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那时唐朝(李渊、李世民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63)
, d) m0 o  N+ t                      
: y2 j4 u. K9 z( q3 q1 K                      # B, C' ?4 w4 |
                      : M+ X+ o3 L* A& c* g" d. S! i2 G
  作者:沁园春
* V( w: g' W0 ?1 B# W  % q" Z2 l; f. O) i8 ^  D4 A
  2 [* v, u# @# G9 K" ~) \
  8 N( L/ J+ B) T' J/ S
  可是,李老大却是有他的打算,他想得更高更远,其实他所做的这些努力,都是在为夺取关中做充分的准备,李渊举了刘邦的例子,说服老部下,并一一讲明白,人们之所以加入义军,很大部分,还不是想升官发财?
; q9 F2 f8 {; C  
( J4 B4 g* D* j  授授官职,反正是不要钱的买卖,都只是在任命状上签个字,盖个章,就OK啦,而且,如今也是用人之际,人才多多益善,何况这么做,还可以笼络人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 K9 ^# a  T' S% h
  & q( i9 l6 u5 B
  李渊说,用官职来笼络和动员别人,难道不比武力征服要好得吗?众人无可辩驳,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谁不知道?关键是要怎么去做,就全看你的道行了。- |$ k* X$ k% i- W
  
  d" D( b3 c8 ~  革命尚为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z" r( Z; l7 e1 z  8 o8 o2 q9 D) v4 @8 z3 G
  攻陷霍邑,就等于进了临汾的大门,李渊大军以破竹之势,乘胜继续南下,一路狂胜。
1 C- _( x$ k0 \6 P6 l5 [  0 T% m  G) S  p9 h# m0 H; D
  8月8日,进入临汾,8月11日,到达绛郡,前面又是一大关,这一关的老鬼,却有一个白面书生,难道书生也来打仗?镇守绛郡的是两个人,一个是绛郡通守陈叔达,一个是正平县令李安远。1 ?4 M4 D  g' y' B/ n$ p9 M
  ' j' q8 n! O! J( D3 \
  陈叔达兄弟,是当年陈朝陈宣帝的第16个儿子,颇有才学,在南陈时,被封为义阳王,据说此人,很有才学,10多岁时,有一次吃饭,即兴作诗十首,挥笔而就,被人们赞为奇才,争相传颂,一时间,就成了“网络红人”。7 [% E9 ]* W* D0 i) ?
  
% m0 J$ Z" `% v5 [( C, _  隋灭陈后,陈叔达郁郁不得志,直至大业年间,被志同道合的杨广看中,让他做了中书舍人,后来又让他做绛郡通守,直到今日。
. p5 v6 J" E# J9 y* y5 e3 c  ^8 N/ T6 k  
9 j* z5 `4 T! i) |  李安远兄弟,是隋云州刺使李彻之子,少年时,是个喜欢斗地主、赌三攻、打六合彩、买马、玩撒子的大赌徒,后来,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突然悔悟,决定改邪归正,赶跑赌友,扔了撒子,烧了赌具,不再赌博,并且戒得干干净净,从此挑灯夜读,潜心读书做学问,他生也生得好,继承了老爸的爵位,为城阳公,与李渊老早就是好朋友。
& z7 H/ r$ ^8 [' W" `3 F  
8 e  l/ K! Z+ A/ a' x5 w  李安远本想投降,无奈,陈叔达掌权,只好装病,窝在家里不出来,陈叔达兄弟,是个迂腐书生,受儒家君君臣臣的思想毒害太深,不辩是非,仍是想着报效当今皇上杨广,想自不量力的打败李渊。& }. [0 c8 J9 \9 F- D- O* T
  
* l3 E" @1 K7 T5 K4 r7 }& f8 h  这种螳臂挡车的行为和做法,在李渊看来,不值一提,他亲自给陈叔达写了封信,想劝他开城投降,免得玉石俱焚,陈叔达不听,李渊为争取时间,没办法,只好下令准备攻城,但李老大还是很给面子的,在8月12日清晨,他还下最后通牒,陈叔达仍是一根筋,就是不听,又等了一天,到次日一早,李渊这才正式下达攻城的命令。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2: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64); X% @/ b3 l) \6 L% s
                          g) U" F& D6 B6 c, Z3 D
                        
* j0 V  c/ k3 ~8 s$ Y* x                        
# V- D+ b) v4 A+ K' W6 e  作者:沁园春& ]  p) o+ m9 \' H/ Z
  
& H! _. I' e& S- H( O: o7 U  
  J: q6 X8 L# m+ s: W  
4 {5 x/ l1 j. X1 b8 R0 C) V  结果可想而知,三下五除二,李老大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绛郡拿了下来,李渊进城后,先去看望了老朋友李安远,封他为正平县公,陈叔达被五花大绑的押来,吓得浑身直打摆子。/ t4 a# i7 Z$ R% ~3 g) D) c
  / \$ G# ^, Y- J9 D4 G1 w, D$ }
  李渊笑容满面,亲自为陈叔达解去了绳子,还赔礼道歉,陈叔达那叫一个感动啊,肝脑涂地,拼死效力之类的话,肯定说了不少,李渊以礼相待,授予他为大将军府主薄,封爵汉东郡公,令他与秘书温大雅同掌机密。
: x# q/ |" r* y6 H8 G) u  
! g6 F3 A( K2 h1 K- R  陈叔达兄弟本来就是个才子,作文写得很好,书法也不错,自此以后,全军上下的军书、教令和文告,以及李渊开会用的演讲稿,很多都是出自陈叔达之手,陈叔达成了李渊的笔杆子,爱惜人才就是好,至少也不用李老大天天提着个毛笔,在枯黄的油灯下,冥思苦想了。陈叔达的部下,李渊也一概不予追究,而城里有头脸的人物,也都加官进爵,以礼相待。9 A' t" P/ S' e5 Q) s9 W8 h
  
