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赫日当中--大唐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1: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23); L) a9 w# K5 T6 I4 ]5 A
  
/ i, B" j5 i$ e& H  单挑不行,难道可汗就真的以一万人来围攻李世民的一百骑吗?以多欺寡,显然这有背武士的精神。李世民非常的聪明,他将两军的决战,化为两位勇士的对垒,李世民的神勇表现,已经让突厥骑兵们目瞪口呆,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为其英雄气概所折服。
% K* _( w8 Z- _, V7 B$ w& Z  颉利可汗没有回话,突厥骑兵也沉默了。# u- U! Q6 n6 N& f" \' Y
  李世民望见颉利可汗身后的突利小可汗,于是他又策马前行几步,对着突利小可汗喊道:“突利可汗,你与我大唐有盟约,有急时相互援助,但是今天你却引兵来进攻,如何就没有一点香火盟誓时的情谊呢?”面对李世民磊落的英雄胸襟,突利可汗也没有回话,瞧瞧人家秦王,何等豁达豪迈,自己却象是偷袭的小人。突利可汗低下头,这一切被颉利可汗瞧在眼里。
. C+ D+ e4 x/ N3 v! l, }  原本是突厥人居于主动的位置,现在反而成被动了。李世民见两位可汗都沉默不语,索性将心理战术打到底,在李世民与突厥骑兵之间,有一条小溪流,李世民一拉缰绳,双腿往马肚子一夹,马匹小步快跑到小溪边,准备淌过溪水。
3 b2 I7 H( l  b  o# N) d$ w5 \& v# u  颉利可汗反而不知怎么办了,他赶紧吆喝道:“秦王不必过来了,我也没有其他意思,今日前来,不过是想与秦王重申旧约,巩固同盟关系罢了。”说罢他转身做了个手势,突厥骑兵纷纷调转马头,退却数里。, T0 ^8 e# q( {7 k) a6 C, u
  + M, C! ^% V$ T7 L: c
  在豳州城内的所有人,除了幸灾乐祸的李元吉之外,无一不为主帅捏了一大把汗,他们听不清李世民与颉利可汗说了些什么,但最后看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李世民三言两语,竟然逼退了突厥骑兵。这怎么可能?但这又是事实。
; \7 |$ {; ~6 l& x5 ]  这不是李世民第一次展现其胆量与勇气,在扫平雄群的战争中,李世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统帅,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武士,而且是最伟大的武士。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君王,他是大唐帝国的实际缔造者,也开启了大唐帝国赫赫武功的时代,这是继强大的汉朝之后,中国历史又一个强大的时代。/ r: n: {, _% K) b* V/ u
  作为帝王与统帅的李世民,早为世人所熟悉,但恰恰是这些光环,掩盖了他的本来面目,即武士与豪杰,他的冒险与进取的精神,成为大唐帝国的时代精神。笔者认为李世民乃是自有人类以来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其实宋太祖不必说了,其伟业与其余三位相去甚远,而秦皇汉武,皆出生于帝王之家,所凭恃之资本,远甚于唐太宗李世民,而且李世民在战场之冲锋陷阵,更是秦皇汉武所未曾有过的。若论武功,汉光武帝刘秀与明太祖朱元璋亦是武功赫赫之开国君主,然而后汉与明之格局,无论武功文治,又不如唐之恢宏大气。不仅中国历史,举诸世界历史,李世民亦是最伟大之人物。9 L( Q5 O+ V- ~/ K7 \
  以下略述李世民之武士的一面。$ D6 l% O4 U+ E
  ' ?+ Q$ f4 `) U6 G$ K& H
  李世民出生于将门之家,父亲李渊也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特别箭法非常好。他的母亲窦氏,是隋朝神武公窦毅的女儿,窦氏年轻时十分漂亮,尤其有一头飘柔的秀发,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窦武非常疼爱女儿,非得把她许配给英雄,于是便想了一个方法,他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有来求婚者,给两支箭,让他射孔雀,结果来了十几个人,窦毅都不满意,最后李渊也来凑热闹,李渊搭箭上弓,“扑扑”两箭,分别射中左右屏孔雀的眼睛,窦毅大喜,遂将女儿许配给李渊。后来李渊担任隋朝武官时,曾带兵围剿毋端儿,有一回遭遇时,毋端儿部众有数千人,而李渊只有十几名骑兵,李渊全无惧色,拉弓射箭,连发七十余箭,箭无虚发,最后居然击退了对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1: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23)* M; d8 v9 ]4 d, d2 e" ^
  
