现,并不保证他获得奖章以后的工作表现。所以如果他的贪污罪是发生在获得奖章之前,那么这个奖章应该取消,如果是发生在获得奖章之后,那么这个奖章就不应该被取消。他在获得奖章之后所犯的贪污罪,也与是否玷污了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我们应该将这两者区别看待,不能因为他后来的犯罪而否认他以前做出的贡献。) K% g) U, ?) `2 h/ C9 t
君子应该“恶居下流”,同时也应该避免落井下石,避免将所有的恶都加到那些犯了错的人头上,连他们曾经的好也一概加以否认。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9: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君子

12,1,贤贤易色
- d% G9 w  _, p2 c- ?0 u【原文】
/ h+ J# A: j( m* t) k+ S* V* Z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0 e7 s2 w3 T! C* t【译文】7 L- ^9 O  D$ E9 P+ C8 q  J; N2 w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见贤思齐并改变自己、能尽心尽力侍奉父母、能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效劳、与人交往恪守信用,就算他没有什么学历,我也会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8 i8 S. U, t2 l9 {1 w0 y   【评析】
5 o4 R6 I, [3 e+ I' B2 j% g# I关于“贤贤易色”,有人解释成是“向贤人学习不好色”,我觉得这里的“易色”与好不好色没有关系。所谓“色食性也”,古人认为好色和好食都是人的一种本性,男人好色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孔子也从来没有发表什么男子不能好色的观点。因此这里的“易色”我理解成“改变颜色”的意思,引伸为“改变自己”,而这个改变正是前面“贤贤”的结果。1 \- [& v* L  d6 V) U' s
这一段话,子夏提出了关于什么样的人才算有学问的观点。从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个观点有点片面性,因为今天学问的范围有了极大的扩展,因此仅仅做到上面的几点,还远远不能算是有学问的人。不过考虑到两千多年前的衡量标准,真能做到上面几点,也就难能可贵了。其实即使在今天,不是还有许多官员连这样的标准都还没有做到吗?) a% v: n2 {0 [6 `7 U( J
作为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有志者,我想我们要以此时常提醒自己。
% A" D; k/ f/ s* r; g. g3 x1 W; D
( \( H" a# X' J7 t
- e# m' r* ^' P7 c9 }8 D4 d1 l1 i12,2,过,则勿惮改
; b/ z0 S2 h1 o【原文】
2 B3 |2 k0 }.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R' F7 V! U2 c+ x【译文】6 ^7 Y. J! T: {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如果善于学习就不会固步自封,要讲忠诚,讲信誉,不要与不讲忠诚不讲信誉的人为友,有了错误不要回避,要勇于改正。”
6 z5 |5 N# z1 N【评析】
! T, C. K  X6 X% P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威信,父母希望在子女面前有威信,老师希望在学生面前有威信,管理者希望在部下面前有威信,政府官员希望在公民面前有威信,然而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没有威信的困扰。学习了这一段文章,相信会有助于我们懂得怎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重,自己尊重自己。比如说,一个自己不遵守纪律的管理者,却去要求部下严守纪律,他怎么可能在部下面前有威信呢?政府机构甚至也拖欠老师的工资,拖欠建筑工人的工资,怎么可能在社会上形成诚信的风气呢?连法院都没有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在社会上树立起依法治国的共识呢?
3 }* g2 ^' o2 c8 T* y善于学习,不要固步自封,讲忠诚,讲诚信。这些是孔子一贯的主张,而在这一段中特别提出了不要与这方面不好的人为友。有的人把“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理解成“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我觉得是不对的,其一,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难道先要考核对方的能力之后才决定是否交朋友吗?其二,我们应该如此势利吗?其三,老师可不可以和学生交朋友呢?所以我觉得孔子绝对不是一个主张老师不可以和学生交朋友的人,而是强调:人是会受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经常与不诚信的人在一起,就可能受到消极的影响。0 ?+ [$ m3 z2 N9 c. f
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但是对于管理者,特别是较高职位的管理者来说,往往是一个很难做到的要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层管理者往往会文过饰非,明明错了也坚持不改,甚至用新的错误去掩盖旧的错误。更有许多人,为了虚荣的面子,坚持不改正自己的错误,使许多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结果不但伤害了自己,更伤害了别人,甚至伤害了整个社会。
; \- I- F( ^" Q5 `! v, M9 a
, T; {) Y# Y! `) ?6 X3 y1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p# c. h9 m; ?# v【原文】, N- N8 W! z! F$ ]7 ^+ E9 F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 ^% k# L; ]$ e: n" L' W  |% ]【译文】; ?4 d' a; h  Q2 T: d* e
孔子说:“君子不求吃得好,住得好,勤奋做事少承诺,按照高尚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好学的人。”$ R% O9 `4 H4 k, X/ u& a* N
【评析】
' e* q" y/ ?& `' q% F, H关于这段话中的“慎於言”,有人解释为“说话小心谨慎”,可能也有道理。但个人觉得,那主要是指人在官场要说话小心谨慎,这里的“慎於言”主要说的可能是不要随便承诺,以免无法信守承诺,产生不诚信的结果。所谓“轻诺无信”,可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3 P: w/ L% ?# w7 y- `5 y1 O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标准,事实上孔子提出了许多的君子标准,因此我们不能错误地理解只要做到其中的任何一条就是君子了。比如有网友问我“人不知不愠,不亦君子乎。难道只要做到这件事就是君子了吗?有这么简单吗?”我想,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塑造的一个理想形象,是由许多综合因素构成的,因此只有在孔子提到的所有方面,以及孔子所没有提到的方面都以比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算一个真正的君子。
+ M* v( Z! |8 s/ e" [从这一段关于君子的要求来看,要做到一个真正的君子,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有很高的修养。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感情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点:第一,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第二,某一层次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便不能再起激励的作用。马斯洛认为,在特定的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它需要更迫切。只有排在前面的那些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而且只有当前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后面的需求才显现出激励作用。5 p4 C0 K. e% U* V- b0 G
对照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和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分析,我们不能不赞叹孔子的伟大,他在两千多年前就对国人提出了如此高的精神要求,要求人们不要为了满足物欲而忽视了“自我实现的需求”。相比之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马斯洛的理论更侧重于人的动物性而忽略了人的理性。我想马斯洛先生如果学习过儒家的思想,可能会对他的这一理论进行适当的修改吧?
