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98|回复: 6

军医经典图书展示——《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3 09: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军医经典图书展示——《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 T' a) \& {0 p% a: S, a+ i9 F8 Q1 G7 |8 X

. P) q* x0 _. |" a* p
; y3 ^3 ^* q& J1 M& ?0 f' s书名: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7 a/ z6 H; D. z$ e7 L
作者:毛以林(道少斋主人)
( K: R% [( a4 x定价:26. \$ S+ h& z# }  ]
3 T2 O$ l2 M6 |) u
一本坚定中医信念的宣传好书!* J. ?# |9 {/ t3 ]  J; J  M
一本让不懂中医的人也能读得懂的中医好书!
1 n  N' M  }% [7 V8 `" X一本拓展中医临证思路、阐述中医辨证思维的治学好书!3 t4 \+ g. I/ {
一本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在校中医学生讲解入门捷径的学习好书!
* C" X  }( ]! ]+ @7 c6 o; N& Y$ }1 _一本解除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在校中医学生、青年中医师从业困惑的必读好书!4 k8 M4 |6 M' G/ F- ^' y
直击“中医存废论”的最好武器,除了用理论依据驳斥外,还有一种更好的工具,就是:3 f7 K5 Z1 y  W+ c
用事实说话,用疗效说话,疗效才是硬道理!
: ~& d  w' V- H不管中医、西医,看好病就是好医生!
" J  w; R* s2 _+ \
6 Q% f! P3 H. y/ ^( s中西医名家联袂推荐:4 {2 d5 C2 s7 ]  L2 ]% P
国家级名老中医朱良春题写书名,并题词推荐。
1 b/ I8 P1 N  q朱良春7 r/ {4 _7 ?' H: o" I' R5 E% \
国家级名老中医,
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
2 f: A. l, O8 c& P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之精髓,是现代医学之今尚未认识的疾病变化和处理的独特规律,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其实质……道少斋主人中医讲稿《把脉中医》阐析中医学之精髓。7 A0 Q+ V& T- W# B  [
' b2 B! A' B' N8 e  e
国家级名老中医邓铁涛题词推荐。( b; ~7 H! W7 \: n. r% L! M) H
5 A0 m+ @: \3 H( ]/ B' I$ K
诸多中西医名家作序推荐:8 l4 }$ o4 j$ g/ C! f5 D
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袁肇凯教授。
+ [& x+ m7 R1 W  F袁肇凯0 g+ [5 R6 E* S/ R6 G
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全国高等中医教育研究会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会主任委员
, y# h- j5 ?' k
: V9 Y5 I1 J1 U  m% X
学习中医关键是学者要用中医的理论知识,中医的理法方药,中医的逻辑思维方式,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好一个坚实的中医“思想”阵地。这对于新的一代中医来说,则显得尤为迫切,至关重要,而毛博士是书则正是起着巩固中医“思想”阵地的“引经药”和“催化剂”的作用。……本书确为一本发人深省、引领成才的好书。/ X7 |" B4 H$ _* i0 j2 v: e# G6 G

( m+ V0 r% X$ I% h$ c' ~6 ^5 m2 _湘雅医院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明教授,4 e& x4 `9 R3 }& ]
毛以林教授用他深厚的中医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具体病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方略,深受医师们的欢迎。我是西医,但从工作中体会到了中医的独到之处,很热心学习中医,读了也很受启发。……本书是毛教授的讲稿,能够付印,便于反复阅读和钻研,一定能帮助大家深入学习和理解,也必将促进大家坚定学习中医的决心。! d9 v, _3 b/ f) O* e9 z
- A, v( ~/ M! e6 y2 \

