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20 22: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77)
# h. b a" Z! T( m2 G- B* y + {+ c: Z$ e) u8 D, A0 f3 z, j
是的,李璟就是那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男人,他早期的奋发就像是年青人特有的意气之争,人在年少一定要出点风头。等他真正遇到了敌人,久战不胜时,就会变得再而四,四是什么呢?就是掩耳盗铃,得过且过。% B. Q) @( O+ Q$ s s% [
无论如何,只要能活下去就可以了。
$ f! v$ p6 x/ \5 G8 T 这个无可救药的性格特征也毫无例外地传出了他的儿子,并且在李煜的身上更加发扬光大了。只顾眼前的享受!; x. a/ m" w6 I. X1 Q7 S0 [
难道柴荣会就此善罢干休了吗?简直是笑话,果然才过了半年,柴荣就卷土重来。契丹人,还有北汉人,都何足道哉。柴荣在北疆稍稍留心之后,就立即波平浪静了。
7 l, l' V# x4 B+ n) N: u 这一点都没有夸张,辽国也是一世之雄,可是要看皇权具体掌握在谁的手里。这时的辽国国王耶律述律是个非常绝妙的人,通过这次短暂的接触,柴荣已经非常想和他进一步勾通了。但是当务之急,仍然是把南唐在江北的势力彻底连根拔起。
( g" L& @" v4 i6 {9 V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当年10月16日,柴荣再度亲征,一路势如破竹,无所阻挡。首克濠州。这一战让南唐人把后周人当成了魔鬼,因为后周人突破他们设在淮河里的巨木水障时,竟然没用战舰,而是直接骑着骆驼冲过了河面(上帝,别说是南唐人,就是我刚看到这一段,也不相信沙漠里的动物竟然能当船使)。李重进、赵匡胤、王审琦等大将争先破敌,所有南唐的水寨、旱寨、战舰以及濠州城无一幸免。当战斗结束时,才是10月18日。
% Z$ D# D, C9 j; S" A 10月19日,南唐人继续挣扎,实话实说他们已经非常努力,派出了数百艘战舰从涣水(今浍河)的东面来援救濠州。可惜没等他们到,柴荣就已经亲自挥军迎了上去,在洞口(今安徽凤阳东)将他们彻底击败。请看战绩――斩首五千,俘三千,夺战舰三百余艘。之后柴荣不顾劳累,马上率军向东,扫荡剩余的南唐溃兵,一直追到了南唐人的下一个军事重镇,泗州。
, _1 m. \5 k8 |2 u* v 什么都无法阻挡柴荣了,泗州没有支撑多久,就举城投降。而柴荣绝不停息,不仅强迫士卒,更强迫自己主动寻觅战机。这次是南唐水军的劫难到了,他们剩余的全部数百艘战舰从清口(即泗水入淮河之处,今江苏靖江西南)匆忙撤退,但是很不幸被后周发现了。柴荣立即出动,派水军在淮河疾追,他自己和赵匡胤分率骑兵夹淮河两岸追击,一直追到了楚州西北。就是这里了,史书记载,南唐节度使陈承诏被赵匡胤俘虏,南唐水军全军覆没,数百艘战舰,只逃出去四五艘。 t9 n- Q: R' }) j: k6 }
从此,长江以北的水系里再也不曾见到过南唐的水军。. i3 Q+ I4 Y5 c
那么下面,就轮到楚州了。这时柴荣已经劳累到了极点,而且他突然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顽强抵抗,楚州守将张彦卿誓死不降,他像刘仁赡一样把要投降的儿子亲手杀死,然后发誓与城共存亡。他说到做到了,城破之后,他和手下一千多名将士和后周人巷战,无一人投降,全部战死。而后周一边也因此死伤惨重。
, g _6 c% k; C; i1 b. N 柴荣狂怒!' u! S8 o. H1 N. x- J
自从出兵以来,一刻都没有停歇,始终亲力亲为全速运转的柴荣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亢奋暴躁之中他暴露了性格之中最大的缺陷。
) a# C5 i5 K7 E5 O. M+ [" A4 {; M 他下令,把楚州屠城,一个不留!! {3 d3 r$ ]4 U. ~8 B
这是这位“五代第一明君”的唯一一次暴行。我不知道他事后是否后悔,只能从这次的突然失常中,判断出他性格里的缺陷――冲动。