1 [* T$ m9 S! ?/ Q' ?3 K不但要做一个君子,还要做一个好学的君子,是孔子对我们的期待。6 L1 `7 n7 P1 E4 W
+ s0 e0 [( r) i! m
5 s6 s; _- M8 L1 c1 `( V3 t+ a
12,4,君子不器
; t6 o. J) X- M【原文】% e9 m: X* O8 G; }8 g! A9 j4 ?# A
子曰:“君子不器。”
6 c+ ~% C% ~. p! `【译文】3 q% c+ _8 k: H, q; m* x7 A& ]
孔子说:“君子不要成为单纯的工具。”& R: f: _' g7 m5 a4 c' K( E+ Y  g4 i, m
【评析】' ]" Y0 O# Z3 S( E3 O7 a
我想这句话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成分,看我们怎样去理解和发挥。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是说一个人不能只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学习研究或特长,而要有多方面的才华,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因为工具器物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就可能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思想。事实上儒家思想中确实有这样的消极思想,一切以读书当官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正因为这一点,钻研科学技术一直不是中国古代读书人追求的东西,中国的许多古代科技方面成就,大都出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工匠之手。我想,这也可能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没有首先发生在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 g& O3 |# @, a  R2 g( J
  g8 j. q  g, {7 K1 x12,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f7 ~  E# t. I( K+ D2 P
【原文】+ n( D7 G" q/ i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l7 X) }* T0 t5 @, Z* M6 z- G
【译文】
8 c: k3 z$ R) g: M7 H( m( e 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先要按照自己的言论去行动,而且要始终如一。”
) p8 c+ }( |  {【评析】7 |6 {& C0 ]/ J) U
我对这句话的翻译,与其他人的翻译不同。我的理解,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做一时的君子容易,做一世的君子难。
) m6 G% G% y- e  i8 r% N, c, X做君子,首先要做到言行如一,怎样说,就怎样做。然后呢,要“从之”,就是一直如此的意思。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做一件好事是容易的,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我想就算是十恶不赦的大坏人,一辈子也肯定会做过一件好事、做过一时的君子吧,但是只有一辈子都言行如一地做君子,才是一个真君子。" E* ~# t  M4 p
0 m- Z# p( t4 F- m
12,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J/ _2 D, n& z( y7 w0 Y【原文】
. e# j! n0 }. E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0 N# Q& {( o& r  L7 M7 X7 W
【译文】
; S! p0 O# \* S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搞小圈子,小人搞小圈子而不团结。”/ [- m; S% Z! Z9 h) D; E+ W  h
【评析】
$ n: e, i+ X1 r孔子在这里将团结和搞小圈子区别开来,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事实上儒家思想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混淆了团结与搞小圈子的区别,最典型的就是桃园三结义的故事,那就是典型的小圈子。
2 o2 x" m) |& z那么团结和小圈子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个人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判定:一个是团队协作精神,另外一个就是原则的精神。团结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同心协力地合作,而小圈子则是不问是非原则,完全是以小圈子里的个人感情为优先的盲从。
2 q8 V9 g7 e: S% I0 Z君子不党,说的就是不要为了个人的好恶或利益来结党营私,更不能为了小圈子的利益而作出危害原则或公众利益的事情。7 s! _4 F: C$ Q1 |7 W* c
$ Q1 L0 p4 q# g6 ~
12,7,君子无所争
/ d7 e7 M) f3 d9 X2 {9 e' |2 U【原文】  V% P  \3 g7 w0 n" j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Y- [5 _1 y" J" K% Q【译文】+ A2 ], E+ p) R; b! ^; k, V1 _
孔子说:“对于君子来说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有的话,也就是射箭比赛之类。比赛时,相互礼让上场。比赛后,共同欢饮。即便在争的时候也保持君子风度。”
8 c& S0 o8 x$ R: n6 t  z2 @【评析】
4 k4 Q8 I2 J+ x( i, v+ [) _$ `这一段孔子主要发表了关于争论的观点。就儒家思想来说是主张“不争”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又少不了各种争论,因此孔子就想出了一个规范争论方式的办法,即君子之争。所谓君子之争,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按照游戏规则堂堂正正地来争。因此这个观点在今天依然有参考价值。
  e9 \2 f, P; M) U我们国家过去有一个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个口号看上去很有风度,但是有点偏离了比赛的初衷,现在好像也再有人提了。我们不能为了赢得比赛不择手段地采取任何不正当的手段,但是也不能为了友谊或风度而不将输赢放在心上。' Z: K0 u! J9 F+ [9 a/ i
君子之争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近刚刚结束的国民党党主席之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开始竞争的时候和竞争之中,马英九和王金平都多次公开宣称要进行一场君子之争。可是竞争一到关键时刻,双方都发出了不是君子之风的声音,选举结果出来之后,更是连君子的影子也不见了,选举前双方都多次宣称,不管谁输谁赢都会继续友好合作,但现在胜选的马英九连续七八次向王金平道歉都不获接受,并公开拒绝马英九邀请他担当第一副主席共同领导国民党的要求,全无一点君子之风。8 r! C7 l- P; v' x$ v4 ^8 f
0 H( B) ]5 ]3 Y: _
12,8,德不孤,必有邻: X, V% \: Q) }3 N: d- ^3 X# T+ P  i: N
【原文】' d& b7 \2 ^7 P/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 B. ?  _' o. v5 N【译文】
, W0 a3 L2 M; y3 v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邻居。” ' Q9 A3 _5 X' D' @
【评析】
* R" P* c2 F( y3 p# y$ G“德不孤,必有邻。”这话非常有道理,也是一种理想,按照儒家思想的解释,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所以任何有德的行为必然会得到人们本能的欢迎,所以有德之人不会孤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我们不要担心自己的德行不会得到人们的鼓励和支持。, x) E9 C1 {4 x* D' Y5 r! R
然而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正义得不到众人的现状,也就是确实存在“德而孤”的现状,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小偷行窃后却可以不受阻挡地扬长而去,许多社会不良现状长期存在却不被惩罚等。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孔子所说的“德不孤,必有邻。”只能存在于一个健康完善的社会,在非正常的社会环境下,情况未必如此。这句话可以说反映了孔子心目中理想社会应该的样子。' r0 a' B. n6 G6 |6 A$ y
同样,我们也可以将此当成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完善状态,如果一个社会真正做到了“德不孤,必有邻。”,说明这个社会已经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相反,当我们看到一个社会中有道德的人居然没有邻居的时候,那也说明这个社会已经病得不轻了。
