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20 20: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纵火犯薛怀义也知道不妙。他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拿不准武则天会怎样处置他。可是几天过去,武则天没有动作。薛怀义就犯嘀咕了,以他对武则天的了解,这个事儿不仅不会饶他,而且不会轻饶他。以女皇说翻脸就翻脸的个性应当是雷厉风行,怎么会没动静?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片刻安宁吗?
8 w' ^- C7 m4 O
* ?. A8 Y$ b! ]) a. N i8 x 对明堂和天堂失火一事。朝廷大臣当然要议论,有的意思是,这是上天给予的警示,武则天应该下课。还有的是拍马屁,这是祥瑞,吉祥的预兆。怎么呢?有根据,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过河的时候天降大火,后来周武王果然打败了商纣王。由此推理,大周也必定兴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搞得武则天心里也不安,谁都愿意听好话,可好话的真实成份有多大?哦,一场大火把神圣标志给烧了,倒成好事了。这不扯淡吗?武则天更相信这是上天的警示。因此,薛怀义这一把火不单烧毁了大周王朝的标志性建筑,还给武则天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
# L' p& c, G3 f& d4 ?1 A& U
+ [% P. w. \" D$ C& C, | 表面上是一派风平浪静。薛怀义毛发未损,纳闷中度日。8 L( A5 i% c' D
半个月后,就在天载二年二月四日这天,薛怀义突然死了。 O# @2 x$ K( E2 p3 H
不用说,所有人这时都会想到,一定是武则天秘密杀害了情人小宝。她不公开杀,是因为怕丢脸。薛怀义纵火烧毁的明堂和天堂,罪大恶极应当处死,这合情合理,可问题是,他纵火的理由是和御医沈南醪争风吃醋。这要是公诸于众,武则天的脸往哪儿搁。看来女皇帝的待遇到底还是不如男皇帝,没听说女嫔妃争宠对男皇帝有什么影响,可对武则天来说,影响就比较坏了。0 L: H# ~0 Y- n* s; R! }3 D6 `% l. ^ b+ y
这时候,一个叫宜都内人的宫女给武则天讲了一通阴阳之道,说男为阳,女为阴,豢养男宠,是以阴求阳,是走向毁灭,所以一定要除掉男宠。武则天惊出冷汗一身,随即雇凶将薛怀义暗杀。——这个段子出自于李商隐的《宜都内人传》,这是一本小说。小说是什么玩意儿大伙儿都知道,除了虚构就是虚构,可信度非常有限。只能当段子听。
( ?( k, j7 t% A, f6 ^" U ^# l. z* j. O , q9 `$ T9 J! C0 |9 _; Y* R
那么,薛怀义被杀案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呢?案发现场在哪儿?作案凶手是谁?) ]* W6 ^( O! h# o' x
此案有两个版本。先讲第一个版本——
, z9 @) V- }# K9 n* G3 G7 ]- Y0 n 案发现场:洛阳宫城内瑶光殿
5 C. y3 {( s9 L6 @+ P$ C 案发时间:夜晚
! f7 l _9 p. Z4 e* i4 R7 v& ?" X4 G 作案凶手:太平公主乳母张夫人率领的一帮武士。
; W6 U1 L/ X) ?# L4 c# D2 r) } 案发过程:武则天召唤薛怀义当晚到瑶光殿幽会。当晚,薛怀义美得直冒鼻涕泡,屁颠颠赴约,却未见武则天,见到另一个女人张夫人,张夫人身后还有一帮武士,如狼似虎扑过来,把薛怀义按翻,拳打脚踢,一顿暴打,将他活活打死。' N2 b( h4 D% t
案情记录:《旧唐书》
' D5 N; H& T& W. Z Q6 ~ % q+ [! F: L- ]/ H9 W* m# \
版本二——
1 d+ Y/ r3 K$ A! }* l 案发现场:洛阳宫城内瑶光殿 b" h, z: v3 \# l& w. M, `
案发时间:夜晚4 `& V; X7 J: V' u1 L( l* |+ V
作案凶手:武则天堂侄武攸宁- }6 ]3 W+ J; m, \' k% ^: f
案发过程:武则天派召唤薛怀义当晚到瑶光殿幽会。当晚,薛怀义美得直冒鼻涕泡,屁颠颠赴约,却未见武则天,见到一个男人武攸宁,武攸宁身后还有一帮武士,如狼似虎扑过来,把薛怀义按翻,拳打脚踢,一顿暴打,将他活活打死。
3 ~* r& b. J7 Y8 K' y) \ 案情记录:《资治通鉴》
- F {2 }9 t% u1 P/ v! X E ) p! H) l+ c8 e7 y2 w! I, f, `
分析这两个版本,首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总之薛怀义够倒霉的。其次,《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记录的案发现场、案发时间和案发过程都如出一辙。只是作案主犯不同,一个是太平公主乳母张夫人,一个是武则天堂侄武攸宁。哪一个更适合作案,或者说更值得武则天信任,而被派去作案呢?7 \% Q' h9 a4 p7 }5 ~' J
我认为,应当是太平公主。
. n( k$ r: h% p; } 第一,亲属关系上看,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武攸宁只是堂侄。要说信任,武则天当然更信任太平公主,指派她去干这件事更为妥当。
$ Q) \( h! G5 \) k2 C/ R- j 第二,太平公主行事谨慎,有头脑有权谋,深得武则天喜爱。
& y; w6 Z/ d' Y1 z 第三,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薛怀义的介绍人。当初是你把这货色推荐来,如今他闯下滔天大祸,你去收场自然是再合适不过。暗杀行动要的就是一个“暗”字,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太平公主自然知道内情,那么何必要让堂侄武攸宁也知道呢。从这一点来看,就算不受武则天指使,太平公主也会长生干掉薛怀义的想法。虽然,薛怀义得宠时并没有深入过国家政治,也不是宰相,但他恃宠而骄,彻底伤透了武则天。自己作为介绍人,多少会受到一些牵连,不如派自己的乳母带人去暗杀,一了百了,既随了母亲武则天的心愿,自己也很安全。当然,这一点仅仅是分析。
, W; L3 k. \/ C) {( r- {. X9 M2 M + L( p& r% m U7 f- V5 ]: {7 v
薛怀义死后,武则天派人把他的尸体运回了白马寺。尸首在寺内被焚烧,建塔一座。一代美男冯小宝香消玉殒。* ^1 K1 E5 p" Z/ ^9 a# v( D
他是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在这个时期,武则天豢养男宠可以说是一场模仿秀,模仿以前男皇帝们养嫔妃的传统手法,谈不上道德与不道德。后世的人对武则天与冯小宝爱恋一事,没有必要指责和批判。毕竟这位首席男宠不像后来的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一样乱政。他的危害性是有局限的。从根本上看,冯小宝出身市井,而二张出身官宦家庭,二者的远见和理想、野心自然不会相同。冯小宝只要恩宠和地位,二张却企图掌管朝政而得天下。而且,冯小宝是一个人,二张是两个人,力量大,危害也更大,兄弟再无能,还可以排炮攻城,让风烛残年的武则天再度销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