" e2 `5 n! V' Y4 ] 冲动,他的力量来源之一,这让他做任何事都果敢勇猛,锋锐难当,但也失之急于求成。就这件事而论,我想他之前肯定没有屠城的打算,而且他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可是他一怒之下还是做了。就像他与刘崇在高平之战中,他虽然御驾亲征,但也肯定没有自己来打头阵做先锋的打算,可他一怒之下也都做了。8 `$ z- Z. k% ~) m" h5 {0 o
冲动,是非凡的动力,结合他非凡的才能,让他如虎添翼,势不可挡,但这也是把地道的双刃剑。很快就伤人也伤已了。4 u& h+ P2 c; K* h2 c1 }; _- Y
强极则辱,情深不寿。柴荣的短命,并不是上天对他不公,而是他自己没有掌握好生命的节奏。) t5 G G; I; A) d8 J; o
2 m. H0 M T: X* C- Y 血洗楚州之后,不管史书如此记载评价,在当时的确没有人再敢反抗柴荣了,至少在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后周军所到之处,如滚汤泼雪,海州(今江苏连去港西南)、天长(今属安徽)、静海军(今江苏南通)等地望风而降,再往南,柴荣的目标已经锁定了长江以南的南唐都城金陵。2 w% H, r7 I c# O$ n; @: M N s
这一年的春节柴荣是在战场上过的,春节刚过,在公元958年正月末,柴荣就命令征调当地民夫浚通鹳水(今江苏淮安西老鹳河),2月初即引战舰数百艘自楚州逼近扬州,进一步扫平江北。但是事后证明他完全是多此一举,白耽误了功夫。因为扬州城已经人去城空,城里除了老百姓,没有半个南唐军人了。
8 w0 y7 b8 o9 d$ V 3月初,后周的水军终于冲出了淮河,浩浩荡荡冲进了烟波浩渺的长江――终于冲出了江北,终于看到了长江……柴荣驻立船头,率千军万马,举长帆强橹,中流击水,壮怀激烈!# S+ K* M0 ~; ?# G" L Z8 Y& `
人生至此,复有何憾!% D% g9 f# V5 h, F; h, E: y! ]
是月中旬,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亲至江口,大破南唐屯泊在瓜步及东沛洲(即东洲,今江苏启东吕泗镇一带)水军,其部下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勇冠三军,居然率军直扑长江南岸,以自己所部之力就突破了长江天险,杀散南唐驻岸守军,登岸后把南唐人的营寨一把大火付之一炬,然后才从容收兵回归北岸。
8 {+ k! R3 E% f- A* h7 J5 ` U( w 李璟彻底绝望了,所有的牌全都输光了,连最后一条心理上的安全底线――长江,都被后周人儿戏一样地突破,这仗还能再打吗?这时候他慷慨痛快了,派使者给柴荣带去了如下的条件:
. E8 k) U3 @% u2 @/ D' [ 向后周进献尚在南唐控制之下的庐(今安徽合肥――该死吧,这样的重镇在手,居然就此投降!)、舒、蕲、黄(今湖北黄冈)四州,以长江为界,岁贡称臣;3 Q* q7 m: i$ F4 R6 F
并献犒师银十万两、绢十万匹、钱十万贯、茶五十万斤、米麦十十万石;
' W0 ?- B X, k" h: d/ r% [ 去帝号,改称江南国主;去南唐年号,从此改用后周纪年。
6 u& G6 D! r% C7 ~# W& P. H 以上种种,只要柴荣点头罢兵,马上生效。& Q7 Q2 n' T' X0 u# s0 J6 k) B( H
柴荣却沉默。但是还有什么好想的呢?人马骁勇,水军强盛,长江已经不是险阻,还有什么理由还不一鼓作气地冲过去?更何况,在立国之初,王朴就已经替后周定下了基本的国策――先南后北,统一南方之后,才能进一步想到或西南或北。
6 D5 H/ P+ k9 Y. y( W9 Z8 X 那么还在犹豫什么呢?柴荣已经让全天下人都清清楚楚地看见了他的本来面目,有进无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难道他会突然转性吗?
' b' K+ y& Z' u 可历史证明,柴荣真的就此止步了。他答应了李璟的求和条件,就此北归。第三次亲征南唐之役就此结束。他的目光已经从水气氤氲,树木葱笼的江南收了回来,转向北,面向了千里长风,雄关漫道的大漠草原。
N8 t; v m- k: ~- F" p/ D 契丹,你还是要在我的背后捣鬼……撮尔小民,化外野人,乘我中华一时糜乱,竟敢如此猖狂!你以为中国从此就无人敢向你们挑战了吗?!