& {9 W. A7 h5 O* D; n0 ^% X
, X6 D% W$ g0 [4 Q+ g8 b12,9,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0 L+ F2 x3 l  L3 y; G. O: U
【原文】4 Q9 @/ j! c( ^+ n. c: Y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 ?2 P; q) @" S2 v9 I
【译文】
) G1 q" R* M% x8 g* q, X+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 @! y5 d6 W# r, f. V
【评析】
/ T/ M( B" N( F: i5 P做君子儒,还是做小人儒,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成了是“走红专道路”,还是“走白专道路”。也就是说,在古今中国人的心目中,技术或学问与政治或道德是可以分割的,我想这个分割和划分是有一定道理的。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最简单的一点,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学习过论语的人,最起码应该懂得在论坛上交流时不应该去用粗话脏话骂人。+ Z4 q; f) `. y5 e0 o) X
当然,随着时代的不同和国家的不同,对于“君子”的衡量标准也不同,所以不能将这个问题极端化,比如以意识形态来划分君子还是小人的做法就是不妥的,应该避免。但是人类美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以及法治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等的标准是基本一致的。3 J" G1 T# C' _& T8 v) t

9 O$ Z5 K- `' i5 K4 E8 b$ ~" k12,10,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 s) Z8 c. c+ g0 R【原文】. n0 q6 I% r. u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E% u6 i2 n1 T% D
【译文】. R! ]- n6 ?1 {! K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会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 i: {! @. V; f
【评析】
' o' ^. I, r  y+ V对于这一段,有的注释成是孔子评价一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有的注释成是孔子评价一个人的外表和内在。我想我们今天学习这一段,似乎不必去钻牛角尖,只要明白孔子想表达的精神就可以了,即不管是做人还是做文,都应该表里如一,内容和形式一致。4 i) F: h! U8 Q
从写文章的角度来说,“质胜文则野”的观点似乎并不完全正确,根据场合不同,用途不同,许多文章只需要质朴不需要文采,比如应用文等。同样,“文胜质则史”的观点也不完全正确,根据场合不同,用途不同,许多文章需要多一点文才才能起到鼓动作用、激励作用、烘托气氛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写文章是质朴多一些还是文采多一些,一方面是根据文章的需要不同可以进行适当的偏重,另外一方面为了表现不同的写作风格,也可以适当有所偏重。所以不应该以哪个多一点哪个少一点来确定好坏。4 G  z( J+ [0 @0 x+ I/ U# `
从做人的角度来看,有的人喜欢一本万利,有的人喜欢随意潇洒,有的人喜欢着正装,有的人喜欢着休闲装,有人说话循规蹈矩,有人说话搞笑幽默,有人打扮喜欢古调,有人打扮喜欢新潮。我觉得在这个宽容、自由、和个性张扬的年代,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有所偏重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也不能以某种单一的标准来衡量谁是君子,谁是小人。2 \3 U; J. f0 O7 V+ F$ c
; x) N+ v' s# g7 H
12,1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0 u. l2 ?4 P4 [4 F) K【原文】6 q7 P$ W7 D' a0 a( h5 L+ j7 I, e# E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r* ~2 m6 o7 s  T" ^5 p5 `' R
【译文】  P9 H  m# t6 `4 D6 g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2 y9 m" i2 D. p" G0 g3 }' x7 s: _【评析】
3 |8 k- w  c" e& l2 n- S" [我理解孔子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行善求仁,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说法是并不能成立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固然受其自身行为的影响,但是我觉得更加受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正直的人是否有好报要看他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0 D" R$ c" N& w
“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刻就报。”这是我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说的顺口溜,我也一直以为这是真的,然而长大之后,仔细观察这个世界终于发现,社会并不是如此理想,“好人不长命,恶人活百年”的情形也存在。所以孔子的这一“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观点,只能说是一种朴素的理想,是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1 w/ x, m. x. h/ J/ ?
尽管如此,我们仍不应该放弃对“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信念,只有坚持这种信念的人多了,才可能早日迎接孔子所希望的理想社会的到来。因为我们的生存环境一方面影响我们,我们自己也是形成生存环境的一分子,如果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那么我们更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的学说虽然是强调对自身的修养,但是如果真得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环境也是有希望得到改善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千万不能以环境不佳而放弃对自身修养的要求。相反,越是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我们越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期能对不良的环境有些正面的影响。
+ @9 q' \9 b9 K7 e+ v6 L3 K7 m
" r7 {5 `& a% w+ y6 j9 K- l% ?12,12,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1 l1 u- Z9 D* n- ~4 \* R【原文】8 g- n9 ?2 Z+ e& g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o8 G: D2 W. \1 A6 \; ?【译文】, g) m4 _. A, U1 A2 i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他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1 {/ X1 s5 U7 V$ z& z5 o【评析】. v2 m+ z1 E$ d4 W8 |3 e
看到这一段,我想起了几年前曾经在媒体上广泛争论的问题:一位大学生为了救一名跌进粪池的老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值得不值得。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问过孔子类似的问题。* T- n& W6 k5 {! Z) a5 ]9 y
我觉得孔子的回答是正确的。君子当然应该去救人,大学生也当然应该去救人,但是不能盲目地将自己也掉进去。比如那位大学生下粪池去救人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他不懂得正确的救人方法显示了他的素质不够高,才造成了那样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赞扬他勇于救人的精神,同时也要批评他不会救人的缺点和不足,更加不应该盲目宣传和鼓励他的那种盲目救人的不科学行为。记得媒体还曾经大肆宣传过少年儿童的救火英雄,说一位少年为了扑灭森林火灾而牺牲了,号召少年儿童向他学习。那是多么严重的误导啊!如果有更多的少年儿童在面对森林火灾时不是及时撤退,而是学习英雄去救火,将会出现怎样的恶果呢?2 ?! B- V4 A" E+ x/ E1 h
, N8 p1 }* c# z- S% U
12,13,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
( b$ ~0 i. Z  V2 y【原文】: R8 t* {3 N' \! ~- F5 I