7 T/ P" M, ]- `0 D5 R( z  单挑不行,难道可汗就真的以一万人来围攻李世民的一百骑吗?以多欺寡,显然这有背武士的精神。李世民非常的聪明,他将两军的决战,化为两位勇士的对垒,李世民的神勇表现,已经让突厥骑兵们目瞪口呆,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为其英雄气概所折服。/ k' x# _4 A4 B. ?* |' N( D
  颉利可汗没有回话,突厥骑兵也沉默了。- @5 \: Y7 n% `# F( L  j  G
  李世民望见颉利可汗身后的突利小可汗,于是他又策马前行几步,对着突利小可汗喊道:“突利可汗,你与我大唐有盟约,有急时相互援助,但是今天你却引兵来进攻,如何就没有一点香火盟誓时的情谊呢?”面对李世民磊落的英雄胸襟,突利可汗也没有回话,瞧瞧人家秦王,何等豁达豪迈,自己却象是偷袭的小人。突利可汗低下头,这一切被颉利可汗瞧在眼里。
( U* z7 i2 x2 I0 K' M  原本是突厥人居于主动的位置,现在反而成被动了。李世民见两位可汗都沉默不语,索性将心理战术打到底,在李世民与突厥骑兵之间,有一条小溪流,李世民一拉缰绳,双腿往马肚子一夹,马匹小步快跑到小溪边,准备淌过溪水。) t& G. O5 J* I4 Z! c. y
  颉利可汗反而不知怎么办了,他赶紧吆喝道:“秦王不必过来了,我也没有其他意思,今日前来,不过是想与秦王重申旧约,巩固同盟关系罢了。”说罢他转身做了个手势,突厥骑兵纷纷调转马头,退却数里。
. M' E, D. L2 E' O  1 g/ P+ n9 {5 |" ~" L: g
  在豳州城内的所有人,除了幸灾乐祸的李元吉之外,无一不为主帅捏了一大把汗,他们听不清李世民与颉利可汗说了些什么,但最后看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李世民三言两语,竟然逼退了突厥骑兵。这怎么可能?但这又是事实。
' t% ^2 }+ |3 p; w  C  这不是李世民第一次展现其胆量与勇气,在扫平雄群的战争中,李世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统帅,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武士,而且是最伟大的武士。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君王,他是大唐帝国的实际缔造者,也开启了大唐帝国赫赫武功的时代,这是继强大的汉朝之后,中国历史又一个强大的时代。
. \5 |5 ^  e  {' q; z4 k  作为帝王与统帅的李世民,早为世人所熟悉,但恰恰是这些光环,掩盖了他的本来面目,即武士与豪杰,他的冒险与进取的精神,成为大唐帝国的时代精神。笔者认为李世民乃是自有人类以来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其实宋太祖不必说了,其伟业与其余三位相去甚远,而秦皇汉武,皆出生于帝王之家,所凭恃之资本,远甚于唐太宗李世民,而且李世民在战场之冲锋陷阵,更是秦皇汉武所未曾有过的。若论武功,汉光武帝刘秀与明太祖朱元璋亦是武功赫赫之开国君主,然而后汉与明之格局,无论武功文治,又不如唐之恢宏大气。不仅中国历史,举诸世界历史,李世民亦是最伟大之人物。
, [/ S8 U# [( }* z3 F  以下略述李世民之武士的一面。5 k; Q1 \4 q, R' O) L; e2 T2 Q
  ; ]1 ~/ I1 A! p: {- J3 `