' }* z1 @* X( G# o; D  攻占绛郡后,李渊率义军折后西进,8月15日,也就是中秋节哪天,李渊到达龙门,前面就是黄河了,龙门就是今天山西县的禹门口,与今天陕西的韩城市,隔河相望,黄河从这里直入华北平原,龙门以北,水流平缓,龙门以南,水势湍急,人们传说这里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是大禹一斧子,给劈开的。' J1 A$ P& Y5 U% X! G7 d
  
3 m; d2 `5 i6 J1 W/ N  恰在此时,刘文静又带着突厥的柱国大将军康鞘利,及其突厥兵500人,战马2000匹,回来复命了,李渊大喜过望,盛赞刘文静办事利索。
8 N" E6 e/ M  @: @  9 C! \: J2 E2 y0 R6 r
  李渊准备强渡黄河,可是如何渡河,也是个大问题,因为河东还有一头猛虎,在张着血盆大嘴,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呢,汾阳人薛大鼎,来到军中,向李渊献计,出了一个鬼点子:
( X0 K0 Q' o7 ~, f6 p  3 X  r, g# m# s3 Y
  “如屈突通留守孤城,既然不能强攻,不如绕开河东,由龙门强渡黄河,直取永丰仓,再向各地传檄,那关中岂不就坐在那里都可以到手了?”, Z, F; v& J/ @. E( i* o
  
9 b. [: W4 o# U' j  计策归计策,也算是一家之言,众将却表示反对,认为如果绕开河东,那屈突通这只老虎,就会随时从背后追上来,一扑过去,活活咬死你,
  t$ R3 S- ?5 J6 h: I& L6 {  故此,李渊没有接受这个意见,只是给了薛大鼎一个大将军府察非掾的官来做。 ) O7 Q( x/ N/ V* Y! a
  
( d' m- \& e5 u1 j  这时,老朋友任瑰前来拜见李渊,李渊特别高兴,任环可是在河东,一直照料李建成一家子人的大恩人啊!李渊问他此次起兵能否成功,
& ^( B7 C) I, H2 Z! `( ^. w* p  
& ]4 C% j2 Z# T! W( Q- z  任瑰大肆吹捧一番,又积极分析了一番周边的形势,并建议老朋友,一定要招抚关中的孙华。
* _1 x6 G4 z. d6 h  
* F8 O0 Z# v3 b' D) }! ?" G  当然,任环也获得丰厚回报,他被任命为银青光禄大夫和抚慰大使,前往黄河以西诸郡,做游说工作,目的就是要他们不要打了,只要不动手,做什么官,都好商量,任环不辱使命,下韩城,收鸿翊,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算是个人才。& q' m8 U& n% A1 x) \2 I# M' j
  7 T/ }# h- D! B+ r' n) B
  孙华是谁?他是关中地区农民起义军的龙头老大,规模虽不大,只有几千兵马,可个个都是以十当一的“特种部队”,在关中打游击,已有多年,经验丰富,战斗力强,个个都是“尖刀连”和“敢死队”,
  e" C: I$ x0 |  / U; s+ i' F. Q$ s6 u; i" H# [
  李渊深以为然,当即写信给孙华,要与他一起进行创业,只是不知道孙华同学会如何抉择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2: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65)
, B% @1 O. L  b) L4 [& M5 ?- C          ; C- F+ u4 B  I  m4 a
          2 E5 B* f/ V  i9 F& ?+ R' |! f
          
1 s0 m6 {4 i( c; R          
' E& `2 d9 ~7 L0 B+ N( G" J* s  作者:沁园春& A6 _  F; k- b7 v( ~$ E* c* c4 v+ Y6 i
  
# L& ~7 }5 E# g1 c" i  L  
0 [" n! o- c" r# N+ ~# T$ i2 K2 U  2 H) d9 ~( @0 u; M$ g1 w' a
  8月21日,李渊大军到达黄河壶口,这里就是著名的壶口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从这里冲出壶口,涛声如雷,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向着大海狂奔而去。  X! }1 [% A4 s0 }5 |5 W# e& L9 x- k
  
9 @. Z2 ^3 r- A6 f3 M+ Y' A/ j; {/ Y7 s  这里,还有个美丽的传说,那便是鲤鱼跳龙门:每年都会有72条鲤鱼来跳龙门,有云雨相随,有天火烧其尾,而后又化为飞龙,冲天而去。李渊触景生情,心想:自己不正是要鲤鱼跳龙门的吗?自己难道就是那个飞龙在天,黄袍加身的天子吗?) w% W9 R/ b5 R
  
