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孺童讲《论语》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1 05: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政上(一)
) N! V# y$ H1 k9 ~2 g$ E  T" `. {" Y- b  A9 [' u
  原文: 4 Q$ }. K6 }4 w0 {$ U( H5 ^
( ^: t- I1 x* V! h0 K0 ^$ U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s/ M% Z* X; g& m5 S1 ]5 V) l" i6 B0 e7 Y
  解说:
- ~& W4 F6 j* _/ m+ S3 _9 d& C7 f
) Q' N' T9 L3 s5 v* m2 e, W/ G6 m9 G  今天开始讲新的一篇。 5 J8 H, D4 A; U( ?
% E; q- F! e$ S3 g; s/ Q
  “为”,是从事的意思。
5 O( d) `  e$ g- E6 Z" S4 O0 y) ^  “政”,是指政治、政务。 8 k5 ?4 G# q, w2 h8 O( L( q
  “为政”,就是从政的意思。这里指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而言。
: C8 h" ?4 ]9 a/ ~6 u0 S
5 X, n6 K6 {  E. m; {& e/ j0 z  “以”,是用、凭借的意思。
$ o& z6 f9 o0 Y3 a' K; m# S6 Q  “德”,指道德。
1 Y% h, A1 i, f8 W# s& i
# F3 r" F( j1 C- o! L  “为政以德”,字面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君主,在治理国家、处理政务时,要以道德为根本。
' u& M8 Z# o- H) a; E& H6 K4 _' H5 d5 z: p; h* Z  Q
  “譬如”,是好像的意思。 - |, D2 o/ w* [$ ?9 t  H: g4 V: p
; y3 W$ ]) U# N& T
  “北辰”,这个是本句的难点所在,需要专门讲解一下。 4 P: a# v% w2 h* N: `
  自古以来,多把“北辰”解释为“北极星”、“天枢星”,这是不对的。如果“北辰”确实是指“北极星”的话,那为什么孔子不直接说“北极”,而说“北辰”呢?这显然是没有弄清“北辰”到底是什么意思。 . S$ P3 Q  q, y# |) p5 J
  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 ) v) A/ V& k& D
  第一,什么是“北极”?“北极”是相对于“南极”而言的,是地球自转轴的南北两端,那么“两极”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在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实物与之对应的,所以又称之为“北天极”与“南天极”。 0 l7 C$ f. o" w, k$ H# a5 ~5 L
  第二,什么是“北极星”?“北极星”指的就是离“北天极”最近的一颗亮度较大的星。 " E, V; e  \; A  L8 p
  第三,什么是“天枢星”?北斗七星,各有其名字。从“斗魁”到“斗勺”,依次为:天枢星、天璇星、天机星、天权星、玉衡星、闿阳星、摇光星。那么从“天璇星”往“天枢星”方向,大约有两星间距的五倍处,即是“北极星”的所在。 0 U3 m) @- g+ w% P/ B
$ `" E$ ?$ y9 v# E
  下面解说“北辰”。“北”,是指的“北极”。“辰”,是指的天空中的无星之处。由于“北极”是不能以实物来观测或表现的,所以为了有个确实的比照,人们只好用位于“北极”附近的星,来指征“北极”的所在。由于“北极星”的亮度较大,所以就成为众多位于“北极”周围的星星的代表。“北辰”实际也就是以分布在“北极”周围的星星,来指代“北极”的存在,因此上是泛指,而不是具体指的某颗星。 0 X, Z# j+ S! i2 n

4 h8 ^( ?0 q+ p8 [8 x2 W) F9 A  i  “居其所”,字面意思是说,呆在它原有的地方。也就是说,“北辰”的位置是在“北天极”上的,所谓“极”就是运动、旋转的中心,所以“北辰”看上去是不移动位置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北辰”是不动的,它虽然在相对位移上保持不变,但自身还是在旋转运动的。这种“内动”而“外不动”的现象,在这里是所指的。 5 G2 d0 m% N) |; E" p. n0 e