  李世民出生于将门之家,父亲李渊也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特别箭法非常好。他的母亲窦氏,是隋朝神武公窦毅的女儿,窦氏年轻时十分漂亮,尤其有一头飘柔的秀发,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窦武非常疼爱女儿,非得把她许配给英雄,于是便想了一个方法,他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有来求婚者,给两支箭,让他射孔雀,结果来了十几个人,窦毅都不满意,最后李渊也来凑热闹,李渊搭箭上弓,“扑扑”两箭,分别射中左右屏孔雀的眼睛,窦毅大喜,遂将女儿许配给李渊。后来李渊担任隋朝武官时,曾带兵围剿毋端儿,有一回遭遇时,毋端儿部众有数千人,而李渊只有十几名骑兵,李渊全无惧色,拉弓射箭,连发七十余箭,箭无虚发,最后居然击退了对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1: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24)& k4 Z  K9 S% n+ c+ L' D+ Q" X  S+ {
  
3 C& z$ S  `! e( r  Y' l  李渊的勇武对年少的李世民影响很大,虽然生长于贵族之家,但李世民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后来他在回顾自己早年时曾说:“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对于骑马射箭,耍枪弄刀,他无不精通,成为一名少年武士,后来他颇为自负地说:“朕小好弓矢,自谓能尽得其妙。”他身上充满豪侠的气质,史书记载他年轻时便“临机果断,不拘小节”,这个评价是很准确的。
+ g' Q8 p/ O. ]  u: f9 ^" x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北巡,被突厥骑兵围困于雁门,当时十六岁的李世民毅然从戎,投军到云定兴麾下,参加解雁门之围的战斗,年纪轻轻的他见识非凡,向云定兴提出疑兵计谋(事见前文),令所有的将领刮目相看。李世民由此开始他非凡的军事生涯。
8 k% A7 D; C4 N' m, b/ F: w  两年后,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与起义军魏刀儿部交战,李渊被魏刀儿军所围困,形势异常危急,在这个紧要关头,李世民率精锐骑兵突入重围,他以精湛的箭法连连击毙敌人,硬是从万人之中将李渊救出。此役李世民开始展示出他的无以伦比的勇气与胆量,此后,李世民在战场中遭遇的险境之多,是没有一位帝王可以之相比的,将“九死一生”这个词用于李世民身上,非常的贴切,他是一名真正的武士。0 N1 F/ Z. p2 a* q. g2 x
  ' Q' `! x! q( a# j; {- N
  此时的李世民虽然非常年轻,但是已经非常成熟,史载他“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此时他已经效法战国时代四大公子,结交江湖豪杰义士,密谋反隋,英雄出少年,信乎!4 M* F4 h" z" d
  李渊起兵之后,首场恶战便是面对隋将宋老生。在这场战力中,李世民展示了他惊人的武艺,在战况最紧急之时,他手持双刀,直冲向敌营,只见刀光挥舞,血肉横飞,李世民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地,手起刀落,斩杀数十人,鲜血溅红他的战袍。凭李世民的骁勇,唐军最终反败为胜。
3 o# a' @& G& @+ j) j9 w  李渊称帝之后,李世民晋封为“秦王”,并开始独挡一面的统帅生涯。令人佩服的是,作为统帅的李世民仍然保持着武士的本色,在战场上依然搏命厮杀,纵观古今中外的军事统帅,又有几个做得到呢?# \0 E+ X: [, ~0 [% j/ W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十九岁的李世民统军出征薛仁杲,同样在战况最紧急的时候,李世民亲自率数十名精锐骑失勇闯敌阵,斩将夺旗,勇冠三军,有这样的统帅,将士们岂不能奋勇搏杀呢?在敌军溃败之时,李世民又冲锋在前,率二十余名骑兵穷追猛赶,令敌军心惊胆战,这位血气方刚、浑身是胆的年轻统帅,身上汇集了霍去病的勇猛与亚历山大的坚韧。
! P5 s) W# d0 _5 K  : S! k# ?! R' Z: |1 L( }3 m( f
  而发生在次年(619)平定刘武周战争中的一幕,更是惊险万分。为了侦察敌情,李世民率少数骑兵秘密潜入敌军阵营附近,骑兵们分头行动,李世民只随身带一名骑士,由于过分疲劳,两人竟然在休息时睡着了,而此时,刘武周的部队进行拉网式搜索。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发生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 H9 X2 [* {7 g& w5 }1 G