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5 z3 _4 v( B, g# d& F3 j) z  a& R% {
【译文】' Z3 M% q! U# C7 W) n$ U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以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2 R+ g7 W" S; H' M. R
【评析】7 `# A8 `9 K: {& k
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用人类社会共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自然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所谓天使和恶魔只有一步之遥,说得也就是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善也能为恶,全在于是否能约束自己。
9 y8 S) |) C; `0 o当然,我不觉得在今天还要一切以孔子的礼的概念来约束自己,而是应该以我们时代所共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另外对于“离经叛道”也应该辩证看待,许多时候,“离经叛道”往往与“开拓创新”关系密切。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9: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12,14,君子不党
$ h5 W$ `& ~( }, n【原文】
: [' i8 l+ u# H2 z. N1 R4 D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b) _/ }+ ^" u- ^) B
【译文】7 s9 Z8 r" }: p# x! _) u7 m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称之为吴孟子。如果鲁君这样做也算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啊,如果有错,别人一定会知道。” * \# ^0 y5 s8 X. Y/ S
【评析】0 q% ^1 T& D7 n) c! z
这段话非常有意思。据说当时的礼制规定同姓不能结婚。鲁君为了掩人耳目就为同姓夫人改了名字。从上面的对话来看,似乎这件事许多人都知道,所以陈才故意去问孔子。得到孔子的回答后,立刻就在背后说孔子徇私。
2 ^$ s9 k7 i$ {9 Q; u3 o3 [孔子对于这个指责并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更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说能够受到公众的监督,是一件幸运的事。我觉得这种把能受到公众的监督看成是一种幸运的思想,是非常伟大的,也是非常符合今天的民主精神的。% ~3 ?9 T  z7 c' D
试想,如果每个手中有权力的人都能具备孔子的这种以受到公众监督为幸运的认知,腐败还会有生存的空间吗?现在为什么腐败如此猖獗?我想关键之一是手中拥有权力者大都有意或无意尽可能拒绝接受公众的监督,而不是以能接受公众的监督为幸运。
2 d/ T' c4 @; C6 _% {: w, K4 t; t: y( O7 f. H
* e0 U, m3 l4 x3 M
12,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e; `" X  i1 o" P+ I: B% u1 C【原文】) @! W1 c; a! m; s( m$ c, s: c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G3 p9 D5 b) A7 r
【译文】" H# Z  r% v5 f! i8 C8 W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 W1 @& U' T) X% @【评析】
1 C/ \0 e- R5 |5 F这句话是我们今天依然经常使用的句子,我很欣赏,也以此自律。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一个心胸坦荡的人也会比一个经常忧愁的人更加健康。所以君子坦荡荡是与人与己都有益无害的健康心态,也是一个人的快乐基础之一。1 i( i+ u* i+ K: r0 n
许多人都知道“君子坦荡荡”很好,“小人长戚戚”不好,可是为什么许多人在行动上还是难以做到“君子坦荡荡”呢?我想关键是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在作怪,而且还缺乏一种有承担的勇气。比如我们有的时候难免会说错话,做错事,有承担的人会坦然承认,该道歉的道歉,该纠正的纠正,该赔偿的赔偿,自然就能做到“君子坦荡荡”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处于某种有意无意的竞争环境之中,比如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甚至亲人之间,对于那些有自信的人,自然会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地去竞争,而有些缺乏自信的人,或明知道自己竞争不过别人的人,则缺乏坦荡荡的勇气。所以要想做到君子坦荡荡的前提是自己要有自信。
$ B) ~; f9 {7 t: J9 H! g* _+ @
; y3 K& T+ U: @/ d5 ^/ y" T, |5 Q12,16,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j' n6 {3 a0 K; C, L【原文】+ E, Y9 J) B! Q4 e' d  W  P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c0 X7 o5 e' b" G/ z" ?【译文】4 A3 t2 J1 q: V9 r4 t4 n7 Y
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祥。
0 n( R" L* V5 A9 e* n0 }【评析】
( B; R) O3 p; {% t0 f这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的描述,情况是否属实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确实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君子风度。一个人温和,说明他有爱心;一个人会让人觉得严厉,肯定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一个人威严和不凶猛,说明他不残忍、不残酷、自控能力强;一个人庄重,说明他有学问、有修养;一个人安详,说明他内心宁静坦荡。
4 q: L- @- j- v, ~& X) p4 {6 a欣赏之余,我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孔子的这个形象也就等于古人心目中君子的形象,那么古人确实是将天下的女人都排除在君子的行列之外了,无论如何让一个女人“威而不猛”是不可想象的。
. I5 t' P6 w/ @6 S1 v( @: p
' I/ \2 n3 ^, n, C  ]$ `% Q
) I$ Q4 Q& W/ @/ L# B$ E12,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 z8 |5 B, T, X, L【原文】 4 E* ]" K# `9 A, g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 y  Y! ?5 {! ]* ^# h; n   【译文】 % _, ]! u& p) S$ e
孟敬子去看望病中的曾子。曾子对他说:“鸟临死时的叫声是悲哀的,人临死时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容貌庄重以避免粗暴傲慢;神态自若以表达真诚;言辞得体以免粗俗悖理。至于祭祀之类的事可以让祭司去负责。”
3 m/ I- q+ s' z; }5 j& \   【评析】 3 h5 k! b5 t" h5 l4 h7 W
这里曾子强调了保持好的仪容和言行举止的重要性,这在今天依然是我们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我们借鉴。1 }3 \( C1 B" [$ r+ q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两句话在今天也被普遍引用。然而仔细研读曾子如此郑重其事地说出的三个“君子所贵之道”实在有些失望。“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这三个方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已,相对于一个人的整体价值,个人觉得依然属于比较次要的部分。遗憾的是曾子却把这些一个人外在的东西当成了君子所贵之道,这或许也是后代儒生中伪君子太多的原因之一吧。( H% j% b# F% J% O7 _" x
另外,曾子这里强调的三个“君子所贵之道”也是与前面 子夏所倡导的“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的观点相矛盾的。& b4 T# W4 h# z, r3 M% v0 V

. H# P  R/ z, m# O12,18,临大节而不可夺8 u  a0 B" \6 p
【原文】
# I. Q! _6 m  D1 k3 \2 g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 C& a- S" I( b& ~+ K5 e$ w7 f  k& p
   【译文】1 p$ @$ \% F' \0 A3 p
曾子说:“可以托付年幼的君主,可以托付国家的政权,面临生死存亡可以不屈服。这样的人可以算是君子?当然可以!”