( N, B. w0 l. k% Z% a$ h! e  “共”,又有作“”的,是归向的意思。 % k' ]5 G  q: u
  “之”,就指的“北辰”。 5 ~& \6 Z5 `7 p9 |- n
  “众星共之”,意思就是说,满天繁星都是以“北辰”为中心来围绕旋转的。 4 K1 l$ I* h3 r4 B  ^
% I7 N# g9 o$ C2 l2 Y' a/ g
  那么“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就如同“北辰”,虽然它待在原处没有移动,但众星都围绕它来运行。既然是“譬如”,就是打比方,显然在这句话还蕴涵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引申出来,就是指的以静制动、以逸待劳。
4 x8 @9 ]1 M& h  `  结合“为政以德”来理解,就是说:如果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能够以道德为第一要务,抓住了这个根本,其它问题都能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 y+ ?% c6 g( ~" R1 o, v  为什么只要“为政以德”,就能“众星共之”呢?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只能有一个人。可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事务那么繁杂,国君根本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所以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人才,用人得当,就能人尽其才、上令下达。那么,国君如果自身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以道德为标准来选拔、任用人才,那么,这些有道德的人才也必然会秉承道德,来逐层逐级的作好本职工作,分担帮助国君治理好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君只要把握住“为政以德”这一重中之重,自然就可以达到一人高拱于上,而众人勤政于下。 + h# w& h! o) s" t6 [! _

* p- ^2 e% a& ?9 R2 t# S- }
  大义:
% e0 f6 j+ e& A- a% p4 ]
7 t2 @: ^# V! k8 h5 d/ a  孔子说:“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他在治理国家、处理政务的时候,如果能够作到一切以道德为标准,那么这个国君就如同北极之星那样,虽然位居高位而无所动,但众臣子就如同满天的繁星,全都围绕在君主的周围,忠君敬业。”

  n  O/ v5 a6 I0 z. }5 i& E) \' [
 
 小结: 2 S4 X! B+ l3 T- }; y" [6 f9 i3 g- y

! e  u/ Z$ s, [: b# c! t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君主以逸待劳,并不是说他什么都不用作了。在前面讲“居其所”时,专门指出了“北辰”的特点是“内动”而“外不动”。这“内动”指的就是“为政以德”,也就是说,君主的“逸”是以处理好“为政以德”为前提的。孔子在这里所讲述的“为政之道”,强调的是统治者的宏观分析与决策能力,也就是一种“运筹帷幄”的领袖内质。
2 D9 u$ S! J! i* o$ o. b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政上(二)
. d2 \4 I2 G: P' S5 V1 j2 L' b3 \# b5 Y
  原文: ' C/ o4 k3 ^  R* I6 b3 w* ?# ~

3 ~2 q* |% }3 j8 p8 f9 E- M; c9 E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P4 I$ D( p- e8 C9 o' I' y: u+ C' Q5 f2 T
  解说: ) y/ W8 U* I# V# d) H
2 @) F) k9 @" G5 j, l" i
  本句《论语》,言辞及意思看上去,似乎都很熟悉明白,但殊不知,至今流行的解说,大多为望文生义的谬解。
$ X6 v9 D3 _: e/ ?) i1 V1 h: m; Q/ w0 t9 E; K, Z9 `2 {) e
  “《诗》三百”,指的是孔子编定的《诗经》。
. }2 C% v+ N- L& Q& e  在孔子生活时代之前的古代,国家官吏体制设置中,有一种官员,他们专门负责收集各地的诗歌,以供君王了解各地风土民情,及对自己施政得失的反馈。据说当时流传并记录下来的古诗数量,达到三千多首。而孔子将其中内容符合于礼乐的诗挑选出来,并去掉内容相近或重复的诗,分类编定成后来的《诗经》,总共三百零五篇。因此,孔子在这里所说的《诗》,是就删定之后的《诗》而言,“三百”是就“三百零五”的取整而言1 v" N9 M# N$ Q' X
. y6 s* w/ Y. I
  下面就是本句的难点所在,但要想准确把握此句话的意思,必须整体来理解,所以我先将目前普遍的一种错误解读列出来,指出其中存在的逻辑漏洞,然后再给出正确结论,从而可以让人有个比较。 2 |- t8 |! z0 v8 \