  在李世民睡着的草地附近,正好有一条蛇在追赶一只老鼠,老鼠四处乱窜,跑啊跑的窜到李世民的贴身卫士的脸上,卫士猛的一惊,醒了过来,他吃惊地发现在不远之处,敌人正在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当即唤醒李世民。李世民一震之下,当即翻身上马,两人一跑,敌人马上发现踪影,迅速追了上来,李世民处变不惊,在马背上转身瞄准,对准领头的小头目便是一箭,不偏不倚,小头目当即被射死,其余士兵一惊之下,没敢追上来,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放跑的竟然是敌方的统帅!: d+ c6 |4 X! M+ a2 ~
  那条蛇与老鼠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从而救了李世民一条性命呢?有人认为是偶然,是巧合,但在李世民看来,这是天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1: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25)6 \1 N! m% C2 h! {* Y: @
  2 [* w. y& I9 k# O2 V4 ?5 \: y
  在与刘武周决战的最后阶段(620年),唐军已经没有粮食了,部将们都劝说李世民等待运粮大军抵达后,再行发起攻击,可是李世民执意不让刘武周有喘息的机会,坚持发动进攻,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李世民身先士卒,扬鞭上阵,统帅如此,将士们也没有怨言好说了,跟随李世民奋勇向前,一天之内连战八场,大破刘武周,李世民两天没有进食,三天不卸铠甲,最后全军只剩下一只羊,李世民与将士同甘共苦,喝一口羊汤,吃一片羊肉。
) G  T0 @4 g9 ]* R4 X  李世民的威望与领导力,正是在身先士卒的战斗中培养起来的。& @; J. s- |+ Q4 x5 O+ I2 t
  7 N! ^( J3 y) S$ b0 r# b
  传奇在不断地继续着。
5 Z8 k# G4 V7 I/ J; ]+ d5 F  击败刘武周之后,李世民转战王世充。武德三年(620年)七月,王世充率精兵三万在慈涧安营扎寨。李世民率少数轻骑兵前往侦察,结果与王世充的军队遭遇,寡不敌众,陷入重围之中。当时所有的人都很害怕,只有李世民面无惧色,命令部将撤退,自己殿后,王世充手下的悍将单雄信率数百骑兵,左右夹击,来势汹汹,李世民左右开弓,单雄信手下的骑兵无不应弦而倒,单雄信大怒,亲自冲锋,李世民差点败在单雄信手里,赖将部全力拼杀,方才脱险。
; i: O2 h/ F  K  回到大营时,李世民浑身都是尘土与泥灰,连大营的守兵也认不出来,不让他进来,李世民把头盔脱掉之后,大声说:“我是秦王。”守兵们大吃一惊,这才赶紧打开营门。# q' D8 s" Z6 r" q( w6 \9 R
  九月,李世民率五百名骑兵先行观察战场,不料却与王世充的一万多名骑兵相遇,李世民又一次陷入重围之中,他被围困在中央,但李世民武艺高超,一时间敌人也奈何不了,此时敌方大将单雄信手持长矛,杀奔李世民,单雄信乃是一员猛将,有万夫莫挡之勇。在此危急时刻,尉迟敬德飞马赶到,他大喝一声,朝单雄信就是一枪,单雄信受伤落马。尉迟敬德乘机保护李世民,杀出重围。此时唐军主力也赶到战场,李世民马上又投入对王世充大军的反击战之中,歼灭七千余人。
$ b% m+ _5 N8 b" E- C  $ h6 J& r( L& c& x9 G  g! M' G
  武德四年(621年),对王世充的战争还在继续。李世民组建了一支黑甲骑兵队,共一千人,分成两队,由秦叔宝、程知节(程咬金)、尉迟敬德、翟长孙等四名勇将为骑兵队首领,李世民也着黑衣黑甲,作战时他一定是攻击的前锋,这支骁勇无比的骑兵队,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再坚强的敌人,也没有不被击破的。* Y0 l+ O0 T. {* s% g( @7 _+ h
  李世民打仗,简直是玩命了。6 i, q8 s1 U& T/ a& r# _
  二月,王世充率二万人在洛阳城外谷水河构筑阵地,李世民命屈突通率五千步兵渡河迎战,自己率骑兵队发动攻击。他突发奇想,想亲自去试探王世充阵地的纵深,于是只率几十名骑兵,直冲向王世充的阵地,竟然冲破王世充的阵营而出,但此时掩护他的骑兵们被潮水般的敌军冲散了,只有丘行恭一人还在李世民的身旁。王世充的骑兵们向李世民发起围攻,在战斗中,李世民的坐骑被射死。丘行恭下马将坐骑让给李世民,并且在李世民马前开路,这也是一名勇士,他箭无虚发,连连击毙王世充的骑兵,箭射完之后,丘行恭手持长刀,吼声震天,左一刀右一刀,无人可挡,李世民也在马上连连反击,最后竟然奇迹般地突破重围,与大部队会合,之后又投入战斗中,大破王世充军,俘虏与斩杀敌军七千余人。