" s8 B8 R3 v4 |& K8 J5 U6 ?  李老大充满信心,黄河两岸的百姓,也很有信心,都把李渊当亲人,像迎接咱们的解放军一样,又是敲锣,又是打鼓,又是送水果,又是放鞭炮,恐怕还唱起了信天游,舞起了扭秧歌。老百姓不但鼓励家里人来参军,还纷纷送来渡船,一天之内,就有数百条。7 {. r9 S# S& t. V6 w+ c& \) t
  5 r, b' C2 X' f2 ?) N1 @
  李渊乘机建立水军,日夜操练,准备渡河,8月24日,终于等到了孙华的消息,这小子,可比陈叔达那书呆子聪明很多,他亲率十余人,从郃阳出发,渡过黄河,亲自到壶口叩见李老大。4 x! F4 Q4 `" `+ m$ s& x1 T1 b
  / k  `% G  `- R6 _1 V
  孙华年仅20岁,年龄与李世民差不多,但说起话来,却是豪爽直率,李渊看到孙华身强体壮,又为人质朴,心胸坦荡,不禁很是欢喜,与他手拉着手,坐在一起,热情似火:" @4 L: F$ x2 S9 ^+ ?' F, M0 c7 G
  
. L9 w0 s0 Z3 o' F) Q& }  “哎呀,兄弟真是义气啊!你能亲自前来,我绝不会亏待你的,关中豪杰为数不少,但声望能及得上你的,恐怕没有第二个人了,你今天率先来投奔我,看来,关中群雄当争相而至了。”6 i6 o$ B1 }8 h# g: [3 U1 _; o
  
; B+ F5 L3 z1 L2 p2 p+ e/ q9 l, z  孙华也很是感激,因为自此以后,他的档案上,就要记下他的新身份了,这身份,就是李渊授予他的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冯翊郡守,其部下个个有官做,有东西分。
& _: Y! u; B/ {! n  
5 z, T' ?) G4 B  大好事啊!人活在世间,劳累奔波,还不主要都是为了一个利字?自此以后,关中的农民起义军,都以孙华为楷模,只要听到李老大来了,裤子都来不及穿,就哭着喊着,前来投奔。
7 [$ D0 B" z4 l' w" `/ z8 U  * N. r' E! r/ b0 l
  对于招抚工作,李渊一路上也是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他一手抓投降的地方官府,一手抓归附的农民起义军,可见,团结大多数后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 c  x8 W- [3 G) L
  这么多的好消息,接踵而至,让李渊兴奋不已,真是好事接着来,镇守太原的李元吉也来凑热闹,派人来报,送来了一个更好的消息,说是晋阳发现了一件圣物,李渊求之不得,命人赶快送来,与部将一起观看。
8 d" q, y: ~6 i( }) C  ' v1 \4 {' r7 T" j7 Y0 R9 u
  这一件圣物,不是什么舍利子,而是一块青石,青石上方下圆,很像一只乌龟,石上好象还印着字?李渊很好奇,提来一桶水,用水使劲的磨啊磨,石头上的字,越磨越清晰,不久,“李治万世”四个字呈现眼前。
9 V% t+ T+ {* ]  
9 ], I* X' h) q4 \  这事一传开,那可炸开了锅,大家都非常惊讶,只有一个感觉:奇异!都纷纷传言,说李渊就是那个李治万世,身受天命的大圣人,这个事情,恐怕李渊在心里要偷着乐,并且大笑三天,其实这是他事先安排小宝贝李元吉手工制作的一个东东,为的就是借天命的说法,引导舆论,让人们觉得,他取亡隋而代之,是天经地义的。
1 }# C. s5 K' W3 J% I* k  
- o2 P6 F( Y1 O2 b+ u( s8 J1 w  可是,若真要登上皇帝宝座,可没这么容易,最大的一关,还没过哩,下一步行动计划,李渊准备渡河。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2: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66)4 s$ s6 y' q  u& O, o
            2 |; I# {' i* L
            