# V( e! \2 r0 u" f  “一言”,就是一句话的意思。“蔽”,是“概括”的意思。“思”,指思想。“邪”,是邪恶、不好的意思。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整部《诗经》中所收录的三百多首诗,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主旨,那就是这些诗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内容都是善良无邪的。 - u" L! }% E  V5 n% z
  如果照此解说,就有两个问题出现:其一,如果说《诗经》中所收录的诗的内容,都是“无邪”的,那么怎么解释其中的“淫诗”?其二,既然《诗经》中所收录诗的内容,有“淫”与“不淫”,那又如何能用“一句话”,也就是“没有邪恶”这一种标准来概括呢?显然这是说不通的。
% P4 V+ g" T1 D) X' `3 a; l& m! p0 j) F$ E0 f
  要想准确把握此句《论语》的意思,就必须对“一言”、“蔽”、“思无邪”这三个关键点,也是难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查。而为了理解的方便与贯通,还必须将这三个语汇的顺序,倒过来进行讲解。
! D, m( |8 B+ X  “思无邪”是整句话的重点,一切谬解、歧义都源于此。这句话是出自《诗经·鲁颂·駉》,原诗作:
  H, u( N, S8 c2 |- `0 i! N: U6 I) z9 x# N$ y6 B5 Q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 Z7 ?0 g3 ?1 s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騂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9 R) ~, n- G/ Q+ R) d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溥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骝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 S) \, {) h# J9 \1 ]8 t" d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駰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 r  F3 g. x5 s% _  U
$ j- G$ p% K4 d# M9 l% I2 h
  这首诗,是描述鲁僖公喜爱好马,并善于养马的情景。其中“思”字,是作语气助词来用的,并无实际意思。
4 m) C9 y  O/ }6 ~' U, c% t$ k: ]: s  从感性认识上,爱马养马似乎和人在思想上的“正邪”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无邪”,是与“无疆”、“无期”、“无斁”在形式上并列的,其意思也必当接近,都是为描述鲁僖公爱马养马服务的。“斁”,是厌足的意思。那么,“无疆”、“无期”、“无斁”就是形容鲁僖公对马的喜爱,是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是没有满足的一刻的。那“无邪”又是指的什么呢?
& h+ x" H  \2 P0 K  “邪”,通“徐”,是缓慢的意思。古来“邪”、“徐”两字通用,且读音相近。《诗经》中“思无邪,思马斯徂”句,若“邪”为“徐”音,则正好与“徂”同韵。另外《诗经·国风·北风》作: * r3 d% z2 a% E0 K

5 M, @# |4 R0 z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6 H6 n+ F: X5 X9 V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 P: e5 I/ Y7 ]$ [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 F) C; k- H1 b( O/ _  {# J4 ~
6 z7 t% I- Z3 E7 H, s: U3 P2 |  这里“其虚其邪”中的“邪”,就是“徐”的意思。这样“无疆”与“无期”为一组,是从空间和时间来说明;“无斁”与“无邪”为一组,是从情感和行为来说明,也就是说对马的喜爱程度从不满足,对养马这一具体行动毫不迟缓。
6 @0 `+ H4 m) d3 o( w2 m' T  刚才说了“徐”,经常与“虚”同时出现,故将“邪”的意思略微扩大引申,就是“虚徐”的意思。“无邪”就是指不空洞、不缓慢,那么“思无邪”就是指没有虚伪不实的内容。
' o$ A0 h' V# V. `' u  J' v
' A8 }( N0 B# c( Z  J6 H% r& C/ N  前面已经说了,由于整部《诗经》不可能在内容上,用一句话来概括,而且就“思无邪”本来出处的意思,似乎也不能代表整部《诗经》的内容。那么“蔽”字应当如何来理解呢?在这里,“蔽”应作“断”讲,也就是说整部《诗经》如何用一句话来判断。到底要判断的是什么呢?这就牵涉到“一言”到底所指的问题。 $ Y, |1 x. J9 m6 j
  之所以能够以“一言”来进行判断,那说明整部《诗经》确实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肯定不是在内容上,不然岂不成了三百多首诗都描写的是一个事情了。那这个“共同点”是什么呢?正所谓“诗言志”,这个“共同点”就是诗歌创作的出发点。也就是说,诗歌是作者某种心志的表达与抒发。而在《诗经》中,孔子所选定的三百多首诗,在内容形式上,虽然有风景、人物、爱情等种种差别,但从创作上看,都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与表达。在“诗言志”这一点上,“《诗》三百”是可以用“一言”来加以判断的。 ( T) s$ H' g* M2 b; L0 Q
. P0 |" B; B0 Q# V1 J
  大义: & x2 j7 M4 Y8 N3 ~