2 z/ a$ |( [, S  这哪里是统帅,分明是拼命三郎。, Q7 t2 f- j! b1 a' ?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1: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26)
7 F+ I+ ?( i' |; a  
4 s, v& Q* ?. x8 S& u) E. p6 P- u" T  这场战争打得异常艰苦,因为窦建德与王世充联手对抗李世民,这是中原最强大的两股力量。+ e  W# U( Q7 u1 {9 w
  三月,李世民带三千五百名骁勇的战士入武牢(虎牢),然后亲率其中的五百名骑兵行军二十里,侦察窦建德部的动向,一路上在险要之地留下部分骑兵埋伏,他的随从只留四个人,其中包括勇将尉迟敬德。人数是不是太少了?李世民笑道对尉迟敬德说:“我持弓矢,你持长槊,即便有百万敌军,又能奈我们何?”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敌匪见我,最好赶紧逃跑,这对他们来说是上策。”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人,自信到了极点,但运气也好到极点,或者不能说是运气,而是艺高人胆大。
5 u: P3 ]4 U& n* A2 t+ p0 @  距离窦建德的大营三里时,巡逻骑兵发现了李世民等人,还以为是唐军的远程侦察兵。李世民大呼一声:“我乃是秦王也。”说罢引箭便射,正中一将,当即毙命。敌军阵营大惊失色,出动五六千人追逐李世民。跟随在李世民与尉迟敬德身旁的另三名骑兵见到双方人数悬殊这么大,早已吓得面如土灰,只有李世民与尉迟敬德神情自若。李世民对三名骑兵说:“你们先撤吧,我与尉迟敬德来殿后。”统帅照顾小兵先逃,自己来殿后,这怕是战争史中的奇闻了。李世民按辔徐行,每当敌军骑兵快接近时,就引弓射箭,箭无虚发,当即毙命,追捕者无不心存恐惧,谁冲在最前面,谁就死得最快,李世民前后射杀了七八人,尉迟敬德当仁不让,杀了十余人。李世民边战斗边撤退,一直退到唐骑兵埋伏的地方,此时李世勣率伏兵杀出,大破敌军追兵,杀三百余人。+ O. u0 F( e* \8 N
  俗话说:玩的就是心跳。李世民玩的可不止是心跳,可是更令人费解的是,李世民一次次地陷入危险之境,却从来没受过伤,这怎么解释呢?难不成他就象特洛依城下的勇士们,还有天上的神祗在暗中保护不成?难以理喻,但却是事实。7 m2 e0 }' D6 S  C2 }
  
2 `0 z0 {5 V# v9 F5 A6 b  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武士,他坚忍、自信而且武艺高强。. g  A- r  s0 Z) ]0 r
  在世界帝王史上有类似李世民这样的人吗?至少我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 H1 x7 s4 H# v: |) g* A
  有了李世民早年的传奇故事,也就不难理解他在遭遇颉利可汗时,他为何只带一百名骑兵前去斥责可汗,因为他浑身是胆,无所畏惧。
1 E, I/ Y* R8 d: }4 s$ S1 q  突厥人暂时退兵了,李世民回到豳州城内。此时又下起了大雨,李世民对将领们说:“突厥人所倚恃的武器是弓箭,如今绵绵不断的雨水,会使弓矢上的弦筋胶化,弓箭就会不好使了,而且他们宿营在野外,我们则住在大屋内,可以用火烧饭,我们的刀槊等武器,受潮湿的天气影响小,又是以逸待劳,正好可以乘机突袭。”% ?7 C$ V) L1 J! W
  入夜时,雨越下越大。李世民率一支突袭队,冒着大雨,悄悄地潜进到突厥人的营地,突厥人岂能料到如此恶劣的天气之下,居于劣势中的唐军还会发起攻击,一时猝不及防,被打得措手不及。李世民见好就收,这一仗虽然斩获不多,却令突厥的士气受到打击。
& ?+ D$ W1 x( ~  Q2 G5 @; D  李世民双管齐下,除了军事上的打击之外,又积极开展外交攻势。他派人秘密会晤突利小可汗。颉利可汗与突利小可汗之间是有矛盾的,突利是始毕可汗的儿子,本来是可以继承汗位,但是始毕可汗突然病死时,他年龄还比较小,所以就立始毕可汗的弟弟为处罗可汗;处罗可汗去世后,又是弟袭兄位,这样突利便永远与可汗的宝座无缘了。: X" k; J, K$ m5 t9 ^6 ]
  李世民派来的使者对突利可汗详细分析利害得失,突利可汗听罢很高兴,决定不与唐王朝对抗。这样一来,突厥的高层意见便出现了分歧,颉利可汗想发动进攻,可是突利可汗不同意,突利可汗是突厥的第二号人物,他的意见份量很重,颉利可汗也不能置之不理。看来战打不成,只好议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1: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27)