3 q, |! i* d1 m! g6 @# o% b2 L 我会让你们,会让世人所有人都记得,我柴荣都做了些什么……" N @4 ]$ Y5 d/ a
$ Z* M" i% W v1 M' j
柴荣回到了开封,他所要的消息也都到了――关于辽国,关于辽国皇帝耶律述律。
2 S, K" W8 N% V- \* [5 X* U 开战之前必须知己知彼。! R1 K, S. d \) c0 `. b: G
耶律述律,汉名耶律璟(上帝,多么的巧啊),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耶律德光,而且他身为长子。但是在他和他父亲之间,还有另一位辽国皇帝,辽世宗耶律兀欲,汉名耶律阮。他的父亲是耶律德光的大哥,让国皇帝耶律倍。; \0 i5 B2 h& m
说到这个“让”字,可就真的是污辱耶律德光了,耶律德光小名尧骨,他从来都不用别人让他什么,从大哥的储位到汉人的燕云十六州,没有什么东西是他不敢抢的。史有定论,他的功绩超越了他父亲耶律阿保机,成为了辽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强势皇帝。但就是这样一位极力为本民族争取生存空间外加各种朝贡的好皇帝,一但暴毙,马上就被族人遗忘,立了他的仇人兄长耶律倍的儿子当皇帝。
+ [8 H0 \' [( [, N0 E& a 耶律述律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吧。这就给辽国的内乱埋下导火索。只过了五年,耶律兀欲突然被人刺杀,虽然没有迹象表明是耶律述律派人下的手,但他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辽国皇权再度回到了耶律德光一支的手里。- U5 ^6 D) E3 g/ [
耶律述律开始报复,这人根本不懂得整个辽国都是他的,哪一样他都应该珍惜。他把他叔伯哥哥耶律兀欲的所有大臣都清除了干净,然后开始了充满了新奇刺激的夜生活。从此万事轻风过,壶中日月长,只知道打猎、喝酒、睡觉,被人称为三绝“睡王”。9 j( {) B0 F1 h
虎父生犬子,估计就算已经死了10多年的耶律德光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是这么块料。辽国在这种宝贝的治理下,给半个世纪以来倍受欺凌的汉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s! l# @3 a g6 z
还等什么?千载一时啊,性如烈火的柴荣绝不容许机会在他的手里白白溜走。他命令全国再次紧急动员,全力以赴准备下一次战争。但是命运从这个时候开始,突然收起了对柴荣的笑脸。在他准备向最大的敌人契丹挑战时,他最得力的人才――王朴,突然去世了。
9 r9 m- P: R! I 王朴是活生生累死的,他的史书中虽然名声不显,那是因为他做的是萧和的事。他坐镇后方,镇抚百姓,使粮道源源不绝,让柴荣能在前方安心地打仗。不说他平时是怎样劳累了,他死的时候是去巡察河道防务的途中,路过大臣李谷的家,两人正常交谈,突然间王朴昏倒在地,从此再没醒来,时年54岁。
; y$ j1 C: r2 @& ~ 王朴死了,一个志同道和,性情相近的帮手就此离开了柴荣。这对柴荣的打击非常巨大,在王朴的葬礼上,柴荣不顾皇王之尊,亲来吊唁,史书记载他伏在王朴的棺椁上痛哭失声,谁都无法劝解。
y1 W7 ?. z# D9 L0 u+ t9 g 当时有一个小孩子也站在灵前,他叫王侁,是王朴的小儿子。爱屋及乌,柴荣以及后来的赵匡胤都对王侁宠信有加,可是谁也不会料道,就是这个孩子铸成了北宋初年最大的一次忠良之殇。
q+ n; Q9 L- i& S; X) H 那位受害者姓杨。
8 S! G8 @7 B' q" y7 C9 F3 A" N 但不管怎样,柴荣都要沿着他的命运之路走下去,战争的机器再次隆隆地开动了,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向北!不胜不归!只要能够夺回燕云十六州,汉人就会恢复长城这条维系着全民族生命的防线,就会从此再也不必担忧北方蛮族的欺凌!
: {% ~& C: S; H7 }) G& M' n! C 而那时,以他击败契丹,夺回失地的军威,无论是南唐,还是后蜀,就会不战而降了……多么美妙,我要使汉统中兴!
- J. ^: P1 o' v5 q' {' H 疲劳已极,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柴荣被这个宏伟的目标深深地打动了,这就是我要做的事,这才是我要做的事……我一定要做成这件事!
