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 17: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77), [+ J1 W; Q# J1 w# ~: P1 z
# G+ J. y; f) p, u) Z# p
王安石答辩之后,司马光沉默了,他己经找不到新的发力点,仔细地找啊,王安石身上还有什么能放大的东西呢?
3 n5 N8 c% N1 A) b 默默地搜寻,这注定了是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王安石不管政绩怎样,人缘如何,他身上的污点几乎可以归零。这足以让司马光找白了头也一事无成。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司马光沉默艰辛地努力中,从远方传来了一个喜讯。' i/ A* b# I, Y6 B5 c
前首相韩琦成了他的战友。这位三年前独领朝纲的大宰相从大名府寄来了一份奏章,这份文件的力量是天翻地覆级别的,它一举把宋朝当时的政局搅乱。
$ a8 x7 m! ]& r" F6 b0 r: l8 Z5 t A 这份奏章很长,为了节省篇幅明确要点,我整理了一下,把它分成两大部分。
7 o( W7 G" q, L3 G 第一,青苗法执行走样了,和发布时的原文件不符。有严重的硬摊派行为。而且韩琦说,之所以有硬摊派,毛病就在法令本身里。* D" o- F) ~7 v2 {* K
比如城乡居民里的上等户,本身就是所谓的兼并之家,人家有的是钱,根本就用不着借贷。管你青苗黄苗,与人家无关。于是问题出现,他们不借,国家的利息就会少得,为了增加利润,只有硬摊派给他们。可这公平吗?( R z( h5 \; n, d) R1 e
第二,强硬凶狠了一辈子的韩大相公突然间毫无征兆的慈悲了起来。他说小民们借钱,借时容易还时难,到时肯定要皮鞭子蘸水死劲地抽,那会出人命的。皇上,那都是您的子民您的产业,不能这样凶残啊!
- |3 ]( [2 e- M9 x' k3 t/ x" o9 Z 这两点,把年青的神宗皇帝给震住了。他的信心开始动摇,开始怀疑起王安石各种法令的妥善性。手捧这份奏章,他一连串地感叹:“韩琦,真是忠臣。身在外地,不忘王室。我本以为青苗法是利民的,谁成想害民到这种地步?”% y k. z! S& ^! H% _- O. {, z
接着他自动地顺着韩琦的思路滑了下去,成了韩琦的代言人——朕想起来了,青苗法还有个大毛病。青苗法只针对农业,关城市什么事,为何在城市里也放青苗钱?
# D& C! V' C( H$ F 9 Z! i* w v* L4 v, M# s4 E! K
连载(1178)& V4 R* Y h U
+ K6 w3 {$ Z- s9 j0 o 截止到这里,可以说无论是韩琦还是神宗说的都对。本来嘛,上等户有钱为何硬摊派,城市不种田你搞什么青苗钱,还有动用国家机关去追债,那注定了要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的!7 u0 D4 y/ \0 Q( r6 k# h* x
可恨的是王安石居然还不服,他面对一脸忧愁悔恨的皇帝,还怒了(勃然):“如果能满足借钱者的需要,就算是城市居民又怎样?” O8 Y9 b7 O0 b8 V$ s8 o
一脑门子的钱,无可救药的钱痨!+ S$ Y' }. q- N8 p& ]1 j" [
好,说到这里了,我们就应该换个角度来想事了,然后两方面对照,来看哪个有理。
& R& h; `, k6 @1 [# \ 以韩琦奏章两个论点,第一,硬摊派。这是只针对上等有钱人来说了,不许硬摊派,那就是要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来维护兼并人家的既得利益。让吃进去的再也吐不出来,除非改朝换代时天下大乱,全民成土匪去抢,才能挖出来,这就是对了吧?!# m6 p Y- ~6 B K
明白了这一点,请允许我稍微的动用些猜想,王安石到底知不知道下边在“硬摊派”,在向有钱的,成为国家蛀虫的兼并人家硬摊派。我认为,他是知道的。可这有什么不好呢,青苗法的原始文件里的确有不许硬摊派这一条规定,可面对整个新法的大原则——济贫困、抑兼并来说,它是正确的!
) }7 u, ]- m, p1 O" H# z0 Q9 N2 q 一切都是阶级在作怪,伟大领袖说得对,一切的矛盾都存在于阶级矛盾里。大家要注意韩琦是什么阶级,他家世代为官,到他达到顶点,各种明暗收入多到不可思议,曾经有篇文章计算过,以包拯为例,他一年的官方工资就折合现在人民币数千万元。
: D# J5 t4 Q( K M6 ] 请想像韩琦的收入!
+ V: M& i- g4 y- n& j$ v; g 再参照他在家乡买田置地,庄园大到无边无沿,到北宋末年,连岳飞都是他们家的佃户。知道为什么反对了吧,青苗法在砍他,和他这类人的树根。) g! L3 t' e: C4 N
再说第二,追债。% `. t% k# L) Q& e# F
这真能让人气乐了,国家以一年四分利来追债,在韩琦的奏章里就能达到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的惨状,那么请问民间一年七十二分利的高利贷能追到什么程度?为什么那时不见你出来说话,这时面对四分利就闹得不共戴天?!0 C1 v! p9 B3 R* T# N% u
一句话,不是国家追四分利的债有多狠,而是这断送了他们每年追七十二分利的大油水,这帮凶残成性的官僚,根本就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摇旗呐喊!
6 l; q/ d' n k; r8 p* V/ y0 ?- g 可怜年青的宋神宗还是太年青了,他每天坐在金峦宝殿上遥控全国,根本就不知道底下有这么多的鬼花样,根本就不知道韩琦的真面目是什么。
; {" Y' b1 N; i$ W 他只知道,韩琦是他父亲的大恩人,没有韩琦,就没有他父亲的皇位,没有他现在的皇位。于是,天下如果还有一个人可以相信的话,那就只有是韩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