2 e+ O: G7 u$ x: t' Z) ]  ! t1 V! M" F* u- a. O
  突利小可汗与阿史那思摩两人作为突厥一方的代表,前往与李世民议和。突利小可汗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与颉利可汗的矛盾很深,总有一天会为争夺最高权力而大打出手,如果这是必然,那么他要未雨绸缪。李世民在战场上的神勇表现,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断定李世民将是大唐帝国最有实权的人物,甚至可能是未来的皇帝,于是他有意与李世民交好,以便日后可引为外援,便提出来愿意与李世民结拜为兄弟。
- V  B8 d5 Z' Q" ?! @5 x  李世民虽然是官宦子弟,但身上充满江湖好汉豪杰的气质,对于突利可汗的请求,李世民慨然答应,结拜为兄弟。这真是一个英雄的年代,惟有英雄的年代,才不会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哪怕你是统帅、你是王候或者是可汗,这些统统不重要,义字当头,虽是敌人,也可结拜兄弟。李世民也有小算盘,拉拢突利,离间突利与颉利可汗的关系,为日后反击突厥作准备。
9 l; L% V1 M5 v  P% D  有了突利这位拜把子兄弟,和谈进行得很顺利,签下和约之后,突厥引军退出,只留下阿史那思摩入长安城晋见皇帝李渊。5 Y7 a: i# Y' H! ~/ M# h# i
  
/ o8 Y) P  U8 G3 V$ J  李渊也有意离间阿史那思摩与颉利可汗的关系。
$ ~  ~" J& ?% }: X  阿史那思摩在突厥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是颉利可汗的堂叔,但是他的长相却不象一个突厥人,倒象是西域胡人,因此颉利可汗怀疑他不是纯正的突厥种人,所以阿史那思摩是当上“夹毕特勒”。在突厥人的官制中,可汗以下有叶护、设、特勒(亦作特勤)等职,因为阿史那思摩只是“特勒”,而不是“设”, “设”的职位才拥有兵权,在突厥,没有兵权便没有实权,在阿史那思摩的心里,真是郁郁不得志,对颉利可汗非常的不满。3 t# M8 z' r) w. r- K& L
  李渊看出他的不满,因而对他更加热情,亲自招呼他到皇帝的宝座上就坐,还给他赐封了一个王爵:和顺王。
* W8 j, Q* \, o% B  @" k  可以说,李渊与李世民都极力利用突厥权力高层的矛盾,这些举措虽然在短期内不能马上见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果会渐渐地体现出来的。8 k6 ~6 f1 j8 w& k3 S* o5 c# g6 A
  
" N; r/ w2 ]5 C9 v" `2 Y, x9 Y' q  七、玄武门事变前后( p' D" M9 n2 c, v: ]
  
  r. ~0 F# C3 m0 A/ r  对于抢掠成性的突厥人来说,一纸和平文书根本没有任何的制约效果。
, C7 s1 b6 A  _, a* @4 y; R! J8 |  经过约半年的短暂和平之后,从武德八年(625年)的四月始,突厥人又开始蠢蠢欲动,突厥铁骑又开始频频南下了。
& B9 `& s2 m, i# }# C  四月,突厥人袭击了凉州都督府,攻破外城;六月,颉利可汗亲率骑兵进攻灵州;七月,颉利可汗率兵进攻相州。
$ }  J9 o7 |  d) P  B: J; a  北方的局势异常紧张。李渊不再软弱了,现在大唐已经一统全国,有实力与突厥人硬碰硬地对抗了。他马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燕郡王罗艺进屯华亭县及弹筝峡,扼守险要之道;水部郎中姜行本切断阻塞石岭道,以阻滞突厥骑兵;右卫大将军张瑾为行军总管,进屯石岭;李高迁率部奔太谷,抵御突厥人。李世民率军进驻蒲州,主持诸军的防御任务。
/ u0 d  P; C7 @. W; V6 `0 b  李渊恶狠狠地说:“突厥人简直是贪婪无厌,老子一定要讨伐他们,从现在始,我再也不给突厥可汗写亲笔信,以后一律改为诏敕的形式。”从李渊太原起兵始,就经常致亲笔信给突厥的可汗,以表示尊敬与谦恭,现在不干了,改用诏书与敕令的口气,居高临下,以显示大唐帝国的威严。
0 V# J* Z8 x3 i; i1 h7 A  - K& N  z7 ^1 I4 o
  然而,战场的态势却不容乐观。. c4 y3 D' i" z) ?