2 M J% J& y! h; x: h# T 出发!!
( }$ l$ b2 e' K6 I. B! i7 I5 O- c ) L" U4 z+ Z/ C) `2 r! V2 W6 H
连载(78)7 Q U6 c; a1 v, O' C l% A1 _
" f7 U, S, ?1 O& G
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3月28日,后周世宗皇帝柴荣重披铠甲戎装,从京城开封出发,下诏亲征契丹,以收复燕云失地。
" q' u8 s. {, p 命义武节度使孙行友先期出兵至定州(今属河北),加强西山路的戒备,以阻止北汉对契丹的援助;命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请留意这个人,之前他一直被柴荣留在京师,帮助王朴镇抚后方,声名虽然不显,可是位高权重,非同一般)率领水陆军为先锋出发。然后招集所有后周众将,包括淮南李重进所部,都快速向沧州集结。
* s5 f) N, { ]/ G2 Y# d* U 南方已经没有威胁了,京师已经不必戒备,这已经是后周所有的家底,柴荣已经起倾国之兵与辽国决战!
+ J6 l9 x9 |) a7 w; L( m. e7 g 千载一时,不容错过!, Y2 n: u6 q3 U2 E" r) m# ]
柴荣率军疾进,于4月16日抵达沧州,兵行迅速,他没有休息,当天就率兵骑数万直趋契丹边境。为了隐蔽,他走的全是山野荒路,数万大军掠境而过,连当地的居民竟然没有发觉。第二天,柴荣就出现在了乾宁军(即辽国的宁州,今河北青县)城下。8 Z c. @& ?! n5 R/ \
辽宁州刺史王洪进大惊失色,不敢抵抗,马上就开城投降了。
* H+ e3 X- V6 v8 ^8 e2 o 宁州城外,后周的水军已经到达。随后柴荣命韩通为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水陆并进,毫不停留向契丹内部继续挺进。
w% G7 y6 K/ m' r) y! E. T8 a2 b 后周战舰如云,旌旗蔽空,首尾相连,绵亘数十里……柴荣率当时中原最强的军队顺流而行,直逼辽国南院重镇幽州。两天之后,越过独流口(今天津西南独流镇)、再溯流而西,直抵幽州前哨益津关(今河北霸州)。
1 N. x, U: f/ ^( T. T4 J 益津关与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淤口关(今河北霸州东信安镇)合称三关,是幽州方面正南防线上的三座重要关隘。1 G! X+ ?0 V& f$ N! k
不下三关,难抵幽州。9 q( j. Q# v% ~+ }" h) b w
但从来都是契丹骑兵从三关出发南下侵掠汉地,从来都没有过汉人军队主动出击,攻到三关之下。一点防备都没有的契丹守军一哄而散,世宗皇帝到达关前,益津关守将终延辉就出关投降了。
* k& \6 S5 T' ]" Z* E 益津关向西,水道变得狭窄了,柴荣弃舟登岸重上战马,迅速向下一个关口瓦桥关挺进,当天日落时只得停驻稍歇,柴荣露宿在旷野荒地,与众将士同宿同起。
' f; M% D" ^5 d8 u% } 次日清晨,太阳又一次升起了,柴荣振奋精神,命赵匡胤向瓦口关挑战。赵匡胤率部直抵关前,刀兵未动,瓦桥关守将姚内斌出降。进驻瓦桥关,柴荣稍微歇息了一下,这时辽国莫州刺史刘杨信和辽淤口关守将不敢抵抗,直接遣使归降。
, P- q4 K, Q3 O | 5月1日,后周强大的后援部队到达,而且战场上锋锐难当,所向披靡的李重进终于从淮南赶到了。柴荣终于有了强大的实力可以和契丹人正面对冲,而这也可以看出,柴荣对自己的苛刻,他又一次充当了全军的先锋,就像高平之战那样,不等主力齐集,就已经先期出发。
; H$ k5 j# I1 i1 E+ h 李重进等后援部队的威慑力极其强大,辽国瀛州刺史高彦晖不堪重压,主动投降了。至此,三关以南所有失地,都被后周迅速收复。
. i& @0 u$ J% `: L 此时,距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下诏亲征只有区区42天,而从京师出发开赴战场,实际只有32天。短短的一个月里,契丹边关守将望风归顺,无人撄其锋,一举收复3关3州17县,共复民18000余户,为大唐中期以后汉人从所未有之胜利!