; C) j. H% D0 I' R+ s+ j            ; X$ H" ~& J3 \( w1 n7 K
              _' U# f2 W$ A  y+ n8 _
  作者:沁园春
( H. v9 O% w1 N3 G- a  
' Y) w- f5 v8 u0 I4 k0 [. p' l  
% K' D/ H8 s) @9 [6 _( B  " o4 m7 A# _  T$ _% i
  可是李老大担心屈突通乘他渡河之机进行袭扰,于是派出间谍,四处活动,搜集情报,李渊发现屈突通并没有轻举妄动的意思,立即让孙华抢先渡河,在河对岸做好接应工作。
/ _" W) m7 T3 y% Q; I! [  9 X2 _& g! x0 h/ F1 z! M
  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左领军长史陈寅寿,金紫光禄大夫史大奈等人,先率6000人,从梁山过河,占据黄河西岸,等待和接应主力部队,出发前,李渊又把详细的作战计划对王长谐讲清楚:
9 L8 b) I* d4 L, T8 r  
- j7 k! P0 U0 G$ V2 c$ ^+ R  “屈突通手下精兵不少,与我军相距仅50余里,但他不敢来战,足以证明他的部下,已经不那么听他的话了,然而不可大意的是,屈突通毕竟是老江湖,又奉公守法,所以他不敢不出战,如果他伺机对你发动突然袭击,我便会率军直取河东,那么,河东便就是我们的了,如果他全力守城,你们就拆毁河上的蒲津桥,断了他的退路。这样,前面卡住他脖子,后面攻击他后背,进退两难,除了乖乖进到我的口袋,落入我手心,他还会有什么出路呢?”+ l5 z& x- w& z- D" \
  / A! |0 J: ]* r- ^% k
  话虽这么说,当然只是给部将更多信心,屈突通这头老虎,可不是一只纸老虎,他是让李渊十分担心的超级对手。
4 ~2 Y& K# w4 F0 S" b% K( }( T, ]  
8 u) C/ R1 ?  t4 S, O' s0 k4 J+ t  屈突通是长安人,也是贵族出身,老爸在北周时做过邛州刺史,小屈做过隋文帝的亲卫大都督,也就是隋文帝的卫队长,李渊亦做过隋文帝的千牛备身,相当于贴身保镖——可见他们两人,曾经干的都是保安的同一个工作,有着非凡的才能,只可惜,两人未曾谋面。
! g# }' e" `$ I! G7 r9 W  
7 `2 M5 I. r# g! f  隋文帝曾派屈突通去陇右检察军马,做审计工作,他将当地官吏隐瞒的两万匹马,没有上报,隋文帝知道后大怒,认为私藏军马是要谋反,准备将大小养马的官员,以及各级监察官共1500人,全部通通砍头,+ P( i+ [' v$ Y0 i  m+ ^
  % G; }5 R' U, l6 t6 h9 l2 l) z6 K
  屈突通劝道:“人命关天,死不能复生,陛下怎么可以因为几只畜生的缘故,就要杀掉这么多人呢?”
* N* {3 n8 B# u& b6 r& e# P  1 o' d: D. h# C; \
  隋文帝斥责屈突通多嘴,但他仍是力谏不已,并说:“我宁愿以死谢罪,来换取这1000多人的性命!”
+ H$ _; @  I6 C% R1 D) n9 X$ n7 n  " O  R2 q4 \, u7 V$ Q5 `
  隋文帝知道屈突通是个忠臣,就问起他原因,屈突通说:
" j5 F$ ]5 z; H" ?% }6 L4 [' f: l  * T4 [# T7 \- c+ ~* u, o( X
  “陇右养马,每年的情况很不稳定,年景好的时候,水草也多,产马自然多,年景不好的时候,水草不好,产马自然就少,可是国家规定产马多时就赏,产马少时就要罚,养马的官员,平时藏些马匹,为灾年顶数,也是常情,况且这里条件艰苦,有人私藏了一点马来换钱,也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怎么可以认为养了马,就是要谋反呢?”
5 }& _) t% k9 ~7 Z. T  5 ], J4 m; X/ l- \4 L# z7 l
  隋文帝是很讲道理的人,听了屈突通的解释,就赦免了这1000多名官员,改用其它惩罚,后来,屈突通做了右武侯车骑将军,克己奉公,不徇私情,与兄弟屈突盖,同样以敢于秉公执法、不徇私情而出名,由此成为很多贪官污吏的大克星。
4 X5 r$ F: v! ~& q2 d  T/ R2 M    M! B" Y* ^5 Z
  你知道当时的贪官污吏,怎么说他们哥俩的吗?他们咬牙切齿的说:“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 k& F& d1 H" I& ]; y; M9 ?6 [; M9 c  1 M6 o, F9 ]: c; ~1 Z, [0 |( m
  哈哈,太搞了,可见屈突通真是当时的“包青天”啊!
: h: k: `+ h* l+ M- X9 r  
2 f) u+ N/ i3 x& M; I3 P  P  杨广上台后,提升“宁食三斗葱”的屈突通,做了左骁卫大将军,镇压了安定人刘伽伦的10余万农民起义军。
5 W0 i) J- _1 E  
* Z; d" g" Q) y1 R; z" ?' B: M  杨广跑去了江都,留屈突通在长安辅助杨侑镇守,可见对他是很器重的,如今李渊要来打长安了,杨侑派老屈同志守在河东,就像是一头随时要出击的猎豹,叫李渊怎能安心?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2: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67)8 k3 @; x% h/ L
                  
# L  I" i, ]; @% C7 C& `      
" _* C2 O) o9 h. l) j      5 f; w' \3 B+ p# H! w: P8 o1 |8 d) `
      
0 {: G5 G' Q6 k1 k1 ^, C; ~4 Z2 Z  作者:沁园春. |! d5 k; s+ P, j6 n
  , W. C: o. a; P
  
2 T* p3 e: G- L- ?+ N" W  % B7 ]' D; u- ]  u( _' [, }2 w7 ~- P
  屈突通获得李渊已经渡河的情报,决定变被动为主动,策划了一个大胆的军事行动,这就是派虎贲牙郎将桑显和率精骑数千人,借着夜色,对刚刚过河王长谐,发动突然袭击!4 ]' i( h8 [$ o. X7 i
  
4 G& H" V2 r% t+ x9 M  无奈道高一丈,魔高一尺。7 |& I# ]8 Z. r$ f- X
  ' I. w2 C" B9 C! Q/ b
  更有头脑的李渊,已想到了屈突通来这么一招,早在营寨周围设好埋伏,造了一个大口袋,等着桑显和来钻。0 J: q! v0 f5 h7 w* F
  
5 B& m: x8 Y8 @6 o$ Q; q! B  夜深,寂静。% T0 t) }5 n% t. _& T
  
7 {$ F6 J: C5 d, x0 H" J) ?  突然,杀声四起,桑显和大叫不好,知道中了埋伏,可是已无能为力,被杀得人仰马翻,最后打得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像个叫花子一样的逃回河东。
, ?7 g9 N/ n/ L: h+ i7 f8 j: g  F* i  
7 M* l- `) k  I' l  屈突通好没面子,也不打主动出击的主意了,而只是固门自守,做好防御的一切准备,随时等待李渊来攻城——李渊,你就来吧!" d! I- I! D+ W  H" G0 B- B# t
  $ |/ f9 z, q! T# D( n) O1 Q
  同月,部将张纶徇攻占龙泉、文成两地,俘获文成太守郑元璹,郑元璹善用兵法,更是个远近闻名的出色外交人才,李渊如获至宝,不但赦他无罪,还任命他为太常卿,从此,郑元璹登上了唐朝的外交舞台,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外交官。
; [) h4 O  h0 c( Z& ^  2 R. ?+ j4 E& w" ?/ e3 y7 J3 D1 h0 m& y
  一切如李老大所料,9月10日,李渊率大军把屈突通,围困在河东城,屈突通这头猛虎,也似乎成了关在动物园里的一只乖乖虎了。8 a6 F0 l2 ]( o
  