2 J5 \" y, k, s5 b* H, I3 u  孔子说:“《诗经》总共收录了三百多首诗,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判断其在创作风格上的共同特点的话,那么这句话,也就是其共同特点是:‘这些诗没有虚伪浮华的成分。’都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与表达。” ' o) P( ~1 V1 E' T1 J
0 Z2 a  o" M! _& w! s- f# P6 d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06: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政上(三)
, L1 C2 x) ^5 w# X  S1 z  S
1 Q, R7 Z, F: G& h  原文:
2 U  L# ?) d! f+ R& x
/ I' ]  d6 z. @. v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X) V5 ^0 o' h  _; _6 B, n
: v( i6 U/ {: Z- Z1 b$ z  解说:
8 ?/ J5 {8 h' |  z7 t8 X
# D  Q& K5 y) I1 W0 ]  “道”,这里通“导”,是引导、教化的意思。
8 @( @% F/ {3 a  “之”,这里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 ( \0 R9 b! w, `$ x! k
  “政”,指国家颁布的各种政令、政策。 ; r2 V6 l$ a: ]3 T
  “道之以政”,意思就是说,国家的统治者,颁布各种政策法规,让百姓遵守执行,以此来管理民众。
0 G  |9 X8 A1 ~; L) S( c2 Y" L; A7 N9 _: w0 g( U9 T
  “齐”,这里是动词,作使之整齐划一讲。也就是说,以某种方法来使民众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 & r& Y& B/ I: k8 G2 E
  “刑”,指刑罚。
$ N4 X! q+ T8 @7 h. e7 G* Y* J. k  “齐之以刑”,意思就是说,国家的统治者是以颁布各种政策法规来管理民众,这就是以政令作为一个共同标准,来让人民都去遵守符合这个标准。这是单方面的,如果民众不去遵守服从国家颁布的政令,那又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用刑罚,强制这部分民众去遵守服从国家的政令。
6 G: ^( _! D  I0 i2 ~. H; \7 b- G: }$ j& |& f
  “民”,指那些不服从国家政令的民众。 / m. z3 F' S$ ~
  “免”,指免于刑罚5 S3 G8 @) Y! Y# u
  “无耻”,指心中没有羞耻、悔过之心。
7 L! `% W) f7 X, [7 n  “民免而无耻”,意思就是说,民众为了免于受到刑罚,于是就被迫服从国家的政令,虽然表面上看,这些民众好象是遵从了,但其实在内心,并无丝毫羞耻反悔之心。 0 Q/ u; \7 S1 \3 @& W
& N3 _! d( Y4 M# v4 R
  孔子的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那些提倡以政令、刑法来治国的人来说的。如果以“政”、“刑”来治国导民,虽然可能会在形式上,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从人民的内心来说,不一定会真正服从国家的领导。也就是说,这种“道之以政”,再以“齐之以刑”为保障的治国思想的根本弊端,就在于“民免而无耻”。
8 }. b: y( D, c9 l& H5 [4 M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政”,又通“正”,即指正确的政令,也就是那些确实能够使人民去恶扬善、有益于人民的政策法规。否则,暴政配以酷刑,百姓民不聊生,不造反已是万幸,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心中“有耻”了。
' t' n2 a  R# ]6 o% f! M4 y, T9 b1 H$ G2 w) p. u
  “德”,指道德。
. \( w$ i  k0 s- U  “礼”,指礼法。
! E' I) _+ n- ^: Q1 }. e0 B% I  “有耻”,指心中有羞耻、悔过之心。
& }# J. w! W3 j. ]2 A$ G' d: S# V0 k  “格”,在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无罪过者,使之更加趋于善行、正法;其二,有罪过者,使之改过自新。也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冕”的意思。
  d  }" j; f: J) U# C
/ b9 _- o  A, K& a- Q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以“道德”为标准来治理和教导人民,以“礼法”来约束人民的言行,那么即使人民犯了错,他们自己也会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加以反省改正。
" z% W" @2 ^2 @' Z3 [, g
" @/ q! h+ C! V) C- q
  大义: 1 _3 W2 w! S. }5 [8 v

- w5 O2 L7 Z# b6 A  孔子说:“如果以政令来治国和化民,以刑罚来规范国民,那么国民为了免于刑罚,可以表面上遵从政令,但内心不会感到羞耻和悔过的。如果以道德来治国和化民,以礼法来约束国民,那么国民即使犯了错误,他们内心也会自我反省并悔过自新的。”
2 q' F) T) `# P0 [4 ~7 c4 m, E1 _
# d# O* }5 D0 O8 P% R; m9 ~
+ B) v, b- o1 O, Q
  小结:
  K' l2 Z4 j, C' ]6 }1 |3 u- }9 a7 d( `
  孔子的这段话,表明了他对“法家”与“儒家”治国思想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两句话看似同等的比较,但其中的倾向性还是十分明显的。前一句是讲“民未犯罪而心无耻”,后一句是讲“民犯罪而心有耻”。可见,在孔子眼中,两种治国思想在实际效果上,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 6 @- w# H9 Q# \2 @, d8 A
  关于对“法家”治国思想的评价,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其所著的《论六家之要指》中云:“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班固《汉书·艺文志》亦云:“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二说皆中肯之言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2: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政上(四)
- y% w2 C7 Y1 @3 u' [: _" |, A  T! ?# O0 ?
  原文:
! i9 d$ s6 s! r9 i
- L  V; I0 h/ x7 U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 `- G* a7 W' M# y: x
& u: }- |4 k: t5 Q. ^# l  解说: ( d9 P+ P- d4 M7 n7 h; b: u6 g