7 D0 ^1 M* z5 `4 G& z   【评析】
1 `2 L( ?8 ^! T3 Z: G 这一段曾子提出了另外一个衡量君子的标准,那就是说不管这个人是否有多大的学问,平时个人修养如何,只要在关键时刻能有杰出的表现,也可以算是君子。相反,不管平时学问怎样,个人表现怎样,如果在关键时刻不能有杰出的表现,那也不能算是君子。
( {2 X* O  `( Q曾子的这一标准是否符合孔子关于君子的定义,个人觉得值得推敲,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曾子这一以“异常时刻”的表现来判定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却已经是深入每个中国人的思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表达的都是将思想意识等凌驾于生命之上的观点。
1 m, ?5 W- W: t3 H. e+ o5 h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虽然曾一度彻底否认儒家学说,但是在一些具体做法上,依然严重地显露着类似的思维习惯。比如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政府喜欢树立正面典型,所以一旦某人做了一件英雄事迹,比如说见义勇为,或拾金不昧,或者做了其他什么值得赞扬的事情,不管这个人原来表现怎样,个人修养怎样,品德怎样,都会立刻被包装成一个各方面都很完美的英雄人物。用儒家的专业名词来说,就是被包装成了一个“君子”。个人觉得这种人为“树典型、立榜样”的宣传思维习惯值得我们反省的。
0 x1 e$ B; U- Q' ~3 J, X+ ?尤其是如果曾子的这个君子观点值得认可,那么他自己前面所提倡的三个“君子所贵之道”有怎样解释?是究竟重要还是不重要?比如一个平时不拘小节的人,甚至被共认为是小人的人,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君子之风,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是君子吗?比如在战争年代不向侵略者屈服的人,在和平年代主动参加抢险救灾的罪犯。我想遇到这些情况,还是应该将对一个人的定性和对一个人的某件行动的定性分开来判定比较好,那样才比较客观。5 w6 r# o$ |5 {6 a
一个人的君子行为多一些,自然被判定为君子的系数就高一些;一个人的君子行为少一些,被定为君子的系数就少一些。综合这个人整体的情况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判定这个人是不是真君子,而不能只看某件事的表现。
- e4 ?5 c1 U6 n$ r9 X' c0 |+ n1 i, b) e: Y) w
12,19,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g* ~; G0 j8 j. G' R. w
【原文】
2 D( z5 n& \" R/ W7 Z% a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9 [2 x, V/ _; ^5 A- u* T0 A【译文】# f* v- N$ o& s! U: x) Z
孔子想要搬到不开化的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么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只要有君子住到那里,怎么还会继续不开化呢?” # Y7 F* \1 B1 H$ ?
    【评析】
$ s6 ^4 D( N( |0 {9 q2 t( V 这句话是表达了孔子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视和强调,也就是说通过人的努力可以改变文化环境。这句话可以说弥补了《论语》『⒋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句话的不足。
- ?1 D: f  L$ H2 A5 d“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表达的不仅是一种人可以改变环境的意思,更表达了一种堂堂正正的君子豪迈之气,和浓浓的理直气壮的自信精神。
1 C4 B2 C! C% Y+ @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的气派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就永远也不会发出埋怨环境不好的怨天尤人的抱怨了。那样就会把改造环境当成自己的责任,就会事事从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开始,而不会去时时指责别人和环境了。
( o  r) M# f/ P6 \* k2 F0 U2 C. I: B. c& E$ J; z  Q& I) }
12,20,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N. l: @& a5 C' X
【原文】
( V6 P. d7 _) z$ d5 t3 w0 u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C# P( f2 L  }( ~; i' z+ ~/ q
    【译文】 + [) q, Q% R; Q( v( \8 L( B7 c/ [% u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 C% |$ I7 K  H: @% _
   【评析】
9 k) S* N% n  e( `5 S孔子这里所强调的“君子不忧不惧”是与前面所说的“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进一步发挥。按照孔子在这里的解释,所谓“仁者不惧”就是问心无愧的意思,一个人问心无愧,就可以坦然仰俯于天地之间。所以孔子在这里强调君子不忧不惧,等于是要求君子做个仁者、勇者。7 U+ q# J  w. i
君子应该做到问心无愧,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但是说君子就一定没有忧虑没有恐惧,这话就无法成立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一个人做到了问心无愧,只能是可以不忧虑不恐惧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职或失德遭到谴责,但是除此之外,还是有许多东西会令君子忧虑和恐惧的,比如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等。4 p5 ]: S  G6 i9 e. ~0 G+ Y
# o# Q! f% }: ^; |% c7 @
12,2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c, t* G5 U( q* b2 s
【原文】
1 r3 z: O! C/ C. b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9 G# i- n, c. Y, E7 p, ]
【译文】
/ o! N" I% O* ^7 F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 Y( M' F3 `! k    【评析】
( A" ^2 N2 w, x“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体现了浓厚的“仁者爱人”和“与人为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显示了儒家思想中非常鲜明的是非观:好的就去鼓励,坏的就要制止。更显示了儒家“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的博大胸怀。
" \& b* e! U, w' i$ }/ L' G: N& ]5 b我们的文艺作品表现了太多的小人行为,无形中严重误导了人们的思维习惯,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的经典对话:“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接下来就是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表演。遗憾的是导演往往不对这种小人行为进行必要的批判,甚至还在影视作品中加以不同程度的美化,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 Y, H: h8 I2 b, r“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就是很明确地要我们只帮助别人完成好事、善事、喜事、乐事,不能帮助别人做坏事、恶事、确德事、下流事,不能做烂好人,不能助纣为虐。# j3 }+ n* L% O$ {0 F) @) [" K3 c
& J" i3 |5 k% f* W" G; b/ q
12,22,子路问成人) d, D  x, r7 P
【原文】
7 B4 p8 s2 r' n% j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 \& w$ S. Z! \& f4 B
   【译文】
' T% j  s# s& e; p. W# J" U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能想到义,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算是完人。” 2 e6 I; T9 U  X  R( f, g
【评析】. R+ E" y, q* H) P