5 m9 M% I6 X: W" `前言
' x# l" c  v: u5 x    目前中医药学的发展可谓一片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却又是危机四伏。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重点扶持,中医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培养层次越来越高,科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与此大好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真正掌握中医灵魂——辨证施治的中医师数量越来越少,中医临床疗效的真实性屡遭质疑,中医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可信度正在下降,各种“取消中医”、“废除中医”、“废医存药”的舆论潮涌而上,中医真正的面目已经很难为众人所识,中医发展前景堪忧。
3 \8 I) T0 b  R  “爱爱医”医学网站建立之初,很多喜爱中医的人士在该网站发文表达对中医未来的前景充满担忧。有我校毕业的学生做中西医结合版块的版主,和我联系,请我给学习中医学子们和青中年中医打打气。我是一个十分酷爱中医临床的人,也认为目前中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没人进行探索,而这个环节对于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十分重要,那就是如何坚定中医学子们和青中年中医的专业信念,唤起他们学习中医的热情,特别是解除他们对中医发展现状的困惑。为此我答应他们,开始写系列中医讲稿,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3月,共写10讲,由于工作繁忙,一度中断,2006年6月网上很多学友又自发地向我发出集体邀请,又陆续撰写数篇,系列讲稿被多家网站以“道少斋主精彩中医论述”全文转载,广为流传,学习中医的朋友们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众多患者也发表看法,说阅读“讲稿”后改变了他们以往对中医的错误看法,不断有要求前来学习的朋友和在网上求诊的患者。人民军医出版社王显刚编辑在网上阅读过讲稿后,认为“系列讲座,文笔精炼,讲解透彻,理论联系临床,现中医真正疗效,给读者颇多启发”,诚邀出版,故不揣粗陋,遂将系列讲稿加以整理、充实,汇编成册。
7 N: T7 @: Z# L    书稿曾十分冒昧地寄给著名的中医学家邓铁涛、朱良春教授,恳请二老批评和指导。二老在阅后,均亲笔复信,鼓励我继续利用网络“宣传中医真实疗效,弘扬振兴中医”,“为中医之振兴努力前进”。作为一无名后学者,能得到两位德高望重前辈的谆谆教诲,我想这不只是老一辈中医学家对我个人的鼓励,更是对我们所有中医后学者寄予的厚望!
/ ~% Z: v3 J3 c8 R9 n% {/ G9 h/ F    本书付梓前承蒙恩师袁肇凯教授、旷惠桃教授、刘新祥教授、马继松副教授审阅,谨致以衷心谢忱。同时,也非常感谢孙明教授对本书修改和临床上给予我的指导。并对为本书稿的整理花费大量宝贵时间的同事彭丽丽、彭素娟、学生郭晓阳表示衷心感谢。
3 n& r# n9 h8 l, N* |. x
" O) f* j6 C! s3 j
% o. H: j( j4 V" E* z! E* s0 U' {

( C6 h" X6 x7 u* z1 z网友评价
0 _: K. t! q. @5 r5 j    本书的主要内容曾在“爱爱医”网站发表,很多学习中医的朋友在阅读系列讲稿后,纷纷发表个人看法和感悟,现摘录部分如下:2 b6 I/ }/ E1 p8 v) Y
     读老师“道少斋主人医案讲稿”,胜读十年书。文言新颖,切身实际,不仅教如何学,更教怎样用。不懂中医者,可以了解中医;初学中医者,更坚定了学习之志;在职中医医生们,更是提高技能的良师。4 a' Q* f& R! }/ M
    总算看完了,实在精彩!中医辈多几个道少斋这样的专家,中医发展就有希望了!