7 Y1 C( l) P7 N$ ~1 G  p
3 O; c% M% `- I2 v1 y: @  p% f& u4 o. U7 m, O' `
  “吾”,即指孔子自己。
8 `5 m8 N7 K; Q, f7 V1 y2 B5 a1 _  “十有五”,就是指十五岁。 6 p4 E" F/ l9 b
  “志”,是心志、志向的意思。
. a0 T, e- u% n7 L- w4 u
- O& c- b, M- O& Z- Z, |( }2 H  “学”,在这里可以有两种解读:其一,泛指各种学问;其二,具指大学。古来认为,人在八岁的时候,对外界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能力,所以可以开始学习基础知识了,即接受“小学”的教育人到十五岁的时候,心智趋于成熟健全,所以可以开始学习比较复杂和深入的知识和道理了,即接受“大学”的教育。
7 ^4 V5 |$ k& _4 S  \, Z
  当然,孔子是否就是在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始进入“大学”学习,并不能确定。像孔子这种智者,很有可能在更小的年纪,就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大学”的知识,这也未可知。故 “学”字还应以第一种解读为宜。 8 w# n/ F! Z5 J* J2 O4 F

( R2 W& o( V+ H$ [, n8 e2 v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已经立志于各种知识的学习与探究。 ' t$ ^( I0 Y& ]- f8 I3 i8 N
! N+ p5 b: z/ ~+ Q
( N( w5 x  d, t6 e) J5 ?; }

$ l5 `0 Q# _- o" B8 c  “三十”,就是指三十岁。
6 X; m5 ]6 j0 o  F  C4 Z  “立”,在这里是指“学业”有所成立的意思。 - d$ S0 [. \) R! T" {8 I* l
( J- w9 d7 [5 k6 e9 J- g! U# n. l( v' F
  从十五岁始“志于学”,到三十岁,又经过了十五年。为什么要经过十五年,学业才能有所成、有所立呢?儒家以《诗》、《书》、《礼》、《易》、《春秋》作为学子必读之书,且奉为经典,故合称《五经》。古人以三年学通一经,若要《五经》全部贯通,则正好需要十五年。
& m4 K2 ?. v. L% N7 y0 J
) \7 |# P/ X' \% V5 ?# u8 m  “三十而立”,意思就是说: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我在学问上已经有所成立了。 8 r5 {) F( e. f2 q, ?
& v$ O5 C: [4 b7 ^, j
+ j  q- B* ~$ k
7 G. ^! l- ], i+ m: U
  “不惑”,就是没有疑惑的意思。 6 j, T, m! Q$ U1 _7 E/ \# f; z
  “四十不惑”这句意思比较明显,就是说:我到四十岁的时候,对学问及周围的事物都能够明了觉知,没有疑惑了。
$ B$ N' W. U" [- z) I2 b
. I& y- ?# J' H4 g4 b$ e7 b  但这里有一个疑问,一般讲学业已经成立,必然没有疑惑;应该先对学业没有疑惑,才能有所成立。为什么孔子将“不惑”放到“而立”之后了呢?三十岁的时候,虽然学业已经有所成立,但是基础还不牢靠,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一旦遇到事情,容易判断失误,立场动摇,守不住原则。从三十岁起,以自己的所学进入社会,再经过十年的锻炼,也就能够在待人处事上,明辨是非而没有疑惑了。 / n1 \6 m; Y+ F" {, I7 S' w9 R
" `, |- W5 ~/ b8 d& i+ U

& T- g: [5 Q5 m+ x
% {  a" b8 T( g  “天命”,是此句理解上的难点,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解说。 / @7 U: N& @0 ^4 h2 k9 B

9 O7 m! e; a# k1 ]5 x" w# L+ i  其一,“天命”即指宇宙、自然的运行变化规律。“天”,即指宏观的宇宙、抽象的自然。“命”,宇宙本是自然,怎么会有“寿命”,这里就是指的那种生、住、异、灭的规律。前面已经对社会上的各种具体复杂的事物,没有任何疑惑了,在此基础上,又过了十年。在这十年当中,通过对具体事物变化发展的洞察明了,进而发觉其中有着一定的内在规律。而这些事物的具体规律,又都可以回归到宇宙总的运行规律当中去。 ; p: `! L4 k9 f0 b
  那么,“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我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能知晓宇宙的运行变化规律了。 7 y, X/ O' E6 W6 Z
* ~- m' N' w6 i# \- @8 s
  其二,“天命”是指自己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人生使命。也就是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过了一生,到底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到了五十岁以后,身体逐渐衰老,机能逐渐减退。由于身体的这种变化,已经逐渐表面化,所以能够引起自身的察觉。这时,人们就容易开始回顾自己以前的生命历程,并思考人生价值及生命意义等问题。通过前面近四十年学业的积累,社会的实践,已经于事全无疑惑,自然会意识到,自己脱生于宇宙自然,成长于社会家庭,那么必然要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那份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也就是所谓上天赋予人类的使命。 4 T  N+ B, B' D8 y  q
  那么,“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我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能知晓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人生使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07: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政上(五)