  代州都督蔺謩率部与突厥大军在新城交战,结果被突厥人击败了。突厥人进军神速,八月一日,突厥骑兵突破石岭(山西忻州南)的防线;八月二日,突厥对并州(太原)发起进攻;八月六日,连续对潞州(山西长治)、沁州(山西沁源)、韩州(山西襄垣)三地发动进攻。此时突厥人入侵的兵力已经超过十万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1: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28); b8 a% p, J  Z/ n% _2 N% I; ~0 B
  
( I0 p9 h; n/ V! i, Y  前线吃紧。" D" E* U' c/ w  V8 Q! [
  李渊紧急把名将、安州大都督李靖调到前线,诏令李靖率军出潞州道,行军总管任环驻守在太行山,以防备突厥骑兵向南突进。
0 t8 c+ K% ~6 z  F& \1 w  八月十一日,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遭遇惨败。张瑾原本驻守石岭,石岭防线被突厥人突破之后,又退守并州,继而在并州南部的太谷与突厥骑兵展开决战,突厥骑兵勇悍无比,张瑾守军抵挡不住,最后全线崩溃,张瑾只身逃跑,前去投奔李靖大军。张瑾手下的行军长史温彦博成为突厥人的俘虏。突厥人企图从温彦博的口中打探到唐军的军事机密,粮食储备情况,但是温彦博坚忍不屈,最终突厥人一无所得,只好将温彦博押解到阴山以北的突厥人控制区。' Y0 b, `0 T+ |$ `  O+ U* ]8 E
  突厥人在太谷会战中取得大捷,更加不可一世,向李靖兵团猛扑过来。但是李靖岂是浪得虚名之辈?这位大唐名将在扫平群雄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李靖用兵的特点是纪律极为严明,李靖曾说过:“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严格的纪律锻铸出一支钢铁般坚强的队伍。突厥在遇到了入侵战争以来首次挫折,李靖率军坚守住防线,突厥骑兵不能越雷池一步。颉利可汗只好撤军,返回到并州。: Y: Z0 |# U$ e% A+ L
  与此同时,秦王李世民也统率大军出发了。在另一条战线上,进攻武灵县的突厥人在灵州都督李道宗的打击下,也遭到挫折。
2 ~2 h1 k# C8 M' f  颉利可汗见进攻的势头已经被唐军所遏制,不想恋战了,反正此番南下,劫掠颇多了,于是在八月二十六日,派人与唐政府议和,然后率军返回国内。* P- Y4 u) I0 I+ C/ M9 }( s3 I
  ( P8 `8 p. a8 U. J, Q# X
  突厥人所发动的“八月攻势”,证明了突厥的军事力量仍然十分强大,面对强悍的游牧骑兵,唐军显得比较被动,唐军所取得的胜利,大多是防御战中的胜利,并非反击战的胜利,唐军在骑兵规模上还难以同突厥人抗衡,因此无论是速度还是冲击力,均不如突厥骑兵。虽然突厥的军队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与突厥的作战中,唐军也不断地积累经验,李靖是第一次与突厥人交战,他也从实战中不断研究突厥骑兵的战法,研究击败突厥人的方法,这为他日后扫平突厥打下了基础。: X  U6 z+ b: S# i$ R
  颉利可汗的撤军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小规模的争夺战依旧激烈地进行着。* n: c* ^3 R* i, [1 N5 Q
  九月二日,突厥将军没贺咄进攻并州,并且攻下一座县城。九月五日,代州都督蔺謩率军经过反复的争夺战后,终于将没贺咄赶跑,光复县城。: ^$ C2 y/ J0 i9 F( R
  九月十五日,右领军将军王君廓在幽州与入侵的突厥骑兵交战,王君廓也是唐初名将之一,作战相当骁勇,据史料载,在内战中,王君廓曾以十三人击败万余名敌军,李渊曾称赞他“尔以十三人破贼万余,自古以少制众无有也。”这真可算是奇迹了。遇到王君廓,突厥人丝毫占不到便宜,反而损兵折将,被俘与被杀者超过二千人。
9 m: j1 _* n; @. k; C- _' @: B  之后,突厥人又扰掠了蔺州、鄯州、宜州、彭州等地,给这些地方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 M; U4 f; A% I( a1 |4 L* j  % S5 `! G7 K6 ^$ G7 i) O7 g; s4 w
  李渊对突厥的态度日趋强硬。1 v( r" b+ C( ?8 S" i3 Q
  颉利可汗将频繁的侵扰当作打击唐帝国的法宝。如何对付游牧民族的骑兵入侵,这对于农业文明的中原帝国来说,是一大考验,这种侵扰战,对于有固定居民点的中原地区十分不利,很容易遭遇突袭,虽然可以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来抵御敌军,并且恃机反击,但这种战法只有击溃战,很难打歼灭战,很难重创敌军的有生力量。所以突厥骑兵尽管在入侵过程中也吃过不少败仗,但并无损其实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以掠夺百姓与财产为目的的骚扰战,着实让唐王朝颇感头疼。+ D+ L2 e/ ?$ m
  除非全力出击,深入敌境,将突厥人的军事力量完全摧毁。
0 \/ |7 n7 G: F# e1 x  但是显然,刚从内乱中走出的大唐帝国首要任务是疗治战争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创伤,眼下还没有实力发动对突厥的全面进攻。2 O7 z; S/ w1 ~/ j$ [