怎样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应该是每个学习怎样做人的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只有先树立了这样一个目标,才可以向这个目标努力。孔子在这里先提出了一个他心目中完人的标准,然后又自己否定了,因为那样的完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于是孔子又另外提出了一套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现实里有多少呢?我想恐怕也不多。所以尽管我们不一定都能成为完人,但是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向完人看齐,在这一点上或那一点上能具备一些完人的美好品德,也是一样可贵的。
% J& d0 M! u9 F+ {7 v: `我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不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具体的目标,而应该是我们一生的前进方向。只要我们始终向这这个方向努力,我们自然会学会做人,也会逐渐向这样的完人接近。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比较完美的人的标准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另外一个就是有足够的才华,能在某一方面对社会有所贡献,自己也能凭着自己的才华过上快乐富裕的生活。
2 \6 g# ~8 |$ x: k. s1 k
9 T1 I3 f) E& d  U0 c# l12,2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 s/ q" c2 H2 }【原文】
) f$ r( C3 E6 }+ `; E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J* }7 o, P* J; _【译文】
5 ?. K$ S' L+ Y  d, K% R! W$ H, s 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 Q8 J3 M: e! R' P
【评析】
& [/ ]" n1 _7 @/ Y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是孔子反复强调的“慎言”的意思,孔子把说多做少看成是一种耻辱,把说了做不到看成是一种不诚信。我想这一方面显示了孔子对自己的理论确实是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另一方面却不得不说这是孔子的一个思想局限。因为语言往往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标和理想,而实现目标和理想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之外,还有许多不可抗的外在因素,孔子显然是将那些不可抗的外在因素完全排除在外,而只强调结果,把是否达到了目的看成是唯一的判定标准。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不全面的、不客观的、非常势利的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成王败寇” 、“窃国者侯,窃珠者贼”的是非判定标准。
9 h7 ~8 G' U4 ^# I' W  T/ M也许孔子没有认识到,即使是没有能够实现的语言,在许多时候也是对行动有促进作用的。比如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和比赛前都会表达要夺取世界冠军的决心和愿望,我们不能只因为最后他们没有夺取世界冠军,就说他们之前表达的决心和愿望是可耻的。他们敢于表达这样的决心和愿望,能成为激励他们训练和比赛的积极动力。
$ }) x- D7 I# L" q4 o如果一切以是否能实现许下的诺言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行动,那么只会促使人们越来越保守,越来越缺乏挑战精神,明明知道自己挑八十斤绰绰有余,也只说自己可以挑七十斤,根本不去想怎样通过努力去挑九十斤。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具有如此保守的心态倒也无所谓,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具备如此保守的心态,实在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 S7 P  `* W$ W! B2 m% {8 s当然,我这样分析并不是鼓励人们要说大话、说空话,也不是赞同言行不一,而只是说在强调言行一致的时候,千万不能走极端。2 |+ _( i, j( Q$ |

' H" {1 o0 u8 F12,24, 修己以敬$ a; ^6 K4 e: J
【原文】
& K5 ^0 w3 S8 C) ^5 E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 ~7 k) E$ i( ?
【译文】
) v7 b, W! V7 D. L1 H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S6 c* s- _* E0 Z: ]) m) X
【评析】
! m8 ^9 v3 z( f1 w5 M& d6 F子路与孔子在这里的问答很有意思,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孔子与学生子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子路的再三追问,孔子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回答,分别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据说美国的教育特色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并且有“只有愚蠢的回答,没有愚蠢的提问”之类的名言,而我们目前的教育被批评为填鸭式灌输教育,学生只知道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从这段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早就使用过美国式的教育方法,只是我们这些子孙没有好好继承而已。/ S) ]  Y7 w4 |5 _
“修己以敬”是针对个人而言,一个人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是对自己的尊重,也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修己以安人”则说明,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但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还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和有修养的人住在一起是不容易发生矛盾的,因为他们懂得自律、懂得敬人、懂得宽容、对人有仁爱之心,而和缺乏修养的人则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吵得天翻地覆。至于“修己以安百姓”,则是指政府管理者的事,我想与一般公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Y* V4 r6 y: C# v1 b- S' B
我们的政府官员如果都能有“修己以安百姓”的意识,自觉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那实在是万民之福了。当然,仅仅做到像个君子还远远不能保证老百姓可以享受安乐,还必须能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还必须能保障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7 i) Q: f; B1 _; I1 u! F
# u! M. r5 O( t: K- R# `
12,25,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W7 }( H6 f0 ?7 @
【原文】
2 S4 T% c3 w; [9 q' x" b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K5 W/ e2 s' R8 N) h2 r* q( q
【译文】
  R! |0 x* b$ g, Q; K6 {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0 m% T7 q+ K# B' }3 O
【评析】" F" E$ O4 Z; j
“君子不党”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为了所谓的庄重而不争论,并不可取。小事可以不争,原则性的问题不争不行。君子也应该可以堂堂正正地争论。批评和争论是更加深刻的交流。7 |2 ^1 v, K5 `
藏传佛教有一个专门的“辩经”活动,既教徒们根据自己对经文的不同理解彼此之间展开辩论。通过这样的辩论,来加深对经文的理解。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说的是摸着了大象的不同部位的盲人,把大象的形状理解成了各不相同的形状。我们许多人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往往会讥笑盲人以点概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又何尝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呢?尤其是许多抽象的东西,或者非常广泛深刻的东西,我们所了解的东西是非常局限的。所以要想避免盲人摸象的错误,经常进行理性的辩论是一个好办法。理性的辩论能促使我们思考事物的不同方面,尤其是原来被我们忽视的方面。' F; x8 b" S7 u0 X5 x: V" q
