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3 20: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877)
2 o0 a' p% [7 E! G! N 4 ~/ i' J/ ^/ u
在一般史书里,狄青的一生,成在武功,败在文臣。他的悲剧是宋朝猜忌武将,重视文臣的“祖宗之法”造成的。
. W4 J* t1 J; B" S: y 这话对吗?没错。只是有个很微妙的一点,与文臣的恩怨,都是他自找的。1 C6 O; B) t# v
狄青的官做到指挥使时,他主动接触了一个人。当时的经略判官尹洙。尹洙的官不算高,但是个大有来历的人,在西夏战争开打之前,他就是范仲淹、韩琦的好朋友,开战之后,又在范、韩之间做勾通工作。可以说,他就是个绝妙的跳板,与他交往,能迅速跳到西北方面的最高层。, d n+ ~2 H' Q- S
果然,狄青的军事才能打动了尹洙,尹洙把他推荐给了范仲淹和韩琦。史书中记载,“韩、范一见奇之,待之甚厚。”但是厚的方式,却各有不同。
/ o7 v& ]! g0 m* U 范仲淹拿出了一套《左氏春秋》,对狄青说,为将者,不知古今战例,不能通晓兵法,只是一勇之夫罢了。希望你多学多看,成为真正的将才。
* V4 z7 U# J5 ?3 \ 这句话是决定性的。不管狄青与高层接触的最初愿望是什么,他的命运从这时开始扭转。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更是第一战斗力。范仲淹的一席话,让宋帝国从此拥有了一位智勇双全,独当一面的国之帅才。冥冥中就像有定数,300年间第一人为在他去世的那一年,宋帝国所面临又一次危机时,留下了解救的人物。- l3 M4 V( }* u
狄青从此精研史书兵法,再不是那个只知披发冲阵的勇将了。
) R+ I5 p. k; }5 o9 m, v% w 这是和范仲淹交往的结果,与韩琦就截然相反了。说来这也是命运,之所以会有反差,最重要的一点,或许就在于年龄的差异吧。: ~* n l w8 c
范仲淹这时己经年近花甲,是个地道的老人了。狄青却只是个30出头的青壮年,两者相差如父子,再加上范仲淹的博大胸怀,自然而然地就把他当后辈学生看待,既教导又爱护,一片温柔的心肠。但韩琦呢?他俩可真是有缘。
. a% ]4 Z: T7 h* o1 l: e8 o 居然同岁,都出生在公元1008年。 a9 F9 C* k) Q# P# `+ J
0 |$ C: U5 Z7 N. ?
连载(878)
( A& H/ P* `+ A6 D' r. p
7 k# \+ m. H& I C+ c7 D- ~ 关于狄青和韩琦的传说有很多,从他们两人刚刚起步时就开始了。1027年,两人都是翩翩少年,第一次相遇时,正在国都。
0 X( ], ?0 P8 I$ `. i o 那一天御街上张灯结彩,新科开考,状元、榜眼、探花从东华门唱名而出,举国轰动,都来看当时最幸福的人。人群摩肩接踵,其中就包括了最不幸的人。狄青和他的伙伴们。
6 f3 W+ L, t5 O9 E! W- E 一群刚刚黥面的贼配军。# |; K- p2 P1 o% e
那一天都是18岁的少年,一个锦衣高马,夸耀人间。一个黯然人群,落寞失意。当时有个伙伴轻轻地喃喃自语,看人家,天上的人,我们一生都别想靠近。% A9 U! T( k1 |/ b, F
周围一片叹息,一群大兵都苦笑了一声。却突然听到有人说,“也不见得,还得看各人能力。”大家吃惊的转头,狄青,正高昂着他黥过面的头颅,他的目光难说是不屈,还是嫉妒,反正没有屈服。7 u# v1 j8 m+ V9 Q
时光流转,好多年后,这两个人都到了西北战场。韩琦高开高走,当年的榜眼,己经是方面大员。狄青,也因为战功逐步提升,能让对方知道自己叫什么了。历史在这里变得有趣,它交代了韩琦和范仲淹一样很看重狄青,并且优待,但具体是怎样优待了呢?
' U8 l4 |/ Y6 ]* a; n! ^) @: D, }. T 他请狄青喝酒。真是很大的面子,能让一介武夫出席他的酒会。这个酒会在历史上相当有名,狄青受辱了。当时无酒不欢,无妓不乐,韩公请吃,妓女们的身份也相当地高。有位名叫白牡丹的挨桌劝酒,到狄青身边时,突然笑了,“也敬斑儿一盏。”- n- A" Q$ F% Z. x M- s; z0 F0 X4 G
笑语盈盈,轻佻妖冶,多亲近,“斑儿”,脸上有黥文的小朋友,你也喝一杯吧。大厅广众,奇耻大辱!狄青当时都己经是副总管的职位了,居然被一个妓女这样嘲弄!; o/ g% `7 L6 m/ Y8 o" u+ b6 X) I
当天狄青不动声色,他气疯了,也得给韩大人面子。但是忍无可忍,他第二天把白牡丹打了一顿板子。这事儿,在狄青来想,就算了结了。有气出气,私下解决,没碍着你韩公什么事吧?
( \" G7 L% i: t1 D 不,大错特错了。韩公很生气,后果超严重。隔了些日子,狄青有个旧部下,叫焦用的来看他。才坐下喝了几杯,突然就被韩琦派人抓走。罪名不太大,处罚是斩首!# c' c) i1 B5 \( C; o
狄青急忙赶去求情,实在不敢就事论事说什么,只能站在阶下说:“焦用有军功,是好男儿。”
/ P2 l, _) e% _( T8 T 台阶上韩琦一阵冷笑,说出了他心中,也是宋朝300年期间所有文臣的宣言:“东华门外以状元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儿,这算什么好男儿?”# h' P1 B/ L+ W7 R1 U6 i
就在狄青的面前,把焦用杀了。
& a& r# {) n: a' t 狄青默默无言,呆立了好一会儿,才慢慢走开。这真是文臣的一大胜利,尤其是后来,宋朝仁宗年间,几乎任何一个文官都敢在狄青面前叫嚣,至于理由,不为什么,我、是、文、官。
7 Z' |& q0 q' T5 L& B4 Y. j 真是了不起,文臣们在五代十一国的几十年里受尽了委曲,他们终于翻身作主了,而且一直快乐了300多年。只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宋朝灭亡之后,元朝把天下人按职业分了10等。最后一种是乞丐,第8种是娼妓。第9种就是文人。
: [! _2 T& Q: T' @- m# @- ? 比要饭的强点,比娼妓还低,这就是文人猖狂的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