  颉利可汗也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要不停地侵掠,只有不停地侵掠,才能拖垮唐帝国的人力与财力,这是突厥的战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29)
" h( t' M1 w" K  
' S4 F. B4 @3 P& x2 l9 _, `  微带寒意的春风,迎来了武德九年(626年),这将是风云起伏的一年。+ y/ h( L! T; A# ]5 d! ^2 F
  在寒冷的北地度过一个冬天之后,突厥人迎来了春暖花开。冰雪融化,大地一片生机,这是一个捕食的季节。" r0 f+ q# i. F" r$ b# y0 e9 R
  从二月到四月,突厥骑兵又如一阵风掠过帝国的北疆,连续对原州、灵州、凉州、朔州、泾州等发动侵掠,攻击宽度达数百里。
; h6 T1 U; ^- _/ ]/ R! Y  李渊将安州大都督李靖调往灵州方面,出任灵州大都督。此时突厥的攻势十分凌厉,前锋已经抵达峡石(甘肃金积县西南),李靖立即率军赶赴前线,在峡石建立防御工事。灵州多次遭遇突厥人的袭击,是一个战祸的重灾区,因此李靖的责任十分重大。李靖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领之一,他的指挥风格灵活多变,这个话题留到后文再说。李靖视察了峡石的阵地,选择有利的地形,阻击突厥骑兵的进攻。
7 {: Y% R) p4 Q  T  四月二十日,突厥骑兵开始对李靖的阵地发动猛攻,李靖命令弓箭手密集射击,先杀伤一部分突厥人,但突厥骑兵速度快,冲击力强,人数众多,仍然不顾一切地冲向李靖的阵地。李靖撤下弓箭手后,改以步兵迎战,步兵对抗骑兵,当然颇为不利,但纪律严有的军队顶住突厥骑兵的冲击。在两侧的唐骑兵仍然没有动,李靖在耐心地等待时机,只有时机成熟了,才会投入精锐的骑兵,一举击溃对手。这场战从早晨战到下午,李靖发现突厥的骑兵的攻势减弱了,不失时机地投入骑兵左右包抄,突厥人终于顶不住了,全线溃败。李靖牛刀小试,再次保持自己不败的战场纪录。
0 H( ?! T$ J5 n- X  8 H& f' e- B' l9 Y4 a+ o4 n5 ~7 }
  李靖虽然击退了突厥人的进攻,但在其他战场上,突厥仍然占据着优势。9 }  g+ J5 J( ]+ @/ {+ J& [
  从四月底到五月底,突厥又接连入侵西会州、秦州和兰州等地,铁蹄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狼籍与荒凉。
4 s9 G- y" T) ?/ S! r7 F; e5 E. x  五月底六月初,突厥将军郁射率数万人马,南下河套平原,侵犯唐帝国边塞,进逼乌城。这次突厥人的进攻,无意中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事变”的导火索。# z  y- u4 R& r& b4 y# s% _8 Y
  此时,在唐帝国的内部,权力斗争已经白热化了。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一方,以秦王李世民为另一方,两大阵营为争夺皇帝继承权已经进入殊死相斗的阶段,很显然,只有其中一方被彻底消灭,方才可以结束这场权力争夺战。
2 @. k* W: \- I4 X  太子李建成向皇帝李渊建议,由李元吉率军迎战郁射的突厥骑兵,李渊答应了。然而李建成与李元吉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目的并非真要保家卫国,而是为了削弱秦王李世民的兵权。李元吉要求借用李世民的心腹重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程咬金)、段志玄等人,同时调用秦王府最英勇善战的精锐部队。
# C: s: s; T) L2 m' h* C* G  调虎离山之后,下一步就是颠覆秦王李世民了。/ o' A- \4 ^, A
  命悬一线,雄才大略的李世民要怎么做呢?* \" o$ x8 R* ~- C! C
  ( [7 a6 V+ A; x, i) Q
  尉迟敬德等人再也按捺不住了,拼命地催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是一个极为果断之人,但他第一次犹豫了。对亲兄弟下毒手,这对一个英雄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制制度的法则之下,残忍是生存之道,因为你不扳倒对手,你就不要奢求对手的仁慈,哪怕他是你的亲兄弟。6 L1 W% E# N- Q
  在李建成与李元吉一方,同样磨刀霍霍。或许是在他们的授意之下,太史令傅奕向皇帝李渊上一折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暗示李世民将篡位。六月三日,李渊召见李世民,将密奏交李世民过目。李世民马上明白这已经是生死攸关的时刻,他立即反咬一口,称李建成与李元吉“淫乱后宫”,并且凄凉地说道:“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李世民这一反击正中要害,太子淫乱后宫,这对皇帝来说,可是极忌讳之事,李渊决定在第二天一大早,将三位皇子召入宫内,将事情的真相调查到水落石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4 08:27 , Processed in 0.03083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