% q+ K1 k# ^+ X. J3 B0 l# a    你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你的博客,很精彩,我一口气看完了你的所有文章,一个晚上没有睡觉,呵呵。…我很遗憾,我本人出身中医世家,对中医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就是没有学好中医。惭愧啊!你的思路里处处体会你的非常人之思维,你是一个真正的中医学者!
; p: @0 U# b# Z! R7 b    中医之路艰难,后来者更难。道少斋教授指出中医应该走的路,真正的中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对中医来说是一盏航灯,对希望认识了解中医的人是一个窗口,对反对中医的人是严正的反驳……0 K! }4 a/ R. l4 W" R7 k0 c* f
    看了文章,对我这个半路出家,自学中医的年轻医生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我学到的不单是几个病例,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提高的方法。谢谢!
' ^% B, J; v3 ?# L5 m    道少斋主人以真知灼见,结合临床真正疗效论述了中医的真正精髓,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学习中医的成长途径……% j- o- g  W' A6 g5 u0 E* c
    用了6天终于看完了,原以为只要好好地看些书和几部经典的著作就可以将中医掌握得差不多了,现在看来,我只是刚刚进入中医学博大精深境界的大门,看来要不断地反问和思考自己的知识了。谢谢教授精辟的讲解!
7 C9 m1 A5 X. ~5 T0 e. O: g/ w/ q    今天方大彻大悟!学习不可偷懒,没什么捷径,有的话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多读,多想,才是学中医的捷径。以后要下工夫了,谢谢教授指导!
* U) y% B. @; ]0 y5 |1 T* t6 G8 F0 H    本人搞中医已20年,虽喜临证用中医治疗,也有一些临床心得,但却远没有达到道少斋主人的境界,中医是好啊,没有发扬,确实是我们学医不精之故啊!读书少,反思少,总结少,基础掌握的不牢是重要原因啊!以后要好好学习啊!/ W7 j$ c/ W% s$ s# [
    道少斋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令在下豁然开朗,实乃学验俱丰者心得之谈。谨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敬献各位后学同仁共勉之。
) Q# L% T! [1 w    道少斋主人在爱爱医里的这些帖子,正如一位慈祥的中医学长者对我们这些中医后学娓娓地讲述着关于中医的故事,在这故事里,让我们认识真正的中医,更加确认中医的魅力……
/ r  d$ s" r2 w+ z: ?9 p    看得出教授不仅在中医理论和实践有很高的造诣,而且文笔很棒,对我们这些学中医刚刚入门的,也容易看得懂,有启发。
2 i7 S" M1 [+ N* r+ J, Z    来了这里我才真正了解到,学好中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有一点点成就。
- h; [8 X5 l' A9 O& d$ Q
/ r" o. }9 \8 g: x; e$ h1 w
作者简历
4 G8 K( q. b9 \* u$ s3 ~' K& N毛以林,男,42岁,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普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华医学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14岁初识歧黄,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得以大量地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先后师从旷慧桃、刘新祥、袁肇凯教授。曾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现任该院大内科副主任,主持心血管内科工作,同时担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究室副主任。