所以君子之争还是值得提倡的,而且应该在争论的时候能对事不对人,要努力做到快乐辩论、友好辩论,通过辩论彼此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而不要让辩论伤了和气,更不要因为辩论反目成仇。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9: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12,2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6 D( R& M4 ^9 g4 s1 C! u/ o
【原文】 1 y* R4 D5 R8 x7 D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e( x) P% B$ g/ C【译文】
% p# i/ @* g. v& {; j3 ^% `% T6 ~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人,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的建议。” - Q. A/ ~1 S0 x1 I' z
   【评析】 ( o! y% g( c/ x  N* }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怎样建立客观公正的评定人才和建议好坏的标准。我想这句话更加重要的是想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既不要偏听偏信,也不要抱有成见。
( q2 a  D  ?9 s* B5 x5 l# N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的故事,可以成为不以人废言的千古绝唱。管仲是个有许多缺点的人,对于齐恒公来说更是个有仇恨的人,因为管仲曾经追杀过齐恒公,亲手射过齐恒公一箭,齐恒公被射后假装被射死才躲过管仲的追杀。但是齐恒公却接受了鲍叔牙对管仲的推荐,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当时鲍叔牙是齐恒公的大臣,而管仲是个死囚,鲍叔牙却能推荐管仲做齐恒公的相国,官位在自己之上。结果管仲的治国之才得到充分的发挥,迅速让齐国富强起来,以至达到“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境界。5 l' @3 u! w* B! U4 k' T* f
难怪管仲感慨地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2 M+ t/ X! i: e% o+ E+ `  L, k" c

4 W2 K3 Q. x9 U% W% T- C. U! x0 C: V  t0 ?5 U- x
12,27,君子有三戒
  `' ~" z6 O' |【原文】
0 O) _) v- G1 O7 g5 n1 l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0 Q# T' G* C6 ^4 P
   【译文】/ [- f7 k5 n- L. S- ]; Q& p' D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 O3 C' Q) i  z, q. r   【评析】
% ]; u. G  D9 ^# O8 \+ L! O 孔子根据人的不同年龄提出了各个年龄段特别要戒的方面,我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很有道理。只是这种根据人的血气变化来划分年龄阶段的标准,与我们今天的年龄划分不太一致,因而也就比较难以把握。尤其是这个“少之时,血气未定”不好确定。按照我们今天的生理常识来说,“少之时,血气未定”应该是指发育完成之前,即青少年,发育完成后“血气”就定了,“血气”定了之后,就进入“血气方刚”了。所以我们今天说“血气方刚”一般都是指青年人,而不是指中年人。也许古人结婚比现在的人早,在发育完成之前就结婚,所以孔子才有这一劝戒吧。2 g% a: g7 m; W8 ]( p- F: p
孔子的这个观点,倒是和现在呼吁学生们不要早恋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今天我们宣传不要早恋,主要不是考虑血气定不定的问题,而是希望学生们不要为了早恋而影响学习,更不要因为早恋而提前成为“少年妈妈”,连自己还没有成熟,就要担负起对另一个生命的培养责任。) D/ r4 y. ^4 H2 `! `, Y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戒色、戒斗、戒得”这三戒不管在什么年龄都是应该戒的,并不是只在孔子所划分的三个年龄阶段才需要特别戒。比如说贪欲,从孩童时代就应该戒,等到老了才去戒,实在已经太迟了一点。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贪的习惯,到老了,又怎么可能戒得掉?另外“戒色”也不只是中青年的事,老年人一样要戒。, O- R/ q$ }. p  t7 p

, x  G0 `; G5 c1 e& F5 J12,28,君子有三畏; ^* D' i* b  x# c
【原文】
3 J* @7 m( p% H6 l. b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K1 D0 v, F8 o
   【译文】. {3 u* F+ J% I9 V9 P. e0 v% Z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 @0 ^5 U# B* H5 u8 o
【评析】1 U2 U9 m5 z7 u9 Z  _
孔子的这一划分君子和小人的方式非常不妥,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孔子自己就不是一个敬畏天命的人,他周游列国十几年,推销他的学说,就是不敬畏天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至于地位高的人,未必就是有仁德的人,如果敬畏没有仁德的地位高的人,难道不是标准的小人行为吗?所谓圣人之言就更加值得推敲,圣人的有些语言是可敬的,但是并不代表圣人的所有言论都是可以敬畏的,尤其是圣人也可能有错误的言论,一个真正的君子难道可以去敬畏圣人的错误言论吗?孔子自己也说过不能“以人废言”,同样的道理,也应该不能“以人定言”。所以,不应该根据这个言论是谁说的而决定我们是否要敬畏,而应该根据这个言论本身是否有道理才决定是否敬畏,是否采纳。- c# _/ V  g7 z4 f& T% o
孔子在这里宣传的“三敬畏”思想是使儒家思想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欢迎的关键,因为这样的思想,就是培养顺民奴才的思想,不要人们独立思考的思想。这也是中国人容易被邪教迷惑的关键原因之一。许多邪教之所以能迷惑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欺骗众多的人,关键是邪教利用了儒家思想多年来对中国人“三敬畏”思想毒化的结果,所以只要将一两个邪教人物打扮成“圣人”、“神人”、“大仙”、“某神下凡”等,骗取人们的信任建立起一种令人敬畏的虚假形象,就能让人们放弃独立思考,盲目地心甘情愿上当受骗。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4 \% L1 {. Z$ D8 \6 M
+ T7 C. C( I2 l: T1 D; p12,29,君子有九思
6 d, `$ e. f) B  Y9 Z【原文】
3 u! C* p7 O) J, I" {; f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x# A  S1 D( T( c& d3 z" `# b
   【译文】
9 Y5 Q& S' U  L. R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注意的事项:看的时候要注意是否看清;听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听清;自己的脸色要注意是否温和,容貌要注意是否谦恭;言谈的时要注意是否忠诚;办事时要注意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考虑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考虑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 G+ ~& B! \  P: f   【评析】" G/ V2 p. y% u
孔子这里提出的九思,我觉得是提醒我们平时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不是说要等到我们在具体与人交往的时候才注意这些问题,而是在平时就要考虑和思考这些问题,换句话说,要在平时努力培养自己这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在与人交往时,能自然地流露出来。
* o/ k( c5 D, D6 r观察要仔细才能了解清楚事物的全貌,认真听清楚才能正确了解对方的真实意思,态度温和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态度谦恭才能减少对方的敌意,态度诚恳才能有助于获得对方的认可,办事严谨才能让委托者放心,勤征求意见才能避免发生误会,克制愤怒才能避免产生恶劣后果,合理合法的财富得到后才能安心。; w  P; p* X4 S0 x; F+ S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提倡的修身养性,是要求从细微出开始着手的。) z8 A  w  Y1 C9 G6 H1 x
! H, r4 C) s' q  p
12,30,君子亦有恶乎?