  “耳顺”,在此可以有两种解读。 8 f1 W; ^: S9 d
& N# t7 N, S2 h+ P( `
  其一,是指一听到别人的言辞,就已经能够体察其用意了。也就是说,由于自己学业已立、处事不惑,又能知晓“天命”,人世间的一切可以说是都了然于心了,那么不论别人说出什么言辞观点来,都不会超出自己的意料之外,自然“耳”听之事皆“顺”于心了。 * [" q& T2 y" R, h

  F: K" {/ ^. j+ G0 i  其二,是指善于与他人达成共识。也就是说,自己听到任何言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只在心中对其进行判断取舍,并不刻意的把自己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向他人表达,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够保留自己的意见,去顺应他人的观点。如果具备了这样的修养,那么不论听到什么言辞,也就都能够作到“耳顺”了。 , L1 w/ z; P4 F) z* ~# M

. M( r- s1 u% q3 m- |/ X7 G% W8 N. U# D! q* s
  “从”,在此可有两种解读:其一,随顺之义;其二,通“纵”,放纵之义。
( h1 b1 e; j0 M! [: L- I" B# b  “从心”,也就随之产生两种解读:其一,顺从于心;其二,放纵于心。
  R4 Z* D; ^( g# K  “踰”,是逾越的意思。
" ?) p, s: y1 ?* D3 `1 i3 a  “矩”,本指木匠用来画方形的尺子,后引申为法度" g& t' r* [, N( a
  “不踰矩”,就是符合规范,不逾越法度的意思。
$ X1 U4 }  W" \! [) i$ a# p
) \6 z/ J- C; I5 _' B. @  那么此句可有两种句读,一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一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 M. k, p8 _3 t8 m1 v4 W+ O
  若按照第一种句读,意思就是说:我到了七十岁,就能够随心所欲的作任何事情,而且还不会逾越法度。
3 g3 D0 o# k( S/ q% u+ ?  若按照第二种句读,意思就是说:我到了七十岁,便开始放纵自己的心,但我所想作的事,都不会逾越法度。 # r6 J0 L8 Z( w

1 D  _% A; A1 P4 J, V  大义:
/ k+ b& p, [& C; K& |
9 f7 G/ H9 t: w2 l2 F  孔子说:“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志心于学问了;我在三十岁的时候,在学问上已经有所成立了;我在四十岁的时候,对于社会上的各种人事都已经没有疑惑了;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就已经知晓宇宙的真相,并领悟到人生的意义;我在六十岁的时候,对于外界的任何言论,都能够顺心而听,并了解其用意了;我在七十岁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的作任何事情,但都不逾越法度。”
& K' M$ [. C$ L$ Z2 S' O* O# j1 V! {' D* x6 a
  小结:
  M, ^& F# x. `( k0 l% s% z9 C$ u" H6 _  |/ n
  孔子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值得指出的一点是,在孔子的个人总结中,是以“学”为主体来贯穿的,并不涉及其它任何内容。这说明在孔子看来,自己一生虽然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在仕途上屡遭坎坷,但这些都不是孔子认为真正重要的。而只有学业的进步,学问的提高,智慧的开启,道德的完善,才是孔子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
8 e0 h+ p" e8 z  孔子的这一自我总结,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志学”、“而立”、“不惑”,这是修习调整的阶段;第二,“知天命”,这是悟性开发的阶段;第三,“耳顺”、“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证得的阶段。从中可以看出,为学的根本在于心,为学的目的还在于心。也就是说,通过为学来修炼自己的心,进而释放自己心,最终达到彻底解脱的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19: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政上(五) - V2 r4 H4 [6 Z5 S# i& H