0 w& r5 n7 I" {- S9 \1 A1 H  g/ R6 U, M  g) N) v. j& [0 _& u: T

' z( Q" G4 a: J% ~/ r0 J, t内容简介:5 C* r/ L7 M* N6 K6 R4 F
编者从“中医有用吗”开始,继以如何正确地学习中医,如何打好中医的基本功,进一步阐明中医的灵魂在于辨证施治,如何正确看待西医“病”与中医”证”的关系,并通过大量显示中医药神奇疗效的疑、难、危、重病例的真实记录和诊治分析,对临床常见运用中医药误区的产生原因加以论述,讲述个人的治学观点和临床体会,引导中医学子们正确评价和看待中医光明的前景。作者把深奥的中医理论寓于风趣幽默的语言之中,给读者营造一种轻松的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业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j$ Y8 m8 D* @( S; @2 H
! X, |0 v' b+ ], ?4 p/ i

1 o& F6 t# h. i5 D  f" i目录:
# X4 k% D0 ~7 q. O第一讲从“中医有用吗?”说起/1
$ I2 n/ q6 ~, v6 B——讲述几个真实的故事
1 w4 ?. ?2 j% t第二讲打好中医的基本功/9
% k; v6 ^% q5 A  X——用实例检查一下你的中医基本功) E4 j+ ?. j; u2 d8 n
第三讲读书与临床运用/22$ a' t! i6 s  h1 c& O9 z  x# Y
——随谈我的读书心得
# \4 r% o: L1 C6 {& R" ]+ E第四讲如何提高临床技艺/30
) Y. D# _9 L+ s0 t8 r——从实例谈谈临床经验的积累
5 ]: O$ O. S( D' w: Y1 m第五讲莫因技小而不为/391 S3 F8 i/ T8 H7 z, ], g" g
——谈谈吴茱萸外用的临床心得6 c$ T; I& q( S3 G# M7 X- S( z  N
第六讲中医的理论能指导临床吗?45+ A; w1 e3 P" T+ V9 D, [
——说说几个疑难病例的治疗
6 v  z7 C& e0 d" V) S0 X第七讲被神化了的脉诊/568 A+ }" [+ K+ `% o# u
——谈谈如何正确地看待脉诊
, o# M5 m& L" V6 D# u6 R第八讲浅说“证”的内涵/65
/ g) Y8 ]2 A; F2 p0 j# |——从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谈谈“证”的概念
4 q0 y5 C" H9 y! M7 v, x) s第九讲从病例谈“随证施治”/74- p% M9 o, \" R: o/ ]& I7 y
——从实例谈临床如何抓主症5 m) m; U  l3 U8 W$ g( a: e
第十讲施治处方贵在知常达变/84
  S. d; U2 K% q$ s" r. a6 c: L——从实例谈治病要善于变通
! P/ w2 r5 M! q1 M0 k第十一讲中医药也能治疗危重症/93
( N8 H5 \. `: b4 A4 Y8 X6 h——从一重症心衰患者抢救产生的感想
2 [3 X; _1 ]- y; G2 ~3 r3 q+ j第十二讲被逼出来的中药神奇疗效/101
8 J) u5 {0 M! a3 ~: B  B——讲几个不宜或拒绝再接受西药治疗的病例% q' i- j4 z% h" O: I* {# r9 P: k, G
第十三讲真的是“急则西医,慢则中医”吗?/111% e" B" r  i" ~
——改变中医是“慢郎中”的错误概念. \7 w2 r' Q; s# A2 Z* r3 a+ ^' ?3 j
第十四讲“炎症”并非皆“热证”/1194 ]3 x5 Y' m7 k4 O8 J5 M  t
——浅谈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运用中的误区: B9 W8 o  K' K/ I- c% F0 }
第十五讲正确看待中西医病名对照/125' z# x, Q; U$ a
——浅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差别1 j5 b5 i+ w' E
第十六讲中医重气化,西医重形质/136
' b" U8 T0 O; U/ V——从一例阿?斯综合征的治疗谈谈“大气下陷”理论的临床运用
( @+ \# a0 v) U" E$ H* h第十七讲如何摆脱西医思维对中医辨证施治的束缚/146
  {. F* K" ^2 l+ q9 H9 ?4 g——从实例谈如何排除辨病对辨证施治的干扰7 }9 X$ G/ V3 M8 e: [8 m
第十八讲先留人再治病/156  M9 h  ?6 l9 e8 T; _( \
——浅谈危重病抢救中运用中药的关键3 z+ U: L/ `' `+ D1 Y
第十九讲心衰临床辨治体会/173( c1 n8 u* T0 B) f1 {2 q1 l
——说说心衰临床运用中药常见的错误* n; `; S; R. U7 [+ ?/ t% |- q9 |
第二十讲浅说汗证的临床辨治/178
0 ^  Q/ w) X! D$ j/ d/ ?——兼说真假寒热证
' u  m; x- |) N7 A结语/184
( o$ E: Y+ m7 @* o0 {! W5 t" f——让我们共同托起中医的明天
( I' P9 R+ `. E% c8 E
5 u$ m5 |! z. u5 U# y) j: E
. @7 C" b$ A' e# n. t" S
6 J& H1 M* V% f, I5 A, t
[ 本帖最后由 zxz111 于 2007-12-14 08:4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08: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章节规定

鉴于本书为[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用书,所以只要回帖量到了100,200....的整百数,就会陆续上传本书的部分内容给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踊跃回复哦!!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08: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给大家解解馋,放水

