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顾晓军$ j) z, s2 s2 H. b
' ~1 X4 i& e2 [6 P; n; ]$ k & P5 y" t) D, |/ h* \- K1 x
昨日,我在《小人物的眼光》中,提到鲁迅先生的错误;今,再细化一下,增补点内容,以便说服盲目崇拜者们。. }3 G$ h+ O' v
- a% o) o& ~, g6 o
8 b$ w% b1 O7 F9 r, B" o 先说一下,对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尊重是非常必要的;但,盲目崇拜,就不可取了。" o( ~; i$ F' c0 ?
如若,拿历史人物打压今人,就更不对了。因为历史人物,也是从“今人”转化过去的,没有什么好神秘的。用其打压今人,则更显得过于势力了。
/ X b. I; h; n. c& B1 Y - G `8 D' v4 O/ L& {, l2 `5 ?) p
: E) g& d- Y" L2 ?
昨日,我已说了:鲁迅、莫泊桑、契可夫……他们的东西,早已成为了文学的ABC,为我们所掌握、且渐渐吃透;相反,我们还能123地指出他们的不当之处。
' \# |7 x% X( P 我还说了:以鲁迅为例,他的《孔乙己》不过是继承了《儒林外史》的衣钵,对下层文人尽嘲讽、挖苦之能事。
5 L' ~1 j7 I% v7 w 确实是这样。《孔乙己》人物的立起来,就在于“茴香豆”。而此,不过是《儒林外史》中,拍桌子、捡掉进桌缝里的烧饼芝麻吃的翻版;而且,未必比前人写得更生动。& U8 [/ }# V7 j2 w8 I2 i
: X, b$ M ~/ l* K3 \5 F( ] * J3 J: l8 N- ]. h& a
今日,要增补的是:鲁迅先生的言与行的不一致性。
8 \( B) N3 q5 X$ q+ q. D- a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的座右铭是他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C) w( E2 N4 H+ ]
“千夫指”,他是做到了;而“孺子牛”,恐怕就未必了。4 [3 b" v3 |8 y/ A" t2 i" ]
; ^$ U/ E6 \: ^0 P4 e
. @0 E! C: f8 s/ o* X
鲁迅先生人物塑造的最好、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莫过于《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
% K$ [/ P5 w: M) I. U 上面已提到:《孔乙己》是写下层文人的,他继承了《儒林外史》尽嘲讽、挖苦之能事的衣钵。
1 g/ r+ S: B$ ~$ n: R* s 而《阿Q正传》,则是写流氓无产者的。对阿Q这个人物,鲁迅先生几乎是怀着憎恨去写的。其实,如果带着同情心去写,同样也能挖出“精神胜利法”。
0 t; b6 |- P3 D, D4 q ( ]8 ~' `7 m+ |, S$ F
1 w W7 u( Q7 q3 f1 ]4 M. o5 b: F
昨日,我在比较我自己与鲁迅先生的写作态度时,说过:今年初,我在写《找只大熊猫操操》时,就给予了下层文人以莫大的同情。
# s' ^1 B& X7 |- } 今日,我再说:我在写《又被强奸了》、《挣钱养家》等作品时,仍然给予了下层百姓以莫大的同情。
( K6 K l8 }+ x' V% O- t 确实应当这样。妓女,也是人!只不过是生存状态不同、谋生手段不同;而人格上,与我们是没有区别的、且应当是平等的。
$ g% @- Q; w( f% i; r8 E ; e4 i* P4 P6 [& _
6 X! ^8 M. h0 ]. N& U# a3 X2 F
而鲁迅先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他毕竟是破落地主的子孙,立场决定他的行、而不是言;他与下层百姓,缺乏同一性。: h8 H( ^6 ]& N% B1 X! W- k
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成了鲁迅先生的一句空话;座右铭与行的不一致性,也就显现出来了。% z7 Z9 W' ^" z- Z% a1 `
0 J5 v9 {: H6 }: }6 b0 R
1 F- t" R$ z8 }8 b( p
鲁迅先生的错误,在于他写了平民百姓,却不是为他们而写的。
3 S* O, O; p/ { 那么,鲁迅先生在为谁而写作呢?他是为文化人写作。所以,多年来,他为文化人所津津乐道。" X* L! s4 f! Z+ v: Q" c1 U2 k
7 G8 G% w% c# @
; l( A1 G# I- \ 鲁迅先生的错误,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他影响了很长的一个时代。! s) d9 b/ K* C( W
; s0 n8 f' P' I% h Z# s5 t/ q
7 N: ]1 [) U$ k0 u T3 S" J 写于 2007-9-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