2 K; E0 M: S+ H; `. U+ R7 B  与此同时,李渊又派刘弘基、孙华等人,率军直趋潼关,打开进入长安的大门,并且切退屈突通的退路,同时,与屈突通却始终僵持着。1 J8 a) C$ x& E( e
  
1 J! a# [/ P" T1 v0 G  河西诸郡,听说李渊准备进取关中,都好象博客抢沙发一样,争着抢着来归附,各路豪杰,争相加入李渊的义军,渡河入关的时机已经成熟,可这只锁在笼子里的老虎,降又不降,那就只有打了。
# g- Y! [( d5 _% H  H  
3 b& `( ^( A' T5 ^; `  李渊也想打下河东后,再渡河入关,他派李建成、李世民和裴寂,各自领兵围城,将河东城一角团团围住,自己则登上城东的高地,观察敌情。
8 b( O+ d2 h* @- e) J8 b/ V1 o) I  
3 l+ U6 V; B1 `/ U3 R  a1 {/ ^  李渊看到河东城墙高耸坚固,屈突通防守也很有一套,非常到位,再看义军将士,个个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等着上火线,就好像革命电影里的镜头:“连长,请相信俺,让俺上吧!”  Z+ d, q- F0 k7 ~% h7 p9 Z. ?7 X
  8 [9 U& V1 k4 \1 o6 K1 t* H
  “连长”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 C) E! t2 P/ O. ?  R$ {  
, u9 F7 w9 o$ `8 w$ w4 q* C3 D5 A) Z  李老大想试试“三斗葱”的威力,先只派了一千多人,在城南发起攻击,将士们得令,不顾生死,冒着箭雨,冲了上去,眼看就要登上城头了,不料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一场暴雨。
# q, F7 B# i+ ]1 J6 I, W/ P  
! S6 @: C' [. H) i* ]. M% _2 P  李渊急忙鸣金收兵,待撤下来时,军中又增添了不少烈士和伤兵,将士们不理解,问怎么又收兵不战?3 Z% {" N' y: l: A. B+ E
  
3 o# A; Q9 D6 ?" k* j( v, U4 E& w  李渊解释说:
+ D7 H* T) N9 B" z& I* k1 p  & a2 h( P" `  t" N) A
  “屈突通干保安队长可是老手了,他野战虽不怎么样,但善与守城,我军常胜,必有轻敌之心,今日只是示示威而已,还没到攻城的时候。”% g6 T) }+ U3 T2 p. A
  
0 N2 g: M* s% J8 b' L6 c  此时此刻,李渊心里也没底,又召集领导班子开会,下一步该怎么办?又有两派发生了争执,这两派,裴寂和李世民两人是总代表。
. s& R% v9 i$ x  ( ]' {6 @/ Y# R
  这是进军长安的路上,第二次发生军事策略上的分歧!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2: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68)
4 m7 V* L/ H8 D# Q! [9 \9 I                    + [7 m& b! y( O) ^9 K, j
        
& X, B' ?8 j* F1 j; q        5 {  a% e$ o7 o) C! k! h+ }4 _
        $ S( _. }  s) K' G2 F6 E
  作者:沁园春% F' U( Y6 }& |# [8 m7 A- c
  3 f( a) Z0 |: e7 t, Y
  
& x3 ~+ N* q* D: s  o  
/ V& g; r$ x+ \% ~& ]. B  裴寂说:“屈突通拥有大批的军队,凭借着坚固的城池,时刻对我们形成威胁,如果舍他而去,直接进攻长安,要是长安打不下来,退兵又必然受到屈突通的拦截,这样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情况就相当危险了!不如先设法攻占河东,然后挥师入关,长安之所以有本钱与我们对抗,还不是仗着有屈突通这支主力部队?如果消灭了屈突通,长安守军必然丧失斗志,要拿下长安,也就不在话下了!”
3 F4 D" w, p' T2 T7 E  7 P6 s7 Z  x5 w5 J
  李世民当即予以反驳:“不对!兵贵神速,我军连续获胜,士气正旺,威名远扬,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来投靠。我们应当乘着这股屡战屡胜的军威和气势,大张旗鼓的向西进军,长安守军必定措手不及,胆战心惊。只要他们有智慧来不及谋划,有勇气来不及决断,搞定长安,那还不是如同摇落树上的枯叶一般容易?要是我们留在这里久攻不克,把时间耗费在这该死的城墙下,隋军一定会找出对付我们的办法来,打又打不下,走又走不了,时间浪费了,必定军心混乱,如此一来,那我们就全玩完了,还取什么天下?况且关中群雄四起,正流着口水,盼着我们去招抚他们,我们怎么可以丧失这么好的机会?屈突通守的不过是一座孤城而已,不足为虑,等我们摆平了长安,他自然也就是我们碇板上的一块肉了!”- K$ Q* b( P# o! a( _
  2 \8 U6 J0 F- i7 |
  两人都讲得头头是道,很有道理,争得面红耳赤脖子粗,只差没动手打起来,不知道这是否也成为日后李世民对裴寂有成见的一个原因?7 [  s3 d' Q: C' g, K7 H
    }4 I7 r( o/ w2 u$ Z1 x- E/ ?
  裴寂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定要先把河东搞定,再取长安,李世民的意思,则是先绕开河东,直取长安。; z9 G# k. t0 Q: `5 e7 Q
  