                 第一讲  从“中医有用吗?”说起
0 i1 C6 ~7 k8 k# ^; H5 t& y1 R                                  ----说几个真实的故事
! z+ q$ l6 A) I2 z( I    在临床带教中,常常有学生这样问我:“老师,中医有用吗?”我回答:“有用!”。学生又会问:“那为什么有那么多学西医的人看不起我们学中医的呢?”
; V* r: [6 Y$ N% z) g也有一些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到母校见到我时,这样对我说:“老师,我们学中医的真的被西医看不起,中医的疗效太不肯定了,在医院我们没地位”。
: d% U/ L: W' J& p6 z    在年轻的学友中,我想一定也有人想问我同样的问题!! E7 O( I: K6 D- t; n
    中医真的疗效不肯定?!真的不被西医所看起?!还是我们自己缺乏信心,自己看不起自己?没掌握中医真谛,没有发挥中医的优势?我不做答复!我只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故事,让你们自己思考。
) |3 F6 c- e7 y" a                    故事1----西医大教授虚心抄方
1 o% F- i4 [6 M: i  }2 y    故事的主人翁是美国心血管病学会的资深会员、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的前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孙明教授。在该省医界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的医生没人不知道他,在全国来说也是非常有名的。
6 p" t: p" F% f    有人说,孙老教授不信中医,这话肯定不对,为什么?我常常向他请教西医问题,他曾告诉我他的2位曾祖父是清朝的太医,祖父是湖南的名医,他说在他学西医以前,家中没有人吃过一片西药,而他的祖辈中长寿者很多,并说他是相信中医的,由于没机会学好中医而感到遗憾。老教授常办讲座,我听过他的很多课,每次只要是中西医结合的学术会议他都会讲中医是一门非常了不起的医学。他常常拿这么一个例子来说明,说某个患者在他那里住院,病情很重,患者做了气管切开,肺部感染不能控制,无法撤机,痰液粘稠,西医用尽了抗生素、雾化吸入等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于是家属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教授便看了中医书,书中有个二陈汤,是化痰的代表方,呵,他不知中医还要辨证,用下去了,没什么效果,他便请教了中医学院的谭日强教授,谭老告诉他说中医需要辨证施治,改用千金苇茎汤加味,果然有效,2天患者病情大为好转,痰很快就变稀了,排出顺畅了,肺部感染也很快好转,呼吸功能就不用说了,患者脱机了。于是乎,这位西医的名牌教授就认真地学起中医来,并且每场讲座都会说到中医之精髓在于辨证施治!( i& s$ P: R+ |3 ~
    2年前,从他的手中转过来一个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患者重度心衰,全身重度水肿,胸水、腹水。西医治疗2个月,当然西医的那一套全用尽了,效果不好。这患者自动要求转中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这患者是我管的。进来的时候全身高度水肿,胸闷气促,端坐喘息,每天小便量只有300ml,每天静脉推注200mg呋塞米(速尿)也不过500ml尿量,稀释性低钠,房颤,心胸比70%,心脏超声检查也是非常典型的心脏扩大,瘀血性肝肿大,肺部感染,当然营养状况也非常差。可以这么说---行将就木了。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西医也就是西地兰、硝普钠、多巴胺、氨茶碱等等西医院常用的一些东西。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辨证,施以全真一气汤,效出意外,从用方的第3天开始,停用速尿,患者每天尿量均在2000ml以上,而且电解质监测没出现低钾血症,同时低钠血症也迅速地得到了纠正,用药半月时间,患者体重减轻40斤,呵,那40斤是什么?当然是水!各种症状得以基本缓解。2 R% t% A7 ?' I5 Z% `! L' q5 C
    不久我们请孙教授来会诊另一位患者,他提起了这个患者,问转到我们医院后效果怎么样?是否已经死亡?我们告诉他病人情况现在很好,他非常惊讶。看过那患者,老教授要学生们拿来病历,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笔记本,把我们一本病历的中药处方全抄下了。并对跟随他的博士后说,“中医是一门了不起的医学,有空的时候你也应该努力学习!”当时我们的一个老教授和他戏言,“我们请你会诊给你会诊费,你抄我们的方要留下买方费! ”呵,后来我们科里有同志在他们那进修回来说,他们现在治疗难治性心衰,也主张用中药。用的方就是那个全真一气汤。这我没亲眼见到,不知属实否?但在以后我听这老教授讲心血管病的时候,每说到心衰的治疗,他都会说别忘了中医有个参附汤,效果非常好(这老先生可能不识全真一气汤,但该方中有参附汤的组成却在他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K$ z, z, r1 X: w
    目前他带的一个具有教授职称的博士后和我很要好,就我所知,他所做的工作就是中药治疗顽固性心衰的课题!一个西医的大名家却热衷于中医的研究,说明什么呢?1 I$ D6 L  r: ]
    真的是所有的西医在歧视中医吗?我看不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看好病!你看不好病,即使你是留学的西医,同样没人看得起! 看得好病,中医又怎样?也同样是处处受人尊敬!
5 C' q' I0 m3 H6 x    有学友向我提了个问题:“为提高中医的地位,您认为(或建议)每位从事中医工作的医生应该作出怎样具体的努力?”我的回答是:“最重要的是你得拿出疗效,看好病,特别是一些西医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的病!” & L. M, P* {# J0 N9 A' ?& Z
你还怕西医看不起你吗?
8 x5 W4 w2 [1 ^) T+ H     提问一:中医治疗心衰从那几方面入手?7 J$ U7 ~5 f! y$ C9 I7 N8 z; @
     提问二:你知道全真一气汤的组成吗?+ J4 {  t7 {$ \
     提问三:心衰中医最常见的证型是什么?

0 c$ D  B) Z3 B; y  _1 _& q9 S7 g1 z8 f; @
[ 本帖最后由 zxz111 于 2007-12-14 09:03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15 18: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幸运,大部分内容都在爱爱医看过了,我也是道少斋的重视拥护者之一,大家一定要去买刷,还一定要支持正版
发表于 2007-12-16 17: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只有一个开头就没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08: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家回复多了,就接着继续放哦!
发表于 2007-12-18 09: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0 21:13 , Processed in 0.0375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