8 |# `) k1 p! E$ h$ }  原文:
& h' ~. ]# x* @; s3 |+ E0 ^1 j
( i2 ^" @7 e! m" w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f# D; p/ ?; s0 d0 k" I
* s9 c9 O$ H- d  t  解说:
# ]; S+ J* o) q# S$ D9 @- F/ _- [& C" a$ H, Q- b! H
(一)
: e1 i$ {- O0 m8 a; _7 b* Z: m& p. K" a* z# f! P
  “孟懿子”,为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大儿子,姓仲孙,名何忌,谥号懿。
3 x( r9 ]) Y7 L: T3 i  鲁国当时是属于“三桓”联合执政的状态。所谓“三桓”,是指鲁国当时的三大贵族,即: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2 Z& {! X6 P) _
  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即:子同、庆父、叔牙、季友。鲁桓公死后,立子同为国君,即鲁庄公。鲁庄公临终的时候,就继位人的问题,征求叔牙的意见,叔牙推荐庆父。而季友坚决反对,并支持立鲁庄公的儿子子般为国君。为了能使子般顺利继位,季友派人送毒药逼叔牙自尽,后立叔牙的后代为“叔孙氏”。子般即位还不足两个月,庆父就派人刺杀了子般,季友也逃往陈国。庆父于是立当时只有八岁的“开”为国君,即鲁闵公。过了一年,在齐国的支持下,季友返回鲁国。由于齐国想联合鲁闵公除掉庆父,庆父于是又派人刺杀了鲁闵公,后逃往莒国。此时季友将鲁闵公的弟弟“申”,从邾国带回鲁国,立为国君,即鲁僖公。季友与莒国进行谈判,莒国将庆父遣送回鲁国。庆父让自己的弟弟公子鱼,去向季友求情,被拒绝。庆父于是自缢身亡,季友立庆父的后代为“孟孙氏”。季友去世后后人被立为“季孙氏”。由于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这三支全是鲁桓公的后代,所以被称作“三桓”。
9 W$ j( [2 y9 n3 x2 j  在庆父死后,其子公孙敖继承父亲爵禄,即孟穆伯。孟穆伯有二子,即:文伯、惠叔。文伯有子孙蔑,即孟献子。孟献子有子仲孙速,即孟庄子。孟庄子生孺子秩,而孺子秩生仲孙貜,即孟僖子。   H  w7 h5 O: i: r
  孟僖子曾陪同鲁昭公前往楚国,因不懂礼节,致使鲁昭公在欢迎仪式上出丑,为此孟僖子十分惭愧自责。回到鲁国后,孟僖子就“礼”的问题,到处向人求教,这其中就包括当时还年轻的孔子。孟僖子对孔子的学问及修养十分佩服,在临终前,他向自己的两个儿子仲孙何忌和南宫适,讲述了自己当年由于不懂“礼”而犯的严重错误,并强调了“礼”的重要性。随后,孟僖子向两个儿子介绍了孔子的情况,要求他们在自己去世后,拜孔子为老师,去学习“礼”。
- C7 T0 b, M- L7 \1 D3 V6 g  正是有了父亲临终时的教诲,才有了《论语》中的“孟懿子问孝”。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无违。”“无违”就是无所违背的意思,那么不违背什么就算孝了呢? * `4 u3 U) I5 F! D
  一谈到“孝”的问题,给人的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孝顺父母,“无违”就是指不违背父母的意志。那么,作为孟懿子父亲的孟僖子,其最主要的意志就是“礼”。所以,在这里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孟懿子的问题,而是以“无违”作了含蓄的回答,其潜台词就是说:“你只要能够不违背你父亲的临终遗教,重视对‘礼’的修养,不违背于‘礼’,这就可以算得上‘孝’了。”
) ~, M+ V" C+ H5 k& K/ Y: Q- h+ a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孔子讲的“无违”,是“无违于礼”是“孝”的意思。而孟僖子在临终的时候,也让孟懿子注重学“礼”,孟懿子自然就容易把孔子“无违”的答语,片面理解为只要“无违于父”就是“孝”了。这也就是,后来孔子为什么又要向樊迟作进一步阐释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05: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 l: u, V7 H0 M, @) r, Q: S0 v. Y1 f& q, Q  r* e. E
  “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齐国人)。生于公元前515年(一说公元前505年),比孔子小四十六岁(一说三十六岁)。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2 V: \! I4 p- c' W3 I6 S5 B' O
  “御”,是驾驭车马的意思。
4 A" X) }8 ?# N) t( K  “之”,指樊迟。 1 H) `, S+ A6 d" h
  “孟孙”,前面讲了庆父的后代立为“孟孙氏”,这里即指孟懿子。
! r8 A0 l5 w0 f3 C' Z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樊迟在给孔子驾车的时候,孔子告诉樊迟说:“刚才孟懿子向我请教关于‘孝’的问题,我回答他说‘无违’。”
* i5 ]  G. m: {, s! I$ K
3 l4 v. I1 h# j3 D  孔子以“无违”的回答孟懿子的提问,其实并不明确,让听者有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所以樊迟会问孔子:“您说的‘无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要以礼进行事奉;父母去世的时候,要以礼进行安葬;父母去世以后,还要以礼进行祭祀。这就是我所说‘无违’的意思。”
) F1 o6 W) W3 c4 p5 i% F. ]- B$ A  孔子在这里进一步的说明了“无违”的意思,从孔子的自我阐释中,可以看出其本意还是强调要“无违于礼”。孟僖子的临终遗教,也是强调让孟懿子注重于“礼”。
- l! o) |  L& a$ _2 U% _+ U1 y. m$ F+ x
  大义: 1 U" k* {5 D% Y: d3 u