6 D6 [% P) h4 y9 M" e  两人都不无道理,只是裴寂过于保守,而李世民又过于激进,尤其是说什么屈突通不足为虑,也未免过于轻敌,不过,李世民的方案,切中要害,有胆有识,很有战略眼光。
, W/ u" A. S, V# u$ {2 l2 H  
" i8 x8 ^- e8 H( T' A  该怎么办呢?/ Y7 `- R; R: K2 Z% d; l) O
  ) p7 C6 G- x9 ]# V. g6 ?
  看看我们李渊同志他怎么处理,史书记载:“渊两从之,留诸将围河东,自引军西行。”; r. q% s3 K8 r; J8 L8 U; o4 G3 L
  
* L7 @: y& Z7 Z( q  注意,“两从之”三个字,说明李渊比他们两人都要高明,也算是把他们的发明方案“窃取一部分”,再自己发明一个更好的东东,也算是取其精华吧!* k* r0 i9 u" M7 l1 f# \3 n
  8 M8 e9 W3 Y- i0 Q3 U
  李渊留部分兵力,继续包围和牵制屈突通,自己则率大军直取关中,进击长安!0 a% ~" V& l% D3 J
  
( p3 M( C) O+ f7 [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完美的决策,李渊一改自己一向步步为营的作风,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不等摆平屈突通,就直接抢先渡河,直入关中,
/ F7 @& H1 @( m% q% L0 W# Q+ Y  
5 Q9 A/ R  d/ h, N5 J  在李渊看来,抢占关中这一战略要地,是一刻也不能耽搁的,但是为看好屈突通这头猛虎,也是要下些功夫。
' [4 ?/ _7 w. [  x9 _5 Y  ' r+ o1 M! N3 a. `. y9 ]; r
  不把笼子锁死,再拿根木棒,随时防备老虎跳出来,那不是危险时刻伴随你,成天都要提心吊胆吗?这么一来,你还有甚么心思做事?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2: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69)6 A4 B. S( |# _% Z
          1 c4 I2 m( j2 G+ u3 z6 j7 y" @2 A
  8 ?0 ]7 v: a) m" Z- K/ g
  5 D6 W! i0 }( T2 M  _
  作者:沁园春
# h* v4 `5 N- N0 t: e5 i  
6 y9 t/ v& O( `0 }* J, [( c. @  / \3 t" N$ J# p* P. a- t) {2 w
  
! V( T/ _; k* m7 n  此时,李渊已经攻占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义兵队伍,已创记录突破10万人,部下又纷纷拥戴李渊为太尉,并增设官属,以适应形式的需要,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 a) @3 U" z5 k8 v* e4 B$ _# ?" C  
3 Q( |% W- ~0 c4 q  太尉可以说是全国的武装部队总司令,此时李渊还未称帝,这个头衔,肯定是最适合他的——李渊欣然接受。3 T; M; t; o# ?  b
  ) h+ ]8 P+ X8 j3 v. j# `9 g
  9月12日,李渊以少牢之礼祭祀黄河,古人祭祀,有太牢和少牢之分,太牢就是要三牲齐备,案头上,要摆上猪啊、牛啊、羊啊,缺一不可,没有?偷也要去偷一只凑齐这个数,少牢就是照顾那些偷不到的,反正少一两个也行,菩萨只管吃,也不会太怪罪,可能李渊也是那种偷不到的人吧!
$ `' Z* o' @6 D# Y5 r4 p  
, s$ M1 h4 o1 J  李渊一本正经,在祭祀仪式上,非常严肃,非常认真的对关中父老讲了一番济世救民的豪言壮语,老百姓听了,个个竖起大拇指,感叹道:
2 F. D/ ?' x& o+ ?3 B* ?+ H2 B2 A; L  
$ N+ M6 ^) L2 G- Z$ m+ O% N, t; j) N  “这才是真命天子说的话啊,可惜他来得太晚了,不然,还可以到咱家去喝杯酒呢!”& g: \& E# [  O* Q: A* S6 _1 B
  4 x/ u0 m5 o/ @8 S+ O2 v2 y
  祭祀完毕,李渊身穿朝廷官服,率大军从河东郡与朝邑之间的地方,抢渡黄河!1 {: ^& J  K. c: w0 H/ |" B
  
0 s9 m7 c. b8 |% k! l% Y  担任渡河这出戏的总指挥,是大将军府司功参军姜谟,刚开始秩序非常乱,好象生怕对岸的美女宝贝都被别人抢走了似的,姜谟就是有一套,迅速控制住局面,也不知是用的什么招,反正是随后各部规规矩矩的排队上船。
' K# f* v, v# s* j  6 {/ G( @  W5 s3 x8 q
  看来,李老大手下的人才,还真是多啊!冷不丁的又从哪里冒出一个能人来,大喊一声:我能!
* v/ Z3 B9 s* V4 W9 N' _+ j  ( x% D+ F0 `! P* j  X2 _9 A
  为防止屈突通突袭,渡河基本都是在夜间进行的,整整一夜,十余万义军才全部渡完,李渊见姜谟如此能干,给他来了一个的大大的拥抱!, u' T9 u2 a5 z; t  @
  