" e  C: f- e( o4 @【原文】
6 M  C, O. V2 r) D; F2 R# k1 w$ R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7 T9 b, D+ }4 Q5 c* E' l   【译文】 3 |7 }0 s! }3 r% e5 e- l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 a6 |6 Q' i- u/ x! o+ V! h【评析】: i6 o7 k( z3 [3 s! k: y' a8 u" h5 {
俗话说“大丈夫恩怨分明,敢爱敢恨。”以宣扬仁爱为己任的孔子也有其痛恨厌恶的东西,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所痛恨厌恶的东西,觉得非常有趣。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所推崇的仁爱绝对不是没有原则的烂好人。
7 [% b; p- G& {“恶称人之恶者”,一个人到处宣扬别人的缺点错误确实令人讨厌,只是如果当面批评对方的缺点错误,算不算“称人之恶”呢?个人觉得不应该将当面批评别人的缺点错误当成是“称人之恶”,该批评的时候还是应该批评。老师向学生家长如实反映学生在学校的不良行为也不能算是“称人之恶”。7 F- C3 L2 M* y; b2 @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这个观点必须批判。任何人对别人的诽谤都是令人讨厌的,也是我们今天的法律所禁止的。但是孔子特别强调下级对上级的诽谤、平民对贵族的诽谤、臣民对君王的诽谤,这个思想在今天是非常要不得的。所以我们反对的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诽谤,而不只是反对下级对上级、平民对贵族、臣民对君王的诽谤。另外,要注意不要把公民对政府的正常批评也当成诽谤。
3 \$ m$ ~4 w. N% x8 r+ e* H" o* C  W) i“恶勇而无礼者”,勇敢而没有礼貌的人不值得学习,我们自己也应该避免成为勇敢而没有礼貌的人,但似乎也不应该去嫌弃他们。对他们要多一点宽容和谅解,多一点尊重和爱心。& r7 r% D: n( ~% I
“恶果敢而窒者”,对于固执而不通事理的人,我们同样不应该歧视他们,也应该多一点宽容、谅解、尊重、爱心和耐心。他们固执和不通事理,是因为他们的认识局限所造成的,在他们所可以理解的范围内,他们是讲道理的。对于他们,如果我们有能力,应该尽量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而不是去厌恶他们、嘲笑他们、排斥他们。& B3 d/ \4 @! r3 p, Y7 j6 w
“恶徼以为知者”,讨厌剽窃别人的知识成果,这已经有点保护知识产权的意思在里面了,值得提倡。“恶不孙以为勇者”,不把谦虚当成勇敢的人,似乎也不是什么大的缺点,个人觉得还是可以宽容的。“恶讦以为直者” ,揭发别人的私隐确实令人厌恶。- u, Y# `- ~, G
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来看,我觉得学生的标准比老师的标准还要严格一些。
- [) x  x- r4 h: x* N$ `: s/ S. Q( Q7 Q4 R

! I9 {% _" m& [12,31,君子有三变
0 |1 m* `* Y1 I3 P& ]8 u; Y, \【原文】
# R. F+ X& y4 j3 Y; {0 ~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 j$ Q/ N) ^& V
【译文】
% w! G; {/ k* ~; b! D$ J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 c: c2 l4 j8 S+ |2 }" s) M+ c+ S   【评析】
3 @4 [* W* m8 U# r; y8 g6 ~* h) `4 h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君子一般来说都比较注意形象。一旦上了年龄,更是一本正经的样子。但是一旦开口说话,却往往彬彬有礼,所以让人觉得温和可亲。然而你要真正和他谈什么问题,那立刻又会感觉到那份温和后面的严厉。因为君子说起话来总是原则性很强的。
: c& T. K' O. M. |. d只是这样的君子形象在今天可能会很难被人接受,尤其是青少年见了更会避之惟恐不及。如果一个人年纪轻轻就摆出这样的君子形象,不一定是好事。所以个人觉得,这样的君子形象在今天是已经基本上不适应了。但是这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上的君子形象的一个窗口。
, h7 g; ?9 M) Z; U$ }
2 C  e# u. e! u7 `" c12,3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
  y9 m  e1 ~; B- d5 u1 a; @【原文】
3 n) {+ }% `: s$ G1 K7 A. ]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0 k9 [7 t+ N+ c$ d3 C    【译文】
0 j" }, h. t4 u9 R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一犯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人都会仰望着他。”
3 }5 `  ~, t" J+ L( d9 w* D    【评析】2 A) [! c4 p  t1 h
不但君子之过人人都看到,包括小人在内的一切人犯了错误也是人人都能看到。所以人一旦犯了错误,还是坦率地承认比较好。然后尽量找到错误的原因,再加以改正并避免再犯。这才是最好的对待错误的态度和方法。
# f) _3 \8 g7 O为什么人们普遍都愿意原谅那些愿意改正错误的人呢?因为许多人犯错误是无意的、或是不可自控的、或一时大意,所以只要愿意改正,人们都愿意谅解。但是犯了错误而拒绝改正,那就是故意为恶,所以会得到人们的谴责和痛恨。
  u/ F& x) R7 p7 b还有一层的原因,就是君子犯了错误更加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好比一件黑衬衫,即便沾上了一点脏东西,也不那么醒目,可是一件白衬衫一旦沾上了一点脏东西,就会非常醒目。因为人们心里有一个期望值,总认为君子是不应该犯错误的。* _* U4 f( a  b3 u+ R1 t
人们不但对君子有这样的期望值,对所有的政府官员、各级管理者、老师、知识分子、社会名流、大众明星等,都会有这样的期望值,所以这些人一旦有错,往往也很容易被无形放大。所以应该特别注意自律。& d4 q/ F! r' u, M# R, S' |$ w

# v1 {2 u) j% y+ e& f, X12,3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8 F2 k0 @+ i+ f; a& ~; g
【原文】
, y6 w: G2 L  ~+ d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 R) H( E9 R  d/ v    【译文】 ; `' l( p! ]" R  ]6 A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别人。” - Q* `+ F$ U2 B/ M
   【评析】
7 G* ~* a& V6 Q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把是否“知命”当成能否成为君子的标准,这个要求实在是太高一点了,因为聪明如孔子、好学如孔子这样的伟人也要到五十岁才“知天命”,普通人要到多少岁才可能知天命呢?
/ H: ^) Z5 q! u" S" s“不知礼,无以立也”,站在孔子的角度,这句话可以理解,但是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就非常有问题了,因为在今天,不管这个“礼”代表什么,都无法成为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立身处事的先决条件了,事实上,这世界上从来没有接触过儒家思想的所谓“礼”的人一样可以辉煌地功成名就。
/ v3 D; o+ d" E; P' ]4 I“不知信,无以知人也”,善于分辨别人的讲话确实是一个了解人的好方法,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方法,除了分辨一个人的说话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这个人的行动以及他所留下的业绩和生活轨迹来分辨这个人。
: {1 X' V% }: r5 j5 A; e) Y所以我们可以把“知命、知礼、知信”当成怎样做人的一个方面去努力,而不必僵硬地把这些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0 01:19 , Processed in 0.0520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