- A; ?3 d) `7 i5 g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关于“孝”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只要不违背于‘礼’,就可算是‘孝’了。”樊迟在给孔子驾车的时候,孔子告诉樊迟说:“刚才孟懿子向我请教关于‘孝’的问题,我回答他说;‘只要不违于礼,就可算是孝了。’”樊迟问道:“那怎样才算‘不违于礼’呢?”孔子回答道:“父母健在的时候,要以礼进行事奉;父母去世的时候,要以礼进行安葬;父母去世以后,还要以礼进行祭祀。能够作到这些,就是‘无违于礼’,也就可以称之为‘孝’了。”
& D/ }9 y/ J5 S0 e

' T3 T* W3 i" }  ~9 M( b  小结:
/ x1 E& x+ a0 S3 Z
' Z% ~8 H2 b; [( S, W0 L$ t  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孔子“无违”的回答,到底是不是明确的回答?如果不是明确的回答,孔子为什么不在“孟懿子问孝”的时候,就作进一步的阐述呢?再有,孔子为什么要对樊迟讲述“孟懿子问孝”的事,并向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无违”的意思? 0 R& q* q% f7 F2 C, C+ @' V' {
  首先,孔子给孟懿子“无违”的答语,肯定不是明确的回答,理由有二:其一,如果是明确的回答,那樊迟听到后,为什么还会发问?其二,如果是明确的回答,孔子在后面也就不会作进一步的阐述。 5 m" d" ^' }% p, {
  其次,孟懿子问孝时,孔子之所以没有就“无违”作进一步的阐述,是因为孟懿子听到孔子“无违”的回答后,自认为已经领会了孔子的意思,也就没有再向孔子追问。孟懿子既然没有继续请教的心思,孔子单方面的一味对其进行阐述,人不对机,也起不到真正教化的作用。
8 y2 f& T# o' D$ f7 ]2 ^; _( d3 i  第三,孔子怕孟懿子将“无违”片面、肤浅的理解为“不违背父亲临终的遗教”,也就是说“无违于礼”是“孝”,而不是“无违于父”。孔子未能当面说明,又不能不说明,正好樊迟向孔子追问“无违”的意思,孔子就借着回答樊迟的提问,将自己“无违”的意思作了进一步的明确阐释。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政上(六)1 Z& d! i8 i, k  q9 n& O2 Z
" \3 t: N, K5 ^% [( q
  原文:& e2 F7 u  k0 H( R

$ u" l! o# \$ r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4 T  V* }7 e/ H5 ?* O; d, C
4 {8 S8 v) F9 I! R8 g$ i( X
  解说:8 ]8 d% Z1 G% m6 `

' g8 Y9 {( m( b  “孟武伯”,即孟懿子的儿子。名彘,字洩,谥号武。
9 H1 f* c7 K4 X" V  前面孟懿子向孔子“问孝”,现在孟懿子的儿子又来向孔子“问孝”。
9 ?( b( T2 H- {( ~# O' i' y/ g1 r; k" X0 v, o, w, K
  “唯”,是惟独、只的意思。0 j8 b+ w' g4 Q
  “疾”,是疾病的意思。在这里也可以引申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作风。/ j2 D. R% ~  p* x4 W% W) B9 X
  “忧”,是忧虑、担忧的意思。
  x! a+ C7 o: [2 h7 K% k$ n+ {7 P! `# A$ B3 i6 L% @
  下面着重讲一下“其”字。“其”是本句的难点所在,由于对“其”所指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孔子这句话的不同解读,所以放到后面来解说。3 i$ F- A# k6 |$ b
  “其”字有两种所指:其一,指父母;其二,指儿子。
9 I( o+ [* B/ _! s/ e  若“其”字指的是父母的话,“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唯有父母生病这件事,是最令儿子担忧的。也就是说,以“儿子担忧父母生病”为孝。
- O% w; t$ {4 ^; F/ _# m! i  若“其”字指的是儿子的话,“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父母最担忧儿子的,就是儿子身体有病,或是儿子言行有过错。也就是说,以“不让父母为儿子担忧”为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0 18:27 , Processed in 0.02956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