  S/ o! X& t" A/ z  9月16日,义军进入朝邑,驻扎在长春宫,社会各界人士,都像久旱盼来了及时雨,没日没夜的向李老大涌来,纷纷前来投奔,李渊的预约,也是多得不得了,几乎成了一块有超强磁力的磁铁,史载:“三秦士庶,衣冠子弟,郡县长吏豪强,弟兄老幼相携,来者如市,帝皆引见,亲劳问,仍节级授官。”
! ~0 |" s% R! k7 q3 \7 c3 Q  
( j: w( m) |* M$ B. U1 c, V  古人也够搞笑的,记载这么个盛况,就差点没用万人空巷,人人留鼻血,去机场迎接韩国的“大长今”来形容了。
! p/ K* @. |/ \7 ]7 w$ P  . L9 I9 F" b- J6 h# K! l
  李渊打开门来做“生意”,“生意”出奇的好,反正愿意归附的,都有官做,都有好处得,谁不干?除非你是傻瓜。
1 l. g) w5 [+ _- Q  e% [  - c( ?2 M4 j+ X4 k5 t
  人气简直是太旺了!这种场面,恐怕只有现在一些超市,搞出1元空调,限时抢购这种怪事时才会出现,呵呵,只是不知芙蓉姐姐有没有过?
/ [. n6 B1 W( F* b; G  \7 \8 J" q7 J8 z  $ {" U8 T" x1 b, [
  李渊每天稳坐钓鱼台,在长春宫,笑容可掬,亲自接见从全国各地为了革命的理想,风尘仆仆、不远千里赶来的高级人才。8 Z# Q/ U' r) I2 |$ p
  
2 W- W- d8 D- _) ]2 h  我们的颜师古同志来了,我们的长孙无忌同志来了,我们的于志宁同志来了——这三人可不简单,都是非同寻常之辈。
0 L3 L# B& o6 `$ k; p  
( O2 j; _! Z6 |' B. Y  颜师古是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的孙子,他的家族,以家教著称,与温大雅、温大临和温大有三兄弟一样,他也是三兄弟,被誉为“颜氏三雄”,而温家三公子,则以文学著称,被誉为“温氏三雄”。, C) m, N5 _; h4 |( u" u
  8 j6 `) t6 X5 X8 v" z& \9 \
  颜之推写了一部《颜氏家训》,流传千古,而颜师古也是一大能人,后来考定《五经》、为《汉书》作注,都是出自他之手,唐朝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就是他的曾孙。
: K' k! [4 Y) m* V$ A* E: u* w  
" R2 n$ D0 v6 V. y" P) ^  长孙无忌,大家都比较熟悉,不读历史的,千万不要以为是《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同名兄弟哦,他是李世民的小舅子,长孙氏的老哥,长孙兄妹本是隋朝谋臣长孙晟的一双儿女,长孙晟去世后,他们就跟着母亲投靠在舅舅高士廉家。
) @$ \; c" Y6 a9 H' }# R  6 c3 Y- B5 e( i) {  L. W; \" S& B% }
  高士廉是渤海的名士,与长孙氏家族不同,以文著称,两兄妹在老舅高士廉的熏陶和教导下,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成了大才子和小才女,要是现在参加高考,或许会是两个文科状元。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2: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70)  {) A' z0 F4 @9 ?# z0 @6 w
                                    1 [6 c, n# }# K" F$ S
                                    6 O1 J7 O. Q/ B
  作者:沁园春
: j! c8 Q2 f& f2 o- e/ Q  
3 J4 Y0 Y# Z3 ?& A" u% L  e" X. r  
5 h0 m) `! h; ]) I4 W  
5 R% \) _) ?  i9 W  6 e$ Z/ j' L1 Q/ `+ k7 Q
  长孙无忌的到来,最开心的,莫过于李世民的老婆长孙氏,两兄妹好久不见了,恐怕刚见面就泪水哗哗流,也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就不要去打扰他们了。- n  g$ D. ~  X! G5 t5 B
  9 z/ L3 o1 y( B* R- o
  另外一个是于志宁,也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大文学家,李渊授予他记室一职,就是他的机要秘书,成了李老大的笔杆子,也算是找对了人。" k/ v# w- p& B% z- Y4 r7 `
  6 X9 E) m% t& N  k
  李渊搞得红红火火,最生气的,当然是“不食三斗葱”的屈突通了,他获知李渊的主力已入关中,直奔长安,顿时脸色突变,大为震惊,5 l+ d: w; c! A  @6 g5 O( X/ I( r
  
4 ?8 W" ?# A9 P3 X3 d  屈突通火速命令鹰扬郎将尧君素代理河东通守,留守河东,履行老屈的职务,自己则亲率几万精兵,一路气势汹汹,前来救援长安,老虎挣脱了铁笼子,又追上去了——不怕!对于这点,李渊已有安排。
6 p5 Z2 W# b( ~# {' L$ b  
2 p$ o' P, A. b1 l" Q0 r" h  李渊在朝邑早已分兵,他命李建成、刘文静、王长谐率左路军数万人,屯守永丰仓,扼守潼关,只等着屈突通来,而右路军,则由李世民、刘弘基、长孙顺德率领,一路急行军,西取长安。9 R; ]1 B! ~2 A1 W; d
  