' P# b& O+ _4 \. L) n N0 f3 o$ G 5月2日,柴荣在瓦桥关行宫大宴众将,将士们,前面就是幽州,即为古之燕地,为燕云十六州之首……让我们前进,剧战契丹,光复燕赵,中兴汉地!4 Z6 A. Q/ a! w" o1 L
$ B2 i. b) v+ x, \3 i6 y7 }1 I. Z
但是出乎柴荣的意料之外,几乎所有的将士都沉默了下来,包括以悍勇无敌著称的李重进。他们向柴荣报告了最新的情报――辽国王耶律述律已经率领契丹精锐骑兵来到了幽州附近,他不再喝酒了,此时就屯兵在燕山之北。契丹的前锋部队马上就要到瓦桥关了。
) A% P% I* `- ]* R/ G" L 耶律述律……柴荣默默地念着这个异族酋长的名字。是的,幽州,辽国绝不会轻易放弃,而耶律璟更不是李璟……但这又有什么关系,这次进攻并不是偷袭,本来就是要与契丹分出个输赢胜负的!) @$ \! `/ E* H, I' c) U
但是随军的大臣和众将们却不这么想,这些人的心理完全符合唐未以来汉民族的心态――“陛下离京才42天,兵不血刃,北举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虏骑皆聚幽州,未宜深入。若贸然进军,一旦有失,则前功尽弃矣。”
/ k) r2 g8 Z1 [2 R' @ 柴荣听得忍无可忍,奋然而起――“乘胜长驱,正如破竹之势,怎可中辍?!”! V4 V! N8 h2 J1 g" g% _
就在当天,柴荣即令先锋都指挥史刘重进率军先发,就在瓦桥关以北,与契丹先锋相遇,一场激战,斩其数百游骑,进而攻占距离幽州仅120公里的固安(今属河北)。到第二天,柴荣亲自来到了最前线,他到固安的安阳水(即今永定河)视察军情。然后命令立即架桥,以备全军迅速通过。不等耶律述律前来,他就要主动去向契丹兵团挑战。 G6 \$ w' G8 A" w1 F
请记住这一天,公元959年5月3日,柴荣从前线返回瓦桥关,准备下一天的征战……这一天是柴荣命运的分水岭。就像古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得胜,会宴将士;也像是神话传说中无敌的勇士阿喀硫斯最后一次冲击特洛亚城门,他们都到了命数终止的那一天。
* F; I, p' P* W* f3 L 传说柴荣当天心神激越,纵马驰上一片高坡,他要“驻马高阜,以观六师”。是的,他看到了他雄壮的军队在他面前源源不断地开赴战场,也看到了当地的父老牵牛举酒来欢迎他。他顺口问道:“此地何名?”- s% H+ e) a8 M; q, [
“回陛下,故老相传,谓之病龙台。”5 p# `6 i8 S" @& b, @
柴荣愕然,既而黯然下坡,当天夜里就突然发病,就此卧床不起。
0 A. ?; p# G9 y- T2 ]/ @( |9 @ 当然,这是传说,出自《五代史补》。但细查史书,此时柴荣即位已经五年了,五年之中他五次亲征,鞍马劳顿,事必亲躬,有迹象表明,就在此次出征以前,他就已经有病。因为有大臣上书劝他――“待圣体稍安之后再行北伐,亦不为晚。”0 \1 d! o1 q; j3 I
但柴荣毫不理会,终于在和契丹国王决战的前夕,他突然倒下了。但就是这样,他倒在了床上,仍然不肯罢休。史有记载,5月4日,有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攻破易州(今属河北),擒获契丹刺史李在钦,献于柴荣帐下,柴荣为表示决无退军之意,令押赴军前斩首;
# z7 h4 L$ A2 w% F8 r. q8 ` 5月5日,柴荣下诏以瓦桥关为雄州,以益津关为霸州,征发数千民夫来修筑霸州的城墙。既以得之,决不放弃;9 ] |/ Y' Y' _: Q
5月6日,柴荣命大将李重进统兵出土门(今河北获鹿西南)攻击北汉,进一步削平契丹的援军,一切仍然为了与契丹兵团决战做准备。5 `) i% V" {4 C! K) Q2 {% k# l
但是到了7日,柴荣终于支持不住了,他的身体背叛了他,让他知道他终究还是一个凡人……群臣苦苦劝说,他无可奈何只能回京养病。临行前,他命令韩令坤为霸州都部署,陈思让为雄州都部署,各率本部驻守二州。! u+ C J$ {) z! B# F
一定要守住!等我回来……我还要回来,这是我们进攻契丹,收复燕云的基地……
# d# L% I( N) I3 l 5月8日,柴荣从雄州起程南归,于30日回到了都城开封。自离京北征到此时返回,总计才有60天,但柴荣身体的健康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多年的积劳,平时的大喜大怒,让他的身体彻底崩溃,再也无法康复。而到了6月2日,命运再次给了柴荣剧烈的打击,他的女儿突然死了,柴荣悲恸难当,他不懂,上苍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
2 y0 C( e1 k4 r8 ^6 U* J9 Y4 a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了无生趣,柴荣真的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在公元959年6月19日晚,他死了,带着无尽的遗憾,带着未完的理想,在年仅39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