: Q1 P8 h8 P7 k( U  李建成是左路军统帅,他接到屈突通出兵的消息,立即进行军事部署,4 L% C0 ^+ m( G! x# y
  7 B: p0 V8 G! _
  下了三贴猛药,就把屈突通搞定。
9 _- Q. c4 K6 B. y4 i& N  第一贴,就是派人在潼关外设置栅营,阻截屈突通。( W  r! l) O3 g% @2 g
  
' [: e5 o/ e7 [3 w  第二贴,就是派人攻打仍然戍守潼关外城的刘纲,并当场宰杀,防止屈突通与他勾搭成奸。
6 `3 T+ x9 V2 n( p  
8 Y4 J6 G. |! L' _  第三贴,就是派人乘河东城内空虚,突袭河东城,让屈突通无心西进。
$ q/ o( b+ L( W  可以说,这三剂猛药下去,屈突通这只老虎,即便从笼子里跳出来了,也跑不多远。
! l& |% `: s) ?6 {  
( H# Q- {. _5 A' D5 @: S  从这件史实,也可以看出李建成的军事谋略和胆识,后来的史书污蔑李建成只是个贪酒好色的无能之辈,明显是非常错误的。
) r0 }9 N  E0 D2 m  ( H1 f" x. Y6 }5 D
  有人只是要贬低李建成来抬高李世民,那么还是那句话:李建成与李世民都是能人,两人都是有非凡才能的人,只是李世民略胜一筹而已,
/ x& ?; i0 z' L% C* Y  : H2 {- t; ~, \  N" T, w
  最后两人在玄武门大搞PK,也是高手之间的对决。3 L. B- Q0 E& Q2 S* F, x
  0 K" ]- I# h9 h7 x9 c
  屈突通如今,已只是一头困兽了,李建成的军事部署,为李世民的直入长安,解除了后顾之忧。; J. U2 r  C2 A9 f
  # b. V" a  p. l' X0 w4 X
  关中地区,人心已趋向李渊,沿途又有李氏家属在关内作内应,接应义兵,因此,李世民的右路军,进展十分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就到了长安城下。
* q! ]1 H* K+ J4 W, U% `8 {  
% e! [2 r- a: u+ o  \% u7 W  秦中自古帝王之都,长安就是这帝王都的中心!
+ k! b# y+ a$ t; o1 N  0 O. V4 p3 ^3 e( j9 r5 z* Q+ P2 X
  在李世民行军到达鄠县、固至等地时,小李子意外的与自己的叔伯叔叔李神通,和另一个姐夫段纶的军队,还有亲姐姐——也就是三娘子胜利会师。
6 N6 k3 @- X; }9 `( q. K4 W  
3 B" ~: z1 |# i" v9 |  这三个人还有军队?李家的人,难道都是干革命的料?有搞武装暴动的基因遗传?
' f& z& i9 D. y  & A$ Y0 K9 h! c' n; Y. C) p$ t
  没错,这三个人当中,最值得表扬的,就是李世民的这个亲姐姐,也就是后来的平阳公主。8 q# N/ P7 @9 }: ?
  : Y4 g1 Q% H& \0 m8 e
  她的名字,历史上也没有记载,但是这个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却在中国长时间男权统治下的历史长河中,宛如一朵最鲜艳的花儿,绽放放着最耀眼的光辉,她不只是女权主义的代表,更是女性主义的英雄典范!+ M8 p) V: H0 R
  ! k+ ?6 j5 }; Q- Y3 f
  先来说说李神通和段纶,平阳公主,那是要到最后才隆重登场的。
% H. y7 |0 h4 ?  * E6 m* U/ g! e, X9 K* l
  李神通这名字很奇怪,初看还真觉得他神通广大,好象有什么魔法似的,李神通是李渊的从弟,他老爸就是李渊的叔叔李亮,他本人没做过什么官,一直住在长安的家里,至于做什么工作,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M4 A' X5 O$ E3 @+ p, F  
4 J3 k0 J- U- c2 ^7 P% U  李渊晋阳起兵的消息一发布,李神通自然也成了A级通缉犯。
- y2 e- S- @1 o* W  ) ?* s+ ]9 g6 I  K! j* a# i7 D
  李神通亡命天涯,跑到鄠县的终南山中,可惜不神通,不幸得了病,一病就是十多天,带的事物全吃光了,他儿子李道彦,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扮作叫花子,下山讨饭,又在山上挖野菜、采野果、打野物充饥。
6 C4 Z8 i! A2 G/ e3 o7 W9 @" t  
7 j$ }1 \2 A! q0 v1 X, M) @8 Q  爷俩过上了野人的生活,可能是吃了什么草药,也算他们命大,总算留下了一条命,等病好了,李神通父子,就纠集长安大侠史万宝、河东侠客裴勣、柳崇礼等人,一起起兵反隋,响应老哥李渊。
: k; B! v8 d/ z0 a! j  
, u/ k5 ?3 j$ P5 _; c  其实那个时候,已经是不反不行了。
3 u! g3 H/ E- l- Z5 P# _  
, g  v" p0 V: w' n+ [, x' B  当时在鄠县,也就是今天户县一带,活动着一支叫做“司竹贼”的起义军,老大是个西域做生意的商人,名叫何潘仁,他手下有一支数万人的武装。# W) l5 S* ~6 C7 h) |8 B  U
  " |" ]1 O3 ?- t4 l; \* n7 Y, N3 W3 j; ?
  李神通打上了他的主意,不料,都被另一个人给先盯上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2 18:59 , Processed in 0.03178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